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考申论热点:斩断高考作弊利益链
2015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补齐监督短板,让“禁读令”令行禁止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补齐监督短板,让“禁读令”令行禁止对于“花样百出的培训理由”,应该拨云见日,防范“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法;对于“培训费预算的报销黑洞”,应该及时对预算和公款培训项目进行调整,不让违规者有机可趁;对于“将培训当福利”的做法,应该正本清源,培训的归培训、福利的归福利,禁止“错配”,禁止通过“技术手段”违规报销;对于“协会组织”之类似乎带有组织决定的项目,也应该从源头上清理,预防培训上的腐败。
据新华社10月26日报道,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中组部、教育部7月底下发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和各类名为学习提高、实为交友联谊的培训项目;严禁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和各高等学校举办允许领导干部参加的高收费培训项目。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禁读令”颁布近三个月,多地出现官员退学现象,同时,一些高收费社会化培训仍在向受“禁读令”约束的人员招生,部分事业单位、国企领导干部仍在参加多种形式的高收费培训。
动辄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高收费社会化培训项目,因其招生主体官员化、费用来源公款化、学习内容联谊化而饱受公众诟病和媒体质疑,有关部门为此下发“禁读令”,社会各界期待这样的禁令能够发挥作用。
但是,相关调查给出的图景,让我们认识到“禁读令”实施以来虽然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但官员参加的高价培训仍然没有根绝,其中的原因值得剖析。
原因之一,相关制度、机制没有跟上。
比如,预算费用管理没有及时调整。
一些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年初都制定了培训预算或者预留了相关的费用,“禁读令”下发后,这些单位或部门并没有及时调整预算安排和费用使用规定,仍然以培训费用列支,给一些人留下了违规的空间。
原因之二,一些人的意识仍然局限于过去的思维框框里,认为“禁读令”没有强制约束力,只是“走过场”,一阵风过去后就算了,并没有把“禁读令”的约束放在眼里。
原因之三,监督存在短板。
2015国考申论备考:走出义与利的”纠结困境”【陕西华图】
2015国考申论备考:走出义与利的”纠结困境”【陕西华图】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的写作题一直是很多考生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既有深度又简洁明了的高分作文一直是大家追求的目标。
陕西华图建议考生可在备考期间多参考一些范文或时评类的优秀文章,为自己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之处。
义与利并非不可兼得,而是有机统一的。
在义与利的坐标系中,“德”是最重要的价值原点。
最近,两条社会新闻引发关注。
一则是河北涞源羊倌卢伟面对泥石流,冒死“拦火车”,排除了重大安全隐患,自己却损失21只羊;一则是广东东莞一位车主冒着倾盆大雨停车,毅然救起跌倒的老人,那句“最多讹我的钱,讹不了我的命”被无数网友点赞。
“大我”面前忘记“小我”之私的见义勇为,生命面前超越道德焦虑的义无反顾,让人如沐春风。
与约4万元损失相比,羊倌一开始仅得到铁路部门1万元奖励,引发热议后又获各方面的25万元重奖;车主成功挽救老人生命,得到的是真诚感谢,没有遭遇被讹诈的尴尬。
故事结局都很圆满,也促人进一步思考:今天,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义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义字当头、重义轻利,可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赓续至今。
然而,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也有不少人在利益的潮起潮落中迷失。
有的人心中只剩下一个利字,一味见钱眼开,对高尚嗤之以鼻;有的人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行事准则,满腹得与失的算计;有的人为了谋取私利,不顾道德公义,甚至击穿底线……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利益早已“去魅”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利、有自由去追求自己的合法利益。
多一点理性,做一些权衡,更好地为自己考虑,无可厚非。
这也是一个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的时代。
诚然,“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但如果满嘴跑的都是“利益”,难道就有美好的人生?古人说得好,“君子义以为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义与利的坐标系中,“德”可谓最重要的价值原点。
安徽桐城有条“六尺巷”,两户相邻人家最初因宅基问题起争执,后双方把围墙各退三尺,巷子因故得名。
2015年辽宁省政法干警考前必看《申论》热点
申论热点:“抢孩子”网络谣言警示净化网络环境“抢孩子”、“拐孩子”谣言甚嚣尘上,“朋友圈”是重灾区最近,网络上“抢孩子”、“拐孩子”的谣言甚嚣尘上,尤其是在北京,孩子被抢的消息在微博、微信屡屡刷屏。
这些谣言往往对事件的时间、地点等要素言之凿凿,并且声明是警方证实的消息,从信息形式上看十分逼真。
这些涉及儿童人身安全的造谣者往往是利用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状态,故意营造紧张氛围,发布不实信息。
有些谣言是以“善意提醒”的外衣来包装散布出去的,迷惑性极强。
微信朋友圈的快速发展,使网络谣言多散布在朋友圈,朋友圈熟人社会的属性使人们失去戒备心,转发散布速度较快,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恐慌,影响社会秩序稳定。
网络造谣的危害:引发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第一,网络谣言造成人心恐慌,使公众尤其是家长精神紧张。
“抢孩子”事件的造谣者正是利用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肆意造谣传谣,吸引人们注意力,造成公众“精神污染”。
第二,网络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网络造谣造成人心惶惶,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
严重时可引发公众辨不清真伪,由恐慌演变成仇视社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威胁。
第三,网络谣言损害政府和国家形象。
网络谣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即使公安机关及时辟谣,但公众的注意力依旧在谣言上面,而不相信政府和国家的真实信息,长期下去不利于政府和国家形象的维护。
对策:群众擦亮眼睛,政府及时辟谣第一,网民树立网络信息辨别意识,理智客观对待网络信息,主动求证、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对真相不明的言论客观评论,不跟贴、不转发。
对于漏洞百出的谣言更要及时向警方举报。
第二,公安机关、信息网络部门时刻关注网络舆情,维持好网络秩序,对于不实信息及时辟谣,第一时间调查和澄清,控制事态的发展,安抚公众的情绪。
第三,创新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加强网络平台屏蔽机制的技术研发。
对于谣言及时跟踪并快速屏蔽、删帖。
用技术手段追踪谣言信息首发者,将其绳之以法。
第四,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
申论热点:严禁考试作弊乱象
申论热点:严禁考试作弊乱象【背景链接】由国家人事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属于国家行业准入考试,2014年10月,在陕西西安考点,监考人员抓住了 2000多名作弊的考生。
国字号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居然出现规模性作弊,可想而知,如果是级别稍微“次”一些的职业资格考试又会出现怎样的乱象。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即刻引发了公众热议。
【标准表述】我国现在依然是一个凭“证”说事的国家,除了户口簿、身份证等这些必要的法律证件,各种资格证更是不计其数。
国家制定了相关的考试政策,希望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选拔和使用人才。
虽然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自治评级标准,但是简单地把能力和考试挂钩,一方面是对一些有能力没有证的人的不公平,另一方面自然就会兴起考试作弊之风。
从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到执业资格、晋级升职等等考试,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考试作弊现象,而且还花样翻新,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特别是利用高科技设备和手段作弊的现象更加严重,不但参与人数上升,还增加了查获难度。
【具体措施】一、管理部门要严格考试纪律,健全考试制度,从严治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作弊的手段会更加隐蔽,主考部门必须有的放失,强化监管,让作弊者无处可藏。
针对考试作弊的现象,要一个不放过,真正地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二、强化科学资格证书管理,对没有法律规定的进行清理。
特殊行业必须要有基本的从业资格,这是起码的要求,必须要继续坚持不容放松。
但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资格证书,或者是没有法律规定的资格证许可进行彻底的清理。
依法治理从业资格证书管理,对于考取了从业资格证书的,也要纳入动态监管,不能一劳永逸,一证终身,特别要强化资格证书的科学管理,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资格证考试作弊现象。
三、加强考试人员的德育教育和思想品质培养诚信的危机要比作弊更加严重,正如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只有塑造优良的品质,才能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最新招考公告、备考资料就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liaoning/。
2015年国考申论热点两篇
篇一:2015年国考申论热点:整治官赖现象
借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信用,是社会运行的经济基础。
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赖账不还,理直气壮,有恃无恐,被百姓称作“官赖”。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广西、广东、山东等地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施工方垫资、BT 项目、合资建设等方式,进行市政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因财力困难等原因拖欠施工方债务,造成部分施工方陷入困境,这些“政府债主”多次讨债未果,不得不借高利贷支付农民工工资和债务利息,有的不堪重负濒临破产,有的甚至轻生自杀。
“官赖”产生的根源,一是政绩导向出现了问题,盲目建设造成摊子铺得过大,入不敷出只能举债以对。
一是从举债机制上就要建立规范,什么样的债能借,拿什么还,什么时候还,怎样还,如果不还如何处置和追责,必须明确。
二是对已有的官债,要提高执行力度,完善偿债机制。
对拒不执行的,必须上升到政纪和法纪的高度来处置。
三是要建构一个正确、科学的政绩观,不随便举债,不搞政绩工程,对官员的评价要以诚信为重要考评要素,从根子上断掉其耍流氓的特权。
四是要提高执法力度,对政府举债程序严格规范、对盲目举债严厉追责,并强化法律的独立性和刚性,不能出现法律白条的现象。
五是以财税制度改革督促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公开化、透明化,国家财政分配的公开化、透明化。
地方政府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同时也掌握着地方融资平台和地方公共企业的“生杀大权”,也不乏变相举债的渠道,因此,金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同样紧迫。
总的来说,根除“官赖”乱象,不仅要事后追责,更要未雨绸缪。
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之职考全体作弊
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之职考全体作弊作为对行业人才技能水平和从业资质的权威认可,职业资格证书每年都吸引数以百万计的人为之奋战。然而,在司法、药师、建造师等高技术知识含量职业资格证书备受追捧的同时,这些证书考试的群体舞弊也在大肆上演。众人追逐的“一纸证书”背后到底有多少含金量,让众多考生不惜铤而走险?如何理顺职考体系,让考试回归选拔行业人才的本质?取消成绩、终身禁考“紧箍咒”仍难敌作弊术?在最近的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云南省、陕西西安、河北省秦皇岛市共查处作弊考生3700余人次。作弊人数之多、手段之高引发社会关注。然而,记者梳理发现,不独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有群体作弊现象。今年9月份举行的国家一级建造师考试中,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抓获13名涉嫌作弊的嫌疑人,四川“逮”住213名作弊者。不久前的司法考试中,湖北省十堰市无线电管理处发现一个罕见的作弊频点,缴获耳机、无线转发器等各类作弊器材4台。按照有关规定,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参与有组织作弊的,当次全部科目成绩无效,2年内不得参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而同类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着更加严格的处罚措施,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执业医师考试参与有组织作弊的,当年考试成绩无效、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司法考试也有着同样的终身禁考规定。尽管设有一道道“紧箍咒”,但职业资格考试群体作弊仍频发,且呈现出有组织化、专业化的趋势,形成灰色产业链条。特别是利用高科技设备和手段作弊的现象更加严重,不但参与人数上升,还增加了查获难度。门槛高收益大证书受追捧多地频曝“人证分离”等乱象记者调查发现,我国目前有1000多项职业资格考试,群体舞弊事件多发生在通过率低、“含金量”高的证书考试中。此类证书因其资源紧缺,参与作弊者各自逐利,不惜铤而走险。一方面,这些证书的“含金量”源于它们都是行业“硬门槛”且是“高门槛”,通过率低而资质受认可度高。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目前我国职业资格考试分为准入类和水平类两种,前者具有行政许可性质,是从业必备的证书,如律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后者是水平等级评价证书,如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等。此次曝出群体作弊的执业药师考试是从事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的“准入证”。我国建筑业施工企业超过10万多个,从业人员大概在3500万以上,而安全员、监理员、建造师等“五大员”配备是工程招投标的“硬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显示,2013年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实际参考人数为32万余人,其中合格率仅为15.72%。国家司法考试人数逐年攀升,近五年保持在40万左右,近十年的平均通过率仅为15%。而一级建造师每年的通过率也只有10%左右。另一方面,证书的高“含金量”还来自于其背后的“高收益”。一般企事业单位比较认可职业资格证书,有证才能加薪或评职称。“河南一家国企分公司的员工曾经集体培训,拿完证回去每月就能涨几百元工资,评职称也很管用。”武汉一家人力资源培训机构负责人说。而职业资格证书“人证分离”现象滋生出不菲的“挂靠费”,也吸引不少人急于取得证书。以建筑行业证书为例,一级建筑师证挂靠“行价”每年12万元左右;一级建造师2万至4万元,二级建造师1.2万元左右。此外,执业药师证、注册会计师、房地产评估师也都明码标价,几乎半公开化,并滋生出灰色产业链:证书持有者通过“挂靠”获利,企业“租来”证书实现资质达标,中介机构则通过资质转租收取服务费。理顺职考体系斩断利益链条执业药师、建造师、司法考试等关乎群众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平,对于这些职业资格,政府部门必须严考严管,真正确保从业人员的实质水平;提高防作弊手段,加大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但除这些重要的职业资格考试外,我国还存在众多“可有可无”的职业资格证书。湖北省人力资源协会秘书长李锡元说,应着力培育规范有序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市场,该保留的要加倍监管,该取消的应取消。李锡元指出,当前,确实存在一些权力部门、行业协会与社会培训机构相互勾结,以职业资格考试之名,行收费之实,有权力寻租的嫌疑,还容易滋生腐败,对于此类并非必要的资格证书,应逐步清理。“要让市场规范起来,不仅要处罚作弊者,更要打掉背后的食利链条。”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此外,业内人士还指出,应强化资格证书的科学管理,对于考取了从业资格证书的,要纳入动态监管,不能一劳永逸,一证终身,遏制“人证分离”的现象。针对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司法部门人士认为,应加大违规违法成本。目前,我国刑法只对考试中泄露、窃取国家秘密行为有相关规定,但是对提供作弊场地人员、提供作弊所用的计算机网络终端人员等外围人员,则没有明确的惩处条款。立法机关可以考虑专门出台全国性的考试法,增设“破坏考试秩序罪”等罪名,加大打击力度。同时,还应加大企业违规成本,严厉处罚个人、中介“出租”证书行为等,铲除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乱象的生存土壤。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治超”要务还在于简政放权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治超”要务还在于简政放权赵志疆据新华社报道,自2000年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出台以来,全国“治超”已14年之久。
然时至今日,“治超”的“文山会海”不仅没有压住超载超限,一些文件甚至异化为保护管理部门“创收”的工具。
各级政府是治超工作的责任主体,各级政府不仅要协调管理、统筹全局,同时要为治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地方财政不得向执法部门返还罚款,但返还罚款早已成了潜规则,有些地方政府难免将治超当作额外收入的途径。
超限超载屡禁不止的症结在于事权与财权分离——行政执法按事权属地方管理,维护因超限超载受损的道路则按财权由省级财政埋单。
地方政府有安排人事上路罚款之权,却无承担道路维护成本之责,如此一来,难免导致地方执法机构膨胀,甚至为了增加收入而对超限超载车辆罚款放行。
如果地方政府彻底根治超限超载,不仅意味着“自断财路”,同时意味着无法随心所欲地安排人事。
一些治超站对外表现为“以罚代管”,还有一层原因是“以罚代养”,由于多数治超站的经费都未能列入地方财政保障,也未列入省级财政预算。
因此,多数基层执法人员实际上是依靠罚款来“养”的。
严格执法将意味着砸自己“饭碗”。
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作为行政执法体系改革的一部分,治超改革的要务还在于简政放权。
首先,应厘清公路的规划审批权——在保障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将公路的规划审批权下放至地方,或许更符合地方实际。
打破“拨款修路”的惯有模式后,“自收自支”的地方政府自然会学会管理每一分财政资金,也更有利于将公路建设管理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统筹管理。
如再强化监督,治超工作才可能真正回归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本位。
其次,可考虑将财权下放——成品油税费改革之后,中央财政已为公路维护和执法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问题的关键是,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中省级收入部分占大多数,从而造成“事权”与“财权”割裂。
2015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写作模拟题
2015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写作模拟题【给定资料】2015年高考第一天,江西高考舞弊案曝光。
媒体记者冒充替考“枪手”,最终持假冒准考证混入高考进行考试。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介入江西高考舞弊案,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联合南昌市警方开展调查核实,有关考生已经被警方控制。
2014年11月,南方都市报记者卧底了一个高考替考组织,湖北个别高校多名大学生加入,试图通过充当“枪手”牟利。
7日上午,包括南都记者在内的多名“枪手”正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他们均持有由“上线”提供的具有本人照片的“身份证”、“准考证”,部分证件户籍地显示为山东。
与此同时,南都记者证实这些证件信息已存于江西教育考试院系统,照片为“枪手”本人。
6月7日上午,南方都市报卧底调查组报警后,立即向南昌警方提供掌握的全部线索和材料,包括卧底人员在内的调查组成员,全力协助警方甄别替考组织成员,快速抓捕,固定证据。
南昌公安局东湖分局的办案民警很拼,通宵达旦,全面部署抓捕。
卧底记者和卧底调查组其他成员,也彻夜未眠,连续工作,协助警方印证线索,形成证据链。
因案件特殊,且仍在侦办中,卧底调查组暂时还不能公布全部情况,部分内容仍需保密,只能随着案件进展,逐步披露其他案情。
6月8日下午,紧急协助警方破案的工作结束后,为保证安全,包括卧底记者在内的调查组成员,分批次离开南昌。
公开报道后,卧底调查组成员收到威胁短信,车辆轮胎也遭到破坏,警方均已知晓。
目前,卧底记者平安,正进行采访工作。
请根据给定材料,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要求:有说服力,自选角度,联系实际,素材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参考范文】打击高考舞弊筑好公平底线高考首日,一则“湖北大学生江西替考”新闻引发关注。
回顾近年来的高考,类似事件屡有发生:从2000年的湖南嘉禾高考舞弊,到2008年甘肃天水集体冒名替考,再到2014年河南开封查处的大规模考场弊案……一再出现的高考舞弊案警示:在做好源头防控的同时,还应强化依法治考,对高考舞弊依法严打。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严格执法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严格执法[热点透视]案例一:钓鱼执法几年前上海私家车主孙中界遭遇“钓鱼执法”,自断手指以示清白,招致舆论和法律界人士猛烈炮轰行政执法中的“钓鱼执法”,原以为自此各地当引以为戒,这种本质是“公权碰瓷”的恶劣执法方式当会绝迹。
但不成想其依然僵而不死,在社会某个偏僻的角落里继续作恶,展示着上街碰瓷的公权之恶。
2014年7月12日,湖南蓝山县人陈作雄在县城闹市区骑摩托车遭便装执法人员“钓鱼执法”,摩托车被扣押。
当天下午,陈作雄写了两份“申冤书”,一份留在家中,另一份带在身上,然后到交通局运管所交涉。
两天后,其被发现在运管所办公室上吊死亡,在旁边墙壁上留下了“请为我申冤”五个字。
在“钓鱼执法”中,当事人固然是那条“鱼”,但在背后,法律、道德和人们的善良之心,则是条更大的“鱼”,会一并被“钓鱼执法”所钩走和摧毁。
更重要的是,当“钓鱼”成为执法常态,法律就不再是维护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公平中立的“第三方”,而成了执法者手中为了实现谋利等不良目的的私人工具,任由其收放利用。
同时,执法对象被迫危险地游走在守法和违法的边界处,稍有不慎就会被引诱着迈入已经编织好的违法的“笼子”。
面对如此的情况,尤其是执法者应做更多的思考。
如何治理、维护城市治安环境,不能只是放在简单的“边缘式”执法上,更应在制度上做好保障。
法治秩序的逐渐建立,需要公众的遵守,同时需要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执法者的行为,是执法部门乃至政府部门的门面,一举一动时刻代表着政府部门的形象,守法者违法,同样给法律泼了冷水。
作为执法者,不能简单只是执法者,更应扮演执法者与服务者的双重角色,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法水平,又要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严格守法、公正执法;政府部门同时又要加强社会管理,多渠道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将矛盾化于公正之中。
案例二:靠美女城管改执法形象是“头痛医脚”2014年春节临近,不少南充市蓬安县市民已经感觉到蓬安城市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2015年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为夺刀考生单考
申论热点:为夺刀考生单考【背景链接】2014年5月31日,江西宜春高三考生柳艳兵在客运班车上与持刀歹徒搏斗的事迹,引来各方称赞.6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一张柳艳兵头缠纱布躺在病床上的图片,并且援引教育部的说法称,待柳艳兵和另一位受伤考生易政勇康复后,将为其组织单独考试.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热议.【标准表述】[单独考试的意义]一是对社会正能量的肯定.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人人奉献正能量,人人传递正能量.高三考生在公交车上见义勇为、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夺刀救人,这正是我们一贯倡导也是社会最需要的正能量.夺刀考生因为夺刀救人身负重伤住院,无缘正常高考,尽管还有明年再考的机会,但毕竟耽误了一年,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个重大损失.教育部及时表示将组织单独考试,就是对其身上体现出来的正能量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二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弘扬中国精神.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老爱幼等等,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夺刀考生见义勇为,夺刀救人,为制止犯罪,挽救他人生命,作出了重要贡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理应得到国家的褒奖和社会的宽容.教育部表示将为他单独组织考试,显然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三是对以德为先人才标准的坚持.人生在世,做人、做事都很重要,但比较而言,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做好事,否则做人失败,做事也不可能成功."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国家选拔人才,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但德优先于才,才服从于德.夺刀考生在公交车上夺刀救人的英雄行为,表明他做人是成功的,他的德是优秀的.做人成功,品德优秀,相信其才学也不会差,正是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所以,我们不能让这样的优秀人才无缘高考,为其单独组考就是对其优秀道德的一种肯定与认可.四是对公平竞争原则的重申.因勇斗歹徒而与高考失之交臂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倘若来年再考,无疑既浪费了两位的大好青春,以及一定程度的经济成本,也让整个社会为他们错过一年时间的遭遇感到可惜.但不能为了照顾见义勇为而丧失升学的原则和标准.为此,教育部提出通过单独高考的形式,为两名同学补回失去的机会,并以此来证明柳艳兵两位同学的知识和素质,对于其他"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同学来说,这也可以是一种公平.[措施]一方面对救人考生的奖励,应在合理的范围和框架下进行.比如加分的标准,应该进一步细化.明确加分的上限和底线,更易为大众接受.比如加分的程序,应该制度化和明朗化.奖励应该具有普遍性而不是偶然性,不应该为个别人的心情左右,甚至不应该为媒体是否报道、是否广泛报道而左右.此前社会对于道德加分有过置喙,人们怀疑的不是对道德的激励,而是担心道德加分过于主观随意,会造成公平减分.制定明确的加分标准,把加分的决策权交给公众,在门户网站上征询公众意见,而不是由个别人闭门决策,显然有利于增进公平.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应制定相关法规,以保护那些因公共利益而不能参加高考学生的权益,让青年在维护正义时能挺身而出,无后顾之忧.这次对夺刀考生二人"组织单独考试",今后也可以考虑其他因公缺考的个案,制定一系列可以参照执行的补考补录条例以及严格的审查、执行程序.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这些措施理解为高考的"破格"、"破例",而应视作改革、完善高考制度的正常措施./?wt.mc_id=bk11826。
2015国考申论范文:加分之乱 公平之伤【陕西华图】
2015国考申论范文:加分之乱公平之伤【陕西华图】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有近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对于全力备战2015国考的考生们来说其实已经非常紧迫了。
如果还有考生在申论部分茫然无措,那么不如从模仿范文开始,学习他人申论佳作的精彩之处,加以借鉴利用再逐渐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提升成绩的速成法。
【背景材料】1.在考生人数下降的背景下,加分却愈演愈烈,随之暴露出的一系列加分乱象令人忧心。
伴随左右的,是互联网论坛上,关于中考加分改革及存废的讨论。
加分乱象引发了对于加分政策的质疑,有些网友甚至提议要废除中考加分政策。
梳理各省份加分政策,除多地对军人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华侨归侨子女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优待外,亦有不少“地方色彩”浓厚的自选动作。
如某省会城市规定,凡在该市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家子女可降低一个分数段(即10分)录取;还有城市规定引资100万美元以上的侨眷子女,在重点高中统招生和配额生录取时加2.5分,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统招生录取时加5分。
纷繁荒诞的加分乱象不断见诸报端,中考加分的灰色操作空间,滋生了大量“猫腻”。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这项各省份多年来普遍存在的常规动作近年也频遭质疑。
2.“公平是教育的生命线。
中考对学生的考察应该根据分数和能力来配置,加分项目应该少而精,科学设置。
如今很多加分被人操纵,客观上为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
”湖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王学杰说,诸如“拼爹”加分、巧立名目之类乱象,让升学从某种程度异化为“金钱标准”和“权力标准”,严重损害教育公平。
据了解,哪些项目可以加分、加多少分等问题上,不少省区市都有自由裁量权,这为权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力寻租留下了机会。
在有些加分项目上,判断某个学生是否符合加分条件的标准和依据不明,完全取决于考官的主观判断,对加分项目的考核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时政热点:治理考场舞弊,也要严打招录舞弊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时政热点:治理考场舞弊,也要严打招录舞弊来源江门中公教育记者6月2日从教育部网站获悉,2015年高考临近,教育部会同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齐抓共管,整肃考风考纪,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一是集中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四大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二是开展考试安全联合督查。
三是指导督促考风考纪薄弱省份强化工作。
四是开展诚信考试教育。
(6月3日《中国教育报》)高考在即,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齐抓共管,集中开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提醒考生诚信考试。
应该说,治理是及时的,提醒是温馨的。
此举对于维护高考诚信具有积极意义,对不法分子与舞弊考生也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高考舞弊的问题确实不容忽视,河南郸城县高考替考未遂事件,云南宣威学生作弊、替考事件,湖南耒阳一中考点无线电发射答案事件,湖北钟祥因舞弊受阻围攻监考老师事件。
就是近年来几桩比较典型的高考舞弊事件。
而且这几起舞弊事件都有教育者直接参与。
郸城替考案从考生相片采集、准考证制作到监考环节,从老师、学校到招考部门俨然形成了一条龙的舞弊产业链条。
宣威事件中,学校威逼高二尖子学生参加高考替考,为学校“争光”。
学校甚至规定,发现学生舞弊,监考老师要写2万字的报告。
湖南耒阳一中事件,老师赤膊上阵,直接用无线电发射器向考点发送答案。
在钟祥三中,考生买好作弊器材,但异地来的老师监考严格、作弊信号被屏蔽,有人跑到考场关闭屏蔽仪,有人围攻监考老师。
被喻为“国考”的高考,在某些地方出现如此疯狂的舞弊问题,高考还有诚信吗?除了高考考试环节的舞弊以外,高考加分、保送、自主招生的公平诚信问题更是疑云重生。
官员、富人与教师子女垄断大部分高考加分特权、保送指标,就是无法绕去的问题。
前不久,南方某高校相梳理总结该校10年“保送生”情况时发现,绝大多数“保送生”为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子女。
来自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高考加分政策已和择校费、大学高学费一起,成为公众心中的三大“教育不公平”;76.9%的人建议取消一切可能滋生腐败的高考政策,让高考重新“裸”起来。
2015年事业单位笔试申论热点:“高考钉子户”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
2015年事业单位笔试申论热点:“高考钉子户”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语文一般,数学一般,理综一般,英语马马虎虎,反正肯定考不上”以及“明年再考,一定行”。
昨天出了考场,梁实又是毫无新意地说出了这两句考后总结。
或许正是这样的性格,让他这两年在被营造出“考着玩”、“打酱油”,或者“炒作”的形象。
他每年都这样说,却几乎每年都只考300多分,离他希望考上四川大学的分数,还差了两百多分,连三本的学校,也还有一大截的距离,“梁三百”的外号由此得来。
当所有媒体都习惯了每年得到梁实同样的回答,对梁实的兴趣终于在今年降至冰点(6月9日《成都商报》)。
因为要圆自己一个四川大学梦,梁实在高考的漩涡中已经“扑腾”了19年,并且从现在的成绩来看,其距“川大”录取分数线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样“屡败屡战”,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恐怕早就心灰意冷断然放弃。
但梁实却没有服输的迹象,不仅一次次坦然接受自己的失利,还要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执着走下去。
显然,在媒体记者的眼中,每年重复话语和毫无新意的高考得分,已经让他失去关注的“新闻价值”,更没有人再去质疑其是“炒作”,连当初支持自己参加高考的妻子也对他的这种执着报以“白眼”,而在不少人眼中,当初“执着追梦”的高考钉子户,已逐渐沦为了“调戏高考制度”的笑谈。
对为实现个人理想而执着追求毫无懈怠并最后取得成功者,无数励志名言都给与了最经典的概括,并以此激励后来人。
但对于更多同样执着和付出艰辛努力没有实现预期理想,励志名言中却很少提及,似乎没有实现理想,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非但无法激励作用,反而是在“泼冷水”。
我们无法预知“高考钉子户”最后是否如愿进入“川大”,但其高考历程又何尝不是最可贵的励志标本,而且据梁实的辅导老师说,梁实确有一定的实力,“那就是一只在树梢的苹果,他踮起脚,是够得到的”。
这也说明实现上“川大”对于梁实已不遥远,更进一步或可实现,现在后退则永远无缘。
尽管梁实成为“高考钉子户”,参加19年高考大多得分都只在“梁三百”上徘徊,距“川大”的录取分数线也相差“两三百”,但这并没有让梁实放弃梦想,依然“不出去打牌不喝酒”,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选择在小茶馆一角埋头读书,依然一年一年冲刺高考,这种执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本身就值得推崇,相比起不少怨天尤人甚至沉溺于吃喝玩乐不思进取的碌碌无为者,梁实的这种渴望求知的韧性更难能可贵,或许梁实如何努力也难以越过“川大”的门槛,但至少将来不会为自己的不努力而感到遗憾。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重拳打击高考替考【陕西华图】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重拳打击高考替考【陕西华图】2015国考越来越近了,此时的考生复习已进入到关键时期,广大考生们除了要多多练习真题外还要注意查漏补缺,更加有针对性的备战国考。
当然,除此之外,关注时政热点,积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考生在这一阶段必不可少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公务员考试,尤其是申论部分往往和社会热点密切相关。
陕西华图为便利考生备战国考,提供大量参考热点,希望助大家一路成“公”!事件概述央视曝光高考枪手替考利益链,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替考,组织者称给枪手5万元可考上重点本科。
对此,教育部已派工作组赶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导督办调查,并请公安部指导有关地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发布情况说明称,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
模拟题模拟题:6月17日河南省招生办回应高考替考事件,称2014年该省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参考解析高考讲求的是公平,公正,替考的发生说明了当事人对高考公平性、公正性的严重破坏,也是对法律的藐视。
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为了唾手可得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良知,肆意践踏高考的权威性。
高考替考这种顽疾由来已久,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第一、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没有对高考相关的违法犯罪做出处罚规定,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第二、高考监管部门的监督不到位,致使很多偏远地区,权利人之间相互串通,跨越权利的制约和监管。
第三、组织者、替考者法律意识淡薄,缺少应有的诚信意识。
因为高考,很多家庭,孩子足足花费了十几年的心血,他们想通过高考这个跳板跳出自己最美的姿态,为了确保高考的公平,维护国家的公信力,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根上斩断这个毒瘤,确保高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首先、尽快制定考试法,并对刑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对考试的全过程作出法律规定,明确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处罚,让参与替考等行为的考试舞弊者受到严厉制裁、付出高额成本。
2015年国家公务员最新时事:高考“免死牌”让谁汗颜
2015年国家公务员最新时事:高考“免死牌”让谁汗颜
时事政治:考场上,考生在绞尽脑汁,希望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考场外,家长在费尽心机,调动一切力量为孩子服务。
当高考“免死金牌”高高挂起,注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异乎寻常。
高挂“免死牌”,让高考凌驾于一切之上,这样的事层出不穷:经一名考生家长要求,小区分时段停运电梯,以免影响该考生休息;家长排成人墙来封路“护考”,不让电动车的喇叭声干扰考生;家长将消毒剂喷到池塘里,毒死制造蛙鸣声给考生添乱的青蛙……
亮出高考“免死牌”,似乎一切都可以理解,但别忘了,它们虽然情有可原,却法理不通,甚至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试问:那些用高考做“免死金牌”的家长,你们不汗颜吗?
高考“免死牌”让考生汗颜。
“十年寒窗磨一剑”,考生们渴望成功。
一些干扰都会影响发挥,导致失败。
然而,为避免发挥欠佳采取不合理措施,并非考生所愿。
家长们是否考虑过,在你们的“过分”之举备受质疑、引发争议的同时,也让孩子陷于“不义”。
高考“免死牌”让社会汗颜。
照顾考生,体现的是人性化,营造的是公平公正的环境。
但是这种照顾不能过度,更不能违法。
事实上,有的照顾是“变了味”的,它放大了“小我”利益,这并非社会所提倡。
在高考关注度不断升级的今天,国家和地方都已出台了不少政策来保障考生的权利,人们也在自觉维护着良好的考试环境,何必非要草木皆兵?笔者要对那些家长说:你们的初衷可以理解,对孩子的爱让人感动,但是“爱再浓,情再切”,也不该被“高考的免死牌”左右。
更多备考信息请点击查看
文章来源:教育北京分校西客站学习中心
北京人事考试信息网/u/1784439947。
治理高考作弊需要打破“利益链”推进异地组考
治理高考作弊需要打破“利益链”推进异地组考2013年04月10日09时感谢您阅读由高考频道(https://www./gaokao/)编辑、收集、整理的《治理高考作弊需要打破“利益链”推进异地组考》资讯,高考网资讯来源于北青网熊丙奇!据报道,为防止各类微型电子通讯接收设备被隐藏或伪装携带进入高考考场,2013年,江西省高考将统一考试文具。
所有考生一律使用全省统一订购(考生购买、用后归己)的考试专用文具。
考试专用文具套装包括:考试中性黑色水笔2支(另配笔芯2支),填涂2B铅笔和绘图铅笔各1支,量角器、三角板、圆规各一副,橡皮、垫板各1块。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前,考试专用文具禁止带离考场。
虽然江西省教育部门强调这是打击作弊的举措,但网友并不买账,质疑此举有向考生摊派强制购买,有关机构(人员)从中牟利之嫌。
考生统一订购文具,这是多么大的一笔开销——江西2013年高考报名人数27万,就以每套文具10元计算,就将是270万元,更何况,这些文具很多考生本来就有,为何要因考试而重新购买?更重要的问题是,统一购买文具,真能防止作弊吗?分析近年来的作弊案,几乎没有用文具直接作弊的——考生怎么用圆规、铅笔作弊?主管部门可能说,有考生把微型电子设备隐藏在文具中,按照这一思路,考生也完全可以把电子设备藏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衣服的纽扣中,是不是应该每个考生都必须像古时考场一样沐浴更衣才进考场呢?针对考生用先进的电子设备作弊,我国各地的考试部门没有少下工夫,包括在考场用金属探测仪探测,架设屏蔽仪进行干扰,可为何还是没有防止这类作弊呢?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操作技术、工具的是人,如果参与检测、监管的人员卷入作弊,那么,仪器也就失灵了。
地方教育考试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参与作弊,里应外合,这是我国高考作弊的最严重问题,也是最难治理的方面。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高考直接牵涉到各地的高考政绩,加之有一些人想从中牟利,于是集体作弊时常发生。
2015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西安2440人作弊”考试法亟待制定
厦门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职类考试辅导首选品牌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西安2440人作弊”考试法亟待制定 团伙报名参考,提前交卷离场拼合试卷,请人短时间完成试题,通过无线发射台向考场内作弊者传递答案……日前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西安市2440人作弊被抓。
(10月27日《新闻晨报》)去年6月卫生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施行,要求药品企业负责人及批发企业质量负责人必须是执业药师,新开办药店负责人必须是执业药师;对于已营业的药店,给3年过渡期,至2015年年底,如还未注册、配备执业药师,则取消售药资格,而该项考试是两年一轮,“大限”来临。
任何考试都要讲究公开、公平、公正,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自然更是如此。
若是有了不具备相应特殊职业技能、资质的人蒙混过去,执业上岗,滥竽充数,非但有违考试及就业公平,也势必埋下隐患,将严重威胁、危害公共利益。
舞弊泛滥也是对考试秩序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破坏。
此外,若有公职人员与舞弊者里应外合,相互串通,权钱勾兑,也涉及渎职的腐败犯罪。
今年曝光的河南杞县高考舞弊案等,已让公众“审丑疲劳”。
而我国各种考试之多,涵盖方方面面,除了高考等国家教育考试,还有俗称“国考”的公务员考试,同样“逢进必考”的事业单位招考,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等。
但是,迄今无一部考试法出台,来加以规范;即便有作弊者或团伙涉及犯罪,也往往只能“零敲碎打”式的从《刑法》中找出相关“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之类,来勉强制裁,也非切中肯綮,十足到位。
舞弊有组织化、专业化的趋势,形成灰色产业链条,当与立法的缺失及不健全,有着莫大关联。
希望能够尽快出台涵盖高考、公考、职业资格考试等多类考试的考试法,对考试行为进行规范。
同时,鉴于在上述考试中,舞弊行为对于招考公平、就业公平乃至公共利益的危害性,建议刑法也能增设对应的专门罪名“考试舞弊罪”,以便对重大舞弊行为进行精准到位的打击,从而提高犯罪成本,来取遏止之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国家考申论热点:斩断高考作弊利益链【背景链接】
据报道,2014年6月18日,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参加替考。
教育部回应称,已派出工作组赶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导督办调查。
河南省招办回应称,2014年该省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
此事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热议。
近年高考作弊案
2009年吉林非法生产销售高考作弊器材案;2010年甘肃靖远县高技术工具作弊案;2012年湖北黄冈市公安局查处了蕲春高考舞弊案;2013年山西忻州在保德县、岢岚县、原平市三地抓获8名参与高考舞弊的作案人员……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
——李克强[原因]
高考作弊之所以高发,关键原因有三。
其一,对于作弊行为的调查、处理,往往单独由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监管不完善。
教育行政部门也是作弊的相关利益者。
替考作弊案,如果查实监考被收买、通融,教育行政部门至少要负领导责任。
还有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当地的高考利益,纵容作弊——作弊可提高考生的分数,也提高当地的升学率,如此一来,作弊调查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作弊事关考试公平,一分之差也影响学生的最后录取结果,一名考生作弊成功,就完全可能改变整个录取秩序。
因此,教育部门往往以平息家长情绪、维稳等名义,压下作弊事件,对其轻描淡写,而一些参与作弊者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于是有恃无恐。
其二,作弊的收益巨大,已经形成作弊利益链条。
组织替考者可以用经济利益通融监考者。
组织者、替考者、监考者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
并且部分组织者以行贿监考者等为卖点,向考生展示自己的能力。
更应该引起反思的是,考生、枪手不引以为戒,而是从中发现属于自己的“机会”,在他们看来,被抓只是小概率事件,他们凭借作弊的分数进入更好的学校,而一旦成功,考生的命运就可能完全改变。
按照我国当前大学不坚持质量标准“宽出”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出意外将顺利获得文凭,而拿着这一纸文凭,他们可继续玩各种非法手段,谋求好职位,甚至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其三,整体大的教育环境过于看重高考成绩。
虽然现在的高考已经不再是“千军万马过
独木桥”的局面,但是高考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小视。
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实施素质教育、淡化应试教育痕迹,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是“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
高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
高考成绩不仅是学生,也是教师身上一道难以摆脱的紧箍咒。
高考成绩还是政府对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学校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硬指标。
高考成绩意味着考生的前途命运,意味着学校的经济效益,意味着教育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政绩。
再加上,高考招生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域不公,河南等人口大省考生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的机会与北京等省市差距较大。
于是,在整体教育环境急功近利的情况下,诚信道德,法律尊严等都为利益让路。
[影响]
替考行为破坏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不仅已经触犯法律,而且破坏了公平选拔的原则,更是对社会风气以及年轻人心灵的戕害。
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性替考事件中,参与其中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在社会上树立了一个弄虚作假的印象,不仅破坏政府公信力,也会使替考的学生和被替考的学生因此陷入价值观的困境。
[措施]
当前要堵住高考替考行为,就必须尽快堵住高考制度漏洞,彻查背后的利益链条。
对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一是要通过加强学生档案和户籍管理。
比如在考生报名和信息采集时可以采取指纹识别方式,学生电子信息一经录入就不能更改等等,从制度上、技术上堵塞漏洞。
二是强化考务体系自身的监控与成员的审核和选拔。
要对替考事件幕后的组织者、策划者以及整个替考过程和手段严查到底,不仅要清退查处替考者,而且要深挖彻查替考背后的利益链条,甚至是腐败行为。
不论涉及什么部门和个人,都要一查到底,对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要绳之以法,以维护高考的公平与公正。
三是要加大监督力度。
在全社会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可以学习西方教育体制,引入家长委员会,对教育中涉及公平竞争的考试、选拔等进行监督,必要时可以对结果质疑。
媒体监督也不能放松,例如此次案件的曝光,媒体功不可没,但不应止步于曝光,还要建立长效机制,在事件发生后继续追问。
四是加强学生素质和道德教育。
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根源上杜绝作弊观念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