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 第一学期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组总结

合集下载

2013-2014年第一学期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总结

2013-2014年第一学期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总结

2013年—2014学年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焦家小学宋爱红本教学工作结束了,现在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启发学生热爱生活和大自然,乐于交往并在交往中体验快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1、在备课方面。

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的课程资源,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针对我们的学生认知情况,拟定适宜的单元和课时目标。

2、在教学方面。

学生的学习氛围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为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积极参与活动,我打破传统教法,把学校活动教给学生,自己充当一个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活动中大胆创社活动场景。

创造性的进行作业和实际生活演习。

我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大多数时间里我都不以教师身份自居,去请教学生们,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活动中他们急不可耐地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忘记了胆怯和羞涩,忘记了老师和学生,成了朋友距离的拉近为他们的交流提供了平等的平台,他们在轻松中悟出做人道理。

这种教学方法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勇于表现自我,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

我在在创设交往环境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从而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

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一年级的教学,学生喜爱游戏活动,在一个个角色游戏表演中,他们互相接纳,互相支持,表现自我,增强了对自己性格、能力的认识。

游戏是可以发掘学生自己的潜能的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胆识。

在教学活动中,我认真反思、总结。

例如:课后问自己:我的活动设计有没有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补充,是否把活动延伸和课外辅导?对于他们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我鼓励了吗?对于他们的不足我及时引导了吗?这些都是我课下需要反思的。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地理组2014年1月6日回顾开学来的工作,有欢乐也有辛苦,但更多的是收获。

在各级领导以及市、县教研室的指导下,我校地理组全体教师积极进取,勤奋工作,创造性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现简要总结如下: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了提高全组教师的素质,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素质教育和地理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文章,认真学习了有关地理的报刊杂志,并鼓励教师自觉订阅报刊,通过学习,丰富了教师的地理知识,对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深了解,提高了各位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从而也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全组教师还一起学习研究《地理教学大纲》以及《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变化,明确了高中各个年级的地理教学目的、任务以及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各个年级的知识脉络。

二、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注重实效。

地理组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作为组工作的重点。

按照学校要求,各个年级分别以备课组长充分发挥作用。

同组教师一起学习、钻研《大纲》,挖掘教材,制定教学计划,一起研究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各位备课组长充分发挥了指导带头作用,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研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1)在每次教研活动中,组内教师都能积极发言,踊跃参与。

我们组内各备课组平时能加强听课,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说课活动,酿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2)各备课组能积极组织教师钻研教学大纲,互相交流教学经验,能做到定点定人统一备课,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能做到积极辅导,各位老师都工作特别努力,可以说尽心尽责,任劳任怨。

(3)高一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教学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以此提高上课的质量,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4)高二教师,注重了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复习应考工作,讲练结合,教学效果显著。

(5)高三教师做好了高三的复习工作以及高考信息的采集,在市统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3—2014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3—2014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3—2014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根据开学初学校的整体规划,以“抓住一个基本点,站稳一个立足点,把握一个关键点”为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任务,现总结如下:(一)构建高效课堂1、实践探究,创建高效“35211”教学模式。

我校在李校长的带领下,经过多次探究,根据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制定了我校高效课堂“35211”教学模式。

并全面落实“35211”新课改模式。

2、推门课,公开课,推进“35211”课改模式。

在毛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对语数各科进行了推门听课,了解了老师们课堂教学现状,了解了“35211”课改模式的实施情况。

3、加强集体备课研究。

从实际出发,做到“35211”课堂改革模式。

4、安排骨干教师为老师们上“35211”新课改模式的观摩课。

上观摩课的教师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学案,认真准备课件。

在观摩课上,全体教师认真听课,课后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评课。

(二)有效教研活动的开展1、通过每周二的教研组活动开展40-90分钟的有效教研课。

2、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由毛校长为老师们深刻解读“35211”新课改模式。

3、创新网络教研方法,坚持新课标的学习。

为了使打造高效课堂的武器更精锐,我们学校引用了“数字校园”网,安排了由太原外国语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的老师对“数字校园”网使用的培训,使老师们更加灵活操作利用这些硬软件资源,为打造高效课堂服务。

4、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5、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国培、省城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其他学校利用“学案”引领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先进做法,回来传达给老师们。

6、我们还请李校长为老师们分别做了教师形象礼仪讲座、新课改解读的讲座,使老师们更加注重言谈举止,都能领会高效课堂的精髓,了解外面的教研形势。

(三)期末质检工作1、组织出题团队出题。

2、对所出试题把关、校对。

3、出题教师对所出试题认真校对2次。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品德与社会教研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上学期品德与社会教研工作总结

宋庄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品德与社会教研工作总结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在我们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匆匆走过了。

回首这个学期品德教研组的工作,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根据开学初期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一、团结协作,共创辉煌我们采用了集体备课制,每次备课组活动都由备课组长负责,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

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从书本上某一副图的的分析到教学内容难点、重点的把握,从教学方法的应用到学生学法的研讨,点点滴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倾注着教师们的真知灼见,发挥着集体的力量,体现着团队的精神。

尽管执教品社的老师基本都不在一个办公室,但无论是在走廊上相遇,还是在中午就餐时,时时、处处都洋溢着团结互助,群策群力的气氛。

有时老师遇到上课过程中突发的教学或学生方面的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于是,我们教研组成员都会出谋划策,一起帮助解决教学问题和学生思想问题。

二、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如:《小学德育研究》。

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三、转变角色,建新课堂积极构建一种“阳光普照”式的课堂氛围,我们教研组成员也一直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中国孩子画完一幅画后往往会问:“老师我画得像不像?”,而美国孩子则会问“老师我画得好不好?”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是告诉我们:一种新型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发须从学生观、课堂教学观等方面进行改革。

根据这点我们教研组的老师都觉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1、保证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气氛,可以重组小组,甚至可以大声争辩。

2013-2014学年教研活动总结

2013-2014学年教研活动总结

2013-2014教研活动总结一、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教研组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才能。

因此,本学期,我校教研组以教研组为中心,注重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多渠道的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开学初,教研组要求教师继续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使新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

在教师的自主学习中,每位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2、开展好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学习、交流、实践的过程中,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了教学中,教学注重了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了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加强校本培训中的骨干教师引领作用。

要求全体教师加入到学校课题研究中,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能力,牢固地树立了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思想。

4、重视了多层次、多级别的校本培训活动。

鼓励教师积极外出或在校内听课或参加培训或自主学习。

在多次的培训中,我校教师的各方面能力与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二、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1、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

本学期,这个光荣的传统继续在我校教研组懂得到发扬小学教研活动总结小学教研活动总结。

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

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

其中许叶老师低年级教学课,教研组内同事相互听课、研讨中,大家集思广益,发言积极,共同探讨了一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013-20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2013-20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研,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并取得相应成效。

一、开学第一周,召开上学期教学质量分析会,分析讨论上学期教学质量、期末调研考试成绩,各班各科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成绩进步和退步的情况、原因,各班各科互相借鉴,提出进一步提高成绩的具体可行的措施。

二、开学第一月,结成帮扶对子,主要由教学业务精通、教学成绩好、长于学生管理的优秀教师向新来的三位代课教师传授备课、上课、学生纪律管理、课堂管理、习惯养成、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活动组织等方面的经验;组织新来代课教师与原有优秀教师互相听课、交流;组织新来的代课教师观看优秀教师公开课录像等,帮助她们尽快进入角色,胜任教学工作。

三、学习教育专著、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的经验介绍,组织学习报刊杂志上对本校教师教学工作有较好指导作用的文章,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

四、组织本校优秀教师讲公开课,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五、请外校优秀教师来本校讲公开课,介绍经验,组织本校教师观摩学习。

六、组织本校教师去外校参观、听课,学习先进,取长补短。

七、进行优质课评比。

八、学习、交流期末复习的方法、经验。

2013-2014学年思想品德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思想品德教研组工作总结

思想品德教研组工作总结我校本期学校品德工作更加重视与学生的生活及已有经验紧密联系,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教学切入点,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使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取材,再去指导学生的生活。

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团结合作,在教育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我校的品德教学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一、重视理论学习,抓好集体备课。

我组教师按时参加各级的品德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品德研究课和展示课活动。

不断地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将新《课标》精神融入教学实践中去。

除此之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我组教师都积极的投身于教改、教研的活动当中去,大家在一起相互听课、评课,有时为了一节课当中的细节,大家相互讨论,献计献策,使每一节课都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们还特别注意理论的收集,增强科研意识,在教学中体现出了科研教改思想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认真写读书心得、教学随笔,积极撰写论文,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二、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实效。

我组教师心中放着两个字,那就是:落实。

任何优秀的理论如果没有落实在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中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组教师在本学期里除了坚持理论学习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扎扎实实的探索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手段的实效性”这一中心课题。

为了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我们不辞辛劳坚持给自己所教的每个班级进行评分:从课前准备到课堂表现甚至课后的作业,我们都一一的认真做好记载。

那一颗颗小星星、一张张笑脸娃娃,一个个鲜红的“优”,无不包含着老师们的耐心、细心、责任心。

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让孩子们更多的体会到了品德课的乐趣,感受到了品德课的精彩,享受着品德课给自己带来的变化。

渐渐的,以前总是“记不住”带材料的孩子开始惦记着我们的品德课了——他们也渴望着参加那么多好玩的活动。

不仅如此,为了让每一次活动落实,我们认真研究课程大目标、结合本册的单元目标以及学情精心设计每一次的活动目的,并在活动的过程设计中逐步分解目标,坚持从细节入手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让我们的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品德教研组总结

品德教研组总结

2012学年品德教研组工作总结我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学校教研组中也是一个人员众多,力量强大的教研组,我们大部分人员是班主任,担任语文、数学等主课的教学,因此教研活动的时间相对是比较紧张的,但我们还是以区教研室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教学以活动为中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本学期,我们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

本学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切实抓好这门课程的建设。

另外,我们还组织教师学习了《抓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活”起来》、《如何提升品德教学有效性》、《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等文章,并做了学习反思,通过系列学习,老师的理论水平提高了,更有助于平时的品德教学实践。

2、抓好教研工作,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我们在期初制定好学期工作计划,平时经常对照检查,切实加强品德教研组建设,以点带面,提高面上的课堂教学质量。

平时通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研究型、创造型组织。

健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

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情感、备手段等,为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师驾驭教材、运用教法、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

深入学校,开展校级评课、评比活动,以促进教师参与本学科的教学研究。

规范课堂教学秩序。

本着“有效课堂长能力,有效训练出成绩”的宗旨,积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求效益,鼓励教师切实改革教法、研究学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有成效,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但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2013-20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2013-2014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课改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以中心校工作为核心,以学期初的工作计划为目标,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的改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坚持以教师观念的转变,促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扎实地抓好各方面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1、本学期,抓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仍旧不可松懈,继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及新学期课程内容,使每一位教师能够进一步充分地了解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编排及实施建议。

我们把抓理论学习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学校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在原有的学习“课标”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课改理念,并作学习笔记。

凡有各类公开课我们要求相关教师积极参加。

2、加强新课程学科培训,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除了积极参加县级组织的培训以外,我校还将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另外我校为教师订阅了各种报刊、杂志,组织收看辅助教学的有关的录像,使教师从多渠道吸纳新理念、新方法,切实做好各学科培训工作。

3、加强学习与反思,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杂志,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勤于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

本学期的学习主要是课改为主,不断的深化课改精神提高教师素质。

二、坚持抓常规管理,改革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学校以及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本学期的中心工作。

为此,我们从常规入手,切实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1、我们强化教学常规检查督导工作。

在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查、学生辅导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狠抓规范管理。

每天至少检查一次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学期进行两次大型常规检查,大力推行教学现代化手段,结合教材实际,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2、加强集体备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组活动总结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组活动总结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组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校品德与社会教研组以构建高效课堂和落实新课程标准为中心,围绕着“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生活化”的教研专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从培训、实施到研究,形成了“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提高了本校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以案例探讨为形式
教研组针对部分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学失效性的现象,分不同年级选取了一些案例,组织教师对课堂中“小组合作”、“资料收集”等方式,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总结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和措施,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

(二)以听课评课为途径
结合学校的教研活动安排,教研组以教师的公开课、展示课为重点,组织教师们听课,评课,各抒己见,要求每位教师都能就课堂上的某一环节发表自己的点评和看法,帮助执教老师完善教学设计,同时也让教研活动成为人人可以发表见解的讲台。

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气氛,并在教研活动中,让教师们有所思,有所得。

我校教研组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磨合和锻炼,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让教研活动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2013-2014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2013-2014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郑睦由一、工作回顾在这一学期中本人承担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

按照课程标准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

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二、取得成绩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

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环境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

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存在问题在教学中还有不足的地方,如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够丰富,所展示的世界还不够大,教学媒体的运用还不够充足,个别学生的耐心辅导还欠缺及时雨。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

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半年来,思品教研组在教导处的正确领导、全体思品教师的大力协作下,圆满完成了开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

为了在今后的教研中将工作做的更好,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1、注重教学的常规月查。

每次考试后按开学初的计划和教务处的要求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通报,并督促通报中的问题及时整改,使思品教学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思想品德课促进其他学科。

2、以活动促教学。

根据开学期初的`教研活动安排及教务处的安排和临时安排,定时或不定时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调动教师生的教和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品教学效果。

3、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教师们认识到:要搞好教学,首先自身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不仅仅是上好一节课,必须加强自学,尤其是以前没有从事过这门学科的教师,更应虚心学习。

4、把思品教学和学校的德育工作保持一致。

联合全校师生,办好黑板报、开展好晨会,创造出文明的、充满活力的校园,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1、按照开学初的教研计划和教务处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好教研活动。

2、按时进行常规月查,并不定时地进行抽查,使思品教学能正常开展,并能促进其他学科。

3、通过研讨课,促进全体思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

4、鼓励各位思品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和身边的事例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联系。

5、通过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了全体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好好学习的兴趣。

三、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这学期的教研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对待工作不够认真、仔细,要求不是太高;对教师在思品教学中的监督不够到位;对学生的教育力度不够。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我利用班队课及品德课,让学生了解一些安全常识,并经常强调校内外的安全,发现危险行为,及时制止与教育。

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

教学中,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

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教学个性教师,我首先是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态度投入到实际教学当中,远离权威性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深感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导、带的重要作用,努力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学最终实现它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学有成效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读透教材,严抓教学,力争课堂的有序、有趣、有效。

本册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

Word文档仅供参考Word文档仅供参考《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全体《品德与社会》老师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指南,依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特点,紧紧抓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引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是重在课堂教学贴近学生日子实际上下功夫、构建日子课堂、规范学生行为适应,抓好养成教育。

二是突出课改重点,深化教研内涵、开辟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行为,提升教研品位。

一、更新观念,走进日子,走进社会。

日子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起点,也是学生经验的要紧来源。

我们依照学生特点,从他们周围的日子实际,社会现象动身,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观看社会日子。

例:三年级《相约世博会》,我们先让学生了解世博会的知识,了解上海的进展,继续开展调查,完成调查表。

在调查、说述、讨论中慢慢体验感悟作为一具上海小公民该有的责任和义务。

如此从日子中来再到日子中去,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养成文明的行为适应。

二、在“做”中学,在合作中成长。

注重学生的亲躯体验和活动,是有效实施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的客观要求。

本学期,我教研组强调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刻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足色,在做中别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日子能力,进展个性品质,体验道德准则并规范自身的行为。

三、抓好集体听课、评课,体现课程理念。

自参加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接触了大量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广阔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教育教学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是,理论假如别变成广阔教师的教学实践,再先进也是没用的。

为了促进广阔教师把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本学期教研组重点以观察优质课、评优质课展开研讨,集思广益,把握教材的性质,寻觅更符合学生的切入点,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听好课后,结合教者的教学反思,在教研组内进行评点,分析。

三、规范学生的品德行为,用校园文化熏陶学生。

2014学年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期中教研小结

2014学年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期中教研小结

2014学年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期中教研小结五年级张寅静忙忙碌碌中,半个学期过去了,开学至今,品社学科在教研这一块仍以一人之力苦苦支撑,尽管是兼职,仍然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教研工作。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研究以精品与常态并存为研究思路,借助研讨,关注并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规范。

以教学案例的示范和分析为载体,帮助教师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以“常态课”为研究切入口,开展研究。

从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观摩,实践反思层面开展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

从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走向德育经验的提升,从有效教学方式的研究走向有效落实能力目标的研究。

从活动作业的有效设计走向德育价值的凸显。

真正使教师的教学感性与理性交融,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

2、加强对常态教学的研究。

提高常态课教学水平,落实德育教育功能。

学科教师应进一步端正认识,深刻认识品社学科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和提高,使品社学科的教学内容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思想和言行,真正发挥和落实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

3、梳理五年级品社教材第一册的知识点。

为了更好解读教材,便于一线教师能顺利开展品社课堂教学,本学期我围绕“三维目标”对教材第一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

通过梳理教材知识点,可以发现本教科书在设计具体内容和选择教学材料时,特别注意贯策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融入到各年级的学习主题中,并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

4、组建一支品社学科教研团队。

加强品社学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为了加强教研力度,本学期调整扩充中心教研组成员,以点带面,进行各年级各册教材的知识点的梳理;整理教案;收集课件及拓展资料;及时提供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需要,帮助班主任兼课老师上好各自的品社学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研组工作总结(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品德学科组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我们教研组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为主题,以“自由是学习的形式,自主是学习的归宿”为课题,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回顾本学年教研工作如下:
一、领会课程标准
实施课题方案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

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

因此,只要处理好“玩”与“学”的关系,就能充分体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

我们反复品读了新课程的性质、基本概念、设计思路及教材的编排,确立了课题研究的主题:自由是学习的形式,自主是学习的归宿。

并围绕主题,拟订研究活动的方案:(1)每位教师上好一堂“三优课”,共同研究教材与学生,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共同剖析得与失。

(2)要求教师互听随堂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认真写好教学心得、案例分析与反思及教学经验总结等(3)对每位教师进行一月一次的备课考核,每周进行备课课、说课和议课等研究活动,集思广益,使研究活动进一步得到深化。

二、整合教学资源
拓展学习空间“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学生”。

这是新课程关于“生活”的理念,在教学中应树立一种“新的生活”和“生活即教育”的观念。

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才能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发挥同伴的合作交互作用,通过师与生,师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与应答,共创共生、求异创新。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处理教材时,不仅仅把目光局限
于室内及教材,而是转向室外,转向生活;既注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视为素材库、信息源,或是知识探索的起点,由此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五彩缤纷的世界。

如教《心中的110》时,首先,我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本校或者社会有没有儿童、少年因警惕性不高而上当受骗的事例,有没有儿童少年迷恋游戏机、网吧而影响学习、生活甚至被骗,被拐,被勒索,被伤害的事例。

做好课前相应的准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情共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教师将课程内容变成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将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利用学科整合,通过丰富的体验和表现,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实施赏识教育
探索评价方法新教材呼唤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

采用赏识教育能创设这种氛围,因为赏识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表扬和鼓励。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从以下几个层次去操作: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在生活课中,实施赏识教育:我们“定环境,找感觉”,时时处处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让学生找到好的感觉。

评价工作是课改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活动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

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正确的引导下,学会评价自己,学会评价别人,学会做人的道理。

在评价过程中,采取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杜绝学生校内校外表现的差异,从而达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目的。

具体操作: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注意分清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注重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过程,提供多层次评价,重视家长评价。

让家长参与
学生的日常评价。

客观真实、全面的反映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儿童、家长共同合作进步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四、注重师德修养
增强人格效应教师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是学生产生仰慕之情,并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种现象就是教师的人格效应。

教师的人格是他的“德、才、学”三方面形成的文化品格。

“德”即师德,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这种爱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本职工作的爱,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才会有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其二,是对学生的爱,爱是教育的核心,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才”是才能,教师必须具备的“才”可以由五个“一”来概括:“一口普通话”、“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方法”。

“学”指的是学问,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精通现代教育理论,博采生活中的精华,要不断地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融入课堂。

我们正朝这方面努力,让学生喜欢上品德与生活课,也赢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

五、在实践中收获在感悟中思索
1、在实践中收获在一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使我们认识到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

教师眼中的学生不再是无知的被教育者,而是充满智慧、潜能,各具特点的鲜活的生命体;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教学过程的主宰,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伙伴;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而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互动的过程。

从而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2、在困惑中思索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了实验的步子迈得坚实有
力,师生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1)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的矛盾。

教师面对新教材,往往不自觉地穿新鞋走老路,忽视学生的健康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2)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

要把接受新的理念立即运用到教学中,还是有难度的,尤其是怎样切实结合实际把课改理念自觉、主动、灵活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3)《品德与生活》教材空间比较大,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真正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等问题要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4)师资队伍不稳定。

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实验人员中,兼职教师教多,专职教师少,给实验工作的有序开展有一定的影响。

(5)教师暂时不能完全与新教材同行。

如课件的制作,还不能完全满足教材的需要,有些配置不能到位,从而影响教材的整合。

总之,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失败与成功是相互相存的。

我们教研组能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认真撰写论文、案例分析与反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努力,迎接新的挑战!
小学品德教研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