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教师招聘之行为主义理论之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教师招聘各学习理论流派的主要特点
教师招聘各学习理论流派的主要特点在教育心理学常考的学习理论流派有四个,分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是出现相对较早的一个,常考的有桑代克的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四个。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流派的主要特点是,拿人(如班杜拉)和动物(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做实验,在试验中,控制外在条件,观察人和动物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变化,得出结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行为主义强调改变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塑造个体的行为,而不注重在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内在因素。
认知学习理论指出了行为主义的弊端,认为学习不是行为主义那样通过外在条件的改变,来改变人和动物行为,认知学习理论批判了行为主义对于学习理解的机械化和简单化,鄙视这种忽视内在因素的看法,认为学习者的主动性、内在认知结构、学习的预期等因素在学习中起着主导作用,而非行为主义认为单纯的外部条件。
认知学习理论常考的有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不同意前面两个流派的主张,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存在,否定了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认为个体的知识是在自己原有经验基础上靠个体自己主动建构出来的。
建构主义的观点,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多样性,看到了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尊重学生的经验差异,让学习自己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发源于人本主义哲学,该流派对学习的视角又标新立异,批判其他学习理论已知识为中心或者以行为为中心的观点太功利,认为学习更应该关注人的体验、情感和价值的实现,认为教学的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主义情感的互动和学生自己的愉快体验。
四个流派各有特点,主张又各不相同,希望考生在掌握各个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做理解和区分。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教招备考——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教招备考——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在教育理论笔试考察中,该知识点属于教育心理学中考频较高的知识点,因此需要大家重点备考。
考察时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考察,一般都是给大家给出例子让反选属于哪一规律,或者概念反选的形式来考查大家,备考时,需要大家去理解记忆。
巴浦洛夫是通过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去研究该理论的,通过此实验得到了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理论,四个基本规律,即: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华与分化,并且又根据刺激类型不同分成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接下来我们重点谈一下这个理论。
(一)狗进食的摇铃实验1狗+肉分泌唾液(无条件反射:不需要学习的那些先天的本能现象。
Eg:婴儿吮吸、膝跳反射、见风流泪)2.狗+铃声不分泌唾液(会引起狗的注意)3.狗+铃声(中性刺激)+肉分泌唾液(因为肉分泌唾液)4.狗+铃声(条件刺激) 分泌唾液(条件反射:需要后天学习的现象。
Eg:小孩子学大人使用筷子、学习骑自行车)总结:先天的本能叫无条件反射,后天的学习叫做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
Eg:看虎色变、看梅生津。
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
Eg:谈虎色变、谈梅生津。
(二)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获得与消退(以前学过痕迹衰退说)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这其实正如我们后天的学习。
Eg:狗通过反复练习学会了听到铃声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这正如我们的遗忘。
Eg:如果在狗学会听到铃声分泌唾液之后不再去与之建立联系,而是只给肉不摇铃,久而久之狗听到铃声就不会再分泌唾液了。
总结:学会了的叫获得,遗忘的叫消退。
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关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学习理论
关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学习理论09一、学习观(1)行为主义①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的过程,从而形成习惯。
②联结主义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联结公式是S-R。
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③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即时强化是行为学习的关键。
④社会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并不依赖于直接强化,它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但具有认知性。
(2)认知主义①格式塔学习理论: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了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格式塔。
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②符号学习理论: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③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
④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的本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⑤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3)建构主义共性: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赋予信息以意义,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强调学习的主动构建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个性:①激进建构主义:真正的学习发生在主体遇到“适应困难”的时候,在此时,学习动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②生成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在先前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③认知灵活性理论: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理解的深化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
④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知识,掌握有关的工具。
教师招聘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及理论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实验行为主义者的实验总论:强调强化的作用,主要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1.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和高级神经活动理论相关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狗流口水)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实验者巴普洛夫实验对象狗实验过程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
实验前:(食物为无条件刺激UCS,流口水为无条件反射UCR,铃铛为中性刺激)给狗食物→狗流口水给狗摇铃铛→狗不流口水实验中:(无条件刺激与中性刺激进行联结,需要多次重复)给狗食物时,伴随摇铃,并多次重复→狗流口水实验后:(中性刺激变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建立)给狗摇铃铛→狗流口水实验结果验证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重点解析非条件反射:动物和人与生俱来、先天习得,不需要学习的反射。
条件反射\信号反射:动物和人通过习得、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的刺激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反射系统,人类独有。
注意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相区分,经典条件反射先有刺激物再有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先出现反应再给与刺激物相关理论:1)高级神经活动最基本的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
抑制:神经活动由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
2)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条件反射的抑制:外抑制:额外的刺激导致反应的停止。
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工作或受到强烈刺激作用时,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
消退抑制: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时产生的抑制。
分化抑制:只给条件刺激强化,其他无关刺激不强化,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
(2)条件反射的泛化:泛化:条件反射形成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
(3)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即扩散和集中扩散: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引起周围神经细胞的兴奋。
(例如:泛化)集中:条件反射经过多次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指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
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过程中有大量的人物需要理解和记忆。
今天小编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心理学界的一个重要的的理论——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这一知识点在考试中经常以单选题、判断题的形式出现,也更加侧重考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的考查。
说到条件反射,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
看到柠檬,马上就有一股酸味涌现这就是条件反射。
而这是怎样发现这其中的奥秘的,还要从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起。
在19世纪最后的几年里,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胃反射活动时注意到一个令他心烦的现象。
他发现狗在不喂食的时候也会分泌胃液和唾液,例如在喂食之前,或看见喂养者、听见喂养者的声音时。
令他心烦是因为这会影响到有关消化分泌物的数量的数据。
但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个明显的猜测是,狗“意识”到快到进餐时间了,而这种“意识”会促成分泌物的产生。
可是,反对心理学的巴甫洛夫不会轻易相信这些关于心理意识的猜测。
经过反复实验,他发现,在喂食之后狗会分泌唾液;配合食物同时响起铃声的几次实验之后,狗在只听到铃声的时候也会分泌唾液,这时候铃声就成了我们所说的条件刺激;在随后的几次实验中,巴甫洛夫发现,不仅铃声,任何视觉、听觉、嗅觉的刺激在与食物配合之后不久,都能成为对狗分泌唾液的条件刺激。
这就是巴布洛夫的经典条性件作用理论。
这一条件反射的研究让巴甫洛夫名声大噪。
有关的理论如下:1.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A.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
例如:蜜蜂筑巢、迎风流泪。
B.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其中条件反射又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a.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例如:望而生畏、风声鹤唳等b.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例如:谈虎色变、谈梅生津。
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行为主义(2)
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行为主义(2)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行为主义刺激泛化和分化的联系: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
泛化和分化是一个互补的过程。
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作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3.关于经典条件作用论的评价巴甫洛夫对条件反射的研究是开创性的,而且他的实验方法与研究结果被后来的心理学家广泛地接受。
经典条件作用论能有效地解释有机体是如何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使一个刺激取代另一个刺激并与条件反应建立起联结。
但经典条件作用无法解释有机体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作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如中学生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同伴的认同而努力学习等。
(三)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是后期行为主义对学习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他坚持了科学、客观、控制的`行为主义传统,继承了刺激反应的学习观,以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在桑代克等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教育心理学影响巨大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1.斯金纳的经典实验斯金纳以白鼠等动物为被试进行了精密的实验研究。
斯金纳在桑代克迷箱的基础上创设了“斯金纳箱”。
箱内装有杠杆,下边有食盘,只要按压杠杆就会有食丸落到食盘中,记录系统会将按压杠杆的次数和时间记录下来。
斯金纳将饥饿的白鼠关在箱中,白鼠在箱内不安地跑动,活动中偶然按压了杠杆,得到一粒食丸。
之后白鼠再次按压杠杆,又可得到食物。
由于食物强化了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因此白鼠按压杠杆的频率迅速上升,直至吃饱。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过程根据实验,斯金纳发现,反应出现的结果对有机体作出的反应起着控制作用。
它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
他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在今后发生的概率就增加;如果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发生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今后发生的概率就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
2017辽宁教师招聘之教育心理学高频考点: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2017辽宁教师招聘之教育心理学高频考点: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2017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巴甫洛夫是最常考的人物之一,他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在考题中更是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这位科学巨人。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他的同事研究了狗的消化过程,提出著名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在经典条件作用中,一个起初不能引起反应的中性刺激(如铃声)与一个无条件刺激(如肉粉)配对出现,进而能够诱发反应(如分泌唾液)。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十分重要。
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以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2.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二)评价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经典条件作用能较有效地解释有机体是如何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使一个刺激取代另一个刺激并与条件反应建立起联结的。
2017年辽宁教师招聘之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2017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巴甫洛夫做了一个相当著名的实验,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比如摇铃),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而在重复训练之前,狗对于“铃声响”是不会有反应的。
他从这一点推知,狗经过了连续几次的经验后,将“铃声响”视作“进食”的信号,因此引发了“进食”会产生的流口水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这证明动物的行为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刺激,将刺激的讯号传到神经和大脑,神经和大脑作出反应而来的。
条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个事项,两个属于刺激,两个属于机体的反应。
一个是中性刺激,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就是铃声。
第二个刺激是无条件刺激。
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现了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
对于无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叫作无条件反应。
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条件反射之前就会发生的反应。
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作条件反应,即没有食物,只有铃响的唾液分泌反应。
当两个刺激紧接着反复地出现,就形成条件反射。
通常,无条件刺激紧跟着条件刺激出现。
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渐引起唾液分泌。
这时,动物就有了条件反应。
即:1、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指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2、食物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反应3、食物之外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4.食物之外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另外,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
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只要跟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反射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行为主义理论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1.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作用理论(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巴甫洛夫通过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①获得与消退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②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经典的条件作用经典的条件作用又叫应答条件作用或巴甫洛夫条件作用。
他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
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的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初级条件反应的形成。
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又可以引入一个新的中性刺激建立次级条件反射。
由于人具有概念和词语能力,可以用概念和语词替代任何具体的刺激物,所以人能够以语词建立极其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
华生曾经认为,经典性条件作用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单位,意思是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分析还原为一个个(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这一看法后来由于对操作性条件作用和其它学习形式的发现被推翻了。
但经典的条件学习的确是许多行为的获得途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经典条件作用主要概念1、强化:伴随条件刺激的呈现给予无条件刺激。
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2、泛化:对一个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应,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
反过来说,条件反应可以迁移到类似原条件刺激的刺激上。
在小阿尔伯特的实验中,小阿尔伯特由对白鼠产生的恐惧反应,可以由白猫、小兔、狗乃至一块棉花引起。
俗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也是泛化的表现。
临床症状上许多恐怖症都有泛化情形,例如,一位妇女可能由一次外出偶然受惊而逐渐演变为害怕一切公共场所(广场恐怖症症状)。
泛化可能是许多症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原因。
3、分化:分化是与泛化相对的过程。
在泛化发生后,继续进行条件作用训练,但只对特定条件刺激予以强化,对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会导致有机体抑制泛化反应,只对特定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这就是分化。
分化意味着有机体逐渐能够分辨刺激物之间的性质差异。
分化的形成是选择性强化和消退的结果。
4、消退:己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到强化,反应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应不再出现,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消退概念对两个潜在的意义。
其一是,如果一个行为得以维持,个体环境中一定存在使之得以维持的强化条件。
经典条件作用原理简要概述
经典条件作用原理简要概述无条件刺激:指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无条件反应: 指有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并不能引起条件反应,但当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结合后,就可能成为无条件刺激的信号而引起无条件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巴普洛夫的狗分泌唾液实验)建立前无条件刺激(食物)→→无条件反应(唾液分泌)中性刺激(铃声)→→引起注意(无唾液分泌)建立中中性刺激(铃声)↘↘无条件刺激(食物)→→无条件反应(唾液分泌)建立后条件刺激(铃声)→→条件反应(唾液分泌)经典条件作用原理由于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使条件刺激物成为无条件刺激物的信号,以致在无条件刺激物不出现的情况下,也能引起条件性的无条件反应,就是我们所说的经典条件作用。
(一)获得与消退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1、条件反射的获得两个基本条件: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乎同时出现②条件刺激物作为无条件刺激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2、条件反射的消退经典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呈现而没有无条件激相伴,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逐渐衰弱,这种现象被称为消退(二)、泛化与分化1、泛化经典条件作用形成后,机体对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会做出反应,及条件作用的泛化2、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或者只强化条件刺激而对与其相似的刺激不做强化)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2008-03-30 22:35:59| 分类:我的教师生涯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伊万.巴普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年,俄国著名实验生理学家。
他对于身体如何消化食物充满兴趣,在其职业生涯的前半部分进行的是消化的研究。
在心理学史中,巴普洛夫提出了著名的经典条件作用概念。
这种理论比其他方法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学习的某些方面,它几乎完美的解释了中性刺激如何与非习得、自发反应之间产生联系(LoLordo,2000)。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根本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根本理论1、经典的条件作用经典的条件作用又叫应答条件作用或巴甫洛夫条件作用.他是以无条件反射为根底而形成的.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的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响,这就是初级条件反响的形成.在初级条件反射的根底上又可以引入一个新的中性刺激建立次级条件反射.由于人具有概念和词语水平,可以用概念和语词替代任何具体的刺激物,所以人能够以语词建立极其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华生曾经认为,经典性条件作用是一切行为的根本单位,意思是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分析还原为一个个〔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这一看法后来由于对操作性条件作用和其它学习形式的发现被推翻了.但经典的条件学习确实是许多行为的获得途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经典条件作用主要概念1、强化:伴随条件刺激的呈现给予无条件刺激.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根本条件.2、泛化:对一个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响,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反过来说,条件反响可以迁移到类似原条件刺激的刺激上.在小阿尔伯特的实验中,小阿尔伯特由对白鼠产生的恐惧反应,可以由白猫、小兔、狗乃至一块棉花引起.俗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也是泛化的表现.临床病症上许多恐怖症都有泛化情形,例如,一位妇女可能由一次外出偶然受惊而逐渐演变为害怕一切公共场所〔广场恐怖症病症〕.泛化可能是许多症状得以维持和开展的原因.3、分化:分化是与泛化相对的过程.在泛化发生后,继续进行条件作用练习,但只对特定条件刺激予以强化,对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会导致有机体抑制泛化反响,只对特定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这就是分化.分化意味着有机体逐渐能够分辨刺激物之间的性质差异.分化的形成是选择性强化和消退的结果.4、消退:己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到强化,反响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响不再出现,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消退概念对两个潜在的意义.其一是,如果一个行为得以维持,个体环境中一定存在使之得以维持的强化条件.由于如果不存在这种条件的话,该行为应该已经自行消退了.其二是,可以改变环境变量,使之不再包含强化行为的条件,促使行为消退.消退并非全面、永久性的遗忘,实验说明,如果对已消退的条件反射重新练习的话,所需练习次数要比原来建立该条件反射的次数要少,这一“节省〞现象说明原来的条件作用练习残留了某种永久性的后效.它同时也使人想到消退很可能不是一种消极过程,而是一种对已形成的条件反响的积极的抑制过程.换言之,对一个已发生消退的条件反响来说,原来的条件刺激〔它本来是强化物即将出现的信号〕现在变成了这样的信号,原来的强化物不会出现,这就导致了对原来反响的抑制.5、抗条件作用:如果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响进行这样的操作:一方面撤除原来的强化物,例如在白鼠出现后不伴以强噪声,同时设法使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响共存的反响与原来的条件刺激建立联系,例如,让小阿尔伯特吃他喜欢的食物〔一种放松的积极的反响〕.结果,原来的条件反响会更迅速地被消除〔与单纯消退练习比拟〕.这样一种操作程序称为“抗条件作用"o抗条件作用就是沃尔普所说的“交互抑制〞,它是几种重要的治疗技术如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练习的理论根底.2、操作性条件作用虽然许多与情绪反响相联系的行为和习惯可能是应答性条件作用的结果,但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更大范围的行为类型是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过程获得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又叫工具性条件作用.它的关键之处是有机体〔动物或人〕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响,这个行为反响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即发生了一个由有机体引起的事件.这个事件对有机体可能是积极的,有适应价值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有非适应价值的.不管是哪一种,这个事件都会对有机体继后的反响有影响,如果事件具有积极价值的话,有机体会更倾向于做出同样的行为,如果具有消极价值的话,那么会抑制该行为.这自然是一种学习, 通过这种过程,有机体“知道〞了行为与后效的关系,并能根据行为后效来调节行为.既然人们的行为是由行为的后效来塑造的,那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环境条件,使特定的行为产生特定的后效,就可以人为地限制、塑造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治疗原理就在于此.操作性条件作用主要概念1、强化:强化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核心概念.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给予一个积极强化物.这会增加个体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在咨询会谈中,来访者进行自我揭示,咨询者给予点头、微笑等支持反响,来访者会倾向于进一步的自我揭示.负强化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消除消极强化物,这也会增加该行为的出现频率.例如,当一只不断受到电击〔消极强化物〕的老鼠偶然碰到一个杠杆时,电击停止,老鼠以后在遇到类似情景时会增加压杠杆的反响.这两种强化的原理不难理解,困难在于如何确定一个强化物的性质,如何判断强化物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有时候,强化物是积极还是消极很容易分辨,例如那些与有机体的生存直接相关的事物如食物、电击,但我们很难说被人爱总是一种积极强化物,被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爱可能是一件令人相当痛苦的事.所以在治疗中,针对一个对象选定一件适宜的强化物是一项需要非常小心、仔细,有时要有点想象力的工作.2、惩罚:惩罚是和强化相反的概念,它涉及的是行为的消除机制.和强化一样,惩罚也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指,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出现惩罚物.这以后个体会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当一个攻击同伴的孩子打人之后,爸爸打他的屁股,这个孩子的打人行为会减少.负性惩罚那么是当个体做出特定行为后,他所想望的东西就不出现,这也会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工厂规定,迟到三次扣除一个月的奖金,就是利用了负性惩罚原理.3、消退: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消退概念与经典条件作用的消退概念很接近.它指的是,在特定情景下,如果某人做出以前被强化过的反响,而现在这个反响没有得到通常的强化,那么,此人下次遇到类似情境时,就较少可能再做同样的事.换言之,如果通过积极强化使一种反响的出现率增加了,那么完全停止强化将导致这种反响的频率下降.要使反响完全消退,需要进行屡次消退练习.如果反响在消退期间不时受到偶然强化,那么不仅不会出现消退,反而会使该反响更加牢固.由于这种情况已是一种特殊的强化程序了.4、强化程序:由于消退现象的存在,要使一个行为保持下去,就必须不断进行强化.但如果每次反响后均须予以强化,不仅实际上难以做到,而且这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强化方法.强化程序揭示了不同的强化安排的后效,它为强化方式提供了依据.斯金纳研究了四种强化程序的效果,即固定比率程序、变动比率程序、固定时距程序和变动时距程序.①固定比率程序:预先确定目标行为的出现次数,当足额次数的行为出现后即给予一次强化,这就是固定比率强化程序.例如每当鸽子啄十次后给一个食物球.计件工资制也是这种强化的例子.②变动比率程序:依照一个概率〔譬如0.1〕给予强化,但强化的次数间隔呈随机安排.在这种情况下,被试平均每10次反响受到一次强化,但强化并不是在10次反响后一定出现.这种强化的典型例子是赌博.赌徒们即使一直在输钱,却被“下一次没准会赢〞的念头驱使着不愿离开赌桌.研究说明,变动比率强化的行为比每次均强化的行为和固定比率强化的行为更难消退.③固定时距强化:不管被试做出多少次反响,均在一个固定时间后给予一次强化.例如不管动物作了多少次按压杠杆的反响,均在一分钟后出现一次食物.按月发工资也是这种强化的例子.这种强化的一个后果是被试在一次强化后反响频率急剧下降,直到下一次强化快出现时反响又迅速上升.。
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学习理论
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学习理论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学习理论”,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命题点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由经验的反复练习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比如,学生反复地练习乘法口诀表,最后能背出乘法口诀表。
行为主义只研究外在的可观察的行为,试图解释行为变化是如何受环境影响而发生的。
(一)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用狗作为实验对象,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条件反射。
1.经典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食物能够诱发狗分泌唾液的本能反应,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巴甫洛夫将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而将唾液分泌的本能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
铃声本来是中性刺激,不能诱发唾液分泌的反应。
在铃声与食物多次相继呈现后,单独呈现铃声,狗也能够出现唾液分泌的反应。
这时,铃声就变成了条件刺激,诱发了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应。
这种经典条件作用建立的基本过程可以表现为:2.反射1)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2)反射分类: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3.信号系统1)第一信号系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
2)第二信号系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
4.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巴甫洛夫发现,在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继续让铃声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同时呈现,狗的条件反射行为(唾液分泌)会持续地保持下去。
但当多次伴随条件刺激物(铃声)的出现而没有相应的食物时,则狗的唾液分泌量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自行减少,这便是反应的消退。
教学中,有时教师及时的表扬会促进学生暂时形成某一良好的行为,但如果过了一些时候,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没有再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2)刺激的泛化与分化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也做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作泛化。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在心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石,巴甫洛夫的理论深刻影响了人们对于行为形成、学习和发展的认识。
本文将介绍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主要涉及到学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通过条件反射的形式,动物和人类可以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来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巴甫洛夫的实验研究主要围绕着对于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展开。
他发现,当一只狗在食物被放置在它面前的同时听到钟声,经过多次重复后,狗在只听到钟声时也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
这就是所谓的条件作用。
根据巴甫洛夫的理论,经典条件作用有三个重要的要素:无条件刺激(UCS),无条件反应(UCR),以及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CS和CR)。
在上述例子中,UCS是食物,UCR是狗的唾液分泌,CS是钟声,CR是狗在只听到钟声时的唾液分泌。
巴甫洛夫的理论为心理学家们提供了解释和预测行为的框架。
通过控制各种刺激的类型、频率和顺序,人们可以引导和改变个体的行为。
这在临床心理学和教育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举例而言,在临床上,条件作用的原理可以帮助治疗恐惧症和药物成瘾等问题。
通过替代性刺激和逐渐减少UCS的强度,人们可以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依赖。
此外,巴甫洛夫的理论还为教育领域提供了借鉴。
教育者可以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技能。
以语言学习为例,通过将单词与声音或图片相联系,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词汇。
这种条件作用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记忆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并没有完全解释行为学习的全部过程。
其他学派的理论,如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提供了更全面和多元化的视角。
因此,在研究和实践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来解释和理解行为和学习的复杂性。
总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行为主义理论之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之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行为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第一次革命,也称第一势力。
它反对内省,主要研究刺激和反应的联接来探寻心理发展。
所以在我们教育心理学中地位不言而喻。
尤其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重中之重。
这些学习理论相对难度大,所以要逐一的细化和理解。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行为主义理论之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我们来看看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他把狗用一副套具固定住,唾液是用联结在狗颚外侧的管道收集的,也可以记录分泌的滴数的装置。
如前所述,当狗嘴里有食物时,会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
这种反应是本能固有的,巴甫洛夫把这种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把反射性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反射。
为了使狗对某一种刺激(如铃声)形成条件作用,把这种原来只会引起探索性反射的中性刺激(即铃声)与无条件刺激(即肉)配对。
经过一系列配对尝试后,单是发出铃声,不提供肉,也能引起狗产生唾液分泌。
在这种情况下,铃声就成了条件刺激,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
由此可见,条件反射仅仅是由于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对呈现的结果。
条件刺激又分为两类。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主要是指物理刺激,比如声光电力热。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是以语言系统为中介的反射。
这也是高频考点和易混点。
比如:小狗听见主人喊它名字跑过来是第几信号系统。
这个是第一信号系统,名字对狗没有实在意义,它也辨别不出来名字的意义,只是对狗有个物理刺激。
那么什么是第二信号系统呢?比如人们开车看见信号灯停车,这个是典型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同学会说这是通过眼睛看见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那么请问如果是挂一个红盆你能停车吗?这说明你在头脑中理解这个符号的意思。
所以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典型的第二信号系统还有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画饼充饥等等。
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获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
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
教师招聘: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教师招聘: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很多同学对于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有关知识不能有很好的了解,这样就会造成在知识点上失去分数,今天针对巴普洛夫的有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在考试中主要涉及到的是材料行的单选题,所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教招考点之有关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教招考点之有关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招考点之有关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教招考点之有关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备考。
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经典条件作用
消退
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
约翰· 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
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
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意
识而是行为,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
学会主席。
婴儿的恐惧实验
声响
(无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刺激)
恐惧反应
(无条件反应)
兔子 声响
兔子
(老鼠、猫、狗、毛绒玩具)
行为主义心理学 --经典条件作用
胡晓晓
行为主义先驱者-巴甫洛夫
•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条件反射理论 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 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获诺贝尔 生理学奖。 主要贡献: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实验
经典条件作用
条件作用前
食物:无条件刺激
分泌唾液
狗分泌唾液:无条件反应 铃声:中性刺激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教育意义
解释人类某些基本的学习规律 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 矫正学生的偏差行为
局限
前提:有机体先天就存在的无条件反应 对于高级认知过程的学习,容易犯简单化和机械化的错误
条件作用中
铃
分泌唾液
声
(中性刺激)
)
条件刺激
条件作用后
条件刺激
分泌唾液
条件反应
生活中的实例
柠檬
酸梅
经典条件作用的规律
1、泛化: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形成后,与之相类似的刺激也能激
发相同的条件反应。(相似性)
2、辨别: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形成后,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作出
不同的反应。(差异性)
3、消退:在条件作用建立后,如果条件刺激反复呈现而没有无条 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巧记方法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巧记方法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巴普洛夫最著名的理论,也是教师资格考试中出现的高频考点。
他认为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一定行为的过程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而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
在考试中,我们首先要分清楚两种反射类型: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所谓无条件反射,简单地说,不学而能的反射,其实就是本能反应。
所谓条件反射,简单地说,通过后天学习才有的反射。
二者共同的特点是无论人或动物都具有无条件反射或是条件反射。
而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天生的,一个是后天通过学习形成的。
同时,在后天学习形成的条件反射中存在两个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二者的共同的特点是无论是第一或第二信号系统,都属于条件反射,而无条件反射中不存在这两种信号系统。
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是物理性质的,即声音,颜色,形状等等,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也就是说,第二信号系统只存在于人类的条件反射中。
几者关系,如图所示:为了更好的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我们看一个例题加深理解:1、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
A.望而生畏B.谈梅生津C.见风流泪D.尝梅生津【本店铺解析】这道题目中,只要我们能够抓住第二信号系统的它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只有人类才有的这一特点,就能准确的锁定答案B谈梅生津。
A 望而生畏和D尝梅生津都是条件反射,但二者都是物理刺激,即看到的实物以及尝到的味道,因此这两个选项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C见风流泪是无条件反射,本身就不属于条件反射,因此就根本谈不上是第一或是第二信号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辽宁教师招聘之行为主义理论之经典条件作
用理论
2017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
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行为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第一次革命,也称第一势力。
它反对内省,主要研究刺激和反应的联接来探寻心理发展。
所以在我们教育心理学中地位不言而喻。
尤其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重中之重。
这些学习理论相对难度大,所以要逐一的细化和理解。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行为主义理论之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我们来看看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他把狗用一副套具固定住,唾液是用联结在狗颚外侧的管道收集的,也可以记录分泌的滴数的装置。
如前所述,当狗嘴里有食物时,会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
这种反应是本能固有的,巴甫洛夫把这种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把反射性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反射。
为了使狗对某一种刺激(如铃声)形成条件作用,把这种原来只会引起探索性反射的中性刺激(即铃声)与无条件刺激(即肉)配对。
经过一系列配对尝试后,单是发出铃声,不提供肉,也能引起狗产生唾液分泌。
在这种情况下,铃声就成了条件刺激,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
由此可见,条件反射仅仅是由于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对呈现的结果。
条件刺激又分为两类。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主要是指物理刺激,比如声光电力热。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是以语言系统为中介的反射。
这也是高频考点和易混点。
比如:
小狗听见主人喊它名字跑过来是第几信号系统。
这个是第一信号系统,名字对狗没有实在意义,它也辨别不出来名字的意义,只是对狗有个物理刺激。
那么什么是第二信号系统呢?比如人们开车看见信号灯停车,这个是典型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同学会说这是通过眼睛看见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那么请问如果是挂一个红盆你能停车吗?这说明你在头脑中理解这个符号的意思。
所以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典型的第二信号系统还有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画饼充饥等等。
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获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
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
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恢复:消退了的条件反应,即使不再给予强化训练,也可能重新被激发,再次出现,这被称为自然恢复作用。
2.刺激的泛华和分化
泛化: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如狗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会产生反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便是获得与泛化的最好例证。
分化:是指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类似的条件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就是能区分类似刺激的反应。
比如染料工人一天能区分上百种染料,这些都是刺激的分化。
真题再现
1.【2015年丹东】学生一想到考试就焦虑,属于()的条件作用。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无条件反射
D.以上都对
解析:答案选择B.题中学生想到考试焦虑,条件反射。
关键是第一第二信号系统怎么区分。
第一信号是物理条件刺激,声光电力热等。
学生想这个是头脑中的思维,通过言语符号在脑中思维的一个过程,所以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2.【2015年葫芦岛南票】下列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望梅止渴
B.望梅生津
C.画饼充饥
D.闻鸡起舞
解析:答案选择D.首先看A选项这个成语的词源是曹操带兵打仗时候,探子回报前方有片梅林,这时众将士得到鼓舞,暂缓饥渴。
所以这个是语言传递为主,典型的第二信号系统。
B选项望梅生津,是看到梅子,流出口水,是以前有吃梅子的经历,所以再次看见时候加剧了唾液的分泌。
这个是第一信号系统。
C选项画饼充饥,不是真的画一张饼,看见就不饿了。
是形容谈吐让你觉得可信,在你面前描绘着所谓的蓝图。
这是典型的第二信号系统。
D选项不是条件反射,这个成语是形容人的勤奋,公道酬勤。
所以选这个。
3.【2015年铁岭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是条件反射的()
A.刺激泛化
B.刺激的分化
C.刺激的比较
D.消退
解析:答案选择A.题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人不能区分出来哪个是井绳,哪个是蛇,所以害怕,如果能区分出来就没有害怕的必要了。
A选项泛化就是不能将类似的刺激做出一个有效的区分。
所以选择A。
选项B是能够区分出来刺激和类似的刺激。
所以是分化。
C选项没有强调比较。
也没有这个规律。
D选项是刺激物长时间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