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小镇、诊所、婴儿、徐徐、冻僵、多余、忠灭、哀鸣、碾雪"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2个生字教学难点:正确读写"小镇、诊所、婴儿、徐徐、冻僵、多余、忠灭、哀鸣、碾雪"等词语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相关画面: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沿路人家的灯都亮着,仅仅是为了给一个出诊的医生照明回家的路!这情景多让人感动啊!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一《寒夜的灯光》这个感人的故事吧!(板书课题:寒夜的灯光)3、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2、画出生字。
(1)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①加偏旁记忆的字有:真—一镇息一一熄至→一致展一一碾②换偏旁记忆的字有:珍一一诊缰一一僵(2)指导书写。
"镇"是左右结构,右边"真"里有三横,不要少写。
"杂"是t下结构,上面是"九",下面是"水"。
"荒"是上下结构",非"下面是"亡",不要写成"~"。
3、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4、再读课文,思考: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交流)三、再读课文,初探故事背景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讨论:(1)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寒冷的夜晚,有人请"我"出诊)(2)说说你从文中还读懂了些什么?(夜晚很冷;农民家住在偏僻的地方)2、学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1、学生之间互相质疑、释疑。
2、学生小结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和收获。
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
(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
(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
(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
(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
板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分析探究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教学重点
分析探究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分析探究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导学法
学习方式
自我探究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准备
收集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二、总结全文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思考:
(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导引法
学习方式
诵读法、表演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准备
1、收集战争中的小英雄的故事。
2、从报纸电视等渠道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及工作状况。
3、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c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
2、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
3、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4、你还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1、自学课文,
(为了麻痹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
依次是:田园生活、科普知识、现代诗、动物朋友、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七彩童年、人物的品质、童话之美。
其中第二单元有“快乐读书吧”,第三单元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二、教学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重、难点1.再识字300―500个,会写字达到150-200个。
2.练字:练钢笔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练毛笔字,写正楷。
3.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5.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6.练习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学习仿写。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表格式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表格式对于新课标人教版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份优秀的教案,但教案的标准格式有多少人不知道呢?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语文教案格式,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人教版语文教案格式(一)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学习新课a、初读课文,了解大意b、学习生字词c、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d、小组讨论、交流。
e、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3、指导感情朗读,入情入境4、小结,拓展延伸5、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示范(一)西门豹学习目标: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课前准备:1、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
2、投影片。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观察挂图(或播放课件),说说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揭题谈话。
你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吗?是从哪里知道的?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读准字音。
“绸”是翘舌音,“尚”是后鼻字,“麻烦”的“烦”读轻声。
认清字形。
“渠”是上下结构,“灌”是左右结构,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与“概”的区别。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读后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
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三、课文释疑,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1、带着问题默读。
问题: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读后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四次问答的内容。
2、在学生自读、讨论及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1)了解原因。
(2)了解作恶的坏人及其头目。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92页
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
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
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基本措施: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版)
15.白鹅
语文园地八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1. 古诗词三首
课题
1古诗词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3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徐、篱”等6个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能背诵《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黄 新绿 黄)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他有怎样的感受呢?【出示课件12】
预设:诗人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了,非常喜爱这乡村田园风光。(板书:情:喜爱)
请你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
3.配乐一齐读诗。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2)词语理解。【出示课件8】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疏疏:稀疏。
阴:树荫。
三、图文结合,初读感知
1.了解景物。自由朗读后交流: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预设:杨万里在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篱”(篱笆)“树”“菜花”(油菜花)“儿童”“黄蝶”;
预设: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2.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诗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出示课件21】( “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教学策略是为实际的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目标是教学整个过程的出发点。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1: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给课文编提纲。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电教设计】计算机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
能集文字、图片、图象、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
在《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中,学生对重点句“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较难理解,特别是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学生缺少这方面的感性认识。
我设计了两幅不同状态的溪流图,并配上不同的溪声,学生通过比较,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
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时间,又较好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沿途中映出红、油桐、新绿的图片展示,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至于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我是利用电教馆下发的抽拉式投影片,在实物投影仪下演示完成的。
【电教软件】PowerPoint2000【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结合课文引入新课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
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
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二、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学生在书上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1、作者沿途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景物: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特点:各色白色粉红色或浓或淡感受:一片明艳(山中景物的色彩明亮鲜艳)2、“明艳”什么意思?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明艳的山色?(多媒体展示映山红、油桐的图片,感受鸟语花香的美景)3、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意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表格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七、作业: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板书设计
赞美
忆江南────好词
思念
课后反思
课 题
2.桂林山水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三、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
1.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读读:读第三节。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扶放结合,注重学法的迁移。)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板书:静清、绿)
1.中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诗句。
2.自由学习生字。
三、了解诗人的生平。
四、了解词的特点。
五、吟读、理解《忆江南》。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人教版四下语文教案表格
人教版四下语文教案表格人教版四下语文教案表格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习目标①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④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②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激发兴趣①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
准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②(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①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②同桌间互相听读课文,并正音。
③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①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②小组内初步交流。
●自主读书,诱导感悟①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自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
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间轮读。
(学生自主读书)②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听写本课的新词。
同桌互相检查。
●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一)结合上节课的自1读和交流来填空,并说明理由。
伽利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家。
(二)小组交流。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表格式教案
③那个年轻人是怎样答复我的?
5、出示句子:
鱼游到了他的纸上鱼游到了他的心里
根据这两个句子质疑:
三、老师小结,布置任务
孩子们真会动脑,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要来得可贵。下节课我们将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抓住文中含义深化的句子来体会,释疑。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算式法讨论法
学习方式
朗读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准备
搜集科学家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
2、感知全文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人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学习方式
质疑探究法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默读勾画
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产生疑问——公开试验——得出结论
〔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教学反思
课题
26*全神贯注
教学目的
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1、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著名的试验。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
课题:《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课题:《1、望洞庭》教学设计
课题:《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课题:《2、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授课人:第1课时(共2课时)
课题:《2、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授课人:第2课时(共2课时)
课题:《 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授课人:第2课时(共2课时)
课题:《*4、七月的天空》教学设计
课题:《5、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课题:《5、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课题:《*6、万年牢》教学设计
课题:《7、尊严》教学设计
课题:《7、尊严》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授课人:第2课时(共2课时)
课题:《8、*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授课人:第1课时(共1课时)
课题:《9、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授课人:第1课时(共2课时)
课题:《9、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课题:《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课题:《11、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年级:教师:总第20课时课题:《自然之道》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方法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到南太平洋的一个龟岛去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之道》。
1、学生齐读课题。
2、了解题目意思,初识“自然之道”。
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自然之道”呢?学生理解,教师点拨。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理解“自然之道”的意思。
目标展示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巡视指导。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自主质疑。
学生结合预习和课文内容质疑,教师筛选出重点问题,深入探究。
学生自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结合预习和课文内容质疑。
自学指导1、提示学生利用窍门,读准字音。
找出难读难写的字,研究特点。
2、同桌交流,相互识认。
3、着眼学法,重点强化。
(由学生提出难认难写的字,并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法,落实识与写。
)学生自学生字生词。
自学检查1、检查对课文内容了解了多少:说一说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谁?学生答,教师板书。
2、检查生字。
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注意思考,根据黑板上已经有的词语,把生词写在恰当的位置上。
(巢穴、侦察兵、食肉鸟、饱餐、若无其事、棒球帽、气喘吁吁)3、检查对错,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这些词为什么写在这个位置。
学生答:生物学向导、我们、绿龟、嘲鹰和海鸥。
指名演板。
讨论切磋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知道,我们和同伴本想救幼龟反而伤害了幼龟。
请大家迅速浏览课,看看文中哪几节写了救龟?(3、4节)哪几节又写幼龟受到伤害的?(5至8节)学生探讨: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族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只幼龟。
达标检测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筑()孵化欲出()止()无其事阳光明()无()无拦响()云学生交流,反馈,校对,朗读。
2、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归纳总结向导为什么要发出悲叹,他们的行为为什么会对海龟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这中间究竟蕴涵着什么自然之道,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深入探究。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年级:教师:总第21课时课题:《自然之道》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2、培养学生根据要求寻找文本相应内容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故事进一步思考,对遵循自然规律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故事进一步思考,对遵循自然规律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方法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在脑子里回忆一下。
交流要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目标展示1、请看黑板,这是一幅绿龟成长阶段的简图,根据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想想后面的四个框里该填什么?2、几月出巢?(板书:大约四五月)什么时段?为何选择黄昏?3、这些成长阶段中哪些是在巢中完成的?侦察时发现危险幼龟将怎么做?安全呢?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自学指导1、第三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的哪些做法师愚不可及的?为什么?向导怎么说,怎么做?对此你有什么想法?2、小组交流,提出疑问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
学生朗读质疑。
愚不可及的做法及原因:爱护幼龟,担心受伤害,但不懂海龟入海的规律。
自学检查1、请大家看看这幅插图,想想图上讲了什么?2、课文六、七自然段就叙述了这幅图的场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同时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并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学生反馈。
讨论切磋比较句子,体会出“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师:加上“悲叹”好在哪里?(能体现出向导极度悲伤难过的心理。
)板书:悲伤“根本”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向导为什么会如此悲伤?(非常自责、后悔——幼龟的灾难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师:是啊,幼龟的美好愿望,就因为我们全都破灭了呀!谁再来读一读。
学生探讨。
达标检测同学们,幼龟入海有原本他们自己的办法,可是现在,看着沙滩上血迹斑斑的幼龟的残体,回想我们当时的做法,如果你就是游客,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畅谈。
归纳总结同学们,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奥秘。
我们可以多读读课文,多看看课外书,从书中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板书设计:9 自然之道焦急若无其事震惊极不情愿遵循悔恨发出悲叹作业设计:教学反思:年级:教师:总第22课时课题:《黄河是怎么变化的》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教学方法联系上下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1、导入:黄河被我们亲切的称为母亲河,它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看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板书课题。
学生对黄河有个初步的认识。
目标展示1、各自读文,在读的过程中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画出有难度的字、词、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3、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4、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学生各自读文,自学生字生词。
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自学指导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读后进行评价。
2、还有一些字形相近,在书写过程中很容易误写。
因此,这样的字应该放在一起,按音、形、义区别组词。
祸(祸害)衍(繁衍)沃(沃土)迭(更迭)锅(锅盖衔(衔接)跃(跳跃)跌(跌倒)3、解释词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
学生朗读质疑。
指名辨字组词,并解释词语。
自学检查1、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2、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怎样治理黄河呢?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画下来,小组内交流。
4、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学生交流反馈。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三段(第4~6自然段)这是课文的重点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是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讨论切磋1、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2、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3、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学生探讨。
1、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2、(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3、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达标检测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归纳总结仅仅靠我们保护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人人都行动起来,那我们的环境就会焕然一新,今天我们学习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就让我们为环保出一份力,向社会个各人士发出我们的呼吁。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年级:教师:总第23课时课题:《蝙蝠和雷达》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生词。
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主法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质疑引入:出示蝙蝠图片,问:你们认识它吗?了解多少?出示雷达的图片,问:知道这是什么吗?说说你对它的认识。
一个是哺乳动物,一个是现代探测仪器,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用一个“和”字连起来,请读读——《蝙蝠和雷达》,这是一篇科普小短文,你们读了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复习生字词。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目标展示1、轻声读文,扫除字词障碍,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找出来并画上直线。
学生汇报。
(出示: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自学指导1、出示: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学生开火车领读。
2、问:有不理解的词吗?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句话。
学生读词语,并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话。
自学检查1、讨论记字方法。
例:钟、辟、超,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碍、塞、摹,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
2、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来做巩固练习。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竖()即()得()起()坚()既()碍()超()塞()摹()辟()彰()赛()暮()避()障()学生讨论记字方法。
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来做巩固练习。
讨论切磋1、蝙蝠身上的哪些特点让人们受到了启发?生边读边找到有关段落,读一读,并画出相关语句。
2、你最佩服蝙蝠的什么?指名说。
文中用了一个关联词是什么?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即使、、、、、、也)用它说句话。
生边读边找到有关段落,学生练习造句。
达标检测根据“证明”、“反复”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造两个句子。
学生造句。
反复——经过反复思考和计算,小明终于做出了这道题。
证明——看到蚂蚁搬家,小明说要下雨了,果然,一会儿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证明小明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