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PPT最终成稿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稿约
A n Em p ir i ca l Tes t of End ogenes is o f M on ey S up p ly i n C h in aG UO W enjing,ZHOU Lei(School of Finance,Nanjing University of F inance and Econo m ic s,Nanjing210003,China)Ab stra ct:No w China is shifting t o tightmoneta ry policy s o a s t o control the excess fluidity.But the effeciency of mone tary policy large ly depends on the endogenesis level of money supply.Money is supp lied through t wo stages:issuing ba se money and m agni fying the base money bymoneym ulti pli e r.This pape r inv e stig a tes the end ogenesis of money s upply in Chi na f r o m the a s pect of base money.Taking advantage of the data of the M2,foreign exchange re s e rve,centra l bankπs clai m on co mmercia l banks on the last day of eve ry month fro m Sep.1997to Aug.2007,an empiri ca l analysis is d one by the app r oaches of Unit2root Test,Johansen Cointegra ti on Te st,Granger Causality T e st and I mpulse R esponse Func ti on.The result sho w s t hat the money su pply in China is highly endogenous if only conside ring the issui ng2ba s e2money stage.T h is re sult is corre s ponded by the fact, and in turn su pports the fact tha t the g ove rn m ent is paying more and more a ttenti on to the de ter m inants of money multi p lie r, such a s loan and invest ment,when shapes its policy t o control t he excess fluidity.Key wor ds:Money Su pply;Endogenesis;Fore i gn Exchange Re serve;Central Bankπs C l a i m on DepositMoney B anks南京财经大学学报稿约《南京财经大学学报》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着重发表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新近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实践探索方面的新观点,包括经济管理研究上的新进展、新动向等。
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
目录
目录
缘起 第一部分 改良家族 第一章改良主义的基因 第二章弱不禁风的激进少年 第三章学经济的年轻人 第四章新星与“批孙” 第五章劳改队生活 第六章顾准之死 第二部分 思想突围
谢谢观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吴晓波,财经作家,上海交通大学EMBA课程教授,“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常年从 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近期主要作品有: 《大败局》(2001年,2007年出版修订版) 《大败局Ⅱ》(2007年)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2007年、2008年)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2009年)等 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 业图书”、“2007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及“2008年《新周刊》新锐榜之年度图书”奖,《跌荡一百年》被中 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作家吴晓波对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传奇人生的诠释——
1、吴敬琏拥有着让人惊奇的东方式人生。他在中国经济改革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本图书由老人家 亲述,回首一生。不管是对读者,还是对图书市场,都是极有意义的。而本书也将由于其自身的价值,得到应有 的尊重。
2、作者吴晓波是公众认可的优秀财经作家,其长年对经济的观察与分析,以及高质量的财经作品,使其获 得公众的美誉。
媒体推荐
媒体推荐
如果说中国有一位经济学家的意见永远值得听取的话,那就是吴敬琏。 ——《华尔街日报》 他的话常常掀起波澜,而他的话又是经济发展中不能被忽略的声音。 ——《凤凰卫视》 吴敬琏先生无疑是他那一代经济学家中最才华横溢和最勤奋进取的学者之一,他在经济学研究的诸多领域都 有相当的建树。 ——CCTV-COM “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符号性人物,吴敬琏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经济学家的 职业范围。他的学识、他的操守、他的社会责任感,汇集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批又一批他周围的人, 而每多一个被他感染的人,中国走向“好的市场经济”就多一份希望。 ——《南方周末》 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伴随着危机感,注定了吴敬琏不能停歇的生活。
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
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广东经济出版社,共同发起了推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活动。
历时两年多的推选过程中,25名全国知名学者、专家参加了论证评选委员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以万计的经济学著作,进行了反复进选,先后提出了83本和52本备选书目,最后经无记名投票而选出10本优秀经济学著作。
此书目刊于《书与人》1999年第6期。
1.《社会主义经济论稿》孙冶方著人民出版社 1985年该书是孙冶方先生在60年代受中共中央委托所写的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以最小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效果,即为全书的“红线”,提出用利润指标作为考核企业的主要指标。
2.《新人口论》马寅初著北京出版社 1979年该书的主要观点是主张控制人口增长,反对从苏联传到我国的所谓人口不断增长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错误观点。
到70年代末,马寅初先生的人口论,成为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薛暮桥著人民出版杜 1983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本从中国经济建设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专著。
该书在分析问题的方法上,开始摆脱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某些形而上学的思想束缚,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转的规律性。
4.《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于光远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年第一本从理论上系统论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学著作。
该书的核心思想是:不能用理想的社会主义标准来判断我国的社会形态是不是社会主义,纠正了传统理论的错误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的阶段,也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
5.《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著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8年虽是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却对新中国克服旧中国的经济顽疾起了明显的指引作用。
该书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经济运作、主要矛盾和发展方向,以及旧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等等。
吴敬琏简介-吴敬琏详细信息 -
吴敬琏简介|吴敬琏详细信息- 吴敬琏,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
吴敬琏2月13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国企改革要继续执行党的十五大的有关决定。
即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要有进有退,只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企要有控制权。
他说,我们执行了一段时间十五大的方案后,大概到了2003年、2004年就停止了。
吴敬琏举例表示,2002年国务院批准了电力和铁路最后两个重要行业的改革计划。
电力改革提出要实现网厂分开、竞价上网。
电力改革到现在十年了,只把第一个目标实现了,但后一个目标还有待继续推进。
所以,电厂现在日子并不太好过,因为网厂已经分开了,发电环节已经实现了竞争,特别是煤价已经放开了但电价还是管制的,所以有些电厂现在都不愿意发电,这也是不得已的事。
而电网公司则变成了唯一的买家,一直管到配电,再卖给居民。
市场经济得有竞争,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一样要不得。
吴敬琏表示,改革是有难度,经济增速高了,日子好过了,改革的压力也就不大了。
但到了经济困难的时候,反而又不敢改了。
比如在电力领域,如果放开电价管制,电价就要上涨,所以必须管住电价,免得CPI上涨。
如果是这样,那改革永远不可能推进,越来越不能动。
人物信息:吴敬琏,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改革》、《比较》、《洪范评论》杂志主编;复旦大学著名校友、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1984~1992年,连续五次获得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2003年获得国际管理学会(IAM) 杰出成就奖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
中文名:吴敬琏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南京出生日期:1930年1月24日职业:著名经济学家毕业院校:金陵大学,复旦大学主要成就: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代表作品:《转轨中国》,《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 著名市场经济学者人物简介吴敬琏(1930年1月24日-),中国江苏武进人,吴敬琏的母亲邓季惺是著名的女报人,吴的生父吴竹似、继父陈铭德都是《新民报》(《新民晚报》前身)的创办人。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9张PPT)精品课件
. hèng
.miè . jiàn
. yǔ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九页,共30页。解释(jiěshì)下列词语
卑劣(bē卑iliè鄙):(bēibǐ)恶劣。 诬蔑: 诋毁和破坏名誉。 蛮横: 强横而不讲道理。 赋予: 给予。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第十页,共30页。
理清文章(wénzhāng)思路 本文分为(fēn wéi)三部分。
感情上产生共鸣。
第七页,共30页。
7.讲演稿的特点(tèdiǎn)
(1)有强烈的针对性。 (2)有较大(jiào dà)的鼓动性。 (3)有一定的通俗性和条理性。 (4)有特定的对象。
第八页,共30页。
自主(zìzhǔ)学习
给下列加点(jiā diǎn)的字注音:
卑劣( )诬蔑( )
卑鄙( .)离l间iè( )
第十八页,共30页。
温故知新(wēn gù zhī xīn)
1.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李公朴又是谁? 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 2. 请你说出本文的体裁(tǐcái)。 3.请你记住本文重点的字词。 4.归纳文章主旨。
第十九页,共30页。
学习目标(mùbiāo)(第二课时)
• 1.进一步了解讲演词的语言特点,理解(lǐjiě)句式,修 辞,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感情的作用。
第二十九页,共30页。
要进行演讲就要(jiù yào)做到如 下准备:
一、明确演讲的观点。演讲要提出自己的主张 (zhǔzhāng),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zhǔzhāng),就应 使自己的主张(zhǔzhāng)正确、鲜明、突出。正确才 有力,鲜明、才易理解。 二、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观点确定后,就应该为自己 的观点找寻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胜于雄辩。
听吴敬琏先生谈顾准
鲜明地提出让价格的自发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调 节生产。所以,吴敬琏先生推崇顾准是“中国经济学界提 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从这点来 看,可以说吴敬琏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顾准的人之一。
吴敬琏与顾准,真正成为莫逆之交,则是在河南息县 东岳的“五七干校”,在那里他们结下了终生患难情谊。我 在与吴先生交谈中,才知“文革”中“五七干校”的气氛是 相当肃杀的,知识分子在那里的日子是非常难熬的。
48
SUI BI 随 笔
吴敬琏先生深情地谈道,顾准与李慎之、徐雪寒等人 一样,是“老派”共产党员,他们都满怀一腔热血,出生入 死,不怕牺牲;对革命成功即“娜拉出走以后怎样”,反复 思考,对民族、对国家为什么会这样,忧心忡忡。他们是忧 国忧民、赍志而没的。
吴敬琏先生在发言中,联系现实提醒人们注意到,中 国改革的两种前途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一条是政治 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道路;一条是权贵私有化、非人格 化交易的道路。现在是到了过大关的时候了。
“第一件事,在东岳我真正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自 1952 年‘三反’、‘五反’运动以来,我就一直是‘积极分 子’。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时,我在复旦大学是文学院 的学生总代表;到经济所搞运动时,‘左派’分子训斥前 辈经济学家骆耕漠,像训孙子似的,还十分理直气壮;平 生愧疚不已的是参加了 1964~1965 年间‘左’派理论家 发动的对孙冶方‘修正主义’的批判。……1969 年下干 校,连锅端,去求赎洗涤自己知识分子的‘原罪’,因此而 投入了干校的‘洗礼’。通过这段难忘的经历,无论是对 历史、还是对现实,我都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与反思。
吴敬琏先生在发言中毫不隐讳,他认为“五七干校” 是知识分子的 “炼狱”,是对知识分子系统性迫害的产 物。他说:“往事不堪回首,我想起了每次在田间地头开批 斗会时,顾准和我被迫把戴在脸上的眼镜摘下来,虔诚地 接受批斗。这是因为在那时‘眼镜’是知识分子‘原罪’ 的象征。不过现在回过头静心想一下,对个人而言,在东 岳干校的经历是‘不幸中之大幸’……”吴敬琏先生认为 以下三件事可以佐证:
《比较 第84期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比较 第84期 》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思想
中央银行
理论Biblioteka 年月设计法项目政治
中国
评论
经济 权威
科斯
经济学
处理
日本
企业
专栏
经验
理解
01 卷首语
目录
02 中国新型城镇化如何 成为经济增长源泉
03 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04 CIDEG专栏
05 前沿
06 特稿
卷首语
中国新型城镇化如何成为经济 增长源泉
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CIDEG专栏
前沿
特稿
金融评论
法和经济学
新书架
谢谢观看
07 金融评论
09 新书架
目录
08 法和经济学
吴敬琏主编,中信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7月创刊,是当今中国权威的经济学连续出版物。刊物秉 承“以比较传递理念、思想和智识”的宗旨,广采世界一流经济学家的最新理论和思想,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内外 学术理论界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方案设计、政策建议和评论。双月出刊,每年双数月份出版。
谁是制造吴敬琏间谍门的黑手
谁是制造吴敬琏间谍门的黑手?2008-09-27 |谁是制造吴敬琏间谍门的黑手?我闻到了玫瑰的香味,却忘记寻找棺材!8月27日我从上海启程到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到北京后也没有上网,28日才打开信箱,信箱里有一封海外某编辑老友的信,信件附录了一份新闻稿,就是那篇后来广为流传的吴敬琏涉嫌间谍门的新闻稿。
编辑信中说,他们收到这样的稿件,但不能确定真伪,想请我给个意见,他们再决定是否发这则新闻。
凭我对中美情报机关的了解和研究,已经可以判断这新闻违反了一些基本“常识”(后来我也在博客里提到了)。
首先,美国(包括其他一些主要国家)的情报机关对华情报工作中可以发展哪些人有严格规定。
据我的了解,吴敬琏老师这种人不应该在美国的间谍发展名单内,或者说,要发展吴老师这种人充当间谍,其审批权要到美国总统那一级,而以目前的中美关系,不应该有这种情况出现;其次,虽然当时没有见过吴敬琏老师,但从我了解到有关他的情况判断,吴老没有任何理由和动机“充当外国间谍”;第三,以吴老在体制内的身份和地位,以我对国安部门的了解,即便他有什么问题(纯假设),国安部也不会采取这种方式,事先张扬,轰轰烈烈。
不过,当我看到朋友发到信箱的信件时,关于吴老间谍门的消息已经在海外多家网站登出。
有一个朋友解释说,等不到我的“专业判断”,因为提供这则消息的人同时向多家海外网站发送了消息,他们怕落人之后,所以,也发表了。
实际上,如果大家稍微看一下国内对间谍门消息报道,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把矛头直接指向28日开始刊登这则新闻的几家海外网站。
实际上,有关吴老师的间谍传言,早在这之前就在大陆纷纷扬扬。
而且,虽然和海外网站联系的人使用了代理隐藏了IP地址,但大体可以确定那是来自大陆的IP。
发表就发表了,也没有人追究责任。
有一两个海外网站还在后来还发表了纠错声明。
网络时代往往有这个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中国的一些新闻,在资讯不畅通的情况下,难免有些误会,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消息。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39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假如闻一多进行最后一次讲演时,你在现场,请你完成下面这份演 讲现场记录表。
演讲现场记录表
演讲者派不顾全国
人民对和平民主的迫切要求,继续发动内战,并 演讲背景 对爱国民主运动进行镇压。1946年7月11日,李公
【访·青春榜样】(2)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年榜样的力量,校团委 拟开展采访青年奋进者的活动。作为活动策划者,请简要阐述你的采访 思路。
我的采访思路:为了让采访高效进行,第一步要确定采访对象,第 二步要拟订_示__例__:__采__访__提__纲__(_方__案__、__内__容__、__问__题__)__,第三步要约定采访 时间,第四步再进行_实__地__(_现__场__)_采__访___。
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 杀。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 闻一多照片 这一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①___揭__露__并__痛___斥__了__反__动__派__制__造__白__色___恐__怖__、_
演讲 _无__耻__暗__杀___进__步__人__士__的__卑__鄙__行__径__,___揭__示__反___ 演讲 ②_震__怒__、__激__动__、__ 内容 _动__派__必__然___灭__亡__、__真__理__必__然__胜__利__的___历__史__规___ 口吻 _悲__愤__、__痛__恨______
_律__,__颂__扬___李__公__朴__的__献__身__精__神__,__号___召__广__大___
_人__民__与__反__动__派__做__坚__决__的__斗__争__。_______
听众 昆明的进步人士、青年学生;混入的少部分 听众 ③_悲__愤__、__振__奋__
吴敬琏PK厉以宁:改革30年 成败得失
吴敬琏PK厉以宁:改革30年成败得失赵赫:“今天我们《经济半小时》栏目来到了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和大家一起来回望我们刚刚经历过的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30年来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来,我们的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我们的国民收入实现了迅猛的增长,当然30年来,我们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艰难,今天在这里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亲历者,也是推动者,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吴敬琏先生为我们共同来探究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败与得失,并且为我们共同展望中国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有这样一个题目,我想请我们的经济学家分别来给出你们各自的答案,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来让你们感觉到最满意或者是最成功的改革有哪三项?我们先请吴老谈。
”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吴敬琏先生做客《经济半小时》栏目吴敬琏、厉以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三方面吴敬琏:“我认为最成功的改革在我个人的印象里面,是这么三次,第一就是84年,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商品经济是我们改革的目标,不过这个改革只能说是个改革的启动,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1994年,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这个决定进行的,全面的改革90年代我们之所以能够跨一大步,跟94年的改革有直接的关系;第三就是根据97年的十五次代表大会,所规定的建立基本经济制度这个改革,我们沿海地带到了世纪之交,经济很快就起来了,这是跟97年以后建立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直接有关的。
”赵赫:“我们请历老选择您的三个答案。
”厉以宁:“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农村家庭承包制,在当时条件下它要通过农民的积极性调动来促进农民的生产,打破从前人民公社下大一统农业的情况,所以当时是冒着生命危险,安徽凤阳小岗村我去看过,在展览室里还陈列着当初十八户农民印了手印签的协议,协议上有一句话,如果谁被抓了,其他各家有义务把他们家的孩子抚养成人,是冒着这个危险来搞的,但是承包制就推广了。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张股票引发的大潮
截至2007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550家, 沪深两市股票市场总市值已达32.71万亿元,投资者 开设的有效证券账户总数达到9200万户。2007年全 年境内证券市场筹资达7728亿元。 截至2008年6月24日,中国A股、B股市场共拥 有上市公司1661家,总市值21.92万亿。资本市场 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无人能 够无视它的存在。
亚诺什· 科尔内(匈牙利)《短缺经济学》1986中文版 (1)‚短缺‛是社会主义国家常见的现象。资本主义经济基 本上是需求限制型的,经常‚供过于求‛;社会主义经济基本上 是资源限制型的,生产增长受资源的限制,上层决策者、企业经 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必然受到物资短缺的制约,‚求过于供‛。 (2)‚短缺‛根源来自国家与企业存在着‚父子‛关系。利 润刺激的削弱、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臃肿的官僚机构、对企业 的大量的行政控制等是造成短缺经济的真正原因。‚投资饥渴‛ 症,各级领导都力图为本部门争取尽可能多的投资份额,企业超 支可以由国家财政补贴,投资风险主要由国家承担。 (3)‚短缺‛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短缺‛造就了 一种‚卖者‛支配‚买者‛的社会关系,居民不仅要承受为得到 物品去搜寻、排队、等待而付出的代价,还要经常忍受卖者或物 资分配者的粗暴无礼和漫不经心。 (4)只有经济体制改革才有可能消除‚短缺‛现象。改革的 目标之一就是要消除‚短缺‛。短缺克服与否以及短缺的程度如 何,是检验改革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
厉股份
厉以宁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西方经济学、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和 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其在对中国以及其他 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 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 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 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 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包括用股份制改 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它 所有权不明晰的企业,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 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重要的影响。
吴敬琏和他80岁的呐喊
十 年 以至上百年 才 能完成 的人 口老
( 函 [0 0 号) 民 2 1 ]1 1 ( 《 下称 通报 》即将对 )
外 公布 。
化 历史 性转 变。 研究 数据显 示 ,中国老 龄化社 会 存在 的商机 , 将超 过 1 亿元 , 万 能 创 造上 千万就 业职 位。现 时 中国老 龄化 社会 的市场 需 求 ,大致 包括 了 四个 领域 : 一是 日用 消费 品类 , 括 包
善 事业促 进 司司长 王振耀 如是说 。
谢 国平 : 国老 龄化 商机 中
据悉 ,为 了进一 步推 动全 国各 省 、 自
治 区 、 辖 市 建立 8 直 0岁 以 上高 龄 津 ( ) 补 贴制度, 酝酿 了一 年之 久 的《 民政 部行地 区的通 报》 补贴
具 等 ,对外 商投 资企 业的产 品结 构 调 整 是一 大 商机 ; 二是 休 闲 、 游 、 旅 娱 乐类 ,可 为投 资创造 不少老 龄消 费 新项 目 ; 三是 医疗保 健类 , 须开发
一
度和 程度超 乎我 们 的想 象。有 关数 字还 显 示 , 时 中国老 龄 化 的发 展 现 速度 非 常快 , 均 增长 近 10 万 。 年 00 到 了 25 00年 ,中国 的老 年人 口将
年 的 时 间 , 完成 了 发达 国家 要 数 就
点 评:
先 入 为 主 。在 先机 和 商 机 面
前 ,在 商言商的 关键还 是眼 光和行
动
6
・
财势
声
盛 ● 静 ● 0
音
就说 过 , 希望祷 告上 苍 , 佑) 我 ( 保 中国是 个例外 。 在 最近 一期 中 ”
关于 中 国经 济转 型与 改革方 向的提 问。 经济发 展模 式转 型 的关键 是体 制改 革。 “ 制 改革进 展缓 体 慢 的原 因可 以分 成 两个 方面 , 个 方面 是 阻力 不行 , 方 面是 一 一
十五年磨一剑
十五年磨一剑作者:刘仝保来源:《经济》2015年第22期最近网上流行一句话“重要的事情,我只说一遍”,而“民间商会论坛”这件重要的事情,现年77岁的浦文昌,凭着当年说的一句话,坚持整合社会力量做了15年。
让他欣慰的是,85高龄的吴敬琏始终参与讨论并不断提出新的论点,推动论坛成为“品牌”,最终受到官方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推动社会组织改革努了一把力。
中国民间商会论坛发起人之一浦文昌,担任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所长、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理事。
11月13日,2015中国民间商会论坛举行后浦文昌接受了《经济》采访。
《经济》:当时是在一种什么状态下发起的这个论坛?浦文昌:上世纪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由民营企业自发组建的行业商会(协会)发展,以及体制内协会去行政化改革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民间性行业商会除温州的发展迅速外,全国各地均在酝酿之中,在我工作的无锡市,2000年时仅有十几家民间性的行业商会。
2000年10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教授的支持下,成立了“市场经济和民间商会”课题组,目的是通过研究和实践促进无锡市民间商会的改革发展。
吴敬琏教授和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陈清泰是课题组顾问,研究具体工作由我主持。
从2001年起,由无锡市工商联和研究所等发起,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年会,这就是论坛的雏形。
《经济》:起初,论坛是怎么开展工作的?浦文昌:课题组成立以来,先后对民间商会的性质定位和职能、法人治理、改善商会法律环境、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与行业组织发展、商会立法,以及行业协会商会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等问题分别组织专题讨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外国商会代表也多次参与交流。
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民间商会研究交流平台,因此在2005年的年会上商定,今后以中国民间商会论坛的形式每年举办。
宗旨也转而为促进全国民间商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到2013年,协商论坛永久性落户浙江,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有关单位、机构主办。
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件(共21张ppt)
探究精神
在科学家王选身上,表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归纳概括。 ①对科学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②对科学事业的奉献牺牲精神。 ③不计名利、扶持后生的人梯精神。 ④不贪功的谦逊精神。 ⑤正确对待名利,对待自己,贵有自知之明精神。 ⑥坚守自我,勇于批评的实事求是精神。
11
感受特点
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与王选的《我一生中的重 要抉择》在演讲风格上有何不同?
(举创业者的事例,论述创业的都是年轻人)
扶植年 轻人的 理由
呼应“对 待权威”
第7段谈名人和凡人的差别,论述自择中,你能发现作者有哪些崇高 的品质?
这一抉择体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和名利观,体现了作者甘做 人梯、扶植新秀、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质。
品析语言
一篇演讲稿,仅有明确的观点、清晰的思路是不够的,要想使演讲 吸引人,还要借助语言技巧。本篇演讲稿就很有特色,通俗易懂又有 说服力,演讲过程中掌声与笑声不断,是什么吸引了听众呢?试从不 同方面举例并分析。
提示: (1)演讲稿特点:演讲的针对性、演讲的思路、演讲语言、
演讲技巧。 (2)演讲风格的风格与演讲者的脾气秉性、说话风格相关,
也和具体话题和主要表达方式的选择有关。
16
感受特点
篇名
演讲内容 话题特点 表达方式 语言风格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思维方法、 抽象、理
治学方法 性、严肃
侧重论述
层层推进、 思维清晰
6
理解内容
第二部分,作者讲要大力扶植年轻人,列举了哪些事例进行论述?演讲的 思路是怎样的?
第2段提出观点:大力扶植年轻人
(举例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论证了大力扶植年轻人是历史规律)
第
二 3、4段谈扶植年轻人的必要性及自己对权威的认识
廉洁小故事PPT课件
弟了。”
第19页/共47页
古 人 劝 廉(7/9)
• 7、诫侄守廉
• 宋朝欧阳修在《与十二侄》中,教育做 官的侄子,在公务面前要“尽心向前, 不得避事”,即使临难赴死,亦应勇为。 并告诫侄子为官守廉,禁购官府的物品: “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 吾今又蒙荣显,致汝等并列官常,当思 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事,尽心向前, 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 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佑汝,慎不可思 避事也。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缺 此事。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 吾在官所,除欲食物外,不曾买一物, 汝可守此为戒也。”
第25页/共47页
“一 字” 清 廉 (3/11)
• 3、不私一钱 •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
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 里,向他索要贿赂,他 打开府库,说:“钱都 在这儿,随你来拿,不 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 官府印券。”太监怏怏 走了,回京后,在明英 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 道:“你说的莫非是不 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 吗?”太监听后,再也 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以 史 为 鉴(4/10)
4、不惧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 太守,在广州城外, 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 。当地传说饮了贪 泉之水,便会贪婪成 性。他不信这些,照 饮不误,饮后还写了 一首诗:“古人云此 水,一歃怀千金。试 使夷齐饮,终当不易 心。”他在任期间, 果然廉洁自律,坚持 了自己的操守。
前言
为配合做好第14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机制,促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我们收集、编辑了部分古今清正廉洁方面的小故事, 从五月份起,每周以点对点形式分发给六岗以上干部员工,供大家在紧张忙碌的工 作之余一阅,以求达到寓教于乐,增强廉洁意识,促进廉政建设之目的。由于水平 有限,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也渴望大家提供好的素材和建议。
道亦无道
道亦无道作者:栗匀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10年第10期一手抓专业财经作者,一手抓高端阅读,是“蓝狮子读书会”最精明的商业模式。
做最专业、出版规模最大的财经图书出版机构,是做高端出版的最高境界。
“蓝狮子读书会”专注于本土原创的公司案例图书和企业家传记的出版,凭借着独到的财经图书2010年1月在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中国最具潜力中小企业中排名第75位。
这个潜力评价,是对蓝狮子放弃渠道抓作者这种商业模式的充分肯定。
“蓝狮子读书会”是财经出版中心出版人吴晓波为中国企业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商业阅读服务”的俱乐部。
其目标是为中国企业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商业阅读服务”,包括会员会籍套餐、企业图书馆建设、企业家私人书房建设及企业图书定制出版。
读书会还推出“年度商业作者评选”、“蓝狮子商业阅读榜”等一系列活动。
放弃渠道抓作者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渠道,转而做高端阅读服务,这是一条封闭式的轻资产渠道。
10年前,吴晓波还是个记者,在世界四大传媒巨头之一贝塔斯曼集团发起创立本土原创财经图书品牌的提议下,吴晓波牵头当时《南风窗》杂志总编秦朔、财经评论家胡泳、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赵晓、《知识经济》杂志总编刘韧和《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常务副总编刘洲伟等人发起创办了“蓝狮子财经丛书”这一品牌。
一开始,“蓝狮子”是个松散的合作平台,这6个发起人承诺不定时提供自己的作品。
2004年后,这个品牌剥离出来,吴晓波个人开始用公司的形式来运作这个品牌。
蓝狮子与其他出版公司最大的不同是不做渠道只提供内容。
这样做不用太大的资金投入,但也有一定的短处:一是出版社对选题有要求;二是利润会降低。
吴晓波对此的看法却是:“如果按照别的民营出版的方式来做,要很大规模和很多的钱铺货才能做得出来。
这样看似规模很大,但都是报表上的钱。
每年2000万应收账款,不知道是否收得回来,第二年还得多拿1000万去铺渠道。
这种模式在中国的保健品行业和家电行业都出现过。
然而那些行业利润率高,图书利润率低,将来可能会有问题。
名人经典成功案例ppt课件
2
“什么样的员工是你们最喜欢的员工?”
1,没安排工作却能主动找事做的员工 2,通过找方法加倍提升业绩的员工 3,从不抱怨的员工 4,执行力强的员工 5,能为单位提建设性意见的员工
3
结论:
难道洛克菲勒得到的仅仅是荣誉的回报吗? 不。早在给联合国捐赠之前,他就将所捐土地周围的一大片地 买下来了。当联合国的办公地址一选定,周边土地的价格立刻飞涨, 除去所捐土地的成本,他还狠狠地赚了一大笔! 这就是重视找方法的价值和妙处!
10
华商-杨先生
2002年9月,我参加了世界华商大会。会上,一位姓杨的著名华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 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先生是浙江温州人,十多年前,他的一位远方亲戚在欧洲开饭店, 邀请他过去帮忙。没料到,他到欧洲不久,亲戚就突然患病去世了,饭 店很快也垮了。
杨先生不想回国,就在当地找了份工作。几年后,他到了一家中等 规模的保健品厂工作。公司的产品不错,但知名度却很有限。
他从推销员干起,一直做到主管。一次他坐飞机出差,不料却遇到 了意想不到的劫机。
度过了惊心动魄的十个小时之后,在各界的努力下,问题终于解决 了,他可以回家了。
就在要走出机舱的一瞬间,他突然想到在电影中经常看到的情景: 当被劫机的人从机舱走出来时,总会有不少记者前来采访。
为什么自己不利用这个机会、宣传一下自己的公司形象呢?
11
于是,他立即做了一个在那种情况下谁都没有的举动:
从箱子里找出一张大纸,在上面浓描重抹了一行大字:
5
李嘉诚
作为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之所以能成为首 富,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从打工的时候起,他就是一个找方法解 决问题的高手。
精细化管理演讲稿3篇
精细化管理演讲稿3篇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精细化管理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精细化管理演讲稿篇1林语堂先生说过一句话“演讲就像女士的裙子,越短越好”,所以我就不讲废话了,何况只给了我40分钟。
我今天的题目是: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大家知道,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当然不可能是用一节课的时间可以说得清楚,而且我们的研究也非常有限,因此在这里只能是重点讲清楚它的基本概念,然后突破它的一个点来给大家做一个相对详细的解说。
刚才主持人说的,吴敬琏老师在宁波考察时讲过一句话:“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压力,中国民营企业必须走精细化管理的路子”。
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查了相当多的资料,没有发现吴敬琏老师对“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解释。
他只是提到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专业化、归核化和国际化。
今天在这里重点介绍专业化的问题。
我们对“精细化管理”做了一个定义: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坚持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化、信息化的原则,使企业管理各个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之所以要强调管理技术,是因为中国的学者大部分是不太喜欢用数理的方式进行思维,更多是用抽象、写意和艺术的、文学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所以中国的管理学极少有很严密的科学性和方法论的一面,更多是理念的部分。
所以我们认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对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来展开的。
昨天有一部分记者在采访,我就讲了,中国人对规则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喜欢用自己的所谓智慧,严格来说是喜欢用自己的小聪明做事情,一个人做一个事情总是认为非常容易,不像西方人表现出极其谨慎的态度,他们会认真搞清楚这个事情怎么做,分多少步,每一步怎么做,如何达到这个标准,达到什么标准需要什么工具,应该接受什么训练。
而我们往往凭自己的聪明认为很容易,很方便,我一定可以完成。
吴敬琏 名人故事
吴敬琏名人故事简介:吴敬琏,1930年1月24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国际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IEA)执委会成员、国际管理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of Management,IAM)会员;《改革》、《比较》、《洪范评论》杂志主编;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1984~1992年,连续五次获得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2003年获得国际管理学会(IAM)“杰出成就奖”;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
正是因为梁启超在当时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他逝世后,天津、上海都举行了公祭,各界名流纷纷著文悼念。
杨杏佛的挽联是“文开白话先河,自有勋劳垂学史;政似青苗一派,终怜凭藉误英雄。
”胡适的挽联是“文字收功,神州革命;平生自许,中国新民。
”1948年7月,一个叫艾森·波德默的人,从日本辗转回到德国,去寻找他的家人,最后一无所获。
后来,他从纳粹档案中查到这么一条记录:银行家金·奥尼尔来电,家中闯入一年轻男子,疑是犹太人。
一年后,他又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死亡档案中,查到他父亲、母亲、妻子、弟媳及6个孩子的名字,他们是在他和弟弟分手后第四天被捕的。
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国际顾问理事会理事、国际管理学会会员。
他心里也非常喜悦,他想,在这个时候,自己能为公社做点什么好事呢?想着想着,了跑到储蓄所,把自己两年来在工厂、部队积下的二百元钱,全部取了出来,一阵风似地,跑到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把钱往桌上一放,说:林新恳,属于1707年从福建到台湾的家族中的第七代,与朱阿面结婚并育有5个子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方针
• 在稳住大局保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条件下, 把主要精力放在切实推进改革上,通过改革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技术进步和 效率提高成为我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改革的具体方针
•简政放权
制度化
•国企改革
定位、机构
•金融改革
金融市场的监管
• 建设自贸区
对外开放新局面
•财政改革
政府杠杆率
• 价格改革
• 其他
教育体系、法律体系等
“供给侧改革”可能使中国发生的变化:
一、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当下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
一方面,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如衣服鞋帽玩具等消 化不了,价格持续下滑;而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 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马桶盖也要奔赴日本购买。 2、当下的问题:一是供给不足。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中西部和农 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供给依然严重不足。二是需求不足。传统工业的 产能过剩依然严重,PPI已经连续43个月负增长,煤炭、钢铁、水泥 等企业苦不堪言。
• 长所存在的问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做了非常深入 的分析。我今天的讲话,既是对中国近20年发展路径、当前碰到 的问题以及需要采取什么方向和措施的讨论,也是对青木昌彦教 授的一种怀念。中国经济增长从2011年就走上降速下行的通道, 一系列经济矛盾开始显露出来,所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 什么,就变成现在不管是学界还是政界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 从分析框架到实际政策,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见,我把它们 简单地归纳为两种分析框架,然后谈论由这两种不同的分析框架 而引出的不同方略和对策。
谢谢
•第一种分析方法,就是从需求侧进行分析。在中国,大家把它叫做三驾马 车分析方法,也就是说,中国经济走入了下行通道,是因为需求乏力。总 需求由三个部分组成,就是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这种分析方法源自于凯 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就是说产出是由需求决定的,而按照凯恩斯的 短期分析框架,需求由四个项目组成的,就是投资、消费、进出口和财政 支出。 • 中国国经济增长进入下行通道,就是这三驾马车力量不够,所以由这种 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要使中国经济增长保持比较高的速度,办法就是增加 需求。寻找各种增加需求的办法都试过了,最后就落脚到投资,认为增加 投资可以拉升经济增长速度。
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
————吴敬琏
小组成员:符瑞龙、黄娅玲、李自繁、张佳敏、吴家怡
一、吴敬琏生平简介 二、关键词解析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 动力》 四、吴敬琏先生的重要影响
对于这位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 家来说,他所经历的八十年是一个 与自己的国家图强求富、蹒跚前行 的八十年。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史 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 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 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 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 吴敬琏对这个转型国家的贡献,除 了改革思路上的创新外,还在于他 那份独立思考、直言不讳的知识分 子风骨。
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国民资产负债率
国民储蓄率
我国贷款利率
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在哪?
因此也有很多学者认为 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在投 资上。既然吴敬琏先生认为 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的主要 驱动力不在投资上,那么他 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 要驱动力是什么呢?
供给方面
•根据:罗伯特.索洛改写的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1)新增劳动力 (2)新增资本,即投资 (3)索洛余量/全要素生产率,即效率的提高
• ③加快产能输出,将工厂迁移至中亚、非洲等国家,在供给端消 化产能;
三、服务业的黄金时代到来
• “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侧改革”根本 上有两大任务:一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 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二是为提供中高端 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金、 金融和技术。产业结构大变迁,意味着服务业的黄 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从青木昌彦教授的演讲进行分析
日本、韩 国 经济增长 缓慢
中国的库 茨涅茨进 程发生转 折
新的驱动 力量
增加索罗 余量,即 提升全要 素生产率 (结论)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已提出多 年(1995 年开始) 过程缓慢 Why?
存在体制 性障碍 (2003年 提出) How? 推进改革
前期无太 多改进, 直到2012 年中共十 八次代表 大会
3、“投资出口占比太大,消费占比太小”的时代正在远去,而“供 给跟不上需求”正凸显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出现“供需不匹配” 的经济新矛盾。
二、消化过剩产能会提速
• 1、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产能过剩企 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 约了新经济的发展。 • 2、有分析者指出,未来去产能主要有三大路径: • ①加快企业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 ② 扩大出口,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等开辟新的市场,从需求端加快 去产能;
我国经济走势图
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 今天我要讲的这个题目,一方面是当前中国朝野内外热烈讨论的 一个核心问题,同时也使我想起青木昌彦教授,这也是他最关心 的一个主题。青木昌彦教授近10年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 中国发展的路径,也就是中国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上。 • 在2011年清华大学召开的国际经济学会(IEA)全球大会上,青木 昌彦教授作为国际经济学会的会长,作了一个演讲,从历史的角 度回顾中国和日本的发展路径。今年3月25日,这是我最后一次 和他一起参加学术会议,他对当前中国经济增
•但是这样做产生了两个负面的结果:第一个负面结果是投资拉动的效果越来 越差,因为在能够支持增长的诸因素中,如果只是靠投资一个因素来拉动, 其结果是一定会发生所谓的投资回报递减,特别到了最近两年,刺激作用几 乎等于零。就是说,投资刺激增长已经越来越缺乏效果了。第二个负面结果 是,因为过度投资,使得国民的资产负债表,也就是所谓杠杆率变得越来越 高,从各种研究机构的研究来看,中国现在各级政府、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再加上居民的资产负债表,这个杠杆率是GDP的250%到300%之间。显然,它 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债务积累,威胁到我们整个资产负债表的安全,蕴藏着出 现系统性危险的可能性。 •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在实际上也不可能把增加投资作为拉升经济增长速度的 主要手段。
作为子女的他
作为丈夫的他
5
作为学生的他
6
作为学者的他
7
关键词解析
• 1、新常态 • 2、青木昌彦 • 3、从需求侧进分析 • 4、凯恩斯的短期分析框架 • 5、我国的经济刺激政策 • 6、杠杆率 • 7、罗伯特•索洛 生产函数 索洛余量 • 8、库兹涅茨进程 • 9、体制性障碍 • 10、系统性风险 • 11、利率市场化 • 12、政府的负面清单 正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