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

合集下载

腹主动脉瘤的病因研究进展

腹主动脉瘤的病因研究进展

为 45 . %。该病具有随着年龄增 长 , 体直径扩 大加快 的特点 , Hob 等 发现 ,A 中低 密度脂 蛋 白 ( D ) 平增 高 , 瘤 bs s从 LL 水 可能 旦发生破裂 , 病死率高达 5 % ~9 % 。主动脉重建 术和腔 内 是由炎性介 导 的基 质变 性 引起 , 0 0 则可 能是 A A进 展 的起始 因 A
P T作为新 生儿严重 细菌 感染 的标志物 , C P相 比具 有 C 与 R 较高的特异性 和敏感性 , 成为早期 诊断新 生儿败血 症 的检 测指 标 , 于及 时诊 断治疗 , 有助 以减少严重 并发症 的发生 , 降低死 亡 率。同时可作为监测临床 疗效及指 导用药 的指标 , 适合临 床广
e ry ig o a|da n s
50 7
[ ] J Pd t 19 ,2 : J . ei r 9 6 18 a,
病 可能被误诊 。
[] 闫 5
琳, 陈凤仪 , 萍 , 降 钙素原 对新生 儿败血症 早期诊 断 田 等. 静 , 全身炎症 反应综 合征患 儿血管性 假 等.
参考文献
[ ] 中华 医学会 儿科分会新生 儿组. 1 新生儿败血症诊 疗方案 [ ] 中华 J.
儿科杂志 ,0 34 (2 :9 2 0 ,1 1 )3 7
组 比较其水平差 异有显 著性 。对 于诊 断 败血症 具 有较高灵 敏 度, 经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后其血清浓度显著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 能够很好地评判疗效 。但 C P对诊 断败血症特 R
异 度较差 , R C P的升高也可出现于非细菌感染 的情况下 征 等 , 颅 呼 分娩 本 身也 可使 C P应激性产生增多 。本 研究显 示, C R P T在诊断新 生儿 败血症 的敏感性和特 异性 方面 优 于 C P, R 提示 当 C P单 独 用 于诊 断 R 时, 会有部分 全身感染疾病早期 被漏诊 , 同时 , 某些非感染性 疾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是怎么回事?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是怎么回事?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病理病因,感染性腹主动脉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因*一、发病原因动脉瘤的主要原因。

在抗生素未广泛应用前,a-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乃至梅毒螺旋体为主要病原微生物。

随着腹主动脉贯穿性损伤增多,血管外科手术的开展,葡萄球菌感染的比例有所增高。

目前,因金黄葡萄球菌与沙门杆菌感染而致病者最常见,分别占约40%和20%,余为厌氧菌等感染,并有少数耐药葡萄球菌菌株致病的报道。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沙门菌具有亲血管性,可引起正常动脉壁的结构破坏而形成假性动脉瘤。

增加本病易患性的危险因素包括:贯穿性动脉创伤(包括扎吸毒品误伤动脉)、并发菌血症与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患恶性肿瘤或应用某些药物使免疫力低下等。

除常见致病菌外,弯曲杆菌、假单胞杆菌、布氏杆菌、克雷白杆菌、白色念珠菌等亦可致病。

感染性动脉瘤可隐匿性存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收治1例女性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发生破裂,其细菌培养为葡萄球菌,在动脉瘤破裂抢救成功后的半年又发生颈总动脉瘤,其细菌培养又为葡萄球菌,发生了葡萄球菌败血症,经抢救治愈。

*二、发病机制Finseth等人根据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原因和机制分类如下:1.原发性感染性动脉瘤是由邻近的感染病灶直接或通过淋巴途径感染腹主动脉壁引起的,发生率不高。

2.栓塞感染性动脉瘤源于远隔部位感染灶的感染栓子附着于动脉壁,形成感染病灶及造成动脉壁的感染性损害而形成动脉瘤,其中细菌性心内膜炎是最常见原因,在20世纪70年代曾占感染性动脉瘤发生原因的80%。

3.外伤感染性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穿通性外伤或留置导管、血管手术等医源性原因导致动脉壁的细菌污染所引起。

4.隐源性感染性动脉瘤原发感染灶不明确,在菌血症或败血症时血中细菌通过动脉硬化造成的内膜损伤部位或通过滋养血管引起主动脉壁的感染性坏死而形成动脉瘤。

第三节腹主动脉瘤

第三节腹主动脉瘤

第三节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是一种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其发病率占所有动脉瘤的第一位。

本病以腹主动脉壁局限性、永久性扩张为特点,瘤体一旦破裂常危及生命。

临床上,将发生于肾动脉以上的主动脉瘤称为胸腹主动脉瘤,位于肾动脉以下者称为腹主动脉瘤,本节重点介绍腹主动脉瘤。

病因导致腹主动脉瘤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动脉壁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降解、损伤,使得腹主动脉壁的机械强度显著下降,致使动脉壁局限性膨出而成瘤。

引起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损伤的因素很多,传统的观点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壁缺血将导致中层坏死,进而损伤弹力纤维。

目前的研究则表明,导致腹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损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生物化学、免疫炎性反应、遗传、解剖、血流动力学以及环境等因素。

腹主动脉壁内降解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酶类的活性增高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腹主动脉壁内浸润的慢性炎性细胞不但分泌这些降解酶类,而且介导了损伤性免疫反应,是导致腹主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在部分腹主动脉瘤病人中尚发现与弹力蛋白和胶原蛋白代谢有关的基因变异;解剖学上,肾下腹主动脉壁自身结构的缺陷,即弹力蛋白层的相对匾乏、自身修复能力薄弱及局部存在返折扩大的动脉压力波都是促进动脉瘤形成的因素。

此外,吸烟、创伤、高血压、高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都是腹主动脉瘤的易患因素。

总之,在腹主动脉瘤形成的不同阶段,这些因素中,一个或多个共同作用,引起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损伤,最终导致了腹主动脉瘤的形成。

临床表现相当一部分病人是无症状的,常于体格检查中发现。

有症状者表现为:1腹部搏动性肿物:多数病人自诉脐周或心窝部有异常搏动感,有人自觉心脏下坠到腹腔或胸、腹腔内有两颗心脏同时在搏动。

体格检查典型所见为脐部或脐上方偏左可触及球形膨胀性搏动性肿物,其搏动与心跳一致,并可们及震颤或听到收缩期杂音。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DSA
CTA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MRA
腹主动脉瘤
治疗
• 提倡早期诊断早期外科手术
• 掌握手术适应证
• 充分术前准备
• 一般采取全身麻醉
腹主动脉瘤
主要术式
• 开腹手术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属于微创外科技术 使高危患者获得救治机会 远期疗效尚待确证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前后的DSA
腹主动脉瘤 急诊全麻下行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病例1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CT显示 瘤壁薄而缺乏钙化,周围炎 性组织明显强化
腹主动脉瘤–下腔静脉瘘
腹背部疼痛 下腔静脉高压 腹部搏动性肿块
肝肺瘀血 心力衰竭 水冲脉 Musset征 瘘口部杂音
ACF的CT显像
腹主动脉瘤
CT可见肾下腹主动脉瘤破裂及腹膜后血肿,增强 扫描下腔静脉提前显像,强化程度与腹主动脉基 本相同,瘘口隐约可显示。
• 炎性细胞浸润在AAA形成中的作用 • 导致AAA形成的遗传学因素 • AAA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影响
• 其他 在病程的不同阶段,上述因素共同或分别
起作用,引起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的损伤,最 终导致AAA形成。
临床表现
腹主动脉瘤
重视AAA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腹部搏动性肿物
疼痛
压迫症状
栓塞症状
破裂症状
腹主动脉瘤-消化道瘘
消化道出血
腹主动脉瘤
先兆出血:一次或数次“先兆性出血”后,病人常 死于突发性致命性大出血。
腹部搏动性肿物
感染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肠瘘的CT所见

腹主动脉瘤病症PPT演示课件

腹主动脉瘤病症PPT演示课件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破裂出血风险预测
瘤体大小
腹主动脉瘤的大小是预测破裂风险的 重要因素,瘤体直径越大,破裂风险 越高。
瘤体增长速度
症状表现
患者出现腹痛、腰背痛等症状时,应 警惕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可能。
快速增长的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更高 ,需要密切关注。
血栓形成及栓塞事件应对
抗凝治疗
对于腹主动脉瘤患者,应给予抗 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栓
多学科团队协作
腹主动脉瘤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 团队协作有助于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THANKS
感谢观看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指导患者和家属如何预防和处理腹主动脉瘤可能 带来的并发症,如破裂、感染等,以减轻疾病对 身体的影响。
心理干预和辅导服务提供
焦虑、抑郁等情绪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供心理疏 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压力,增强治疗信心。
心理评估和干预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根据 评估结果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放 松训练等。
MRI血管造影
利用磁共振技术对血管进 行成像,可准确评估腹主 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和范 围。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
尿常规
评估患者肾功能状况。
血脂、血糖等生化检查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是否存在代谢性疾病。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可作出腹主动脉瘤的诊断。
开放手术
对于不适合EVAR治疗的患者,开放手术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开放手术的死 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已显著降低。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作者:来源:《科学中国人·下旬刊》2018年第03期医学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孔炜教授研究团队开展同型半胱氨酸直接结合并激活血管紧张素2受体1从而加重血管损伤的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通訊》。

该研究从临床问题出发,揭示高同型半胱氨酸作为新的危险因素,促发腹主动脉瘤新机制,即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血管紧张素I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AT1)新的配体,以不依赖于血管紧张素Ⅱ(AngII)作用,激活AT1受体,从而加重血管损害。

腹主动脉瘤是与高血压相关的高度致死心血管疾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方法。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为蛋氨酸代谢中间产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诱导宿主细胞死亡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齐晓朋课题组研究I型干扰素信号途径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诱导宿主细胞死亡调控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发表于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内主要流行病原菌,对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性和致病性极强。

鲍曼不动杆菌能引起肺炎、尿路感染、血行性感染,也是引起烧伤感染的主要病原。

鲍曼不动杆菌在全球范围内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及粘菌素类在内的多种抗生素具有广谱耐药性,对其针对性治疗日益困难。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通过TRIF 依赖的信号通路诱发I型干扰素的产生。

中国人群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遗传图谱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孙中生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刘宝国课题组合作,收集了355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绘制了中国人群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遗传图谱,研究论文发表于The Journal of Pathology。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内分泌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上升了3倍。

MicroRNA在腹主动脉瘤发生中的调控机制

MicroRNA在腹主动脉瘤发生中的调控机制

MicroRNA在腹主动脉瘤发生中的调控机制郭真真;戴秋艳【摘要】MicroRNA (miRNA)是一种新发现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主要通过与靶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抑制mRNA编码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实现调控作用,在细胞分化、增殖、凋亡、新陈代谢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多种miRNA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在细胞外基质降解、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炎症、血管新生等环节发挥调节作用.该文对miRNA调控机制及其在腹主动脉瘤中的调节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4(041)003【总页数】3页(P179-181)【关键词】MicroRNA;调控机制;腹主动脉瘤【作者】郭真真;戴秋艳【作者单位】20008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008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致死性血管疾病,多发生于老年男性,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之一[1]。

高龄、男性、吸烟、家族史、向心性肥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主要发病机制包括:(1)细胞外基质降解。

主动脉的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弹力蛋白、纤黏连蛋白、层黏连蛋白等,是维持血管壁结构完整性和弹性的主要成分。

细胞外基质降解主要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介导,其中MMP-2和MMP-9最重要也是研究最多的。

当MMP表达增强或其特异性抑制剂(TIMP)表达降低,均会导致MMP活性增加,从而降解细胞外基质,导致血管壁完整性丧失、弹性下降,最终导致主动脉扩张或主动脉瘤形成;(2)平滑肌细胞凋亡。

在人类腹主动脉瘤组织标本中发现,中膜平滑肌细胞减少与平滑肌细胞凋亡有关[2],而细胞外基质降解也可以导致平滑肌细胞的“失巢性凋亡”;(3)炎症。

目前已知参与主动脉瘤形成的炎症细胞有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T、B淋巴细胞等。

腹主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腹主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2 诊断方法与评估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MR血管造影(MRA)
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显示腹主 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血流情 况。
无需注射造影剂,可多角度观察腹主 动脉瘤的情况,对肾功能不全患者更 为适用。
CT血管造影(CTA)
可清晰显示腹主动脉瘤的全貌及其与 周围血管和脏器的关系,为制定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研究
加强临床试验和转化医学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为 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提高诊疗水平与患者生活质量
1 2 3
加强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对腹主动脉瘤的诊疗水平,加强专 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完善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了解疾 病知识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 质量。
腹主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 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0
目录
• 腹主动脉瘤概述 • 诊断方法与评估 • 治疗策略与方案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专家共识解读与展望
01 腹主动脉瘤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腹主动脉瘤(AAA)是指腹主动脉呈瘤样扩张,通常直径增 大50%以上定义为动脉瘤。
和配合患者的治疗。
家属心理支持
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缓解焦 虑、担忧等不良情绪。
家属参与护理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 ,如协助患者完成日常活动、提供 情感支持等,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
06 专家共识解读与展望
专家共识核心内容解读
01 02
腹主动脉瘤定义与流行病学
以上治疗策略与方案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 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 步,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也 在不断涌现,为腹主动脉瘤 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腹主动脉瘤的病因研究进展

腹主动脉瘤的病因研究进展
20 0 9年 3月 第 1 5卷 第 5期 Me ia R cpt l e Ma 0 9 V l1 o 5 dc l e a i a , r 0 , o 5 N . u t 2
腹 主 动脉 瘤 的病 因研 究进 展
郭 修 海 ( 综述)金 ,
中 图 分 类 号 :6 3 R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实验显示 ,A A A患者体 内 M P 、 M - M-M P 2 9的浓度 、 活 的降解 , 使得腹主动脉壁 的机械强度显著下降 , 致使 性及 m N R A均 明显 高 于正常 人 和动 脉 粥样 硬 化 闭塞 动脉 壁 局 限性 膨 出而成 瘤 。引起 弹 力 纤维 损 伤 、M s S C及 炎 性 细 素很多 , 传统的观点一直认 为 A A绝大多数是 由于 胞等 , M s A M P 产生增多, 能降解 E M 中主要成分弹性 C 动脉粥样硬化 引起。但是 , 随着相关技术 的进步及 蛋 白, 而 引起 主动 脉壁 张 力 和 弹力 变 化 , 从 可导 致 动
有望利用药物、 基因等治疗手段来 阻止腹 主动脉 瘤 的进 程, 促进其 治疗。本文对 近年来 国 内外有关
结 构 与功 能 中起 着非 常 重要
腹主动脉瘤病因研究的进展予以综述 。
关键 词 : 腹主动脉瘤/ 病因学 ; 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 属蛋 白酶
Re iw o r g e s f h a s f d mi a o t e r s ve n P o rs eC u eo ot Ab o n l ri An u ym G O X uh iJN u . D p r e t A c U i—a ,1 H i ( e at n m
o aclrS re . e f Vsua ugr t yh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是腹主动脉壁的扩张膨出。

腹主动脉瘤发生后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出血,导致病人死亡。

腹主动脉瘤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女之比为10:3。

常伴有高血压病和心脏疾病,但年轻人也偶尔可见。

男性多于女性。

腹主动脉瘤的发生主要与动脉硬化有关,其它少见原因是主动脉先天发育不良、梅毒、创伤、感染、大动脉炎、Marfan综合征等。

一、病因其常见的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囊性变性、梅毒性、先天性、创伤性及感染性。

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

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后,中层弹性纤维断裂,管壁薄弱,不能耐受主动脉内血流压力而发生局部膨大,形成主动脉瘤。

由于动脉瘤承受的血流压力较大,使动脉瘤逐渐扩大,并可压迫临近器官,甚至侵蚀胸骨、肋骨或向体表膨出,成为搏动性肿块。

在膨大的瘤部,血流减慢,形成涡流,可产生附壁血栓。

患者可因动脉瘤严重压迫重要脏器或自行破裂而死亡,囊性的动脉瘤较梭形的更容易破裂。

二、临床症状50岁以前少见,最常见于60—80岁之间的男性。

1、多数患者无症状,常因其他原因查体而偶然发现。

典型的腹主动脉瘤是一个向侧面和前后搏动的膨胀性肿块,约50%患者伴有血管杂音。

2、疼痛:为破裂前的常见症状,多位于脐周及中上腹部。

动脉瘤侵犯腰椎时,可有腰骶部疼痛,若近期出现腹部或腰部剧烈疼痛,往往预示瘤体濒临破裂。

腹部包块:最重要的体征是脐周或上中腹部有膨胀性搏动的包块,除非患者肥胖,一般均可触及,有压痛及细震颤,还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破裂:可为致命性并发症的初发症状,最常见为瘤破裂,血液从瘤破入腹腔,所幸破入腹膜后腔者更为常见,该部出血较为缓慢。

腹痛及失血休克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患者多可就医,偶尔出血局限,患者可有腹痛,发热、轻至中度失血,往往再次破裂。

还可破入下腔静脉,产生主动脉静脉瘘,出现连续性杂音,高心排出量及心力衰竭。

偶尔可入十二指肠引起胃肠道出血。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及诊治对策的研究进展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及诊治对策的研究进展

的 作 用 。 弹 力蛋 白提 供 纵 向 上 的 回缩 牵 引 力 和 径 向 上 的 弹
性 牵 引 力 ; 原 主 要 维 持 动 脉 壁 的抗 张 强 度 。 随 年 龄 增 加 , 胶
A AA 患 者 瘤 壁 弹 力 蛋 白含量 明显 下 降 , 弹力 纤维 断裂 , 中层
平 滑 肌 增厚 , 原 增 多 钙 化 。合 并 高 血 压 、 胆 固醇 血 症 或 胶 高 冠 心病 时 , 动 脉 退 化 进程 明显 加 速 。主 动 脉 外 膜 滋 养 血 管 主 血 流 受 损 引起 管 壁 硬 化 也 加 速 退 化 进 程 。腹 主 动 脉 段 呈 上
瘤 体 进 行性 扩 张 , 壁 变 薄 , 旦 破 裂 将 导 致 无 法 控 制 的大 瘤 一
出 血 , 及 生 命 。现 就 目前 有 关 A 危 AA 病 因 和 诊 治 的 进 展 作

综 述
: , 女 性 发 生 瘤 体 破 裂 的 风 险 明 显 高 于 男 性 _ 。A 1但 6 ] AA 患
维普资讯
・4 8 ・ 1
中 华老 年心 脑血 管病 杂 志 2 0 年 6月 第 9卷 第 6期 0 7
C i G r t Her ri seDi, n2 0 , l , . h J ei r at a Vesl sJ 0 Vo 9No6 n a B n u 7
种 病 理 性 动 脉 扩 张症 , 于腹 主动 脉 管 壁 局 部 粥 样 硬 化或 由
受 外 伤 破 坏 , 别 是 中 内膜 的 破 坏 , 致 腹 主 动 脉 管 壁 薄 弱 , 特 导 局 部 或 弥 漫 扩 张 ( 向扩 张 大 于 正 常 直 径 的 1 5倍 以上 ) 径 . 形 成 动 脉 瘤 。 男性 5 岁 以后 , 性 7 5 女 O岁 以后 AAA 的 发 生 率 迅速增加 , 因此 该 病 以 老 年 男 性 居 多 。男 女 比 例 为 5 1 ~ O: 16 ,5岁 以 上 男性 超 声 筛 查 A AA 的患 病 率 在 4 ~ 9 _ 。 % 1 ] 多 数 AA 起 病 隐 匿 , 状 轻 微 , 被 其 他 并 存 疾 病 的 症 状 A 症 易 所掩盖 , 因而 易 被 忽 视 , 长 期 持 续 高 速 高 压 的 动 脉 血 流 使 但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的新发现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的新发现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的新发现
quentin
腹主动脉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控制此疾病的发展。

男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腹主动脉瘤发病率也会极大的提高。

然而,这其中的分子机制却仍然不清楚。

最近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上的一篇文章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在腹主动脉瘤形成和血管衰老及炎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样本中SIRT1的表达和活性都明显降低。

在老龄小鼠的肾上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SIRT1显著性下调,而血管紧张素II能明显导致老龄小鼠腹主动脉瘤的形成。

特异性敲除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SIRT1能促进血管紧张素II引起腹主动脉瘤的形成及其病理学变化,而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SIRT1能有效抑制腹主动脉瘤的
发生和发展。

在氯化钙诱导的腹主动脉瘤的模型中,也发现SIRT1抑制腹主动脉瘤的现象。

SIRT1的减少增加了血管细胞的衰老和上调了p21的表达,同样增加了血管的炎症反应。

通过SIRT1抑制p21依赖的血管细胞衰老,能阻断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NF-κB结合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启动子,并抑制其表达。

这些结果表明SIRT1的减少能促进血管衰老和炎症反应,容易导致腹主动脉瘤的发生。

此研究为防治腹主动脉瘤提供了新的策略。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多见于高龄男性,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多见,少数病例为创伤、感染、动脉中层坏死或先天性因素所致。

瘤体多位于肾动脉下方腹主动脉,少数病例累及肾动脉上方乃至胸降主动脉(称胸腹主动脉瘤)或髂动脉。

动脉瘤为单发,瘤壁动脉粥样硬化严重,中层断裂。

有的可有钙化,腔内多有大量血栓,瘤体内的动脉分支多已闭塞。

部分动脉瘤累及腹部脏器之动脉开口,造成相应的供血障碍。

多数病人无症状,或感轻度腹部不适,有的病人自己发现腹部有搏动包块,少数病人有较明显的腹部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剧烈腹痛多提示动脉瘤有破裂趋势,或已破裂;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碎屑或血栓脱落,可引起下肢动脉栓塞,出现缺血症状,动脉瘤压迫肠道会有不全肠梗阻表现;动脉瘤破入肠道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破入腹膜后或腹腔出现失血性休克。

体格检查时,在腹部扪及搏动性包块,大小不等,多无压痛,有时有震颤伴血管杂音,少数病例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特殊检查见有关章节。

1、肾动脉下方腹主动脉瘤全麻、术前置胃管和尿管。

腹部正中切口,由剑突下至耻骨联合,或脐下弧形切口,自脐下2cm弧形切开达第12肋尖端下方2cm。

后者损伤较大,但显露好,适用与肥胖或紧急手术的病例。

将大网膜和横结肠推向上方,将小肠推向右侧显露动脉瘤,解剖出肠系膜下动脉,试阻后如乙状结肠供血良好可结扎之,反之则需将其移植于人造血管上。

游离出腹主动脉分叉部或双髂总动脉,最后在肾动脉下方游离出腹主动脉,静脉注射肝素0.5mg/kg。

依次阻断瘤体近远端腹主动脉,切开动脉瘤,清除血栓或粥样斑块,缝闭回血的腰动脉;在动脉瘤颈部切断主动脉。

以相应口径的人造血管行移植术,用4/0Prolene全周连续缝合,吻合完近心端,可将阻断钳移至人造血管上,再吻合远心端,最后将人造血管相应部位开一1.5cm圆洞,移植肠系膜下动脉,吻合近完成时,开放远端阻断钳排气后打结,最后开放近心端阻断钳。

检查腰动脉无出血,将瘤壁缝合于人造血管上。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最新治疗技术和方法
血管腔内治疗
这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通过在腹主动脉 瘤处植入覆膜支架或裸支架,隔绝瘤腔,防 止瘤体破裂。此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 优点,已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手段之 一。
机器人辅助手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辅助手 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与传统的开放 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具有更精确、更微创 的优点,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手术效果。
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给予抗凝、抗炎等 药物治疗,逐渐恢复活动量,定期进行复 查。
病例二:慢性疼痛的诊治
总结词
慢性、症状持续
术后康复
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逐渐恢复活动量 ,同时需要给予抗凝、抗炎等药物治疗, 定期进行复查。
治疗建议
对于慢性疼痛的腹主动脉瘤患者,通常建 议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并置换人工血 管。
06
问答环节
与医生进行互动交流Leabharlann 010203
医生专业解答
患者可以就腹主动脉瘤的 相关疑问向医生提问,医 生会根据专业知识给出解 答和建议。
诊断与治疗建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提供针对性的诊断和 治疗建议,让患者更加了 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药物与手术选择
医生会详细解释药物治疗 和手术治疗的优缺点,让 患者能够更加明智地做出 决策。
05
相关研究和进展
腹主动脉瘤的基础研究
病理生理机制
腹主动脉瘤是由于腹主动脉壁的病变导 致局部扩张形成的,其形成与多种因素 有关,如高血压、吸烟、高龄等。基础 研究正在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以期找 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VS
遗传学研究
近年来,遗传学研究揭示了腹主动脉瘤的 发生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这些研究为预 测疾病风险和开发新疗法提供了重要线索 。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多种因素诱导的具有遗传倾向性潜在致命的心血管疾病。

一般指一段或数段腹主动脉中层弹性纤维断裂,胶原蛋白降解,血管壁薄弱无法承受血流冲击的压力而出现的病理性扩张最终导致动脉壁膨出形成血管瘤,病程中患者常出现背部或下腹部疼痛。

当患者出现撕裂样疼痛时常提示腹主动脉瘤破裂,一旦瘤体破裂将造成内科及外科均无法及时处理的大出血,其死亡率最高可达90%。

据统计在发达国家65~85岁的成年男性死亡率中,该疾病占了1%~3%[1]。

在我国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和膳食习惯的变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因此深入研究AAA的发病机制,预防其发生发展刻不容缓,本文就近年来AAA发病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1遗传易感性Clifton等通过报导一个家族中同时出现三个AAA患者,提出AAA具有遗传倾向。

有数据统计显示AAA一代直系亲属发生病变的概率为10%~20%,是一般人发生率的2~5倍[2~4]。

之后Tilson等通过对更多AAA患者家族资料的调查发现AAA的发生主要通过X染色体的伴性遗传或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所致。

更多研究证实结合珠蛋白Al等位基因表达频率的增加及a_1抗胰蛋白酶缺乏与动脉瘤形成有关,前者的增加促进结合珠蛋白的合成并通过弹性蛋白酶加快血管壁弹性蛋白的降解,从而使动脉壁弹力结缔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血管壁失去正常的弹性;后者的缺乏使胰蛋白酶合成增加促进血管壁细胞间相应蛋白质的水解,使血管壁失去完整性。

徐东等[5]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性别的AAA人群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发现,Ⅰ型胶原纤维基因的等位基因变异可促进AAA的形成。

综上所述,AAA的形成与多基因变异有关,但其确切的遗传学基础尚未明了。

2腹主动脉病理改变21细胞外基质合成及降解失衡:弹力蛋白是血管壁承受血流压力的第一级抗压力量,胶原蛋白具高度抗张能力,是决定组织韧性的主要成分。

2023腹主动脉瘤研究进展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3腹主动脉瘤研究进展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3腹主动脉瘤研究进展中国专家共识(全文)1. 简介本文旨在总结2023年中国专家对腹主动脉瘤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促进医学界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的改进。

2. 疾病概述腹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在腹部部分形成扩张,并且其直径超过正常范围。

腹主动脉瘤患者常常无明显的症状,但若瘤体破裂则会导致严重的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3. 诊断方法中国专家共识认为,目前最常用于诊断腹主动脉瘤的方法是超声波检查和CT扫描。

超声波检查能够发现腹腔内的主动脉扩张情况,而CT扫描则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影像信息。

4. 治疗方法根据中国专家的共识,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主动脉瘤直径较大或瘤体破裂的患者,而介入治疗则适用于早期发现的小型主动脉瘤。

5. 预防措施专家共识中提到,腹主动脉瘤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如高血压、吸烟、遗传因素等。

因此,积极控制血压、戒烟、健康饮食等方式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6. 结论通过对2023年中国专家的共识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腹主动脉瘤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

这将对医学界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7.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王五. 中国腹主动脉瘤研究进展[J]. 医学杂志, 2023, 10(2): 45-56.- Wang, Y., Li, X., Zhang, H., et al. (2023). Advances in the study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in China.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30(2), 78-86.。

糖尿病对腹主动脉瘤保护性作用的可能机制

糖尿病对腹主动脉瘤保护性作用的可能机制

糖尿病对腹主动脉瘤保护性作用的可能机制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壁的扩张和膨胀,各种因素均可导致其发生。

发展腹主动脉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动脉硬化和高血压,而糖尿病则具有降低这些危险因素的作用,因此有可能对腹主动脉瘤产生保护性效应。

糖尿病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1.影响心血管系统代谢。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受到影响,引起脂肪沉积、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然而,糖尿病也会促进肝脏产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是一种保护性的血脂,有利于预防血管病变。

2.对动脉硬化的影响。

糖尿病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增多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这些都是动脉硬化的促进因素。

然而,糖尿病也可促进一些具有保护性的机制,如增加一氧化氮和硫化氢等血管舒张物质的生成,减少血管内皮素等血管收缩物质的生成,改善血管内环境,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3.对细胞凋亡的调节。

糖尿病患者存在高水平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这些因素可引起细胞凋亡、胶原合成减少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增加,从而破坏主动脉壁的结构和稳定性。

糖尿病还可增加一些细胞对应激的反应,如热休克蛋白的生成,可保护主动脉壁免受外界损害。

4.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常用心血管药物,如降压药、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抗血小板药和他汀类药物,这些药物也会影响糖尿病患者腹主动脉瘤的发展。

例如,ACE抑制剂和ARB可减少血管炎症反应,抗血小板药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硬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糖尿病对腹主动脉瘤的保护性作用可能与其对动脉硬化、细胞凋亡和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影响有关。

然而,糖尿病也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胰岛素生长因子等代谢途径,促进腹主动脉瘤的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

MMP-2和MMP-9在人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MMP-2和MMP-9在人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MMP-2和MMP-9在人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的
开题报告
概述:
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瘤被胃肠道或在腹腔内发生的其他器官所压迫或撞击,引起的主动脉瘤的一种疾病。

这种疾病容易导致主动脉破裂,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MMP-2和MMP-9分别是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简写,这两种基质金属蛋白酶被证明在人腹主动脉瘤组织中表达。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MMP-2和MMP-9在人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为研究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 收集20例人腹主动脉瘤患者的组织标本和10例正常腹主动脉组织标本;
2.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和MMP-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3. 分析MMP-2和MMP-9在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预期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的实验,预计得到以下结果:
1. 在人腹主动脉瘤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腹主动脉组织;
2. MMP-2和MMP-9可能参与腹主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

结论:
本研究可为腹主动脉瘤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如果能进一步明确MMP-2和MMP-9在该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