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晶体的结合1011'15

合集下载

《固体物理基础》晶体的结合

《固体物理基础》晶体的结合

四、离子晶体的结合能
四、离子晶体的结合能
马德隆常数
第一次计算由Madellung完成。 Ewald建立了一个关于晶格求和计算的通用方法。
四、离子晶体的结合能
例1 正负一价离子组成的一维晶格
四、离子晶体的结合能
例2 正负一价离子组成的二维正方格子
四、离子晶体的结合能
B和n的确定
四、离子晶体的结合能
三、金属晶体
特征:
结合力:原子实和价电子云间的静电库仑力。 (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晶体结构:(每个金属原子的电子云分布基本 上是球对称的) 同一种金属原子—等径圆球堆 积—密堆积
→面心立方,六角密堆,体心立方 晶体特征:稳定,密度大,硬度高,熔点高, 导电,传热,延展性。
四、分子晶体
特征: 结合力:范德瓦尔斯力,结构单元瞬时 偶极矩的相互作用。 晶体结构:最密排方式。 特征:熔点低,硬度小。
不同原子的负电性相对大小的变化趋势: (1)同一周期内,负电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 (2)同一族内,负电性由上至下逐渐减弱; (3)周期表中越往下,同一周期内元素的负电
性差异越小。
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
§ 2.2 晶体的结合能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合能的意义
定义:处于稳定状态的晶体,其总能量(动能和 势能)比组成这个晶体的N个粒子在“自由”时的
总能量低,二者之差就是晶体的结合能:
“自由”是指各粒子都可以看作为独立的粒子, 粒子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以致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可 以忽略。
一、结合能的意义
ε0包括:晶格能(组成晶体的粒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总势能) 、晶格振动能,其它晶体缺陷等 能量。 以εN为参考能位:
总相互作用能(晶格能)与结合能

固体物理: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

固体物理: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

晶体为什么形成这么有序的结构?
7
原子结合成晶体时,原子的外层电子要作重新
分布
不同分布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结合

不同类型的结合力,导致了晶体结合
的不同类型。
+ = 原子
原子核+ 芯电子(稳定、满壳层)
价电子
原子外层的芯电子层对相互作用贡献不大,价电子的
相互作用
决定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后的性质。
同一种原子,不同的结合类型中具有不同的电子云分布,因此呈现出
10
我们讲到:
原子外层的芯电子层对相互作用贡献不大,价电子相互
作用
决定了原子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原来中性的原子能够结合成晶体,除了外界的压力和温度 等条件的作用外,主要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的作用。没 有一种晶体结合类型,不是与原子的电性有关的。
下面我们来系统学习一下:18
各壳层容纳的电子数
19
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优先占据最低能态”
20
21
22
原子捕获电子的能力(电性)
一、电离能
定义:使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原子的电离能。 从原子中移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一电离能,从正1 价离子中再移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二电离能。
Na + 5.14 eV Na+ + e
23
电离能的大小可以用来度量原子对价电子的束缚强弱。 电离能越大,越难失去电子;电离能越小,越易失去电 子,金属性越强。 在一个周期内,从左到右,电离能不断增加。
24
二、电子亲和能
定义:一个中性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所释放出的能 量称为电子亲和能,亲和过程不能看成是电离过程的逆过程。 电子亲和能越大,那么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大。 电子亲和能一般随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大。因为原子半径小, 核电荷对电子的吸引力较强,对应较大的互作用势。

第二章晶体的结合

第二章晶体的结合

第二章-晶体的结合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1.试述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瓦尔斯和氢键的基本特征。

解:(1)离子键:无方向性,键能相当强;(2)共价键:饱和性和方向性,其键能也非常强;(3)金属键: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饱和性,其价电子不定域于2个原子实之间,而是在整个晶体中巡游,处于非定域状态,为所有原子所“共有”;(4)范德瓦尔斯键:依靠瞬时偶极距或固有偶极距而形成,其结合力一般与7r 成反比函数关系,该键结合能较弱;(5)氢键:依靠氢原子与2个电负性较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如O ,F ,N 等)相结合形成的。

该键也既有方向性,也有饱和性,并且是一种较弱的键,其结合能约为50kJ/mol 。

2.有人说“晶体的内能就是晶体的结合能”,对吗?解:这句话不对,晶体的结合能是指当晶体处于稳定状态时的总能量(动能和势能)与组成这晶体的N 个原子在自由时的总能量之差,即E E E N b -=。

(其中bE 为结合能,NE 为组成这晶体的N 个原子在自由时的总能量,0E 为晶体的总能量)。

而晶体的内能是指晶体处于某一状态时(不一定是稳定平衡状态)的,其所有组成粒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3.当2个原子由相距很远而逐渐接近时,二原子间的力与势能是如何逐渐变化的?解:当2个原子由相距很远而逐渐接近时,2个原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开始增大,但首先引力大于斥力,总的作用为引力,0f,而相互作r(<)用势能)(r u逐渐减小;当2个原子慢慢接近到平衡距离r时,此时,引力等于斥力,总的作用为零,0rf,而相互作用势能)(r u达到最小值;当(=)2个原子间距离继续减小时,由于斥力急剧增大,此时,斥力开始大于引力,总的作用为斥力,f,而相互作用势能)(r u也开始急剧增大。

r)(>4.为什么金属比离子晶体、共价晶体易于进行机械加工并且导电、导热性良好?解:由于金属晶体中的价电子不像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那样定域于2个原子实之间,而是在整个晶体中巡游,处于非定域状态,为所有原子所“共有”,因而金属晶体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较好。

固体物理第二章答案

固体物理第二章答案

第21. 有一晶体,平衡时体积为 0V ,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为0.如果相距为 r 的两原子互作用势为 ()n m r r a r u β+-= 证明(1) 体积弹性模量为 K=.90V mnU (2) 求出体心立方结构惰性分子的体积弹性模量.[解答]设晶体共含有 N 个原子,则总能量为U(r)=()∑∑i jij r u '21. 由于晶体表面层的原子数目与晶体内原子数目相比小得多,因此可忽略它们之间的基异,于是上式简化为 U=().2'∑jijr u N设最近邻原子间的距离为R 则有j ij a r =R再令 A ,1'∑=j m j m a A ,1'∑=jn j n a 得到 U=.200⎪⎪⎭⎫ ⎝⎛+-n n m m R A R A N βα 平衡时R=R 0,则由已知条件U(R 0) = 0U 得0002U R A R A N n n m m =⎪⎪⎭⎫⎝⎛+-βα 由平衡条件 0)(0=R dRR dU得021010=⎪⎪⎭⎫⎝⎛-++n nm m R A n R A m N βα. 由(1),(2)两式可解得.)(2,)(20000n n m m nR n m N U A nR n m N U A -=-=βα利用体积弹性模量公式[参见《固体物理教程》(2.14)式]K=0220209R R U V R ⎪⎪⎭⎫ ⎝⎛∂∂得K= ⎥⎦⎤⎢⎣⎡+++-n n m m R A n n R A m m N V 000)1()1(291βα = ⎥⎦⎤⎢⎣⎡-++-+-)(2)1()(2)1(2910000000n m N mR U R n n n m N nR U R m m N V nnm m = .900V mn U - 由于,00<U 因此,00U U -= 于是 K= .90V mnU (1) 由《固体物理教程》(2.18)式可知,一对惰性气体分子的互作用能为.)(126r B r A r u +-=若令 61,42⎪⎭⎫⎝⎛==A B B A σε,则N 个惰性气体分子的互作用势能可表示为⎥⎥⎦⎤⎢⎢⎣⎡⎪⎭⎫ ⎝⎛-⎪⎭⎫ ⎝⎛=6612122)(R A R A N r U σσε.由平衡条件0)(0=R dRR dU 可得 R .2616120⎪⎪⎭⎫ ⎝⎛=A A σ进一步得 .2)(122600A A N R U U ε-==代入K=.900V mn U 并取 m =6,n =12,V 300334R N =得 K=5126123233⎪⎪⎭⎫⎝⎛A A A σε.对体心立方晶体有 A .11.9,25.12126==A 于是.1.703σε=K 2. 一维原子链,正负离子间距为a ,试证:马德隆常数为2=μ1n2. [解答] 相距ij r 的两个离子间的互作用势能可表示成.4)(2n ijij ij r br q r u +=πμ设最近邻原子间的距离为R 则有 R a r j ij =, 则总的离子间的互作用势能 U=()∑∑∑-⎪⎪⎭⎫ ⎝⎛±-=jn jn j j j ij a bRa R q N r u N ''0'114[22πε. 基中 jja 1'±=∑μ 为离子晶格的马德隆常数,式中+;- 号分别对应于与参考离子相异和相同的离子.任选一正离子作为参考离子,在求和中对负离子到正号,对正离子取负号,考虑到对一维离子两边的离子是正负对称分布的,则有.413121112)1('⎥⎦⎤⎢⎣⎡+-+-=±=∑Λj ja μ利用正面的展开式 1n(1+x ),432432Λ+-+-x x x x 并令 1=x 得Λ+-+-41312111=1n(1+1)=1n2.于是,一维离子链的马德常数为2=μ1n23. 计算面心立方面简单格子的6A 和12A(1) 只计最近邻; (2) 计算到次近邻; (3) 计算到次近邻.[解答]图2.26示出了面心立方简单格子的一个晶胞.角顶O 原子周围有8个这样的晶胞,标号为1的原子是原子O 的最近邻标号为2的原子是O 原子的最近邻,标号为3的原子是O 原子的次次近邻.由此得到,面心立方简单格子任一原子有12个最近邻,6个次近邻及24个次次近邻.以最近邻距离度量,其距离分别为:.3,2,1===j j j a a a 由 .1,112'126'6⎪⎪⎭⎫⎝⎛=⎪⎪⎭⎫ ⎝⎛=∑∑jj j j a A a A图2.6 面心立方晶胞得(1) 只计最近邻时1211*12)1(66=⎪⎭⎫⎝⎛=A , 1211*12)1(1212\=⎪⎭⎫⎝⎛=A .(2) 计算到次近邻时.094.1221*611*12)2(,750.1221*611*12)2(121212666=⎪⎭⎫ ⎝⎛+⎪⎭⎫⎝⎛==⎪⎭⎫ ⎝⎛+⎪⎭⎫⎝⎛=A A(3) 计算到次次近邻时.127.12033.0094.1231*2421*611*12)3(,639.13899.0750.1231*2421*611*12)3(121212126666=+=⎪⎪⎭⎫ ⎝⎛+⎪⎭⎫ ⎝⎛+⎪⎭⎫⎝⎛==+=⎪⎪⎭⎫ ⎝⎛+⎪⎭⎫ ⎝⎛+⎪⎭⎫⎝⎛=A A 由以上可以看出,由于12A中的幂指数较大,12A 收敛得很快,而6A 中的幂指数较小,因此 6A 收敛得较慢,通常所采用的面心立方简单格子的 6A 和 12A 的数值分别是14.45与12.13.4. 用埃夫琴方法计算二维正方离子(正负两种)格子的马德隆常数. [解答]马德隆常数的定义式为 jja 1'±=∑μ,式中+、-号分别对应于与参考离子相异和相同的离子,二维正方离子(正负两种)格子,实际是一个面心正方格子,图 2.7示出了一个埃夫琴晶胞.设参考离子O 为正离子,位于边棱中点的离子为负离子,它们对晶胞的贡献为4*(1/2).对参考离子库仑能的贡献为图2.7二维正方离子晶格.121*4顶角上的离子为正离子,它们对晶胞的贡献为4*(1/4), 对参考离子库仑能的贡献为 .241*4-因此通过一个埃夫琴晶胞算出的马德隆常数为 .293.1241*4121*4=-=ν再选取422=个埃夫琴晶胞作为考虑对象,这时离子O 的最的邻,次近邻均在所考虑的范围内,它们对库仑能的贡献为,2414-而边棱上的离子对库仑能的贡献为 ,521*8221*4+- 顶角上的离子对为库仑能的贡献为 ,841*4-这时算出的马德隆常数为图 2.8 4个埃夫琴晶胞同理对932=个埃夫琴晶胞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为611.11841*41321*81021*8321*48458242414=⎪⎪⎪⎪⎭⎫ ⎝⎛-+-+⎪⎪⎭⎫ ⎝⎛-+-+⎪⎭⎫ ⎝⎛-=μ 对 1642=个埃夫琴晶胞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为614.13241*42521*81721*81021*8421*4184138108348458242414=⎪⎪⎪⎪⎭⎫ ⎝⎛-+-+-+⎪⎪⎭⎫ ⎝⎛-+-+⎪⎪⎭⎫ ⎝⎛-+-+⎪⎭⎫ ⎝⎛-=μ当选取 n 2个埃夫琴晶胞来计算二维正方离子(正负两种)格子的马德隆常数,其计算公式(参见刘策军,二维NaC1 晶体马德隆常数计算,《大学物理》,Vo1.14,No.12,1995.)为 [][].1,8411>+++=--n D C B A n n n n μ其中 ,21)1(,1)1(11111nB t A n n n t t n +-=+--=-=∑,1)1(1)1()2()1(1)1()1(2112212221112122122222222221⎪⎪⎪⎪⎪⎭⎫⎝⎛+--+--+-+-+--++⎪⎪⎭⎫⎝⎛+++-+⎪⎪⎭⎫ ⎝⎛+---n n n n n C n n ΛΛ.121)1()1(2181222222+-+-++++-=n n n n n D n n Λ5. 用埃夫琴方法计算CsCl 型离子晶体的马德隆常数(1) 只计最近邻 (2) 取八个晶胞 [解答](1) 图2.29是CsCl 晶胸结构,即只计及最近邻的最小埃夫琴晶胞,图2.29()a 是将Cs +双在体心位置的结构,图2.9(a)是将 Cl -取在体心位置的结构,容易求得在只计及最近邻情况下,马德隆常数为1.图2.29 (a )Cs 取为体心的CsC1晶胞,(b) C1取为体心的CsC1晶胞(2)图2.10是由8个CsCl 晶胞构成的埃夫琴晶胞,8个最近邻在埃夫琴晶胞内,每个离子对晶胞的贡献为1,它们与参考离子异号,所以这8个离子对马德隆常数的贡献为8埃夫琴晶胞6个面上的离子与参考离子同号,它们对埃夫琴晶胞的贡献是21,它们与参考离子的距离为32R 它们对马德隆常数的贡献为-()3/2*621图 2.10 8个CsCl 晶胞构成的一个埃夫琴晶胞埃夫琴晶胞楞上的12个离子,与参考离子同号,它们对埃夫琴晶胞的贡献是41它们与参考离子的距离为322R 它们对马德隆常数的贡献为-()3224/1*12埃夫琴晶胞角顶上的 8个离子,与参考离子同号,它们对埃夫琴晶胞的贡献是81它们与参考离子的距离为2R 它们对马德隆常数的贡献为 -()281*8,由8个CsCl 晶胞构成的埃夫琴晶胞计算的马德隆常数.064806.32)8/1(*8322)4/1(*123/2)2/1(*68=---=μ 为了进一步找到马德常数的规律,我们以计算了由27个CsCl 晶胞构成的埃夫琴晶胞的马德隆常数,结果发现,由27个CsCl 晶胞构成的埃夫琴晶胞的马德隆常数是0.439665.马德隆常数的不收敛,说明CsCl 晶胞的结构的马德隆常数不能用传统的埃夫琴方法计算.为了找出合理的计算方法,必须首先找出采用单个埃夫琴晶胞时马德隆常数不收敛的原因.为了便于计算,通常取参考离子处于埃夫琴晶胞的中心.如果以Cs +作参考离子,由于埃夫琴晶胞是电中性的要求,则边长为pa 2(p 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的埃夫琴晶胞是由(2p )3个CsCl 晶胞所构成,埃夫琴晶胞最外层的离子与参考离子同号,而边长为(2p +1)的埃夫琴晶胞是由(2p +1)3 个 CsCl 晶胞所构成,但埃夫琴晶胞的最外层离子与参考离子异号,如果以C1-作参考离子也有同样的规律,设参考离子处于坐标原点O ,沿与晶胞垂直的方向(分别取为x,y,z 图2.11示出了z 轴)看去,与参考郭同号的离子都分布在距O 点ia 的层面上,其中i 是大于等于 1的整数,与 O 点离子异号的离子都分布在距O 点(i -0.5)a 的层面上,图 2.11(a) 示出了同号离子层,图2.11(b)示出了异号离子层.图2.11 离子层示意图(a)表示同号离子层, O 离子所在层与 O '离子所在层相距ia(b)表示异号离子层, O 离子所在层和O ' 离子所在层相距(i -0.5)a当 CsCl 埃夫琴晶胞边长很大时,晶胞最外层的任一个离子对参考离子的库仑能都变得很小,但它们对参考离子总的库仑能不能忽略.对于由(2p )3个CsCl 晶胞所构成的埃夫琴晶胞来说,最外层有6*(2p )2个与参考离子同号的离子,它们与参考离子的距离为(1/2)pa ~(23)pa ,它们与参考离子的库仑能为a pe 024πε量级,这是一个相对大的正值.对于由(2p +1)3个CsCl 晶胞所构成的埃夫琴晶胞来说,离外层有6*(2p +1)2个与参考离子异号的离子,它们与参考离子的库仑能为a pe 024πε-量级,这是一个绝对值相对大的负值,因此,由(2p )3个CsCl 晶胞构成的埃夫琴晶胞所计算的库仑能,与由(2p +1)3个CsCl 晶胞构成的埃夫琴晶胞所计算的库仑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即每一情况计算的库仑能都不能代表CsCl 晶体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库仑能.因此这两种情况所计算的马德隆常数也必定有较大的差异,由1个CsCl 晶胞、8个CsCl 晶胞和27个CsCl 晶胞构成的埃夫琴晶胞的计算可知, CsCl 埃夫琴晶胞体积不大时,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为了克服埃夫琴方法在计算马德隆常数时的局限性,可采取以下方法,令由 (2p )3个CsCl 晶胞构成的埃夫琴晶胞计算的库仑能为1U ,由(2p +1)3个CsCl 晶胞构成的埃夫琴晶胞所计算的库仑能为1U ,则CsCl 晶体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库仑能可近似取作 )(2121U U U +=(1) 因子1/2 的引入是考虑除了(2p +1)3个CsCl 晶胞构成的埃夫琴晶胞最外层离子外,其他离子间的库仑能都累计了两偏,计算1U 和2U 时要选取体积足够大的埃夫琴晶胞,此时埃夫琴晶胞最外层离子数与晶胞内的离子数相比是个很小的数,相应的马德隆常数应为 )(2121μμμ+=(2) 其中:=1μ⎪⎪⎭⎫ ⎝⎛±∑i ja 1'是由(2p )3个CsC1晶胞构成的埃夫琴晶胞计算的值; =1μ⎪⎪⎭⎫ ⎝⎛±∑i ja 1'由 (2p +1)3 个CsC1晶胞构成的埃夫琴晶胞所计算成本的值.为简化计算,特选取晶胞边长a 为计算单位,由于,32a R =所以,23'μμ= ⎪⎪⎭⎫ ⎝⎛±=∑'''1i i a μ (3) 其中'i a 是某一离子到参点的距离与a 的比值.考虑到对称性,对选定的埃夫琴晶胞,把晶胞的离子看成分布在一个个以参考离子为对称心的正六面体的六个面上,体积不同的正六面六个面上的离子分别计算.由(2p )3个CsC1晶胞构成埃夫琴晶胞时,由分析整理可得,231111⎪⎪⎭⎫ ⎝⎛++=∑∑=-=p pi i p i i C B A μ (4) 由(2p +1)3个 CsC1 晶胸构成埃夫琴晶胞时,,231112⎪⎪⎭⎫ ⎝⎛++=∑∑=-=p pi i p i i D B A μ (5)其中:),1(''''22'2'p i i y x k A i x iy y x i <≤++-=∑∑(6)i A 表示与 O 点距离为ia 的6个面上所有的离子对马德隆常数的面贡献,因为这些离子与参考离子同号,故到负号.'x 、'y 是离子在平面 '''y x o 上的坐标, ''y x k 代表 6个面上等价离子的个数,其取值规则为:(1) 在角上(如E 点),即'x =i 且 'y = i. 时, ''y x k =8;(2) 在棱与坐标轴的交点(如 F 点),'x =i 且'y = 0或 'x =0且'y = 0时, ''y x k =6 (3) 在棱上的其他点(如H 、I 点)即不满足上述条件,且'x =i 或'y = i.时, ''y x k =12 (4) 在'O 点,即'x =0且'y = 0时, ''y x k =6(5) 在除'O 点外的面上的点(如J 点),即不满足上述条件时,''y x k =24.),1()5.0(5.05.05.05.022'2''''''p i i y x k B i x i y yx i ≤≤-++=∑∑-=-=(7)i B 代表距O 点距离为(i -0.5)a 的6个面上的离子对马德隆常数的贡献,因为这种些离子与参考离子异号,故取正号. 'x ,'y 是离子在平面'''y x o 上的坐标, '''y x k 代表这6个面上等价离子的个数,其取值规则为:(1) 在角上(如K 点),即'x =i 且 'y = i.时, '''y x k =8;(2) 在棱下(如L 、M 点),即不满足不述条件,且'x =i 或'y = i 时,'''y x k =12; (3) 在面上(如N 点)好不满足上述条件时, '''y x k =24.),(0022'2'"''''p i i y x k C i x iy i yx =++-=∑∑==i C 表示在边长为2pa 的晶胞最外层,即与参考离子相距pa 的6个面上的离子对马德隆常数的贡献,应取负号,与iA 的不同在于"''y x k的取值: (1) 在角上, "''y x k =''y x k /8; (2) 在棱上, "''y x k =''y x k /4; (3) 在面上, "''y x k=''y x k /2.),()5.0(5.05.05.05.022'2''''''''p i i y x k D i x i y yx i =-++=∑∑-=-=i D 表示在边长为2a p )1(+的晶胞最外层,即与参考离子相距(p +0.5)a 的离子层对马德隆常数的贡献,应取正号,与i B 的不同在于'''''yx k 的取值: (1) 在角上, '''''y x k ='''y x k /8; (2) 在棱上, '''''y x k ='''y x k /4; (3) 在面上, '''''y x k ='''y x k /2.表2.1给出了计算结果,给出的μ是由分别对应2p 和2p+1的1μ和2μ求得的,实际上, 1μ和2μ只需对应边长相近的埃夫琴晶胞即可,如取对应2p 和2p-1的埃夫琴晶胞也可得到一样的收敛结果,由以上数据可见,马德隆常数μ随晶胞边长的增大而迅速收敛.该方法适用于NaC1结构以外离子晶体马德隆常数的计算.6.只计及最近邻间的排斥作用时,一离子晶体离子间的互作用势为⎪⎪⎩⎪⎪⎨⎧±-=-)2(,)1(,)(22r e R e e r u R ρλ(1)最近邻(2)最近邻以外 式中ρλ,是常数,R 是最近邻距离,求晶体平衡时,原子间总的互作用势.[解 答]设离子数目为2N,以j ij a r =R 表示第j 个离子到参考离子i 的距离,忽略表面效应,则总的相互作用能可表示为U =N ⎥⎥⎦⎤⎢⎢⎣⎡+⎪⎪⎭⎫ ⎝⎛±-∑∑-ρλR j j e R a e 2' (∑表示最近邻)=N ,2⎥⎦⎤⎢⎣⎡+--ρλμR e Z R e其中⎪⎪⎭⎫⎝⎛±=∑j ia 1'μ 为马德隆常数,+号对应于异号离子,-号对应于同号离子;Z 为任一离子的最近邻数目,设平衡时R=R 0 ,由平衡条件,02020=⎥⎦⎤⎢⎣⎡+=-ρρλμR R e Z R e N dRdU 得.0202ρλμρR e Z R e -=平衡时的总相互作用为.1)(0020200⎪⎪⎭⎫⎝⎛-=⎥⎦⎤⎢⎣⎡+-=-R R e N e Z R e N R U R ρμλμρ 7. 设离子晶体中,离子间的互作用势为⎪⎪⎩⎪⎪⎨⎧±+-=最近邻以外最近邻,,)(22re R b R e r u m(1) 求晶体平衡时,离子间总的相互作用势能)(0R U (2) 证明: )(0R U 11-⎪⎪⎭⎫⎝⎛∝m mZ μ其中μ是马德隆常数,Z 是晶体配位数 [解答](1)设离子数目为2N , 以j ij a r =R 表示第j 个离子到参考离子i 的距离,忽略表面效应,则总的相互作用能可表示U =N ⎥⎥⎦⎤⎢⎢⎣⎡+⎪⎪⎭⎫ ⎝⎛±-∑∑m j j R b R a e 2'(∑表示最近邻) =N ,2⎥⎦⎤⎢⎣⎡+-m R b Z Re μ其中⎪⎪⎭⎫ ⎝⎛±=∑j i a 1'μ,为马德隆常数,+号对应于异号离子,-号对应于同号离子.Z 为任一离子的最近邻数目,设平衡时R=R 0由平衡条件,0102020=⎥⎦⎤⎢⎣⎡-=+m R R Zmb R e N drdUμ得10-m R Zmb=2e μ即1120-⎪⎪⎭⎫ ⎝⎛=m e Zmb R μ.于是,晶体平衡时离子间总的相互作用势能0U =).1(000--=⎥⎦⎤⎢⎣⎡+-m R NZbR b Z R Zmb N m m m(2)晶体平衡时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可进一步化为0U =.)()()1()1(1111121211--------=⎪⎪⎭⎫ ⎝⎛--m m m m mm m m m m mb Ze Nbm e Zmb ZNbm μμ由上式可知 .110-⎪⎪⎭⎫⎝⎛∝m mZ U μ8.一维离子链,其上等间距载有正负2N 个离子,设离子间的泡利排斥只出现在最近邻离子之间,且为b/R n,b,n 是常R 是两最近邻离子的间距,设离子电荷为q ,(1) 试证明平衡间距下 )(0R U =;114212002⎪⎭⎫⎝⎛--n R n Nq πε(2) 令晶体被压缩,使0R )1(0δ-→R , 试证明在晶体被压缩单位长度的过程中外力作功的主项为c 2δ其中c=;21)1(02R n q n -(3) 求原子链被压缩了2)1(0<<e e NR δδ时的外力[解答](1) 因为离子间是等间距的,且都等于R ,所以认定离子与第j 个离子的距离j r 总可表示成为R a r j j =ja 是一整数,于是离子间总的互作用势能⎥⎥⎦⎤⎢⎢⎣⎡-⎪⎪⎭⎫ ⎝⎛±-=⎥⎥⎦⎤⎢⎢⎣⎡+=∑∑n i in j j j R b a R q N r b r q N R U 214242)('202'0πεπεμ,其中+、-分别对应相异离子和相同离子的相互作用.一维离子晶格的马德隆常数(参见本章习题2)为=⎪⎪⎭⎫ ⎝⎛±∑i ia 1'21n2. 利用平衡条件0)(0=R dRR dU得到b=nq 01-n 0241n2R πε,)(R U =⎪⎪⎭⎫ ⎝⎛---n n nR R R Nq 102141n22πε. 在平衡间距下⎪⎭⎫⎝⎛--n R Nq R U 1141n22)(0020πε.(2) 将互作用势能在平衡间距附近展成级数Λ+-⎪⎪⎭⎫ ⎝⎛+-⎪⎭⎫⎝⎛+=202200)(21)()()(0R R dR U d R R dR dU R U R U R R 由外力作的功等于晶体内能的增量,可得外力作功的主项为W=20220)(21)()(0R R dR U d R U R U R-⎪⎪⎭⎫ ⎝⎛=-, 其中利用平衡条件,将R=R )1(0δ- ,代入上式,得到W=δδπε)2(421)1(2102002NR R n q n ⎥⎥⎦⎤⎢⎢⎣⎡-. 晶体被压缩单位长度的过程中,外力作的功的主项δ02W NR =δπε⎥⎥⎦⎤⎢⎢⎣⎡-2002421)1(21R n q n 令c=202421)1(R n q n πε-(CGS)得到在晶体被压缩单位长度的过程中,外力作的功的主项为2δc . (3)设e δδ=时外力为F e ,由于在弹性范围内,外力与晶格的形变成正比,所以 F= )2(0δαNR , F e = )2(0e NR δα,其中α为比例系数离子链被压缩e NR δ02过程中外力作的功W e =δδαδδd NR NR Fdx e eNR e 020002)]2([0⎰⎰== e e e F NR NR δδα022022121)2(=.由于 W e =)2(20e eNR c δδ,所以离子链被压缩了e NR δ02时的外力为F e =202)1(21R n n q c ee δδ-=.9.设泡利排斥项的形式不变,讨论电荷加倍对NaC1晶格常数,体积弹性模量以及结合能的影响。

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

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

固体材料是由大量的原子(或离子)组成约1 mol / cm 3原子(或离子)结合成晶体时,外层电子作重新分布,外层电子的不同分布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结合力.Na Cl +=NaCl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结合力类型决定了晶体的微观结构乃至宏观物理性质.本章主要介绍不同结合类型中原子间相互作用与晶体内能、晶体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共价键结合(金刚石)--原子间束缚非常强,导电性差金属键结合(金属Cu )--对电子束缚较弱,良导体——原子的电子分布核外电子的分布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1s、2s、2p、3s、3p、4s、3d、4p、4d……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一轨道中只能客纳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洪特规则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原子的电子分布_----电离能_----电离能_----电离能_----电子亲和能_----原子电负性_----原子电负性2.Pauling鲍林提出的电负性计算方法(较通用):_----原子电负性•横向•电离能•亲和能•电负性按结合力的性质和特点,晶体可分为5种类型:离子晶体(离子结合)共价晶体(共价结合)金属晶体(金属结合)氢键晶体(氢键结合)如何理解各种晶体呢?离子晶体:正离子与负离子的吸引力就是库仑力.共价结合:靠近的两个电负性大的原子各出一个电子形成电子共享的形式.金属结合:原子实依靠原子实与电子云间的库仑力紧紧地吸引着.氢键结合:氢先与电负性大的原子形成共价结合后, 氢核与负电中心不在重合, 迫使它通过库仑力再与另一个电负性大的原子结合.分子结合:电偶极矩把原本分离的原子结合成了晶体. 电偶极矩的作用力实际就是库仑力.可见, 所有晶体结合类型都与库仑力有关.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结合力的共性吸引力排斥力库仑引力库仑斥力泡利原理引起(1)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是原子间距离r 的函数.注:(2)吸引力是长程力,排斥力短程力.(3)当r =r 0时, 原子间合力为零, 原子处于平衡.类比于弹簧振子()()⎟⎠⎞⎜⎝⎛−−=−=++11n m r nB r mA dr r du r f 为什么排斥力是短程力?()()()B A r u r u r u +−=+=()()⎜⎛−−=−=nB mA r du r f设晶体中第i个原子与第j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u(r)为ij()()∑∑∑==NNNr u r u U 1晶体的结合能:()()∑=N r u Nr u晶格常数由于晶格具有周期性,设临近两原子间距R,则晶体体积可写成体弹性模量单位压强引起的体积的相对变化率。

第二章晶体的结合 ppt课件

第二章晶体的结合  ppt课件

ppt课件
6
3.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金属键:由(带负电)电子云与沉浸在其 中的(带正电)原子实之间的库仑作用而 形成的键。(说明在下一页)
配位数:1)面心立方堆积(Cu,Ag)
六角密堆积(Mg,Zn),12
2)体心立方。(Li,Na……)8
特点:
1)无明显的方向性和饱和性。(要求排列 紧密,势能最低)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引力和斥力都与r有关
1)当 r 时r0,引力>斥力,总体表现为引力 2)当 r 时r0,引力=斥力,引力和斥力抵消 3)当 r 时r0,引力<斥力,总体表现为斥力
ppt课件
14
u((r)r)
2.引力和斥力的来源
• 引力:异性电荷之间的 库仑引力
f (r)
• 斥力:
配位数:12或8
特点:结合能小,熔点低,硬度小,无方向性和 饱和性
ppt课件
9
晶格节 粒子间
物理性质
举例
点粒子 作用力 熔点 硬度 导电性
离子晶 离子 离子键 高

好 氯化


原子晶 原子 共价键 高

差 金刚


金属晶 原子 金属键 高

好铬
体离子Biblioteka 低小钾分子晶 分子 分子力 低

差 惰性气
另一个价电子则比较自由地在整个平面层上活 动,具有金属键的性质。
层与层之间主要靠分子间的瞬时偶极矩相互作 用而结合。
ppt课件
12
7. 晶体的结合类型与原子电性的关系:
原子结合成晶体的种类主要取决于原子对价电子的 束缚能力。

当电离能较小的同种原子形成晶体时价电子

晶体的结合

晶体的结合
电负性:是衡量原子得失电子难易的物理量. 定义式为: 电负性=0.18(原子电离能+电子亲和势)
电离势:一个原子失去一个最外层电子所需的能量. 电子亲和势:一个中性原子 获得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所放出的能 量.
电负性可用来定性判断形成晶体所采取的结合类型:
1.当2个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值较大时,晶体结合往往采取离子键,由周期表的最 左端与最右端的元素结合成晶体,主要是离子键.
目录
(3)范德瓦尔斯力在其他晶体中也存在,但是由于太弱可以忽略.
(4)由于范德瓦尔斯力很弱,所以分子晶体结合能低,晶体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熔点低.
5.氢键晶体
(1)氢原子只有一个价电子,一般只能与一个原子相互作用形成 共价键. (2)在氢键晶体中,氢原子可以和2个电负性较大而原子半径较 小的原子相结合,这种特殊的结合称为氢键. (3)由于氢核很小,只能容许2个原子从两边靠拢,固氢键既有方 向性,又有饱和性.
通常由金属性很强的元素和氧化性很强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如卤族元素和碱金属 元素,氧族元素和碱土金属元素. 具有闭合的电子壳层,离子键没有方向性;离 子键之间的作用很强,具有相当高的强度、硬度和熔点,而导电性、热膨胀系数 小.大多数离子晶体对可见光是透明的,在远红外区有一特征吸收峰
2.共价晶体(原子晶体)
K V dP dV
K
V
d 2U dV 2
把由N个原子组成的晶体体积表示城最近邻原子间距R的函数:
V Nv NR3 目录
式中 为与晶体结构有关的因子(如面心立方结构,
2) 2
在平衡位置时,R=R0,V=V0,近似认为P=0,得:
dU
( dV
)V0
0

dU ( dR ) R0

1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答案(共90道题)解读

1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答案(共90道题)解读

目录第二章晶体的结合题目(共90道题) (2)一、名词解释(共12道题) (2)二、简答题:(共33道题) (3)三、作图题(共2道题) (12)四、证明题(共8道题) (13)五、计算题(共35道题) (22)第二章晶体的结合题目(共90道题)一、名词解释(共12道题)1.晶体的结合能答:一块晶体处于稳定状态时,它的总能量(动能和势能)比组成此晶体的N个原子在自由状态时的总能量低,两者之差就是晶体的结合能。

2.电离能答:一个中性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3.电子的亲和能答:指一中性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4.电负性答:描述化合物分子中组成原子吸引电子倾向强弱的物理量。

5.离子键答:两个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元素结合形成晶体时,电负性小的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电负性大的得到电子形成负离子,这种靠正、负离子之间库仑吸引的结合成为离子键。

6.共价键答:量子力学表明,当两个原子各自给出的两个电子方向相反时,能使系统总能量下降,从而使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由此形成的原子键合称为共价键(原子晶体靠此种键相互结合)。

7.范德瓦尔斯键答:分子晶体的粒子间偶极矩相互作用以及瞬时偶极矩相互诱生作用称为范德瓦耳斯力。

8.氢键答:氢原子处于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氟、氧、氮、氯等)之间时,可同时受两个原子的吸引而与它们结合,这种结合作用称为氢键。

9.金属键答:在金属中,组成金属的原子的价电子已脱离母原子而成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为整个晶体共有,而剩下的离子实就好像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

自由电子与离子实间的互相吸引作用具有负的势能,使势能降低形成稳定结构。

这种公有化的价电子(自由电子)与离子实间的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10.葛生力答:葛生力是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11.德拜力答:德拜力是非极性分子被极性分子电场极化而产生的诱导偶极矩间的相互作用。

12.伦敦力答:伦敦力:非极性分子的瞬时偶极矩间的相互作用。

晶体的结合和弹性分解

晶体的结合和弹性分解


0 由此式可以决定原子间的平衡距离r0
另一重要参量是有效引力最大时,两原子间的距离rm;
df(r)
d2u(r)

0
dr rm
dr2 rm
距离rm在势能曲线的转折点
结合力的一般性质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 两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常用幂函数来表达,即
u(r) A B rm rn
r:两原子的距离;
电负性表征原子束缚价电子能力的强弱。 同一主族不同原子的性质相近,不同主族中的原子失电子难 易程度不同。
一、原子的电子分布
原子的电负性
电子组态 泡利不相容原理 洪特规则 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组态
原子的电负性
定义:给定原子所有电子的主量子数n和轨道量子 数l的组合。 主量子数n=1、2、3、 … 轨道量子数l=0、1、2、3、 …(n-1)
A、NaCl结构:
晶体的结合类型
结合成晶体时,Na原子的价电子转移到Cl原子上,形成Na+和 Cl-(都具有满壳层电子结构)。Na+和Cl-各自构成面心立方布拉 菲晶格,沿晶胞基矢方向相互移动半个晶格常数套构形成氯化钠 结构。Na+和Cl-相间排列,以异号离子为邻。
B、氯化铯结构
晶体的结合类型
结合成晶体时,Cs原子的价电子转移到Cl原子上, 形成Cs+和Cl-(都具有满壳层电子结构)。Cs+和Cl各自构成简单立方布拉菲晶格,沿体对角线方向相互 移动1/2对角线长度套构形成氯化铯结构。Cs和Cl-相 间排列,以异号离子为邻。
金属键使金属原子结合形成晶体,称为金属晶体。
晶体的结合类型
金属键及金属晶体的特点 1、金属键强度低于离子键强度; 2、金属键对原子排列的具体形式没有特殊要求,原子排 列越紧密,库仑势能越低。晶体体积越小,负电子云密 度越高,库仑相互作用势能越低,晶体结合越稳定(体 积效应);

固体物理 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

固体物理 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固体物理第二章晶体的结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二章晶体的结合填空体1. 晶体的结合类型为:共价结合、离子结合、分子结合、金属结合和氢键结合。

2. 共价结合的特点方向性和饱和性。

3. 晶体中原子的相互作用力可分为两类吸引力和排斥力。

4. 一般固体的结合可概括为范德瓦耳斯结合、金属结合、离子结合和共价结合四种基本类型。

5. 金属具有延展性的微观根源是金属原子容易相对滑动。

6. 石墨晶体的结合涉及到的结合类型有共价结合、氢键结合和金属结合。

7. GaAs晶体的结合涉及到的结合类型有共价结合和离子结合。

二、基本概念1. 电离能始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2.电子的亲和能电子的亲和能:一个中性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所释放出的能量。

3.电负性描述化合物分子中组成原子吸引电子倾向强弱的物理量。

4.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所形成的化学键。

5.离子键两个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元素结合形成晶体时,电负性小的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电负性大的得到电子形成负离子,这种靠正、负离子之间库仑吸引的结合成为离子键。

6. 范德瓦尔斯力答:分子晶体的粒子间偶极矩相互作用以及瞬时偶极矩相互诱生作用力称为范德瓦耳斯力。

7.氢键答:氢原子处于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氟、氧、氮、氯等)之间时,可同时受两个原子的吸引而与它们结合,这种结合作用称为氢键。

8.金属键答:在金属中,组成金属的原子的价电子已脱离母原子而成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为整个晶体共有,而剩下的离子实就好像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

自由电子与离子实间的互相吸引作用具有负的势能,使势能降低形成稳定结构。

这种公有化的价电子(自由电子)与离子实间的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固体物理:第二章 晶体中原子的结合总结

固体物理:第二章  晶体中原子的结合总结

结合力: 共价键
饱和性
(2)金属晶体
方向性
结构:第Ⅰ族、第Ⅱ族及过渡元素晶体都是典型的金属晶体。
结合力:金属键。 多采取配位数为12的密堆积,少数金属为体心立方结构, 配位数为8。
(3)氢键晶体
结构:氢原子同时与两个负电性较大,而原子半径较小
的原子(O、F、N等)结合,构成氢键。 A H
B
氢键具有饱和性。
(2)结合力:离子键。
(3)配位数; 最大为8 。 离子晶体一定是复式晶格。
(4)互作用势能:
U N ( q2 2 4π 0 R
B Rn
)
Nj '
1 aj
(5)体积弹性模量
K
q2 72π0 R04
(n
1)
马德隆常数
(6)结合能
Eb
N q2 8π0 R0
(1
1) n
(7)离子半径 单价离子半径:
4. 已知某晶体两相邻原子间的互作用能可
表示成
u(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rm
b rn
1) 求出晶体平衡时两原子间的距离; 2)
平衡时的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
3)若取m=2, n=10, 两原子间的平衡距离为
3Å, 仅考虑二原子间相互作用时的离解能为
4ev,试确定a及b的值;
共价键
元素和化合物结合的规律
1.电离能: 中性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价离子时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一 电离能,从+1价离子再移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为第二电离能。
2.电子亲和能 中性原子获得电子成为-1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3.负电性: 负电性=0.18(电离能+亲和能) 原子的负电性的大小表示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IA 、IIA、 IIIB负电性低的元素对电子束缚较弱,价电子 易于摆脱原子束缚成为共有化电子,因此在形成晶体时便采取 典型的金属结合。 IVB、 VB具有较强的负电性,它们束缚电子的能力较强, 适于形成共价结合。 周期表左端的元素负电性弱,易于失去电子;而右端的元 素负电性强,易于获得电子,因此它们形成离子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
原子、分子是以怎样的相互作用结合成晶体的 ?
晶体结合的基本形式与固体材料的结构以及物理、化学性质都有密切的 关系。确定晶体的结合形式是研究固体材料性质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掌握晶体的结合类型、结合力和结合能。
第二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的结合
§1 原子的负电性
§2 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3 晶体结合类型
理论值 72.766 实验值 元素 理论值 实验值
120 312-315
0±20 141
Na Mg Al
52 52.9 -230 <0 48 44
Si P S
134 120 75 74 205 200. 4
Cl Ar
343 3487 -35 <0
K
45 48.4
Ca
-156 <0
电子亲和能可以用来表示原子对价电子的束缚强弱。
U ( r ) 0 r
这种经典处理方法要求:1)原子具有封闭的电子壳层结构;
2)封闭壳层结构的电子分布是球对称的
§2 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3.晶体的弹性性质
原子间的平衡距离 与晶格常数有关,而原子间最大吸引力与晶体的抗 张强度有关。知道了晶体的总的相互作用能,我们可以求出晶体的某些 性质。
1)压缩系数和体积弹性模量
则平衡时晶体的体积弹性模量:
2U r 2 1 2U K V ( 2 )( ) |ro ( 2 ) |ro r V 9 N ro r
1 A B K [m(m 1) m 2 n(n 1) n 2 ] 9 N ro ro ro
1 A 1 Amro [m(m 1) m 2 n(n 1) n 2 9 Nro n ro ro
§1 原子的电负性
4.电负性
为了统一地衡量不同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引入了电负性的概念,一般选定某原子的电负性为参 考值,把其他原子的电负性与此参考值相比较。 穆力肯定义
原子的电负性=0.18(电离能+亲和能) 单位:电子伏特
泡利定义
E(A-B)=[E(A-A)*E(B-B)]1/2+96.5(xA+xB) 单位:kJ/mol
U 0 W W
晶体的内能+吸引势能+排斥势能 =系统的总能量
分散原子的总能量:看做零点 计算结合能的关键在于计算内能,需用薛定谔方程,复杂,下面介绍一种简化处理
§2 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两原子i、j的原子的相互作用能:
这里rij是原子i和原子j之间距离 由N个原子组成的晶体总的互作用势能可以视为是原子对间的互作用势 能之和。则晶体内能,即
1 A A [m(m 1) m 2 m(n 1) m 2 ] 9 Nro ro ro
nm
]

K
1 A m(n m) A m [ ( m 1 ) ( n 1 )] 9 Nro ro m 2 9 N ro m3
mn A n m mn | U c | ( ) 3 m 9 N ro ro n 9 N ro 3
固体物质是由原子、房租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些相互作
用的核心是化学键。化学键的形成机制主要决定于原子的电子的位形和组成 晶体的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
§1 原子的电负性
一、原子的电负性 1.原子的电子分布 原干的电子组态,通常用宇s、p、d、…来 表征角量子数l=o、1、2、…,字母的左边的数 字是轨道主量子数,右上标表示该轨道的电子数 目.如氧的电子组态为 核外电子分布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待规则. 泡利不相容原理 洪特定则
吸引势
a b u (r ) m n r r
b rn
排斥势
对上述相互作用势(近似)表达式进行求在平衡位 置处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的关系可以得到: m<n
排斥作用是短程效应。
§2 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相互作用力
两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近似)表达式:
ma m 1 r
吸引力
nb r n 1
§1 原子的电负性
3.电子亲和能
一个中性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所释放出的能量称为电子亲和能, 亲和过程不能看成是电离过程的逆过程。
元素 单位:kJ/mol
H
72.9
He Li Be B C
-21 <0 59.8 59.8 240 <0 29 23 113 122
N
-58
O
F
322
Ne
-29 <0
典型的共价晶体有C、Si、Ge等。
§3
晶体的结合类型及特性
二、 离子结合
1.离子晶体的特征
一种容易失去电子的元素和一种容易俘获电子的元素 结合在一起,其中一个变成正离子,另一个变成负离 子,最终形成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结合过程中的动力显然是正负离子之间 的静电库仑力。一种离子的最近邻只能为异号离子。
N个原子的总的相互作用能:
U 1 2 i
u (r )
ij j
假定一:晶体中两个最近邻原子间作用为主要部分 假定二:晶体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相比可忽略。(晶体无限大)
U
N u (rij ) 2 j
§2 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i≠j,表示不同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系数1/2的出
现是为了消除一种相互作用两个表示形式的问题。 宏 观 量 和 微 观 量 的 桥 梁
§2 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晶体结合的一般特征:
§2 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一、结合力的共性 1.相互作用势
吸引作用— 异性电荷间 的库仑吸引 力
排斥作用——同性电荷间的库仑斥力及 由泡利原理引起的排斥作用
两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近似)表达式:
r为两个原子间的距离, a、b、m、n为大于零的常数,
a m r
原子外层电子没有(或只有很小)变化
§3
晶体的结合类型及特性
一、 共价结合 由电负性较大的同种原子结合成晶体时,最外层的电 子都不会脱离原来的原子,称这类晶体为原子晶体-共价
晶体。
两个原子接近时,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单电子可以相 互配对(两原子轨道重叠),使电子云密集于两核间,系统能 量降低,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联结两个原子的一对电子称为配对电子,电子配对 的方式(或结构)称为共价键。
§3
杂化轨道理论:
晶体的结合类型及特性
碳的1个2s电子先激发到2p轨道,形成四个未配对价电子(2s, 2px, 2py, 2pz),然后这四个轨道相互混合,重新组成四个新的未配对的 sp3杂化轨道: ψ1 = 0.5(2s + 2px + 2py + 2pz) ψ2 = 0.5(2s - 2px - 2py + 2pz)
ψ3 = 0.5(2s - 2px + 2py - 2pz)
ψ4 = 0.5(2s + 2px - 2py - 2pz)
这四个杂化轨道分别沿四面体的四个对称方向。
§3
1、sp 杂化
晶体的结合类型及特性
由一个ns轨道和一个np轨道参与的杂化称为sp杂化, 所形成的轨道称为sp杂化轨道。每一个sp 杂化轨道中
sp3杂化轨道的特点是每个杂化轨道中含有1/4的s 轨
道和3/4 的p 轨道成分,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 109°28’。当四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其它四个相同 原子的轨道重叠成键后,就形成正四面体形的分子。
§3
晶体的结合类型及特性
共价结合使两个原子核间出现一个电子云密集区, 降低了两核间的正电排斥,使得体系的势能降低,形成 稳定的结构。 由于共价键的饱和性,结合力强,共价晶体的硬度 高,熔点高,热膨胀系数小,导电性差。又由于共价键 的方向性,共价晶体硬而脆,不能明显弯曲。
§2 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抗张强度 晶体所能负荷的最大张力,叫抗张强度
f (r ) r
rm
2 u (r ) r 2
rm
0
U Pm ( ) Vm V
2U 0 2 V
§3
晶体的结合类型及特性
化学键 晶体中原子间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 分为两大类: 强键(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原子外层电子进行重新分布 弱键(物理键)——范德瓦尔斯键、氢键
规定氟的电负性为4.0
§1 原子的电负性
元素 Pauling Mulliken 元素 Pauling
H He Li Be
2.2 0.98 0.94 1.57 1.46
B
C
N
3.04 2.33
O
3.44 3.17
F
3.98 3.91
Ne
-
2.04 2.55 2.01 2.63
Na Mg Al
0.93 1.31 1.61
Si
1.90 2.44
P
S
Cl Ar
3.16 3.00 -
K
0.82 0.80
Ca
1.0 -
2.19 2.58 1.81 2.41
Mulliken 0.93 1.32 1.81
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同一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电负性增
大;周期表越往下, 一个周期内重元素的电负性差别较小,过度元素的电负性彼 此比较接近。 通常把元素易于失去电子的倾向称为元素的金属性,把元素易于获得电子的倾 向称为元素的非金属性。因此电负性小的是金属元素,电负性大的是非金属元素。
含有1/2的s轨道成分和1/2的p轨道成分,杂化轨道间的
夹角为180°。两个sp杂化轨道与其它原子轨道重叠成 键所形成的分子,其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3
晶体的结合类型及特性
§3
晶体的结合类型及特性
2、sp2 杂化 由一个ns轨道和两个np 轨道参与的杂化称为sp2 杂化,所形成的三个杂化轨道称为sp2 杂化轨道。每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