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护理常规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昏迷病人执行昏迷病人护理常规。
二、按虫媒传染病隔离,病室应有防蚊设备和灭蚊措施。
隔离期限至病人的体温正常为止。
三、病室应安静、阴凉、通风,利用各种方法降低室温,要求室温控制在28℃以下。
四、发热期间宜给清淡而富于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供给足量水分,昏迷及吞咽障碍者可行鼻饲。
恢复期应逐渐增加营养成分的摄入。
五、重症病人设专人护理,备齐抢救药品、氧气、吸痰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包,以备急需。
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注意有无惊厥先兆,如双目凝视、肢体发紫、口角抽动的,并及时通知医师。
七、每日做口腔护理2-3次,保持口腔清洁。
口唇粘膜干燥者,应涂石蜡油保护。
已有口腔炎者,于清洗洁净后,用1-2%龙胆紫或冰硼散、青黛散涂擦。
昏迷者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2次。
眼睑不能闭合时,于清洗后涂以抗生素眼膏,并遮盖湿纱布,预防角膜溃疡。
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5%樟脑酒精按摩受压部位,经常翻身,以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
尿潴留者,可行膀胱部位按摩加压排尿。
九、高热者每2小时测体温1次。
凡体温超过39℃者,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包括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针刺、用退热剂及亚冬眠疗法等。
十、惊厥者及时加用床挡。
将缠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病人牙列之间,防止舌咬伤。
注意给氧和吸痰。
必要时拔除鼻饲管。
给予止惊药物,常用者如安定、水合氯醛或阿米妥钠等。
亦可采用针刺止惊或亚冬眠疗法。
颅内压增高者按医嘱给脱水剂。
十一、呼吸衰竭的护理1、严密观察呼吸衰竭表现,如呼吸频率、节律、抽泣样呼吸、双吸气及呼吸暂停等,及时通知医师,给予氧气吸入。
因频繁惊厥或脑水肿引起的呼吸衰竭,应分别给予止惊剂或脱水剂。
2、病人头部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必要时抬高床***体位引流。
防止舌根后坠,随时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加用祛痰剂。
有呼吸道感染者,及时应用抗菌药物。
3、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并给呼吸兴奋剂。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护理措施:
1、调节体温:
(1)室温控制在28℃以下,可采用冷水擦地,安装空调。
(2)物理降温法:头部放冰帽、冰枕,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放置冰袋及酒精擦浴。
(3)药物降温:安乃近滴鼻或肌注。
2、维持机体营养、补充消耗:高热期丢失大量体液.需补充水份,并供给富有营养的流质饮食,昏迷或吞咽困难应以鼻饲或静脉输液,急性期后病人应酌情增加营养,逐渐改为半流质或软食。
3、惊厥的处理:惊厥先兆表现为高热不退,或体温持续上升,肢体紧张,两眼凝视等,发现后立即通知医生,惊厥时口腔内放置牙垫,避免舌咬伤,分泌物较多时可用吸引器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昏迷护理:
(1)防止窒息:将婴儿头转向一侧,定时翻身拍背,吸出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人性和坠积性肺炎。
(2)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清洗口腔,每日3—4次,鼻唇部涂抹石蜡油,1日数次,防止口唇干燥。
(3)眼部护理: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涂以金霉素眼膏及用湿生理盐水纱布遮盖。
5、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和记录患儿精神、意识、一般状态、瞳孔的变化,定时测量T、P、R、BP,备好急救药品及抢救器械,随时准备投入抢救。
6、保护皮肤,预防压疮:定时翻身,受压部位及骨隆突处垫气圈,并用滑石粉或30%—50%酒精轻轻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位平整、整洁。
7、促进机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8、加强心理护理,减轻焦虑。
传染病护理常规
传染性疾病护理常规目录一、一般护理二、麻疹三、伤寒、副伤寒四、细菌性痢疾五、霍乱六、病毒性肝炎七、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八、流行性出血热九、猩红热十、水痘十一、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环境要求1.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采光充足,定时通风。
2.病床间距合理,床单位整洁、舒适。
消毒隔离要求不同病种,采取不同的消毒隔离措施。
病人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应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随意进入清洁区。
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应根据不同病种分别戴好口罩,加穿隔离衣,操作前或操作后进行手的消毒。
餐具做到定时消毒,出院做好终末消毒。
1.呼吸道传染病,严格按不同病种分室收治。
2.消化道传染病,有条件的应按不同病种分室收治,如同收一室,应采取床边隔离措施。
对所用检查、治疗物品最好分病种使用,否则应进行消毒后,再给另一病种病人使用或使用一次性物品。
对其分泌物、排泄物均应先进行消毒再处理。
3.经血传播传染病,取血时严格执行一人一巾、一管、一消毒制度;对有皮肤破损者,接触污染血源及分泌物时要戴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侵入接触者的粘膜或破损皮肤上。
4.自然疫源性传染病⑴昆虫媒介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进行操作时需戴口罩,勿需加穿隔离衣,但要注意灭蚊蝇;⑵动物源性传染病:如狂犬病、炭疽应分室收治,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护理时须戴口罩、加穿隔离衣、换鞋、戴手套和防护镜,其分泌物、污染物品一律焚烧。
医疗用品尽量使用一次性,否则用后严格消毒。
换药物品先浸泡消毒后,再经高压蒸气灭菌,伤口敷料必须焚烧。
传染病护理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填写护理记录单。
2.急性期、高热及伴有合并症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恢复期及轻症者可适当活动。
出现烦躁、谵妄者,根据病情变化,遵医嘱进行等级护理,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急性期、恢复期,伤寒等病人要遵医嘱给予合理饮食。
4.做好心理护理,掌握并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消除病人对疾病的顾虑及急燥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养病;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使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日康复。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考点总结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一、病因、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传染源人和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可发生病毒血症,成为传染源。
猪是乙脑主要传染源及中间宿主传染性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途径蚊虫是乙脑主要传播媒介易感人群小儿为易感人群,非流行区任何年龄人群均有易感好发季节夏秋季流行二、临床表现分期1.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2.前驱期一般1~3日,起病多急骤,体温在1~2天内高达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
3.极期病程4~10天。
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症状。
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持续7~10日意识障碍嗜睡、谵妄、昏迷或定向力障碍等,持续1w左右5.后遗症期指恢复期神经系统残存症状超过6个月尚未恢复者。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痴呆、失语、肢体瘫痪、扭转痉挛以及精神障碍等。
二、临床表现——分型三、辅助检查血常规、脑脊液、血清学及脑CT检查等。
特异性IgM抗体在病后3~4日即可出现,2周达到高峰,有早期诊断价值。
(2,3,4)四、治疗原则全面支持和对症治疗。
处理好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是抢救乙脑病人的关键。
五、护理问题六、护理措施七、健康教育(补充内容)1.大力开展防蚊、灭蚊工作,防止蚊虫叮咬;加强家畜管理。
2.对10岁以下小儿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进行乙脑疫苗接种。
3.对有后遗症的患儿做好康复护理指导,教会家长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及康复疗法,如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
坚持用药,定期复诊。
患儿男,5岁,因“高热、头疼伴烦躁不安3天,时有抽搐发生”入院,查体:体温41℃,呼吸32次/分,神志清,颈项强直。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82,脑脊液:有核细胞数100×105/L,蛋白400mg/L,糖和氯化物正常,临床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目前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使用脱水剂预防抽搐B.給氧以改善呼吸困难C.应用抗病毒药物D.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E.采用物理降温和退热药降低体温『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流脑患儿应密切观察和记录体温,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该患儿目前体温41℃,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和退热药降低体温。
【实用】-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1体温、热程。
1.2意识障碍程度。
1.3惊厥或抽搐的程度、持续的时间。
1.4呼吸的频率、节律。
1. 5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变慢等颅内高压的表现。
1. 6脑膜刺激征。
2.护理问题2.1体温过高2.2意识障碍2.3气体交换受阻3.护理措施3.1高热对症处理,以物理降温为主,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
3.2应卧床休息,病房有防蚊设备及灭蚊措施,防止强光、声音刺激病人。
有计划安排各种检查、治疗、护理,避免操作刺激诱发惊厥或抽搐。
3.3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取下义齿,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4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血压改变、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改变及肌张力。
3.5呼吸道痰阻者,及时吸痰,给予氧疗,必要时气管切开或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3.6用药护理使用亚冬眠疗法和镇静剂时,注意观察呼吸情况。
使用脱水剂时,应早期足量,避免渗漏。
使用呼吸兴奋剂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3.7做好眼、鼻、口腔的清洁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形成。
3.8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坠床,必要时用床档或约束带约束。
3.9健康教育本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猪是主要的传染源,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加强居住场所的环境卫生。
重症患者可发生后遗症,指导家属及病人进行康复锻炼。
4.健康教育要点4.1加强家畜的管理,搞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
4.2大力开展防蚊、灭蚊工作。
4.3对10岁以下儿童和初进入流行区的人员进行疫苗接种。
5.护理评价5.1体温正常。
5.2意识正常。
5.3呼吸道通畅。
传染病护理常规
传染病护理常规及操作规范(一)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三)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四)伤寒、副伤寒护理常规(五)霍乱护理常规(六)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七)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九)疟疾护理常规(十)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十一)百日咳护理常规(十二)水痘护理常规(十三)艾滋病护理常规(十四)麻疹护理常规(十五)结核病护理常规(十六)登革热护理常规(十七)手足口病护理常规(十八)人禽流感护理常规(十九)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护理常规(二十)猩红热护理常规传染病护理常规(一)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三、病室环境要求简单,便于消毒。
一切设备最好是金属、陶瓷、塑料或木料制成。
室内要空气新鲜,保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
四、尽早地填写传染病卡片,上报防疫部门。
五、向新病人详细介绍有关制度,如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划分,活动范围、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等。
六、病人入院后按不同病种安置病室,并执行不同的隔离方法(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昆虫隔离、严密隔离),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七、急性期卧床休息。
恢复期及轻症者可适当活动。
谵妄及有精神症状者,加放床挡以防坠床。
八、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每次记录大便次数。
如有突然改变或出现惊厥、面色苍白,紫绀、严重呕吐或腹泻、大出血等情况,立即通知医师。
九、按医嘱给饮食,呕吐、腹泻者鼓励多饮水与补充电解质。
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后方可食用。
十、高热、昏迷病人,执行高热、昏迷护理常规。
对外感风寒、发疹性热病正在出疹时的病人,一般不用冷敷或冷水擦浴,可行针刺治疗。
体温过低或四肢发冷用热水袋保暖。
十一、熟悉各种传染病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其先兆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的护理。
十二、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和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传染病分类
1.口腔粘膜变化。
2.饮食、饮水能力及营养状况。
3.皮疹的特点 疹间有无正常皮肤,出疹的先后顺序。
4.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肺炎、急性喉炎、脑炎。
症状护理
1. 出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热无并发症者无需做退热处理,体温升高
39.5-40C或其以上者可遵医嘱酌情应用小剂量退热药,随时观察
降温效果。
2.皮疹 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如清洗、局部用药;避免摩 擦,禁搔抓,给予手套并剪指甲。
4.采集标本应取脓血部分,2小时内送检。
5.尊重关心病人,使其具有良好心境。
健康指导
1.做好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饮食以易消化,富于营养,无刺激性为主,合理调整胃 肠道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3.指导病人掌握腹泻期间防止脱水的措施。
4.向病人讲解便后清洁肛门的重要性。
病毒性肝炎
按消化道传染及血源性传染疾病护理常规执行。
肤干燥可涂护肤油润滑。
健康指导
1.出疹时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
2.饮食易消化,富有营养,无刺激。
3.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机体抵抗力
细菌性痢疾
按消化道传染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评估
1.生命体征,有无皮肤苍白、冷汗、脉搏细数、尿少、血 压下降。
2.记录大便次数、颜色和量、有无脓血及里急后重。
3.肠鸣音情况。
4.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⑴昆虫媒介传染病: 如流行性乙型脑 炎进行操作时需戴口罩,勿需加穿隔离衣,但要注意灭蚊蝇;⑵
动物源性传染病:如狂犬病、炭疽应分室收治,医护人员进行治
疗、护理时须戴口罩、加穿隔离衣、换鞋、戴手套和防护镜,其
分泌物、污染物品一律焚烧。医疗用品尽量使用一次性,否则用
20类传染病护理常规
20类传染病护理常规20类传染病护理常规(一)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三、病室环境要求简单,便于消毒。
一切设备最好是金属、陶瓷、塑料或木料制成。
室内要空气新鲜,保持安静、整洁、阳光充足。
四、尽早地填写传染病卡片,上报防疫部门。
五、向新病人详细介绍有关制度,如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划分,活动范围、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等。
六、病人入院后按不同病种安置病室,并执行不同的隔离方法(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昆虫隔离、严密隔离),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七、急性期卧床休息。
恢复期及轻症者可适当活动。
谵妄及有精神病症者,加放床挡以防坠床。
八、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每次记录大便次数。
如有突然改变或出现惊厥、面色苍白,紫绀、严重呕吐或腹泻、大出血等情况,立即通知医师。
九、按医嘱给饮食,呕吐、腹泻者鼓励多饮水与补充电解质。
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检查前方可食用。
十、高热、昏迷病人,执行高热、昏迷护理常规。
对外感风寒、发疹性热病正在出疹时的病人,一般不用冷敷或冷水擦浴,可行治疗。
体温过低或四肢发冷用热水袋保暖。
十一、熟悉各种传染病的并发症,密切观察其先兆病症,及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的护理。
十二、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顾虑和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十三、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十四、做好卫生宣教,按不同病种,向病人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知识。
(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一、执行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二、按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分室收容,重症病人住单人病室。
甲型、戊型肝炎执行肠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不小于30天。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应杜绝血源性传播,并防止病人之间的密切接触。
三、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严格卧床休息。
病症明显改善、肝功恢复正常后可逐渐下床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
对病情反复波动的慢性肝炎病人,需加强心理护理。
帮助病人解除或屡次住院产生的焦虑情绪,重症病人预防自杀行为。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1.加强感染控制:-严格按照手卫生和消毒措施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病房环境清洁卫生;-对于传染源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使用合适的隔离措施,如呼吸道隔离、干预性手术操作穿戴手套,确保病患与他人之间的接触;-定期检查蚊子和其他传染媒介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灭蚊剂等。
2.病情观察: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体温、呼吸等指标,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
特别要关注病患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意识状态的改变。
3.皮肤护理:由于病患可能出现高热,造成出汗和皮肤干燥,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皮肤护理。
包括帮助病患保持清洁和干燥的皮肤,并避免长时间湿润的情况发生。
使用润肤剂保持皮肤湿润。
4.饮食护理:病患在发热期间需要多喝水,以保持水分平衡。
为病患提供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过硬或刺激性食物。
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分配充足的营养,以促进康复。
5.神经功能护理:由于乙型脑炎主要影响神经系统,临床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
在护理过程中,要监测病患的神经状态,并及时记录和汇报。
对于抽搐的病患,要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刺激,并观察抽搐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按照医嘱进行抗抽搐治疗。
6.心理护理:病患在患病期间往往会感到恐慌、焦虑和沮丧。
护士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与病患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
同时,家属也需要得到心理支持和教育,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护理措施。
7.康复护理: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康复需要时间。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并在病患出院后进行随访。
康复护理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的遵从性等方面。
在康复过程中,要鼓励病患坚持锻炼身体和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主要包括加强感染控制、监测病情变化、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神经功能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工作。
第02章 第04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许多 动物(猪、牛、马、羊、鸡、鸭、鹅等)都可 成为传染源。人感染后可出现短暂的病毒血症 ,但病毒数量少且持续时间短,故不是主要传 染源。在流行季节幼猪的感染率高达100%,猪 是主要传染源。
流行病学 (二)传播途径 经蚊子叮咬传播,三带喙库蚊传播最强,蚊 感染10多天能传播乙脑病毒,蚊虫可携带病 毒经卵传代越冬,成为乙脑病毒长期的储存 宿主。被感染的候鸟、蠛蠓、蝙蝠也是乙脑 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正确引导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尽早帮 助病人获得康复。
护理措施:疾病知识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大力宣传乙脑的疾病知识和防治知 识,提高群众的疾病防治意识。
护理措施:疾病预防指导 管理传染源: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隔离至体温正 常。流行季节前给猪进行疫苗接种,减少猪群的病 毒血症。 切断传播途径:灭蚊与防蚊是预防的重要措施。及 时消灭蚊虫孽生地,早期彻底消灭幼蚊,夏秋季以 消灭成蚊为主,冬春季以消灭越冬蚊为主。流行季 节宜用蚊帐、蚊香、纱窗等驱蚊、防蚊措施。搞好 牲畜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蚊季可用苦艾等中草药 对猪圈等场地进行烟熏驱蚊。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根本措 施,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地鼠肾细胞灭活和减毒活疫 苗。
传染病护理学
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护理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
作者:徐雅玲
传染病护理学
第二章 第九节 流行性乙 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 作者:徐雅玲
学习目标 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学特点;发 病机制。
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 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护理 诊断/问题;主要护理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教学案例
评估时重点询问蚊虫叮咬史,病猪史,密切观察 病人的生命征,及时作出护理诊断。
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并做好重症病人及昏迷、 呼吸衰竭的抢救用物及药品等准备,向病人及家 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恐惧、焦虑情绪。指 导合理饮食、休息,减少各种不良刺激。如有功 能障碍,鼓励病人及家属坚持治疗和康复训练, 以防成为不可逆的后遗症。
护理措施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及节律、血压、 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变化、对光反应等。如发 现病人两眼呆视、面部肌肉及口角、指(趾) 小抽动、惊厥等,及时告知医生,并积极协助 处理。
4.治疗配合:对高热病人积极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尽快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遵医嘱使用退热 药物或应用亚冬眠疗法,注意观察疗效及药物 不良反应;定时监测并记录体温,直至体温恢 复正常。
临床特征为高热、惊厥、抽搐、意识障碍、 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及其它神经系统症状。
病死率较高,重症病人可留有后遗症。
乙脑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10~15天,起病急,典型病程分四期:
1.初期:病后1~3天,体温高至39~40℃,伴 头痛,精神倦怠、嗜睡、恶心呕吐、颈项 强直。
2.极期:病程第4~10天,体温高达40℃以上, 初期症状加重,可出现昏迷,全身抽搐、 强直性痉挛及瘫痪,可由脑水肿或脑疝而 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出现病理反射。婴 幼儿颅内压增高可表现为前囱突出。
护理措施
5 .预防和健康教育
宣传乙脑的预防知识,防蚊、灭蚊和疫苗接种是 预防乙脑的关键性措施。在流行季节加强对家畜 尤其是幼猪的管理,如有条件在流行季节前进行 疫苗接种,有助于降低人群发病率。
使患者了解和掌握有关疾病知识,在流行季节, 如出现高热、头痛、意识障碍时应尽快送医院诊 治。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常规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体温变化,有无意识障碍,其程度如何,是否继续加重。
2、评估患者惊厥发作先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
3、评估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先兆等。
二、护理措施1、休息与环境:置于安静单房,绝对卧床休息,病房有防蚊液等各种防蚊措施。
2、饮食(1)初期及极期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昏迷及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液。
(2)恢复期逐渐增加有营养、高热量饮食,少食多餐,进易消化的饮食。
3、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2)注意观察并记录惊厥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抽搐的部位和方式。
(3)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改变,保持呼吸道通畅。
(4)观察并及时记录患者意识改变,警惕脑疝的发生。
(5)准确记录出入量。
三、健康指导要点1、疾病预防指导:加强宣教,并加强对家畜的管理,大力开展防蚊灭蚊工作,控制传染源。
2、保护易感人群:对重点人群及其家属加强预防接种的教育。
3、疾病知识教育:宣传乙型脑炎的疾病知识和防治知识。
四、注意事项1、注意增加营养,防止继发感染。
2、观察患者神志、生理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
3、指导功能锻炼。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感染科护理常规
第二十章感染科护理常规第一节流行性感冒护理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按呼吸道隔离。
隔离期限为退热后2日。
医护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应戴口罩。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3~4次,每次15—30分钟或食醋熏蒸。
一、护理措施1.高热护理:发热期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病人五官清洁,多饮白开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清淡流食或半流食;如食入过少,应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并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2.监测体温,高于39℃要给予头部冷敷,或遵医嘱酌情使用退热剂。
3.肺炎型流感或继发细菌性肺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病人有胸闷、咳嗽、气急、咳血痰、发绀等肺炎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2)明显气促者应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并给予吸氧。
(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经常帮助病人翻身,轻拍背部及吸痰,如痰液粘稠,给予超声雾化吸人。
(4)注意维护心功能,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强心剂。
(5)加强支持治疗,必要时遵医嘱输入血浆或全血。
(6)有中毒症状者,遵医嘱给予皮质激素治疗和选用适当抗生素药物,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7)病人出院以后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二、主要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炎型流感或继发细菌性肺炎有关。
第二节水痘护理水痘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
起病急,有中度发热、乏力、咽痛不适等。
主要临床特征是皮肤、粘膜分批迅速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
一、护理措施1.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隔离期为出疹后7日,或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
病室定时通风换气,每日4次,或用紫外线消毒。
呼吸道隔离要求:感染相同病原体者可同住一室;接近病人时戴口罩,不要穿隔离衣和戴手套;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后及护理下一个病人之前要洗手;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应消毒后弃去,痰具每日消毒,病人到其他科室进行诊治时应戴口罩。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发病前半个月内是否有蚊虫叮咬史,了解人或动物流行情况。
2、评估患者有无起病急、高热、头痛、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和呼吸衰竭的严重症状。
有无脑膜刺激征。
3、了解患者血象、脑脊液、血清学等检查结果。
4、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给予虫媒隔离。
2、保持病室安静,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抽搐或惊厥者,防坠床。
昏迷患者宜头高脚低位,头部抬高15°~30°,以利于减轻脑水肿,且头偏向一侧,防舌后坠及分泌物吸入
呼吸道。
有肢体瘫痪或运动障碍者,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3、根据不同程度给予不同的饮食。
初期及极期给予清淡的流质饮食;昏迷及吞咽障碍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输液,保持每日入水量1500~2000ml。
恢复期患者应逐渐增加高营养、
高热量的饮食。
4、遵医嘱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注意用药的疗效及副作用。
5、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如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变化或呼吸衰竭、脑水肿、脑疝征象时,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抢救。
6、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昏迷等分别按其护理常规。
7、对肢体瘫痪者,给予肢体按摩及被动运动,防止肌肉挛缩及功能障碍。
8、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加强对家畜管理。
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2、指导患者及家属针对后遗症康复治疗和护理,定期复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护理常规
1.按传染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昏迷
者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2.昆虫隔离,病室彻底灭蚊,需有防蚊设施。
3.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
瞳孔的改变,注意有无尿潴留,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重症设专人护理,备齐吸痰器、氧气、气管切开包、抢救
车,以备急用。
5.惊厥护理:
(1).加用床栏以免病人坠床;
(2).牙关紧闭者用纱布缠压舌板或张口器,放于口腔上下齿之间,避免咬伤舌头或口唇;
(3).治疗集中进行,减少刺激以免引起抽搐;
(4).让病员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6.呼衰的护理:
(1).严密观察呼衰表现,如呼吸不规则,双吸气,呼吸暂停等及时汇报医师处理,有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并予以呼吸兴奋剂。
(2).及时吸痰,给氧气吸入,准备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用物,协助医师进行抢救,气管切开后按气管切开病人常规进
行护理。
7.作好口腔护理,同时保护眼睛。
8.注意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
9.恢复期应注意肢体活动,适当进行被动活动,以助功能恢复,
有偏瘫者注意功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