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世界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_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契机_叶娌燕

合集下载

职业教育也需“生活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也需“生活教育”理论

劳动保障世界3职业规划职业教育也需“生活教育”理论陆燕雯(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实用技术能力强,高职院校就业率有赶超普通院校的趋势,“订单”式培养渐成潮流,人才市场趋向理智。

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科技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教育理论改革为先导,以产学结合为核心,以教育基地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办学质量,以办出特色求生存,以开拓创新求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

1926年,他起草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开始提倡乡村教育。

为此,他创办了著名的晓庄师范。

“生活教育”理论从这时正式确立,并在“晓庄”加以试行。

试看今天的教育,也许乡村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陈旧的话题,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革新。

普校教育已经从应试教育的圈囿里走出来了,开始了风风火火的素质教育,试行至今也是小有成就。

但是却少有人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主张,更多的人(包括现行的不少教育工作者本人)对职业教育持一种偏见,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进行技能的培训。

我国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职业教育,当时是一种企业化的模式,很多为企业办学,直接为本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

这一模式被德国采用,并大力改进。

时至今日,发达的德国已将这一模式发展壮大,而作为发源地的中国,职业教育却在走下坡路。

是真的不适应国情吗?笔者不赞成这一观点。

中国的职业教育绝对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只是目前没有对这一模式的教育进行过理性的思考,合理的整合。

要想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出职业型的人才,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有其很强的参考性。

一、“生活教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在二、三十年代旧中国动荡激变的时代氛围中成长发育起来的,有着鲜明的社会政治方向。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议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议

并能发挥榜样力量的教育意义。辅导员还可以邀请 从本校毕业的优秀企业员工来学校 ,通过小型座谈 会的形式 ,结合 自己的职业实 , 以及企 业对 职业道德 品

2 9・
0 C A R E E R 论 H O 坛 R I 酬
职 业 时 空
4 . 提供 形 式 多样 的教 育方法 。学 校 可举 办职 业 道德 教育专题 报告 会 。邀 请企 业高管 、行 业先进 模 范人 物等来学 校 ,通过权 威人 士 的现身说 法 ,让 高 职学 生 能从 心理 意 识 到行 业 中职业 道 德 的重要 性 ,
守信、甘于奉献三方面内容为主的职业道德品质教
育 ,等等 。第二 ,突 出现 代职业 道德 意识 。主要 是
主力军,辅导员、就业专干、实验员、思想政治教 师 、专业课教师等也要加入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队伍
中来 ,整合 职业 教育 的知 识性 和德 育性 ,专 业技 能 指 导和 职业 道德 引导 相辅 相成 。其 次 ,学校 要把企
中。第一 ,加强职业 睛操和态度教育内容 。职业道
德教 育重 点 内容 包括 :以职业道 德认 同程度 、付 出 程度 、实 践程度 三方 面 内容 为 主的职 业道德认 知教
不足道。为此,应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道德教育资
源 的优 势 ,构 建一 支专 业教 师和企 业 兼职教 师相 结
育。以岗位 自觉感、责任感、荣誉感和合作感四方
高 职高 专 院校 的根本 任务 是通 过三 至五年 的学 校 教 育 把高 职 学生 培 养 成为 一 名 高技 能 高 素质 的 ,

业 中的 优秀带 班 师傅 和行 业标 兵吸 收到职 业道德 教
育 中来 ,组成 一 支兼职教 师 队伍 。 ’ 在校 外高职 学生 职业 道德 教育 中, 以这支 兼职 教师 为主体 力量 ,专 业 教师 为辅助 。在 企业 中 ,兼职教 师通过 对高 职学 生和 优 秀员工进 行 行为示 范与 技能指 导 ,切实 提高 学生 的职 业道德 素养 ,保 证职 业道德 教育 的职业性 和 实践 性合 二为 一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证 书”制 度等多种培养形式 ,打造本专业的培养特色 。不 断 开展专业 教学改革 ,坚持为地方 和行业经济发展服务 ,以提 调查 , 举 办校企共建专业研讨会 , 使课 程教 学内容更加科学 、 合 理 ,适应市场需求 ,增强 毕业 生就业竞争力 ,使毕 业生能
人 才培养 方案 的设 计 以高素质技 能型人 才培养 为 目标 ,
放大 器 ,因此 可采取 在经常有 雷击 的地 区加装 电源 防雷器 ,
行业 的综合效益 。 参考文献 : 【 1 】杨晓晖 . 浅论 高山发射机 的防雷接 地 卟 西部广播 电
视 ,2 0 1 3 ,( 1 3 ).
2 2 0 V供 电的放大器 的电源端应 有过 压保护 装置 。 目前市 面
课 程
教 法
鞋 ; { G 专 业 寻 航
“ 工学结合”人才培 养模 式 在我 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 的改革 与实践
◆ 内蒙古 化工 职 业学 院 吕利霞 张


要: 《 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 0 1 0 - 2 0 2 0) 》中提 出, 大力发展 职业教 育 ,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
【 中图分类号 】 G 【 文献标志码 】 B 【 文章编号 】 1 0 0 8 — 1 2 1 6( 2 0 1 5) 0 3 C 一 0 0 4 4 — 0 2
《国 家 中长期 教 育 改革 和 发展 规 划 纲要 ( 2 0 1 0 ~ 2 0 2 0) 》 作发展 ,探索 “ 工 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 式 ,课题组教师积
紧密结 合产业 发展需 求的技 能型人才 。坚持 以服务为宗 旨, 设为 主线 ,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为核心 ,将毕业证 书与职业

新时代高职院校 “三全育人”工作路径探索

新时代高职院校 “三全育人”工作路径探索

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路径探索作者:石钟旭孙园郑雄林来源:《江西教育A》2022年第07期近年来,在国家先后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都对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有必要探索出反映类型教育定位、符合职教发展规律的“三全育人”工作创新路径。

一、育人内容上要凸显职教特色精准定位职业教育要实现从“层次”教育到“类型”教育的转变,使高职育人呈现育人标准高、适应性要求突出这两个特征。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要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元素、职业元素融通,在育人内容上体现职教特点。

一是要抓好思政教育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要遵循思政工作一般规律,将“育人”作为核心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更高标准,将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要加强思政课程建设,重点打造思政“金课”,淘汰“水课”,提升学生“抬头率”和“点头率”,增强学生课程获得感。

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破思政课和其他课程隔离的“孤岛效应”,有效运用各类课程阵地。

要坚持红色资源融入日常思政教育,利用地域性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体验性,解决思政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要突出职业精神深度培养。

在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增强适应性”,从育人角度来说,就是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从职业教育实践来说,就是要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

此处的“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业文化背景下对高素质劳动者的一般要求,表现为时代呼唤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二是与特定行业、职业和岗位相关的职业伦理,表现为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缺乏爱岗敬业和忠诚的精神, 特别是一些学生缺 加学习、 培训的机会; 教师白 身也应与时俱进地改变教学观念, 灵活采
乏诚信 的 品质 , 与企 业 同生 存 、 不能 共兴 亡 。在 “ ” 利 的驱动 下 , 分 毕 取 多 种教 学 模 式进 行 教 学 , 进 教学 考 核 方 式 , 成 职 业 道德 教 育 目 部 改 完 业生强化个人利益, 不讲奉献, 只求索取 , 淡化国家和集体 利益, 呈现 标 。 同时还 要 求强 化教 师 尤其 是青 年教 师 的职 业 道德 教 育 意识 , 立 树 功利主义价值取 向。学生的毁约行为、 到岗率不足、 频繁跳槽 , 甚至窃 献 身教 育 、 岗敬 业 的观 念 , 生作 出恪守 职业 道 德 的表率 。 爱 给学 取商业机密, 使企业非常反感。 随着形势的发展 , 用人单位不再一味追 33 加 强对 学 生 的职 业 道 德教 育 和 引导 ,帮 助 学生 学 会 自我 教 . 求学 历 , 为看 重学 生在 职业 道德 和职 业 操 守等 方面 的 “ ” 质 。 更 软 素 育、 自我 约 束和 管 理 。 职 学 生整 体 素质 不高 。 当一 部 分学 生 自主 高 相 因此, 高职 院 校加 强 和 改进 职 业 道德 教 育 , 养 学 生具 有 良好 的 性不够 , 培 自律性较差 , 习态度不端正, 事不认真 , 学 做 缺少良好 的行为 职 业 道 德 , 学 生树 立 爱 岗 敬 业 , 业 精 业 思 想 , 使其 形成 敢于 负 习惯 。 因此 , 高 等职 业 院 校 中加 强 职 业道 德 教 育 , 须 从抓 加 强规 使 勤 促 在 必 责、 忠于 职 守 、 心 尽 力 , 力 成 为 现 代 化 建 设 所 需 要 的 高技 能 高 素 范 教 育入 手 。 尽 努 建立 和 健全 学 校 的 各项 规 章 制度 , 形成 比较 完 备 的管理 质 人 才。 这 是 高职 院校 当前 教 育工 作 中重 要而 迫 切 的任 务 。 制度体 系, 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 并针对学生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开展常 规 管 理和 专 项 整 治 活 动 , 养 学 生 形 成 努 力 学 习、 荣 辱 、 纪 律 的 培 知 守 对 高职 毕业 生 的种种 职 业 道德 问题 进行 探 究 , 难 发 现 , 不 有其 社 良好 行 为 习惯 。 时 , 校 要 引导 学 生 自我 教 育 、 同 学 自我 约束 和 管理 , 把 会 和 个人 方面 的成 因 : 定 的道德要求内化为 自身的需要, 变成 自己的行动 , 提高职业道德 21 市场 经 济 的 冲击 所 产 生 的 负面 影 响 。随 着 市 场 经 济 建 设 的 教 育 的实 效 。 . 推 进 , 观上 刺 激 了人 们 对金 钱 的 追逐 和 崇 拜 , 刺激 和 诱 发 了 大学 客 也 34 改 善社 会 大环 境 , . 营造 职 业道 德 教 育 良好 氛 围 , 助 学 生健 帮 生中出现唯利是图、 损人利已, 只求索取、 不讲奉献的思想。 康成 才。 学校是社会相对纯净的组成部分 , 社会观念对学校有很强的 22 教育 产 业 化趋 势 带来 的负 面 影 响 。尽 管 教 育 行 政 主 管部 门 渗透性和影响力 , - 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 国家应加大力度 , 从 坚 决 反对 教育 产 业 化 , 事 实上 存在 的大 部 分地 方、 校 都 把 多招 学 多方面、 但 学 多渠道改善社会大环境 , 大限度地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 最 生 、 大 办 学 规模 , 扩 看着 是 学 校 发 展 的主 要 目标 , 实质 是 以赢 利 为 响 , 其 营造职业道德教育 的良好氛围, 并通过传媒 多多报道和宣传各行 办 学 的重 要 目的。 教育 产 业 化 的危 害 极 大 , 学校 重 视 经济 利 益 , 视 业、各领域职业道德方面 的典范人物及其动人事迹 ,使学生多受熏 轻 教 育质 量 , 形 之 中; 淡 了职 业 道德 教 育 。 无 中 陶, 多受感染, 形成牢固的职 业道德观念 , 为就 业后形成职 业道德操 23 教 师素 质 的 有待 提 高 ,制 约 了高职 院 校 职 业 道 德 的教 育 效 守 , 实基 础 。 . 夯 果 。 学高 为 师 , 高为 范 ”教 师 的 一言 一 行 对学 生 的 思 想 、 为和 品 “ 德 , 行 总 之 , 强和 改进 高职 学生 的职业 道 德 教 育 , 适应 我 国 社会 就 加 是 质 具有 潜 移默 化 的 影响 , 币 实是 一 本 活 教材 。 大 部 分 高职 院 校 业岗位状况的需要 , 教 其 而 是提高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 , 实现高职教育培养 目 是由原中专中职合并而成的 ,原有师资的素质和水平并没有完全相 标 的需要 , 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未来人才的需要。 社会 、 学校、 个人 应地 提 高 , 学观 念 和 能 力不 能适 应 新 的 要 求 , 以取 得 教育 实效 。 应联起手来 ,共同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才兼备的人 教 难 24 学 生 自身对 职 业道 德 意 义 的认 识 和理 解 不 足 。 调 查 , 职 才而 努 力 探 索和 奋 斗 。 . 据 高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议论文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议论文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议论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议全文如下:摘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带来了新的实践路径。

组建一支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两个突破: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做到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判断能力。

高职院校应坚持加强实现三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一般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隐性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保证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结合,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三至五年的学校教育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一名高技能高素质的,具有某一职业行业特点的专门人才。

由一名普通高职学生向职业专业人才的过度,应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探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路径,必定会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各行各业所需求的优秀人才。

一、组建一支队伍职业道德是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高度角色化的职业道德的养成只有通过职业道德训练和实践才能得以实现。

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学生以顶岗实习的形式到企业锻炼,单靠学校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力量单薄,微不足道。

为此,应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道德教育资源的优势,构建一支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首先,学校要扩充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

在校内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专业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导。

职业指导课教师充当主力军,辅导员、就业专干、实验员、思想政治教师、专业课教师等也要加入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队伍中来,整合职业教育的知识性和德育性,专业技能指导和职业道德引导相辅相成。

其次,学校要把企业中的优秀带班师傅和行业标兵吸收到职业道德教育中来,组成一支兼职教师队伍。

在校外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以这支兼职教师为主体力量,专业教师为辅助。

回归生活世界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契机

回归生活世界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契机
4 ・ 7

职业道德知识就会如空中楼阁。 其次 , 职业道德教育必须 关注学 生的生活世 界 , 就 并 当下生活世界寻找教育的素 材。职业道德 知识 的传 授对 学生职业道德 的培育 能起到 良好 引导 作用 , 而他 们遭 遇 的生活世界对其 职业 道德 的养成 会产 生 巨大 的影 响 , 在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 中只有走进 学生 的生 活世 界, 与学 生进 行充分 的沟通 、 流, 交 从解 决学 生 的实 际问 题 出发 , 关心学生 , 爱护学生 , 为学 生办实事 , 把解决 学生 的思想 问题 与职业道 德德 教育 相结合 , 把对 职业道 德教 育 的要求 与学 生可接 受程 度统 一起来 , 才能提 高职 业道 德教育的实效牲 。此外 , 职业 道德 教育 源于 人们对 职业 生活的需要 , 内容应该 植 根于现 实生 活世 界 中的职业 其 生活 , 特别是随着 全球 化进 程 的加 快发 展 以及我 国市场 经济的不断推进 , 新的职业也会 随之产生 , 这要 求高职生 的职业道德教育要能满足于新 生职业 的需要 。 最后 , 采取情境 体验 的模 式对 高职 生进行 职业 道德 教育 。职业道德 具有很 强 的专业 性特征 , 种职 业有 一 一 种职业道德 , 同的职 业有不 同的道德 。要 让高 职生对 不 本行业 的职业道 德有深 入 了解 , 单靠课 堂传 授方 式 的实 效性是不大 的, 道德 教育要 使学 生更 多地 与生活 接触 , “ 与生活 的具体场 景接触 , 学 生 自主参与 真实 的道德 实 让 践活动 , 以生 活体 验 为切入 点并 通过 体验形 成 每个人 独 特 的情感——态度系统和意义世界 ” _ 只有进入 到职业 。2 环境里 , 把课 堂所学 的职业 道德 知识 在职 业活 动 中加 以 运用才会取 得实效 。也 只有在 真实 的职业 环境 当 中, 学 生遇到职业道德 问题并解决 问题 才能提高 其职业道 德实 践能力 。 二 、 学 结 合 人 才培 养 模 式 : 职 生职 业 道 德 教 育 回 工 高 归 生活 世 界 的有 效 路 径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 我国高等职 业教育改 革 的 重要方 向 ,所谓高 职教 育工学 结合人 才 培养模 式 , “ 就是 在高职教育理论 的指 导下 , 学习 过程 与工作 过程 有机 将 结合起来培养人才 的结构 框架和程 序。即 以校企 合作为 载 体 , 过系 统化设计 , 通 重构课程 体 系和教学 安排 , 将课 堂上的学 习与工作 中的学 习相互结合 、 互渗透 , 相 其主要 功能是提高学生 的职业素养和 职业 能力。 其本身就是 ”4 教育 回归 生活世 界 的重要体 现 , 有实践 性 、 具 开放性 、 职 业性特 点 , 是高职 生职业 道德 教育 回归 生活世 界 的有效 路径。 ( ) 一 为高职生进行职业道德实践提供 真实场景 生活世界是个不 断生 成 的世界 , 是一 个人化 的世界 。 高职生要具 备 良好 的职业道德 素养必 须 回到生 活世界 当 中进行职业 道德实 践 , 而工学 结合 人才 培养模 式本 身具 有很强的实践性 特征 , 其注重高 职生 的工 作参与 , 让其在 企业的工作 过程 其实就是进行职 业道德实 践 的过程 。高 职生进入到企业里 进行顶 岗实习 , 在工 作 中必须遵 守企 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 履行 过程就 是践 行所 学到 的职业 其 道德知识 , 这样学 生对 在课 堂上学 到 的职业 道德 知识会 有 比较深刻的体验。高职生在企业工 作过程 中会遇 到各 种职业道德难题 , 需要他们去 面对和作 出 自己的选 择 , 解 决职业道德难题本身就是职业 道德 实践 之旅 。 ( ) 二 拓宽职业 道德 教育课 程资源 , 让课 堂资 源 回归 现 实 生 活 世 界 回归生活世界的高职生职业道德 教育就 是要从 现实 生活世界开发和利用好课程 资源 。工学结 合人才培 养模 式是多主体的结合 , 中一个 重要 的主体是企业 , 业环 其 企 境能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例

工学结合模式下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工学结合模式下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探 索 和研 究 。
I 关键词 】 工学结合
与 法律 基 础 实效 性
思想道德修养
性 和适 用 性 。
挥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
主 动性 和积 极 性 , 强 教 学 实 效 。 增
思 想 道 德教 育 模 块 ,主 要 包 括 理 想
【 文献编码 】 ol. 6 ̄i . 5— diO 99 .n 40 :3 s0 s
学习思 想道德 法律理 论知 识 的渠道 , 使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从 课 内时 空 向 课 外 时 空 延
学 内容分成若干个具体 的项 目,学 生以 项 目小 组为单位 ,按照实 际工作 的完 整
伸渗透 , 增强 了本 课程教学 的吸引力 、 感 染力 、 时代性和实效性 。
三 、构 建 与 专 业 实 训 实 践 教 学 高 度 融 合 的 工 学 结 合 型 思 政 课 实 践 教 学 模 式 , 养 学 生 职 业 素 质 培 实 践 教 学 是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的
全 面发 展 。
意识 、 任意识 、 责 质量 意识 、 团队合 作精
神和吃 苦耐 劳精神 等方 面进 行评价 , 使 职业道 德教育 由说教转化 为具体 的养成 训练, 使学 生在 自我教育实践 与体验 中 , 将 职业 道德和法律知识 内化于心 ,外化
于 行 , 到知 、 、 、 的 统 一 , 而 切 达 情 意 行 从
库 、 拟 题 , 助 学 生 检 验 自己 对所 学 知 模 帮

优 化 充实 教 学 内容 , 立 模 块 化 建
内容 , 围绕 学生身边 发生的问题 , 合企 结
业 的经 营 发 展 、 企业 精 神 、 业 文 化 及 对 企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的思考

工学结合模式创设了职业道德教育环境
工学结合模式下,德育教育不仅仅在一个学 校中,而是要面向企业、行业、社会,工学结合 使很多价值观念发生碰撞,这种与职业的性质、
内容相结合,与具体工作、行业要求相结合必然
使德育教育环境具有丰富性、真实性、开放性、
职业性的特点,这恰恰是职业道德教育所需要的
环境,这种环境使职业道德教育不可回避。
职业道德认识 良好的 职业行为与习惯 的养成 职业理想树立
职业责任感形成
职业价值取向
职业意志锻炼
以培养社会职业主力军为己任的高职教育 应当是集技能的掌握与正确的价值观、高度的
社会责任感于一身的全面的教育,其重要的有
机组成部分就是职业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一种内在 需要,所以应该从人与社会本质出发去挖掘、 拓展道德教育的内涵,促进人的发展性的目 标。
的职业环境,赋予了学生多重角色,为职业道德的
培养提供真实而较为温和的情境。
以职业道德课程学习提高职业道德
在工学结合中培养职业道德
以行业道德准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
以传统文化和道德实践推动学生职业道德
以职业道德课程学习提高职业道德
美 国
623所大学开 设2757种伦理课, 50%实用于伦理 道德、秘书道德、 医疗道德和律师 道德等。把培养 “责任公民”放 在学校教育的突 出地位。
结合的语境中,每一位学生都面临许许多多相同或是不同
的情境,因时因地的不同,他们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获得 不同的结果。这种结果的经验性具有个体性、主观性,学 生需要在无数个不同的新情境加以检验,才能克服经验中 的不足之处,巩固经验之中的合理之处,并对结果不断产
生新的反思,才能形成日趋成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行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探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探究

2019·05摘要: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而高职院校面临实践教育不足、专业化团队缺乏、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脱离实际等困境。

寻求以市场为导向的育人新路径,就要不断提升法治水平、增强育人实效、丰富教育内涵、充实师资队伍,在校企合作机制、校园职业文化、道德评价机制加强构建,促进工学结合。

关键词:职业道德;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生作者简介:梁静,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四川乐山614007)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9)05-0062-03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探究□梁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各行业各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

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环节加强德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成为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题中之义。

一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职业道德品质的活动。

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

各行各业应结合本行业的具体情况和从业人员的特点,以及职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从业人员进行贯穿职业活动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在当前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为办学方针,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倡导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即“工学结合”模式,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实践教学为主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职业道德- 教育的路径

高职-职业道德- 教育的路径

浅议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摘要】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应从高职办学实际出发,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的双途径,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集合,提高职业道德教学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知行统一。

【关键词】职业道德,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职业道德是对从业人员应具有的道德规范的总称,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

面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如何将精炼、普适的教学内容让高职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德育课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路径——以“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为总纲优化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在德育课程中,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其内容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的基本特征,可以作为总纲统领职业道德理论教学的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要体现专业特色。

专业知识是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学的具体专业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

例如:针对数控技术专业的职业道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数控专业的技术要求,发展前景,引导学生学习“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等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道德要求。

2.理论教学内容要注重职业特色。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直接面向管理及生产服务一线岗位。

明确未来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是高职学生的必修内容。

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构建需要结合职业的具体要求。

例如:针对物流职业,职业道德可以加入“以客户服务为中心、高度的诚信原则、良好的行为规范、高效率的团队精神、持续的竞争能力”等内容,突出物流职业的特色。

3.理论教学内容要结合企业特色。

企业是经营的主体,也是学生以后职业实践的场所。

企业文化及规范有着丰富的职业道德内涵,是优质的教学资源。

例如:针对汽车专业和汽车制造职业岗位,引入“长城”企业文化,突出“诚信、责任、发展、共享”。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及培养路径.doc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及培养路径.doc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及培养路径摘要:高职院校承担着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立德树人”成为当前我国的根本任务和方向的新形势下,要建设好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首要的是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专业文化建设全过程.基于专业文化建设的视域,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要体现主体性原则、理论与相结合原则、普遍性与针对性原则、系统性与计划性原则、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原则、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原则.要坚持目标导向,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宏观布局,拓展渠道,构建系统的职业道德教学体系;文化引领,注重校企文化融合,发挥环境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强化作用。

关键词:专业文化;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1]“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

"[2]对国家民族尚且如此,同样,如果一所高职院校缺乏高品位专业文化的浸润,也很难办出具有品牌效应的专业。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到2020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这一重略任务.专业文化建设契合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式的趋势,是增强其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已成为高职教育的必然。

当前,“立德树人”已成为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的方向,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首要的是要加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其贯穿于专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ﻭﻭ一、专业文化与专业文化建设ﻭ(一)专业文化的内涵ﻭ“专业文化”的内涵,学界暂无统一的定义。

但学者们普遍认为专业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3]其核心是师生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共同遵守的观和共同价值取向.不同专业的文化个性不尽相同,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培养目标也具有差异性,这决定了各专业文化的特质也会有所不同。

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路径研究

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路径研究

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路径研究作者:刘忠彬蒋立宾侯丽颖来源:《职业》2021年第16期摘要:为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水平,本文以培养方法和培养路径为切入点,对影响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即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系统设计道德素养的培养环境、培养方法、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的內容,探索出一条具有新时代特点的职业道德培养途径,着力解决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结合不紧密、培养效果不显著的问题,为提高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效果和效率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职业道德培养路径立德树人课题: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路径研究》(1900586)研究成果。

一、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职业道德是人们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最基本条件,是大家共同遵守的社会规则和职业操守。

职业道德在规范员工工作行为、理顺同事之间关系、培养爱岗敬业精神、自觉履行应尽义务和责任、培养团队精神、维护企业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将有利于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公民的职业道德素养,并深刻阐明了立德树人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部在职业教育改革意见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职业道德培养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的整个过程,关心学生的职业生涯和未来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十分重视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把立德树人放在了首要位置,教育部为此出台了多个文件和意见,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指明了方向。

试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试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试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秘书职业是一种高度要求职业,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优秀秘书人才,可以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与工学结合,建立一种综合培养模式。

首先,建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秘书人才的基础,可以通过课程设置、专门讲座、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来进行教学。

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开设职业伦理与道德、职业规范与行为准则等课程,深入讲解秘书职业的要求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专门讲座方面,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分享其在工作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和解决方法,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案例分析方面,可以通过分析真实的职业道德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处理类似情况,锻炼其道德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秘书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工作和实习经验,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秘书工作的各个环节。

同时,可以设置模拟实训环节,通过模拟工作场景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职场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培养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坚守。

最后,严格考核与评价。

在培养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实习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秘书人才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

通过建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科综合性培养以及严格考核与评价,可以培养出具备优秀职业道德的专业秘书人才,满足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

【财务会计论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共3618字)

【财务会计论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共3618字)

【财务会计论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共3618字)[摘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应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并加大投入;加强职业道德课程建设, 明确教育目标, 完善课程体系, 改善课程设置, 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拓展职业道德教育渠道, 多管齐下;全面构建职业道德素养评价体系,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职人才。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途径2014年6月, 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 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 强调职业教育要加强职业精神的培养。

会议印发了有关决定, 明确提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职业教育要坚持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坚持在产教融合中协同育人”。

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一直注重职业技能训练, 但对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却投入不够,以致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偏执倾向, 缺乏健康的人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 有的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

而职业道德正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毕业生素质, 因而形成了校企之间关于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矛盾。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状况与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状况。

为了能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我们组织了在校大学生座谈, 还进行了毕业生访谈、企业反馈、网上调查等工作, 结果发现, 敬业精神是高职院校学生最欠缺的职业操守。

从反馈的情况看, 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欠缺。

例如, 在择业观方面,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对薪金、地域、岗位性质等极为关注, 收入丰厚、发达城市、白领工作等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时首先考虑的。

在爱岗敬业方面, 有些学生缺乏拼搏精神, 有明显功利主义倾向, 只求索取不愿奉献, 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常常表现得怕吃苦、怕吃亏、个性强;有些学生缺乏实干精神, 大事做不来, 小事不肯干, 得陇望蜀, 往往把目前所在工作单位看成“跳板”, 待遇不好就另谋高就, 法制意识非常缺乏。

加强中职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摭探

加强中职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摭探

成才之路加强中职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摭探季敏亚(江苏省张家港市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张家港215600)摘要:职业道德教育是影响学生思想、塑造学生心灵的基础工程,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从注重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自身的形象进行熏陶、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构建职业道德的实践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加强中职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职业道德;思想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0-0023-01作者简介:季敏亚(1978-),女,江苏张家港人,高级讲师,从事德育研究。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中职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对加强中职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进行研究。

一、注重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首先,中职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中心,系统讲授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养成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纪律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的熏陶,让学生明确其含义、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其次,在其他各门学科教学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

文化基础学科和专业课教师都必须熟悉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具体学科教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

职业道德课教师也应对学生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联系专业特点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二、注重通过教师自身的形象进行熏陶苏轼曰:“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而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有一颗火热的心,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有用人才》

《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有用人才》

《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有用人才》摘要。

高职院校是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关乎着人才输出的质量。

因此,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意义重大。

本文从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涵、意义以及途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旨在推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关键词:高职;职业道德;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是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输出基地。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变化,对于人才需求也有了相对的改变。

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1]职业,是人们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手段。

道德,是人们劳动过程中体现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职业道德是人们在换取报酬的劳动过程中,体现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以善恶为一定标准的,是同传统习俗和文化相一致的,是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

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来说,除符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外,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有其独特的含义。

高职学生的培养特点就是学制短、专业技能强,毕业后主要是基层一线工作,因此,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还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不怕苦、不怕累,谦虚好学精神的培养;二是努力工作,遵章守纪敬业精神的培养;三是团结协作,团队精神的培养;四是先就业扎实个人技术,后择业提升自我价值的就业精神的培养。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市场经济意识已经逐渐深入人心。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而且也是改革过程中的一份子。

当他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新的社会思潮相碰撞时,他们的思维意识难免出现偏差。

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路径创新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路径创新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路径创新作者:谭翔尹蒙运芳来源:《大学教育》2022年第05期[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工作路径、工作方法,不断深化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知,让学生参与德育教育工作,同时进行资源整合,拓宽德育教育的实践平台,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有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输送合格的、德技并修的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路径;创新[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5-0184-03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政策文件,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迫切需要创新路径以有效做好德育工作。

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立德树人”作为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在部分高职院校中的落实不尽如人意。

尽管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是实践过程有些“水土不服”,理论与实践脱节,存在针对性不强、成效不佳的状况。

部分学生自身在德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立场不够竖定,易受各类网络思潮的影响。

二是理想信念缺失,没有远大的理想目标,缺乏精神之“钙”,功利性强,无奉献精神。

三是无职业规划,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感。

四是没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至是“极端个人主义”,盲目追求金钱等现象。

部分高职院校在德育工作中也存在问题:一是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技能,学生的德育工作主要是保障学生的安全。

二是德育工作存在简单粗暴的现象,采取“一刀切”的工作方式,缺乏联动。

三是德育工作评价体系不完善。

四是“三全育人”的格局体系没有形成。

五是德育知识体系未能契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且更新不及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叶娌燕(1979—),女,广西钦州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S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2011年12月第6期(总第89期)济南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 Dec.2011No.6(Serial No.89)回归生活世界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契机叶娌燕(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摘要:为了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摒弃以往那种只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让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要对学生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从生活世界当中寻找教育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的方式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而当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践行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生;职业道德;生活世界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4270(2011)06-0047-02在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培养高职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提高高职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由此看出,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一样,是促进高职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所需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以往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往往采取的是知性道德教育,即把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教育的过程强调概念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职业道德知识,整个教育过程与生活实际严重脱离,学生缺乏对职业道德的内心体验,对学习的过程缺乏动力和热情,由此学到的不是有效的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如此职业道德教育收效甚微。

现今应如何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太过于强调知识化进而脱离现实生活世界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难以取得良好的实效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而当前在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提供了可操作平台。

一、回归生活世界: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之路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学校道德教育脱离社会现实以及人性所需的现象,提出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

那什么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作为哲学概念被多个哲学家论及过,而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现象学家和哲学家胡赛尔在其晚年著作《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提出来的,胡赛尔所言的“生活世界”是“非课题性的、奠基性的、直观的、主观的世界”,它是相对于科学世界提出来的,是科学世界的基础。

他认为要克服欧洲科学危机和人性危机,必须返回“生活世界”。

胡赛尔的生活世界观关注到了人的主体存在,而且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对今天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一定启发。

然而其所言的生活世界带有极强的主观先验性,有学者指出“回归真实的生活世界本身,不是从抽象的思辨来搁置或遮蔽生活世界,也不是把人的世界和自然世界相割裂,而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核心来把握真实生活世界的意蕴,精神世界的矛盾最终需要通过物质生活世界的生产方式变革来实现。

”[1]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回归生活世界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关注学生的主体存在及其人生价值实现的同时,必须是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领会如何在人类生活世界中建构自身良好职业道德。

回归生活世界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应具有以下内涵:首先,在职业道德目标的构建上要从满足学生职业生活需求出发。

职业生活在人一生的整个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的质量如何标志着社会对一个人的认可程度,并体现个人对自身的满意度。

在今天市场经济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更应该注重对其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职业生活中,当人遇到突如其来的两难职业道德问题必须要作出抉择时,往往是职业道德情感,比如责任感,更能让人做出善的抉择。

同时,要使高职生进入社会后能很好地处理职业道德问题,关键是要注重对其职业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果仅是单纯的职业道德知识的灌输,缺乏遇到职业道德问题时的真实体验,并引起反思,那学生所学到的·74·职业道德知识就会如空中楼阁。

其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就当下生活世界寻找教育的素材。

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能起到良好引导作用,而他们遭遇的生活世界对其职业道德的养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学生办实事,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职业道德德教育相结合,把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与学生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才能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牲。

此外,职业道德教育源于人们对职业生活的需要,其内容应该植根于现实生活世界中的职业生活,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新的职业也会随之产生,这要求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能满足于新生职业的需要。

最后,采取情境体验的模式对高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征,一种职业有一种职业道德,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道德。

要让高职生对本行业的职业道德有深入了解,单靠课堂传授方式的实效性是不大的,“道德教育要使学生更多地与生活接触,与生活的具体场景接触,让学生自主参与真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以生活体验为切入点并通过体验形成每个人独特的情感———态度系统和意义世界”。

[2]只有进入到职业环境里,把课堂所学的职业道德知识在职业活动中加以运用才会取得实效。

也只有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当中,学生遇到职业道德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其职业道德实践能力。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有效路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所谓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高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结构框架和程序。

即以校企合作为载体,通过系统化设计,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其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4]其本身就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体现,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特点,是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有效路径。

(一)为高职生进行职业道德实践提供真实场景生活世界是个不断生成的世界,是一个人化的世界。

高职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必须回到生活世界当中进行职业道德实践,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其注重高职生的工作参与,让其在企业的工作过程其实就是进行职业道德实践的过程。

高职生进入到企业里进行顶岗实习,在工作中必须遵守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其履行过程就是践行所学到的职业道德知识,这样学生对在课堂上学到的职业道德知识会有比较深刻的体验。

高职生在企业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职业道德难题,需要他们去面对和作出自己的选择,解决职业道德难题本身就是职业道德实践之旅。

(二)拓宽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资源,让课堂资源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从现实生活世界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多主体的结合,其中一个重要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环境能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例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软环境就是非常好的职业道德课程资源,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企业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等都会对一个人的职业道德观的形成产生影响,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激发高职生职业道德需求,完善自我职业道德,为未来职业生活做准备回归生活世界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是能激发高职生职业道德需求的,只有激发了职业道德需求,才能让高职生主动去理解、选择职业道德规范并推动其职业道德活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教育过程当中,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特别是学生在企业环境中,能深刻体验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也能更好地了解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素质,而自身也在践行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样会不断激发其职业道德需求,并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道德,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活做准备。

三、生成性思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促进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思维之维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看待职业道德教育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因为“看来,所谓的生活世界本质上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成的世界,是由人的生成活动所开展出来的世界,是人通过人自己的活动而生成的过程,即人的自我生成过程(人经由自己的自觉活动生成自我说明人是自我生成的)。

而所谓的生活世界观其实是一种生成性思维或“人学思维”,它代表着一种人的观念,即“人的生成或生成的人的观念”。

[4]生活世界观所蕴涵的生成性思维启发我们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切实回归生活世界。

首先要做的是必须进行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型,确立生成性思维,运用其指导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生活紧密相连,注重高职生的学习体验,能激发高职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样一种模式中高职生能对职业道德进行体验、感悟、反思,自我职业道德不断地生成。

无疑,这为教育者在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践行生成性思维创造良好的环境,但同时应看到,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生所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多种价值观会冲击他们的头脑,这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对其职业道德生成过程备加重视,在把握好生成性思维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运用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个平台,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所欲所求,在此基础上生成、设定职业道德教育主题,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体验、践行所要求的价值和美德,从而在根本上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本始初衷。

注释[1]闫纪建.胡塞尔“生活世界”主旨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解答[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51.[2]杨秀莲.生活世界视阈中的学校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内容解读[J].学术交流,2010,(11):200.[3]周桂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2):5.[4]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域[J].求是学刊,2000,(1):28.(责任编辑:汝艳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