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八章+new螺形菌

合集下载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学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学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电镜下:基础小体 钩状体 丝状体
鞭毛的功能: ①鉴别细菌:鞭毛(动力)的有
无、数目、位置、排列、抗 原
性 ②与致病性有关:粘附性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磷壁酸(techoic acid)
革兰阳性菌特有成分,是由核糖醇 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相互连接而 成的多聚物。 作用: (1)调节离子通过粘肽层,有保存和
⑴ 核糖体(ribosome):合成蛋白质的 场所
⑵ 胞浆颗粒(cytoplasmic granules):储藏营 养。异染颗粒:染成与细菌其他部分 不同的颜色,如:白喉杆菌--鉴别
⑶ 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的遗传物 质,双链DNA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2. 染色法 单染法 革兰染色法 复染法 抗酸染色法 特殊染色法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2 细胞膜(cell membrane)
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
半渗透性的生物膜
脂类双层,镶有蛋白质
功能:渗透和运输、生物合成 (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等)、呼 吸作用、参与细菌分裂。另外,细胞 膜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 的供能部位。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中介体(mesosome): 细胞膜向细胞浆内凹陷,折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第一章细菌形态 学

第8章 螺形菌

第8章  螺形菌

课堂小结
掌握:痢疾杆菌、 掌握:痢疾杆菌、伤寒沙门菌致病性与免 疫性 掌握: 掌握: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主要致病 物质 熟悉:霍乱的微检、 熟悉:霍乱的微检、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 了解:伤寒、 了解:伤寒、霍乱的防治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练习
1、关于预防霍乱的措施,下列哪项是无关 关于预防霍乱的措施, 的?( ) A B C D E 严格处理病人的呕泻物 饮用开水以防通过污染生水感染 接种霍乱菌苗保护易感者 注意食品卫生以防食入污染食品感染 防止医源性感染如注射、 防止医源性感染如注射、输血等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弧型或逗点状, G—、弧型或逗点状, 单鞭毛 液体中: 液体中: 运动非常活泼 呈穿梭样 涂片中: 涂片中: 排列整齐 呈鱼群状
培养特性
耐碱不耐酸
pH8.8~9.2
碱性蛋白胨水-菌膜 碱性蛋白胨水- 碱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
抗原构造与分型:
根据O抗原不同: 现已有155个血清群 根据O抗原不同: 现已有155个血清群 155 其中O1 139群引起霍乱 其中 1群、O139群引起霍乱 139 和非O 群霍乱弧菌——腹泻 腹泻 非O-1 和非 139群霍乱弧菌 根据表型差异: O1群霍乱弧菌分为 根据表型差异: O1群霍乱弧菌分为2个生物型 群霍乱弧菌分为2 古典生物型 El Tor生物型 Tor生物型
第八章 螺 形 菌
第一节 弧菌属
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G—菌 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G
问 题
1、什么是霍乱? 什么是霍乱? 2、引起霍乱的病原体的特性? 引起霍乱的病原体的特性? 3、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及其作用机制是什么? 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及其作用机制是什么? 4、对可疑霍乱患者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对可疑霍乱患者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第八章螺形菌

第八章螺形菌
• 幽门螺杆菌 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有关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空肠弯曲菌
(C.jejuni)菌体轻度弯曲似 逗点状,长1.5~5 μ m,宽0. 2~0.8 μ m。菌体一端或两端 有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 镜下观察似飞蝇。有荚膜,不 形成芽胞。革兰氏阴性。
图注:空肠弯曲菌的两端单鞭 毛(↑) 负染,×21 000
(二)培养特性
• 霍乱弧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 营养要求不高,耐碱不耐酸,在pH8.8~9.0的碱性蛋白
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因其他细菌在这一pH不易生长, 故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 • 在碱性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圆形,光滑,透明。
3.抗原结构与分型
O抗原
特异性高 分155个血清群
霍乱: 一种残忍的瘟疫
• 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 • 人类是唯一易感者 • 摄入108-1010个细菌可
造成感染,引起霍乱 • 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 –经食物传播 –经生活接触传播 –经苍蝇传播
免疫性
• 体液免疫为主 • 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很少再感染
–血流中抗毒素、抗菌抗体、局部sIgA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毒性单
霍 1个A亚单位 位

A2肽链

具有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的酶活性
结合B亚单位; 参与转位


5个B亚单位 结合单 特异地识别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神经
(4~6) 位
节苷脂受体
致病机理
霍乱弧菌
胃 对酸敏感,很快被杀死
胃酸降低或缺乏,菌体增多

鞭毛、菌毛、粘液素酶
绒毛上大量繁殖
CT的B亚单位结合神经节苷脂受体 形成膜通道化酶系统 ATP → cAMP↑

07.螺形菌

07.螺形菌

1、G-菌,常呈弧状、杆状、丝状等多 形性,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营养要求不高, 故在外界可长期生存。本菌特点嗜盐,在含 3.5%-4.5%NaCl的培养基中最易生长,在无 盐蛋白胨水中生长很差,甚至不生长。生长 的pH范围是7.0-9.5,最适pH为7.7
2、绝大多数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能产 生溶血毒素使人或家兔的红细胞溶解。其溶 血能力与该菌的致病力呈平行关系,而大多 数非致病性菌株则无此毒素。该毒素也具有 肠道毒性
病后绝大多数患者可短期带菌,一般不超过2w。EI Tor弧菌感染者,带菌时间可达数月。病原菌主要存在 于胆囊中
霍乱病人脱水貌—眼窝深陷、皮肤弹性消失
(三) 免疫性 霍乱弧菌感染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很少再次感染 ,此种病后免疫力包括血流中抗肠毒素抗体 (IgM和IgG) 及局部抗菌抗体 (sIgA)。 血清抗体一般在7-14d滴度达高峰,随后渐降,一般 可持续3个月左右。肠道sIgA可阻止弧菌的粘附,并抑制 细菌的侵袭和产生毒素。 肠毒素抗体可阻断肠毒素与小肠上皮细胞上的GM1受 体结合。各群之间无交叉免疫
血水样便
幽门螺杆菌(HP)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 宾·沃伦(J. Robin Warren)二人从胃活检组织中首次分离 出,因此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经海产品及盐淹渍品传播,常见的为海蜇、蟹类、
鱼、毛蚶等。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后,经2-26h潜伏期后 发病
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呕吐及发热,粪便为水样 或糊状,少数有血水样便或粘液血便。多发于夏秋季, 病程较短,一般恢复较快
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治疗可用抗菌药物 ,如庆大霉素等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 致病物质

《病原微生物学》致病螺菌

《病原微生物学》致病螺菌

• H抗体: IgG,出现晚,消失慢,容
易受非特异性Ag刺激产生。
肥达试验的诊断意义
O抗体效价 H抗体效价
非肠热症
肠热症 回忆反应 其他沙门菌感染 肠热症早期



— —
肥达试验正常值 :O抗体效价 <1:80 H抗体效价<1:160
甲、乙型H抗体(A抗体、B抗体)< 1:80
患者入院后做肥达试验,结果如下 入院后第4天 TH TO TA TB 1:160 1:80 1:40 1;40 入院后第12天 1:1280 1:320 1:40 1;20
TC
据此可诊断为 A、伤寒 D、丙型副伤寒
1:40
1;20
B、甲型副伤寒 E、回忆反应
C、乙型副伤寒
UP
切断传播途径: 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水源管理
提高易感者免疫力:
疫苗预防接种
预防:疫苗
O1群死疫苗(im):保护率低,血清抗体 持续时间短。 B亚单位-O1群全菌灭活疫苗(口) 基因工程-O1群减毒活疫苗(口) O1与O139群二价疫苗(在研)
正在进行 效果评估
治疗:
(一)隔离
(二)补液
(三)抗菌治疗(四环素、氯霉素、呋喃唑酮等)
性状 VP试验 羊红细胞溶血试验 鸡红细胞凝集试验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第组霍乱弧菌噬菌体裂解试验
古典生物型 El Tor生物型 - - -( +) 敏感 + +(-) +(-) + 不敏感 -(+)
霍乱流行:
O1群:古典生物型1817年以来大流行6次; EI Tor生物型1961年第七次流行 O139群:1992年首次非O1群流行
抵抗力
El Tor生物型和其它非01群霍乱弧菌

药学微生物教案 螺旋体各论

药学微生物教案 螺旋体各论

药学微生物教案螺旋体各论一、教学目标1. 了解螺旋体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2. 掌握螺旋体的病原性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3. 熟悉螺旋体的检测、培养和防治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螺旋体的分类及形态特征2. 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3. 螺旋体的病原性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4. 螺旋体的检测方法5. 螺旋体的培养和防治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螺旋体的分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病原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螺旋体感染病例,加深学生对螺旋体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理解。

3. 实验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螺旋体的检测、培养和防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螺旋体的检测、培养和防治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光学显微镜、培养箱、生化仪器等。

2. 实验材料:螺旋体标本、培养基、试剂等。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辅助讲解。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螺旋体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2. 第二课时:讲解螺旋体的病原性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3. 第三课时:讲解螺旋体的检测方法。

4. 第四课时:讲解螺旋体的培养和防治方法。

5. 第五课时:实验操作,进行螺旋体的检测、培养和防治实验。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螺旋体分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病原性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以及对螺旋体检测、培养和防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螺旋体防治策略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介绍螺旋体研究的新进展,如新型疫苗研发和治疗方法。

2. 探讨螺旋体感染在global health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

二、病理生理
支气管 管腔狭窄
粘膜充 血水肿
甚至闭塞 通气功能 障碍
呼吸功能不全

肺泡壁
肺气肿

充血水 肿、肺
肺不张
缺氧 CO2潴留
酸碱失衡 循环系统改变 神经系统改变

泡内充
满炎性
换气功能
消化系统改变
渗出物
障碍
毒素
毒血症
三、病理生理(一)
(一) 呼吸功能不全
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严重者可有二氧化碳潴留。 肺炎→肺泡壁增厚→弥散阻力增加 ↘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潴留→管腔狭窄
护理措施(一)
1.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①保证患儿足够的休息。 ②保证呼吸道通畅。 ③鼻塞的护理 ④咽部护理
护理措施(二)
2.高热的护理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 38.5oC以上时 应对症治疗,注意保证患儿摄入充足的水 分。及时更换汗湿衣服,保持口腔及皮肤 清洁。
护理措施(三)
3.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高热抽搐的发 生。
14~15岁时逐渐退化 ⑥喉、声门狭窄、娇嫩
2、下呼吸道(The low airway)
①气管、支气管均狭窄 ②粘膜嫩、血管多 ③软骨软、弹力纤维差 ④气道干燥、纤毛运动差 ⑤右支气管短、粗、直
2、下呼吸道
肺泡 管 肺泡
毛细支气管 支气管
气管
呼吸性 毛细支气管
3、胸廓(chest wall)
①胸廓短、桶状 ②膈肌高、心脏横位 ③呼吸肌不发达 ④纵膈大而软
↓ 通气和换气功能↓↓→PaO2 ↓PaCO2↑
三、病理生理(二)
(二)循环系统 1.学校食堂要依照《食品卫生法》要求到市卫生防疫站申领《食品卫生许可证》,并每年年审一次。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超敏反应幻灯片PPT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超敏反应幻灯片PPT

细菌 多核巨大细胞
上皮样细胞 Th 1细胞
巨噬细胞
纤维母细胞
组织中的异物〔硅、矿物质、真菌、分枝杆菌、 寄生虫等〕长期得不到彻底去除,引起巨噬细胞和上 皮样细胞的聚集。结节中心的外周有T细胞围绕,并 伴有一定程度的纤维化。
结核
结核菌素试验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结膜皮肤炎
Ⅳ型超敏反响的特点
接触性 皮炎
可溶性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IgG、IgM〕形成免疫
复合物〔循环IC〕


循环IC在一定条件下 沉积于组织〔动脉血管壁的弹

性蛋白层内、肾小球基底膜、关节和皮下等〕

沉积的IC激活补体与白细胞,引起组织炎症性损伤
III型超敏反响的发生
(一)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抗原 + 抗体
抗原抗体复合物
大分子的免疫复合物
超敏反响〔二〕
Ⅱ型细胞毒型 (细胞溶解型)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外 表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 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 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 性免疫反响。
抗体参与〔IgG、IgM〕,补体参与


血清中的抗体IgG、IgM与组织细胞上的抗原结合

细胞膜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活化补体、巨噬细胞、NK
Graves’ 病
IgG/IgM 中等大小IC沉积血管壁
局部Arthus反响
补体
激活补体,
血清病
血小板
激活嗜碱性粒、中性粒细胞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中性粒细胞 使血管透性增加,溶酶体释放,类风湿性关节炎
嗜碱性粒细胞 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
APC Th1/Tc细胞 巨噬细胞
APC将抗原提呈给T使之致敏 传染性IV超敏反响 Th1释放细胞因子激活MΦ 接触性皮炎

细菌学螺旋体培训课件

细菌学螺旋体培训课件
B ▲染色:镀银染色法,菌体呈金黄色或棕褐色。 ▲培养:Korthof 或EMJH培养基28℃培养。
▲基因组:有大、小两个染色体。
A: 暗视野显微镜;B: 镀银染色
细菌学螺旋体
9
分类及依据
▲基因型分类: 近年根据DNA-DNA杂交结果和16S rRNA序列,将钩端 螺旋体分为致病性、中间型和腐生性三大类。
细菌学螺旋体
11
我国钩端螺旋体病分布
▲红色和粉红色为高流行区域 ▲绿色为中等程度流行区域 ▲兰色为无该病流行的区域
细菌学螺旋体
12
致病性
1.致病物质
黏附素、内毒素、溶血素、侵袭性酶。
2.所致疾病
免疫性
皮肤或黏膜→钩端螺旋体血症(发热、头痛、肌痛、 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侵入多种脏器, 因主要受损脏器不同, 临床上有多种病型。
▲早期局部性感染: 疫蜱叮咬处出现移行性红斑 (erythema chronicum migrans,ECM),伴有发热、肌肉和关节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
▲早期播散性感染: 继发性红斑、面神经麻痹、脑膜炎。 ▲晚期持续性感染: 慢性关节炎、神经炎和萎缩性肌皮炎。
细菌学螺旋体
28
erythema chronicum migrans (ECM)
▲苍白密螺旋体地方亚种 (T. pallidum subsp. endemicum): 地方性梅毒 (endemic syphilis)或称非性病梅毒病原体,非洲、西亚和中东地区流行,我国 无病例报道。
▲苍白密螺旋体极细亚种 (T. pallidum subsp. pertenue): 雅司病 (yaws) 病 原体,中非、南美、东南亚热带地区流行,目前我国无此病。
▲主要依赖于特异性体液免疫, 对同一血清型钩端螺旋体有持久免疫 力, 但不同血清群之间无明显的交叉保护作用。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螺旋体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螺旋体简介 • 螺旋体的致病性和感染过程 • 螺旋体的检测和诊断方法 • 螺旋体的防治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螺旋体简介
定义和特征
特征
运动方式特殊:多数螺旋体通过 其内部的鞭毛进行旋转运动;
定义: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 、弯曲呈螺旋状的微生物,具有 复杂的生物学特征和广泛的自然 生活史。
分布
螺旋体主要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水体中,如湖水、河水、溪 水等,也可以存在于动物和人体中,如人、鼠、狗等哺乳动 物以及鸟类、爬行动物等。
生物学特性
繁殖方式
螺旋体可以通过二分裂或多分裂进行繁殖,部分 种类还可以进行裂殖或孢子生殖。
传播途径
螺旋体主要通过动物咬伤、抓伤、母婴传播等方 式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的水源、食物等途 径传播。
形态呈螺旋状:多数螺旋体为细 长且呈螺旋状,部分种类呈弧形 或环形;
பைடு நூலகம்
细胞结构复杂:螺旋体具有丰富 的细胞器,包括细胞核、细胞质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分类和分布
分类
螺旋体主要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其中细菌性螺旋体包 括苍白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等,病毒性螺 旋体主要包括钩端螺旋病毒等。
针对传播媒介进行控制, 如灭蜱、驱蜱等。
疫情控制
加强疫情控制,及时隔离 和治疗患者,防止疫情扩 散。
治疗策略
抗生素治疗
使用抗生素可以杀死螺旋体, 如多西环素、青霉素等。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患者,需要给予支 持治疗,如输液、补充营养等。
并发症治疗
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用不同的治疗 方法,如针对心脏并发症使用护心 药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