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云祥先生是怎样教练形意拳的
[摘录]尚氏形意拳三体式要领及练法
[摘录]尚氏形意拳三体式要领及练法[摘录]尚氏形意拳三体式要领及练法2011-11-17 10:02:30|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尚云祥先生强调的三体式要领:拔背、沉肩、坠肘、并膝、提肛、裹胯、三圆、三顶、三扣。
三圆是对掌型的要求,手心圆、手背圆、虎口圆。
三扣是齿扣、手扣、脚扣。
三顶:头上顶、舌顶上腭、手(前)顶(若有推山之功)。
四平:1、头顶要平;2、两肩要平;3、前臂要平;4、两足抓地要平,助长发动下肢筋梢,使桩步根实,杜绝因后腿并膝裹胯而影响后腿的平实。
四象就是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
站三体式时,前膝要求向前微挺,后膝要求里扣,但常因后膝里扣而使上身也随之转向前方,这样就无法求得裹胯之劲,影响腰部发劲,也使上下肢"三催"之劲不能顺达。
因此学习"龙折身"至关重要。
当后膝里扣,上身能以反拧而顺胯,形成腰腿的抻拔,使上体成为似正非正,似斜非斜,腰顺劲催,这就是"龙折身"。
要想找到"夹剪"之劲,还必须拧腰,顺后胯,使两胯前后在一条线上,才能构成完整的"夹剪"之劲。
三体式第一步,姿势和动作都正确。
第二步,对"意"的训练,追求内意之"动"。
这一步的前提是:要能精神内守。
先用意内视于皮肉之间,以求意气达四肢,再意注丹田,以固灵根。
但皆应在周身放松毫不用拙力的情况下,以意来作媒引,运之周身。
具体做法如下:1、意注上肢梢节---手,在拔背、沉肩、坠肘的配合下,用意念去找掌指和劳宫穴之"动",会有麻胀感,或有热流和气感,以至指关节时有吱吱响动。
2、意注下肢。
在前膝前挺、后膝里扣,以及"龙折身"的配合下,会发现膝关节之"动",亦有麻胀感,或热流和气感,以至膝关节时而有吱吱响动,进而整腿亦有气感,渐至贯及脚心涌泉穴。
3、调息归根,意注丹田,小腹生"动",亦有热流和气感。
唾液增多咽之,用意引入丹田,乃有腹鸣,直下小腹,会觉腹腔松畅,气顺腹实。
通过动作和套路的锻炼,当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完整一气",把明劲打好,练到刚健之至,则"刚至柔生",以及向"柔极自化"的阶段迈进时,站三体式就该有更高的要求,我们把它列为桩功的第三步。
尚云祥先生是怎样教练形意拳的
尚云祥先生是怎样教练形意拳的一、桩功是个宝得它才能好站三体式是为了强身,打好技术基础,故先生特别注重站桩,并藉以考验人。
一天早晨,师兄们还未起来,我已在外院(北京十二条辛寺胡同尼姑庵庙内)正殿廊檐阶下两米左右处的香炉旁,站起桩来。
先生看罢,问我:"站得怎么样?明白是怎么回事吗?来!我告诉你,站扎实点!"只见先生用中间三个手指在我胸前一划,我竟忽悠一下撞在正殿门上。
我过去虽听说过形意有什么内劲,认为不过是传达。
可是这回,想不到一百多斤的人,被打出丈八尺远,劲真是够大的,可是手打在身上为什么不疼?又摔出那么远?低头再一看前廊下的台阶更为惊讶,这台阶虽高不足尺,可不知自己是怎样背身上来的?就这一下,鞭策我一干几十年!后来,才深知桩功的威力,以及它和发劲的关系。
如果不求实效,不认真站,或站得很少,是没法尝到的。
先生所教的三体式,夹剪腿三七劲、龙折身,难度大。
如果桩功站得好,不仅拳术基础扎实,而且一站气沛周身,掌指、劳宫穴的热流、气感,虽处于静态,却有抻筋拨骨、调整五内、惊起四梢之效。
二、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先生讲"腿劲",常说这两句话。
我们似乎明白,又不真懂。
也知道形意的槐虫步,是它的特点之一。
也知道"打法须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的道理。
认为利用身体向前冲的惯性,再加上手臂的发力,打上就能有效,有效就是不落空呗!根据这个道理,为了加大身体的前冲力,所以才要"消息全凭后足蹬"吧!至于为什么叫脚打?又为什么叫踩意?却捉摸不清。
一天,我和李明让(振东)师兄在练功,老师说我们上步的劲还不对,过来拉着我的手,随即用脚一趟我的前脚,我就不由自主一连后脚也跟着离地而起。
不是我的手被拉着,定会被凌空摔出,先生淡淡一笑说:"这就叫脚打踩意不落空!劲不对,劲不大能行吗?"这时我才明白什么叫踩意,又为什么叫脚打,也领悟到去意好似卷地风的真正涵意了。
形意拳大师尚云祥对中国武术的革新和发扬
困难。 所 以, 尚云祥在练习大杆子时就经常出现 问题 , 因此也时常受 到老师的批评。但这并没有吓退尚云祥 , 而尚云祥为了不辜负老师
、
拜师学艺 , 苦创 尚 氏形 意拳
尚云祥从小便跟随着父亲在京城开马蹬铺 , 而京城作 为当时的 的一片厚爱 , 便时刻勤学苦练 , 哪怕是 自己护 院守夜时也抓紧时间 国都 , 人才济济。尚云祥便是在京城有幸跟随拳师马天义学习功力 练习 , 一刻也不放松 。 最终 , 尚云祥在 日 夜 的苦练下使得 自己的两掌
在 尚云祥在外奔走 了三年之后终 于得 以见到 了威名赫赫 的李 常与其过招 、 切磋 , 随着 尚云祥 的武艺不断提高 , 出招准 、 狠、 快, 最
以上这些都是表现汉代现实生活 中的车的画像 , 但由于砖石画 巨祠车马出行石刻 、 四川德 阳东汉时期四骑吏画像砖等等 , 都是 以 像这种创作材质及 其创 作方 法 、 技巧等方面的限制 , 并不能很好地 充满力量感 的马为主体的壮观场面,同时又一个地 区一个 风格 , 一 将车 的细微之处的特征表现出来 , 或者有些当时现实生活 中的车并 个地区一种独特的表现。 不适合进入画像行列。所以 , 现在出土的砖石画像上的车与文献记 的历史价值。 汉代砖石画像 中的车马画像还广泛地存在于其他的内容题材 表现了马在飞奔过程中, 人的骑术的高超技艺。在四川成都出土 的
一
载的以及当时现实生活 中的车是有 出入的 , 但这并不影响砖石画像 中, 比如在百戏题材 中, 山东沂南北寨汉墓 中出土的“ 骑术” 画像时 , 块画像砖上摹刻着一对整齐的马术方阵,马的姿态整齐划一 , 雕
马在汉画像 中最常见 。由于车马行列是用来表示墓主身份的 , 刻技法 为减地阳线刻。在狩猎 、 会见等生活类题材中车马的出现也 在画像中十分普遍 , 所以汉 画像 给我们 留下了许多古代优秀的 良马 是很多的, 在 四川彭县 、 大邑 、 成都等地出土的各种 也称得上是武功卓绝 。 但不巧 的是 , 尚云祥在跟形意拳名 满是茧子堆起的肌肉 , 而两掌也全然是一副铁板之状。 与此同时, 尚
【经典】李文彬:尚派形意拳入门
经典】李文彬:尚派形意拳入门本文作者李文彬先生是尚云祥关门弟子,“中国武术十大名师” 之一。
五行拳以内经阴阳五行之说为理论根据,以祛病健身,变化人的气质为前提,以培养技术,加深功底为目的。
所以要按内经所指诸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之理和劈生钻、钻生崩、崩生炮、炮生横的顺序来练,以求加功进益,增进健康。
尚云祥先生所传五行拳之劈拳与钻拳不同一般。
既叫拳就不是掌,既讲“劈”就该有似斧之形和似斧之劲。
所以劈拳,既握拳又用拳与肘的中节发劲,明显不同于一般技法, 用关节突出处打人、发劲的惯例,在技法上别具特殊效用。
钻拳,既有实战击法,又有健身效果。
它既有甩臂、搂掌似闪之形,又有抖腰助肾之功,其健身、练功的效益显著。
步法上突出的是“夹剪腿”和“槐虫步” 。
它的前趟和后蹬劲,进也打,退也打,步步体现出“脚打七分” 、“去意好似卷地风”的技法特色。
五行拳,应突出练功、找劲和发挥内在的五行精神作用,少讲招法的施用。
经云:“五行五精即是五虎” ,“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 。
“四梢但齐,五行乱” ,“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等等。
尚先生曾说“内要提。
”就是要把内在的精神提起来,把内五行发动起来。
“心动如飞剑,肝动似火焰肺功成雷声,脾动肾加功。
”这样发动内在的精神作用,自然会倍增克敌制胜的信心和威力。
尚先生所传的形意拳动作和发劲,迅猛、刚实。
正如经云:“ 起如风,落如箭,打到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 追风赶月不放松。
” 它的动作是从不努气,不用拙力,从轻松自然中求得。
先要“松得开”,再要“打得长,放得远,落得实,发得快,从而把刚劲练好。
只有掌握好刚劲的“爆发劲” 才算有了真正发人的本钱。
这就是练形意要先练好“疾用骤发,迅猛刚实”的刚(明)劲,再求“缓动遂发”的柔(暗)劲,最后再求“不意而发”的化劲, 进而掌握形意进阶之路的真谛。
五行拳中,钻、横之拳要尽量外拧如图 3 一①;劈、崩、炮之拳要抻出腕星如图3-2。
尚云祥教拳二三事
尚云祥教拳二三事...李仲轩讲述,徐皓峰整理(《武当》 2003.1 )今年86岁的李仲轩老人是形意拳名家尚云祥晚年所收弟子。
尚云祥的拳法被后人称为尚式形意,其宗旨是以拳法为修养。
曾有一个徒弟难以克服比武时的心神慌乱,听到佛法中有“定力”之说,就向尚云祥问起,尚云祥说:“定力就是修养。
”解释练武先要神闲气定,能够心安,智慧自然升起,练拳贵在一个“灵”字,拳要越来越灵,心也要越来越灵。
练功时不能有一丝的杀气,搏击的技能是临敌时自然勃发,造作杀心去练拳,人容易陷于愚昧。
李仲轩在拜师尚云样前,跟随尚云祥的师弟唐玄禄学拳,唐玄禄文化程度不高,却很文雅,平时总是懒洋洋的,拿着个茶壶一遛达能遛达一天,性子非常温和。
他教拳遵循古法,要在没人的地方教,树林里都不行,必须周围有墙,完全与外界隔离,不准第三双眼看。
这么一个没人的院子,不太好找,李仲轩想了半天觉得只有家族的祠堂合适,平时无人去,便在祠堂里学拳。
有一段时间,师徒两人吃住都在祠堂。
练的时候只能一人,连师傅也不能看的,有疑问了,才演示给师傅求指点,而且只许在晚上练。
唐玄禄说:“想在人前逞能,得在旮旯受罪。
”后来唐玄禄以前的徒弟总到祠堂来,李仲轩的家人便有了意见,唐玄禄就不再来了,唐玄禄家在农村,离宁河镇有段距离,李仲轩便总是赶到唐玄禄家学,有时十来里路一会儿便走到了,而且人越来越精神,觉得没走够。
他把这种感受对唐玄禄讲了,唐玄禄说:“形意拳又叫行意拳,有个行字,功夫正在两条腿上。
”然后给李仲轩讲了个故事。
唐玄禄的师傅是李存义,李存义当国术馆馆长时,一天有个人背着口大铁锅来了.将锅往地上—放,跳到锅沿上打了套拳,可想其换步该有多快,腿功了得。
他表演完后对李存义说:“不知李馆长能不能做到?”李存义说:“此种技能接近杂技,得专门练,你的腿功如果真好,跟我比比赛跑怎样?”两人说好,相隔两丈远,一喊开始,那人就跑,如果跑出十步李存义仍未追上,就算李输了。
不料那人一起步,就被李存义推倒,好像俩人紧挨着似的,连续几次都是如此,最终那人背着铁锅羞愧地走了。
乐陵尚派形意拳
乐陵尚派形意拳武坛巨擘尚派形意拳创始人,尚公讳云祥,字霁亭,山东乐陵人。
生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民国廿六年,公元1937年10月初10日逝于北京,享年74岁。
先生幼时随父进京经商,经营马蹬铺。
他自幼慧颖强识,一边向帐房先生学文习字,一边向少林名家冯大义学功力拳。
由于他酷爱武术,嗜武成性,整日里不是二起蹦子旋风脚、勾掛铲踹前后扫,就是古树盘根大扫蹚、打拳踢腿武刀枪。
历经六载,拳棒娴熟,一时自视功高。
但在一次比试中,败於形意拳名家李志和之手,故生转学形意拳之念。
他遍访形意名师,历经三年耗资奔走,终于见到了威震武坛的李存义先生。
但李先生嫌他个小“像个小糖瓜“,不肯收纳,幸得周明泰先生说情,才同意收下。
因身矮体弱,别人常以“小糖瓜”相戏,激得他发誓说:“糖瓜虽小,却要让它崩牙”。
他下定决心,不计寒暑,汗洗朝夕,功夫技艺很快在同门师兄弟中出类拔萃。
老师甚喜,倾囊教授。
先生练功亦愈加痴迷刻苦,却疏忽了马蹬铺的经营,造成生活拮据,买双鞋都很困难,他赤脚练功,日久足掌坚硬如铁,砖地被脚人赠雅号“铁脚佛”。
李存义与程延华都是深圳人,皆为董海川门下弟子,二人既有同门同乡之谊,又是金兰兄弟,故先生兼得二位前辈八卦掌之精要。
他所传八卦掌练法,绕圆旋转、摆扣蹚泥步与众不同,起落钻翻、发劲迅猛刚实别具特色。
孙录堂在《八卦掌学》一书曾赞曰:“吾友尚云祥劲力之刚猛无人能击其右。
”先生喜结武林豪侠,以武会友,广收博取,增益武技,以手试技,以骄证武功,从应用实战中积累经验,不断丰富完善自己。
他与闻明京津诸多名家高手交往甚密,如人称“木马”的八卦名家马贵,人称“京东大侠”的通臂名家“臂圣”张策,有“南吴北王”之称的吴式太极名家“北王”王茂斋等。
他以武会友,少有败绩,且从不伤辱对方。
如鹰爪功神手徐某、铁砂掌名家冯某、铁罗汉李某、具“神力千斤鼎”之谓的王某等均手输而心亦折服。
他“习武”的一生,未与人结下任何冤仇。
先生曾独自一人在北京鼓楼专心练功十年,后为清朝大总管李莲英护院十年。
尚云祥所传练功秘诀
尚云祥所传练功秘诀
尚云祥有脚裂砖石的绝技,施展过几回,从此便落下“铁脚佛”的名号。
但尚云祥对这个称呼很不喜,认为是“年轻时得的,只能吓唬吓唬外行”。
李仲轩拜尚云祥时,尚已是个老人了,慈眉善目非常平和,他先教站桩,名“浑圆桩”,就是两脚平行站立,双手胸前一抱。
李仲轩随唐维禄学过更为复杂吃劲的桩功,往往一站就一两个小时,双手一抱就太过简单,以至于不知该在身体哪个部位吃劲。
没料到在尚云祥面前站了一会后,尚云祥说了一句非常奇怪的话:“你抱过女人没有?”但是这句令人大窘的话却使李仲轩隐隐约约有所感悟,浑身一松,尚云祥说:“对了。
”
当时有许多形意拳师将五行、十二形的拳招拿来站桩,而尚云祥只让门人站“浑圆桩”,甚至连形意拳最基本的桩法“三体式”(就是劈拳的架势)都不让站,说过“动静有别”的话。
李仲轩在宁河时,青年里有一种游戏叫“踢地球”,就是将一个铁球在脚底下搓着玩,像杂技一样,十几个人围成一圈,传到谁,谁便来一段技巧。
当时李仲轩也把铁球带到北京,一次尚云祥见到他玩“踢地球”,便说这游戏可以练身手,让他每天玩玩自有好处,然后又说可以将铁球握在手中,在胸前划圆,眼神要跟上,能调周身气血。
形意拳真功天机尽漏,真正原传尚云祥形意拳
形意拳真功天机尽漏,真正原传尚云祥形意拳拳谚有云“形意一年打死人”,说的是形意拳的训练效率很高,然而事实上好像并非如此,甚至练了好多年基本的筋骨仍然软弱,动作基本要领依然不对,难以致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武术的保守导致了真功要诀和古老练法的失传,练习中对要领缺乏验证,仅靠想象;另一方面由于训练的内容不系统,只剩下套路在流传。
尚云祥形意拳传播的主要是尚云祥晚期所创的形意拳,极具古战场一往无前的技艺风格,尚云祥将毕生所学传与女儿尚芝蓉,尚芝蓉先生一生忠于父亲所传的功法,又将全部功法技艺传给了入室弟子刘俊峰先生,刘俊峰老师曾说:“我的妈妈尚芝蓉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完整,原汁原味地将尚云祥的功夫传了下来,没有做任何改动,这是形意拳的大幸,也是中国传统功夫的大幸!”刘俊峰先生完整系统地掌握了尚云祥形意拳的原传技法功法、古老的训练真功,功夫精湛,为当代明师,当然明是明白、开明不保守的明,而非出名的名。
大半辈子都在为传承的责任而努力,在我们在京的师兄弟们提出在这个传统文化、传统武术需要振兴的时候,传统武术遭遇信任危机的时候,我们需要站出来,把原来只在门内传承的形意拳真功秘技、原传练法向大众公开,让形意拳走入大众的健康生活当中,让更多的爱好者不走弯路,真正掌握形意真功后,才能真正地了解和客观认识传统武术,才有能鉴别真伪的能力,刘俊峰老师非常支持,弘扬真功发扬光大,这也是我辈任重道远的责任。
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大家牺牲业余时间发挥各自所长,终于在新年之际推出了核心基础在线课程系列,可以通过关注公号了解。
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视频和相关文字还在不断制作中,涉及训练功法的精微讲解示范等,很大的工作量,将在在线课程中逐步公开内传的尚云祥形意拳原传技法、秘传功法等系统课程。
总之,我们的初衷是不保守不保留,让爱好者不走弯路,不仅能练习到真正原传的诸多功法,更能真正系统性地掌握形意拳,明白拳经中的道理,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形意拳真功。
解读《逝去的武林》中没讲透的形意拳练功之密(之一)
解读《逝去的武林》中没讲透的形意拳练功之密(之一)《逝去的武林》一书流传广泛,为武术爱好者所推崇,李仲轩在书中为大家展现了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山水,描绘了尚云祥、薛颠等民国武林绝顶高手的功夫境界,还有令人神往的练功意境。
然而有此一利,也有一弊,一方面那就是正是由于描绘意境或感受的写法,正好似一幅水墨山水,若隐若现,非常容易误导,让形意拳和传统武术爱好者看似有理却又模模糊糊,光去琢磨意境、意识,而忽略了技术功法的规范,实际上形意拳为战场之拳,是需要很规范的动作才能练出功夫,形正则意自然真,比如崩拳如箭,身上没有真正浑身上下规范动作,没有真正身体里面外面都做到拉弓如满月,光靠意识去想拉弓放箭是不可能做到的,又如形意拳出拳同时也是蓄劲,没有做到要求又如何能行。
而这种意境的说法也成为一些人忽悠的手段,练拳要如何如何,好似怎样怎样,光谈身体一会儿凉一会儿热之类的感受等一大堆言辞,实际上这是真的不懂才这么说,真正懂的老师不会这么教,而是一句话就解决,剩下的意境是你自己在正确的前提下练到的,而非想到的。
拳谚有云,功夫虽真窍不真,费劲心机枉劳神,不说清楚关窍又怎能悟的到,最后只会变成空想,如水中捞月,沉迷于镜中花,实际上不过一场梦而已。
所以说,光谈意境谈身体反应大多是耍流氓。
另一方面,书中所描绘的均为当时顶尖高手的练功境界,尚云祥、薛颠等等功夫已入化劲,很多人听了一两句就照着练,慢慢悠悠自我陶醉,可是一个初学者怎能按照那样去练呢?尚云祥说,“我这么练是我的成就,你不能这么练!”比如书法绘画,当你在欣赏书法绘画的意境之时,可曾想过这书法绘画者当年在那一笔一划上花费了多少功夫,费了多少纸墨?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可曾想过求学时老师出远门,就跟在毛驴后面一路打崩拳,在狱中更是戴着铁脚镣千万遍数年苦练崩拳。
尚云祥在庙中赤脚苦练形意拳,苦练大杆子,才有了铁脚佛的称号,形意拳功夫出类拔萃。
最后才有了功夫的境界!就如书法写出意境那是以后的事。
尚云祥的形意拳为什么这么厉害,其中有什么秘诀吗?
尚云祥的形意拳为什么这么厉害,其中有什么秘诀吗?老阳按: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尚云祥的形意拳为什么这么厉害,他是有什么秘诀吗?在这一篇文章中和大家一起分析尚云祥先生的形意拳特点。
文章摘自网络。
尚云祥老前辈的半步崩拳威力极大,被视为尚派形意拳的三绝技之一。
那么,形意拳的半步崩拳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就自己的理解,请形意拳同好们多指弊端,以精形意拳这一传统技艺。
“拳打一阴反一阳”是尚云祥老前辈半步崩拳的特点之一尚云祥老先生的半步崩拳是一手在前一手在后,在向前趟步的同时,上下同步打出一拳,就只这一拳,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其苦练一生,却终未得其精妙。
其实,这一拳正是按照形意拳前辈们总结的拳经讲的那样磨砺而得。
李文彬老先生回忆说:“尚先生文化水平不算高,但他能非常准确地背诵李存义老先生教他的形意拳拳经。
”正因如此,尚老先生所练的拳非常守规矩,有哲理,内行看到叫绝,外行看了也舒服、过瘾。
其实,尚先生打的崩拳就是按着“拳打一阴反一阳”的拳经要求去习练的。
这个理论是说练拳时要按阴阳理论去练,阴阳理论是朴素的道家唯物论,在宇宙这个空间里,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生物,都有相对的一面,这就产生了阴阳,即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动静、刚柔、进退、明暗都是阴阳。
因此,在崩拳中,打出的前拳为阴,收回的后拳为阳,正是按“拳打一阴反一阳”磨练的。
阴阳平衡学说是一个重要理论,用在崩拳上就是打出的拳所发出的劲和收回的拳所发出的劲,要阴阳平衡,前手打出的拳劲和后拳收回的劲要相等。
形意拳先贤们提出“前手打人后手发劲”。
由于两拳前后抡动的劲相等,这使腰在两拳的打收中,发出的三催之劲得以施展,左侧的腰催左拳向前发劲,右侧的腰催右侧的拳向后发劲;左侧的腰催左侧的拳向后发劲,右侧的腰催右侧的拳向前发劲。
腰以腰椎为轴,分左侧右侧,这两侧腰也是阴阳。
因此,动起来的劲也是平衡的,正因如此,方使半步崩拳有了惊人的威力,每打一拳都有后拳在帮助发劲,而且,都是腰在催动两拳发劲。
尚云祥宗师尚派形意之虎形八法
尚云祥宗师尚派形意之虎形八法虎形八法,又名“全虎形”,为尚云祥先生秘不外传的手法之一。
这一组散手,技击性强,其中某一式练熟,即能御敌自卫,如能将此八法完全练习纯熟,必要时,即可应付自如,本功法并没有高难动作,因此男女老少皆可练习。
一、虎扑把对方如用右手直攻我胸部时,我右手由其右腕外下方反手刁拿其右腕,同时左足向左外方垫半步左手拿住其右肘,双手捋抻,进右步,两手变掌用力扑其华盖穴(上胸),对方即仰跌(图一)。
对方左手攻我中部时,方法同前,唯手足动作相反。
要点:垫步拿腕、肘动作要同时进行,进步扑上胸也要同时动作,而且要快《拳经》云:“心如火药拳如子,灵机一动鸟难飞”“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见神奇。
”都说明动作要快的意思。
二、虎托前式我方以虎扑把扑出时,对方如用两手由外下方往上托我两肘时,我借其上托之力,两掌往左右外翻,往上托其腮下部,并往后力推,对方仍然仰面跌出,但须改换左足进步,右足跟步,以助冲劲。
要点:翻掌改托掌时,动作要迅速,连往上托带前推,进步跟步要猛。
三、虎撑子对方如用双手扑我胸部时,我退左步或右步闪躲,如不及闪身时,两手分别由左右外上方,并齐十指下插,分开其推束之双手,急用两侧掌(掌沿平向上,两中指尖相对)推撞其胸上部,左足或右足随撞胸时进步,另一足跟步助力。
要点:两臂往外撑圆;两“掌沿”平向上,撞胸、进步、跟步要同时进行。
四、虎抓对方用右手打我头顶、左面时,我右手由对方右手外下方往上反刁其右腕,向下方捋抻,同时垫右步(少半步),进左步于其右脚外方,左掌劈其右面,或抓其头部。
对方如用左手攻我上部时,破解进招法同—前,唯左右手足动作互换,右手打来时,左手打来时。
要点:刁腕垫右步动作要同时进行,进左步于对方脚外方劈右面或抓头也要同时,形意手法讲究动作协调,方能奏效;五、虎抱头假如对方进右步,用右手击我左面时,我左手往左外拦格其右手,随将两手握阳拳(拳心向上)用拳轮(掌沿)和腕侧夹斩其脖项,并屈两肘,肘尖下沉,搓撞其上胸,同时进右步于其中门(裆中),左足跟步助力。
尚派形意拳之入门诀窍
尚派形意拳之入门诀窍尚式形意拳简介尚云祥先生是形意学第四代(从李洛能算起)传人,为北京独撑心意门户的技击大师。
尚派形意为形意巨子尚云祥所传,因其练法独特,与世间流行的形意拳多有不同之处,故被称为尚派形意拳。
尚云祥的崩拳驰名武林,与郭云深一样,被时人称为“半步崩拳打天下”。
尚云祥先生门人弟子众多,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较著名的有靳云亭、许笑羽、吴湛禅、陈子江、辛健侯、张定一、李文彬等人。
尚派形意拳之入门诀窍实质:尚派形意拳体用兼备,健身与技击并重,实质为技击之学。
此拳自始至终以桩功为基,以内劲为用,以步法胜人。
以本能应变,以无形无意为最高境界,皆为实学。
它无五形八卦之说,无无极太极之论,更无点穴神功、发气秘旨。
尚派拳法在对神秘,认为检验成功的唯一标在是实战。
时至今日、尚门弟子仍然奉此论为金科玉律。
简言之,尚派形意拳是“以形取义,以意求形,形由意转,意自形生”。
筑基:尚派形意拳套路有五行、十二行、连环、出入洞、四把、安身炮等多种。
本拳桩功计有十二种,但若能精于一桩,则其它各式均能触类旁通。
本文只介绍五种基本桩法。
一、抱丹田,又称混元桩。
此桩为诸桩之基础,初学者如不先致力此桩,其它各桩难以习成。
这是因为此桩中正、均衡,身体各部均能得到滋养、锻炼、修复,无偏废之病。
历代大师无不终生习此,而戴龙邦师祖更是由此入门,洗净“二驴”之拙力,换得内家之纯功。
其它各桩均依此桩为原则,只是方向、角度、刚柔、虚实等稍有变化。
其法主养气摄生、强筋健骨、补脑益髓,诚养生秘诀,修身至要。
而拳中之自然整体力,自不难由微而著,不求自至。
此桩以外形和意念来调整运动量,但须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尤应注意饱练伤胃,饿练伤气,冬防冷风吹,夏忌烈日晒。
练功时要环境安静,空气清新。
练功过程应如汽车之行驶,做到三稳:起动稳、行驶稳、刹车稳。
概述如下:1、入门阶段双足分开同肩宽,平行而立,膝稍弯曲。
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肘,腋下半虚,将双手抬起,十指分开稍弯置腹前,手与自身之距为三拳,意念中双手如抱一大气球,浑身肌肉群有松散下坠之意,目似垂帘,似菖蒲低眉,于远方收神,耳边如闻细雨风声。
忆先父形意拳大师——尚云祥
忆先父形意拳大师——尚云祥尚芝蓉口述李文彬撰写先父尚云祥,字霁亭,山东乐陵人。
生于1864年,逝于1937年。
忆他艰苦勤奋的一生,能使武坛后学从他习武成功之美和所致之由中获些有益的借鉴。
我父聪慧过人,嗜武成性,一生探索研习形意拳。
他身体弱小,缺乏精武的先天条件,为达目的,投师学艺,耗尽家产,又失去练功养艺维持生活的物质条件。
但他以超人的毅力和惊人精神成了一位身怀绝技,名扬武坛的一代师表。
他艺精德高,育人育心,令人敬仰。
在此书之一二以表怀念之情。
尚云祥与女儿尚芝蓉及部分门生投师学艺苦练功成我父为投名师,历经三年耗费,奔走,才见到威名武坛的李存义先生。
可见面后先生又嫌他“像个小糖瓜,难以成材”。
幸得周明泰先生说情才同意收下。
因身矮力茫,体用皆弱,又有人常以“小糖瓜”相戏,激得他发誓说:“糖瓜虽小,却要让它崩牙”。
他不计寒暑,汗洗朝夕,终于功力大进,艺冠群英,倍得老师青睐。
成绩背后必是辛勤的汗水和失败、挫折。
在他练大杆子时,遇到了困难,受到老师的批评。
但他没有气馁,利用护院守夜,无数次地苦练,功力大进。
一次耿继善先生帮他找劲,无意中一伸杆,却被一劈杆拨落在地,耿先生惊喜非常“好小子,这劲蛮不错嘛”,说完又给予指点。
特别是师爷郭云深给他的教益更深。
拿练杆子来说,郭老先生的大杆子名震武坛,用杆子插入人腿间,振臂一挑,能使人在空中翻滚。
我父得到各前辈的指点后杆子技艺尤深,当他年过古稀时,我曾目睹一擅枪术者口出狂言:“枪不见枪”,交手时,某枪刚一扎出,只见我父用杆一划,“啪”的一声,某手全撒,枪扔在地,瞠目色变。
一次,我父给我和文彬师兄说杆劲。
李兄执杆周身用力,以杆头插地,我父用杆一挑“嗨”的一声,李兄杆被挑起,身体骤然被带起离地。
偌大年纪犹能如此,可见他艺精功纯。
有马某,年青力壮,自为有一点功夫,在我父面前挽袖逞能,说:“这胳臂跟铁也碰碰”!我父笑着说:“我摸摸”;手一握其腕,马某“啊”的一声跪在地上。
事后马某说:“这手一握,疼得杀骨头”。
尚云祥之女谈形意拳第一阶段——明劲
尚云祥之女谈形意拳第一阶段——明劲明劲,即练“形”阶段。
如果离开了第二种暗劲即柔劲的“意识”用法,“整劲”、“实劲”的“形”是绝对练不出来的,因为刚相对柔来说才显刚,如离开了柔,就不显刚了。
刚柔犹如阴阳,是不可以绝对分开练习的。
郭老前辈仅对形意动作做了简单的划分,在这一阶段,对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人在练法上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但是即使练形意拳有一定基础的,如果“形”都没从自然中做正确的话,也应像初学者做动作一样,在明白人的指导下,把每一拳像写字一样一笔一笔按要求写好,直至上下左右写整、写实、写顺、写正确,也就是郭老前辈所说的总以规矩练习,身体动转要合顺,手足起落要整齐。
老先生第一种练法所说的明劲即刚劲是要求把动作首先要从自然中做正确,把身体散乱的劲要做“整”做“实”,而不是不明白其理的人所练习和理解的动作的僵劲和拙劲,要求习练者不用后天拙力,慢慢从身体本能的自然中把每个动作的“形体”作正确,也就是把动作的外形结构做正确,待动作熟练后,再在不努气、不用拙力、呼息自然的情况下,把动作做到上下一体、三体合一的刚劲,即动作的“整和实”劲来(明劲是指做动作时劲的外形表露,也就是所说的有形于外,而不是指初学者明白道理的明)。
做到了这些,才算基本做到了第一种。
尚芝蓉先生又说,当然各派要求的形是不一样的,因此才出现了同样的动作,无论是发劲、技击、还是养生效果为何差别那么大,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真正的练好“形”。
只有“形”正确了,劲、柔、意就能从中而生,也就是郭老前辈第一种练法要求将人后天拙力去掉,按要求将人散乱的劲、形、气、神练整、练实,但这一阶段并不过于强调用气,应随动作自然呼吸,只有“形”做对了,人的气就自然顺畅了,以“形”生意,意随“形”有。
尚派门人特别重视“形”的正确性以及动作的“整劲”和“实劲”。
“如果形不对,意无法实现它的效果,无论是技击还是健身效果都不会太好”。
动作“形”的正确性,犹如一幢楼房或一座桥梁,如果结构不正确,材质再好,也不能承受那么大重量。
尚派三体式详述
尚派三体式详述大国崛起民风尚武练武人的修行手札形意拳先贤有句名言:“万法皆出于三体式。
“说明三体式是形意拳至关重要的人道之门,故称为“形意母式”。
由于傅播年久,就其外形已有不同之处,究其实质更有较大差异。
为了追求体用实效,‘不能不深人地做些比较和选择。
对这个似乎简单而又枯燥的桩功,前辈们却说:“桩功是个宝,得它才能好。
”特别强调必须坚持练它,而且必须练好它。
这究竟为什么?是该弄个明白。
尚派形意拳认为三体式和鹰捉,一个是母式,一个是母拳,是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钥匙。
我们会不会用它?又该怎样地去用它?也该弄个明白。
尚云祥先生对它作过精微的剖析,对我们会很有启迪意义。
现扼要择述如下。
“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
”形意拳就是以这种朴素唯物的阴阳五行之说为依据,以《内经》作为它理论的指导,沿用“一气” “两仪”(阴阳)、“三才”(三体)、“四象” “五行” “六合”等生生之理,作为它技击锻炼的规范和掌握它奥秘技法的阶梯。
所说的“一气”则为后天呼吸之息与先天体内真气交融于丹田而成的浑元一气。
所说的“阴阳”,就武术来讲,泛指人体相对的部位和动作的变化,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进退、向背、俯仰、收放、起落、出入、伸缩、动静、刚柔、虚实等等,无不以阴阳论之。
在技法上两者既相反相成,又相称相撑。
所说的“三体”也就是“三才”,指的是天、地、人。
而把人体也比作一个小天地,故人体亦有三体之说。
而在形意拳中所说的“三体”,就是泛指上、中、下三盘,也就是头、上肢和下肢。
实际上它概括了人体的上下与内外。
如果通过锻炼能够阴阳相合,内外一气,三体合一,则会不有中有,无可无不可,故云:“三体重生万物张。
”祖国医学是用阴阳五行推演客观事物的正常或异常变化的机理来辨证治病的。
而形意拳也是利用这个机理来祛病健身、锻炼技术和实践应用的。
说来道理是妥切的,内涵是深邃的。
我们可以从《内经》的经义中得到启发。
谈拳论道话“三体”
谈拳论道话“三体”亲爱的读者你好!如果你喜欢武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GFZS119(功夫之神),更多经典武术视频与你分享。
韩伯言老拳师的故事吃饭的时候,我和韩瑜又一次谈到韩瑜的爷爷韩伯言先生跟随尚云祥老先生学拳的往事和他坎坷的人生经历。
韩伯言是1928年至1934年在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读书期间跟尚云祥先生学习形意拳的。
当韩伯言等拜帖正式入门后,上的第一课是站桩。
尚云祥认为,形意拳不站桩出来的是僵力,而站桩站出来的才是拳劲、灵劲,拳术要追求一个“妙”字,就必须化拙为灵。
但多数人喜动不喜静,苦下功,猛流汗,结果周身之力却不能惯通,所以说,拳术小道,学理无穷。
站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断修正三体式,下肢增加了“腿似夹剪”(即用以夹剪白银之用者,两刃一长一短,一刃固定一刃运动,类似铡刀之理)。
拳论中有“合膝裹胯”一说,尚云祥却讲“裹胯合膝”,通过胯的提裹,带动膝部向前下合,加大了胯的开量,使其活动范围增加;上肢在手心向上的基础上,固肘,拧裹小臂,使手心向前偏上,腕高在眉口之间,掌心回吸,掌凹指分,虎口圆满,似刚似柔,如鹰捉物;使大小臂阴阳暗合,曲中求直;使身体斜中取正,正中有斜,非弓非马,名曰“夹剪子午桩”,又称“鹰捉式”。
尚云祥所传桩法口诀是:眼为先锋,心为元帅,手是刀枪,腿是战马,全身毛孔如千军万马,喝声如号令,放胆即成功。
桩上的功夫越深,身体就越松柔,也就是刚至柔生的体现。
这是功夫,也是智慧。
尚云祥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功夫不到瞎折腾。
”这六年,是韩老终生难忘的幸福时光。
再以后,世事难料,韩老亦同许多人一样,随历史之潮浮沉,历经坎坷,令人嘘唏。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他落叶归根返回济南,开始了老年一段幸福安定的时光,教授了济南一大批尚式形意拳爱好者。
而最让韩老自豪的是自己的绝技传授给孙子继承下来了。
论三体式韩伯言先生跟随尚云祥老先生学拳的点点滴滴,让我和韩瑜谈兴盎然。
住进旅社,沏好一杯茶后。
韩瑜脱下外衣摆了个三体式架子。
尚派形意拳的介绍
尚派形意拳的介绍
下面是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尚派形意拳的介绍。
尚派形意拳的简介尚云祥先生是形意学第四代(从李洛能算起)传人,为北京独撑心意门户的技击大师。
尚派形意为形意巨子尚云祥所传,因其练法独特,与世间流行的形意拳多有不同之处,故被称为尚派形意拳。
尚云祥的崩拳驰名武林,与郭云深一样,被时人称为“半步崩拳打天下。
尚云祥先生门人弟子众多,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较著名的有靳云亭、许笑羽、吴湛禅、陈子江、辛健侯、张定一、李文彬等人。
尚派形意拳的百科名片形意拳大师,尚派形意拳创始人尚云祥先生尚派形意拳创始人尚云祥先生,字霁亭,山东乐陵尚家村人,生于古历1864年11月28日,逝于1937年10月10日,自幼慧颖强识,生性争强好胜,嗜武成性,深得李存义、程庭华等前辈教诲,所练八卦,也与众不同,摆扣步,动中发力,迅疾刚实,与马贵、张策、王茂斋是挚友。
尚先生以超人毅力弥补先天不足终有成就,其时,形意门中无人能出其右,师爷郭云深得知形意门中后起之秀尚云祥,亲去验功,深得厚爱,亲授三绝艺:一是大杆子,二是号称打遍天下“半步崩拳,三是腹下的“丹田气打。
其间一人独在北京鼓楼练功十年,才形成源于河北派,又不同于
河北派其它支派的独特练法与技击,世人尊其所传的形意拳为尚派形意拳。
当时人称“铁胳膊尚、“铁脚佛,他和师爷郭云深一样擅长崩拳,人皆称郭、尚为“半步崩拳打遍天下。
尚派形意拳的形成武坛巨擘形意大师尚云祥精通百家,却专攻形意,得师于中华武士会创办人,单刀李存义先生,承蒙倾囊以授,乃之艺冠群英,后得“半步崩拳打遍天下,郭云深先生厚爱,亲传衣钵,深得形意真谛,并继承了先生“半步崩拳“丹田气打“大杆子三绝艺,对其所学,再此改进。
《尚云祥先生纪事》张庆云张斌
形意拳大师尚云祥先生(1864~1937)离世已经整整七十年了.本文记录了尚云祥的弟子韩伯言先生(1907~1996)对恩师的部分回忆,聊作对一代宗师的缅怀.韩伯言是1928年至1934年在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读书期间,跟尚云祥先生学习形意拳的.此前,韩在山东老家学过少林拳.离家前,蒙师孙廷荣嘱咐他:"北京有个练形意的大家,叫尚云祥,是咱山东人.你要能有缘跟他深造,就明白啥是真正的武术了."当时,正值各大学争相推广国术时期,韩伯言到京后,先是在农业大学跟赵鑫洲学六合拳.半年后朝阳大学也开国术班,所聘拳师中就有尚云祥.韩伯言闻讯后欣喜不已,马上跑去报了名.去了才知道,慕名而来的学员很多,使尚云祥的形意拳班人数过百,成为最大的一个武术班.学校各武术班都设在大操场上,在学生下课后.晚饭前这段时间,操场上生龙活虎,很是热闹.初见的尚云祥,平民打扮,山东口音,给韩伯言的感觉是平易随和.第一次上课,尚云祥就让大家围成一个圈,找几个有些武术基础的出来,给他们摆了一个侧身站立.两脚.两手前后分开的姿势,让大家模仿.讲身体要像骑在马背上,两腿用力均匀,两肘向下,两手心向上如托物,说:"跨枪骑马,这叫三体式.你们就这样站去吧."就这样一个多月后,其他班的学生都能劈腿下腰了,尚云祥这边还在静静地站桩,不少学生感到枯燥无聊,陆陆续续走了一半.又过了一个多月,别的班学生能劈里啪啦地练套拳了,尚云祥这边还呆呆的站个没完没了,于是学生就跑的差不多了.对此,校方也很不高兴,认为尚云祥"太保守".尚云祥察觉出校方的冷淡,干脆不教了,跟剩下的七.八个学生说:"咱们回家练吧."来到尚云祥家中,韩伯言提出了拜师要求.尚云祥答应了,并详细询问了韩的简历和家庭情况,说:"你孙老师是山东的少林拳大家,教你的东西很好.拜我为师后,要写信告诉你孙师父,以后不要忘了你的孙师父."后来又有一些朝阳大学的同学,找到尚云祥家里,这样加起来有十几人,参加了拜师仪式,其中山东同乡的,除了济南韩伯言,还有德州石庆元.正式入门后,上的第一课,还是站桩.尚云祥认为,形意拳不站桩,出来的是僵力,而站桩站出来的才是拳劲.灵劲,拳术要追求一个"妙"字,就必须化拙为灵.但多数人喜动不喜静,苦下功,猛流汗,结果周身之力却不能惯通,所以说,拳术小道,学理无穷.站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断修正三体式,下肢增加了"腿似夹剪"(即用以夹剪白银之用者,两刃一长一短,一刃固定一刃运动,类似铡刀之理).拳论中有"合膝裹胯"一说,尚云祥却讲"裹胯合膝",通过胯的提裹,带动膝部向前下合,加大了胯的开量,使其活动范围增加;上肢在手心向上的基础上,固肘,拧裹小臂,使手心向前偏上,腕高在眉口之间,掌心回吸,掌凹指分,虎口圆满,似刚似柔,如鹰捉物;使大小臂阴阳暗合,曲中求直;使身体斜中取正,正中有斜,非弓非马,名曰"夹剪子午桩",又称"鹰捉式".尚云祥所传桩法口诀是:眼为先锋(猴相),心为元帅(气定神闲),手是刀枪(手若执物),腿是战马(胯下有夹弛战马之意),全身毛孔如千军万马,喝声如号令,放胆即成功(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从学校到尚云祥家比较远,往返途中,耽搁很多时间,韩伯言就召集众人,集资在学校较近的一所尼姑庵租了房子,将尚云祥一家搬了过来.这样练功的时间就充足了,练功的场地也宽敞了.弟子们每晚去后,换上自己的鞋,就一边站桩去了.尚云祥时常过来给掰掰手脚,纠正动作,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就说:"行了,你们去抓抓鹰捉去吧."尚云祥强调练刚劲,但看到弟子中有咬牙.瞪眼.跺脚.努气发猛力的人就生气,说:"看着威猛,想一下把人打死吗?就快把自己打死了!"强调"东西要在桩里找",动起来,是对方觉得你势大力猛,像堵墙似的没法抵挡,这才叫刚劲.这是长期练出来的,不是临时发狠,能行的.当看到有人松松垮垮的练拳,尚云祥也生气:"哎,你那叫练拳吗?你那是扎"黄瓜架"呢!不禁撞,一撞就"哗啦"散了."讲松柔不是学来的,是功夫深的表现,桩上的功夫越深,身体就越松柔,也就是刚至柔生的体现.这是功夫,也是智慧.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功夫不到,瞎折腾."尚云祥平时拳不离手,生活中都在练功.坐着的时候手就鼍形.马形的总在比划,走动时也总是提胯.屈膝.溜鸡步.尚云祥本来个头不高,这样一来就显得更矮了,因为韩伯言个子也不高,尚云祥就跟他开玩笑:"咱爷们是矬人肚里三把刀啊!"尚云祥练拳不愿意人前表演.有一次,韩伯言随师参加个活动,一个军阀让尚表演,他心里不悦,又不好推托,只好下场练了一趟蛇形.尚身形矮壮,练起蛇形却宛如蛇在草丛中穿梭一般灵动.军阀看了大为高兴,赏大洋二百,尚云祥谢绝了.尚先生一生甘于清贫,并不看重钱财,他家中常有武林朋友往来,弟子们有时也在老师家吃住,逢年过节,弟子们孝敬师父的红包,他除了留少部分家用,其余的都转手送给他的师叔师伯们了.尚云祥年轻时好酒,常常豪饮,有一次老师李存义把他训了一顿,说"打今天起,你不要到我这儿来了,功夫也不要练了."尚当时就跪下来,向老师发誓,再也不喝酒了.从此他滴酒不沾.过寿时,弟子们给他敬酒,他就讲:"我向老师发过誓,再不喝酒,如果违背誓言,那就是欺师灭祖."尚云祥平时说话不多,但不失风趣.他有时让徒弟们排着队,向他的肚子上打拳,这个打完,他说:"不行,你晚上没吃饭."又来一个,他又说:"更不行,你小时候没吃过奶."越打尚云祥的肚子越硬,徒弟们个个龇牙咧嘴,谁也不想打了,开始研究他的肚子.尚便哈哈大笑:"别学这东西,还是好好站着去吧."尚云祥名气大,就时常有一些取巧者找他比武"猎名",尚云祥对此概不客气,有时还要挖苦他们几句.有一次,李存义老先生的外甥带来了一个同门名手.这人来了就说:你徒弟的叔叔.那个国术馆的谁谁,让我给摁椅子上起不来了.说着就过来摁坐在椅子上的尚云祥.尚把手向前一递,那人向后一个趔趄,马上扑过来双手抓住尚的胳膊向外拧带,尚就顺劲向前进了几步,两人快到屋门口时,尚身形突变,抽臂返身一下把对方打起来,砸在身后的兵器架上.架子上有开过刃的兵器,险些伤了他.完了,尚云祥就说:"你们看着我的胳膊跟麻杆似的.拳头跟糖瓜似的呀,可这东西不好吃,一吃"嘎嘣"一声,就把你的牙掰掉了."说着把尚芝蓉叫过来打了趟拳,说:"看见了吗,这叫船家的孩子会凫水,后继有人!"回头跟徒弟们说:"平常躺着比站着舒服,跟人比划的时候,站着就比躺着舒服."李仲轩老人的文章中,曾讲过一个细节:尚云祥平时乐呵呵的,可一旦有人走到他身后,尚回身一看的瞬间,神情"变"的非常吓人.韩伯言也讲述过,尚云祥一次在比武中"变脸"的情形.尚先生从不避讳公开比武,家中常有形形色色的比武者出入.这天,来了个与尚云祥年龄相仿的人,要求印证武学.两人一交手,瞬间就纠缠在一块了,这在尚的比武经历中很是少见,尽管很快分开,再动手却又缠上了.一看这情形,先生也知道了对方的分量,就把徒弟们赶出屋,将来人让到里屋.韩伯言等人正看得心痒,便躲在窗外偷看.就见开始动手前,尚云祥一转身向供奉的达摩像拜了一拜,转过身来,脸色陡变,仿佛不是他了.这把窗外的徒弟们吓了一跳,从没见老师这样过.再交手,就不一样了,尚一挂就把对方扔向身后,脸撞到墙上,鼻子也碰破了,尚紧跟上再一挂,对方又撞回到对面墙上,身子顺墙蹲了下去,两下就结束了.过了好一会儿,等尚云祥招呼徒弟们进去时,来人已洗净了脸,尚先生也恢复了常态,两人正聊天呢.事过很长时间,韩伯言问及此事,尚云祥解释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尚云祥偏爱大杆子,他的大杆子又粗又长,通体都是深褐色,不像平常人的杆子,只是握把的部分变了颜色.尚云祥抖杆子颤动不大,但发出的嗡嗡声非常明显,而且换把很快,杆子在他手里,就跟小孩子玩玩具那么随心所欲.尚云祥讲:"你玩杆子,杆子也玩你.""要把死的玩活了,把硬的玩软了."韩伯言亲眼见过,尚云祥拿根粗绳子在房梁上吊一重物,用杆子在绳上一发力,绳子"啪"就断了;拿根木橛子钉进墙里,用大杆子一粘一带,就把木撅拽出来了.一个冬天的晚上,尚云祥正看弟子们练拳,院外响起了叩门声.韩伯言跑去开门一看,一个身材魁梧.穿长袍戴礼帽的中年人,说专程来访尚先生.进了院门,这人一直用手指头悠荡.耍弄着一根粗文明棍,再进了屋门,他将文明棍往门后一放,"当"的一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练五行拳,大多数是按金、木、水、火、土,形成劈崩钻炮横的顺序来练。而先生则不然,先生说讲五行,就得讲生克制化。练五行拳既为治病、健身提高技术,就得按五行相生的道理来做,也就是按金、水、木、火、土,劈钻崩炮横的顺序来练。否则,钻与崩的顺序一颠倒,就出了问题。因为劈属金,崩属木,便形成了金生木,钻属水,炮属火,又形成水生火。讲五行却又违反相生的规律,从道理就说不通,当然效果也就不能理想。
先生教学十分注重练功找劲,很少讲着法。先生说:"不论什么高着绝着,都不是灵丹妙药,都会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甚至有时反被他人所乘。""哪沾哪有,欲发则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用先生的话说:"只有追求这个者是形意拳术的真正精华"。
先生对形意拳的提练升华,有许多独到和阐发之处有待我们后辈去认识和发扬。1986年的11月28日,是先生诞辰122周年,仅借本文,略志怀念!并为同好引些借鉴
学形意的第一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先生却叫它鹰捉。说来是有道理的: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2、劈拳之形似斧属金,是拳经的定论。它既是掌,又是俯掌,根本不似斧之形,就更无法练出似斧之劲,与要求的劲根本不符,这就说明它不是劈拳。3、经云:出势虎扑,起手鹰捉。既然提出起手动作是鹰捉,而五行、十二形等拳的起手,又都用得是它,所以应该管它叫鹰捉(先生教我们练的劈拳是另外一趟,手握拳,以小臂作斧刃发劈劲的)。谈到鹰捉,说来平凡,练形意的人都会,但不好练。甚至有一辈子吃不透、练不到的味道。为什么?这就得从形意拳的劲追究起。形意拳竟有什么劲?广义来讲,五行、十二形,一种拳一种劲,甚至一种拳包含几种劲。而形意独具特色的、最根本的劲,却在于起落、钻翻。故经云:不知起落枉伶俐。如果把起落简单地理解成是动作的起伏,就大错而特错了。我在学站桩时,先生那一划,不正是起落的精华摩挲劲吗?也就是人们很少知道的翻浪劲。而鹰捉正是练它的基本拳,故称之曰:形意母拳。经云:起为钻,落为翻,起是去也,落是打也,打起落如水之翻浪。如果对鹰捉的起落、钻翻不理解,就谈不上领会形意的真谛。正象先生说的:"不懂起落,就是傻练!只能闹个好身体,没法领会其中窍要!"这话,确什得我们很好地琢磨,弄个明白。
形意拳有刚(明)柔(暗)和化劲三步功夫,三种劲的划分。动用中疾用骤发的为刚劲,缓动遂发的为柔劲,不意而发的为化劲。但是,这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同是在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完整一气这一基础上求得的。而且三者还有个同一目的------发(打)。讲发不论是柔劲还是化劲,都必须有刚劲来作本钱。否则,就是借力而发,也发不出理想效果来。故先生年过古稀时还说"我若再有三十年阳寿,就再打它三十年刚劲"。因而先生认为柔(暗)劲的操练,不能分阶段单趟地练,否则会得不偿失的。特别是化劲,根本没法分从阶段单趟去练,更不是单趟所能练得的。只有在刚劲打好,身力得发的基础上,根据掌握的技法,把发劲前的过渡动作,从自然轻松中、从技术分解中、从运用默悟中,按技法要求去找,才会渐有所得。这就是尚云祥先生给予我们拨云见日的指迷之谈。
火机一发物必落 硬打硬进无遮拦
先生教练的形意拳术和器械,都要求打好刚劲,迅猛刚实,才能达到"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的技法要求。只有刚实才能达到"火机一发物必落,硬打硬进无遮栏"的技击作用。因之在形意技法中,练不出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是不符合拳经要求的。刚劲,与用拙力去求迅猛是迥然不同的两码事。形意练功有返先天之说,要求一切动作顺乎自然。练刚劲也要顺乎自然,在轻松、和谐中按照技法要求,逐渐去追求上下内外、完整一气所形成的刚劲。如果是靠笨力气蛮练,就谈不上什么刚劲了。
不知进退枉学艺 不知起落枉伶俐
先生教我们练鹰捉、钻拳等,和一般的练法不同,都是把前脚先拉回半步,接着再进步。且前脚上步脚不外撇,而是直进且有独立之形。此外还有进退、摇转等不同变化的步法,因之用力的方法也不同。先生曾说:劲不对没用,步不活是病。要进退灵活,还要迅速有力,不知进退枉学艺嘛!
拳法意来本五行 生克里边变化精
先生曾说:"你要健强五脏六腑,改变精神气质,打好技术基础,就得先练好五行拳"。还说五行拳不仅锻炼外在的技术动作,还对培养和发挥内在的精神作用,有显著效果。并常说:"五行五精即是五虎","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四梢但齐,五行乱发","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等等。细心玩味,确感到它有助精神,长勇气的作用。这在技击上该是多么重要的一环。先生说"内要提",就是要把内在精神提起来,包括把内五行发动起来。"心动如飞剑,肝动似火焰,肺动成雷声,脾动肾加功"。这样发动,会增强克敌制胜的信念与威力。
先生所教的三体式,夹剪腿三七劲、龙折身,难度大。如果桩功站得好,不仅拳术基础扎实,而且一站气沛周身,掌指、劳宫穴的热流、气感,虽处于静态,却有抻筋拨骨、调整五内、惊起四梢之效。
脚打踩意4;腿劲",常说这两句话。我们似乎明白,又不真懂。也知道形意的槐虫步,是它的特点之一。也知道"打法须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的道理。认为利用身体向前冲的惯性,再加上手臂的发力,打上就能有效,有效就是不落空呗!根据这个道理,为了加大身体的前冲力,所以才要"消息全凭后足蹬"吧!至于为什么叫脚打?又为什么叫踩意?却捉摸不清。一天,我和李明让(振东)师兄在练功,老师说我们上步的劲还不对,过来拉着我的手,随即用脚一趟我的前脚,我就不由自主一连后脚也跟着离地而起。不是我的手被拉着,定会被凌空摔出,先生淡淡一笑说:"这就叫脚打踩意不落空!劲不对,劲不大能行吗?"这时我才明白什么叫踩意,又为什么叫脚打,也领悟到去意好似卷地风的真正涵意了。如果不跟步只追求着做,凭踩脚以造声势,或单凭手脚齐到的撞劲来理解形意拳的精华,相差何其远耶!
桩功是个宝 得它才能好。
站三体式是为了强身,打好技术基础,故先生特别注重站桩,并藉以考验人。一天早晨,师兄们还未起来,我已在外院(北京十二条辛寺胡同尼姑庵庙内)正殿廊檐阶下两米左右处的香炉旁,站起桩来。先生看罢,问我:"站得怎么样?明白是怎么回事吗?来!我告诉你,站扎实点!"只见先生用中间三个手指在我胸前一划,我竟忽悠一下撞在正殿门上。我过去虽听说过形意有什么内劲,认为不过是传达。可是这回,想不到一百多斤的人,被打出丈八尺远,劲真是够大的,可是手打在身上为什么不疼?又摔出那么远?低头再一看前廊下的台阶更为惊讶,这台阶虽高不足尺,可不知自己是怎样背身上来的?就这一下,鞭策我一干几十年!后来,才深知桩功的威力,以及它和发劲的关系。如果不求实效,不认真站,或站得很少,是没法尝到的。
虎未扑食头早抱 出洞入洞紧随身
有人曾对"虎抱头"提出质疑,引出不少议论。我以为,在形意拳术中虎抱头是正确无疑的。它是形意技法中独具特长的动作要领。必须理解并要在平素练习中,严格掌握和运用。至于虎豹头则是与虎抱头同音,由于臆测误解而产生的。 尚先生讲形意动作,一开始就强调"肘不离肋,用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附身"。这是形意拳出入手的原则,起到先打顾法后打人的作用。顾是为了打而储蓄力量。因为肘不离肋,手不离心,会使身臂成为一体,臂借身力而力大,身借臂力而得发。再加上钻、翻、拧、裹、坠使蓄力增至极强,威力乃更大。因之它是有利于防守、发劲的窍要所在。而出洞入洞紧随身不仅是上述涵义的引申,而且是对即将出手的刹那间的要求。洞即人的嘴,出洞入洞就是说出入手都要从嘴这儿走。在手未离身蓄力待发时,手是在头下抱着,这正和虎扑食的形意相同,故名虎抱头。虎之扑食不仅蓄力而发既快又猛,而且是爪到嘴也到,故使被扑之物难于抗脱。形意虎形拳的技击威力,正是借助虎抱头的束身蓄力,既顾又打而产生的。并且成为形意拳的主要技法,列为四象,即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
尚云祥先生是怎样教练形意拳的
先师尚云祥,字霁亭(1864---1937)山东乐陵人,自幼慧颖强识,勤奋过人。得师中华武士会创办人李存义先生,并深得郭云深先生的厚爱。先生倾一生精力,专攻形意,享有"铁脚佛"等美号。 形意拳经过三百多年的传播和演变,至今不论文字转抄或头授受,都有许多差异。这里谈谈尚云祥先生是怎样教练形意拳有。因先生对形意一生为断探索练习,故各个时期所教又略有不同。限于篇幅,仅择先生晚年所教的一些既平凡又有特色的技法来谈谈,或许有益于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