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平仄分析
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
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杜甫的诗歌以清新明丽、豪放感激著名。
他笔下的大自然显得格外美好,激发了读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中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极富代表性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拜之情,也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杜甫的《登高》进行详细的赏析。
诗歌背景与韵律杜甫的《登高》是在唐朝时期所写的,当时的国家局面十分动荡,政治腐败,军事风险,朝野人心惶惶,这首诗歌可以看作是杜甫对时代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
此诗篇用七绝抒发情感,每句仅有四个字,节奏紧凑、抑扬顿挫,非常具有韵味。
整篇歌词共四十个字,开头“风急天高猿啸哀”为写景,表现了大自然的嘈杂与疯狂,而后面如行云流水的语调将我们带入了“意恐迟迟归”的文化符号,尤其是最后一句“花开堪折直须折”,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文字意境自然景象的描绘杜甫用生动的笔法揭示出了自然景象的壮阔和咆哮:“风急天高猿啸哀”,用这一句话描绘风云变幻的场景,既表露出诗人内心的动荡和郁闷,同时也配合动物群体的狂热和悲鸣,将领悟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高贵处理得如诗如画。
同时这一字句中的猿又是杜甫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动物形象,形象鲜明,更增加了这行字的感染力和魅力。
内心的情感流露用“古登狂无定沿”这一行来描述诗人登山的过程,他一再超越自己,因为自然以及内在的力量不断提醒他自由和狂放的本质。
在“意恐迟迟归”的形象描绘中,诗人通过比喻的方法说出了自己不愿为奴隶般的追逐名利,而向往真正的自由。
这就是诗歌的力量,艺术意象的情感表达使人不禁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处境。
对人生的呼喊在杜甫《登高》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心中的情感渴望。
他在寻求自己内心自由的同时,也期望有同道中人,和自然的生命共勉。
他透过诗歌表达了自由、平等和亲情等珍贵的人性追求,对社会不公和自然破坏等现象发出了有力的抗议。
诗歌主题杜甫的《登高》主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向往自由之情,另一个是对人生的呼喊。
《登高》格律文学短评
《登高》格律文学短评(一)《登高》是一首经典的格律文学,其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韵律之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评价。
首先,从整体结构来看,《登高》这首诗运用了严谨的仄起入韵式,律法森严,凡八句,四联皆对,很好地体现了格律文学的规则性和对称性。
每句诗的音韵组合都经过精心的安排,使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
其次,从内容上来看,《登高》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深秋景色,通过望中所见,意中所触,展现了诗人感事怀乡的悲郁情怀。
全诗情感深沉,悲壮雄浑,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感慨,更蕴含着一种壮烈的感情,读者能明显感受到诗人那种阔大的胸怀和坚韧的精神。
最后,从艺术手法来看,《登高》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来表达情感。
每句诗都有独特的意象和象征,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这些意象和象征不仅具有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还富有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综上所述,《登高》是一首经典的格律文学,其严谨的仄起入韵式、优美的音韵和富有哲理的意象象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同时,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韧的精神风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
《登高》格律文学短评(二)《登高》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经典七言律诗,被誉为七律压卷之作。
从格律上看,这首诗的音韵、节奏和对称性都堪称完美。
下面就这首诗的格律和文学风格进行简短的评述。
首先,从格律方面来看,这首诗严格遵循了七言律诗的规则,表现出了高度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每句诗的音节数量都是固定的,而且平仄对应,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音韵和节奏的和谐统一,使得这首诗读起来富有音乐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从文学风格来看,《登高》不仅在内容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受,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
诗人巧妙地借用了自然景观和意象,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既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
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杜甫《登高》及赏析详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祖籍湖北襄阳;其祖父杜审言为唐初著名诗人。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到长安应考科举,因李林甫把权弄奸,故而落第,十年后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终生未成进士。
因曾久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安史之乱时,长安沦陷,他只身前往武灵(当时唐肃宗在武灵即位),途中被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第二年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弃官西行,流离转徙到达四川,定居成都。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后在湖北、湖南一带漂泊。
58岁时病死于湘江一只船上。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的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得这一体裁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杜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篇章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及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登高古诗赏析
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胡应麟,就赞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我们来赏析以下,杜甫《登高》一诗何以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这首《登高》,大约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其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大乱虽止,小乱未息,藩镇割据、外敌入侵,唐朝的国势依然颓靡。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曾在其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道:“青春作伴好还乡”,但他的归乡之旅并没有成功,时势动乱,他又贫病交加,行至半途,杜甫就返回成都,投靠他的好友严武。
可惜,不久严武逝世,杜甫失去依托,他只得离开成都,四处漂泊,最后到了夔州。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夔州峡口以风大闻名,故曰“风急”。
夔州多猿,《水经注》中称,猿鸣“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曰:“猿啸哀”。
渚(zhǔ),指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回,回旋飞舞,一说指鸟飞回巢,与诗人天涯漂泊无处归家形成对比,不过小楼觉得回旋飞舞更切合诗意。
秋风劲急,天空高阔,猿鸣哀声不绝。
洲边江水清澈,沙砾洁白,飞鸟低回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楼初读此句,自动脑补无数木头从天而降,极为震撼,但这里的“落木”,不是落木头,而是落叶。
那为什么这里要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呢?无边落叶萧萧下,从平仄对仗上来看完全没有问题。
那时因为,“落木”与“落叶”,所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
木让人想到的是树干,秋天的树,叶落将尽,人们看到的是疏朗的树干,所以木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的,而叶给人的感觉是繁密的。
杜甫这里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就是强调秋天衰飒疏朗的感觉。
从屈原的《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瘐信的《哀江南赋》“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再到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古代诗人就是抓住了“木”字带来的独特的形象感受,故写秋天落叶多用“落木”代替。
杜甫诗三首 登高
8、潦倒新停浊酒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创作背景 •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
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
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接)时写的。此时
“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
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 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等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 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
• 艰难苦恨——诗中反映的虽是诗人万里作客、 衰年多病的个人遭遇,但读者却可从中窥见战 乱时代广大人民的苦难。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借酒浇愁/因病戒酒,悲情更难以排遣
少大 陵哉 不太 出白 ,, 谁诗 与坛 争称 锋雄 ?;
杜 甫 诗 三 首
古第杜 今一集 律 七 诗 言 之 律 冠 诗
登 高
标示《登高》的平仄
1、风急天高猿啸哀, 平仄平平平仄平 2、渚清沙白鸟飞回。 仄平平仄仄平平 3、无边落木萧萧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 4、不尽长江滚滚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 5、万里悲秋常作客, 仄仄平平平仄仄 6、百年多病独登台。 仄平平仄仄平平 7、艰难苦恨繁霜鬓, 平平仄仄平平仄
登台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 首联写登高所见所闻
•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风急——凄寒
• 天高——辽远 / 内心很孤单渺小
• 猿啸哀——叫声凄哀,闻者欲哭,悲情顿生
精读杜甫《登高》,古今七律第一
精读杜甫《登⾼》,古今七律第⼀引⾔⽂⽆第⼀,这是⼤多数⼈的共识,不过⼈各有所好,有的⼈读到⼀⾸诗,⼼⾥喜欢得不得了,将其推为⼼中第⼀,这也是情理之中。
⽽能被历代诗评家推崇,被很多⼈评为⼼中第⼀,必是诗中难得的精品。
之前⼩楼精读过的《黄鹤楼》,就被宋⼈严⽻、清⼈吴昌祺推为唐⼈七律第⼀。
不过,在⼩楼精读《黄鹤楼》那篇⽂章的评论中,很多朋友认为,七律第⼀,应该是杜甫的《登⾼》。
确实,杜甫的《登⾼》也受到了历代诗评家的推崇,评价之⾼,较《黄鹤楼》有过之⽽⽆不及。
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胡应麟,就赞杜甫的《登⾼》为古今七律第⼀,清⼈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浑⼀⽓,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律诗第⼀。
杜甫的七律,如书法中的《兰亭序》,是⽆数后⼈不断学习的楷模,此诗算是楷模中的楷模了。
那么,为会什么杜甫的《登⾼》会获得这么⾼的评价呢?通释理解诗的意思,是欣赏古诗的基础,所以,照例⼩楼先通释全诗的意思。
登⾼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
⽆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这⾸《登⾼》,⼤约写于唐代宗⼤历⼆年(767),其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乱虽⽌,⼩乱未息,藩镇割据、外敌⼊侵,唐朝的国势依然颓靡。
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曾在其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道:“青春作伴好还乡”,但他的归乡之旅并没有成功,时势动乱,他⼜贫病交加,⾏⾄半途,杜甫就返回成都,投靠他的好友严武。
可惜,不久严武逝世,杜甫失去依托,他只得离开成都,四处漂泊,最后到了夔州。
唐代宗⼤历⼆年(767年)秋天,他独⾃登上夔州⽩帝城外的⾼台,登⾼临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
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
夔州峡⼝以风⼤闻名,故⽈“风急”。
夔州多猿,《⽔经注》中称,猿鸣“空⾕传响,哀转久绝”,故⽈:“猿啸哀”。
渚(zhǔ),指⽔中的⼩洲,⽔中的⼩块陆地。
回,回旋飞舞,⼀说指鸟飞回巢,与诗⼈天涯漂泊⽆处归家形成对⽐,不过⼩楼觉得回旋飞舞更切合诗意。
杜甫《登高》的苍凉悲壮美
杜甫《登高》的苍凉悲壮美杜甫《登高》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一首佳作,诗中通过登高远望,抒发出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全诗以悲壮苍凉为主线,表现出作者深沉的思想和感情。
本文将从“苍凉”、“悲壮”和“美”三个角度,探讨杜甫《登高》所展现出的苍凉悲壮美。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孤独、荒凉和无助的苍凉之感。
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通过描绘凄凉的自然景色,如秋风急促、天空高远、猿猴哀鸣、沙洲清冷、飞鸟徘徊等,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句,则通过对落叶飘零、长江奔腾的描写,展示出一种宏大而荒凉的氛围。
杜甫在《登高》中表达出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这种情感在诗中表现为悲壮的氛围。
诗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而“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一句,则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悲壮,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担忧。
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深沉、凝重、慷慨激昂的悲壮情感。
杜甫《登高》不仅具有思想深度和感情力度,同时在美学上也有极高的价值。
诗歌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但却表现出了真实、生动的形象美。
诗歌的音韵和谐、平仄相对,具有鲜明的音乐美。
在结构上,诗歌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更为重要的是,诗歌所表现出的意境美,使读者在品味诗句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深深关爱和高度责任感。
杜甫《登高》以苍凉悲壮的情感为主线,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
诗歌所表现出的苍凉悲壮美,不仅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浩渺和人类的渺小,更使读者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
这种美不仅是一种艺术的美,更是一种人文的美,对于读者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感染力。
杜甫《登高》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其苍凉悲壮美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七言律诗:杜甫《登高》
【 导语】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
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
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 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
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
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
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 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 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杜甫《登高》赏析
一
韵 律 和谐 , 甚 是顺 口。 经过 千年 的发 展 , 此 四字韵 母 已
经不同, 令后人读起来疑窦大生 , 好是一番争论 1 4 . 八句皆对 。 《 登高》 诗八句皆对仗 , 这在古代诗歌
中是少见的。 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 , 但在《 登高》 诗
中, 首联和尾联也是对仗的。 不仅是上下两句对 , 而且 还有句中 自对 , 如上句“ 天” 对“ 风” , “ 高” 对“ 急” ; 下旬 “ 沙” 对“ 渚” , “ 白” 对“ 清” , 读来富有节奏感 。
从《 前赤壁赋》 看道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 郑, k l 1 大 学 文 学 院 王 亚 伟
《 前赤壁赋》 是苏轼于宋 神宗元丰五年 ( 1 0 8 2 年) 贬谪黄州( 今湖北黄冈) 期 间所作 , 因其后来还写过一 篇同题 的赋 , 故称这篇为《 前赤壁赋》 。 全赋文字优美 , 将写景与抒情结合 , 寓哲思于写景叙事中, 是古代辞赋 中的优秀之作 。 同时《 前赤壁赋》 中蕴含的关于人 生和
的长江让杜甫想到了时间的流逝 , “ 不知江月待何人 , 但见长江送流水 ” , 看到长江水 滚滚而去 , 杜甫 内心在 哀叹时间的流逝。 一种无法 阻挡 的愁情滚涌而来。 颈联 的“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上句 从空间的角度写 自己独 自在外的羁旅之苦 ,离家万里
、
音 律
二、 思 想 内容
《 登高》 诗前两联写景 , 后两联抒情 , 但情和景是融 合在一起的。 写眼前所见之景渗透着杜甫的伤时之情 。 抒发愁情时, 又有景物的描写, 情景交融 , 借景抒情 , 以
情 写景 。
《 登高》 和谐的节奏 、 起伏 的声调 、 抑扬顿挫 的音律
杜甫诗《登高》浅析及格律分析
杜甫诗《登高》浅析及格律分析这首诗是唐代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写的。
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三年时间,他四处漂流,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清杨伦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明胡应麟推重此诗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景。
秋风劲疾,天朗气清,远处传来一声声哀惨的猿啼;江边洲渚沙滩历历在目,空中飞鸟盘旋;四周秋山重叠,无边无际的树木落叶飘零,如细雨般沙沙作响;万里长江奔腾澎湃,滚滚东流。
第一三句写耳闻,二四句写目睹,四句诗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深秋的凄凉景色。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景象:秋风萧索,落叶飘零,在依山临水的高台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举目远眺,在倾耳谛听。
颔联两句为千古名句,在写景之中深沉的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气势磅礴,沉郁悲凉,被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前四句勾勒出的悲凉氛围,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第五六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全诗的中心。
这一联含义层层深入,短短的十四字却表达了八层意思:“悲秋”是核心,各层意思都围绕它展开;“作客”他乡的悲秋,意思深了一层;“常”年他乡作客,又深一层;离家“万里”,远客他乡更深一层。
下句,“登台”本来易于悲秋,“独”登台、以“多病”之躯登台、一生(百年)总在病中,意思也是一层层深入,“悲秋”的感情表达得强烈而深沉。
尾联分承五六句,写诗人倍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愁绪更难排遣。
全诗结构:一二句写景起,着重刻画眼前具象,似画中工笔,形、声、色、态俱备,境界高阔,气象宏大,气氛悲凉;三四句承上写景,重在渲染气氛,似画中写意,贵在传神,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补充空间;五六句转而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末两句收,与前六句的“飞扬震动”不同,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杜甫的《登高》赏析
杜甫的《登高》赏析《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全诗四联都是对仗,虽然首句入韵,尾字为平声,首联不能算严格对仗,只能算对偶。
首联还当句对,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清白相对,又是借对、声对,借清为青,既借字音又借颜色。
再加上萧萧滚滚叠字对、万里百年数字对、艰难潦倒叠韵对,整首诗就是“对”的大观园,日本《文镜秘府论》归纳出我国到唐朝时就有二十九种对,粗略对照,本诗具有其十六种对。
首联通过长江三峡口风急、猿啸的特色,再加上仰望天高、俯瞰渚冷清沙空白鸟飞回巢的现景,明写、暗示都是秋季。
既听到猿啸的声音,又看清了静景的清静、清朗、清丽小渚、空白沙滩和动态鸟飞,还感受到风大的急迫和猿啸的悲哀,六个景象之间的逻辑关联度,只能每人各显神通理解,自我脑补。
颔联前句写山林,上承首句;后句写江水,上承次句。
写山林为远望,写水为俯瞰。
落叶因风急而萧萧飞下,无边写出山林之广阔,再次暗示秋季;不尽写出长江之长,滚滚写出水大流急。
颈联前句应为万里作客常悲秋,律诗字序灵活自由,为了平仄、对仗合规,变化无常,这也容易引发歧义,每人都可再组织不同字序进行解读。
这句既点出秋,还接应前面的哀字,点出全诗主题——悲。
下句登台点出诗题——登高,还写出悲的因素有百年多病、孤独登台。
尾联继续写悲的因素——艰难、苦、恨、潦倒,再加上最新的悲哀细节,两鬓越发苍苍,还暂停端杯喝浊酒了。
结句归于细碎小事,以小见大,老酒鬼因潦倒后喝不起最简易、最低级的浊酒,只好停杯戒酒,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情了。
本诗总框架特色,一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情。
登高唐杜甫古诗的平仄
登高唐杜甫古诗的平仄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登高》的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描写了登高远眺的景象,并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忧伤。
以下是根据原文进行的平仄分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 (平仄平平仄仄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 (仄平平仄平平平)
无边落木萧萧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尽长江滚滚来 (仄平平仄仄平平)
万里悲秋常作客 (平仄平平仄仄平)
百年多病独登台 (平平仄仄仄平平)
艰难苦恨繁霜鬓 (平平仄仄仄平平)
潦倒新停浊酒杯 (平仄平平仄仄平)
可以看到,该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四句每句七个字。
诗的整体平仄安排符合传统的七言绝句的要求,其中多以平声音节作为中心,平仄相间的节奏使得诗歌具有一定的韵律感。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境遇的吟
咏,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困境和个人困苦的思考和忧虑之情。
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写法,表达出杜甫内心的苦闷与忧伤,展现了他豪情壮志的一面。
杜甫《登高》的文本细读
杜甫《登高》的文本细读杜甫的《登高》被称为七言律师的典范,问世以来,受到高度的评价,对这首诗的评论也有很多。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律诗的写作有严格规定:每首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邻韵通押;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
“回”、“来”、“台”和“杯”押韵,都是阳平声;三、四句严对:“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对“滚滚”;“下”对“来”;后几句同样是字、词对仗工整,句子之间也构成严对,平仄也毫无问题。
从律诗的规范上来讲,这首诗可称得上是七言律诗的典范。
杜甫有对文体意识很有研究,他博采众长,自成一格。
把作诗视为“吾家事”,在诗歌的体式、章法、字、句、韵等方面极为重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谓是他一生在诗歌创作上精益求精的写照。
他在诗歌上取得的成就是天才与后天的功夫结合的产物。
下面是笔者试从英美新批评的角度来对这首诗的文本层面进行的解读。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充分显示出登高望远的境界。
首联两句,对仗之中仍然用韵,而且句中自对,无一不工。
诗的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首联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遣辞用字,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秋天一派肃杀的景象,猿声阵阵悲啼哀啸,使得诗歌意境悠远,极富张力。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联被称为千古名句,仰视与俯视相结合,把秋天那种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写的活灵活现,一种疏宕之气顿然而生。
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声势,都极为深动传神。
前两联诗句都在描写秋天的景物,诗人站在高处,四周的秋色尽收眼底,心中感慨万千,由此引出后四句,使得整首诗浑然一体,不觉突兀。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沉郁顿挫风格赏析)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高旷的天空,劲吹的秋风,凄清的江岛,惨白 的沙滩,猿猴哀鸣,飞鸟盘旋,一派悲凉景象。
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漫山遍野的树木,一望无际,落叶在秋风纷纷 飘落;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从天边奔腾而
来。
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离家万里,常年漂泊异乡,对此萧瑟秋景, 更觉悲从中来;生命已到垂暮之年,再加疾病缠身, 今日独自登高,倍感孤独无依。
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
语言上严谨精炼
沉郁顿挫
• 沉郁:思想内容
深厚、浓郁、忧愤、蕴藉
√
• 顿挫:语言形式
章法曲折变化 音节铿锵嘹亮 语言精炼严谨
√ √ √
登高
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 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 量万钧。通篇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 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 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练习:你认为下面两首杜甫的律诗也具备沉郁顿挫 的风格特点吗,试说明理由。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惆怅,却仅为凭高怀古的惆怅。 有“为赋新诗强说愁”之嫌。
章法上开合变化
• 风急天高 • 渚清沙白 • 无边落木 • 不尽长江 猿啸哀 鸟飞回 萧萧下 滚滚来 相承写山景 相承写江景 • 万里悲秋 • 百年多病 • 艰难苦恨 • 潦倒新停 常作客 独登台 繁霜鬓 浊酒杯 相承写悲苦 相承写多病
无法超越的古今七律第一:杜甫《登高》详析
无法超越的古今七律第一:杜甫《登高》详析七律作为近体格律诗的一种,有唐以来,产生了无数名篇。
在诗词史的七言体裁上,崔颢的《黄鹤楼》和杜甫的《登高》到底谁才是第一,一直是历来诗词爱好者的争论话题。
《黄鹤楼》意象为先,一气呵成,但在题材上因为前四句不合平仄格律,可以视为半古半律。
这在后人格律诗的学习中,是不适合拿来作为样板学习的。
就好比学李白的人,没有学得好的,而学杜甫的,基本上都能小有所成。
所以单就严格遵守平仄格律的七律来讲,《登高》实为后人学习的首选。
《登高》被称作古今七律第一,出自明代胡应麟《诗薮》: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
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我们来赏析杜甫的《登高》,看看他与如此高的赞誉是否相称。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重阳。
765年,关照杜甫的严武暴病离世,他失去了蜀中的靠山,携家眷离开草堂,一路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四月到达夔州。
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九个月,其间所创作诗篇数量450余首,是流传下来杜诗的三分之一。
这段时间是他穷困潦倒的时期,又身体抱恙,但“文章恨命达”,这也是他诗作爆发的阶段。
无论平仄、对仗等体式,还是起承转合的文法,都是信手拈来。
他的诗句在格律中游刃有余,功力已臻化境。
《登高》就创作在这个诗意爆发,格律娴熟的点。
唐时的诗自然是平水韵,我们用平水韵标出全诗平仄,其中“急”、“白”、“落木”、“不”、“作客”、“百”、“独”、“浊”都是入声字,以仄音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标准的仄起首句押韵的七绝平仄格式,有几处是可平可仄的地方,大家可以自行对照。
杜甫登高平仄分析
杜甫登高平仄分析杜甫的登高是其诗作中的名篇;全诗原文如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杜甫在大历二年767,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所写的一首着名的律诗;对这首诗历来评价很高,杨伦在杜诗镜诠里称此诗是“杜集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认为这样的评价尚不能体现此诗的重要地位,所以他在诗薮中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杜甫不仅在我国诗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他本人就有“诗圣”的美称,他的诗有“诗史”的美誉;文学史家无一例外地称赞其诗作在思想性、艺术性诸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他也曾多次提到自己对诗艺的不懈追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并承认自己已达到“诗律群公问”寄沈八丈,“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呈路十九曹长的程度;那么其诗之“有神”在什么地方群公问他的诗律又是指什么他觉得自己“诗律细”,又细在何处为什么评价会如此之高呢历代有许多文学评论家进行过很多有意义的讨论;我们不想过多地重复,只是想换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将从平仄、节奏、音型、意象四个角度对登高一诗进行剖析,来看一看杜甫运用诗律的精妙之处;一、平仄这是一首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诗,按照标准的七言律诗的格式,其平仄规律如下:1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把原诗的平仄的实际与这个典型的标准格式的平仄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原诗有几个地方的平仄与这个标准格式不一致,它们主要出现在第一联首联和第三联颈联;第一联中不一致的是“风”、“猿”、“渚”、“沙”,第三联不一致的是“百”和“多”,而第四联尾联只有一个字与标准格式不同,即“潦”字,第二联颔联则与标准格式完全一致;这样全诗的具体平仄格式如下: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先分析第一联,我们可以推想:杜甫在登高之前,其心情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情很好,要借登高来欣赏自然美景;一种是心情不佳,要借登高来消除悲愁烦恼;然而登高以后看到的却是一幅浓郁的秋景,给人一种悲凉之感;如果他登高之前的心情是好的,那么登高之后看到这幅悲凉景色,心情一下子发生了巨大变化反之,如果登高前的心情不好,那么登高后不仅没能消除悲愁烦恼,反而有所增加;因此,可以说,登高前的目的和登高后的效果极不相同,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力;为了表现这股巨大矛盾力杜甫除了采用其他的艺术手法之外,首先就使平仄发生了一点变化;这就是第一联的平仄与标准格式不同的原因;此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写景和抒情之间显然存在着一个转变,而第三联就处在这个转变的交点上,这一联同时又处在“起、承、转、合”的“转”上,为了体现这个转变,这联的平仄格式与标准格式有一点出入也就十分自然了;然而,以上平仄同标准格式不同的地方,都没有超越律诗的规定,也就是说,是律诗的规律允许的;这就表明,杜甫一方面严格按照律诗的要求去写诗,另一方面又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而这些适当的调整又刚好和诗作表现的思想感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二、节奏作为表现手法之一的节奏,在七言律诗中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四三”式、“五二”式、“一六”式、“二五”式等等,不一而足;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节奏也将同思想感情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一般地说,相同的节奏反映着相同的思想感情,不相同的节奏则反映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因此,对于优秀的诗作来说,当思想感情发生变化时,作为表现手法之一的节奏也将发生变化;反之,当节奏发生了变化的时候,也就暗示了思想感情的变化;同理,如果一首诗的节奏自始至终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就预示着思想感情没有变化,而且如果一首诗的节奏没有变化的话,会给读者一个单一而枯燥的感觉;那么,杜甫的登高是怎样处理节奏的呢阅读一下原诗,我们就会发现全诗的八行诗句的节奏都是“四三式”,这就说明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前后基本一致,变化不大,虽然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但情景相依,情因景生,写景时没有忘情,抒情时也没有忘景;但我们说变化不大,并非没有变化,仔细阅读原诗,我们可以发现前两联的节奏是“二二二一”型,而到了第三联,诗句节奏却发生了一点变化,可以读作“二二一二”型,而第四联最后三个音节结合得不象前面的那么紧密,其节奏可以理解为“二二一一一”型,可知这首登高的节奏在无大变化中也存在着小的变化,而这种节奏的变化正好发生在由写景和抒情交接的地方,使前两联的写景和后两联的抒情在节奏上有了不同的节奏标志;可以说写景和抒情之间的界限在节奏上有很清楚的显示;还应该指出,节奏在第三联开始发生变化和我们前面分析平仄在第三联发生变化的效果是一致的;由此可见,节奏的变化与否在此诗也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三、音型音节的结构以及该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我们称为音型;如果我们把音型的理解放宽一点,那么前面我们讨论的节奏和平仄都可以理解为音型的范围;不过我们为了区别这些术语,我们把音型确定在音节之内,把节奏和平仄确定在音节与音节之间;那么音型在诗中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高友工、梅祖麟两位先生指出:“语音相似的音节互相吸引,特别是一行诗中出现几个相同音节时,它们便会形成一个向心力场;同时,一行诗中重复出现过的音型,前后的相同音型也会遥相呼应1P3;如果诗句中音型相同,就会产生一种内聚力,内聚力会影响诗句所表示的情感内容,使之集中;反之,如果音型不同,就不具有内聚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也就不太集中;因此,如果当音型发生变化,也就说明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我们前面说过,第一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表现了登高的目的和登高效果之间的矛盾,诗人已经用节奏和平仄的巧妙变化反映出来;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这首诗中,这一联的音型是最不集中的,也就是说这一联是最缺乏具有内聚力的音型,这种缺乏内聚力的音型的使用,正是登高的目的与登高的效果之间矛盾的反映;到了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情况却有了明显的不同;出句和对句之间的平仄对得十分整齐,同时音型的结构也十分整齐;只要对照一下中古音中古音参看参考书,34为排印方便,个别音进行了改写就可以看出:第一个字都是唇音声母“无”的声母是“m-”,“不”的声母是“p-”,第二个字都是鼻音韵尾“边”和“尽”的韵尾都是“-n”,第三、四两个字都是舌根音韵尾“落木”的韵尾是舌跟塞音“-k”,“长江”是舌跟鼻音“-ng”,第五、六两字是重言,即叠音“萧萧”和“滚滚”;因为对句的第七个字要求押韵,而出句的第七个字没有押韵的要求,所以这里没有讨论第七字;如果不管第七字的话,那么前六个字的音型就构成了以下十分整齐的对称形式:出句:唇音/鼻音/舌根音/舌根音/叠音/叠音对句:唇音/鼻音/舌根音/舌根音/叠音/叠音音型具有使思想感情集中的内聚力,如此整齐的音型说明诗人思想情感十分集中;当诗人登高之后,眼前所见到的景物的衰败与萧疏,被诗人用具有能集中思想感情具有内聚力的音型的诗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愧为千古名句;第三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写景“转入”抒情,因此在出句中没有太多相似的音型,或者说音型不太集中,也同本联的平仄与标准格式有一定的出入表达相同的意思;换言之,这一联的音型不一致,平仄也不太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句的第二、四、六个字,这三个音节都使用鼻音韵尾的字,即“年”、“病、”“登”,形成了以下的形式: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几个音节刚好处在诗句的节拍点上,构成了间隔的相似音型,起过度作用,为后文出现更为集中的音型作了充分的准备;到了第四联的出句“艰难苦恨繁霜鬓”,除了第三个音节即“苦”字以外,其他六个字都使用了鼻音韵尾的音节:艰难苦恨繁霜鬓第三个音节虽然没有使用鼻音韵尾的字,因为第三个音节并不是律诗诗句的节拍重点,即使如此,诗人仍然在对句“潦倒新停浊酒杯”的第三字和第四字即“新”、“停”二字,俩字的韵尾分别是-n和-ng连续使用了两个带有鼻音韵尾的音节对出句进行了有力的补充;这一连串的鼻音韵尾而且前有准备,后有补充的连续使用,十分有力而集中地将当时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多病、疾病缠身等无法排遣的万端愁绪充分展现出来;可见音型在诗歌中是明显地为思想内容服务的,它虽然比平仄和节奏更加难以掌握,但杜甫仍然运用得炉火纯青;四、意象“所谓意象,也就是诗歌艺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5P17杜甫善于使用各种语词构成的意象群来为作品的内容服务;在登高中,首联一开始就描绘了“风、天、猿、渚、沙、鸟”等各种意象,并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等不同的动态语词对其进行描述,把一个巨大的空间展示在读者面前,而且这个空间的所有景物都在活动着,是动态的;紧接着,诗人在第二联把注意力集中在“落木”和“长江”这两个意象上,并在前面使用了“无边”和“不尽”分别对其进行修饰,在后面又使用了“萧萧下”和“滚滚来”对其进行描述,整个意象群给人产生广袤无边之感,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整体;虽然作者在这两联中没有直接使用表示时间的语词,但读者不难发现其深层意义中暗示着时间的无限,因为所有事物的运动都必须以一定的时间作为存在的形式“下”、“来”等运动的延续必须以时间的延长做保证;我们也注意到,作为名词性意象“落木”是“无边”的,“长江”是“无边”的,同时动词性意象“萧萧下”也具有“无边”的特点“滚滚来”也具有“不尽”的特点;这就增加了诗歌意象的语义张力,给读者留下了许多品味的余地;概言之,前两联给读者的印象是:在巨大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有无限的秋景在不停地激烈运动着;第三联中,作者描述了一个老弱孤独、百病缠身的诗人独自一人登台悲秋的情景诗人使用了“万里”、“百年”、“常”、“多”等语词,这些语词的时空,一方面是前面两联展示的时空的继续,另一方面,它们的时空比前面两联缩小了,虽说“万里”和“百年”的时空也不算小,但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无边”和“不尽”相比;同时,“作客”和“登台”的运动程度也减缓了,更是无法与“萧萧下”和“滚滚来”相提并论;至于“客”和“独”的语词,更是明显地表达了“空间小了,时间短了”的语义;从而为第四联所描述的更加短暂的时间和更加狭小的空间作了有效的铺垫;在第四联中,诗人的笔触更加细腻地落在鬓上丝丝白发的“小”和新停的浊酒杯的“静”上,即使还有一些动态的东西,也变成了“艰难”、“潦倒”、“恨”、“苦”等展示内心活动的语词;在这联中,前面那种巨大的空间、无限的时间、复杂的景物、激烈的运动早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狭小的空间、短暂的时间、简单的景物、缓慢的活动;可以说时空在这联中被压缩到了诗中的极限;从而,个人的渺小与造物主的庞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极大的反差;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诗人却长期飘泊,如今暮年多病、举目无亲,这样的境遇怎能不使诗人感到悲愁和凄苦呢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苦楚就在这些意象群的对比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我们可以认为:杜甫的“诗律细”等语是有所指的,不可能只是按一般诗律的押韵、平仄、对仗等基本要求写出来的诗作就让“群公”向他求教,他自己也没有必要如此夸耀;试想:如果只是按照诗律书上押韵、平仄、对仗的规定写出来的诗,历代真是太多了,就是到现在,只要是学过诗律的人,按照要求去做也是不难办到的;所以,杜甫在运用诗的语言形式方面一定有独到之处是成立的;黄庭坚曾经评价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答洪驹父书,黄氏的本意也许是指杜甫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杜甫以前的人用过的;换言之,他是说杜甫诗作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有出处;黄氏的这种看法显然是有偏颇的,我们不能全取;但是,换一个角度说,如果指杜甫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出处,并且用得恰倒好处,没有一个字是虚设的,这却是杜甫律诗的精妙所在;。
杜甫《登高》的文本细读
杜甫《登高》的文本细读杜甫《登高》的文本细读杜甫的《登高》被称为七言律师的典范,问世以来,受到高度的评价,对这首诗的评论也有很多。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律诗的写作有严格规定:每首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邻韵通押;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
“回”、“来”、“台”和“杯”押韵,都是阳平声;三、四句严对:“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对“滚滚”;“下”对“来”;后几句同样是字、词对仗工整,句子之间也构成严对,平仄也毫无问题。
从律诗的规范上来讲,这首诗可称得上是七言律诗的典范。
杜甫有对文体意识很有研究,他博采众长,自成一格。
把作诗视为“吾家事”,在诗歌的体式、章法、字、句、韵等方面极为重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谓是他一生在诗歌创作上精益求精的写照。
他在诗歌上取得的成就是天才与后天的功夫结合的产物。
下面是笔者试从英美新批评的角度来对这首诗的文本层面进行的解读。
新批评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于英美。
它重视文本细读,从细节入手,去揣摩推敲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
“含混”、“反讽”“、悖论”、“语境”、“张力”是它的术语,对于文学文本研究颇有启发意义。
新批评最具代表性的.批评观点有:“诗是有机体,所以诗人的任何一个部分要得到解释,都必须联系诗的整体语境;任何一个‘令人不能忘怀的诗句’,都是在其特殊语境中取得的。
”优秀诗作的基本特征是――含混,诗之为诗即诗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诗是内涵与外延相互作用的结果,诗意的多重性来源于内涵,因外延而变得明晰,诗歌也有了辩证的因素,即张力结构。
新批评的代表人物有兰塞姆、瑞恰兹等。
《登高》这首诗的文本结构,可以分为标题、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标题“登高”两字具有开宗明义的作用。
登高诗的要点总结
登高诗的要点总结一、引言登高诗是中国古代传统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通常表达诗人攀登山峰,远眺山景、云霞等的感受和情感。
本文对登高诗的要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登高诗格律、意象等方面的特点。
二、格律要点1. 韵律规则登高诗多采用七言绝句或者五言绝句的韵律形式。
其中,七言绝句一般分为两句,每句七个字,五言绝句则是五个字。
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绝句形式。
2. 押韵要求登高诗中的绝句通常要求押韵,以增加韵律的美感。
常见的押韵方式有平仄双押、平仄交替押等。
押韵的要求可以提高诗词的音韵美,使得登高诗更加优美动听。
3. 字数限制登高诗通常要求字数简洁明了,能够准确表达诗人的感受。
每句的字数一般不超过七个字,且每个字都要经过精心的选择,以充分展示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三、意象要点1. 山峰和景色登高诗中,山峰和景色是常见的意象。
诗人可以通过描绘山峰的高耸、云雾的缭绕等来表达自己攀登高峰的决心和意志。
同时,通过描绘山峰上的景色,如松林、瀑布等,可以丰富诗歌的表现力。
2. 天空和云霞天空和云霞也是登高诗中常见的意象。
诗人可以通过描写晴空万里,碧空如洗,以及夕阳余晖和夜空中的星光等来烘托诗歌的气氛,增强读者的想象力。
3. 所感所思登高诗还需要表达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所感所思。
这包括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的感悟等。
诗人可以通过这些所感所思,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理解。
四、示例以下是一段登高诗的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这首登高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白日、黄河以及远观的楼阁,表达了攀登高峰、远眺美景的愿景和情感。
五、结论通过本文对登高诗的要点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登高诗的格律要求和意象特点。
登高诗作为中国古代传统诗歌的一种形式,以其独特的语言和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登高诗的魅力。
登高的用韵
登高的用韵【实用版】目录1.登高诗歌的起源和发展2.登高诗歌的韵律特点3.登高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4.登高诗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5.登高诗歌的现代意义和影响正文一、登高诗歌的起源和发展登高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源于先秦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于唐宋时期。
最早的登高诗歌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小雅·采采》和《大雅·生民》等篇目。
随着历史的演变,登高诗歌从最初的纪实性描写逐渐转向抒情和写意,成为了诗人们表达情感和审美体验的重要载体。
二、登高诗歌的韵律特点登高诗歌在韵律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律优美:登高诗歌通常采用五言、七言等形式,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给人以优美的听觉感受。
2.押韵规律:登高诗歌一般要求每句末尾押韵,以增强诗歌的音韵美感。
同时,还要求相邻两句的韵脚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重复。
3.对仗工整:登高诗歌中的句子往往采用对仗的手法,使诗句更加和谐、韵味丰富。
三、登高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登高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人们通过对自然景物、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出壮美、悠远、恬静、雄浑等不同的审美意境。
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抒情和写意,诗人们又赋予了这些意象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四、登高诗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登高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载体,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凝聚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传递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登高诗歌中所蕴含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对于今天的人们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五、登高诗歌的现代意义和影响虽然登高诗歌诞生于遥远的古代,但它的魅力依然跨越时空,对现代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登高诗歌的优美韵律和丰富意蕴,不仅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还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登高的用韵
登高的用韵
【原创版】
目录
1.登高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2.登高诗歌的韵律特点
3.登高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4.登高诗歌的影响与传承
正文
一、登高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登高诗歌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别,起源于先秦时期,逐渐发展壮大于唐宋时期,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先秦诗歌中,已有不少关于登高的诗篇,如《诗经》中的《采薇》等。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诗歌创作的繁荣,登高诗歌更加丰富多样,诸如杜甫、王之涣、王之涣等著名诗人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登高诗篇。
二、登高诗歌的韵律特点
登高诗歌在韵律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通常采用七言、五言的律诗形式,以表达登高远眺的壮阔与豪迈。
其次,诗中多用对仗,以增强诗歌的音韵美感。
最后,押韵方式多样,可以是首尾相押,也可以是隔句押韵,这使得登高诗歌在韵律上更加丰富多彩。
三、登高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登高诗歌的意象丰富多样,通常包括高山、流水、白云、秋雁等自然景物。
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表现出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壮志豪情,还寓意着人生的坎坷与艰辛。
同时,这些意象通过诗人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开阔、高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登高远眺的美好与愉悦。
四、登高诗歌的影响与传承
登高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后世诗人都对登高诗歌情有独钟,他们在前人作品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登高诗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登高》平仄分析杜甫的《登高》是其诗作中的名篇。
全诗原文如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在大历二年(767),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所写的一首著名的律诗。
对这首诗历来评价很高,杨伦在《杜诗镜诠》里称此诗是“杜集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认为这样的评价尚不能体现此诗的重要地位,所以他在《诗薮sǒu》中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杜甫不仅在我国诗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他本人就有“诗圣”的美称,他的诗有“诗史”的美誉。
文学史家无一例外地称赞其诗作在思想性、艺术性诸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他也曾多次提到自己对诗艺的不懈追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并承认自己已达到“诗律群公问”(《寄沈八丈》),“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呈路十九曹长》)的程度。
那么其诗之“有神”在什么地方?群公问他的诗律又是指什么?他觉得自己“诗律细”,又细在何处?为什么评价会如此之高呢?历代有许多文学评论家进行过很多有意义的讨论。
我们不想过多地重复,只是想换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将从平仄、节奏、音型、意象四个角度对《登高》一诗进行剖析,来看一看杜甫运用诗律的精妙之处。
一、平仄这是一首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诗,按照标准的七言律诗的格式,其平仄规律如下:[1]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把原诗的平仄的实际与这个典型的标准格式的平仄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原诗有几个地方的平仄与这个标准格式不一致,它们主要出现在第一联(首联)和第三联(颈联)。
第一联中不一致的是“风”、“猿”、“渚”、“沙”,第三联不一致的是“百”和“多”,而第四联(尾联只有一个字与标准格式不同,即“潦”字,第二联(颔联)则与标准格式完全一致。
这样全诗的具体平仄格式如下: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先分析第一联,我们可以推想:杜甫在登高之前,其心情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情很好,要借登高来欣赏自然美景;一种是心情不佳,要借登高来消除悲愁烦恼。
然而登高以后看到的却是一幅浓郁的秋景,给人一种悲凉之感。
如果他登高之前的心情是好的,那么登高之后看到这幅悲凉景色,心情一下子发生了巨大变化反之,如果登高前的心情不好,那么登高后不仅没能消除悲愁烦恼,反而有所增加。
因此,可以说,登高前的目的和登高后的效果极不相同,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力。
为了表现这股巨大矛盾力杜甫除了采用其他的艺术手法之外,首先就使平仄发生了一点变化。
这就是第一联的平仄与标准格式不同的原因。
此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写景和抒情之间显然存在着一个转变,而第三联就处在这个转变的交点上,这一联同时又处在“起、承、转、合”的“转”上,为了体现这个转变,这联的平仄格式与标准格式有一点出入也就十分自然了。
然而,以上平仄同标准格式不同的地方,都没有超越律诗的规定,也就是说,是律诗的规律允许的。
这就表明,杜甫一方面严格按照律诗的要求去写诗,另一方面又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而这些适当的调整又刚好和诗作表现的思想感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二、节奏作为表现手法之一的节奏,在七言律诗中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四三”式、“五二”式、“一六”式、“二五”式等等,不一而足。
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节奏也将同思想感情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一般地说,相同的节奏反映着相同的思想感情,不相同的节奏则反映着不同的思想感情。
因此,对于优秀的诗作来说,当思想感情发生变化时,作为表现手法之一的节奏也将发生变化;反之,当节奏发生了变化的时候,也就暗示了思想感情的变化。
同理,如果一首诗的节奏自始至终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就预示着思想感情没有变化,而且如果一首诗的节奏没有变化的话,会给读者一个单一而枯燥的感觉。
那么,杜甫的《登高》是怎样处理节奏的呢?阅读一下原诗,我们就会发现全诗的八行诗句的节奏都是“四三式”,这就说明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前后基本一致,变化不大,虽然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但情景相依,情因景生,写景时没有忘情,抒情时也没有忘景。
但我们说变化不大,并非没有变化,仔细阅读原诗,我们可以发现前两联的节奏是“二二二一”型,而到了第三联,诗句节奏却发生了一点变化,可以读作“二二一二”型,而第四联最后三个音节结合得不象前面的那么紧密,其节奏可以理解为“二二一一一”型,可知这首《登高》的节奏在无大变化中也存在着小的变化,而这种节奏的变化正好发生在由写景和抒情交接的地方,使前两联的写景和后两联的抒情在节奏上有了不同的节奏标志。
可以说写景和抒情之间的界限在节奏上有很清楚的显示。
还应该指出,节奏在第三联开始发生变化和我们前面分析平仄在第三联发生变化的效果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节奏的变化与否在此诗也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
三、音型音节的结构以及该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我们称为音型。
如果我们把音型的理解放宽一点,那么前面我们讨论的节奏和平仄都可以理解为音型的范围。
不过我们为了区别这些术语,我们把音型确定在音节之内,把节奏和平仄确定在音节与音节之间。
那么音型在诗中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高友工、梅祖麟两位先生指出:“语音相似的音节互相吸引,特别是一行诗中出现几个相同音节时,它们便会形成一个向心力场。
同时,一行诗中重复出现过的音型,前后的相同音型也会遥相呼应[1](P3)。
如果诗句中音型相同,就会产生一种内聚力,内聚力会影响诗句所表示的情感内容,使之集中;反之,如果音型不同,就不具有内聚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也就不太集中。
因此,如果当音型发生变化,也就说明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
我们前面说过,第一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表现了登高的目的和登高效果之间的矛盾,诗人已经用节奏和平仄的巧妙变化反映出来。
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这首诗中,这一联的音型是最不集中的,也就是说这一联是最缺乏具有内聚力的音型,这种缺乏内聚力的音型的使用,正是登高的目的与登高的效果之间矛盾的反映。
到了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情况却有了明显的不同。
出句和对句之间的平仄对得十分整齐,同时音型的结构也十分整齐。
只要对照一下中古音(中古音参看参考书,[3][4]为排印方便,个别音进行了改写)就可以看出:第一个字都是唇音声母(“无”的声母是“m-”,“不”的声母是“p-”),第二个字都是鼻音韵尾(“边”和“尽”的韵尾都是“-n”),第三、四两个字都是舌根音韵尾(“落木”的韵尾是舌跟塞音“-k”,“长江”是舌跟鼻音“-ng”),第五、六两字是重言,即叠音(“萧萧”和“滚滚”)。
因为对句的第七个字要求押韵,而出句的第七个字没有押韵的要求,所以这里没有讨论第七字。
如果不管第七字的话,那么前六个字的音型就构成了以下十分整齐的对称形式: 出句:唇音/鼻音/舌根音/舌根音/叠音/叠音对句:唇音/鼻音/舌根音/舌根音/叠音/叠音音型具有使思想感情集中的内聚力,如此整齐的音型说明诗人思想情感十分集中。
当诗人登高之后,眼前所见到的景物的衰败与萧疏,被诗人用具有能集中思想感情具有内聚力的音型的诗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愧为千古名句。
第三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由写景“转入”抒情,因此在出句中没有太多相似的音型,或者说音型不太集中,也同本联的平仄与标准格式有一定的出入表达相同的意思。
换言之,这一联的音型不一致,平仄也不太一致。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句的第二、四、六个字,这三个音节都使用鼻音韵尾的字,即“年”、“病、”“登”,形成了以下的形式: 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几个音节刚好处在诗句的节拍点上,构成了间隔的相似音型,起过度作用,为后文出现更为集中的音型作了充分的准备。
到了第四联的出句“艰难苦恨繁霜鬓”,除了第三个音节(即“苦”字)以外,其他六个字都使用了鼻音韵尾的音节: 艰难苦恨繁霜鬓第三个音节虽然没有使用鼻音韵尾的字,因为第三个音节并不是律诗诗句的节拍重点,即使如此,诗人仍然在对句“潦倒新停浊酒杯”的第三字和第四字(即“新”、“停”二字,俩字的韵尾分别是-n和-ng)连续使用了两个带有鼻音韵尾的音节对出句进行了有力的补充。
这一连串的鼻音韵尾(而且前有准备,后有补充的连续使用,十分有力而集中地将当时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多病、疾病缠身等无法排遣的万端愁绪充分展现出来。
可见音型在诗歌中是明显地为思想内容服务的,它虽然比平仄和节奏更加难以掌握,但杜甫仍然运用得炉火纯青。
四、意象“所谓意象,也就是诗歌艺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
[5](P17)杜甫善于使用各种语词构成的意象群来为作品的内容服务。
在《登高》中,首联一开始就描绘了“风、天、猿、渚、沙、鸟”等各种意象,并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等不同的动态语词对其进行描述,把一个巨大的空间展示在读者面前,而且这个空间的所有景物都在活动着,是动态的。
紧接着,诗人在第二联把注意力集中在“落木”和“长江”这两个意象上,并在前面使用了“无边”和“不尽”分别对其进行修饰,在后面又使用了“萧萧下”和“滚滚来”对其进行描述,整个意象群给人产生广袤无边之感,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整体。
虽然作者在这两联中没有直接使用表示时间的语词,但读者不难发现其深层意义中暗示着时间的无限,因为所有事物的运动都必须以一定的时间作为存在的形式“下”、“来”等运动的延续必须以时间的延长做保证。
我们也注意到,作为名词性意象“落木”是“无边”的,“长江”是“无边”的,同时动词性意象“萧萧下”也具有“无边”的特点“滚滚来”也具有“不尽”的特点。
这就增加了诗歌意象的语义张力,给读者留下了许多品味的余地。
概言之,前两联给读者的印象是:在巨大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有无限的秋景在不停地激烈运动着。
第三联中,作者描述了一个老弱孤独、百病缠身的诗人独自一人登台悲秋的情景诗人使用了“万里”、“百年”、“常”、“多”等语词,这些语词的时空,一方面是前面两联展示的时空的继续,另一方面,它们的时空比前面两联缩小了,虽说“万里”和“百年”的时空也不算小,但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无边”和“不尽”相比。
同时,“作客”和“登台”的运动程度也减缓了,更是无法与“萧萧下”和“滚滚来”相提并论。
至于“客”和“独”的语词,更是明显地表达了“空间小了,时间短了”的语义。
从而为第四联所描述的更加短暂的时间和更加狭小的空间作了有效的铺垫。
在第四联中,诗人的笔触更加细腻地落在鬓上丝丝白发的“小”和新停的浊酒杯的“静”上,即使还有一些动态的东西,也变成了“艰难”、“潦倒”、“恨”、“苦”等展示内心活动的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