中国乡村治理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近年来,中国乡村治理一直备受关注。
乡村治理作为维护中国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乡村治理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乡村治理的理论基础乡村治理理论是指对农村社会关系、组织结构、利益格局等进行科学系统研究的理论,为乡村治理实践提供了指导。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的核心是适应中国国情和农村现实的特点,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实现农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来管理乡村事务的目标。
中国乡村治理理论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借鉴了国内外的相关经验。
它包含了乡村治理的目标、原则、理念和实施路径等方面的内容。
在乡村治理目标上,中国注重实现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治理原则上,中国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农民自治、法治原则、市场化运作。
在乡村治理理念上,中国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分类分层、协同共治”。
在乡村治理实施路径上,中国提出了“围绕产业发展、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化社会管理、改进农村土地制度和流转机制”。
二、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中国乡村治理实践是指在具体的乡村中,通过政府、农民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进行的一系列乡村治理活动。
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包括了乡村治理主体建设、农村组织发展、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农村社会组织建设等方面。
中国乡村治理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民自治的体现。
在乡村治理中,农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主导作用,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等形式参与乡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农民自治不仅增强了农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农民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能力。
此外,中国乡村治理也加强了基层农村组织的建设。
乡镇政府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加强了乡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明确了乡镇干部的职责和责任。
同时,加强了农民组织建设,推动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基层组织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新型农村改革与乡村治理
新型农村改革与乡村治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新型农村改革的理念,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治理等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型农村改革与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新型农村改革提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发展特色产业、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培育新型农民等,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乡村社会体系建设乡村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建设乡村社会体系,促进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发展,是新型农村改革的核心要义。
只有实现乡村社会体系的健全和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是农村的基本生产要素,土地制度改革是新型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行土地流转、承包期延长、土地确权等政策,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型农村改革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拓宽农村金融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利性,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五、乡村环境整治环境问题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型农村改革倡导乡村环境整治,提倡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六、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扶持农村创业、加强职业培训等举措,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七、乡村教育发展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新型农村改革要注重乡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
八、乡村卫生健康卫生健康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农村改革要加强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农民健康权益,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乡村治理模式是指在乡村地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乡村事务进行管理和协调的模式和方式。
随着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凸显,乡村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1. 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在中国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中,乡村的治理主要由乡村长老、村民代表和地方政府人员共同参与,主要采取“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村民自治”等方式,乡村发展问题主要由村民自己商议解决,政府只在特殊情况下介入。
这种模式下,乡村治理主要依靠乡村自治形式,缺乏法治和专业性,故往往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政府主导乡村治理模式20世纪后期,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凸显,中国政府开始推动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模式逐渐由传统的村民自治向政府主导型转变。
政府加大对农村事务的干预和投入,加强了对农村事务的管理和协调,推动了农村治理模式的现代化。
但是在实践中,政府主导的乡村治理模式,往往会出现过度行政化、农村事务过度依赖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等问题。
3. 社会参与型乡村治理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乡村治理模式逐渐向社会参与型转变。
社会参与型乡村治理模式强调社会力量在农村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注重发挥农村社会组织、专业团体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更加重视乡村民主决策和自治管理,促进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平衡。
1. 向法治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乡村治理模式将更加向法治化发展。
法治化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法治化乡村治理模式将倡导依法治理,强化法治意识,加强乡村基层法治建设,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村民权益。
2. 促进政府和市场的协同未来的乡村治理模式将更加注重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发挥各自的优势,解决农村事务中的矛盾和问题。
政府将加强对农村事务的监管和指导,为市场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和政策支持,引导市场资本向农村领域倾斜,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五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五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五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五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的定义、起源和重要意义。
五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是指委领导、政府引导、农民自治、社会参与、法治保障五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乡村治理模式。
该体系的理念与实践经验来自于中国乡村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旨在通过提升乡村基层组织领导水平,加强政府在农村事务中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促进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以及加强法治保障,形成权责清晰、资源协调、利益共享的有效治理格局。
五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该体系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中具有战略性意义。
乡村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组织支持。
其次,五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能够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通过委领导、政府引导、农民自治、社会参与、法治保障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农村治理结构的平衡和协调,防止“一刀切”、政府过分干预等问题的发生,实现更加合理、公正、持久的治理效果。
最后,五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也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城乡融合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加强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应对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状况和新需求,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总之,五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是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创新。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撑和组织保障。
同时,乡村治理体系的探索和实践也将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五位一体乡村治理体系的要点和实践经验,以期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作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文章的框架和逻辑关系。
乡村治理的研究内容
乡村治理的研究内容
乡村治理的研究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研究内容:
1. 村庄发展和规划:研究乡村发展的战略规划,包括土地利用、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乡村旅游等方面。
2. 村民自治和村民组织建设:研究村民自治的机制、决策过程和组织形式,包括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农民合作社等。
3. 乡村治理体系和:研究乡村治理的体系和措施,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电子商务、农村金融、农村社会保障等。
4. 农村社会管理和权力制约:研究乡村社会管理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包括村干部选举、村民监督、村民投诉机制等。
5. 农民参与和农业转型:研究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等。
6. 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研究乡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和提升方式,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
7. 农村领导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乡村领导职能转变、农村振兴的措施和实施路径,推动乡村发展。
这些研究内容旨在促进乡村治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民主化,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治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实践探索等方面,探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和方法。
一、构建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乡村治理体系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乡村治理体系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农民等多方参与,形成一种协同合作的局面。
首先,政府在乡村治理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强对乡村治理的组织和协调。
其次,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农民合作社、村民委员会等,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提供公共服务。
最后,农民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应当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乡村治理能力包括政府的管理能力、社会组织的组织能力以及农民的自我管理能力。
政府应当加强乡村治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社会组织应当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农民则应当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只有政府、社会组织和农民共同提升治理能力,才能够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三、实践探索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各地都在进行不同的实践探索。
例如,有的地方通过推行“村民自治、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村民的主体作用,政府则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支持,市场则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另外,一些地方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了乡村治理的形象和品质。
这种方式通过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乡村振兴。
这些实践探索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总之,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要构建一个有机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政府、社会组织和农民的合作与协调。
乡村治理与乡村社区治理
乡村治理与乡村社区治理乡村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乡村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乡村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乡村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乡村治理是指在乡村地区进行的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处理的过程。
乡村治理的特点在于其基层性和多元性。
乡村是社会治理的基层单元,乡村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居民自治的作用。
同时,乡村社会的多元性也要求乡村治理要注重多元主体的参与,充分尊重和发挥各方的主体性。
乡村社区治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社区治理是指在乡村地区建立和完善社区组织,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来解决社区内部的事务。
乡村社区治理的特点在于其基层性和民主性。
乡村社区是乡村治理的基层单元,社区治理需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和自治能力。
同时,乡村社区治理也要注重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乡村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的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要加强乡村组织建设。
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乡村组织,要加强乡村组织的建设,提高其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
其次,要推进乡村社区建设。
乡村社区是乡村治理的基层单元,要加强社区组织的建设,提高社区自治的能力。
再次,要促进乡村居民参与。
乡村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性和自治能力,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督。
政府在乡村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加强对乡村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的引导和监督,保障乡村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的顺利进行。
乡村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为乡村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乡村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
总之,乡村治理和乡村社区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乡村治理简介
乡村治理简介乡村治理是指在农村地区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乡村治理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农村地区的社会运行效率,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占据着国土的大部分。
乡村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的福祉。
乡村治理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才能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治理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
首先,乡村治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乡村委员会是乡村治理的基本组织单位,负责协调农村地区的各项事务。
其次,乡村治理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推动乡村治理的发展。
同时,乡村治理还需要广泛的参与和民主决策。
农民应该有权利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决策过程。
此外,乡村治理还需要注重社会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
乡村治理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
不同地区的农村治理模式可能有所不同。
在发达地区,可以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村治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而在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乡村治理的成功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推动乡村治理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农民应该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为乡村治理贡献力量。
同时,学者和专家也应该加强对乡村治理的研究和探索,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总之,乡村治理是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社会运行效率,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治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广泛的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注重社会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
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
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
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传统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乡村治理不仅关乎农民的生产生活,更与国家的稳定、繁荣息息相关。
在乡村治理的体制上,古代中国采用了保甲制度、里甲制度等一系列地方自治体系。
这些制度的核心在于将乡村居民按一定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组织单位,如保、甲、里等,由地方乡绅或官府任命的官员负责管理。
这些组织单位不仅负责维护地方治安,还承担着税收征缴、徭役摊派等职责。
通过这些制度,中央政权得以将权力触角延伸至基层,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控制。
在乡村治理的实践中,古代中国注重道德教化与法治相结合。
一方面,通过儒家思想的传播,强调孝道、忠诚、礼义等道德观念,以此来规范村民的行为,维护乡村秩序。
另一方面,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唐律疏议》、《大明律》等,对乡村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处。
这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方式,既体现了古代中国“以德治国”的理念,又保障了乡村治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此外,古代中国的乡村治理还注重民间力量的参与。
乡绅、宗族等民间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制定乡规民约、调解民间纠纷等方式,参与乡村事务的管理,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稳定。
总之,古代中国的乡村治理以地方自治为基础,注重道德教化与法治相结合,同时鼓励民间力量的参与。
这种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理经验。
乡村治理的认识
乡村治理的认识乡村是中国的基层社会单位之一,也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所在之地。
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改革和乡村治理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点。
乡村治理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乡村治理的概念乡村治理是指在乡村地区通过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组织管理机构和公共服务体系,整合社会资源,促进乡村社会的平稳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乡村治理的重要性乡村治理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点,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维护社会稳定。
有序的乡村治理可以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
2.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可以提高乡村宜居度,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3. 保障乡村居民的福利。
有益的乡村治理可以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保障乡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乡村居民的幸福感。
三、乡村治理的内容乡村治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设有效的决策机制。
建立乡村治理的决策机制,实现乡村参政议政的民主化。
2. 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
建立乡村治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实现农村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和科学化。
3.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乡村治理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乡村居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公共服务。
4. 整合社会资源。
整合乡村社会资源,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化发展。
四、乡村治理的难点乡村治理面临一些难点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乡村治理的法律制度和组织机制亟待创新和完善,需要探索有效的民主治理途径并逐步建立。
2.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乡村居民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生活条件;但是与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相比,乡村建设仍有待提高。
3.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和服务化水平。
综上所述,乡村治理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点,它的成功实施将对中国乃至全球农业、工业、文化和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读书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读书笔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是一本阐述中国农村治理发展历程的权威著作,以下是一些读书笔记和心得: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该书始终围绕着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逻辑脉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阐述,并以大量的史例和数据佐证。
2. 历史阶段划分:以时间为序,将70年来的中国农村治理划分为七个历史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前期、市场转型期、农村综合改革时期以及新时代乡村振兴等。
3. 土地政策演变:乡村治理的演变实质上也是围绕“农民—土地”来展开的。
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化,直接牵动着亿万农民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党在农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乡村治理70年以来,土地政策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治理70年》全面回顾了中国农村治理的发展历程,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乡村治理名词解释
乡村治理名词解释
乡村治理是指在中国农村地区,通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社区居民等多方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规划、措施,以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过程。
乡村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政府主导的乡村治理:政府作为主导者,负责农村发展的决策、规划和政策制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的工作。
2. 村民自治:通过推广村民自治制度,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提高村民的自治能力和责任意识。
3. 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建设农村社区组织,提供社区自治的平台,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社区共建共治。
4. 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包括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5. 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对农村社会管理的监督和协调,推动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乡村治理的目标是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在实践中,乡村治理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努力,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农民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化、开放透明的治理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治理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治理模式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其核心目标是推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治理的全面提升。
乡村治理模式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几种乡村治理模式。
一、乡村发展规划与治理模式乡村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乡村治理模式就是在提供有效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构建起科学的治理模式,包括农村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等方面的规划和治理。
二、政府引导与市场化模式政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者,应当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乡村振兴引导基金、政策扶持等措施,推动市场化的农业生产,创造更好的农业发展环境,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三、合作社与农民自组织模式合作社是传统的农村组织形式,能够有效整合农村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乡村治理模式中,合作社可以通过建立合作社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让农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提高自身收入。
四、企业与农民合作模式乡村振兴战略中,大型企业可以与农民合作,建立农业合作社或直接与农民签订优质农产品采购合同,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并通过销售渠道将产品推向市场。
五、乡村旅游与文化挖掘模式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和挖掘乡村文化的方向。
通过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提高乡村地区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同时,挖掘乡村文化,传承乡土文化,也能提升乡村内在活力。
六、社会组织与示范农户模式社会组织在乡村发展中起到了重要角色,通过引导和帮助农民自强不息,鼓励农民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
同时,示范农户能够通过示范自身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乡村周边农户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七、科技创新与智慧乡村模式科技创新对于乡村治理模式的完善至关重要。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建设智慧乡村,将信息化技术引入乡村管理中,提高农村治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乡村振兴。
什么叫乡村振兴治理
什么叫乡村振兴治理乡村振兴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项目的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它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
乡村振兴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三农问题的全面发展,即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乡村振兴治理的重点是发展农业产业、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农村环境生态等。
首先,发展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推动农业向现代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加强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同时,保护农田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综合效益。
其次,乡村振兴治理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加大农村路网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交通状况,缩小城乡间的交通差距。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自来水供应状况,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
推进农村电力和信息化建设,使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现代科技的便利。
此外,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乡村振兴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农民新型职业。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其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其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能力。
最后,保护农村环境生态也是乡村振兴治理的重要任务。
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推进农田环境整治,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
保护农村的生态景观,提高农田的景观效益,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治理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农村环境生态等一系列措施和项目的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只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治理,才能实现农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农村。
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区别
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区别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两个重要法则,二者在目的、方法和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首先,乡村治理强调的是对农村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乡村治理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农民的合作,通过合理的机制安排和细致的社会管理,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效益。
乡村治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秩序,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而乡村振兴则是注重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
乡村振兴的目的是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民素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产业效益,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其次,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乡村治理强调社会参与和多方合作,通过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农民的共同努力,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乡村治理注重的是社会管理体系的建设,包括农村干部队伍培养、农村法规制度完善、社会组织发展等方面。
而乡村振兴则更侧重于经济发展,注重投入产出、市场化运作等经济手段,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目标也不完全相同。
乡村治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健全的乡村社会管理体系,通过改善农村社会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安全感。
而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
综上所述,乡村治理注重社会管理体系的建设,强调公平、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乡村振兴则注重农村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中国农村的发展。
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
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
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党委领导: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是党的领导。
乡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领导核心和组织协调的作用,推动各种治理主体的合作和互动。
2. 乡村治理体系:中国建立了以村民自治、依法治理、德治为基础的乡村治理体系。
村民自治是乡村治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依法治理强调依法维护乡村秩序和权益;德治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正气和文明礼貌。
3. 村级组织:乡村治理中,村级组织是基层自治的组织实体。
村民委员会是村级组织的基本形式,负责代表村民行使自治权力、参与乡村决策和管理。
村规民约、村民代表大会等也是村级组织的组织形式。
4. 村务公开:中国乡村治理强调村务公开,通过公开村务收支、村民权益及村级工程项目等信息,让村民了解村情、参与决策和监督,增加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5. 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机制:中国建立了一系列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如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规划、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乡村公共服务等,推动乡村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6. 多元参与主体:中国乡村治理鼓励并重视多元参与主体的作
用,包括农民、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局面。
总之,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是建立在党的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依法治理、德治为基础,通过村级组织、村务公开、基层治理工作机制等方式实现多元参与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 制度
乡村治理制度
乡村治理制度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乡村发展中制定的政策、法规、规章和管理体制,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主管理。
乡村治理制度在中国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农村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土地流转、资源配置、农村产业发展、公平权益保障等。
乡村治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和法规制度:政府通过立法制定法律和法规,规范乡村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例如土地流转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
2. 政策和规划制度: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规划,引导乡村发展,例如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规划。
3. 农村组织管理制度:政府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组织,建立农村组织管理制度,例如农村居民委员会和村民理事会等。
4. 村级经济管理制度:政府建立村级经济组织和管理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例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乡村集市等。
5. 农村社会管理制度:政府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治理能力,例如加强农村社会服务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6. 参与和民主治理制度:政府鼓励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治理,建立民主的决策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以上是乡村治理制度的一些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可以促进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农村乡村治理
农村乡村治理农村乡村治理是指在农村地区对社会经济、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治理工作。
随着中国农村发展的变化和社会进步的需求,乡村治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乡村治理的重要性、乡村治理的挑战以及有效的乡村治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农村乡村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乡村治理的良好运行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民的生活质量。
在过去的发展中,长期以来乡村治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村庄治理的腐败、基层组织的弱化、农村社会结构的紊乱等。
因此,加强乡村治理已成为农村发展的重点。
只有有效的乡村治理才能建设和谐、有序、富裕的农村社会。
二、乡村治理的挑战乡村治理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农村社会资源相对匮乏,投入不足。
其次,农村社会变革加快,问题多样化,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者,由于传统的农村土地问题、户籍问题等,农村社会结构较为复杂,乡村治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此外,农民素质参差不齐,乡村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也需要提高。
这些挑战都对乡村治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三、有效的乡村治理方法为了解决乡村治理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村民自治的能力,推进村民自治的发展。
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体系,包括政府、农民、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
第三,加强乡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同时,鼓励创新农村发展模式,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最后,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规范农村社会行为。
农村乡村治理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所在。
只有通过加强乡村治理,才能推动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农村乡村治理的道路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只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切实的行动,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克服挑战,实现乡村治理的目标。
乡村治理的发展历史
乡村治理的发展历史:
乡村治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乡村治理始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
在古代,乡村治理主要是以宗族和乡绅为主导的治理模式。
宗族是乡村社会的基本单位,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力和资源分配权。
乡绅则是乡村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通常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影响力,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决策作用。
进入近现代以后,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乡村治理也逐渐开始进行改革和探索。
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加强对乡村治理的指导和监督,推动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一些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也开始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为乡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乡村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治理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同时,一些创新性的乡村治理模式也在不断涌现,如“村民自治”、“村级组织建设”等,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的来说,乡村治理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乡村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乡村治理简介
乡村治理简介乡村治理是指对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规划的过程。
在中国,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乡村治理旨在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乡村治理的目标是实现乡村资源优化配置、乡村经济发展、社会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乡村治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政策制定、组织管理、资源整合、社会参与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等。
在乡村治理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该制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社会组织和基层自治的指导和管理,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除了政府的作用,乡村治理还需要农民、农村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各方的积极参与。
农民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决策和管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农村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提供服务和支持。
专业机构则可以提供专业的技术和知识支持,帮助农村发展。
乡村治理还需要注重农村社会的特点和需求。
乡村社会具有相对封闭性、人口分散性和经济多样性等特点,因此在乡村治理中需要采取灵活的措施,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为了加强乡村治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鼓励农村创新和创业。
2. 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建立健全乡村治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力,促进合作和协调。
3. 加强农民参与: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决策和管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4. 推进社会组织发展:支持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5. 加强专业技术支持:建立专业的技术支持体系,为农村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和知识支持。
6.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执行有利于乡村发展的法律法规,维护农民权益,保障乡村治理的顺利进行。
总结起来,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乡村治理--基本理论、变迁发展、问题及措施一、“乡村治理”概念解析对于“治理”一词的定义,全球治理委员会最具权威性。
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对治理》的界定如下: 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者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协调合作的持续过程。
对此,格里·斯托克( GerryStoker) 进一步归纳论证了治理的框架,指出治理的主体界限和责任权力依赖过程自主性和方式等五个方面。
中国学者徐勇针对中国研究语境也给出了定义: 治理是通过一定权力的配置和运作对社会加以领导管理和调节,从而达到一定目的的活动。
乡村治理是乡村公共权威运用乡村治理权力,处理乡村社会事务,借以调控和影响乡村社会。
在乡村治理的逻辑结构中,乡村治理权力是最为核心的概念,它不能简单等同于社会自治权力,更不能将它直接与国家权力划等号,它是国家公共权力和乡村社会自治权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可以发现,“治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统治”,它和“统治”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治理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而这种权威中心不是唯一的,它不一定是政府。
也就是说,治理的主体多元化,它是各种主体互相之间的管理活动,它不仅仅是政府的事务,也可以是各种社会团体、私人机构甚至个人参与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
第二,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而不是仅仅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第三,治理是一个协商、合作、上下互动过程,它包括公共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公共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而不仅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政治统治的过程。
第四,治理意味着社会自主管理的存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发展更多地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而不是国家的机构力量,也就意味着在公共事务管理中较多的民间性和较少的政治性。
二、乡村治理相关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乡村现代化一直是近代中国社会改造的重大内容。
以梁漱石为代表的乡村现代化实践者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本土化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本土资源,“乡村建设”以及“乡村自治”和“乡村教育”等试验,都力图在传统乡村找到中国现代化的本土动力,用传统文化的改良推动乡村建设。
其《乡村建设理论》一书从乡村建设问题着手深入探讨了中国教育的功能、性质以及特殊性问题,以致形成了一整套有关乡村教育的理沦,它不仅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建设和当时乡村教育运动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些观点和实践仍然可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示。
《乡村建设理论》全书由甲部认识问题和乙部解决问题两大部分构成。
甲部认识问题的主要内容有:一、“乡村建设运动由何而起?”二、“中国旧社会组织构造及其所谓治道者”;三、“旧社会构造在今日崩溃的由来,”;四、“崩溃中的中国社会——极严重的文化失调”;“中国政治无办法一国家权力建立不起”。
乙部解决问题的主体内容包括:“新社会组织构造之建立——乡村组织”、“政治问题的解决”“经济建设”、“末后我们所可成功的社会”。
书后附录有“我们的两大难处”一文。
在认识问题部分,主要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和以文化社会学的分析方法,来观察、分析中国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性质的,它作为乡村建设理论的依据和乡村教育思想的基础;在解决问题部分,主阐述乡村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手段,通过社会组织的重建和现代科学生产及生活知识的灌输,来解决中国的政治问题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复苏与振兴,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真正以民为主的现代国家并由农业引渡到工业化。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评价:优点①主观上,梁漱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探索中国政治发展之路,并以儒家的入世精神实践着乡村建设的社会理想。
②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反对摹仿西方,主张立足于国情,改造地继承中国文化。
这种见识不但是消极的保守派所没有的,也是激进的《新青年》派所缺乏的。
③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在具体的社会组织和制度设计上引进了现代化因素,有进步的一面。
局限①梁漱溟主张立足国情,但他对中围国情的基本认识却并不符合中国实际。
②梁试图探索一条超越西方的现代化途径,但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上,他用传统去笼罩现代,结果却否认了现代化的基本价值。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理论晏阳初将中国农村问题归结为“愚、穷、弱、私”四端,主张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分别医治。
因此,他提出“开发脑矿论”,进行平民识字教育,进而走上乡村整体教育、系统改造的道路。
“名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主义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传统的哲学思想。
晏阳初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并在内涵与精神上予以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形成其现代民本政治观,作为他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理论核心。
乡村建设派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政治与教育合一的乡农学校,同时推行新乡约,建立乡村自卫组织,举办供销、信用等合作社,推行农业技术的改进措施。
其基本理论是: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位”和精神上“调和持中”的社会,中国的问题只是文化失调,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应该从乡村建设入手,然后扩展至整个社会,恢复中国儒家伦理。
晏阳初从事乡村教育,核心是救治“愚、穷、弱、私”,他于1923年在北京建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采取对应的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等四大教育内容,并以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三大方式来推行。
同时,将四大教育运用到乡村建设中来,形成乡村文化、经济、卫生、政治的四大建设,他认为这样才能将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融为一体,以此来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及团结力,实现乡村建设的目的。
乡村治理理论内涵(1)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是治理理论的首要内容,治理理论特别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除政府外,治理主体还包括其他民间组织和公民个人。
在乡村治理中,乡村治理资源的多元性导致了乡村治理主体多元性的存在。
乡村治理主体不仅仅是正式的权力机构———政府,还包括村庄内部各种得到村民认可的权威组织机构,而且乡村治理倾向于更多地关注政府以外的乡村权威机构。
(2)权力配置多元化在传统的乡村管理理念中,人们习惯性认为只有政府掌握着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公共权力的运用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运行,但是治理理论却打破了这一定向思维,提出了权力依赖与权力的多元化配置。
(3)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导向乡村治理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实现对乡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实现乡村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乡村治理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导向。
乡村公共利益是政府与农村民间组织、私人机构,甚至是村民个人合作的前提。
治理理论打破了政府活动代表公益、私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代表私益的狭隘观念,而是认为两者的目标可以统一,二者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从而能够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4) 治理过程自主化乡村治理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不确定的过程,其所涉及的一切事务都围绕着互相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乡村社会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处于社会的最基层,加上乡村社会面积广阔,人口分散,政府部门不可能把所管辖的所有区域置其掌心之中,也不可能对其实现完全的控制。
因此,乡村治理理论要求村民基本上是在宏观层面接受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微观层面上应该实行自主自治为上策,即发展自组织进行自主管理。
乡村治理模式依据不同的标准,乡村治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模式。
按照乡村治理的主体分,乡村治理的模式可以分为官治模式与自治模式。
按照魏光奇的定义,所谓“官治”就是由国家选官设治,一方面扩充和健全州县国家行政,另一方面建立乡镇一级国家行政,从而将地方社会各种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兴办和管理纳入国家行政的轨道。
所谓“自治”,就是在国家行政之外,或国家行政基本框架之下另外建立的“以本地人、本地财办本地事”的行政系统。
官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国家在县及其以下乡村各层设置基层行政机构,并使之纳入国家的行政系统,机构的人事权力掌握在国家县级或省级机构,基层不拥有人事权;第二,国家将农村地区各个领域的公共管理事务全部划为国家的政权事务;第三,乡村没有独立的财政权,乡村的公共事务经费来源于国家的统一拨款;第四,乡村中各种非官方的力量必须完全接受国家政权的领导,政府权威在村民心目中的位置是第一的,农村民间组织等社会团体不活跃,甚至受到政治与行政的挤压; 第五,政府部门与乡村各种非官方组织团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的方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方式。
这种典型的官治模式在我国人民公社时期就出现过。
自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县级政府为国家基层政府,县级以下不再设置行政机构,县级以下的乡村各级都是自治决议机构,自治机构的由村民选举产生;第二,国家也通过一定的手段管理农村地区公共事务,但是农村的教育、卫生、道路交通、实业、慈善救济、公共营业、地方财务等全都在国家行政系统之外,统一由乡村社会精英、民间组织、私人机构等自治决议机构来实现;第三,国家政府不干预地方的财政,农村地区发展的经费主要不在于国家的拨款而在于自治机构的本身;第四,农村民间组织等各种非官方力量只接受行政部门的引导但不需要接受政府的领导,因此,农村民间组织等社会团体非常活跃,能够独立自主发展,对政府的依赖性不强,并且可以承接很多政府部门的职能;第五,政府部门与农村各种非官方组织团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方式主要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三、乡村组织制度的历史变革我国古代的乡里制度“乡”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始于周。
中国从周朝开始,以乡作为农村地方最高行政组织。
比:五家为比,使之相保;闾:五比为闾,使之相受;族: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党:五族为党,使之相救;州: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乡: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但秦汉以后,乡时废时立。
至隋唐时,乡管地位大不如前。
宋以后,乡不再作为基层行政组织,不复设乡官。
县以下基层组织中的“长”、“首”,均以“役”的形式由乡民充任。
我国古代的乡,作为基层组织,职能主要是劝导乡里,掌民教化,以促民风,维护统治秩序。
从长官任命及职能可以看出,古代的乡不是国家官僚体制中的一部分,而是国家管理社会的一种类似于行政组织的社会组织,即所谓“皇权止于县政”,县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县以下实行自治。
传统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互不干扰的秩序中心:一个是官制领域,以国家为权威中心,对于具体社会而言,它的整合意义多是文化象征性的;而另一个则是更具实质性,因为它承担着实际的管辖权力,这就是地方体中的权威。
传统乡村社会的自治,是以家族制为基础的士绅自治。
以皇权为中心的国家权力对于乡村社会而言更多是实施一种间接的统治方式。
在乡村社会内部,乡村政治的中心是非正式的地方权威如乡绅、族长和地方名流,他们也不具有官员的身份,这些权力者并不是国家直接任命,而是在乡村社会内部生长出来的,这些族长乡绅把行政权、自治权、家族权融为一体,带有很强的家族自治性质,不需要依靠王朝行政机构的命令就能自行整合乡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