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教案_2
《病梅馆记》教案共3篇
《病梅馆记》教案共3篇《病梅馆记》教案1一、教材分析《病梅馆记》是清代杂剧大师、文学家、评论家陈廷敬的代表作之一,全剧分为“病梅馆”、“宰相府”、“秋香庵”三幕,全剧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丑恶现象。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生平经历;2.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以及人物性格特点;3.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4.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主要人物的刻画;2.社会背景对话剧的影响;3.情节的丝丝入扣和情感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老师讲解剧情和人物形象;2.演示法:老师和学生表演段落;3.分析法: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4.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探讨主题思想和情感动机。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和学前预测1.导入:向学生介绍“病梅馆记”的作者——陈廷敬,了解他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2.学前预测:让学生看一下本剧的封面,让学生根据封面推测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剧情讲解和人物剖析1.剧情讲解:讲述本剧的主要情节,包括三个幕的情节内容,以及三幕情节之间的联系。
2.人物剖析:介绍本剧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梅香、商纣、殷蛟、秋香等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探讨剧中人物的情感动机和性格特点。
第三课时:情感展现和表演演练1.情感展现:以一段情节为例,讲述情感展现的方法,探讨人物情感的变化和情感动机。
2.表演演练: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表演,然后在班级上进行表演,让学生体验人物性格的表现和情感的变化。
第四课时:主题思想分析和小组讨论1.主题思想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本剧的主题思想,从人性、社会问题、政治制度等方面分析。
2.小组讨论:开展小组讨论,探讨主题思想和情感动机。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六、教学评估1.教师通过观看学生的表演,评价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情感展现和形象刻画的能力;2.开展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分析主题思想的能力;3.组织测验,检测学生掌握剧情、人物和主题思想的程度。
高中语文 24病梅馆记(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通过讨论,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端一盆梅花盆景置于讲桌上)同学们,也许你们会认为这一盆景很美,但我想问一问,你们知道它生长了多少年吗?答案是十二年。
十二年呀!作为一株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梅树,十二年的光阴却长成了这个样子,你们是否还觉得它美呢?难怪作者面对病梅是如此愤慨了。
二、具体研习,突破难点提问:己亥杂诗两首诗(五、一百二十五)所体现的感情是否一致?明确:不一致。
一为显示不甘退伏,憧憬未来的献身精神;一为表达变革现实的愿望。
提问:哪一首可为课文作注释?为什么?明确:第二首。
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作者“疗梅”,使天下“病梅”“复之全之”的呼唤。
那么作者这一追求个性解放,强烈要求改革现状的愿望是在什么基础上提出来的呢?让我们再一次细品文章,从中找出解答。
提问:文章篇名为《病梅馆记》,文中写的又是“病梅”,为何说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明确:文章是以梅喻人,借梅议政,寓意深刻。
提问:那么,梅喻的是何人?文中还有哪些寓意?明确:梅,即人才。
病梅,喻受摧残的人才。
文人画士,喻封建统治阶级。
鬻梅者,喻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提问: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写梅的产地、数量和长势?作者引用“或曰”几句有何作用?为何要说“固也”?明确:一个皆字,即说梅分布之广,又说梅产地之多,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江浙一带尤为人才济济,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先垫一笔。
“丛丛梅林皆生发”“江山代有才人出”。
“或曰”几句影射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扼杀有才能有骨气的正直的人,专门选用那些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材。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退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审美观,然后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里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
直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险恶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
提问:为什么要用“曲”和“直”,“疏”和“密”,“欹”与“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三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点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曲、欹、疏为美。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模板2篇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模板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模板精选2篇(一)《病梅馆记》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病梅馆记》的背景和作者。
2. 熟悉文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线索。
3. 分析文中的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文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线索。
2. 探讨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1. 分析文中的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病梅馆记》的全文。
2. 教学用PPT或黑板。
3. 学生提前阅读《病梅馆记》的课文。
4. 准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病梅馆记》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讨论,了解他们对梅花的印象,并与病梅馆做联系。
二、讲解文本(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一段,让他们依次朗读文中的关键段落,教师辅导其正确朗读。
2. 教师重点讲解文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线索,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和转折点。
3. 教师解读文中的典型句子和表达方式,串联起整个故事。
三、分析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文学特点,如插叙、对比等手法,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手法对于故事情节和情感的表达的重要性。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生死、世间善恶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
四、学生阅读和欣赏(10分钟)1. 分发《病梅馆记》的阅读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题目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这篇作品。
2. 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描写梅花和病状的精彩描写,让他们感受到作者对于美和病的独特关注。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思想内涵。
2. 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推荐类似主题的其他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梅花诗。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完成《病梅馆记》相关的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5篇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病梅馆记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病梅馆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掌握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2、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3、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齐背龚自珍《己亥杂诗》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龚自珍字_代__家家先驱者。
2、正音、明句读。
明确: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②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⑤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⑥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也三、小组讨论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2、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3、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4、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四、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五、课堂练习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有恃无恐(shì)万马齐喑(yíng)B、斫直(zhuó)辟病梅之馆以贮之(zhù)C、以梳为美(shū)明告鬻梅者(yù)D、以欹(qí)为美遏其生气(è)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甘受诟厉(辱骂)明诏大号(告诉,一般指上告下)B、遏其生气(阻碍)夭梅病梅(使动词,使??病)C、斫其正(砍)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D、以欹为美(倾斜)明告鬻梅者(卖)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风姿);以欹(畸形)为美,正则无景(景色)B、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告诉)大号(号召)以绳(用绳捆绑)天下之梅也C、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砍掉)直,删(去掉)密,锄(铲除)正D、予本非(指责)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辱骂),辟(开辟)病梅之馆以贮(存放)之4、对文意的基本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文章托物喻人,借梅议政,抨击了“蠢蠢求钱之民”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反映了作者要求广开才路,反对严酷思想统治的强烈愿望。
病梅馆记精品教案设计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病梅馆记精品教案设计教学设计(精选14篇)病梅馆记龚自珍[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2.理解本文的比喻意义和写法。
3.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比喻意义和写法。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由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引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作品。
龚自珍(一qi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清代仁和(现浙江杭州市)人。
自幼崭露才华,38岁中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
48岁辞官回南方。
《病梅馆记》是南归后寓江苏昆山时所作。
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
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
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他生当清代“乾嘉盛世”的后期。
当时清朝统治的衰败现象已日益显露。
他最早预感到清皇朝的末日即将来临。
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
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1微挽救危局。
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
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为保守派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挤打击。
在北京展转十年,都只是当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归乡。
但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龚自珍著作丰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诗词近八百首,在这两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
他的散文大都表现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才气横溢,意气飞扬,但由于看不到变革现实的社会力量,散文中也反映出一些消极退隐的思想。
他的诗词表象了对黑暗现实的深刻不满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气势磅礴,色彩瑰丽。
他的作品收集在《龚定盦全集》里。
《病梅馆记》教案(通用17篇)
《病梅馆记》教案(通用17篇)《病梅馆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把握、积累文言实词“使、病、解、本、穷”等、文言虚词“以”和复习使动用法。
3、理解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要求改良的剧烈愿望。
教学重点:1、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使动用法。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积累—领悟—表达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学校时我们曾学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剧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剧烈呼声。
今日我们要学的是龚自珍在同一年写的控诉残害人才的另一篇作品:《病梅馆记》。
(板书课题、)二、简介。
(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简洁介绍一下”)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
我国近代杰出的的思想家、文学家。
三、了解完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本文的学习目标有三个:1、学习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把握、积累文言实词“使、病、解、本、穷”等、文言虚词“以”和复习使动用法。
3、理解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要求改良的剧烈愿望。
四、为达到这几个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将采纳“诵读—积累—领悟—表达”的四步法来学习这篇课文。
五、诵读。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诵读时必需留意三点基本要求:就是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要读出语气。
1、同学们听录音范读,听的时候留意以上三个要领,并划出在预习过程中发觉的理解有困难的文言词语。
2.录音听过之后我们检查一下预习状况:生字的读音、解释,请一位回答。
欹qī(倾斜)诏zhào(告知)斫zhuó(用刀斧砍)遏è(阻碍)诟gòu(辱骂)贮zhù(贮藏)3.结合我们刚才讲的字音,请同学们来集体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要留意诵读的三要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理解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的政治热情。
4、品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理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词语及文言语法常识。
2、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清代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大力疾呼重视人才的政治热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有一种花,苏东坡形容它“玉雪为骨冰为魂”,陆游说它“零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
他就是被称为话花中君子的梅。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赞赏梅花的凌霜傲雪,爱念梅花的冰姿玉骨,孟浩然踏雪寻梅、林和靖梅妻鹤子更是传为佳话。
然而辗转千年后,这位华夏香魂,却散了芬芳、减了玉姿。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龚自珍的《病没馆记》去探访一下这位病中君子吧!二、预习检测(1)字词的读音:龙蟠pán以欹为美qī斫直zhuó孤癖pǐ鬻梅者yù棕缚fù遏其生气è诟厉gòu稚枝zhì(2)词类活用: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名作动,约束)2、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形作名,直枝)(3)句子翻译: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译: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如此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三、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第一段——剖析产生病梅的根由①社会形成一种对梅不正确的审美观点。
②鬻梅者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③有些人助纣为虐的卑鄙行径第二段——作者疗梅的行动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第三段——抒发作者疗梅的苦心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四、课文分析思考:作者仅仅是为了附庸风雅,为写梅而写梅吗?背景介绍:《己亥杂诗》及清代加强思想统治的手段。
文章内容的言外之意有哪些?梅比喻人才;病梅比喻被摧残的人才;文人画士比喻封建统治者;审梅标准比喻选拔人才的方法;摧残梅的手段比喻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豢养奸佞小人,扼杀新生力量等。
《病梅馆记》详细教案
《病梅馆记》详细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病梅馆记》的文言文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结构。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原文:讲解《病梅馆记》的原文,包括诗句的翻译和解释。
1.2.2 词语解析:分析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1.2.3 句式分析:分析文中的句式结构,讲解其特点和用法。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课文原文的理解和记忆。
2.1.2 词语解析和句式分析的能力。
2.2 教学难点2.2.1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2.2.2 文中一些特殊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1.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1.3 教师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3.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4.1.1 导入新课:介绍《病梅馆记》的作者和背景。
4.1.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1.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1.4 教师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4.1.5 课堂练习: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2 时间安排4.2.1 导入新课:5分钟4.2.2 自主学习:15分钟4.2.3 合作探讨:15分钟4.2.4 教师讲解:20分钟4.2.5 课堂练习:1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1.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5.1.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的质量。
高二语文 《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写作手法。
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法的运用。
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家,文学家龚自珍。
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
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诏(zhào))遏(è)暇(xiá)下注释,疏通文意。
病梅原因。
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辟馆病梅的苦心。
深入体会。
喻,进行分析。
才进行摧残。
遭到压抑。
量被扼杀。
受扼杀,迫害。
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起笔先写梅的产地?,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
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扼杀那些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志”?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平凉二中牛文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2:正确理解“曲,欹,疏,绳,斫,删,夭,遏,缚,纵,顺,毁”等实词的含义。
能力目标1:根据语境补充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1:体会作者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情感,并能在深层次上领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的政治热情。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2:掌握文言句式“以……为……”及省略句,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教学难点】结合清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大力疾呼重视人才的政治热情。
【教学方法】1:以形象思维的方法,整体把握和理解课文。
2:师生共同质疑解决疑难,达到准确翻译3:组织课堂讨论,理解文意寓意,进行延伸阅读,强化知识要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简单了解有关信息及写作背景,并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特点。
2:熟读课文,教师辅助学生利用注释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那个站着喝酒唯一穿长衫的人吗?(孔乙己)还有那个连考不中,老年得举却喜极发疯的人?(范进)当我们思考他们可笑行为的根源时,我们就会把问题的焦点指向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清代散文,那就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书写课题及作者)二:了解有关信息及写作背景(可用投影仪)·有关信息清代的文字狱是清反动统治者为了防范和镇压下属、知识分子,故意从作品中摘取片言只语,捕风捉影,罗织罪名,制造冤狱,借以钳制思想,巩固统治。
文字狱古已有之,明清两代为甚。
·写作背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标准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
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
《病梅馆记》语文教案
《病梅馆记》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病梅馆记》的内容。
(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3)了解作者顾炎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病梅馆记》。
2. 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3.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2. 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课文内容、重点字词、作者简介等。
2. 学生准备课本、字典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顾炎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遇到不懂的字词自行查阅字典。
(2)教师巡视课堂,给予个别辅导。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字词和写作技巧。
6.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小练笔。
7.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梅花的诗词或文章,如林和靖的《山园小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对比分析它们与《病梅馆记》的不同之处。
2. 影视作品欣赏:组织学生观看与梅花相关的影视作品,如电影《梅兰芳》、电视剧《大宅门》等,感受梅花的精神内涵。
高中语文教案:《病梅馆记》2篇
高中语文教案:《病梅馆记》高中语文教案:《病梅馆记》精选2篇(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病梅馆记》,使学生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的情怀和人生哲学。
2.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批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文中描述的景物、情感和哲理。
2. 分析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 运用鉴赏方法进行文本阅读和文学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病梅馆记》的兴趣,如:“你们喜欢看梅花吗?你们了解梅花有哪些象征意义吗?”师生进行讨论。
2. 分析文本(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病梅馆记》,注重理解文中描述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
师生一起分析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诗中有‘病梅馆’、‘庭院无尘,病客无闲语,卧听戎事’等描写,这是怎样的一种场景?作者通过怎样的词句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学生积极参与,与教师共同探讨。
3. 进一步解读(15分钟)教师对学生分析的结果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扩展,帮助学生理解《病梅馆记》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教师可以引入诗词、典故等文学常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
4. 鉴赏与评析(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对《病梅馆记》进行鉴赏与评析,引导学生了解该作品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5. 巩固与拓展(10分钟)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文练习,如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观后感或批评评论。
四、教学反思与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广泛阅读的作品等多方面来评估学生对《病梅馆记》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与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高中语文教案:《病梅馆记》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作者和背景,并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2. 理解并分析散文中的意象和意境,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3. 掌握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散文的技巧;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病”“业”等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以”“之”等文言虚词过程与方法:感受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借梅喻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原理教学难点:学习借梅喻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字词解释、文学常识二、新授1、结合文章题目,概括段落大意。
(1)剖析产生病梅的原因(2)写自己治疗美化的行动和决心(3)写自己辟馆疗梅的苦心2、标题为“病梅”,那么梅花病在哪里呢?(曲、欹、疏)3、“梅”为什么会得病?(文人画士评论梅花“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4、“梅”是如何得病的?(绳、夭、病、斫、删)5、病的程度是怎么样的?(江浙之梅皆病)6、由此作者发出什么感叹?(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7、作者对“病梅”的态度是什么样的?(“誓疗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三、分析1、作者仅仅是为了写梅花才写梅花的吗?背景链接2、分析“病梅”“文人画士”“鬻梅者”的比喻义。
(1)病梅:比喻被封建统治者摧残的人才(2)文人画士:比喻封建顽固派(3)鬻梅者:比喻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和奴才。
四、提升1、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又饱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剖析其中所包含的情感(1)“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在”此句写出作者对这种压制人才的制度的愤怒,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感。
(2)“呜呼”段,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他依然会坚持到底。
2、作者的态度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思想?(稳重的梅的草鱼正是清朝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
作者对造成梅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的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的体现)3、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种思想?(本文既有“梅”的形象,也有人的影子,表面上是对梅的评价,实际上是对时政的议论,通过对病梅的批评,批判社会政治,状物和议论融为一体。
语文教案《病梅馆记》
语文教案《病梅馆记》《病梅馆记》- 一堂有趣的语文教案在学习中,语文课往往是学生们最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的科目之一。
那么,如何设计一堂有趣的语文教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呢?今天我将分享一堂关于《病梅馆记》的语文教案,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一些启发和借鉴。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病梅馆记》的背景故事、作者、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的含义和主题。
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病梅馆记》的内涵,把握文章中的情感和意义;学会运用各种手段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唐代文学家黄巢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入《病梅馆记》的故事。
让学生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
2.学习:逐段解读《病梅馆记》,带领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主题与情感。
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阅读和理解中得到启发和提升。
3.讨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讨论,促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4.写作: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病梅馆记》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示自己的独特见解。
5.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回顾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和理解《病梅馆记》的内容和内涵,还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希望这堂语文教案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收获,让我们一起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奋斗!。
《病梅馆记》详细教案
《病梅馆记》详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代汉语》教材第四单元“文言文阅读”,具体内容为《病梅馆记》。
该篇文章选自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定盦文录》。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在病梅馆中与友人的对话,阐述了“病梅”的寓意,并对当时社会风气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3.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2. 教学重点: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病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病梅”的寓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主旨和作者的批判意图。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和举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作者、时代背景。
2. 板书文章结构、主旨和作者的批判意图。
3. 板书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课文中的指定段落。
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
2. 作业题目: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龚自珍的其他作品,了解清代文学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2. 教学重点: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3. 教学过程:随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的设置与实施。
4. 作业设计:翻译课文段落和分析课文修辞手法的题目设计。
《病梅馆记》教案二: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有效阅读策略?
《病梅馆记》教案二: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有效阅读策略??《病梅馆记》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其瑰丽的文学风格和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著称于世。
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掌握策略,成为当下教学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有效阅读策略进行探讨。
一、提高阅读速度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学习《病梅馆记》只有通过提高阅读速度,才能更好地掌握小说的结构和故事情节。
如何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呢?1.扫视法,先看全文,抓住大意。
通过视法完成全文浏览,可以大体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故事脉络等主要内容。
这对于理解整篇小说非常有帮助。
2.按章节阅读,逐一理解。
阅读小说的章节时,应通过概述,提取主题,迅速了解章节的内容,并与小说的大框架进行关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故事情节。
3.通过注释和参考书籍了解小说背景和历史背景。
通过阅读注释和参考书籍,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背景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意义。
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除了提高阅读速度之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掌握小说的结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以及小说深层内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呢?1.关注小说主题。
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关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从而更好地把握小说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意义。
2.分析人物性格和命运。
人物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分析小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情节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讲述的故事。
3.阅读背景和历史文化。
阅读小说时,应通过注释、参考书籍等方式了解小说的背景和历史文化,这有助于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意义。
三、培养阅读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培养阅读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这需要学生在阅读时培养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意义。
1.多角度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包括文学、哲学、历史、文化等方面,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意义。
《病梅馆记》教案二:如何将文学作品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
《病梅馆记》教案二:如何将文学作品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阅读文学作品是学生接触文化、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将文学作品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可以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以《病梅馆记》为例,探讨如何将文学作品与学科知识行有机结合。
一、文学作品介绍《病梅馆记》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他看望生病的友人李端时,所见所闻所想的故事。
文章描写了病人的痛苦和家人的全力照顾,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友情的追忆。
全文以写意的笔触、自由的散文形式展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文学思想。
二、文学作品与语文教育相结合1.解读文学作品,加深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通过阅读《病梅馆记》,学生们可以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风格,并将这些因素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对其产生兴趣,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高。
2.锻炼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模仿白居易的写作风格和思路,让学生撰写类似的文章,锻炼其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白居易的文学思想和心路历程,更好地领会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三、文学作品与历史教育相结合1.了解历史背景,理解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通过学习唐代的历史背景,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时代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梅馆记》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化的内涵,从而感受到唐代文学的魅力和历史价值。
2.明确历史人物形象,加深对历史的认知在《病梅馆记》中,作者描绘了病人李端和他的家人。
这些人物形象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通过对他们的描写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唐代文化、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四、文学作品与心理学教育相结合1.了解人性,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蕴含通过《病梅馆记》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可以深入了解人性的本质、心理的特点和情感的变化,加深对人类内心世界的认知和掌握。
《病梅馆记》教案二: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病梅馆记》教案二: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一、切入点的选择要想让学生深入理解《病梅馆记》的文本内涵,首先应该明确切入点的选择。
在切入点的选择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兴趣爱好、背景知识等方面的因素。
比如,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从文言文的句式结构、词语用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言魅力有更深刻的认识。
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可以从人物性格、主题阐述等方面去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二、思维方式的引导在文学教学中,教育者需要切实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式。
而要想深入理解《病梅馆记》的内涵,需要学生有一些另类的思维方式。
如何引导学生拥有更多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数据替代法。
通过利用事实得以推断未知问题这一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古代文本中发现生活的细节,并能将这些细节与当今社会进行联系和对比,让他们体验到跨越时间和文化的思维路径。
2、自然产生法。
引导学生出于自己的兴趣和兴趣,形成自然而然的思考和认知方式。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和阅历,去发现文本中的生命力和气息,从而以一种主观性的方式去理解文本内涵。
3、政治背景法。
让学生了解社会和政治的脉络,从而让学生理解文本中深层次的意义。
教育者可以让学生了解文本成作的时代背景、作家在这一时代的地位、作家的观念等因素,通过这些了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
三、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调研,让学生切实体验生活的实际面貌,加深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也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实地调研,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文本中生活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解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这些实地调研的体验与文本进行对比,从而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内涵。
在实地调研中,教育者也应该注意方法和策略的选取。
在调研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布置问题或者让学生自由发挥的方式进行,提高学生参与度。
并且可以将调研结果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和整合,以便其他学生也能更好地了解到调研过程和结果。
《病梅馆记》教案二:如何启发学生对文学形式的思考?
《病梅馆记》教案二:如何启发学生对文学形式的思考?。
一、了解文学形式的基本概念在启发学生对文学形式展开思考之前,有必要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形式的基本概念,例如小说、散文、诗歌等。
然后再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文学形式的运用和特点。
对于《病梅馆记》而言,它的文学形式是小说。
它以袁枚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渲染和语言的运用等手法,展现了社会生活、人性问题、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二、通过对比分析对文学形式进行思考对于学生成长中的关键阶段,一个常见而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对比分析,这也可以应用到文学形式的教学中。
在教学《病梅馆记》时,可以将其与其他类似题材或文学类型的作品进行对比,例如雨果的《悲惨世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形式的运用和特点。
三、通过分析文学形式的表现手法加深思考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文学形式的表现手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读者对作品中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在教学《病梅馆记》时,可以结合文学形式的表现手法来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
例如,通过分析作者在描写情节时如何运用对称、反复、情景渲染等手段,来展现文学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这种思考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通过作家的背景和历史背景展开思考除了文学形式的表现手法外,作者的背景和历史背景也对文学形式的运用和展现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教学《病梅馆记》时,我们可以结合作者袁枚的生平和背景,来理解文学形式的内涵和主旨。
袁枚出生在士族家庭,受到传统文化和有趣的故事的熏陶,她的作品中也体现了这些文化元素和故事情节。
同时,明代的社会背景也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然而,她的作品却通过刻画人物的个性和情感和批判社会弊病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创新的意义。
结语在教学《病梅馆记》时,启发学生对文学形式进行思考,可以通过介绍基本概念、对比分析、分析表现手法和历史背景等方面展开,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梅馆记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二)掌握积累“病”、“业”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以”、“之”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景(影)”通假字。
(三)学习借梅议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写的。
题目叫“病梅馆记”。
作者写了他设置的医治病梅的处所。
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个处所呢?因为梅病了。
梅怎么会病的?……梅,就是文章“表面”要写的所“托”之“物”。
文章是怎样叙写的呢?分析:作者的思路是,从梅的产地写到梅致病的原因、评梅的标准,写到梅所受的摧残,写到疗梅的决心,写到疗梅的措施以及疗梅的愿望,包括疗梅的计划以及更远的设想。
全文分两段。
第1段,写梅之病态及病因。
(1)“江宁之龙蟠……皆产梅”写梅之产,多而盛。
(2)“或曰……以求钱也”析梅致病的原因。
(3)“梅之欹……至此哉”叹梅之病,广而惨。
第2段,述疗梅的意愿及方法。
(1)“予购三百盆……以贮之”谈疗梅的措施。
(2)“呜呼……疗梅也哉”表疗梅的愿望。
2.再看它的寓意,即所“言”之“志”,是怎样借梅谈到人才问题以及造成人才问题的朝政的。
提示:按“梅”的段落、层次来看。
第1段第一层,点明产梅的地区,数量多,长势盛,暗示人才本来到处都有,而且才华四溢。
这是全文叙、议的基础。
第二层,用“曲、直”,“疏、密”,“欹、正”作鲜明对照,读者从字里行间就能明了作者对这种评梅的观点持什么态度。
“固也”,是先承认、后转折的“退一步”的句式,重点在否定。
然而有人却偏偏以此为标准,这是少数人的癖见,当然不能公开宣扬、扩大号召,用作衡量天下梅花的标准,也不能按此标准把天下梅花都弄成病态。
梅花的病因在评梅的标准。
文章巧妙地借用文人画士的癖见,隐射统治者在使用人才问题上的标准,是压抑、摧残人才的根子。
第三层,梅花的曲直、疏密、欹正,是自然长成的,文人画士用自己的癖见强使人改变梅花的自然形态,这无疑是一种罪恶。
联系人才问题,不妨对有关句子作如下的理解:“斫其正,养其旁条”,意味着摧残刚正廉洁的,扶植奸佞邪恶的;“删其密,夭其稚枝”,是压抑广大人才,束缚新生力量;“锄其直,遏其生气”,即迫害忠良耿直,遏制蓬勃朝气。
这里,作用一连用了六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叙述了梅树所受的摧残,反映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残害。
结局是“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一个“皆”字揭出其受害之广,一个“烈”字点明受害之惨,从而揭露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罪恶。
第2段第一层由“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承接上文“梅皆病”,进一步证实“文人画士之祸之烈”。
作者愤“文人画士之祸”,哀梅之皆病,竟“泣之三日”,极写其爱梅、知梅之情。
于是下决心疗救病梅,即下决心拯救被摧残的人才,一个“誓”字表达了作者不可动摇的决心。
梅的病,是文人画士的癖见,经“斫”、“删”、“锄”而成的,要它健康成长,必须“纵”、“顺”、“解”以粉碎其禁锢,“悉埋于地”,还它以自然生长的自由,“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目标明确,时间具体。
“必”字与上文“誓”相应,愈见其心之坚。
这就反映了作者为拯救和培植一代人才所采取的措施。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两句,更表明他不屑与残害梅树的“文人画士”为伍,以及敢于蔑视腐恶势力、不怕打击、直陈时弊的昂扬气魄。
第二层,仅仅一个“病梅馆”能解救多少病梅呢?面对“梅皆病”的严酷现实,不禁深为感叹,“呜呼……”似乎显示了作者力不从心的艰难处境。
但与此同时,我们仿佛又听到作者热切希望疗治病梅的呼声:“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一定要疗救尽可能多的病梅,拯救和培植尽可能多的人才。
尽管病梅无数,个人能力有限,也并不气馁,坚持要“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表达了要为解救普天下病梅而奋斗终身,要以毕生精力解除封建专制对人才的束缚、免除摧残而奋斗的决心。
由此可见,文中梅是人才的化身,记的是梅,说的是人,议的是政。
表面上句句讲的是梅,没有一处涉及到统治者用人取士,实际却借文人画士的癖见,影射统治者颠倒用人标准,迫害“正”、“直”,字字在揭露反动统治者束缚、摧残与扼杀人才的罪行。
3.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设喻”跟本文的“托物言志”是否相同?提示:先分开来看。
《邹忌讽齐王纳谏》在说明齐王由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私王”、“畏王”、“有求于王”因而“王之蔽甚矣”这个道理之前,以邹忌自己由于妻、妾、客的“私”、“畏”、“求”而受蔽打了个比方。
用一般的比喻来说,是“甲像乙”。
“乙”是一件很小很平常的事情,而且不一定真有其事,“甲”则是要说明的大道理。
“设喻”便总是以小喻大,用暗示讲述道理、表明意见,比一般比喻用语更委婉、含蓄,更娓娓动听,因而也更容易使人接受。
本文则是句句写梅,句句比人,而又处处在议政,将深刻的难以明言的道理寓于具体形象的论述之中。
它以梅喻人,以文人画士癖好病梅的“标准”以及“夭梅病梅”的事实,影射者统治颠倒黑白的用人“标准”和扼杀人才的罪行;它以作者决心顶着“诟厉”辟建病梅馆的设想,表达努力解除封建束缚的愿望。
如果也以一般比喻来说的话,那就有点像“以乙代甲”的借喻了。
因此,“设喻”和“托物言志”都像比喻。
但“设喻”是以小喻大,先把要作比喻的物体(或事件)讲清楚,再说出被比喻的物体(或事件),即所要讲的主体,使听者领悟、接受。
“托物言志”则往往只说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而把要讲的抽象、深刻的道理隐含在里面,“志”在“物”中,写的是“物”,说的是“志”,中心表达虽然比较曲折,但艺术力量强,能发人深思。
4.怎样认识本文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分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在当时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
这还可联系作者写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那首诗来理解。
另外,本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学习时要有正确认识。
提示:作者深感环境的压力因而追求个性解放,成了他诗、文的一种情调,这在《病梅馆记》和“九州生气”中反映最为突出。
《病梅馆记》强烈地谴责摧残梅花的举动,反映了他对于残酷统治的愤慨和痛恨以及要求改革的迫切和苦心。
“九州生气”一诗说要使宇宙生气勃勃,必须“不拘一格降人材”,每个人都意气风发,自由地参预创造新的局面,高压统治弄得“万马齐喑”是没有好处的。
作者认为梅之所以病,是因为斫正、锄直;马应当嘶叫,寂无嘶声不是马的本性。
这些都是与束缚个性的现实社会相对抗的表现。
作者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日趋没落、解体的时代。
资产阶级刚从封建主义的土壤中露出嫩芽,不仅软弱,而且和封建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在他的作品中却能表现出对清王朝腐朽统治的不满和批评,要求改革,要求摆脱摧残人性的专制淫威。
不管是他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在客观上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诅咒,对统治者的憎恨,对遭害者的同情;同时,反映了人们对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桎梏的强烈要求,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这些都表现了他的进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他身上不可避免地还保留着相当浓厚的封建思想,还受着他所在阶级的制约,在前进中遇到阻碍时就会流露出忧郁和悲观的情绪。
像本文一方面渴望人才成批地茁壮地成长,一方面又看不到人民群众中的真正的人才,看不到真正能促使人才成长的力量,因而不能不发出“呜呼”的叹息,只能“穷予生之光阴”,一个人去孤军作战。
其次是把摧残人才的原因仅仅归根于统治者颠倒了用人的标准,而不是否定整个社会制度。
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分析:本文用词十分准确、形象。
如谈到有的人的审美观时,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个形容词,准确简练、对照鲜明地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手段,作者用了“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五个动宾短语,十分精当。
“养”字形象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豢养奸佞小人的不良居心;“斫”字揭露他们对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残;“删”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压抑迫害;“夭”字象征新生力量被扼杀;“锄”字直喻大量正直忠贞之士遭清洗;“遏”字指不让人才发扬蓬勃的朝气。
说到“养”、“斫”、“删”、“夭”、“锄”、“遏”的后果时,“皆病”指出受害面的广,“祸”和“烈”,总结了人才受害之惨。
作者怎样解救人才呢?“纵之顺之”,发展梅的自然天姿,顺其天性;“毁其盆悉埋于地”,粉碎对梅的禁锢,让它植根于大地;“解其棕缚”,使梅不受任何束缚,得到彻底解放;必使“复之全之”并“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恢复梅的蓬勃生机,保全梅的自然形态,让梅有个恢复、保全、生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他的行动,正是通过“纵、“顺”、“毁”、“解”和“复”、“全”、“贮”这些准确而精练的动词表现出来的。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要求学生借助阅读“自读提示”、“思考和练习”把握本文课外自读的教学目的。
(二)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自读方法读准字音,理解词句,归纳段意,理解写作意图和写作特点。
(三)布置课外自读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1.“思考和练习”(三题全做)。
2.熟读课文。
3.补充练习。
(1)读准字音,解释含义:鬻斫欹景癖(2)在表内填写加点词的释义和用法。
序号文言句释义用法1以欹为美2以绳天下之梅3以夭梅病梅为业4皆病者,无完者5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3)写出课文各段段意。
(4)改正下面句子翻译的错误。
文言句: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译句:能否给我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又有更多的空闲田地,把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时间来治疗病梅啊!(5)作者是怎样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达文章的主题的?(四)课外自读作业检查评讲教师先分组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然后对疑难进行解答,对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
1.“思考和练习”。
第一题中第一小题:作者用三个“以……为……”的排比句式,提出评梅者的美丑标准,影射封建统治者选用人才的标准。
作者用“曲”、“直”、“欹”和“正”、“疏”、“密”作鲜明对照,暗示对这颠倒是非的评梅标准持否定态度。
“固也”,本来是这样,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让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下面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与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奸险用心和摧残人才的罪恶行径。
第一题中第二小题:这几句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文人画士”压制、摧残人才的阴险手段:“养其旁枝”形象地点出他们妄图培植奸佞小人的不良居心;“斫其正”隐指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删其密”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压抑;“夭其稚枝”象征新生力量被扼杀;“锄其直”比喻忠贞之士受迫害;“遏其生气”是不让人才发扬蓬勃的朝气。
第二题中文言常用虚词“以”,在本文中有三种用法:(1)作动词用,用于“以……为……”这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