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与原理)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化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九年级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物质是人类感官可以察觉的一切实体,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
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又由更小的质点,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2.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元素和化合物是物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3.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的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的成分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4.反应: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
物理反应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发生可逆变化。
5.分子与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原子紧密结合而成的单个化学实体。
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化学实体,在化学反应中可以交换电子。
二、化学基本原理: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它指出在封闭体系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即化学反应是在质量守恒的条件下进行的。
2.原子价与化合价:原子价是元素原子中外层电子数目的一种表示方法,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学定价,它是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带电价数目的表示。
3.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的力,它用于保持化合物的稳定形态。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4.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数之比。
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无量纲的物理量,它用来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质量。
5.负离子与正离子:负离子是指带负电荷的离子,它是通过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正离子是指带正电荷的离子,它是通过获得电子而形成的。
6.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按照一定的物质比例进行反应,生成盐和水。
初三化学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初三化学的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基本微粒组成,其组成和性质可变。
2.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纯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4.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粒子;而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5.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6. 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的过程,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的过程。
二、化学元素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而成的表格。
它包含了118种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分为周期和族。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以能级(壳层)的形式存在。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原子是电中性的。
3. 元素符号和周期表中的排列:每个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元素符号,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
在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
4. 同位素: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5. 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分为典型元素和过渡元素两类。
典型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而过渡元素位于B族,具有复杂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初三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知识点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点
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比较
(1
(2
①对于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要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②浓硫酸、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氢气,不属于置换反应。
③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时有条件的: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三者具备其一即可)
④盐与碱、盐与盐的复分解反应,除要求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外,还要求反应物中的盐、碱必须都溶于水。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
①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②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运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Pb (H)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使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注意: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氢。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④钾、钙、钠不符合这一条。
它们会先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和盐反应。
⑤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⑥在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距离大的,反应优先发生。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本讲主要内容】初中总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元素符号(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初三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压力条件下进行,不同的反应 条件会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定义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于计算化学反应中 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也可以用于推断未 知物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 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产生新的物 质。
Part
02
化学基本原理
原子与分子
原子定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分子种类
分子可分为单质分子和化合物分子 ,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组成,化合 物分子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
Hale Waihona Puke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误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找出误 差产生的原因,提高实验的精度和 准确性。
Part
04
复习题与答案解析
复习题
什么是分子和原子?举例说明。
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举例说明 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解释 元素周期律。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说明其 意义。
答案解析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 子。例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这是 因为化学反应中,原子不会消失或增加,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例如,铁 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铁,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THANKS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中考复习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纯净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通常伴随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有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4. 物质的分类- 物质按状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按性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5.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常见气体的性质- 氧气: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 氢气:可燃,燃烧产物为水。
-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 酸碱盐的性质- 酸的性质:呈酸性的溶液,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 碱的性质:呈碱性的溶液,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具有腐蚀性。
- 盐的性质: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多数可溶于水。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4. 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均匀混合物的能力。
- 常见溶解性规律:极性分子溶解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溶解于非极性溶剂。
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过滤:利用固体不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分离。
- 蒸发:利用物质的挥发性进行分离。
- 结晶:利用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进行分离。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的使用- 熟悉常见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 学会使用酒精灯、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基本实验器材。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与原理)_2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与原理)三、物质的分类和命名主要考点:1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比较混合物纯净物区别①宏观组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②微观组成: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③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物理性质;④各物质保持其原有的性质①宏观组成:由同种物质组成;②微观组成:有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③有固定组成,有固定性质;④各成分不保持其原有的性质联系纯净物混合物不同种物质简单混合用过滤、结晶等方法分离举例粗盐、空气、合金、溶液、泥土等氧气、氯化钾、水等2理解: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单质化合物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组成宏观:由同种元素组成微观:分子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宏观: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微观:分子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分类按化学性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联系①都是纯净物,都是固定的组成单质化合物某些不同种单质通过化合反应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下分解②3识记:①某些物质的学名、俗名和化学式学名俗名化学式学名俗名化学式五水合硫酸铜胆矾uS4•H2碱式碳酸铜铜绿u223氧化钙生石灰a氢氧化钙熟石灰a2碳酸钙石灰石a3沼气H4乙醇酒精2HH乙酸醋酸H3H一氧化碳煤气固体二氧化碳干冰2二氧化碳碳酸气2纯乙酸冰醋酸H3H氯化氢水溶液Hl氧化铁(主要成分)铁锈Fe23②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铁、锰、铬),有色金属典型习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A醋酸B生理盐水不锈钢D石油2下列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相符的是(B)A氯化铁(Fel2)B硫酸钠(Na2S4)氯化银(Agl2)D氢氧化镁(gH)3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气态化合物是()A2BH2D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D)A2Bl3n2D液态空气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A干冰B熟石灰空气D醋酸6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D)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混合物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不是化合物7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盐酸B硫酸醋酸D碳酸8下列物质在加热(或高温)条下都可以分解。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单位
克
是比值,无单位
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水、二氧化碳
三、化学用语
1、化合价和离子符号
项目
价标符号
离子符号
意义
表示某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表示某种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写法
化合价的正、负在前,数字在后:
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
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方
举例
+2 –1 +1-2
MgCl2H2O
Mg2+Cl-H+O2-
四、溶液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1、分子和原子
项目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相似点
1、质量、体积都很小
2、都是在不断运动的
3、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各异: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原子性质各异
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二、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项目
混合物
纯净物
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原有的性质
由一种物质组成
区别
1、多种物质
2、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1、一种物质
2、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一种分子构成
3、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与原理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与原理)三、物质的分类和命名主要考点:1.2.3. 识记:①某些物质的学名、俗名和化学式②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铁、锰、铬),有色金属典型习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A. 醋酸B. 生理盐水C. 不锈钢D. 石油2. 下列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相符的是(B )A. 氯化铁(FeCl2)B. 硫酸钠(Na2SO4)C. 氯化银(AgCl2)D. 氢氧化镁(MgOH)3. 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气态化合物是(C )A. CO2B. CC. H2D.CO4.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D )A. CO2B. KClO3C. MnO2D. 液态空气5.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A. 干冰B. 熟石灰C. 空气D. 醋酸6. 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D )A. 一定是单质B. 一定是混合物C. 一定是纯净物D. 一定不是化合物7.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有机物的是(C )A. 盐酸B. 硫酸C. 醋酸D. 碳酸8. 下列物质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都可以分解。
其中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氧化物的是(B )A. 铜绿B. 高锰酸钾C. 氯化钾D. 碳酸钙9. 家庭日常生活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B )A. 餐饮用的可口可乐B. 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C. 调味用的加碘食盐D. 炒菜用的铁锅10.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D )A. 食盐、碘酒B. 冰水混合物、纯碱C. 胆矾、糖水D. 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1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A. 河水B. 蒸馏水C. 硬水D. 软水12. 2003年5月13日,安徽某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气体通常含有甲烷、氮气和二氧化碳等,则瓦斯气体是(B )A. 纯净物B. 混合物C. 单质D. 化合物13. 用下列物质作燃料时,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A )A. 原煤B. 天然气C. 酒精D. 氢气14. 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与俗名、学名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C )A. CH4石油气甲烷B. HCl 盐酸氯化氢C. KOH 烧碱氢氧化钾D. CuSO4胆矾硫酸铜15. 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不正确的是( C )A.氯化铝(AlCl3)B. 氧化镁(MgO)C. 硫酸铁(FeSO4)D. 氧化钠(Na2O)16.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开发安全高效的自来水消毒剂。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6.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7.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8. 电子:带负电的基本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9.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化学变化与方程式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4. 能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能量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三、元素周期表1. 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
2.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A族和B族的元素。
3.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C族至H族的元素。
4. 镧系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的15个镧系元素。
5. 锕系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7周期的15个锕系元素。
四、化学键1. 离子键: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2.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五、酸碱与盐1.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盐:由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和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2.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3.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4.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七、溶液与浓度1. 溶液: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相混合物。
第一章复习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催化剂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缓慢氧化和自然 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爆炸,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化学符号的含义,正确书写常见的元素符号 化学式的书写 化学式的应用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原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符号的含义 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五、溶液
溶液、溶质、溶剂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溶液的导电性 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固体溶解度曲线 常见的结晶水合物 混合物分离的常见方法:过滤、结晶等 风化 、潮解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PH---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 联系 离子的含义,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团的概念 元素的含义,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混合物、纯净物 酸、碱、盐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二、物质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 外电子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Cl、HCl)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与原理)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与原理)一、物质的变化及性质主要考点:1.常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一变,两不变):①催化剂在反应中改变了其他物质反应的速率(加快或减缓);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2.了解:①判断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为物质的属性或能力,一般有“能,可以”等;而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则是指一种变化,具有一定的过程判断是否是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否有其他物质产生物理性质一般包括:挥发性,吸附性,溶解性,延展性,颜色,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有化学变化②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联系与区别: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过程中失去氧,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过程中得到氧,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③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关键是置换反应的判断: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立一种单质与化合物。
不属于四大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ca2+co2==caco3+H2o;co+cuo==cu+co2;cH4+2o2==co2+2H2o注意: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是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与数量出发进行的,而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则是从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是得氧或失氧的角度进行分类的。
缓慢氧化氧化反应(放热)剧烈氧化(燃烧)条件: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影响因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氧气的浓度类型:一般:安静的燃烧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爆炸一般情况下:呼吸,金属生锈,食物腐败变质自燃: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扩散,达到着火点④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注意:易燃易爆物不仅仅指物质本身能够燃烧或爆炸,而且那些能帮助其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也算是易燃易爆物,比如氯酸钾或者高锰酸钾,都属于易燃易爆物3.应用:质量守恒原理的应用,原因①质量守恒的是“总质量”,是指已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的质量与所有生成物的质量,或者是指反应前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所有得到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②质量守恒原理成立的原因: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宏观上,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某种元素的总质量没有改变③而对于分子来说,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质量或分子的个数不一定改变典型习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D)①分馏液态空气制取氮气②实验室制取氧气③镁条在空气中存放后表面失去金属光泽④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变为粉末⑤湿衣服晾干⑥牛奶变酸⑦铁钉生锈⑧石蜡熔化A.②⑥⑦B.④⑤⑧c.①③⑤D.①⑤⑧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变干c.汽油燃烧,轮胎爆炸D.菜刀生锈,牛奶变质3.下列变化中,肯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物质发生爆炸②由铝原子变成铝离子③酒精燃烧④火柴梗蘸一点儿浓硫酸后变黑⑤汽油挥发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⑤D.③④⑤4.某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则该反应(D)A.可能是化合反应B.不可能是分解反应c.一定是置换反应D.可能是分解反应5.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D)A.变化中火星四射B.有发光现象c.有大量热放出D.有黑色固体生成6.下列变化过程中既发生了物理变化,有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B)A.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白磷作原料制造烟雾c.用木材作原料作家具D.用空气作为原料制取氧气7.下列广告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c)A.使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不含化学物质D.经卫生部门检验合格的矿泉水中含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8.“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复习)
返回目录
混合物
物质
纯净物
无机物 有机物
返回目录
金属
单质 非金属 稀有气体 氧化物 酸 化合物 碱 盐
宏观:是否由 同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
物质
微观:是否由同种 分子构成(由分子 纯净物 构成的物质)
返回
单质 纯净物
按是否由 同种元素组成
化合物
返回
无机物 化合物
是否含有 碳元素
有机物
返回
物质 性质
返回
溶解度四要素:
1、一定温度 2、100g溶剂 3、达到饱和状态 4、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影响固体溶解度--
温度
影响气体溶解度--
温度、压强
返回
返回
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一个碳原子(12C )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返回目录
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本质:混合物 溶质 组 + 溶液 溶剂 成 溶质 溶液组成 质量 表示方法 分数
不饱和 溶液
增质、降温、减剂 增剂、升温
Hale Waihona Puke 饱和 溶解度 溶液返回目录
溶质、溶剂的判断:
物质变化 用语
离 方 方电 示子 化 物质组成 程 程离 意结 学 式 式 图 构 用语
元素符号
离子符号
化学式
化学量
相对原子 质量 相对分子 质量
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 一个原子
返回
符号的区别
原子 离子 化合价 化学式 O
2 - O
-2
O
O2
返回
化学式的意义
1、 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 物质的各种元素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2、 及一个分子中各原子 的个数比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的科学。
它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及实践生产的基础科学。
九年级化学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原理。
1.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物质是组成宇宙万物的一切实体。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个大类。
(2)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纯物质。
元素通过化学符号进行表示,例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3)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与构成它的元素有关,化合物通过化学式进行表示,例如水的化学式是H2O。
(4)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可以是均匀混合物(溶液)或非均匀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和胶体等)。
2.化学原理化学原理是化学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描述物质的特征和行为的特点。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和结构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和熔点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2)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不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形成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位于方程式的右边。
方程式还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3)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吸引力或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的形成会强化原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并使原子稳定地组合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溶液和浓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
溶质是能够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的浓度单位有摩尔浓度、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等。
初三化学中考知识点
初三化学中考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灯泡发光等。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如取用大理石;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如取用二氧化锰。
- 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垂直悬空滴加);较多量液体可直接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 物质的加热。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 仪器的连接: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如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铁)、He(氦气)、C(金刚石)。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梳理篇一:初三化学是义务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涉及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以下是初三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梳理: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化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物质,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2. 元素:物质世界中最基本的物质,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原子序数。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
4.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5.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不变,只是物质之间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
6. 化学变化: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分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7. 元素周期表:用元素周期律组织起来的一张表,它反映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二、化学基本原理1. 化学反应: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释放出能量。
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中和的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现象。
4.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三、化学基本实验技能1. 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制取气体的方法有加热、电解、化学合成等,收集气体的方法有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等。
2. 常见物质的鉴别:鉴别无色液体、黄色液体、黑色固体等。
3. 实验安全:在化学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如防止爆炸、防止中毒等。
以上是初三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梳理。
在学习和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相关教材和习题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考生还可以进行一些化学实验,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篇二:初三化学是中学化学的入门课程,主要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和化学反应等方面。
以下是初三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梳理:1. 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其中,固态分子之间的距离小,分子振动幅度小;液态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振动幅度较大;气态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振动幅度很大。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一种或多种相同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氢气、氧气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与原理)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主要考点:1. 常识: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团的概念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能量低的靠近原子核;第一层(K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L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先排满内层,在排外层;原子团在化学变化中,有可能改变②硝酸根离子NO3-;氯酸根离子ClO3-;氢氧根离子OH-;碳酸氢根离子HCO3-;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锰酸根离子MnO42-;高锰酸根离子MnO4-;磷酸根离子PO43-;铵根离子NH4+③注意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之间的区别:判断元素种类,根据核内质子数;判断是离子还是原子,根据核外电子总数与核内质子数④地壳中含量前四位:氧(O)硅(Si)铝(Al)铁(Fe);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N);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O)⑤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合价2.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区别、联系;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分子)质量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构成的物质:共价化合物(如:水、酒精、二氧化碳等);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氮气、硫等)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石墨、单晶硅;稀有气体;金属单质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氢氧化钙等)注:(1)单一的离子是不能够形成物质的。
例如:氯化钠是由氯离子与钠离子形成的,千万不能说是由氯化钠离子形成的(2)离子化合物是通过阴阳离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3)判断方法:由金属元素(或铵根)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简单的判别方法:看其化合物的名称中是否有“钅”字旁,如有则是离子化合物,没有则是共价化合物②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三种粒子(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仅是数值关系)相对分子质量=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④分子、原子、离子为微观概念;物质、元素为宏观概念在做选择题、填空题中应注意概念的微观宏观匹配性3. 应用:根据粒子示意图判断阴阳离子和原子,化合价,化学式①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单质的化合价为零;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化合价原理不同离子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得失电子有关,得电子为负,失电子为正,数目与得失电子数目相同;共价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共用电子对有关,偏向为负,偏离为正,数目与共用电子对数目有关;化合价规则: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初三化学总复习-基本概念与原理
初中化学总复习(二)————基本概念与原理知识点精析复习目标一、了解下列一般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元素符号;2. 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分类(有机物、无机物、混合物、纯净物);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5.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了解下列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2. 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3. 化学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质量分数);4. 溶质的质量分数;5. 物质的类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知识点精析一、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元素离子单质↓↑↓↑↓↑只分种类、不论个数微观描述既分种类、又论个数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离子都属同一种元素,如都属硫元素、、、、6422SSSSS++--;(2)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1)非金属单质:如O2、H2、N2、Cl2等;(2)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Br、H2S、NH3等;(3)非金属氧化物:如SO2、CO2、P2O5、CO等;(4)含氧酸:如HNO3、H2SO4、H3PO4、H2CO3等;(5)有机化合物:如CH4、C2H5OH、CH3COOH等。
3.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1)金属单质:如Na、Mg、Al、Fe、Zn、Cu等;(2)某些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 如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
4. 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1)绝大多数盐类:如NaCl、CuSO4、BaSO4、K2CO3等;(2)某些碱:如NaOH、KOH、Ca(OH)2、Ba(OH)2等;(3)某些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如Na 2O 、MgO 、CaO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与原理)
一、物质的变化及性质主要考点:1.
常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一变,两不变):①催化剂在反应中改变了其他物质反应的速率(加快或减缓);
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2.
了解:①判断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为物质的属性或能力,一般有“能,可以”等;而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则是指一种变化,具有一定的过程判断是否是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否有其他物质产生物理性质一般包括:挥发性,吸附性,溶解性,延展性,颜色,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有化学变化②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联系与区别: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过程中失去氧,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过程中得到氧,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③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关键是置换反应的判断: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立一种单质与化合物。
不属于四大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
a2+2==a3+H2;+u==u+2;
H4+22==2+2H2
注意: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是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与数量出发进行的,而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则是从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是得氧或失氧的角度进行分类的。
缓慢氧化氧化反应(放热)剧烈氧化(燃烧)条: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影响因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氧气的浓度类型:一般:安静的燃烧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爆炸一般情况下:呼吸,金属生锈,食物腐败变质自燃: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扩散,达到着火点④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注意:易燃易爆物不仅仅指物质本身能够燃烧或爆炸,而且那些能帮助其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也算是易燃易爆物,比如氯酸钾或者高锰酸钾,都属于易燃易爆物3.
应用:质量守恒原理的应用,原因①质量守恒的是“总质量”,是指已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的质量与所有生成物的质量,或者是指反应前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所有得到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②质量守恒原理成立的原因: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宏观上,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某种元素的总质量没有改变③而对于分子来说,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质量或分子的个数
不一定改变典型习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①分馏液态空气制取氮气②实验室制取氧气③镁条在空气中存放后表面失去金属光泽④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变为粉末⑤湿衣服晾干⑥牛奶变酸⑦铁钉生锈⑧石蜡熔化A②⑥⑦
B④⑤⑧
①③⑤
D①⑤⑧
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变干
汽油燃烧,轮胎爆炸
D菜刀生锈,牛奶变质3.下列变化中,肯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①物质发生爆炸②由铝原子变成铝离子③酒精燃烧④火柴梗蘸一点儿浓硫酸后变黑⑤汽油挥发A②③④
B①②④
①④⑤
D③④⑤
4.某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则该反应(D
)A可能是化合反应B不可能是分解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可能是分解反应.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D
)A变化中火星四射
B有发光现象
有大量热放出
D有黑色固体生成6.下列变化过程中既发生了物理变化,有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B
)A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白磷作原料制造烟雾用木材作原料作家具
D用空气作为原料制取氧气7.下列广告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
使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B
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不含化学物质D
经卫生部门检验合格的矿泉水中含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8.“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下列反应中,可以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D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氧化反应
D化合反应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属于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作为人类理想的能源
B氧气用于危重病人的急救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砌砖涂墙10.氧化银钮扣电池常用于手表和计算机。
电池内的总反应为:Zn+Ag2==Zn+2A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锌发生了氧化反应
氧化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D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11.在反应Zn+==Zn+2中,氧化剂为(C
)A
BZn
Zn
D212.氢气用于冶炼金属的反应为:Fe23+3H2==2Fe+3H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Fe23被还原
Fe23发生氧化反应
DH2是还原剂13.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可
能发生变化的是(D
)A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B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总数
D分子的数目14.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实验说明了(D
)A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
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某46g 有机物完全燃烧得到88g2和4H2,可以判断该有机物()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A.4g氢气和8g氧气混合,点燃后充分反应生成12g 水B.3g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g.煤燃烧后,煤与氧气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气体质量相等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等于镁带的质量17.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自燃③食物腐败④火药爆炸。
它们的共同点是(B
)A都发光
B都有热量放出
都是氧化反应
D有发生了爆炸18.XX年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部分油田油井起火燃烧,下列措施中不能考虑用来灭火的是()
A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
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19.常温,常压下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
)A汞和铝
B酒精与醋酸
二氧化锰与氧化铜
D氢氧化铜与硫酸铜20.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X,,Z,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下充分反应后,测的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
质
X
Z
Q
反应前质量/g
2
2
8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1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D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
D都有可能21.已知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的条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在上述条下,测得1体积甲气体(化学式为X4)和6体积的乙气体(化学式为2)完全发生反应生成了4体积的丙气体。
则丙的化学式为(
B)AX2
BX3
X26
DX222.为了履行国际社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我国政府决定自XX年6月1日起在全国
范围内禁止使用为清洁剂。
“T”又称为四氯化碳,是常用的服装干洗剂,也是修正液(又称涂改液)中的一种溶剂,还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⑴“T”的化学式为_l4_____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4________;⑵推测“T”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例:
物理性质:___能溶解有机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不易燃烧,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西班牙的瑞奥汀托河是一条酸河。
经调查发现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2+2R+2H2==2FeS4+2H2S4,则R的化学式为___FeS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