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哲学思想(1)

合集下载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明道,南宋大儒之一,是理学的代表人物。

朱熹的理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对现代哲学有着启迪意义。

朱熹的理学思想,以“格物致知”为核心,提出了“心即理”、“理在人心”等重要观点。

“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核心理念。

他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研究自然现象,发现其规律性和本质,才能获得知识。

朱熹倡导人们要用心去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理解事物的目的。

他认为,通过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本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抵制主观臆断,使认识达到更高层次。

对于人类的智能,朱熹认为,“心即理”,这意味着人类的智慧本质就是理性,而非靠外部的知识来增强。

因此,他提出“知行合一”:“知”和“行”都是靠本心的理性来完成的。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理在人心”。

朱熹认为,理并不是某个超自然的存在,它存在于人的心中。

这个理性是人类的根本,它源自于上天的秩序和普遍规律,而不是指某个特定的神秘物质。

由此,他进一步认为,人的心是建立在自然界规律的基础上,天地万物都有一种自然的秩序和本性,而人的心灵是能够理解这些秩序的,如此就成为了人用智慧认识世界的起点。

总之,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了人类应通过实践去发现和认识自然现象的本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这种实践是融于知识中的,所以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朱熹强调了理性的重要性,并认为人类的理智是基于自然界的秩序和规律的,依照这些规律性才能认知自然。

正是这些深厚而微妙的思想,成就了朱熹的理学思想,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思想遗产。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

一生执着于教育的朱熹,师从一个"理"字。

在他的心目中,"理"是万物开始的主宰,是自然界的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生成于"理",遵从于"理",归结于"理"。

这种先天存在的精神的"理"是那么的遥不成及,又是随处可见,时时主宰着人们的生活。

他说万物有一"理",而一物也有一"理"。

为了讲得更清楚一些,他采取了古代先贤们在哲学问题上最经常使用的推理方式,研究出一套以"理"为中心的运行模式来,即理--气--物(现世)--气--理。

天理论与性说思想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本论思想,以理为其最高范畴,通过对理与气关系的研究和展开,建立起自身庞大而成熟的哲学体系。

他的天理论,则是这一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他首先说明理与天下万物的关系,提出了理在事上、理在事中的观点。

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

一,认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皆为形而下之器。

同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即是形而上之道。

二,在他看来,理是抽象的普遍原则,而且理具有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

三,的超意志特征,和无所适而不在。

四,的超时空特征;普遍之理又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天下没有理外之物,如他举例说,阶砖有阶砖之理,竹椅有竹椅之理。

形而上的理,何以在事物之上之先?朱熹从理为本体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

他说: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理已,未尝实有是物也。

五,这即是说,在世界来源根基的理那里,其本然状态便内含了物之理,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先,而万物则是理之后由理所派生形成。

他进而说:未有天地之先,究竟也只是理。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

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

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

(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

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曾师从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再传弟子罗从彦。

总结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

总结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

总结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朱熹(1130-1200)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化名人和哲学学派理论的创立者,被称为“朱子”,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是他对于人类认识世界、理解道德和实践的核心思想,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总结。

格物致知是朱熹哲学体系的中心思想,是他提出的一种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观点。

朱熹认为,要真正获得知识和理解真理,人们必须通过观察事物本身、研究事物的属性和规律来认识世界,而不能仅依赖于空泛的推理和概念。

他强调了实践、经验和直观知觉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主张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属性,以达到真正理解和认识事物的目的。

这种方法论反对了以空想推理、抽象概念和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观点,为后来的中国历代学者提供了一个指导认识世界的方法。

在朱熹看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

他认为,人们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来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事物。

朱熹强调了对于事物的感性认识,主张人们应该融入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中,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和体验真理。

他主张人们应该努力了解自己生活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通过实践来寻找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真正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方法强调了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历史上后来的学者以及当代教育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朱熹的“致知”是格物思想的基础和归宿。

他认为,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可以达到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他主张人们通过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反复观察和思考,以达到对事物的真正理解和认识。

他强调了人的理性和智慧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观察,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事物。

在朱子学中,“致知”是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认识与实践的根本动力。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教育和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和反思来寻求真理,这为中国古代教育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那你知道朱熹的思想是什么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下面是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

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类:第一,理是世界的本源。

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理”;第二,“格物致知”理论,他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第三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想要体会到天地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他的思想体系,在往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熙皇帝说朱熹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的产生了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阳明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理论,他在书院一连坐了七天观察竹子,想体验会到竹子的道理,日不食,夜不寐,专注于观察竹子,思考问题,最后终于撑不下去生病了,但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

“王阳明格竹子”让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也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

他们对格物致知理解不同在于:朱熹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而王阳明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如何朱熹的理学说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认为“理”是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四季变幻和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世间存在的,不能被破坏的规律,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受到规律的约束,违反规律会受到自然和社会的惩罚。

朱熹哲学思想

朱熹哲学思想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一)理与气 2,理气关系.
①理本气末.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文集卷五十八) 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文集卷五十八) "五行阴阳士者滚合,便是生物底材料".(语类) 五行阴阳士者滚合,便是生物底材料" 语类) "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语类卷一) 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 语类卷一)
既然" 是无情意, 无计度, 无造作的精神本体, 既然 " 理 " 是无情意 , 无计度 , 无造作的精神本体 , 那么它怎么和万事万物结合在一起呢? 那么它怎么和万事万物结合在一起呢?
正如马克思指出:" 思辩的思维从各种不同的现实的果实中得 正如马克思指出: 出一个抽象的' 果实' 一般' 出一个抽象的 ' 果实 ' ——一般' 果实 ' . 所以为了要达到某 一般 果实' 种现实内容的假象,它就一得不用这种或那种方法从'果实' 种现实内容的假象 , 它就一得不用这种或那种方法从 ' 果实 ' , 从实体返回到现实的千差万别的平常果实,返回到梨,苹果, 从实体返回到现实的千差万别的平常果实 , 返回到梨 , 苹果 , 扁桃等等上去. 全集二)朱熹的理要获得现实性, 扁桃等等上去 . " ( 全集二 ) 朱熹的理要获得现实性 , 也必须 从绝对观念返回到具体事物之中,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他引入 从绝对观念返回到具体事物之中, 为了实现这一转变, 了唯物主义哲学" 范畴. 了唯物主义哲学"气"范畴.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一、理在事先——宋朝哲学家朱熹宋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亟需寻求一种新的思想统治形式。

当时的思想家经过反复探索和研讨,总结出一个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揉合拂、道思想的新的哲学体系——理学。

这套理论由北宋周敦颐开其端,程颢、程颐奠其基,而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

因此,哲学界称朱熹为“理学巨擘”。

朱熹(1130-1200)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四书集注》,成为封建知识分子的必读教科书;他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被奉为全国通行的标准答案;他的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御用哲学。

朱熹哲学的核心是“理”。

“理”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朱熹认为,“理”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且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无形无影,不生不灭,没有天地之前,理就已经存在了。

由于理,才有天地的存在。

即使天地万物都毁灭了,理也依然存在。

但是,无形无象的理怎样产生有形有象的世界万物呢?理和气合,构成万物和人,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结合的产物。

但是理和气不是平等的,理为主,制约、决定着气。

二、王阳明:心外无物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会稽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

有一次,王守仁和友人一起游南镇。

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春天,一路上,只见一丛丛艳丽的花树在山间时隐时现,飘来阵阵的芳香。

朋友不禁指着岩中花树问:“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可是这些花树在深山中总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王守仁回答:“当你没有着到此般花树时,花树与你的心一样处于沉寂之中,无所谓花,也无所谓心;现在你来看此花,此花的颜色才在你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可见,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本来,山中的花树是独立于人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因为人们没有看见它,就不存在。

人来看此花时,花树的颜色、形状以及花的香味,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器官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产生了人们对花树的感觉印象,这是一般的常识。

朱熹的成就

朱熹的成就

朱熹的成就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成就和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后世称为“朱子学”。

朱熹在继承和发扬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基础上,创立了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论、人性二元论。

他提出的“理气论”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而“气”则是构成万物的材料。

在人性论上,他提出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人性由天理和气质两部分构成,天理是本性,气质则是人欲。

朱熹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日本和朝鲜等东亚地区也有广泛传播。

2.教育事业:朱熹非常重视教育事业,他主张教育应当以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意识为主。

他的教育思想包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方法和“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朱熹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亚地区的教育体系。

3.政治改革:朱熹在政治上主张改革,他主张从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

他的政治思想包括“正君心、厚风俗、立法度、兴水利、尚医学”等方面的改革方案。

这些思想反映了朱熹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于民众福祉的关注,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封建社会现实的认识和理解。

4.文学作品:朱熹不仅在哲学、教育和政治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

他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赋等多种形式,风格清新自然,意蕴深厚。

综上所述,朱熹的成就在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哲学思想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他对于教育的重视和贡献使得中国古代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在政治上的主张和思想反映了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他的文学作品则表现出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朱熹的思想体系不仅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东亚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所提出的“格物致知”、“明德至善”等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并且流传至今。

朱熹的哲学思想内容是什么

朱熹的哲学思想内容是什么

朱熹的哲学思想内容是什么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

那么朱熹哲学思想介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朱熹哲学思想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朱熹哲学思想介绍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在“二程”的理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理学,属于客观的唯心主义,对于后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朱熹的哲学思想表现为“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人性论”等。

其中“理气论”是朱熹最著名的理论,南宋“二程”是理学的奠基者,朱熹是二程的弟子,故后来在二程的基础上又继承和发展了理学,借鉴了佛家、道家的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朱熹所谓的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总体,即太极生万物,每一个人和物体都具有完整的理作为存在的根据,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又一个范畴,它是有形状、有迹可循的,是铸成万物的质料。

理和气之间有主次之分,理在先,气在后,理为主,气为客。

朱熹的“动静观”是把运动和静止看成一个无限连环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无限的,动静之间不可分离,互相联系。

从中可以看出朱熹的思想具有一定辩证法的观点,除此之外,他还论述了运动具有相对稳定和显著运动这两种形态,他称其为“变”与“化”。

“格物致知”是用《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哲学中认识论的问题。

朱熹认为,人的认识一定要建立在“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从认识的来源上看,知在先;从社会效果看,行要重于知,而且知和行是互相影响,知道的越多,行动起来就会更便利,实践了、亲自动手去做了,就会知道的更明白。

关于“人性论”,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承认人们有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绝对的倡导“无欲”,但是万事万物都要根据理才可以。

宋朝朱熹生平简介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延承各家之长,把所有学问融为一体自创一派。

凡人者,应当学习圣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朱熹做人的准则,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朱熹简介。

他是南宋时期的人,出生于1130年,享年70岁,是福建尤溪县人。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影响力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影响力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影响力朱熹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理学思想对中国的哲学、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 朱熹的哲学思想朱熹的哲学思想主要源于儒家经典《周易》和《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他强调“格物致知”,认为只有通过观察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才能认识它们的真正本质。

他同时也注重学习和修养,提倡“修齐治平”的理念,即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 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的理学思想是在儒家学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

他认为,人类的天性本善,但由于人类的欲望和贪婪,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行为和举动。

因此,他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的完美和人性的升华。

同时,朱熹还提出了“心学”这一概念,他认为人类的心灵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源,心灵的清明和纯净可以带来无限的智慧和力量。

因此,他强调“知行合一”,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体现自己的智慧和品德,才能真正实现内在和外在的和谐。

3. 朱熹的影响力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对儒学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特别是在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他也影响了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发展,许多朝代的皇帝都借鉴了他的思想,加强了对官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

此外,朱熹的哲学思想对日本和朝鲜等亚洲国家的文化和思想传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被翻译为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家的语言,并对这些国家的文化、哲学和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朱熹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理学思想不仅对中国的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思想传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朱熹诗歌及其哲学思想

朱熹诗歌及其哲学思想

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学思想:此诗题为《观书有感》(亦为《咏方塘诗》),其实这首诗正是朱熹治学之道的一个生动的阐释。

作者之意不在“景”而在“理”,朱熹其实是要说明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池塘之所以能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进来;同样,一个人要使自己的学问高深纯正,使自己思想不僵化,不陈腐,永远保持活力,就得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读书就是一个人的生命有所发展的“源头活水”,就是读书人有所创见的“源头活水”。

这首诗以“源头活水”喻圣贤之书,以“方塘”喻人的心灵,以塘水清澈喻在圣贤之书中吸纳新知后心灵获得的净化效果。

此诗大意是说,人们必须经常读圣贤之书,让书中之理源源流入心田,才能荡除心中的污垢,使心灵纯洁明净。

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哲学思想:借泛舟喻学,写久读圣贤书的感受。

朱熹在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致知”,格物主要包括读书和应物,他特别强调读圣贤之书。

前两句看似写景,昨夜江边春水涨起来了,巨大的战船犹如羽毛浮起。

后两句由物感悟,在江水干涸之时,用再大的力气,也不可能推动庞大的战船,而一旦春水涨潮,巨舰也能操纵自如地航行在江水中流。

一如为学之理,经过不断格物致知,学问不断积累充满,到了一定程度,也会豁然贯通。

这一感悟,与其讲论说教一致。

《朱子语类》中说:“一事一物,莫不皆有一定之理,今日明日积累既多,则胸中自然贯通。

如此则心即理,理即心,动容周旋,无不中理矣。

”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哲学思想:经过人的艰苦的修炼工夫最终消除私欲,达到至纯至善境界的历程。

经过修炼,人欲是能够消除的。

消除了人欲,人就恢复到与天理通合为一,即至纯至善的本然境界。

“依旧青山绿树多”象喻的正是这种本然境界。

偶题三首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试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予以简述

试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予以简述

试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予以简述。

主要思想(一)健全理本体论,阐发义理之奥朱熹深化和完善了理本体论思想,他在二程初创的唯心主义理学基础上,总结了北宋以来唯心主义理学加唯物主义理学斗争的经验教训,建立了一个精致的、富于理性思辨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使之达到了唯心主义理学的最高水平。

后人在习惯上把朱熹和二程的学说称为“程朱理学”。

朱熹和二程一样,把“理”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

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以此理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文公文集》卷70。

下引此书简称《文集》)宇宙间的一切都充斥着一个普遍流行和无所适而不在“理”,理生天地,成万物之性,展现为“三纲五常”。

无论自然、社会和伦理道德领域,都体现了“理”的流行。

理无所不在,这是对二程理一无论的继承和概括。

(二)承认矛盾对立终归形而上学朱熹发展了二程“无独必有对”的矛盾观。

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两相对的矛盾。

他说:“天下之物,未尝无对,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有动便有静”。

又说:“盖所谓对者,或以左右,或以上下,或以前后、或以多寡,或以类而对,或以反而对。

反复推之,天地之间,其无一物无对而孤立者。

”(《语类)这种“天下之物未尝无对”的思想,是朱熹对二程“天下之物无独必有对”的进一步发展。

他说:“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对。

且如眼前一物,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内有外,二又各自为对。

虽说无独必有对,然对中又自有对。

”(《语类》)“对中又自有对”的思想,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关系,说明在每一事物内部都是一分为二的。

他指出:“阳中又自有个阴阳,阴中又自有个阴阳。

”“以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

”(《语类》)把每一事物内部的“一生两”、“一分为二”的关系看成是“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这是对二程“无独必有对”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事物除了对立关系之外,对立事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1200年)是中国宋代后期的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理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他对于中国思想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朱子文化”的代表。

朱熹的理学思想深受儒家经典的影响,他注重对经典文献的阐释和解读,并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实现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和谐。

朱熹的理学思想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中心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性教育朱熹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他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是让人们通过道德修养和人性教育来实现自我的完善。

他认为,人性的本真具备了无限的潜力,只有通过反复推敲和实践才能逐渐发现和实现。

他强调人对不同事物的态度和处理的方式应该来自于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而不是盲从于外界的影响。

通过不断修炼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人们可以达到心与道的合一状态,从而实现自我的完善。

二、经典阐释和注释朱熹信奉儒家经典的价值和权威,他认为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道德教育的根本依据。

他注重对经典文献的阐释和解读,并提出了“理学”这一概念。

他认为,经典中蕴含着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而这些原则和准则是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他提倡通过学习经典来启迪自己的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三、格物致知和实践朱熹主张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思想,并将实践作为理论认知的基础。

他强调,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和实践经验,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他主张人们应该从学习和阅读中获取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修正自己的思想。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不断深化自己对于道德和真理的认识,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自我提升。

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后来的儒家学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

他对于经典的阐释和解读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基础,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对于人性的积极价值观念和强调个人修养的思想也为后来的儒家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朱熹的哲学观点

朱熹的哲学观点

朱熹的哲学观点辨证法朱熹的哲学观点是以“辨证法”为基础的。

辨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相互联系的,因此可以通过对客观事物及其内在联系的研究,来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朱熹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观察世界上事物之间的联系,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

他把辨证法用在儒家伦理道德上,认为伦理道德以八戒为核心,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施行,不能一概而论。

朱熹也把辨证法用在哲学思想上,他强调必须把道德、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具体而言,他认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根据道德规范和理论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行动方案。

朱熹的哲学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及把有利于人们追求社会进步的努力纳入到哲学思想中去。

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倡导的是一种实用主义,即要将理论知识实践化,以达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此外,朱熹还肯定了关怀和慈悲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应该以关怀和慈悲的态度,看待社会上所有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是自然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都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该尊重和照顾,而不是剥夺其生存权利。

朱熹认为,人类的幸福和生活质量,都来自于关怀和慈悲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应该贯穿哲学思想的每一个方面。

正是由于这种认识,朱熹的哲学观点一直被认为是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而今仍在哲学史上享有卓越的地位。

由此可见,朱熹的哲学观点充满着东方哲学精神。

他认为实践是哲学思想的基础,即要通过实践来达到理解和实现真理的目的。

借助辨证法,他把道德、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强调结合实际情况施行伦理道德,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同时,他也强调关怀和慈悲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照顾,而不是剥夺其生存权利,以达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他的哲学观点对人们的思考、行动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中国哲学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略论朱熹的哲学思想

略论朱熹的哲学思想

朱熹(1130--1200年)是中国儒家思想的表现者,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并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朱熹的哲学思想以“思想合一”和“至理合一”两大思想派别为主,是中国哲学史上两大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体系。

朱熹认为,要搞清楚宇宙真理,必须要从真理统一这个抽象的概念出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采用“发现规律”的方法——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理解付诸实践,努力探求本质的结构。

朱熹认为,真理只有经过时间检验才能实现,所以他还强调“行行正”和“实事求是做人”,以正确地行走和真诚实慎地认识真理。

朱熹的哲学思想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将“儒释合一”融合成一个新的思想体系。

在思想体系中,朱熹注重“道(刚毅与温柔兼容)”的价值,他的思想集合了“道(刚毅与温柔兼容)” 、“天(唯智)” 的观念,从而充分彰显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朱熹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巩固了儒家伦理之根本性原则,加强了中国伦理道德观念。

此外,朱熹在改革中保持了刚毅的原则,追求无私的奉献,他的伦理思想被深深的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对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朱熹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他将道德行动和理性思维结合在一起,以“儒释合一”的思想体系,为东方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传统中国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和传承。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论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春晖,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

他的学说被后人称为“朱子学”或“理学”,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中。

他认为人的性与天地大道相通,通过修养自身可以达到道的境界。

他特别注重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重要的。

他提倡“格物致知”,通过对物质世界的观察和研究,来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他强调“知行合一”,认为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形成道德修养。

他还强调学习先秦经典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学习前人的智慧,可以增长自己的才干,进而助于个人的修养与社会的进步。

在朱熹看来,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东西,是宇宙的根本原理。

他通过对《尚书大传》的研究,将理与义相联系,认为行事应当遵循义理。

他提出了“物我两忘”的观点,认为只有抛弃个人的欲望和私利,才能达到对道的追求。

他还强调人与天地的关系,认为人应当尊敬天地,即使天灾人祸也要坦然接受。

他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天地间的一份子,应当与天地相融合,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思想深受后世儒学家的推崇,成为儒学的主流学派。

他提出的学习先秦经典的观点,对后世学者的思想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他的道德修养观念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对后世儒家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对天地的敬畏和尊重以及与天地相融合的思想观念,也对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朱熹,咱们熟知的宋代大儒,他的哲学思想可真是博大精深,简单来说就是个“老灵魂”,有着丰富的内涵。

今天咱们聊聊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哎,听上去有点深奥,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咱们就像闲聊一样,轻松看看。

1. 朱熹的哲学背景1.1 理论的起源首先,朱熹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他的哲学思想受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说白了,就是把传统文化的精华拿来,经过自己那颗聪明的脑袋一琢磨,变成了新的东西。

他特别强调“理”的概念,认为世界上有一种普遍的、客观的道理存在,就像老天爷给我们的法律一样,谁也逃不过。

1.2 理与物的关系朱熹认为,这个“理”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与万事万物息息相关的。

你看,万物都有其背后的道理,咱们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这个“理”的体现。

说得简单点,朱熹就像个大厨,把宇宙的各种材料都煮在了一锅汤里,让我们一尝,才知道原来背后有这么多门道。

2. 客观唯心主义的含义2.1 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那么,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呢?其实它强调的是,虽然“理”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对“理”的认识却是主观的。

就像你和我都能看到一棵树,但你看树的方式和我看树的方式可能完全不一样。

这就好比喝酒,有人喜欢干杯,有人却喜欢慢慢品味。

虽然都是酒,喝法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

2.2 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朱熹把这个观点应用到了生活中,特别是在教育和修身上。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反省,我们才能更好地接触和理解这个“理”。

就像玩游戏一样,只有多练习才能过关,而不能只靠老天给你一张通关证。

朱熹提倡的这种自我提升,正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与这个世界对话。

3. 朱熹思想的现实意义3.1 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那么,朱熹的观点对咱们当代有什么启示呢?首先,咱们现在的教育,常常是填鸭式的,学生们像小机器一样,拼命往脑袋里塞知识。

其实,朱熹告诉我们,理解和反思才是关键。

要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分数。

朱熹道德知行观研究

朱熹道德知行观研究

朱熹道德知行观研究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文化名人,他提出了“道德知行”的学说,认为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才能准确理解真理和智慧,这种学说对于中国哲学界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朱熹道德知行观研究,并举出五个例子加以论证。

一、“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朱熹道德知行观以“知行合一”为核心思想。

他认为,知与行不可分割,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行是人类实践世界的能力。

只有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实践自己所倡导的道德理念。

否则,道德理念将成为空话,只是空洞的教条。

二、研究成果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方法的改进,对朱熹道德知行观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在学术思想上有着意义,同时也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实践中。

下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讲述朱熹道德知行观的发展与应用。

三、教育朱熹道德知行观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一直鼓励学生注重实践,推崇“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这正是应用了朱熹道德知行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接触和体验真正的知识。

四、企业管理朱熹道德知行观对企业管理理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将道德理念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比如,通过贯彻朱熹道德知行观推崇的“德治”思想,企业在进行业务经营时不仅注重利润,更注重诚信及言行一致,以达到企业的长期发展。

五、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和行政管理也需要注重“知行合一”。

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各部门需要通过实践来贯彻政策,真正解决问题。

例如,政府在推出一项新政策时,需要现场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以及了解实际情况,以此来制定真正适用的政策方案。

六、个人发展朱熹的“知行合一”哲学思想也对个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比如,我们需要进入社会,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情况,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朱熹的哲学体系

朱熹的哲学体系

朱熹的哲学体系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也是东晋时期学术思想的最高成就。

他将儒家学说,老子、庄子、荀子和其他儒家思想家的思想整合起来,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哲学体系。

朱熹的哲学体系至今仍是我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学术主题之一。

朱熹的哲学思想既受儒家影响,又受道家影响。

他的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他主张以仁为本,以上、下、中三者为主导本,即以精神主导肉体,以自制调节情感,以慎重调节思想。

朱熹强调以君子之道来统治国家,从而获得社会的和谐,他也重视朝政的参与,并认为宽容、礼貌、尊重他人是政治的发展重要素质。

朱熹的经典著作是《四书》和《五经》,他的思想也受到西方哲
学家的影响,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至善”思想、柏拉图的“人的出发点”思想、阿瑟的“爱的哲学”思想等等。

朱熹将这些西方思想与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他一贯的哲学体系。

他注重实践,认为哲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只有在做出具体行动时才能把理论付诸实践。

朱熹的哲学思想精炼明晰,以及他对中国文化及其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使他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

他的思想也与现代哲学的基本原则相符,例如自然功能论和实践精神,所以他的哲学思想仍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朱熹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发展的缩影。

他的哲学体系以其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世间万物,
他多元的哲学思想模式及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他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朱熹曾经说过:“古人学者,以道德为本,以智慧为经。

”他的哲学体系以此做为根本宗旨,为中国哲学及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持久的精神支撑与宝贵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2、理气关系。
③理先气后。
《语类》载:‚或问‘理在先,气在后,’曰:理与气本无先后之 可言‛。或问‘先有理后有气之说’,曰‘不消如此说’。‛ ‚理,行而上者,气,行而下者,自行而上下言,岂无先后‛‚究 竟谁先谁后?‛朱熹说‚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 似,‛‚有是理,后生是气。‛ (语类一) ‚太极生阴阳,理生气也。‛ (周子全书集说卷一)
‚若理则只是个净洁空阔的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理 却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 (同上)
既然‚理‛是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的精神本体, 那么它怎么和万事万物结合在一起呢?
正如马克思指出:‚思辩的思维从各种不同的现实的果实中得 出一个抽象的‘果实’ —— 一般‘果实’。所以为了要达到某 种现实内容的假象,它就一得不用这种或那种方法从‘果实’, 从实体返回到现实的千差万别的平常果实,返回到梨、苹果、 扁桃等等上去。‛(全集二)朱熹的理要获得现实性,也必须 从绝对观念返回到具体事物之中,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他引入 了唯物主义哲学‚气‛范畴。
二、格物致知的先验论
(二)致知,致就是推致的意思,致知即把我已有的认 识知识加以推广,从此物推及彼物,从已知推到未知, 从有穷推向无穷。
“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大学章句) ‚知者,吾自有此知。此心虚明广大,无所不知,要当极其至耳。‛ (语类十五) ‚因其所已知者推而致之,以及其所未知者而极其至也。‛ (文集四十二)
(易学启蒙)
(语类九四)
其次,朱熹承认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但否认可 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 也。‛ (文集十四) ‚三纲五常,终变不得,君臣依旧是君臣,父子仍旧是父子。‛ (语类二四)
四、人性论和理欲观
(一)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
★朱熹继承了二程“性即理”的思想,认为物物有一太极,人 人有太极即理,这个理就是人的本性,这是他理一元论在人性 论上的贯彻。他说“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 (孟子章句) ★和张载二程一样,朱熹也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 说,“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 而言之。” (文集,答郑子上)
二、格物致知的先验论
相对格物的致知方面,朱熹在唯心主义认识论道路上走得 更远了: 第一,他承认了人的心中有先验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不依 赖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 第二,他认为认识即是把这些内心因有的知识推广到万事 万物上去,这是格物之后,事物之观与吾心固有之理得到 印证,从而豁然贯通,‚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必须要予以注意的是:朱熹讲的类推不是在感性材料上所 进行的理性推理,而是一种大彻大悟,豁然贯通是把认识 主体中先验存在的理推致于具体的万事万物。
★格物之目的是穷理,穷理的实质则是要探究天理人伦, 即社会普遍永恒的道德原则,
“眼前无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须有缓急先后之序,岂遽以为存心于 草木,器用之间而忽然悬悟也哉!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 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 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 (文集卷三十九)
‚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语类卷一)
由此可见,二者关系是根据与材料的关系,理决定气,而不是 相反。
2、理气关系。
②理在气中。
“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若气不结聚时,理亦无所附著‛ ‚无那气质,则此理无安顿处。‛ ‚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气行则理亦行,二者常相依而未尝相离 也。‛(语类九四) ‚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各在一处,然不害二物之各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 有物与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也‛(文集四六) ‚理不可见,因阴阳而后知。理搭在阴阳上,如人骑马相似。‛
这就是说,穷究事物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印证我心中固 有之理的过程,还是把我心固有之理推广开来的过程。
三、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及其形而上学的归宿
1、统一是对立的统一。
“一是一个道理,却存两端,用处不同,譬如阴阳,阴中有阳,阳中 有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所以神化无穷。‛ 《正蒙参两篇注》 “如寒则暑便在其中,昼则夜便在其中,便有一寓焉。‛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 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 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 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贯通焉,则 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 , 此谓知之至(一)格物,朱熹把格解释为至或格,即要到达事物的 极至,穷尽事物本然之理
格物犹至也。‛‚格者,极至之谓‛ (语类十五,大学或问卷 一) ‚格是到那般所在也,有事至时格底,也有事未至时格底。‛ (语类十五) ‚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穷得三两分,方未是格 物,须是穷尽到得十分,方是格物‛。 (同上) ‚物,犹事也。‛ (大学章句) ‚格物二字最好,物,谓事物也。‛‚盖天下之事,皆谓之物。‛ (语类十五)
‚释氏云,‘一月善现一切水(月),一切水月一川摄’,这是那释氏 也窥见得这些道理。‛ (同上)
二、格物致知的先验论
格物致知不仅是朱熹认识论的主要命题,而且是他 哲学体系结构中“物——理”环节的一个重要方面,如 果说“理一分殊”揭示了从客体方面返回到本体理,那 么格物致知则从主体方面揭示了返回本体理的过程,格 物致知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
尽管朱熹一分为二的命题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某些性质, 但它毕竟不是科学的辩证思想,并且由于朱熹本人时代和 阶级的局限而最终被形而上学窒息了。
三、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及其形而上学的归宿
首先,他虽然承认事物是普遍可分的,但本体理却不可分。
‚天地之间,一气而已,分而为二,则为阴阳‛
‚不是割成片去,只如月映万川相似‛
二、格物致知的先验论
★朱熹指出,认识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他 以吃果子为例说明这一点:
“先去其皮壳,然后食其肉,又更和那中间核子咬破始得。若不咬破,
又恐里头别有多滋味在,若是不去其皮壳,固不可,若只去其皮壳了, 不管里面核子,亦不可, ……格物,谓于事物之理,各极其至,穷到 尽头,若是里面核子未破,便是未极其至也。‛(语类八)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三)理与物
朱熹的理通过气而产生了天地万物,这个理又怎样 从天地万物返回到自身?
朱熹认为,理虽然通过气而产生了万事万物,便理从来就 没有离开过万事万物。万物由气构成而以理为根据,理是万物 的本质。物物各有一理,而万物又只是一理,从根本上说,理 与物的关系,即本体之理与具体事物之理的关系。他用“理一 分殊”来说明这一点。 。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朱熹“理”的特点: ①它先于并决定于天地万物而存在。 ②理超越于天地万物之上,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存在。
③理是客观自然的存在,无情意,无造作。
“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 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语类一)
‚且如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同上)
张载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又是构成万物的质料,朱 熹去掉了气的本体涵义,而保留了质料的规定,他说:
‚盖气能凝结造作。……且如天地间,人物草木禽兽,其生也莫不有种。 定不会无种子,白地生出一个物事,这个都是气。‛(语类卷一)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一)理与气 2、理气关系。
①理本气末。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 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文集卷五十八) ‚五行阴阳士者滚合,便是生物底材料‛。(语类)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三)理与物——理一分殊
①理一是体,分殊是用。
“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 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 物物各异其用‛。 (语类十八)
②理一是一,分殊是多。
“如排数器水相似,这盂也是这样水,那盂也是这样水,各各满足,不 待求假于外。然打破放里,却也只是个水。‛ (语类十八)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一)理与气 1、理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朱熹对理的规定与二程基本一致。也是事物的准则、规律,宇宙 万物的本体和道德伦理原则。只是论证更加精致。 “且如这个扇子,此物也。便有个扇子的道理。扇子是如此做,合当 为此用,此便是形而上之理。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 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 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语类六二)
‚格物是逐物格将去,致知则是推得渐广‛。(均见语类十五)。
二、格物致知的先验论
(三)格物与致知的关系:朱熹认为,格物与致知是认 识的不同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 二者的统一: 格物致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他说:
‚致知格物只是一个‛ (语类十五) ‚致知格物只是一事,非是今日格物,明白又致知。‛(同上)
(语类九十八)
朱熹在此撇开了一定的条件讲对立面的统一与转化。当 然是不科学的,然而他揭示了统一物所包含的双方相互 渗透则是十分可贵的思想。
三、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及其形而上学的归宿
2、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 。
“东之与西,上之与下,以至于寒暑,昼夜,生死,皆是相反而相对 也。天地间物,未尝无对者。故程先生尝曰,天地万物之理,无独 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 (语类六二) ‚凡事无不相反以构成,东便与西对,南便与北对,无一事一物不 然。‛ (同上) ‚统言阴阳,只是两端,而阴中自分阴阳,阳中亦有阴阳‛ (语类九四)
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二)气与物
朱熹把气比作万物的种子,气生万物如同种子生物。也就是说, 万物都是由气产生的。气有阴阳二种因素:阴阳二气的运动变 化就产生万事万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