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知识点4_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心学的集大成者)】
(1)生平简介: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 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 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 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 事家,“心学”创始人。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心学的集大成者)】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心学的集大成者)】
②“致良知”: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 朱熹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 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 “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 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 的。这个知是“良知”。在经典与良知的关系上,王阳明突出 良知的重要性,认为经典为良知服务,看经书的目的是为了致 良知。把儒家经典的权威性附属于吾心,也就是从属于良知。 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盲从旧权威的思想解放精神。王阳明从 经学的角度批评并改造朱学,以更具主体思维能动性的良知范 畴和“致良知”说扬弃并发展了传统的程朱道统论,使良知说 成为左右当时思想界逾百年的学术思潮,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 影响。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陆九渊与“心学”】
(2)心学: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 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 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 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民国时期陈复开始提出“心灵儒 学”做出注解。 心学,又称“良知之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它与程朱理学 不同的是,陆王心学主张以人“心”为宇宙的本体(程朱理学 以“道”或“理”为宇宙的本体),这一体系强调自心,主张 修生养性,返身而诚。先秦孟子和宋明陆王都是心学的哲学家 ,都强调人的主观性,并且认为在顺境或逆境下也不能动摇。 南宋时,陆九渊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成为心学的创始人。
中国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观点
中国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观点姓名:曾德彩学号:1302010101 班级:13政一班摘要: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关于世界本原,中国古代哲学有众多派别,道家、儒家、心学家等都对世界的本原有过看法,下面我就三个派别的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进行简述。
关键词:道家仁心外无物一、老子“道生万物”老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智慧在今天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老子的世界本原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也是世界哲学史上最早的一次划时代的飞跃.老子从自然现象的变化探索宇宙本原,进而探索人类社会的演变.吸收了伯阳甫的阴阳说思想,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广泛考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负阴抱阳"的统一体。
老子哲学体系的"道"是宇宙的总根源,总规律,是最高存在的真理.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法则的统一,是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道"是宇宙存在的运动实体,也暗宇宙运行的道路和规律,是主客观的统一.老子把天地看作是物质运动的一定形态,是无限宇宙的一个有限的区域,而没有把天地看作是物质的同义语,"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人乎".老子认识了矛盾的普遍性,他认识了矛盾的对立和相辅相成的转化.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里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从总体上说老子哲学思想的性质是朴素唯物论自发辩证法。
老子从天文历法的推移,考察天体运行"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运动规律,是天地运行的道路和秩序.有规律的"道"才使得阴阳二气均匀调和,主宰着宇宙万物不失其序地生长变化."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曰道"是整个宇宙万物的本源.坚持无神论,公然否定天神的存在,并且把主宰宇宙万物的"道"提高到哲学的层次,提出以"道"为范畴的宇宙本原的认识论和辩证思维的方法论,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向"天神"创造宇宙的神学公开地下了挑战书.老子认为"道"是客观世界固有的东西,是宇宙的本体,又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也是对客观事物正确反映论述出来的道理."道"既然是宇宙本体和普遍规律,动摇了天命观,就必定要落实到具体的政治行为和人生过程中去,因此便有了政治,人生和认识论上的意义。
明朝的思想家与哲学思想
明朝的思想家与哲学思想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思想与文化活力的时期。
在明代,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方式对社会、人性、伦理道德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些思想家们的贡献对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明朝的思想家和他们的哲学思想为主线,探讨明代思想家们的特点和他们对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
一、朱熹与理学思想朱熹是明朝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以理学为主要内容。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主张通过全面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来达到对事物真理的认识。
他认为理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应当追求理,追求真理。
朱熹的理学思想在明代达到了高峰,对后世影响至深,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流派。
二、王守仁与心学思想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提出了心学思想并系统阐述了其中的核心观点。
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和道德觉悟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应当通过修身养性,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对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后世的思想家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李贽与气学思想李贽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和学者,他的思想以气学为核心,与朱熹的理学存在一定的对立。
李贽认为理学强调知识的探求和理性的追寻,而缺少对于人情世故和感性体验的关注。
他通过对感性的重视,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心即气,气即道”的观点,认为道贯通一切,人应当以道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
李贽的气学思想对于后世的思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杨时与价值观思想杨时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于人的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杨时强调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公德的培养,主张弘扬仁爱之心,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他的思想对于明代社会的繁荣和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总结:明朝的思想家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展开了丰富而独特的思考与探索,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想流派。
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
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阳明子是他的别号,浙江余姚人。
说起王阳明就不能不提及他的前辈——象山先生陆九渊,王阳明继其学说思想说发展起来的心说与陆九渊一道所构成的陆王心学,成为唯一堪与以大儒朱熹所代表的所谓儒家正宗的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儒家思想流派,对中国当时以及后世之读书人之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也在中国文化思想史及哲学史上书下浓墨一笔。
在哲学方面,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
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他还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意识派生的。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他广收门徒,遍及各地。死后,“王学”虽分成几个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见其长。他的哲学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他的弟子与心学影响了很多人:徐阶,张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扬海外! 王守仁
编辑本段教育思想
《传习录》分上、中、下三卷,载于《王文成公全书》,为一至三卷,亦有单行本。卷 王守仁
上是王守仁讲学的语录,内容包括他早期讲学时主要讨论的“格物论”、“心即理”,以及有关经学本质与心性问题;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写给时人及门生的七封信,实际上是七封论学书,此外还有《社会教条》等。在卷中最有影响的是《答顾东桥书》(又名《答人论学书》)和《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着重阐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论;卷下一部分是讲学语录,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论》。《朱子晚年定论》包括王守仁写的序和由他辑录的朱熹遗文中三十四条“大悟旧说之非”的自责文字,旨在让朱熹作自我批评与自我否定,证明朱熹晚年确有“返本求真”的“心学”倾向。卷下收录的王守仁讲学语录主要是讨论“良知”与“致良知”的。《传习录》是由王门弟子徐爱和钱德洪等编辑的,它包括了王守仁学说的主要观点,历来被视作阳明学派的“教典”,是研究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资料。其中的语录是王门弟子分别记录的,编辑者只作了汇编工作,注明哪些条是由谁记录的,未作进一步地整理,因此各条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7封书信出自王守仁的手笔,是王守仁论学书的代表作,但阅读这些书信时,如果与其他有关论学书信联系起来看,它们更多的反映了王守仁晚年比较成熟的教育思想,但由于编者的取舍,如《稽山书院尊经阁记》、《大学问》等重要著作未予收录其中,它对于了解和研究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明显有不足之感。所以在评介《传习录》一书时,有必要联系《全书》中的其他篇章。
王阳明与朱熹主要思想差异是什么?
王阳明与朱熹主要思想差异是什么?
1,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者,王守仁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朱熹是理学思想的代表者,上承二程的学术思想,王守仁是心学思想的代表者,上承南宋理学家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并加以发展。
2,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
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3,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
先后编写《小学》、《四书集注》、《近思录》等教材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4,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与理是一个东西,即“性即理”。
他是以性为善的,认为“一理”就是“万理”。
王守仁认为理在心中、“心即理”。
王守仁认为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他并不认为万事之中存在理,他认为“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王守仁不谈性,只谈理,而朱熹则通常把理与性放在一起谈论。
5,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
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
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
朱熹的哲学思想
《答林择之》:“未发只是思虑事物之未接时,于 此便可见物已交之际,皆得其理,故可谓之和,而 不可谓之心。心则通观乎已发未发之间,乃大易生 生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朱文公文集》 卷43)
《已发未发说》:“思虑未萌,事物未至之时为喜 怒哀乐之未发,当此之时即是心体流行寂然不动之 处,而天明命之性体段具焉。以其无过不及,不偏 不倚,故谓之中。然已是就心体流行处见,故直谓 之性则不可。”(《朱文公文集》卷67)
三.理气动静
动静属于现象世界的表现,动静是指阴阳二气的动 静,而不是指太极自身的动静。朱熹要解决的是被 认为取代周敦颐的太极的理,是否能动静?他认为 动静属于现象世界的表现,动静是指二气的动静, 而不是指太极自身的动静。太极只作为本体存在于 阴阳动静之中的理,它自身并不动静。所谓动静只 是指太极所乘气机的动静。动静的主体是阴阳,动 静的根据是理,能够运动的二气与存在于二气之中 而自身并不动的太极,二者好像人骑马行走一样。 并不是指理在气中运动或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独 立的理的世界在运动。
他的思想体系中,基本的对峙是理性本体(生物之 本)和物质材料(生物之具)、道德理性和感性情 欲、理性方法和内向直观。理气论、心性论、格致 论成了体系的三个主体部分。他以理一分殊的宝塔 式结构,建立了哲学体系,体现了当时民族哲学思 维的最高水平。
理气先后——朱子理气观的形成与演变
理:是指一定社会的人由理性所共同确认的道德法 则、交往法则、行为规则、推理原理;又常指事物 具有的性质、规律和法则。在理学家看来,这两者 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即道德原则实质上宇宙普遍法 则在人类社会的特殊表现。
五.心性诸说、已发未发及心统 性情
心:知觉思维。是认知主体,区别于感性认 识的理性认识。强调理性有高于感性的一面; 心具有认识事物及事物之理的功能;心具有 主观能动性,能够自主地应事接物,并预知 未来,使事物的变化按人们主观预定的方向 发展。张载看到感性认识的局限,主张通过 尽心来认识事物及事物之理。陆九渊把心作 为区别于感官的思维器官和认识论范畴。朱 熹最重视心的认识论功能,强调“人心之灵 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四书 集注·大学章句》主张通过格物穷理来达到认 识的目的。
《象山文集序》:阳明先生眼中的“心学之源”|四合院学习法
《象山文集序》:阳明先生眼中的“心学之源”|四合院学习法2017-06-25 06:03南宋淳熙二年,晦翁先生(朱熹)与象山先生(陆九渊)相会于江西鹅湖寺,就各自的理学和心学观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著名的鹅湖之会后,朱学逐渐大兴于天下,陆学日渐式微。
但三百多年后,在阳明先生首提“致良知”三字的明正德十六年,阳明先生特意为象山先生写作了此序。
在本篇文章中,阳明先生提纲挈领地点明了圣学的本质,以及心学之源,并对“王道”与“霸道”做出了明确区分。
今日四合院学习法,让我们跟随立平、志川、海峰三位老师,一同领略这篇心学经典。
要点速览●《象山文集序》从文字层面来看,是阳明先生在为陆象山的学说正名,但实际上,先生是借此文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良知。
●圣人之学,心学也。
心学的源头来自尧舜禹相传授受的“十六字心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致良知”三字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让我们在天地间找到了一条路,可以直接通达天理。
●“道心精一”之谓“仁”。
阳明先生将“精”字落在了“仁”上,因为儒家的核心就是“仁”,要走进天下民众之中,以仁爱之心亲民、爱民,将“仁”字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谓“中道”,即是“仁心”。
抵达“仁爱之心”,自然“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仁义”理解小了,“仁”并非是简单的“善”,而是至善,也就是无善无恶的状态。
求善与求仁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前者是“外求”,后者是“内求”。
“仁心”是纯粹的良知,“一”以贯之,就是“道”。
●“王道”和“霸道”有何不同?白老师曾说过一句话:以人为本是目的而非手段。
真正行王道之人,心为民,行也为民,匍匐在地,将民众高高托起,所以“民莫不信”。
而行霸道之人,则是借“博施济众”来收买人心,名义上“志于道德”,实际不过是为了满足私欲的功利之徒,是欺人,更是自欺。
●“吾理即吾心。
”孔孟心法,“其学之必求诸心,则一而已”。
从根本上讲,学问要从心上求,抓住这一点,就等于接到了孔孟嫡传。
心学与理学
心学与理学
陆九渊(陆象山、象山先生)
王阳明(王守仁)
北宋二程(程颢、程颐)
象山先生和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主观心理主义(心理学),而尔朱成Xi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学)。
1.代表人物不同。
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是北宋的“二程”和南宋的朱熹。
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是南宋的象山先生和明朝的王守仁。
2.对世界本原的看法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3.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
程朱理学提出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陆王心学则提出“发明本心”、“致良知”的方法求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不必外求。
4.影响是不一样的。
程朱理学是元明清时期的统治思想,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影响。
卢鑫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思想,并不占据正统地位,其影响也不及朱成的理学。
“太极”与“心极”——心学对《太极图说》的解读
“太极”与“心极”——心学对《太极图说》的解读傅秋涛【摘要】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文字简练,含义丰富,致使后人对其理解产生了许多歧义,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朱熹与王阳明之间的对立。
朱熹的解释立足于一种主、客对立的知识性的思维方式,易于为人所接受。
而与朱熹思路完全相异的王阳明心学,则给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
阳明心学立足于心物不二、内外合一的哲学观,把周敦颐的"太极"直接解释为"心极",认为《太极图》所描述的宇宙衍生的方式,就是指万物在人的心灵中的显现。
无极而太极,太极又复归于无极,是一个创造与消化的生生不息的永远循环的过程。
心学的解释超越主、客对立的哲学思想,对全面理解《太极图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02【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周敦颐;太极图;心极;心学;王阳明;王龙溪【作者】傅秋涛【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2.3陆王心学对创始人陆象山虽然肯定濂溪的《通书》,但对《太极图说》却不以为然,认为“无极而太极”的说法令人怀疑,此书并非濂溪所作,或是其少年未定之作。
其实这完全是针对朱熹注解的。
象山认为“道理只是眼前道理”(《陆九渊集》第三十四卷《语录上》),事物的本性是当下呈现的,而朱注所确立的“太极图”不论其是气是理,却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形而上学的存在者,自然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而杨慈湖沿袭其师之思路,认为:“太极奚可图,可图非太极。
矧复赘无极,哀哉可叹息。
”(《慈湖遗书》卷二《偶作》)对《太极图说》也是完全否定的,当然就说不上对其诠释了。
《太极图说》到了王阳明那里则得到了肯定,他的一首诗说:“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
须知太极元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
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
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此诗轻轻一转,把《太极图说》由朱注所确定的外在的普遍的宇宙论,转变为一种内在的具体的心性论,并确定濂溪为古代心学复兴的关键人物。
浅议二程朱子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
浅议二程朱子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格物致知”作为“三纲八目”中的重要概念,源出于《大学》。
二程训“格”为“至”,程颐认为心物在格的过程中深融为一,而在程颐看来,格致不外乎“穷理”而已。
朱熹和王阳明也将《大学》纳入自己的理学和心学的体系,并对格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通过比较三者对“格物致知”的阐述来揭示其在思想理论基础、所格之物与知的对象、格致方法、格致目的这四个方面的不同理解。
标签:二程;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不同理解二程对“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格物穷理的范围、方法和目的做了明确规定,为朱子“格物致知”说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朱熹反对把“格物”理解为“来物”(人所面对的事物)[1],因而朱子的“物”不仅涵盖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又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
他认为格物是即物、穷理、至极。
而阳明先生则对弟子黄以方说:“我解‘格’做‘正’字义,‘物’做‘事’字义”[2]。
阳明先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提出了“格其心之物”的“格物致知”说。
一、思想理论建立的基础不同宋代思想界学派众多,正如程颢所说:“人执私见,家为异说”[3]。
因而二程兄弟的“格致”思想直接来源于《大学》和《中庸》,并在二人所构造的“天理”的基础上展开对“致知在格物”的论述。
程颢与程颐认为“致知格物”之所以可能的理论来源之一即“命、理、性、心”的同一性。
二程认为:“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而二人又通过对《中庸》“天命之谓性”思想的吸纳提出良知良能“自家元足”,认为人能够以“思”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朱子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以《大学·格物外传》为代表,据朱熹说,这篇《补传》是“窃取程子之意”而精心构思、字斟句酌写成的。
可见其思想在很大一部分吸收了二程兄弟的思想。
例如朱子讲:“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
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十分,方是格物”。
其实训“格”为穷,本是程颐的创造,但是“即物而穷其理”却是朱熹对“格物”做出的创造性的解释。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人的哲学理念与西方人的哲学理念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哲学从对自然、宇宙的思考认识开始,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始转移到对人的理念、精神的研究,但着眼点还是外向的。
并且使用的方法也是以数理逻辑为基础,来思辨人的精神之于宇宙,乃至宇宙之外的本质性问题。
中国哲学的出发点高度关注的就是人本身,哲学就是为了提升人的心智,哲学的思索和最终崇尚都就是为了最终达至“天人合一”。
做一个不太恰当的对比,或许更容易理解这一点。
印度佛教的释迦牟尼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根源,佛教修行的真谛最终要脱去今世的皮囊。
西方哲学的鼻祖柏拉图则说过,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基督徒也往往为今世忏悔以求来生。
而中国的儒家通常把人生境界分成四类:最高一类相似原始社会的自然人,按照本能回去存活。
第二类就是芸芸众生的普通人。
第三类就是的能舍利取意的“贤人”,达至了道德境界。
最后一类则就是达至了“天人合一”境界的“圣人”。
但是特别须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儒家的“圣人”并不像是西方的上帝经常可以表明神迹。
“圣人”所搞的事与常人并并无相同,只是常人就是在蒙昧状态下处事,而“圣人”对自己所搞的事存有深刻的重新认识和认知。
在这一点上,中国哲学表明了浓郁的入世的味道。
所以说道中国主流哲学就是倡导和崇尚“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人生哲学。
中国人的哲学理念和文化几千年来也出现过很多流派,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争执、相互继承。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儒、释、道,下面简单论述各家的特点。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就是全性命。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存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躲避,比如说隐士的遁迹山林。
至了老子的第二阶段还是全系列性命,但是我们念五千言《道德经》真的富于哲理,很多理论在今天都可以做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是因为老子谈的直面宇宙变化的万千法则,应当以“无为”的方式回去迎合自然法则,从而达至全系列性命的目的。
至了庄子的第三阶段依然就是全性命,只不过《逍遥游》中展现出的空灵、妩媚,就是庄子崇尚在精神王国的飞翔,因而可以看空尘世的命运,实质也就是一种引疾归,只不过不是遁迹山林,而是从现实世界步入至精神世界。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英国:贝克莱(1684年—1753年);德国:费希特(1762年—1814年);中国:孟轲(约前372年—289年)、王守仁(1472年—1528年)。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宋);“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明);“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贝克莱(英国)“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 法)“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德)“物是感觉的复合” ——马赫(奥地利)“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黑格尔(1770-1831)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气先。
”禅宗五祖慧能:不是幡动,不是风动,唯有心动。
笛卡尔(实际上是个二元论):我思,故我在。
唯物主义:荀子的“形具而神生”,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范缜的“形谢则神灭”,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
主观唯心主义:陆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客观唯心主义:朱熹的“理在气先”。
追问可不可以详细点啊详细加分好了回答唯物主义:主要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某种基本元素组成并决定精神,集中于法家人物及其亲近者,荀子的“形具而神生”,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范缜的“形谢则神灭”,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宇宙万物是自我感觉而存在,集中于陆王心学人物,陆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宇宙万物由一个“天理”决定的,集中于传统儒家人物和程朱理学人物,朱熹的“理在气先”。
文化概论复习题
1、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也称“大文化”。
狭义文化是指“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它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也称“小文化”。
2、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
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3、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
因为他把“心”当作宇宙万物之本,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心学”。
心学的宗旨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可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这种理论,明中叶以后影响很大。
4、宗法制度:所谓宗法,即宗族之法,主要内容有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它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至周代结合政权的分封制而完备起来,在封建社会,逐步发展为以宗族为范围的族权统治,对中国传统社会影响很大。
5、家国同构:指家族、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权力结构、伦常原则等方面都具有一致性,国是家的扩大,家是国的缩影。
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是宗法制度长期遗存的结果,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
6、宋明理学:是儒释道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时期的新的综合。
他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宋明理学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并成为元明清三朝官方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及东亚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7、竹林七贤:中国魏晋时期7位名士的合称,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
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不聊生。
文士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竹林七贤”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
总结宋明理学思想主张
总结宋明理学思想主张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主要由宋代哲学家朱熹和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所创立和发展。
其主张包括“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对后世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宋明理学思想主张的总结。
一、“格物致知”:宋明理学强调通过实践、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源和本质来认识世界。
朱熹认为人们通过对事物深入研究,可以获得正确的认识和智慧。
他强调“格者,物之理也”,即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理解事物的方式是一种融合了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的认识方式。
二、“知行合一”:宋明理学强调知识和行为的一致性。
朱熹认为,只有理解了道理的人才能正确地去实践,而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道理。
他指出,知识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道理。
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主张,他认为人们的内心已经具备了道德准则,只要调动内心的良知,就可以正确地行动。
知与行是一体的,只有通过行动,人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三、“致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是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他认为,人们内心都有一种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良知,只要调动和发挥良知,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
他主张一切道德规范都源于心灵深处的良知,人们只需“致良知”去觉察和追求善恶,就能够实现自己的道德境界。
这一主张突出了人们内心具备道德能力和潜力的重要性,也强调了人们应该依靠内心的力量去实践和追求道德。
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明理学提出了一种全面的道德伦理体系,并强调人们应该从个人修身做起,同时也注重家庭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
朱熹认为,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要从个人做起,注重个人的德行修养,通过个人的实践和道德的践行,才能够建立和谐的家庭,进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和国家。
王阳明进一步强调了个人内心的道德追求,他认为,只有个人内心达到完善的境界,才能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做出正确的贡献。
朱熹哲学思想是什么
朱熹哲学思想是什么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在“二程”的理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理学,属于客观的唯心主义,对于后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那你知道朱熹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吗?后人又是如何评价朱熹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哲学思想是什么朱熹的哲学思想表现为“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人性论”等。
其中“理气论”是朱熹最著名的理论,南宋“二程”是理学的奠基者,朱熹是二程的弟子,故后来在二程的基础上又继承和发展了理学,借鉴了佛家、道家的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朱熹所谓的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总体,即太极生万物,每一个人和物体都具有完整的理作为存在的根据,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又一个范畴,它是有形状、有迹可循的,是铸成万物的质料。
理和气之间有主次之分,理在先,气在后,理为主,气为客。
朱熹的“动静观”是把运动和静止看成一个无限连环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无限的,动静之间不可分离,互相联系。
从中可以看出朱熹的思想具有一定辩证法的观点,除此之外,他还论述了运动具有相对稳定和显著运动这两种形态,他称其为“变”与“化”。
“格物致知”是用《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哲学中认识论的问题。
朱熹认为,人的认识一定要建立在“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从认识的来源上看,知在先;从社会效果看,行要重于知,而且知和行是互相影响,知道的越多,行动起来就会更便利,实践了、亲自动手去做了,就会知道的更明白。
关于“人性论”,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承认人们有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绝对的倡导“无欲”,但是万事万物都要根据理才可以。
对朱熹的评价如何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的理论涉及很多方面,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总结古人的理学思想,将理学发展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其思想被称为官学。
他的思想“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成为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的精神支柱。
历史上对朱熹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拿着圣人标准要求百姓的伪君子,也有人认为他博学多才,促进了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是可以和孔子同提的人物。
陆象山生平简介
[编辑本段]一、人物概述陆九渊(1139~1192) ,号象山,字子静。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汉族,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
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
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被后人称为“陆子”。
陆九渊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
“居山五年,阅其簿,来见者逾数千人”。
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
他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
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之大义,故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
任地方官时,政绩颇著,而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
去官归里后,他在学宫内设讲席,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据《象山年谱》称,“从游之盛﹐未见有此”。
著有《象山全集》。
[编辑本段]二、生平事迹陆九渊三十四岁中进士,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
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正,不久,又迁敕令所删定官。
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又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
在任敕令所删定官时,他便“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朝廷论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
”(《宋史·陆九渊传》)淳熙十三年(1186),他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
直到宋光宗即位时,又被任荆门知军,此间他治绩显著,“厚风俗”,“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宋史·陆九渊传》);并因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而议筑城壁以御边防。
但在任仅一年有余,就卒于荆门任上。
陆九渊自幼好学,他的好学不在于博览,而表现在善于思考上。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中州学刊1997年第1期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金春峰 陆象山哲学思想是心学思想。
和王阳明一样,其哲学的基本命师题是“心即理”。
朱熹讲“性即理”,不讲“心即理”,故学术界常认为朱陆为理学中两大对立的学派。
“朱陆异同”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题目。
实际上,朱熹的基本观点是心学,不过心学的具体结构与形态,与陆有所不同而已。
朱同异同,不是理学与心学的不同,而是心学基础上两种具体哲学形态之不同。
一陆讲“心即理”,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众理,心即理也。
”(《象山先生全集》卷十一,《书・与李宰》)这里,理即道德之理,心则是道德本心,而非各人所具的实然的心气之心。
各人所具的实然的心气之心,带着各人作为个体、作为现实的在时空中具体生活的人所具有的个人血气心知的特点,是人人各殊而不可能“万世一揆”、不容有二的。
但陆讲的心却是万世一揆,绝对同一的,所谓“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全集》卷一,《书・与曾宅之》)这种“不容有二”、“至当归一”的心,也即人之道德本心,实际是一超时空的超越的绝对。
但此超时空的超越的绝对,即在人之现实的实然之心中,与之不即不离,而不是在人心之外。
当其未发时,不过是心所认为应该如此之种种当然之则而已,故简言之,也即是“性”,即是理。
所以当陆象山说“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时,它实质上和朱熹所说的“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是殊途同归的。
这种道德之心,朱熹之为心之本体。
陆象山不用本体一词,而称之为“本心”。
朱熹虽常说本体,但也用本心一词,以说明人之道德之理之本根、本体。
如说: 胡氏不失其本心一段极好。
……圣人千言万语许多说话,只是要人收拾得本心,不要失了,日用间着力摒去私欲,扶持此心出来。
(《朱子语类》卷二十)仁者,人之本心也。
(《朱子语类》卷三十四)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
(《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人之心本仁,才伤着本心,则便不仁矣。
(同上)此种心或本心、本体,在朱熹体系中,亦是人所同具,万世一揆,超越时空,是形而上的绝对,和陆象山所讲一样①。
朱熹、王阳明对世界的认识
朱熹、王阳明对世界的认识朱熹和王阳明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也体现了他们哲学思想的不同。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即天理。
朱熹认为,天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也是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
他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达到对天理的认识和遵循。
在朱熹看来,世界是一个有规律的、有秩序的整体,人类应该顺应天理,遵循自然法则,以达到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与朱熹不同,王阳明则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心”,即人心。
王阳明认为,心是人类行为的主体和世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他主张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等思想,强调人类应该通过内心的反省和体验,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在王阳明看来,世界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人类应该通过内心的修炼和提升,达到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和领悟。
朱熹和王阳明的世界认识虽然不同,但他们都认为世界是有规律的、有秩序的整体。
他们都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规律、遵循秩序,以达到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只不过朱熹强调的是顺应自然法则,而王阳明则更加强调顺应人心的内在法则。
朱熹和王阳明的世界认识也影响了他们对于教育、政治等方面的看法和实践。
朱熹注重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提倡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而王阳明则更加强调内心的修炼和提升,提倡“知行合一”,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总的来说,朱熹和王阳明的世界认识都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独特性。
他们通过对世界的深入思考和探究,提出了具有启发性和深远影响的思想观点。
这些思想观点不仅对于后世的哲学、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理解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一、理在事先——宋朝哲学家朱熹
宋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亟需寻求一种新的思想统治形式。
当时的思想家经过反复探索和研讨,总结出一个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揉合拂、道思想的新的哲学体系——理学。
这套理论由北宋周敦颐开其端,程颢、程颐奠其基,而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
因此,哲学界称朱熹为“理学巨擘”。
朱熹(1130-1200)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四书集注》,成为封建知识分子的必读教科书;他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被奉为全国通行的标准答案;他的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御用哲学。
朱熹哲学的核心是“理”。
“理”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朱熹认为,“理”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且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无形无影,不生不灭,没有天地之前,理就已经存在了。
由于理,才有天地的存在。
即使天地万物都毁灭了,理也依然存在。
但是,无形无象的理怎样产生有形有象的世界万物呢?理和气合,构成万物和人,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结合的产物。
但是理和气不是平等的,理为主,制约、决定着气。
二、王阳明:心外无物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会稽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
有一次,王守仁和友人一起游南镇。
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春天,一路上,只见一丛丛艳丽的花树在山间时隐时现,飘来阵阵的芳香。
朋友不禁指着岩中花树问:“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可是这些花树在深山中总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王守仁回答:“当你没有着到此般花树时,花树与你的心一样处于沉寂之中,无所谓花,也无所谓心;现在你来看此花,此花的颜色才在你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可见,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
本来,山中的花树是独立于人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因为人们没有看见它,就不存在。
人来看此花时,花树的颜色、形状以及花的香味,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器官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产生了人们对花树的感觉印象,这是一般的常识。
王守仁的朋友说“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常识。
可是王守仁认为,人来看花树,由于心产生对花的作用,此花颜色才一下子明白起来。
那么,当人未来看“花”时呢,也就无所谓“花”的存在与否了。
“花”只有在“心”的作用和影响下才具有存在的意义,这种关系就是“心’对“花”的感应和派生关系。
并且,在王守仁看来,这样的派生关系是广泛地存在于心与天下万物之间的。
当王阳明说心外无物的时候,他的“心外无物”的哲学所描绘的完全是一个主观精神的世界。
他以为,“物”的客观存在实际上是虚无飘渺甚至“随心所欲”的。
所谓“物”其实就是心的主宰对象,心的表现形式,这样的“物”根本不能离心而独立。
这实际上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试图用人的主观意识去理解现实的存在,但是,这种现实的存在即使不用人的意识去解释它也会照样地存在。
三、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南宋金溪县人。
理学家、教育家,曾讲学于象山(今贵溪县南),人称“象山先生”。
陆九渊继承了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
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封建道德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铄的。
学的目的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
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
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养心。
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
自称这种方法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
至于读书,则最重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
陆九渊以“心即理”为核心,创立“心学”,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动性作用。
他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正宗理学相抗衡。
1176年陆九渊在江西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对认识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这是中国哲学史上着名的“鹅湖之会”,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论。
陆九渊和朱熹虽然“所学多不合”,但是,他们友谊极厚,书信往来,论辩不已。
陆九渊曾在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陆九渊指出:一些人揣摩上级的喜好厌恶,削尖脑壳往官位上爬;当官以后,并不关心人民疾苦,也不尽力办公事,而是只计较官职大小,专讲求工资福利多少。
这样的人,即使天天读的都是孔孟儒学圣贤的书,实际上,也仍然与圣贤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那么,真正修习孔门儒学的“君子”之道,“学而优则仕”,做好官,应该怎么做呢?陆九渊提出:“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
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
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
因而要求:学习圣贤、立志从政者,必须深自反省,端正做官动机,做到“供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
听者泣下。
“熹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当共守勿忘”。
朱熹晚年曾劝学者兼取两家之长,并对陆表示敬意。
作为中国古代着名哲学家,他认为人生天地间,与天地并为三极,人字不可轻,必须大做一个人。
“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正心立志、张扬人的主体意识、堂堂地做个人是象山哲学核心。
陆九渊热心于讲学授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天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
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
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
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
在教育内容上,他把封建伦理纲常和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到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
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体认封建伦理纲常。
陆九渊一生不注重着书立说,后人将他所着、所讲编为《象山全集》,共36卷。
用现代哲学观点看,陆九渊和朱熹都是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朱熹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哲学史上二人齐名,并称“朱陆”。
陆九渊开创了宋朝的“心学”一派,与的王阳明共同称为“陆王心学”,与周敦颐、二程、朱熹的“程朱理学”相对应,构成了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宋明理学。
陆九渊的思想经后人充实、发挥,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
着名学者郭沫若、马一浮都认为深受陆九渊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