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篇1教学案例氧气的制取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催化剂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初识氧气,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步骤,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教学用具:试管(3只)、酒精灯、锥形瓶、长径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盖玻片;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识氧气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景]在屏幕上循坏播放选取的与氧气有关的图片: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设问,引出下文]那你还想知道与氧气有关的什么知识呢?[生答]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发射火箭的。
我想知道氧气怎么使食物腐烂的。
我想知道氧气还有什么用途。
……[过渡]看来同学们想知道得还很多,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看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氧气?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如何制取氧气(核心部分)设计意图:通过试验,探究如何在试验室里制取氧气,并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到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反仪器装置验满方法收集方法[师问]我们就按这四步学习如何制取氧气。
根据已有的知识,请你说出得到氧气的方法有哪些?[学生交流]电解水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光合作用我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
[师问]上述方法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消耗电能;操作复杂;难于控制……不适合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
[老师总结,引出下文]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Mn O2二氧化锰加热Mn O2△加热△制取氧气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药品装置图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液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过氧化氢水 + 氧气氯酸钾(氯酸钾是白色的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氯酸钾氯化钾 + 氧气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试管口要塞棉花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装置设计①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为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和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
②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生成气体的密度分为向上排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依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可选择使用排水集气法。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3)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4)验满方法:①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处有较大气泡冒出,证明已满。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二.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装置选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所以发生装置应选用固固加热型的。
(3)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c.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f.收集氧气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里的水就会被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g.熄灭酒精灯。
(4)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三. 氧气的工业制法1.分离液态空气法①原理:利用液态空气中液氮(沸点-196ºC)和液氧(沸点-183ºC)的沸点不同。
中考化学制取氧气及解题方略

2019xx化学制取氧气及解题方略一、基本考点考点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2)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①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
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则选择图2-7-1A 装置,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用固体加热型装置,则选择图2-7- 1B装置。
②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如水溶性、密度等。
收集的方法具体分为三种:排水法:适合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如图2-7-1C;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
如图2-7-1D;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
如图2-7-1E。
③验满方法: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 b.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④操作步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一般步骤为:a.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堵上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c.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集气瓶里装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e.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再对准药品处加热;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g.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管撤离水槽;h.熄灭酒精灯。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a.试管口微向下倾斜;b.药品均匀铺在试管底部;c.试管口塞一团棉花;e.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处;f.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略出胶塞即可;g.用外焰对准药品处加热。
考点2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做触媒)。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课本实验再现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装置:A——试管 B——铁架台 C——酒精灯D——导管 E——集气瓶 F——水槽【注意】(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①若反应物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则选用固固加热型。
②若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进行,则选用固液常温型。
(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密度和气体溶解性3、实验步骤:查:检查装置气密性装:把药品装在试管底部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集中加热收:收集气体离:撤离导管熄:熄灭酒精灯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1)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前先对试管进行预热。
(2)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增大受热面积,便于均匀受热。
(3)铁夹要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
(4)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试管内的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6)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有些固体试剂受热往往会产生水蒸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7)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当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可以开始收集(刚开始冒出的气体是受热膨胀的空气,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8)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撤离出来,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试管中,冷水与加热后的试管接触,从而导致试管炸裂。
5、检验方法: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氧气的验满: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水+ 氧气2、实验装置:【注意】催化剂(1)催化剂的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
(2)催化剂的特点①“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②“二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

黄冈中学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①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③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
2、实验装置:(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如图所示)3、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用高锰酸钾作反应物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④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⑤收集气体。
⑥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水面。
⑦熄灭酒精灯。
4、收集方法:①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操作要点:把盛满水的集气瓶(无泡)倒立在水中,排水充气,取出放置。
②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操作要点:使导气管尽量伸入集气瓶底便于排尽空气。
5、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气体是氧气.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6、验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7、放置: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应正放在桌面上。
8、注意事项:①在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时药品中的湿存水倒流炸裂试管。
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原因是利于加热。
③导管伸入试管内要刚露出橡皮塞,原因是利于排出产生的气体.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宜立即收集,待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原因是开始的气泡是试管内的空气,若立即收集则氧气不纯.⑤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原因是利于充分排出瓶内空气。
⑥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
⑦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小团棉花,原因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二)、正确选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原则:易溶于水的气体选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气体的密度定“向上”或“向下”排气,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 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 在标准状况下(0℃,1个大气压),密度为1.429g/L。
3. 熔点-218.79℃,沸点-218.79℃。
4. 溶于水,但溶解度较低。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 支持燃烧: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能够支持大多数物质的燃烧。
2. 氧化性:氧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
3. 与其他元素的反应:与非金属元素如氢、碳等反应生成氧化物;与金属元素如铁、铜等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 化学法- 氯酸钾分解法:在催化剂(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氯酸钾至约400℃,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 过氧化氢分解法:在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或硫酸铜)的作用下,分解过氧化氢生成氧气和水。
2. 电解法- 水电解: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四、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 使用化学法制取氧气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火源。
2. 实验过程中应使用防护眼镜和手套。
3. 实验室制取的氧气应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
4. 储存和使用氧气的容器应密封良好,避免氧气泄漏。
五、氧气的工业制取方法1. 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的特性,通过低温分离得到氧气。
2. 水电解法:与实验室方法相似,但在工业上使用更大规模的电解设备。
六、氧气的应用1. 医疗领域:用于急救、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等。
2. 工业领域:用于钢铁生产、化工生产等。
3. 潜水和登山:作为呼吸气体。
七、氧气的储存和运输1. 储存:氧气通常以压缩气体的形式储存在高压钢瓶中。
2. 运输:通过管道输送或使用高压钢瓶进行运输。
八、氧气的安全使用1. 避免氧气与油脂接触,防止火灾。
2. 使用氧气时,应远离明火和高温。
3. 储存氧气的容器应避免撞击和曝晒。
以上是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的知识点概述,涵盖了氧气的基本性质、实验室和工业制取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氧气的应用以及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催化剂

注意: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即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 催化剂,能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反应生成氧气。而二氧化锰在 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新课讲解
【实验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中的作用
新课讲解
【现象分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1、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 没有气泡,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 温度越高,产生氧气的
新课讲解
二、催化剂
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的物质。
概括为:“一变,二不变”
催 化 剂 的 用 途
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
化妆品中含有延缓 皮肤衰老的催化剂
新课讲解
【实验探究】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的多种催化剂
【实验结论】 多种物质都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但催化效果有所不同,其中二氧化锰是 过氧化氢分解的高效催化剂。
布置作业
在密闭空间,可使用“氧烛”来快速提供氧气。氧烛中含有氯酸钠(NaClO3)、 金属粉末(Al、Fe、Mg等)和催化剂等。
(1)氧烛放出的氧气来自于哪种物质? (2)推测氧烛中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 (1)原料中只有氯酸钠中含有氧,因此氧烛放出的氧气来自于氯酸钠; (2)氧烛中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强化练习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通常会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关于催化剂的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催化剂都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B、催化剂可以增加产品的质量 C、用了催化剂的反应,催化剂可能有多种 D、如果不用催化剂,反应不能发生 【方法点拨】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 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解析】A、有些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有些催化剂能减慢反应速率,故A错误;B、由于反 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因此催化剂不能增加产品的质量,故B错误;C、用了催化剂的反应,催化 剂可能有多种,都能起到催化效果,故C正确;D、有些反应不用催化剂,反应也可以发生,故D错误。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7讲 氧气的制取

收集装置发生装置第7讲氧气的制取考点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梳理】1.过氧化氢(双氧水)制取氧气【实验原理】常温下,过氧化氢缓慢分解,在加入二氧化锰(MnO 2)时,加速分解。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H 2O 2MnO 2H 2O +O 2【实验设计】实验①:在试管中加入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实验②: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编号现象原因①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放出的氧气量太少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少量二氧化锰后分解速率加快2.加热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实验原理】加热情况下,氯酸钾能缓慢分解出氧气,在加入二氧化锰(MnO 2)时,加速分解。
【实验仪器】如图所示: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单孔塞、玻璃导管、塑胶管、水槽、集气瓶。
【实验药品】氯酸钾(KClO 3)和二氧化锰(MnO 2)粉末。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氯酸钾氯化钾+氧气KClO 3KCl+O 2↑实验①实验②白色固体白色固体加热二氧化锰−−−→−∆−−→−2O n M棉花3.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实验原理】加热情况下,高锰酸钾能较快地分解出氧气。
【实验仪器】如图所示:同氯酸钾的分解实验。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KMnO 4)粉末。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MnO 4K 2MnO 4+MnO 2+O 2↑【例题精讲】1.某学生在实验室设计了五种制取氧气时使用药品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②将氯酸钾加热③将高锰酸钾加热④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加热⑤将二氧化锰加热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⑤答案:C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常常加入二氧化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放出的氧气更多B .放出氧气更快C .放出的氧气更纯D .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小答案:B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 .二氧化锰B .氯酸钾C .空气D .氧化镁答案:C4.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③。
人教版初三化学_2.3制取氧气

(1)制取氧气过程中使用了哪 些仪器?
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塞子的导 管、集气瓶、水槽。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 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学会整合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小结:
固液不 加热型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固固要 加热型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气体收集装置
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药品:
氯酸钾( KClO3 )、二氧化锰(MnO2)
无棉花
什和 么高 不锰 同酸 ?钾
有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2KClO3 M=nO2 2KCl + 3O2↑
实验操作步骤 和高锰酸钾 一样 (1)按要求连接仪器;
②使高锰酸钾受热;
③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共热;
④使二氧化锰受热.判断这四种方
法( C )
A.全正确
B.全不正确
C.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正确
6.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c
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氧化汞
点燃
汞+氧气
加热
D.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7.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
序为______②__③___①__④__⑥__⑤__。
课后习题答案
1.过氧化氢 加热 水+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木炭+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2.C B A D
3. (1)水槽中水倒吸入导管 (2)防止生成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3)预热 (4)防止水槽中水倒流 (5)装置气密性不好,收集前没有排
初中化学九上教材实验之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含答案解析)

初中化学(九上)教材实验之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含答案解析)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三种方法比较如下:制取方法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所用药品高锰酸钾(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粉末)、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氧化氢(无色液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2H2O22H2O+O2↑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排水法选择依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向上排空气法(左侧进气)向下排空气法(左侧进气)选择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各成分反应优点稍加热就分解,不用催化剂;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相同质量的KClO3和KMnO4,KClO3生成的氧气多不用加热,节约能源;生成物只有水,环保;二氧化锰容易回收缺点需要加热,操作麻烦、浪费能源;需要加热,操作麻烦、浪费能源;反应中生成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的氯气作为反应物的过氧化氢不宜长时间保存且浓度太大时反应速度太快,不宜控制检验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氧气已收集满。
②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时,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总之,从是否节约能源、是否利于环保、操作是否简单等方面综合比较,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②装入药品: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单孔塞塞紧。
③固定装置: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

③催化剂是针对具体反应而言的,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 气时,能够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剂;但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 化剂.
④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做为催化剂.如双氧水分解 制取氧气时,既可以选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以选择硫酸铜做催化 剂.
补充: 二氧化锰黑色固体MnO2
高锰酸钾 暗紫色固体KMnO4
1、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固液 反应 装置
固固 反应 装置
大试管或锥形瓶, 长颈漏斗,导气管
大试管,酒精灯, 铁架台
2.收集装置:根据生成物气体的性质决定
排水法:一. 适用范围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二. 优点 1、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导管只应伸பைடு நூலகம்胶塞 一点(约0.5cm)
铁夹应夹在试管 的中上部(离试 管口约1/3处)才 便于加热。
以下实验操作的目的 合作探究二
防止水倒流进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有利于空气排出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排尽瓶内空气, 收集较纯的氧气 开始排出的是空气 防止水回流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制得氧气不纯的原因:
C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D 红磷燃烧
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 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如果燃烧得 更旺的是氧气;马上熄灭的是氮气;与空气 中一样的是空气.
收集装置补充知识点:
制取湿润还是干燥的 气体:
上面是制干燥, 下面是制取湿润氧气
了解装置的收集原理, 从而根据收集气体的 性质来选择收集装置
定在铁架台上.
初中常考化学实验(2)氧气的制取

随堂演练 3.[2019·重庆中考B]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I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 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3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解析】 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锰可以做催化剂,同时生成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
【解析】 A、长颈漏斗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因此不能控制反应速率,错误; B、分液漏斗中应该盛放过氧化氢溶液,错误; C、不能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加入,否则不能控制反应速率,错误; D、过氧化氢溶液从分液漏斗中加入,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而控制反应速率,能 使生成氧气的速率平稳,正确。
随堂演练 5.[2018·武汉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 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 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堂演练 6.[2019·西宁中考]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f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方法为
。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注意: 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⑧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气体温度 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就会倒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小颗粒进入导管,不利 于气体的导出。 ⑩盛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正放可减少气体逸散。
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的制取

要收集到较干燥的氧气:选用_____________。 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选用_____________。
向上排气法。 排水法。
三、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P38
1、原理
高锰加酸热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符号表达式
KMnO4 △
反应条件有哪些?
K2MnO4 + MnO2 + O2
2、装置
△
高锰酸钾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KCl + O2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KMnO4
K2MnO4 + MnO2 + O2
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四、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
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表示为: X B + C + ···
2.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
的装置图,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
①
外焰没 在药物 下加热
③铁夹没
夹在离管 口1/3处
④试管口没有稍向下倾斜
②试管
内导管 过长
⑤
试管口 没放一 团棉花
小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
水二氧+化氧锰气
H2O2
MnO2
H2O + O2
氯酸二钾氧化锰 加热
KClO3 MnO2
2、用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 制取氧气的
(1)原理:过氧化氢
二水 氧+ 氧化气锰
H2O2 MnO2
H2O + O2
(2)、装置:
注意事项
初三化学 课题3 制取氧气

16.某同学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
锰共热;②使高锰酸钾受热;③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共
C 热;④使二氧化锰受热.判断这四种方法:( )
小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红砖粉、
H2O2 MnO2 H2O + O2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氧化铜、 氧化铁也 可以作这
KClO3 高锰酸钾
MnO2
△
加热
KCl + O2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个反应 的催化剂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氮气先蒸发
空气 低温加压 液态空气 蒸发
液态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共23小题)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
A.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B. 石蜡 + 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 水 C. 铁 + 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 D. 氧化汞 加热汞 + 氧气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C),
H2O2 MnO2 H2O + O2 (符号表达式)
【说明】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 也不是生成物,是催化剂,是反应条件,所 以写在箭头的上方。
塞子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H2O2) 活塞
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
图,如何在装置中加入这二种
药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

有关催化剂的注意问题
• 1、改变=加快(或减慢) • 2、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 3、一种催化剂并非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
有催化作用。 • 4、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练习: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化学反应中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均不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称为 催化剂 D、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4、安装注意事项:
铁夹夹在试管 中上部
导管只需突出 胶塞少许
用外焰 对准药 品加热
导管口只能 插在集气瓶
口附近
检查有无灯 芯和酒精
试管口要略 向下倾斜
必需使用 胶皮管
5、实验步骤
1查、 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先将导 管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 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没 有气泡冒出或冷却后导管内 能否形成一段水柱。
(1)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制取氧气 a、观察下列实验并填空: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产生的氧气很少 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 氧气
H2O2
H2O O2
【思考1】在第2个实验中,是不是过氧化氢 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氧气呢?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氧气+?
【思考2】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化 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一、反应原理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化学式

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
我们不仅要学好氧气制取的知识,而且要触类旁通,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中考对制取氧气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药品选用、实验装2H2O22H2O+O2↑2KMnO4K2MnO4+ MnO2+ O2↑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用途用途作用: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
而且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炼钢过程所需的温度,因此,吹氧不但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
高炉炼铁时,提高鼓风中的氧浓度可以降焦比,提高产量。
在有色金属冶炼中,采用富氧也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产量。
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
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医疗保健供给呼吸:用于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
其它方面如:它本身作为助燃剂与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配合使用,达到焊割金属的作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机械企业里用途很广,作为切割之用也很方便,是首选的一种切割方法。
过度吸氧负作用: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保尔·伯特首先发现,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同样。
氧气瓶氧气瓶人如果在大于0.05MPa(半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对所有的细胞都有毒害作用,吸入时间过长,就可能发生“氧中毒”。
肺部毛细管屏障被破坏,导致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进而使各脏器缺氧而发生损害。
在0.1MPa(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时,就会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
人在0.2MPa(2个大气压)高压纯氧环境中,最多可停留1.5小时~2小时,超过了会引起脑中毒,生命节奏紊乱,精神错乱,记忆丧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中学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③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
2、实验装置:(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如图所示)
3、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用高锰酸钾作反应物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⑤收集气体。
⑥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水面。
⑦熄灭酒精灯。
4、收集方法:
①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操作要点:把盛满水的集气瓶(无泡)倒立在水中,排水充气,取出放置。
②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操作要点:使导气管尽量伸入集气瓶底便于排尽空气。
5、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气体是氧气。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验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7、放置: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应正放在桌面上。
8、注意事项:
①在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时药品中的湿存水倒流炸裂试管。
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原因是利于加热。
③导管伸入试管内要刚露出橡皮塞,原因是利于排出产生的气体。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宜立即收集,待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原因是开始的气泡是试管内的空气,若立即收集则氧气不纯。
⑤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原因是利于充分排出瓶内空气。
⑥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
⑦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小团棉花,原因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二)、正确选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原则:易溶于水的气体选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气体的密度定“向上”或“向下”排气,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排气法操作简便,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三)、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制大量的氧气,主要是通过使空气液化,再分离液态空气而制得,这是物理方法,其主要过程为:
(四)、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例如,高锰酸钾受热时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这个反应就是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属于反应的基本类型,这两种反应可用字母表示为: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五)、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生成物一般是氧化物,例如,磷、硫、铝在氧气中反应,生成物分别是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氧化铝,它们都是氧化物。
不要误认为氧化反应只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还包括物质跟含氧化合物的反应。
(六)、缓慢氧化
某些氧化反应进行得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例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等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缓慢氧化与燃烧有所不同,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有发光、放热现象,但缓慢氧化时,放热,一般不发光;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或叫做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理解催化剂概念要注意几点:
1、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增大或减小两个方面。
例如,在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是增大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今后还会学到一类催化剂,它可以减慢化学反应的速度。
2、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这并不是指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而是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后又转变为原来的物质,催化剂是反应条件。
3、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4、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只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反应有催化作用。
例如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不是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5、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例1、有人设计用如图的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氧气。
(1)图中有四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
③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
④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
(2)回答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c_____,d_____。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若要得到纯净的氧气,应在_______收集氧气。
(4)制备氧气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
(5)此实验包括以下操作:①加热、②收集气体、③检查气密性、④装入高锰酸钾、⑤将导管从水中移出、⑥熄灭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6)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上。
解析:
(1)①试管口朝上倾斜;应略向下倾斜;
②导管伸入试管内过长;导管略伸出橡皮塞;
③铁夹夹在试管口;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
④酒精灯外焰没对准药品加热;应将酒精灯移至试管底部药品的正下方。
(2)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
(3)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
(4)水倒流导致试管破裂
(5)③④①②⑤⑥
(6)正
例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白雾
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了白色的氧化镁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了刺激性气体
D.铁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熔融物
解析:
本题是对能否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考查,A中的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固体,故现象应是产生大量的白烟,雾是指小液滴分散形成的;B中错误在于出现了生成物的名称;C选项中应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了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正确答案为D
例3: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能产生氧气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D.没有氯化钾生成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