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画语言研究.doc
中国画诗画关系研究综述
中国画诗画关系研究综述作者:于欢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9期摘要:中国画诗画关系在中国绘画研究中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
本文对历代以来对中国画诗画关系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认为诗画结合成因和艺术效果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
中国画所体现的语图关系的特征以及诗画结合的艺术效果是目前的研究重点,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是研究的主要依据。
本文认为,除上述宏观角度的探讨外,要了解中国画诗画关系的内在规律,还需识解中国诗画的认知加工过程,分析语言和图像符号对于画作整体意义构建。
因此本文提出从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微观视角分析诗画结合现象是中国画诗画关系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字:诗画结合;认知视角;语图关系与西洋画不同,中国画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中国画发展到元明时期,逐渐出现画上题诗的现象,诗画互相走近,结合。
关于这一现象,历来讨论颇多。
本文对自古以来关于中国画诗画关系的论述进行梳理总结,认为关于诗画结合的研究主要存在于哲学,美学,文艺学和艺术等领域,并提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索诗画关系的新视角。
关于诗画关系的讨论自宋代以来就已开始。
当时讨论主要围绕着“无形画”“有形诗”等论断讨论进行。
主要代表人物有郭熙、欧阳修、孔武仲、张舜民、释德洪觉范等人。
此外,苏轼提出“诗画一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看法。
近代以来,对于中国画诗画结合的讨论融入了西方文艺理论中关于诗画关系的讨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滕固(1921,1930)、朱光潜(1932)、宗白华(1943,1949,1959)、钱钟书(1948,1962)、徐复观(1965)等。
讨论主要关注诗画融合的美学体现、诗画本质、诗画一律的问题。
滕固(1931)认为书与画的结合大多是技巧和表现手段(工具)的相近,而诗与画的结合在与内在本质。
朱光潜(1932)对莱辛的“诗画异质说”进行评论,认为莱辛忽视了艺术对媒介的征服。
宗白华(1943)肯定诗与画统一的同时指出,物质条件使诗与画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受到局限,但通过相互交流交浸就可以达到圆满结合,也就是“艺术意境”。
从艺术语言学浅析中国诗歌的语言特点
从艺术语言学浅析中国诗歌的语言特点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认为:“最好的词汇的最好的排列就是诗”。
从语言的自然存在到语言的最佳排列,存在一定的审美法则,这决定了构成诗的语言不可能是简单化的。
雅各布森说:“语词在诗歌中的作用不只是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是实实在在的客体,是自主的、具体的实体……词和词的排列、词的意义、词的外部和内部形式具有自身的分量和价值。
”(转引于《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小说语言观念的变异》)要成为诗,语言必须按最好的排列方式组合起来才行。
语言本身也是艺术形象的组成部分,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组成部分。
诗歌语言是艺术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语言。
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将诗歌的语言称为“人为的符号”,以区别于绘画的线条、颜色等“自然的符号”。
所谓“艺术语言”,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骆小所教授认为“艺术语言是情感思维的言语形式”,艺术语言中的文境解释作“一种虚无之境”,“是发话人主观情感和反映对象的统一,是—个深层境界的创造(形与神统一,情与理统—)……它不仅给受话人感到直观无隔,而且气韵生动,传神显心。
它具有美的韵味”。
“艺术语言”就是指变异化的语言,以一种“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来显示自己的特点,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偏离,不以语法规范为据,追求的是更高的社会规范,以“立象以尽意”来反映客观生活,描写发话主体的情和意。
(参考骆小所著《艺术语言再探索》第1-3页,云南出版社2001出版。
)艺术语言从艺术形式看具有意味性、民族性、时代性、变异性等特点。
我们从艺术语言的特点出发,分析最具艺术语言的中国诗歌的特点。
一、艺术语言的非直观性和间接性:诗歌的空灵性和虚实性艺术语言是抽象的,感性的,告诉我们的不单单是一些客观事实的存在,并且告诉了我们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表达方式。
(姜明王爱华《意向符号与文本的结合体――诗歌语言的话语阐释》,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诗歌语言形式的非直观性和间接性,是它比其他艺术更能提供广阔的再创造天地的长处。
中国画的形式语言研究
60(下)2018.06形式(form)一词由来已久,除了在《南史·颜延之传》中有提及“形式”二字①。
除了单纯的外形之意,还指事物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方式。
在绘画之中,这种组织结构和表达形式无处不在,特别在中国画中尤为突出。
中国画历史悠久,因其绘画材料的特殊性、笔墨程式的抒情性、构图空间的自由性和老庄思想的哲学性,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绘画语言,传达出独具个性的审美理想。
绘画的形式语言是画家审美感受的表现以及创作个性的传达,同时形式语言是在程式化的不断发展中完善的,它是在固有的程式化基础上再次创新且实践运用。
由此可见,形式语言体现出绘画的本质。
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1]。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积淀。
中国能够在不断的发展中创造出多样的文化现象,并能包容一切外来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转化成民族的语言符号,因此它具有强大的民族性特点。
中国画是以主观认识为主导,将众多主观认识汇集,形成了意识平台。
在一定的程式化法则前提下,进行有机的创作。
具有创造性的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符号。
形式语言的突出,就是语言符号的成熟,因此可以说中国画的发展史也是其形式语言的发展史。
从史前的岩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中可以看到动物与人的形象,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绘画的形式、表现方法和程式化法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多样化,中国画也出现了各种流派、题材和表现方法。
以人物画为例,魏晋之顾恺之、陆探微、宗炳、张僧繇、杨子华、曹不兴;隋唐五代之吴道子、阎立本、张萱、周、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两宋之赵孟頫、李唐、周文矩、顾闳中、贯休、阮郜、法常;元明之刘俊、郭诩、吴伟、张路、唐寅、蒋贵;清代及至现代之石涛、任伯年、黄宾虹、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石鲁、李可染、潘天寿,等等,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为中国画的发展付出了心血。
魏晋画家顾恺之,传神写照,世称三绝;唐代吴道子,吴带当风,世称画圣。
中国诗歌语言研究读书笔记
《中国诗歌语言研究》读书笔记一、内容描述诗歌语言的特性分析。
本部分对汉语诗歌的语言特性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探讨诗歌语言在音乐性、意象性、隐喻象征等方面的独特表现。
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揭示了诗歌语言在表达情感、描绘景象、传达哲理等方面的优势。
中国诗歌史的语言变迁。
这一部分通过历史视角,分析了从古代诗词到现代诗歌的语言演变过程。
详细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诗歌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揭示了中国诗歌史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规律。
诗歌语言的艺术表现。
本部分重点探讨了诗歌语言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和表现,包括诗歌的修辞手法、意象构建、情感表达等方面。
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展示了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诗歌语言的跨文化对比。
这一部分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诗歌语言的差异和共性,探讨了诗歌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通过对中外诗歌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中国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和价值。
在撰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我不仅深入阅读了书中的每一个章节,还对每一部分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通过对这本书的研读,我对中国诗歌语言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于诗歌创作和研究也有了新的启发和感悟。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演变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对于古代诗歌的研究,不仅关乎文学本身,更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种深度探究。
诗歌的起源与演变,是理解中国诗歌语言的重要基石。
古代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宗教祭祀等活动中。
那时的人们,以口头创作的方式,表达情感、记录生活,形成了最初的诗歌。
这些诗歌往往与音乐、舞蹈相结合,是原始人类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字的出现,诗歌开始以书面形式出现。
最早的诗歌形式如《诗经》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这些诗歌多采用四言、五言等形式,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也开始出现。
从《诗经》到《楚辞》,再到汉代的乐府诗、唐诗、宋词等,古代诗歌的形式经历了多次变革。
诗画关系研究报告
化史崐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艺术家的这种特有的素质和追求,就从创作主体上 为题画诗崐的产生准备了先决条件或可能性。
诗与画两者的内部艺术规律、创作规律和鉴赏特征既然比较接近或相通,在 中崐国古代,两者在创作时所使用的基本工具或材料也非常相似,这就是“文房 四宝”崐笔墨纸砚。同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还有一种公认的提法,叫做“书 画同源”。崐中国画与中国书法在执笔运笔上,特别在基本造型手段点与线及其 章法节奏上,更崐属相同或相通。因此国画家常常把在纸绢上挥毫作画称作“写”; 而诗人写诗,如崐果字也写得很好,也便同时成为一种书法艺术作品传世。于是, 绘画与诗歌两者之崐间又多了一种沟通的媒介物:书法。共同的媒介物和使用工 具材料的近似,自然也崐就从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拉近了诗与画的距离,促成了 两者的艺术结缘。另外,写崐意性很强的中国画有一个特点,就是画家创作时常 遵照“计白当黑”的艺术规律,崐从来不会像崇尚写实的西方绘画那样,把画画 的非常满,色彩线条铺满了整个画面;崐而是留出大片大片空白当作天空、水流 和云雾,或留作供受众充分展开艺术想象的崐虚拟性背景。这些画幅中的空白部 分,刚好为就题画诗留下了题写的位置。西方诗崐人也有因欣赏画家佳作引起冲 动后而创作的诗歌,画幅上偶然也有画家不很显著的崐拉丁字的签名。但他们绝 对不会像中国画家这样,用作画的毛笔和水墨,以作画相崐近的笔法在画幅上题 写上排列整齐美观的诗行来,再配以鲜红的印章,使之成为艺崐术整体的一部分 等等。这是中西方绘画艺术形式的一种主要区别,否则,西方绘画崐便被题诗的 字迹所破坏,变得不伦不类了。中国传统绘画中保留大量的空白,这种崐构思和 构图的特点,无意之间就为题画诗的出场预留下充分的生存空间。
我国宋初以前的绘画大都没有题款,即使有也只题写在树干、山石等不易发 现崐之处。例如宋代山水画大家范宽(公元 10 世纪人)那件有世界声誉的山水 杰作《崐溪山行旅图》,一般人都很难找到作者的题名。后来经仔细寻找,才从 画下方一侧崐的树干上发现画家的题款。现在我们看到宋以前的古画画面上的题 字和印章,大都崐是后代收藏者或鉴赏者补题加印的。历史上两位有名的风流皇 帝宋徽宗和清乾隆,崐因为自己的书法好,又是古书画的鉴赏行家,加上拥有宫 廷收藏保存的大量名作,崐经常拿来展玩,所以他们对古代书画补题的题句最多、 最滥。清代中叶画论家方熏崐(1739-1799)在其名著《山静居论画》中说:“款 识题画,始自苏(东崐坡)、米(芾),至元明人而遂多。以题语位置画境者,亦 由题而妙。高情逸思,崐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后世乃为滥觞。”(人民美术出版 社,1963 年版,第 1 崐 39 页)方熏这段话,不仅是指题画诗(句),也包括名 款和画作的标题,但题画崐诗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由此可见,宋代文化泰 斗苏轼,不仅为题画诗奠定了崐理论基础,也是身体力行进行艺术实践的第一人。 他无愧为狭义题画诗的开拓者和崐奠基人。中国美术史上曾流传过“文画苏题” 的风雅故事,说的是宋代著名的画墨崐竹的专家文同(字与可)作画时有一个特 点,就是他大部分墨竹作品都经过苏轼题崐赞。“文画苏题”甚至成为后世鉴定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范文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篇一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一、引言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为后世所传颂。
王维的诗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艺术,更是一种视觉和感知的综合体验。
本篇论文旨在从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的角度,对王维的诗歌及其英译本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诗画语言的多模态特征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
二、王维诗歌的多模态特征(一)语言模态王维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
他善于运用自然意象,以画家的视角和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
语言质朴自然,既有简洁明快的风格,又不失深情厚意。
(二)视觉模态王维的诗歌中充满了丰富的视觉元素。
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通过诗意的描绘,使读者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诗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三)情感模态王维的诗歌注重表达情感,其情感丰富而细腻。
他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超脱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世界。
三、王维诗歌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一)语言模态的翻译在英译王维的诗歌时,译者需要准确传达原诗的语言特色和韵律感。
通过运用英语中的相应表达方式,尽可能保留原诗的语言魅力。
同时,译者还需注意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和文化背景,使译文更加贴近英语读者的阅读体验。
(二)视觉模态的传达在跨文化传播中,王维诗歌的视觉元素成为了一大挑战。
译者需要通过文字描述和图片等形式,尽可能地还原原诗中的视觉效果。
这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以便更好地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情感模态的翻译在翻译王维诗歌时,译者需要准确传达原诗中的情感。
这需要译者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体验,通过恰当的英语表达方式,将原诗中的情感传递给英语读者。
同时,译者还需注意英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以便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范文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篇一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一、引言王维,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歌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风格著称。
在跨越语言与文化的背景下,其诗歌的英译本如何传达原作的诗画语言,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本文旨在运用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理论,对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进行解读,以揭示其诗歌的内在艺术魅力及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二、王维诗歌的多模态特征王维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诗画语言为人们所喜爱。
其诗歌不仅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还通过色彩、线条、空间等视觉元素,构建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这些画面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相互映衬,形成了王维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色彩与意象王维的诗歌中,色彩的运用是其多模态特征的重要表现。
如“青溪一道穿桃李,万丈高峰踏白云”,通过“青”、“桃李”、“万丈”、“白云”等色彩与意象的交织,构建出了一幅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画面。
(二)空间与构图王维的诗歌在空间构图上也有着独到之处。
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通过空间的空旷与声音的回响相互映衬,营造出了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
三、王维诗歌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王维诗歌的英译本如何传达原作的多模态特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英译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在传达原作诗画语言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一)意象的再现英译本在传达原作意象的过程中,尽量保持了原作的视觉元素和情感色彩。
如“空山不见人”被翻译为“In the empty mountain where no one is seen”,保留了原作的意象和空间感。
(二)韵律与节奏的再造在韵律与节奏方面,英译本也尽量贴近原作。
通过对诗歌进行适当的断句和调整词序,使译文在音韵和节奏上与原作相协调。
四、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在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对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进行深入的解读。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篇一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一、引言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王维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以诗画交融、意境深远而著称。
本文旨在从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的角度,对王维的诗歌及其英译本进行解读,探讨其诗歌中的诗画语言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
二、王维诗歌的诗画语言王维的诗歌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著称。
其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以自然景色为描写对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情的表达,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在王维的诗歌中,诗与画的交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描绘自然景色的细腻性:王维善于运用简洁明了的词语,将自然景色的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句,将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等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2. 抒发情感的深刻性:王维的诗歌不仅描绘自然景色,还通过细腻的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将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3. 意象的丰富性:王维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这些意象既可以是具体的自然景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
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王维将诗歌的意境拓展得更加深远。
三、王维诗歌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王维诗歌的英译本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其多模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模态:英译本的诗歌语言地道、流畅,能够准确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注重保留原诗的语言特色和韵律美感。
2. 文化模态:在跨文化传播中,英译本需要传达原诗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对原诗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进行解释和补充,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诗的内涵。
3. 视觉模态:为了更好地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情感,英译本的出版往往配以精美的插图。
这些插图以绘画的形式展现了原诗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情感氛围,使读者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画面的美感和情感的表达。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范文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篇一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一、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与画面的关系总是息息相关,互相启迪。
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杰出代表,王维的诗歌便是一种以诗入画、画中有诗的典型范例。
其诗歌中独特的诗画语言,在文学和艺术上均有着极高的价值。
本文旨在从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的角度,对王维的诗歌及其英译本进行解读,以揭示其诗画语言的独特魅力。
二、王维诗歌的诗画语言王维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诗画语言著称,其诗歌往往以景生情,以情入景,情景交融,如画中游。
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常常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色、人物情感以及社会生活呈现得栩栩如生。
在语言的选择上,王维善于运用颜色、声音、动感等元素,创造出丰富的画面感和听觉感受,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画面和音乐的魅力。
三、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是一种以多模态为手段的诗歌解读方法,它强调在解读诗歌时,不仅要关注诗歌的语言文字,还要关注诗歌中的图像、声音、色彩等非语言文字元素。
在解读王维的诗歌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1. 图像模态:王维的诗歌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物形象等,创造出丰富的画面感。
这些画面不仅具有视觉美感,还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例如,他的《山居秋暝》一诗中,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感。
2. 声音模态:王维的诗歌善于运用声音元素来营造氛围和情感。
通过运用不同的语音、语调以及修辞手法,王维能够使读者在听觉上感受到诗歌的情感色彩和节奏韵律。
3. 色彩与动感模态:王维的诗歌在色彩和动感的运用上也非常出色。
他善于运用色彩来表现自然景色的丰富变化,通过描绘动态的场景和人物动作,使诗歌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王维诗歌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对于王维诗歌的英译本,我们同样可以从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的角度进行解读。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范文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篇一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一、引言王维,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歌语言精妙绝伦,常以诗画结合的方式展现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
在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中,其诗歌的英译本亦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诗学的理论,对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进行解读,以揭示其诗歌的深层内涵和跨文化传播的独特方式。
二、王维诗歌的多模态特征1. 诗画结合的意象王维的诗歌常以诗画结合的方式展现自然景色,其诗歌中的意象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如《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通过描绘山间秋雨、明月、松树、清泉等元素,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2. 音乐性的韵律王维的诗歌在韵律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其诗歌的音韵与汉语的声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
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通过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三、王维诗歌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1. 跨文化翻译的视觉元素在王维诗歌的英译本中,译者通过运用视觉元素,如色彩、布局等,来传达原诗的意境。
例如,在翻译《山居秋暝》时,译者可能会运用自然景色的描绘来传达原诗的画面感。
2. 语音与语调的对应在王维诗歌的英译中,译者需要尽可能地保留原诗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通过对译文的语音和语调进行调控,使其与原诗的音乐性相呼应,从而传达出原诗的情感和意境。
四、认知诗学视角下的解读从认知诗学的角度来看,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体现了人类认知和表达的共性。
诗人通过诗画结合的意象和音乐性的韵律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而译者则通过跨文化的翻译方式来传达这些情感和思想。
这一过程涉及到人类对自然、情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以及语言和文化的表达和交流。
五、结论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体现了诗画语言的美学价值和跨文化传播的独特方式。
通过对王维诗歌的多模态特征进行认知诗学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诗歌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范文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篇一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一、引言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以诗画交融、意境深远著称。
随着认知诗学的发展,对王维诗歌的解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而是更多地从多模态特征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诗学理论,对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进行多模态特征的分析与解读,以揭示其背后的诗学意义。
二、王维诗歌的多模态特征1. 诗画交融的意象王维的诗歌常常运用意象手法,将自然景观、人物情感等元素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诗画意境。
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将月、松、清泉、石等自然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宁静、幽深的画面。
这种诗画交融的意象在王维的诗歌中随处可见,使得其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 跨感官的审美体验王维的诗歌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还通过声音、触觉等感官体验,使读者产生共鸣。
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既通过听觉体验表现出空山的宁静与深邃,又通过触觉体验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温暖与宁静。
三、王维诗歌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1. 翻译中的视觉元素在英译王维的诗歌时,译者往往通过视觉元素(如排版、字体、颜色等)来传达原诗的意境。
这些视觉元素不仅有助于传达原诗的情感和意境,还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诗。
2. 跨文化的审美转换在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原诗的审美价值进行再创造和转换,使其在异域文化中产生共鸣。
这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实现原诗与译诗在审美价值上的对等。
四、认知诗学视角下的解读从认知诗学的角度来看,王维的诗歌及其英译本具有多模态特征,这些特征在读者的认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诗画交融的意象和跨感官的审美体验可以帮助读者建立更为丰富的心理表征和情感体验。
其次,在英译过程中,译者通过视觉元素和跨文化的审美转换来传递原诗的意境和情感,使读者能够在异域文化中感受到原诗的美。
五、结论本文从多模态特征的角度对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进行了认知诗学解读。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篇一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一、引言王维作为唐代杰出诗人,其诗歌艺术在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
诗中,自然景观、人世情感、哲思领悟相融交织,呈现出独特的诗画语言。
本文将从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的角度,深入解读王维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英译本的特征。
二、王维诗歌的多模态特征1. 自然景观的描绘王维的诗歌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观呈现得栩栩如生。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通过明暗交替、动静结合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林间,感受清泉流淌的细腻触感。
2. 人世情感的抒发王维的诗歌中,人世情感丰富多样。
通过对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的抒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3. 诗画相融的艺术风格王维的诗歌以诗画相融的艺术风格著称。
诗中画意盎然,画中诗意深长。
其诗歌往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象,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认知诗学视角下的王维诗歌英译本1. 翻译中的文化传递王维诗歌的英译本在传递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充分理解原诗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将其准确地传达给目标语读者。
同时,还需注重文化元素的保留和再现,使目标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诗。
2. 多模态翻译策略的应用在翻译王维诗歌时,可采用多模态翻译策略,将原诗中的图像、声音、情感等元素与文字相结合,使译文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在翻译自然景观时,可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形象的画面呈现相结合的方式,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原诗中的美景。
3. 译本的接受与传播王维诗歌的英译本在海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译本的接受程度与译者的翻译水平、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使译本更好地被接受和传播,需关注目标语读者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译本质量。
四、多模态特征在认知诗学中的作用多模态特征在认知诗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诗情画意特点的中国语言研究
基于诗情画意特点的中国语言研究【摘要】本文剖析了中国语言的诗情画意特色及其多样化的应用。
它的诗情画意涤荡在文学、戏剧、图画等万千作品中,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诉求。
语言表达的简单或复杂的意识形态都在灵活而坚定的运用着中国的美丽语言,定性一种滚动的活的画面,它没有在过去停止,也不会在将来消逝。
【关键词】诗情画意;中国;语言中国的语言历经了上下五千年的演变,至今俨然以一副成熟的着装展现在人类的面前,法律学精悍的用字,诗歌灵动的押韵抑或散文随性的下笔,都将中国的语言至美至善的品德显现的淋漓尽致。
一、基于诗情特色的中国语言凡是热爱语言文字的学者都会从内心深处呼唤着中国语言的美丽,无论是韩寒的犀利还是张晓风的浪漫,无一不是对中国语言这样一处仙境的祈求与渴望。
“树木加深年轮,石头风化,珊瑚日积月累地聚集,这一切称之为记忆的痕迹。
人们所关注到的雄奇或美丽,最初总是不起眼的,我们称这个漫长的过程为孕育。
”①中国的语言来自于自然,是自然孕育的灵物,这一切奠定在语言的基础-汉字之中,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斥着舞动的灵魂,它们用铿锵的步伐将自然界赋予的一切美丽与险恶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震撼着心灵的同时又倒向了屈服。
若谈诗性,我认为中国语言当之无愧,且不论它稳健优美的体态,它的鼻尖呼吸都融入了或快或慢的节奏,时而如雅鲁藏布江的陡峭险峻,时而如三江并流的波澜壮阔,时而如西子湖畔的柳绿花红,时而如江南春雨的绵绵情动。
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将银铃般的嬉笑怒骂飞越了喜马拉雅,穿过了江南丘陵,踏平了华北平原,流连了东北黑土地。
但是,它堕落了,“在数字世界里,语言遭到‘语言机’的收编与压制,人类的内在精神与外在的生活细节纹理已经与语言不发生任何的关系了。
语言的堕落带来了人精神的失重、经验的贫乏。
知识的不断膨胀,在批量生产中使得人失去了自身灵魂的栖居之所。
”②它堕落于我们看不见的指尖缝隙,它堕落于我们沉睡不醒的梦里,它堕落于文人们无处释放的满腔怒意。
浅析中国画的诗画语境
++浅析中国画的诗画语境作为华夏文明重要文化遗产之一的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觉效果和语言表达方式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艺术代表。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儒家文化、老庄思想都曾给予它精神气质的滋养,使得中国画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其画面不仅有自身形象的独立性,同时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与诗、书、印等艺术形式结缘,形成诗、书、画、印四绝一体的独特观赏价值和完整的审美评价体系,这是世界绘画艺术中唯一涵盖面宽泛的艺术构成形式。
其中以诗入画助推了中国画向文人画方向发展,使得绘画具有了文学性的同时,也让平面绘画产生了历史的纵深和画外情感的延展性。
这也是中国画与世界其他绘画类比中,最为独特的地方。
一、诗与画的融合中国画除了画的形象本身之外,诗、书、印同样是画面审美必要的构成要素。
书法文字在画面出现,是相关于画面图像但又独立于画面的审美构成要素,这些文字或为题款,亦称落款或款识。
或为题跋(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抑或题画诗等。
内容包含与作画者或收藏者相关的姓名、年月、诗词歌赋、画理画论、杂感记事、短评、散文、小品等。
尤其是题画诗更使得画意神情并茂、意味隽永,赋予了画面多层面的视觉审美和情感内涵,它们的出现增加了中国画的文学氛围。
有的诗是画者自己题写的,比如清代的黄慎,他常将自己的绘画分类自评,将最得意的作品题以诗文,以记注和挥发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还有的是经他人之手题到画中,更赋予了他人的感受和创作参与。
《汉书·苏武传》记载:“汉宣帝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厷之美,乃图其人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在画像旁署名称为“题榜”,不仅如此,后来又在人物画像的旁边加上更加详细的歌功颂德的文字(称题画赞)。
随着中国文学巅峰时代的到来,唐和五代时期,诗人、文人参与画的品评、赞咏成为常态,题画赞被大量的题画诗(以画图为对象,予以介绍、描述、借以抒情、议论的诗歌)所替代,沈树华在《中国画题款艺术》一书中说:“题画诗是题画赞与咏物诗的汇流,而题画赞是题画诗的先导。
简谈《中国诗学》中的语言问题
简谈《中国诗学》中的语言问题叶维廉从中国传统美学尤其是道家美学、禅宗中挖掘出能与西方“汇通”的东西,在对比论述中展现了中国山水诗歌的魅力以及文言文的优越性。
一、中西方不同的语法以及表达策略中国文学的传统批评不同于西方文学批评,它没有西方那样有迹可循的逻辑结构,其批评只提供一些美学上的观点,在文学鉴赏时要求“点到为止”,其方法是“言简而意繁”,一反西洋批评中“言繁意简”的倾向,是近似诗的表达形态,因为它在读者意识里激起诗的、诗的再创造,加以概括,中国式的批评即就是“点、悟”式的批评。
中国文学之所以是“点、悟”式批评,有赖于中国古典诗语法的灵活性,其语法的灵活性让字与字之间建立了一种自由的关系,读者在字与字之间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解读活动,在“指义”与“不指义”的中间地带,造成一种类似“指义前”物象自现的状态。
由此,在中国古典诗的传意活动中,诗人们不会用说明性的策略去剖析物物关系未定的自然现象,而是通过文言文特有的灵活性,设法保持诗人接触物象、事象时未加概念前物象、事象与现在的实际状况,使读者能够在诗人隐退的情况下,重新“印认”诗人初识这些物象、事象的戏剧过程。
叶维廉在他的自序中就说到自己发现在翻译等因素下中国古典诗的本源美学向度被歪曲这个事情,因此,在叶先生的论述中,中西语言的比较是个重要的论述话题,他将文言文和英文作比较,突出文言文的灵活性。
二、案例分析When You Are Old-- William Butler Yeats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And nodding by the fire,take dow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Your eyes had once,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Murmur,a little sadly,how Love fled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韻文翻译无名氏当汝暮年,两鬓如霜。
浅析中国画的诗画语境
浅析中国画的诗画语境一、诗画类别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常常伴随着诗歌。
据中国画史教授梅瑞华的统计,中国画中涉及到诗歌内容的作品达到了70%以上。
从表现形式上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真情画”,即依据人物、事物,由画家自己构思出的诗画联结,如山水、花鸟、人物画等。
二是“诗意画”,即在画中加入已有的诗句或整首诗进行点染,以画中作品来展现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如诗歌主题的画等。
二、诗画相通古人常说“画无妙手藏于文,文有妙笔活现图”,这中间隐隐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思想,即诗与画相通。
诗和画两种文艺形式讲究的都是意境的表达。
在中国文学中,写景讲究“运笔如飞、意境深远”,描写事物要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中国画中,则讲究“墨境摹姿、韵律高远”,通过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来传递画家对事物的情感和感受。
因此,诗和画在意境表达上很相似。
三、诗画语境所谓诗画语境,是指画家在画面中所表现的意境必须与所加入的诗歌内容相符合,从而达到画诗相生的效果。
诗和画之间的连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画基调的协调,另一个则是诗画意境的呼应。
这种呼应不仅仅是字句内容的呼应,更多是表现手法上的呼应。
因为即使是相同的内容,诗歌和画作也有自身的表现形式,诗歌有言语的形式,画作则借助笔墨和色彩来表达。
在中国文化中,“意”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在诗画创作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画作不能单纯地模拟照片,更不能只是流水账式的表现,它还要借助诗歌内容来表达画家的思想和感受,从而在观赏者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中国画对于诗的发展与推广中国画和诗歌在古代中国文化中位居十分重要的地位。
钱钟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纲要》中指出“中国文学的很大价值在于创造出一种具有供人欣赏之美的文化形象,在这种美中孕育着既深沉又广博的人生哲学”。
这种美不仅仅体现在诗歌上,同样也体现在中国画作品中。
中国画作为一种表现艺术,自材质到形式、技法到创作手法以及绘画意境的表现方式,都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精华。
中国画与诗的融合
中国画与诗的融合中国画与诗的融合05美本国画班0510017林其展摘要:在中国画创作中“画中有诗”有两个层次含意:一是在画面的形式上诗文与画结合。
“画中有诗”另外一层含意是画境的诗意,是指画家创造的艺术形象中饱含着诗的意趣,这正是画家努力求得的境界。
所以中国文人看画有读画之说,如果说笔墨为画之体貌,诗意则为画之灵魂,笔墨与诗意相融相辅而成画。
关键词:诗情画意融合画中有诗相得益彰引言:传统的中国绘画自发生就与书法结缘,有书画同源之说,在发展过程中又与诗相融,有诗画本一律之论。
诗、画都属于艺术范畴,诗与画在形态上不同:诗的表现形式是文字,表现叙述性;画的表现形式是通过画面效果,表现描绘的再现性。
但诗也有摹写再现的功能,绘画也同样具有表现之力,“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一、诗画融合的历史诗、画的融合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
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都有所记载。
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了文人画的中心论调。
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这都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论》的《论气韵非师》既引扬雄的“心画”之忠言逆耳,又经“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为喻而论画:“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
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矧乎书画,发之于情思,契之于绡楮,则非印而何?”这是通过画家“本自心源”的艺术创造,由于它是心、神、意、趣的自然流露,所以“想成形迹,迹与心合”、“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欧阳修《欧阳文公忠公文集?盘车图》中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真不愧是一代大师,一语就道破了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标准。
到北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借物寓心,既可见于画,又可印证于文字。
如文同爱竹,写《咏竹诗》赞美竹:“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
苏轼《跋与可墨竹》记其画竹云:“……与可曰:‘吾乃者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所遣之,故一发于墨竹,是病也。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范文
《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篇一诗画语言——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认知诗学解读一、引言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以其独特的诗画语言而闻名于世。
诗画语言不仅指其诗歌的绘画性,更指其诗歌所蕴含的深邃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色彩。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诗学的理论,对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进行多模态特征解读,以揭示其诗画语言的独特魅力。
二、王维诗歌的诗画语言特征1. 自然景物的描绘王维的诗歌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其诗歌中的山水、云雾、草木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如《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句,便将秋天的山间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
2. 意象的营造王维的诗歌善于运用意象,通过具象的物象来传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便通过雨后清晨的景象,表达了离别之情。
3. 音韵与节奏的和谐王维的诗歌在音韵与节奏上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其诗歌运用平仄、押韵等手法,使得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三、王维诗歌英译本的多模态特征解读1. 视觉模态的翻译对于王维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意象,英译本需要通过视觉模态进行翻译。
译者需准确传达原诗的画面感,使得英文读者能够通过视觉想象,感受到原诗所描绘的景象。
2. 语言模态的翻译在语言模态的翻译上,译者需关注原诗的音韵、节奏和语言风格。
通过运用英文中的押韵、节奏等手法,尽可能地传达原诗的语言美感。
3. 文化模态的翻译王维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英译过程中,译者需关注文化差异,通过注释、解释等手段,帮助英文读者理解原诗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四、认知诗学视角下的解读从认知诗学的视角来看,王维的诗歌及其英译本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多模态的认知过程。
读者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官,与诗歌进行互动,从而理解和体验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因此,在解读王维诗歌及其英译本时,需关注多模态特征,以更全面地理解和体验诗歌的魅力。
中国画诗画关系研究综述
中国画诗画关系研究综述摘要:中国画诗画关系在中国绘画研究中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
本文对历代以来对中国画诗画关系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认为诗画结合成因和艺术效果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
中国画所体现的语图关系的特征以及诗画结合的艺术效果是目前的研究重点,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是研究的主要依据。
本文认为,除上述宏观角度的探讨外,要了解中国画诗画关系的内在规律,还需识解中国诗画的认知加工过程,分析语言和图像符号对于画作整体意义构建。
因此本文提出从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微观视角分析诗画结合现象是中国画诗画关系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字:诗画结合;认知视角;语图关系与西洋画不同,中国画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中国画发展到元明时期,逐渐出现画上题诗的现象,诗画互相走近,结合。
关于这一现象,历来讨论颇多。
本文对自古以来关于中国画诗画关系的论述进行梳理总结,认为关于诗画结合的研究主要存在于哲学,美学,文艺学和艺术等领域,并提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索诗画关系的新视角。
关于诗画关系的讨论自宋代以来就已开始。
当时讨论主要围绕着“无形画”“有形诗”等论断讨论进行。
主要代表人物有郭熙、欧阳修、孔武仲、张舜民、释德洪觉范等人。
此外,苏轼提出“诗画一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看法。
近代以来,对于中国画诗画结合的讨论融入了西方文艺理论中关于诗画关系的讨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滕固(1921,1930)、朱光潜(1932)、宗白华(1943,1949,1959)、钱钟书(1948,1962)、徐复观(1965)等。
讨论主要关注诗画融合的美学体现、诗画本质、诗画一律的问题。
滕固(1931)认为书与画的结合大多是技巧和表现手段(工具)的相近,而诗与画的结合在与内在本质。
朱光潜(1932)对莱辛的“诗画异质说”进行评论,认为莱辛忽视了艺术对媒介的征服。
宗白华(1943)肯定诗与画统一的同时指出,物质条件使诗与画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受到局限,但通过相互交流交浸就可以达到圆满结合,也就是“艺术意境”。
诗画出句对句
诗画出句对句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诗画出句对的概念
2.诗画出句对的历史发展
3.诗画出句对的艺术价值
4.诗画出句对的现代应用
正文
诗画出句对句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学形式,它结合了诗歌和绘画两种艺术形式,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特点备受人们喜爱。
在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诗画出句对的概念、历史发展、艺术价值以及现代应用。
诗画出句对句起源于唐代,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独特表现手法。
它要求作者在创作时,既要注重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又要考虑对仗的工整,使得诗与画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这种文学形式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许多著名的诗人和画家都曾创作过诗画出句对的作品,如白居易、苏轼等。
诗画出句对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使得诗歌在原有的文字基础上,增添了视觉艺术的元素,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其次,诗画出句对句要求作者具备较高的文学和艺术修养,因此,许多诗画出句对的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诗画出句对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画出句对句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文学形式已经失去了价值。
事实上,诗画出句对句依然具有很高的现代应用价值。
例如,在现代广告设计中,诗画出句对的表现手法常常被用来增强广告的意境和美感,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此外,
诗画出句对句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
总之,诗画出句对句是一种融合了诗歌和绘画艺术的独特文学形式,它承载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txt免费下载|在线阅读|
全集|电子书
关键字:研究,语言,我们,一个,绘画,之间,关系,秩序,海外,诗人,
更新.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页码:403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214043785
·条形码:97872140437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是程抱一先生的《中国诗语言研究》(1977)和《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1991)两书的合集。
《中国诗语言研究》,以唐诗为研究主体,从中国表意文字的特点出发,以构成诗歌语言基础的宇宙论中的虚实、阴阳和人地
天关系为依据,分别从词句、格律、意象三个层面,展现这一符号系统在对文字的探索中如何进行自我构成。
在词句层,着重探讨虚词与实词之间的微妙游戏;在格律层,揭示乎仄和对仗等所体现的阴阳辨证关系;在上述两层次所导向的更高和更深的象征层,则显示诗人们如何借助“比”、“兴”手法组织意象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交融,并充分发掘人地天三元关系。
其法译“唐诗选”部分,采用独创的字对字翻译和意译,为读者提供了多途的审美享受。
在《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中,作者认为,绘画行为与宇宙的生成化育是相关相通的,而中国绘画的目标,在于创造一个完整的小宇宙。
这要通过重建激荡宇宙的元气来实现,因此画家寻求捕捉构成所有事物并使它们彼此连接与沟通的内在原则(理)。
但这些有力的笔画只能在虚的底色上体现,虚同时是起源的至高状态、万物所归的神妙所在和万物运转不可或缺的中心成分,因此有必要在画作上、绘画元素之间和在笔画本身中实现虚。
为此作者围绕“虚”这一中国宇宙论的重要概念梳理出五个层次:笔墨、阴阳、山水、人天以及最高层的第五维度——它代表着绘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意境和神韵。
以上诸层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冲虚之气则从一个中心出发,遵循着一种螺旋形的运动,流布于一个又一个层次。
作者简介程抱一,名纪贤,法文名FrancoisCheng。
汉法双语作家。
1929年生于山东济南。
1948年赴巴黎,随后定居法国。
1975年前主要用中文写作,译介法国诗歌,发表中文诗集《三歌集》等。
1975年后始用法文撰写诗画理论著作,出版本书所收的两种。
80年代后始用法文创作,出版小说《天一言》(LeditdeTianyi,AlbinMichel,1998,获当年费米娜文学奖)、《此
情可待》(L"eterniten'estpasdetrop,AlbinMicheL2001);随笔集《对话:法语之恋》(Ledialogue:Unepassionpourlalanguefrancaise,DescleedeBrouwer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诗集《爱之路》(Lelongd'unamour,Arfuyen,2003)等。
2001年以其全部作品荣获法兰西学院颁发的法语文学大奖。
2002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成为该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亚裔人。
就此,法国总统希拉克指出:“作为哲学家、诗人、法国几位大诗人的译者、书法名家,程抱一是我们时代的一位智者。
他的入选出色地显扬了这场为了文化的多样化和对话而进行的斗争,而这正是法国的斗争。
”
推荐《中国诗画语言研究》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之一。
目录
中文版序
中国诗语言研究
致谢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虚实:词汇与句法成分
第二章阴阳:形式与格律
第三章人地天:意象
第二部分唐诗选
引言
绝句
律诗
古体诗
词
诗人生平简介
参考书目
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
致谢
作者案语
绪论
第一部分从虚的概念看中国绘画艺术
导论
第一章中国哲学中的虚
第二章中国绘画中的虚
第二部分从石涛的作品看中国绘画艺术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参考书目
插图目录
译后记
……
序言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
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
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
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
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文摘如果对仗的特点在于其空间本性,那么那些遵循普通句法的不对仗的诗句,则服从于时间规律。
传统上,律诗的结构显示为下列情形:不对仗的第1、4联,确保线性发展并处理时间的主题;它们在诗的两端形成不连续的表意符号。
在这线性的内75部,第2、3联引入了空间秩序。
如果“线性”在两个时段中出现,由两联所再现的“空间性”,也包含了两个阶段。
诗人为了打破“事物的通常进程”,而引入这一新的维度,通过肯定(第
2联)这样一种秩序,在其中,相反或者互补的现象两两相对并形成一个自足的整体。
不过,这一秩序并不是静态的:在同样是由对仗的诗句构成的第3联中,这一秩序再次得到确认,但却承受了一种变化;仿佛,继这新秩序建立之后,事物之间产生了另一种关系,诗人想要深入开发这一关系,以便捕捉其生机勃勃的规律。
在对仗的两联之间发生的这一内在转化,不只表现在内容的层面,也表现在句法的层面。
实际上,按规定,这两联应该由两类句法不同的句子构成,再者,这一差别应该建立在派生的基础上,也即,从句法上说,第3联由第2联派生而出。
但是,转化的思想本身,使人预感到演变了的、敞开的时间即将来临的凯旋。
因为,在对仗的两联之后来临的是最后一联,而它必须是不对仗的;它重新在叙述中引入线性叙事。
开启诗的时间秩序,在诗结尾处,重获自己的“权利”。
仿佛诗人在意识到他对语言的影响力的同时,对他所虚构的那个真实可信的世界的恒久性产生了怀疑。
因此,对一种符号秩序的肯定(通过对仗的诗句)包含了对它自身的否定。
后记也许我们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是需要借助不同形态的美来互相参照和激发的。
而对一种美的参透愈深,对另一种美的热爱愈烈。
正是为了深入体验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在学习了多年法国文学之后,我接受刘东教授的邀请,翻译程抱一先生的两部著作《中国诗语言研究》和《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
在翻译过程中,我体验着一位深入法国文化的华裔学者对中国文化的无限深情。
也体验着一个人的语言与他所达到的艺术与精神境界之间的映照关系。
仿佛是境界呼唤与之相应的语言。
因此虽然深受书中内容和言辞表达的感染,我仍不免感到,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追踪不上作者所达到的高超的艺术和精神境界;因为那是修养、
阅历以及才学共同作用的结晶。
而从程先生对其“中文版序”的反复增删修改,以及对译作的少量修改和几处点睛般的补充,我则领受了对作品精益求精、对后辈学人宽容提携的为学为人态度……
翻译这两部著作,对我而言,是努力进入,也是复苏记忆。
小学里曾在老师引导下批判“没落的孔孟之道”和“宣传招安的《水浒传》”,无形中在无知的我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间设下了一道人工屏障,致使我无以领略她的美;中学时代开始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狂热阅读,并在以后的岁月里未曾间断地学习和研究法国文学,直至透过自己较为熟悉的波德莱尔、马拉美、普鲁斯特等人的作品,终于领悟到中国古代文化之美并受到强烈感染,这在我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元嘉体诗学研究
下一篇:新编高中生必背古诗词曲同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