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离子键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1.3.离子键教案

高中化学1.3.离子键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离子键学习目标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一、离子键【实验探究】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课本21页实验12)现象:。

化学方程式:。

请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产物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思考交流】在氯化钠中Na+和Cl-间存在哪些作用力?1.离子键的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1)成键微粒:。

(2)相互作用:(包括和)。

(3)成键过程:。

2.形成条件:(1)二元素化合物:和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2)多元素化合物:含氧酸根与、铵根与、氢氧根与等。

例如:。

二、离子化合物1.定义:由构成的化合物。

2.存在:。

三、电子式1.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表示原子的的式子。

2.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Na Mg C N O ClAl F Si S3.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式:H+Na+Mg2+Cl-S2-Br-H-K+O2-N3-4.写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aCl Na2S K2O MgCl2MgO K2S CaF25.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例:NaCl:K2S:MgBr2:MgO:CaF2:【思考】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应注意的问题?随堂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D.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2.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Na 2Sl 4C.KClD.NaF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形成离子键D.在离子化合物CaCl 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4.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形成AB 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6与8B.11与13C.11与16D.12与175.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6.下列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A.H 2OB.CaI 2C.KOHD.NaNO 37.AB 属于离子型化合物,其中A 离子和B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看A 比B 少4,而次外层电子数A 比B 多6,则该离子化合物是( )A.MgOB.CaOC.KClD.MgS8.下列电子式是否正确∶O ····∶ [∶Na ···∶]+ [∶S ····∶]-2 Ca 2+[∶Cl ····∶]2- N a 2+[∶O ····∶]2- 9.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

离子键教学设计方案

离子键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掌握离子键的特点和性质,能够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离子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2. 离子键的特点3. 离子键的性质4.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展示与离子键相关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离子键的概念。

2.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1)讲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以NaCl为例,说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离子。

(2)展示离子键形成的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3. 离子键的特点(1)讲解离子键的电子云分布特点,说明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

(2)分析离子键的键能、键长、键角等性质,并与共价键进行比较。

4. 离子键的性质(1)讲解离子键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性质,通过实验验证离子键的性质。

(2)分析离子键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加热、溶解等。

5.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1)讲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定义,帮助学生理解两种键的区别。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方法。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离子键的形成、特点、性质和与共价键的区别。

7.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离子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

3. 课堂测试:通过测试检验学生对离子键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高中化学离子键的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的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的反应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
2. 掌握离子键的特点和性质;
3. 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描述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1. 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
2. 离子键的形成原理;
3. 离子键的性质。

教学重点:
1. 离子键的形成原理;
2. 离子键的特点和性质。

教学难点:
1.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2. 离子键的性质解释。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举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性质;
2. 实验法:通过示范实验,让学生观察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材、PPT等教学材料;
2. 实验器材和药品:NaCl、HCl等。

教学流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入实例等方式,引出离子键的概念。

2. 理论讲解:讲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特点和性质。

3. 实验演示:进行NaCl溶解实验,观察离子键形成的过程。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离子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5. 总结:总结离子键的性质和应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离子键的理解。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准确描述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2. 学生能解释离子键的性质和作用;
3. 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高中化学离子键键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键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键教案
教学内容:离子键
教学目标:
1. 理解离子键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规律;
3. 学习离子键的性质和应用;
4. 能够运用离子键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离子键的形成规律;
2. 离子键的性质。

教学难点:
1. 离子键的解释;
2. 离子键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班级投影仪;
2. PowerPoint课件;
3. 实验器材:NaCl晶体结构模型;
4. 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投影仪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出离子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讲解离子键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离子键的形成规律,以NaCl晶体结构模型为例进行讲解。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1. 提问:为什么NaCl是离子化合物?
2. 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他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探讨离子键的应用。

四、实验操作(15分钟)
1.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离子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
2. 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溶解的规律,探讨离子键在溶解过程中的作用。

五、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离子键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作业:
1. 完成课后作业:回答离子键相关问题;
2. 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准备下节课的讨论和分享。

教学反思:
1. 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一、介绍离子键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化学键,它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所形成的。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离子键的定义、形成过程、性质以及应用。

二、离子键的定义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吸引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正离子是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而负离子则是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

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得离子之间形成了稳定的结构。

三、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离子键的形成主要经历三个步骤:离子的形成、离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产生、离子的排列。

3.1 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是指原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变成带电的粒子。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倾向于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原子倾向于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3.2 离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产生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形成了正离子,其带正电荷的核吸引着周围的负电子云;获得电子的非金属原子形成了负离子,其带负电荷的电子云则对阳离子表现出强电吸引力。

3.3 离子的排列离子在固体晶格中有序排列,通过离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了紧密有序的结构。

离子键的这种高度排列导致了离子化合物的稳定性和高熔点。

四、离子键的性质离子键具有以下主要性质:4.1 强的相互吸引力离子间的正负电荷之间形成强大的相互吸引力,使得离子很难分离。

这种强的相互吸引力导致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

4.2 易溶于极性溶剂离子化合物能够溶于极性溶剂,因为溶剂中的极性分子能够与离子间的电荷相互作用,从而将离子从晶格中解离出来。

4.3 导电性由于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很强,但在溶解或熔化时,离子往往能够移动,并导致溶液或熔融物的导电性。

4.4 脆性离子化合物通常是脆性的,这是因为外力的应用会破坏晶格结构,导致离子间的排列紊乱,从而引发断裂。

五、离子键的应用离子键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5.1 盐类的应用离子键形成了许多盐类化合物,例如氯化钠(食盐)、碳酸钙(大理石)等,这些化合物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建筑材料、化妆品等领域。

高中化学离子键的概念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的概念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的概念教案主题:高中化学离子键的概念目标:使学生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形成条件及特点,并能运用离子键的知识解释化学现象。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有关化学键的知识,如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Step 2:概念讲解(15分钟)2.1 讲解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解释离子键是指通过离子间的强烈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说明形成离子键的条件是由于金属元素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变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变成阴离子。

2.2 介绍离子键的特点。

讨论离子键的特点包括:离子键在晶体中的排列有规则性、离子键在晶体中具有强的吸附能力,剖析离子键具有高熔点和高热稳定性等特点。

Step 3:实例分析(15分钟)给出一些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的实例,如氯化钠、硝酸钾等,通过分子式和离子符号来说明离子键的形成。

Step 4:离子键形成的原因(10分钟)讲解离子键形成的原因。

指出个别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和非金属元素容易获得电子的原因是由于金属元素电子云较宽松,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电子云较紧密,容易获取电子。

Step 5:应用拓展(15分钟)给出一些应用拓展的例子,让学生运用离子键的概念解释现象,如高熔点的明矾和盐的溶解性差等。

Step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离子键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解答一些离子键相关的问题、查找并列举一些离子化合物的例子等。

拓展活动:1. 学生自己寻找一些离子化合物的实例,并解释其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2. 分组讨论一些与离子键相关的应用,并进行展示与分享。

教学资源:教学PPT、离子化合物实例示意图、板书笔记等。

高中化学必修二《离子键》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二《离子键》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二《离子键》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二《离子键》教学设计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离子键说课稿一、对教材的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也已经知道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的分析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点:①离子键;②电子式的书写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认识化学键的含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

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我确定了一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①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离子键的教案

离子键的教案

离子键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离子键的形成与特性教案目标:1. 了解离子键的定义和特点。

2. 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3. 掌握离子键的性质和应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科学推理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化学键的概念,包括共价键和离子键。

知识讲解:2. 介绍离子键的定义和特点,解释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3. 解释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包括金属元素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4. 解释离子键的特性,如高熔点、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实验探究:5.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性质。

比如,将一些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溶解在水中,观察它们的导电性和溶解度。

6.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总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差异。

概念强化:7. 提供一些例子,让学生分析离子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离子键在盐的形成和熔盐的性质中的应用。

讨论与总结:8.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离子键的理解和应用。

9. 整理学生的回答,对离子键的形成、特性和应用进行总结。

拓展活动:10. 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离子键在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11. 鼓励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离子键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评估方式:12. 设计一份简单的选择题和解答题,考察学生对离子键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或白板- 实验材料和设备- 拓展阅读材料教学延伸:- 结合离子键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其他化学键的形成和特性,如共价键、金属键等。

-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加深对离子键的理解和应用。

教案撰写时应根据具体学生年级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高中化学特殊的离子键教案

高中化学特殊的离子键教案

高中化学特殊的离子键教案
目标:了解特殊的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能够区分特殊的离子键和普通离子键。

教学内容:
1. 特殊的离子键:氢键、金属键
2. 特殊的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3. 区分特殊的离子键和普通离子键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特殊的离子键的形成,引发学生对特殊离子键的兴趣。

2. 讲解特殊的离子键的定义和分类,讨论氢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特殊的离子键的性质和特点,并向全班汇报。

4. 实验:进行一些涉及特殊离子键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5. 总结:总结特殊的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让学生区分特殊的离子键和普通离子键的区别。

6.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特殊的离子键的形式和应用。

评估方式:课堂讨论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在教授特殊的离子键时,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来深入理解概念,同时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案
主题:离子键
目标: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性质,能够通过实例进行解析和应用。

教学重点:离子键的定义和特点、离子互作以及晶体结构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对离子键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展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提出问题引出主题:“离子键是什么?离子键是如何形成的?”
引导学生思考离子键的定义和性质。

二、概念解释
1.讲解离子键的定义和形成原理,强调带电离子之间的吸引力。

2.介绍离子键的性质,如稳定性、硬度和脆性。

三、例题分析
1.通过实例分析氯化钠(NaCl)和氧化钙(CaO)的离子互作过程,解释离子键的形成。

2.让学生讨论离子键的特征和应用,如离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四、实验展示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及产物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离子键的理解。

五、总结
归纳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离子键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有关离子键的练习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反馈
学生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和意见,以及对下节课的期望。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适度结合实例和实验,深化学生对离子键概念的理解。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3.能够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4.理解离子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2.离子键的形成过程;3.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4.离子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离子键的形成过程;2.难点:如何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性质差异,进一步加深对离子键作用机制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实例来引入本节课。

例如:“大家知道为什么氯化钠是白色晶体吗?是因为它是由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或者“你们知道氯化钠的化学式是什么吗?”2.讲解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PPT等教具,向学生详细介绍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讲解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化学性质,常见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3.讲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或者PPT等教具,向学生展示离子键形成过程。

重点讲解:当金属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时,变成正离子;当非金属原子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时,变成负离子。

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形成了离子晶体。

4.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根据化学式判断是否存在离子键的方法。

例如:“NaCl、MgO、CaCl2等都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它们之间都存在着离子键。

”5.离子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或者PPT等教具,向学生展示离子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重点讲解:离子键结构稳定,熔点和沸点高;在水中易溶解;导电性能良好。

6.小结(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总结等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过程;3.能够运用离子键的知识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二、教学内容1. 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离子键是指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正离子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成为带正电荷的离子,而负离子则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成为带负电荷的离子。

这些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力就形成了离子键。

离子键的特点包括:•离子键的键能较大,一般在200-1000kJ/mol之间;•离子键的熔点和沸点较高,一般在500℃以上;•离子键的化合物一般为晶体,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规则的几何形状;•离子键的化合物在水中易溶解,但在非极性溶剂中不易溶解。

2. 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过程离子键的形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参与反应的原子具有较大的电负性差异,一般大于1.7;•参与反应的原子具有较小的电离能和较大的亲和能。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包括:1.电离: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带电离子;2.互相吸引: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相互吸引,形成离子晶体;3.离子晶体的结构:离子晶体中的离子排列成规则的晶体结构。

3. 离子键的应用离子键的应用包括:•解释物质的性质:离子键的化合物一般为晶体,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规则的几何形状,这些性质决定了离子键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化学反应:离子键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力是化学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通过讲解离子键的概念、特点、形成条件和过程,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基本知识;2.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化合物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1. 讲授1.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讲师通过PPT展示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基本知识。

2.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过程讲师通过PPT展示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过程,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过程。

高中化学离子键优质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优质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优质教案
1. 了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性质;
2. 掌握离子键的特点及其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3. 能够区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能够应用离子键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离子键的形成原理;
2. 离子键的性质和作用;
3. 区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
1. 离子键的概念及特点;
2. 离子键的形成原理;
3. 离子键的性质和作用;
4. 离子键与共价键、金属键的比较。

四、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实验展示氯化钠的溶解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离子键的存在。

【概念讲解】
1. 介绍离子键的概念及特点;
2. 解释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即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
3. 探讨离子键的性质和作用,如高熔点、易导电性等。

【实验操作】
进行氯化钠晶体的溶解实验,观察溶液的导电性和溶解热。

【讨论】
让学生讨论离子键与共价键、金属键的区别,并总结它们的特点。

【巩固】
设计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离子键的知识。

【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离子键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馈:
通过小测验或讨论问题,检验学生对离子键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六、课后作业:
1. 思考离子键在哪些化合物中存在?
2. 描述一种实际应用中离子键的应用场景。

七、板书设计:
1. 离子键:形成原理、性质、作用;
2.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比较。

以上为高中化学离子键优质教案范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高中二年级化学教案化学键与化合物——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点

高中二年级化学教案化学键与化合物——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键的概念,以及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分辨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点,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离子键与共价键的特点及化合物中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部分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铁钉生锈、燃煤排放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生成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知识讲解(20分钟)2.1引出化学键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质的颗粒状况,引出“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个问题,再向学生介绍化学键的概念,并解释化学键的作用。

2.2离子键的特点2.2.1离子键的形成向学生介绍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并通过示意图解释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2.2.2离子键的特点向学生介绍离子键的特点:离子键通常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形成,离子键的电性差较大,结合能较大,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为晶体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2.3.1共价键的形成向学生介绍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并通过示意图解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向学生介绍共价键的特点:共价键通常由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物形成,共价键的电性差较小,结合能较小,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为分子或宽带固体,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3.案例分析与练习(30分钟)通过具体的化学方程式和实例,让学生分辨哪些是离子键的化合物,哪些是共价键的化合物,并解释其特点。

4.概念强化(20分钟)通过设计化学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特点的理解。

例如,将钠、氯化银溶液滴入盛有纯净水的容器中,观察是否发生显色反应,并解释其原因。

5.小结与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离子键和共价键在化学键中有什么区别?在实验中,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思考?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离子键和共价键在化合物中的特点。

教案化学高中离子键

教案化学高中离子键

教案化学高中离子键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键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离子键形成的条件和规律;
3. 掌握离子键的性质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规律;
2. 离子键的性质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授(30分钟)
(1)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2)离子键的特点和规律;
(3)离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4)离子键的应用领域。

3. 实验(20分钟)
通过实验演示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离子键的理解和认识。

4. 讨论(15分钟)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课后作业
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和性质;
2.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制定一个实验方案,探究离子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和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离子键教案篇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离子键的概念;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和让学生体会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二、重点、难点离子键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

然而,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却是成千上万的。

那么,元素的原子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化学键,各原子和各离子就是通过化学键这种作用力来形成物质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化学键的第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离子键。

板书1.3 化学键一、离子键投影本节课学习内容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1、什么是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2、哪些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3、学会用电子式来表示简单离子化合物和简单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引入下面我们就以NaCl的生成为例,来学习离子键的形成,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问现在,请一个同学来回答一下,你观察到那些实验现象呢?学生答幻灯片展示钠在加热时融化成一个小球。

当把盛有黄绿色气体的集气瓶扣在预热过的钠的上方时,钠剧烈燃烧起来,产生黄色火焰,同时瓶中出现大量的白烟,原来黄绿色气体逐渐消失:2Na+Cl2 = 2NaCl 师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钠和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氯化钠。

多媒体动画演示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氯元素和钠元素是如何结合的呢?我们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那么我们就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就是我们今天的另一个重点,电子式。

电子式就是在元素符号四周用点或者叉表示最外层电子的一种式子。

高中化学选修二3.2离子键离子晶体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二3.2离子键离子晶体教案

3.1金属键金属晶体(第2课时)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能结合实例描述离子键的成键特征及其本质,能根据晶格能大小解释和预测同类型离子化合物的某些性质;2.能描述常见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3.能运用模型和有关理论解释不同类型离子化合物的晶胞构成。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根据晶格能大小解释和预测同类型离子化合物的某些性质难点晶体结构及相关计算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工具PPT、视频、晶胞模型五、教学过程【导入】大多数活泼金属的氯化物和一些盐类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说明这些化合物中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这些阴、阳离子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钠原子与氯原子是如何结合形成氯化钠的?【展示】氯化钠形成过程动画。

【问】静电作用包括什么?【生】静电引力、静电斥力。

【讲述】静电引力: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使阴、阳离子相互吸引。

静电斥力:阴离子的核外电子与阳离子的核外电子之间、阴离子的原子核与阳离子的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使阴、阳离子相互排斥。

【讲述】当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达到平衡时,阴、阳离子保持一定的平衡核间距,形成稳定的离子键,整个体系达到能量最低状态。

【展示】钠原子与氯原子是如何结合形成氯化钠的电子式过程。

【讲述】成键条件:成键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差别很大,电负性差值大于1.7。

存在: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大多数盐、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氢化物等。

离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表示方法:电子式有的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如MgO、NaF、MgCl2等;有的离子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如NaOH等。

【问】请写出MgCl2和NaOH的电子式。

【生】独立写出MgCl2和NaOH的电子式。

【问】离子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吗?【生】通常情况下,阴、阳离子可以看成是球形对称的。

阴、阳离子的电荷分布也是球形对称的,它们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静电作用相同,所以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发生静电作用,且在静电作用能达到的范围内,只要空间条件允许,一个离子可以同时吸引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鲁科版化学选修3《离子键》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鲁科版化学选修3《离子键》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3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第1课时离子键【教学目标】1.认识离子键的实质,并能结合具体实例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电负性差值交大通常形成离子键。

3.认识离子键的特征——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教学重点】1.离子键的实质2.离子键的特征——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教学难点】知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电负性差值交大通常形成离子键【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教师具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联想质疑】通过化学必修课程和上一节的学习,你对化学键尤其是共价键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离子键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那么,离子键有哪些特征?除了共价键和离子键,原子之间还有其他的结合方式吗?【板书】一、离子键1. 离子键的形成【活动探究】讨论:以下原子间哪些可以形成离子键?判断的依据是什么?Cs Mg K H F Cl S O【思考】哪些物质中含有离子键?1. 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形成的化合物。

2.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3. 铵根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离子)形成的盐【归纳总结】离子键的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依据的规律: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存在差值,原子间可以形成离子键【观察讨论】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可以用电负性表示,以上元素的电负性数据如下:Cs 0.7 Mg 1.2 K0.8 H2.0 F4.0 Cl 3.0S 2.5 O3.5根据以上数据验证你的结论是否符合?【结论】一般认为: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的差值大于1.7时,原子间可以形成离子键。

【阐述】镁光灯的工作原理在用于照相的镁闪光灯里,镁与氧气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氧化镁,同时发出强光。

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氧化镁的形成过程:【思考】在形成离子键的过程中一定有电子得失吗?举例说明用电子式表示出氧化镁的形成过程:【板书】2. 离子键的实质【思考】1. 从核外电子排布的理论思考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如何度量阴、阳离子间静电力的大小? 库仑力的表达式:F= (k 为比例系数)2. 在氧化镁的形成过程中,镁离子和氧离子之间是否只存在静电引力呢?试分析之【板书3. 离子键的特征右图1是氯化钠的晶体结构模型:右图2是氯化铯的晶体结构模型kq +q -r 2+(图1)(图2)【思考】1. 在氯化钠晶体中氯离子和钠离子在空间是如何结合的?2. 在氯化钠晶体中氯离子和铯离子在空间是如何结合的?3. 在氯化钠和氯化铯晶体中,离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为什么?4. 与共价键相比,离子键在方向性和饱和性上有何特点?【归纳总结】1.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合性2. 没有方向性的原因: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离子的电荷分布通常被看成是球形对称的,因此一种离了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作用与其所处的方向无关。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1离子键(教案)1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1离子键(教案)1

1-3-1 离子键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掌握离子键的观点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娴熟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经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教课,培育学生抽象思想和综合归纳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用对峙一致规律认识问题;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联合教课培育学生认真认真、谨小慎微的学习精神教课要点:离子键的观点和形成过程教课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课过程:【前言】从元素周期表我们能够看出,到当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元素,元素原子能够互相碰撞形成分子,那是否是全部的原子都能够互相碰撞形成新的物质呢?学生举例说明【解说】以上例子可知,原子和原子相遇时,有的能够反响有的不可以反响。

在能够组合的原子之间必定存在某种力的作用,比方说,苹果能掉在地上因为有万有引力的存在。

关于微观世界里的物质来说也是相同,也存在力的作用。

元素的原子经过什么作用形成物质的呢?这就是化学键,也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解说】依据原子和原子互相作用的本质不一样,我们能够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一样种类。

第一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展现】氯化钠样品和氯化钠晶体构造表示图【思虑与沟通】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何能自动联合形成稳固的氯化钠呢?【解说】下边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氯化钠的形成。

【视频实验】钠在氯气中焚烧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再用滤纸吸干上边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融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

【学生】学生察看实验现象【投影】现象:钠焚烧、集气瓶内大批白色烟方程式:2Na+Cl22NaCl【解说】从宏观上讲钠在氯气中焚烧,生成新的物质氯化钠,若从微观角度考虑,又该如何解说呢?【解说】在加热的状况下氯气分子先被损坏成氯原子,氯原子在和钠原子组合生成新的物质。

【解说】那么氯原子和钠原子又是以如何方式联合在一同的?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投影】视频演示+1281NaCl 的微观形成过程e-782+1+128882+1Na+Cl-【解说】钠与氯气反响时,因为钠的金属性很强,在反响中简单失掉一个电子而形8 电子稳定构造;而氯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反响中简单获得一个电子而形成8 电子稳固构造。

高中离子键教案

高中离子键教案

高中离子键教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离子键
教学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理解离子键的本质及形成条件。

2、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板书
一、复习回顾
二、离子键
1、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2、成键本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3、成键元素: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
三、离子化合物
定义:
四、电子式
1、原子电子式:
2、离子电子式:
3、离子化合物:
4、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离子键教案教学时间第十八周6月19日本模块第13时教学题[]专题[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单元第二单元离子键离子晶体节题第二时金属晶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离子键的涵义,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2.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丰富晶体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想比较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金属特性,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对应的晶胞中金属原子的数目教学难点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对应的晶胞中金属原子的数目教学方法探究讲练结合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基础知识]1.叫离子键2.按要求写出电子式3、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

[知识要点]一、离子键:平衡、无方向性和饱和性以阴、阳离子结合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键,就是离子键。

以Nal 为例,讲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1)电子转移形成离子:一般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分别达到Ne 和Ar 的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形成稳定离子。

电子排布式正确写出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二、离子形成过程:三、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的碱、盐类【典型例题】1.已知氮化钠(Na3N)在熔融时能导电,与水作用时产生NH3。

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Na3N 的电子式氮化钠属于晶体。

(2)比较微粒的半径,Na+ N3 -(填“<”、“>”、“=”[解析] 根据题意,氮化钠(Na3N)在熔融状态下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氮化钠为离子化合物,一般情况下,钠在化合物中显+1价,则氮化钠中氮的化合价为-3价。

可写出Na3N 的电子式。

Na+ 、N3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均为1s22s22p6,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而言,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就越大,离子的半径就越小,反之,核电荷数越小,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就越小,离子的半径就越大。

因此,Na+的半径小于N3 –的半径。

2.固体A的化学式为NH,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

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⑴固体A属于晶体,它的电子式为⑵A溶于水后,溶液呈性(酸、碱或中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⑶A与铜或铜的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下可合成uH。

uH是一种难溶物,①它能在氯气中着火,②它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请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离子,(2)碱,NH+H2→NH4H+H2↑(3)2uH+3l2===2ul2+2Hl; uH+Hl== ul+H2↑,[说明]题给信息指出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说明该物质应该是铵盐,为离子化合物。

因此该化合物可以表示为NH4H。

与铵盐的性质类比推导出NH4H的性质,可知NH4+溶于水显碱性。

同样可以推三箭号离子晶体,学会信息处理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导出化合物uH中氢为-1价,uH在氯气中着火时,+1价的铜离子被氧化成+2价的铜离子,-1价的氢被氧化成+1价的氢生成H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uH+3l2===2ul2+ 2Hl。

-1价的氢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根据uH与盐酸反应气体有放出的信息可以推出该气体为H2,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uH+ Hl== ul+H2↑。

[小结]正确写出氯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铵的电子式板书计划一、离子键:平衡、无方向性和饱和性二、离子形成过程:三、离子化合物:【后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NH3B.NaF.HBrD.H2.某主族元素A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另一主族元素B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4,则两者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A.ABB.A2B.AB2D.A2B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B.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熔融的氯化钠和氯化钠溶液都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D.氯化钠熔融时不破坏氯化钠晶体中的离子键。

4.形成化合物中形成离子键的所有微粒,其基态电子层结构都与氩原子相同的是()A.gl2B.aBr2.2SD.Na2.下列微粒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a2+B.+.l-D.S2-6.下列对于Nal的正确叙述是()A.Nal是氯化钠晶体的分子式B.氯化钠晶体中一个钠离子吸引一个氯离子.Nal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D.Na+和l-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都是3s23p67.下列微粒中,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满足ns2np6的一组是()A.Ba2+、g2+B.+、u2+.a2+、Zn2+D.Na+、Al3+8.下列离子化合物中,两核间距离最大的是A.LilB.NaF.lD.Nal9、下列关于离子晶体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B.离子晶体具有较大的硬度.离子晶体在熔化状态时都能导电D.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10.下列各组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A.1s22s22p2和1s22s22p4 B.1s22s22p63s1和1s22s22p63s23p1.1s22s22p63s1和1s22s22p63s23p4 D.1s22s22p63s2和1s22s22p63s23p11.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12.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H在水中显酸性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相同.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D.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成氢气1.BD [说明] 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a2+、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l-、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

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l-)组成的离子化合物。

许多碱(如NaH、H、Ba(H)2等)和盐(如al2、N3、uS4 等)都是离子化合物。

2.A [说明] 根据题给信息,A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更稳定的离子,B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A与B可以1:1的比例生成离子化合物AB。

3.[说明] 所谓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氯化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氯化钠是电解质。

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的范畴。

氯化钠熔融时必须打破原的离子键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成为液态。

因此ABD均错误。

4.[说明] 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1s22s2sp63s23p6,第三周期的Si4-、P3-、S2-、l-离子和第四周期的+、a2+离子的基态电子层结构都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答案为。

.A[说明]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强,半径就越小。

反之,核电荷数越小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越弱强,半径就越大小。

a2+ 、+ 、l- 、S2-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其中a2+的核电荷数最大,其半径就最小。

6.[说明]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且“Nal”也只表示出一个晶胞中钠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比,而不能表示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因此“Nal”只是氯化钠晶体的化学式。

氯化钠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晶体(如左图)。

可见1个钠离子吸引6个氯离子。

Na+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l-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是3s23p6。

因此,A、B、D 都不正确。

7.AD [说明]Ba2+的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6;g2+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6;u2+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63d9;a2+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3s23p6;Zn2+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3s23p63d10;Na+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2s22p6;Al3+基态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

满足题意的只有AD。

8.[说明] 离子化合物中,两核间距离可近似的看成两个离子的半径和,Li+、Na+、+离子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F-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l-离子的离子半径;因此,答案为。

9.D [说明] 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沸点和有较大的硬度,熔融状态下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则各不相同,如氯化钠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氯化镁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等等。

10.D [说明] 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A、B元素的原子必须要满足以下条:A原子容易失去2n个电子形成更稳定的结构,B原子容易得到n个电子形成更稳定的结构。

满足该条的只有D。

11.[说明]电子式是用表示原子或离子最外层电子结构的式子。

原子的电子式是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画小黑点(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时要在阴离子或原子团外加方括弧,并在方括弧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和电量。

A选项中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正确的表达式为B选项中铵根离子的书写不对,正确的表达式为D选项中,阴离子外少加了方括弧,正确的表达式为12.B [说明] 根据题给信息,NaH 可与水反应,NaH+H2===NaH+ H2↑,水溶液显碱性,同时NaH中氢离子可被氧化成氢气;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为1s2, 与氦原子和锂离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所以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