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及其在三江盆地的应用
叠前逆时深度偏移技术在江苏高陡构造地区的应斥
第37卷第5期2015年9月物採#异&木COMPUTING TECHNIQUESFOR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Vol. 37 No. 5Sept2015文章编号:1001-1749(2015)05-0634-05叠—逆时}米度偏移技术在江苏局陡构造地区的应用王丽,王芳琳,赵传雪,陈海洋,秦艳艳(江苏油田物探技术研究院,南京 210046)摘要:叠前深度逆时偏移技术是一种基于精确波动方程的偏移技术,不受地下倾角和介质横 向速度变化的影响。
江苏油田苏北盆地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断裂系统发育,用常归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很难准确成像,针对此实际情况,对陈堡三维进行了叠前逆时深度偏移处理,结果表明,在高陡倾角处断面成像上,叠前逆时深度偏移剖面较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剖面的品 质有很大提高,断面清晰,断层归位准确,为后续解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叠前深度逆时偏移;高陡倾角构造;速度模型中图分类号:P 631.4 文献标志码:A D O I:10. 3969/j. issn. 1001-1749. 2015. 05. 150引言江苏油田苏北盆地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勘探层 系多,目前勘探工作已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油 气勘探逐渐向剩余资源量主要集中的地表条件复杂 区、地下复杂构造带、内斜坡深层、边缘外坡、低凸 起、低渗透、低品位、隐蔽油气藏等新类型勘探领域进军,勘探对象日趋多样化,勘探工作日益复杂化,叠前深度逆时偏移技术是一种基于完整双程波动方 程的偏移方法,可对任意高陡倾角与复杂地质条件成像,是现行偏移方法中最精确的一种,是解决复杂 构造成像问题的理想工具之一[1],我们应用T su n am i叠前深度逆时偏移软件 ,对苏北盆地陈堡地区三 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
逆时偏移所用的三维全波动方程表达式为:32u,32u,32u _132udx23y2狕狏2狋2式中;u(狓,狔,狕狋为波场函数;狏(狓,狔,狕)为介质速度2。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195随着我国油气资源的进一步消耗,发现新探区成为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而复杂地表和复杂地质条件地区的资料由于以前处理技术落后成像效果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因此运用新的处理手段对老资料进行重新处理,能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挖掘这些地区的勘探潜力,而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对横向速度变化剧烈,地震资料较差的数据成像有很大的提升效果是解决复杂构造成像的一种有效手段。
1 方法原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建立在构造起伏及横向速度剧烈变化的基础上,是一种真正的全三维成像技术。
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遵守波的反射、绕射和折射定律,符合斯奈尔定律,适应于复杂地质条件的成像问题。
生产中常用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是克希霍夫积分法。
实现方法是,将地下地质体分成均的面元网格,然后计算地下不同面元网格与地面每一个炮点位置之间的旅行时,产生走时表,使用射线追踪技术计算出的走时表和叠前数据道集,计算出地面炮点和接收点到地下成像点到的几何扩散因子以及相应的走时最后在偏移孔径范围内对时距曲面进行加权叠加,实现最终成像。
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算式为:作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的叠前深度偏移,相对于叠前时间偏移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及陡倾角等复杂地区地震资料成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突破了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前时间偏移等传统处理方法的应用条件限制。
2 深度偏移处理的关键步骤2.1 时间域构造模型建立层位解释原则如下:1)第一层反射的最大偏移距应小于该层的最大深度。
2)层位拾取应选择能量强、连续性好的同相轴追踪,最好一个地质时代界面的反射或者是一大套地层的速度界面。
3)层与层之间的厚度不能太薄。
4)层位解释后得到的间域构造模型是每一层的时间域构造平面图的。
2.2 初始速度模型建立为了使速度能够迅速收敛、逼近地下正确的地质模型需要有一个较准确的初始速度模型,GeoDepth提供了RMS 速度转换的方法:2.3 速度模型优化初始模型往往是不够精确,为了得到一个跟地下地质情况相吻合的速度模型,需要通过多次迭代收敛、优化层速度模型,直至每CRP道集成像结果一致为止。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及应用效果
射.位置是沿地层下倾方向偏离了反射点的真实 1 叠前时间偏移的适应范围 - 4 位置的, 这种现象就称为偏移。 地震剖面的偏移归 根据不 同的地下地质情况 , 采用不同的偏移 位, 就是把水平叠加剖面上偏移了的反射层 , 进行 方法( 见表 1o “ 反偏移”使地层的真实位置形态得到恢复 , , 有时 1 .地震资料品质 : .1 4 静校正问题得到较好的 常常把这一工作也成为“ 偏移” 。以前, 大量的偏移 解决, 原始资料有一定的信噪比, 振幅比较均衡。 方法是针对第 2 问题进行的,即利用已经得到 个 1. . 速度模型简单而地层构造相对复杂。 4 2 的水平叠加剖面资料作为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偏移 2叠前 时间偏移基本处理 流程及几个关键 处理。因为所用资料已进行了共 中 点叠加, 所以 因素 叠前时 间偏移处理流程 第—个问题已经存在 , 而且不能解决。 这类办法统 称为叠加偏移或称先叠后偏 , 叠后偏移等等。 1 叠前时间偏移基本原理。 _ 2 叠前时间偏移方 法则是从最原始的野外资料开始 , 在共反射点道
叠前时间偏移的作用叠前偏移避开了叠后偏移严格的零炮检距的限制从而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实现了共反射点偏移归位确保了同相轴叠加得到了更加准确的均方根速度场构造空间位置更准确偏移之后的共反射点道集可以用于和波阻抗等叠前反演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均方根速度场转为层速度可以作为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初始速度模型偏移叠加数据可以用于叠前深度偏移建立地质模型
!
前 言
随着地球物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 全 球各大地球物理服务公司为进一步提高复杂构造 成像精度; 获取更真实的叠前地震信息 , 大力开展 了以 叠前偏移为主导 的处理技术 的攻关和实践 。 在近几年的全球油气勘探方面取得 了明显 的效 果, 石油公司追求勘探效益最大化推动了叠前偏 移技术的发展。目前, 叠前偏移已被国际各大地球 物理公司广泛使用。0世纪 7 年代提出的叠前偏 2 0 移理论得以大规模实现而成为常规的处理手段。 1叠前时间偏移基本原理 1 叠后时间偏移存在的不足。 . 1 叠后时间偏移 在地震 资料处理成像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般来说 , 它可以大致反映地下构造形态, 但在构 造较为复杂, 速度场横 向变化剧烈的地区 , 由于受 到常规叠加处理两个严格的假设条件限制 , 因此 , 叠后时间偏移的 处理方法难以见到很好的效果。 常规叠加处理两个假设条件: 第一因为动校 正是从水平层模型导出的,所以在进行动校正时 都假设反射波到达时距曲线满足水平层状这个条 件。 第二是共中 心点叠加剖面是零炮检距剖面。 因 此叠后时间偏存在以下问题: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浅析
偏移使倾斜反射归位到它们真正的地下界面位置,并使绕射波收敛,即可以提高空间分辨率。
按所处理的地震资料是否做过水平叠加划分为叠后偏移和叠前偏移两大类。
其中,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主要的特点:①实现这种技术所需的软硬件成本合理。
②对偏移速度场无过高的要求。
③配套技术比较成熟和完善。
方法原理:叠前时间偏移与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一样,都是基于三大数学工具,即Kirchhoff积分、有限差分和Fourier变换。
从原理和适用性上分析,叠前时间偏移是基于绕射叠加或Claerbout的反射波成像原则,是一种成像射线成像(DMO是法向射线成像)。
下面详细叙述有关叠前时间偏移的各种方法。
该方法一般在共炮点道集上进行,对二维和三维叠前偏移做法是一致的。
(1)该方法的步骤是将共炮点记录从接收点上向地下外推。
外推时要先确定本道集可能产生反射波的地下空间范围,这个范围可以根据倾角、记录长度和道集的水平范围进行估算。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估算偏移孔径的反过程。
对向地下延拓的空间范围做一些模拟估算是必要的。
外推时使用一般Kirchhoff积分表达式:(1)式中R为从地下(x,y,z)点到地面点()的距离。
这样求出的结果,等于从地面某个炮点激发,在地下(x,y,z)点上接收的反射波记录。
在这个记录上有(x,y,z)点产生的反射波和z深度以下的界面产生的反射波。
我们应当做的是把(x,y,z)点处的反射波放到该点上。
但是,在该点的记录还有很多其它深度点上的反射波。
因此,如何从这个点用积分公式延拓计算出地震道u(x,y,z,t),并从中取出用于在该点成像的波场值,这就是下一步的工作。
(2)计算从炮点O到地下R(x,z)点的地震波入射射线的走时。
这可以用均方根速度去除炮点至地下R点的距离近似求出。
或者用射线追踪法求取,就更准确。
用求出的下行波的走时到u(x,y,z,t)的延拓记录的时刻取出波场值做为该点的成像值。
(3)将所有的深度点上的延拓波场都如第二步那样提取成像值,组成偏移剖面就完成了一个炮道集的Kirchhff积分法偏移。
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544·
物 探 与 化 探
30卷
———Part III[ J ]. The Leading Edge , 1997, 16 ( 8) : 875. [ 3 ] 熊翥. 复杂地区地震数据处理 [M ]. 北京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地震偏移成像技术一般可分为叠后偏移和叠前 偏移 ,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地下地质构造能准确成像 。 随着油气勘探目标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 ,对地震成 像的 精 度 提 出 了 越 来 越 高 的 要 求 。在 共 中 心 点 CM P ( common m id point)叠加基础上的叠后偏移剖 面已不能适应地质解释的要求 ,为此 ,叠前偏移已成 为地震资料处理的基本要求 。叠前偏移又分时间偏 移和深度偏移 。叠前时间偏移与叠前深度偏移虽然 都能适应非水平层状的地质界面 ,但它们对速度模 型的适应程度是不同的 。由于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 模型的精度要求远比叠前时间偏移对速度模型精度 要求要高 ,所以在实际的资料处理中 ,还是以叠前时 间偏移为主 [ 1 ] 。笔者从分析倾斜反射界面下 CM P 道集与 CRP ( common reflection point)道集的不同出 发 ,介绍叠前时间偏移的实现过程及其特点 。与叠 后时间偏移相比 ,它不仅能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 加 ,同时能正确确定出反射点的真实位置 ,使成像比 叠后偏移更加准确可靠 。
根据克希霍夫积分算法原理 ,克希霍夫积分叠 前时间偏移过程由 2 部分组成 :克希霍夫波动积分 处理和反射波旅行时的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 ,叠前 时间偏移采用了图 2所示的流程 ,其主要步骤有 : ① 将常规处理后的数据抽成 CM P道集 ,明确道集内地 震道偏移距分布 ,对道集内具有相同偏移距的道进 行相加 ,并对所缺偏移距根据偏移距间距补充零值 道 ,从而使每一个 CM P道集内的偏移距分布均匀 ; ②将最终叠加速度场经内插及平滑处理作为初始偏 移速度场 ,对输入 CM P道集在共偏移距域内进行偏 移 ,得到初始 CRP 道集 ; ③利用相同的速度场 ,对 CRP道集进行反动校正 ,并对反动校正后的 CRP道 集重新进行速度分析 ,得到新的偏移速度场 ; ④利用 新的偏移速度场 ,对输入 CM P道集重新进行叠前时 间偏移 ,得到新的 CRP道集 ; ⑤采用监控手段检查 CRP道集是否拉平 ,判断偏移速度准确与否 ,并对 局部速度异常进行调整 ,最终完成叠前时间偏移的 全过程 。
地震资料叠前偏移及应用
地震资料叠前偏移及应用蔡伟涛1,朱志勇2(1.成都理工大学;2.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 要:叠前偏移处理技术是解决精细速度分析和复杂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之一,叠前时间偏移是近年来地震资料常规处理的发展趋势,可获得偏移归位后的速度场,适应于陡倾角构造和深部的正确成像,在本工区的应用中,采用Kir chho ff 积分求和的方法,使得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的剖面比叠后偏移处理的剖面有较大的改善,使其质量得到提高,断层及地层不整合关系清晰,由此得到了较好的地质解释结果。
关键词:叠后偏移;叠前偏移;速度 地震资料处理是油气勘探过程中重要的基础工作,其处理成果的质量直接影响勘探的全过程。
因此,搞好地震资料处理,提高处理水平,是物探处理人员始终所追求的目标[1]。
1 叠前偏移的必要性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偏移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地震偏移使倾斜反射归位到它们真正的地下界面位置,并使绕射波收敛[1]。
我们知道,常规叠加是建立在水平层状介质及横向速度连续变化基础之上的,因此,对于构造起伏及横向速度剧烈变化情况它不能够满足斯奈尔定律,同时造成速度分析的多解性,最终导致无法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和正确的成像结果;另外,在偏移前的道集中进行速度分析,也造成速度点偏离其真实地下位置,叠加剖面不等同于零炮检距剖面。
叠前偏移方法基于双平方根方程的非零炮检距成像理论,建立在对点散射的非零炮检距方程基础上,沿非零炮检距的绕射曲线旅行轨迹对振幅求和,是一种射线成像,能够解决叠后时间偏移存在的问题[2]。
总之,常规叠后偏移技术由于受到其理论本身的限制,越来越不能够满足高精度成像的要求。
叠前偏移方法,理论上消除了输入数据为零炮检距的假设,避免了NM O 校正叠加所产生的畸变,比起叠后时间偏移保存了更多的叠前地震信息,为叠前反演与属性提取奠定良好的资料基础。
图1 不同变速情况下偏移成像方法的选择2 偏移方法选择根据不同勘探目标,采用叠前偏移处理技术的研究思路是根据目标处理任务和要求,首先对原始资料和原有剖面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处理效果的关键问题,提出处理方向和可采用的技术(应该提出有多种技术组合的多套处理流程),然后进行技术和参数的处理试验,并参考用户意见确定最佳处理技术和流程,最后实施作业,完成目标处理全过程,提交用户满意的剖面。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方法及应用(刘俊杰)
叠前偏移技术的优点: 1.叠前偏移取消了输入数据为零炮检距的假设,以实际
叠前地震数据为输入,假设条件与实际条件相近似。
2. 取消了水平层状均匀介质的假设,通过波动方程波 场延拓方法,实现反射波成像。适于高陡构造与断裂成像。
第一节 序言
叠前偏移
叠前时间偏移
时间域RMS速度
(Kirchhoff积分法、波动方程偏移)
相干系数=
aij :在i第道中一个小的时间(或深度)窗口内第j个采样点的采样值 i:炮检距下标; j:窗口内采样点下标; nt:窗口内采样点数; noffs:炮检距总数。
第三节GeoDepth叠前时间偏移的主要技术
2. 相干反演与沿层RMS速度分析
速 度 范 围
沿层拾取RMS速度
色标相干系数
第三节GeoDepth叠前时间偏移的主要技术
参考偏移距Xref 参考偏移距的定义
第三节GeoDepth叠前时间偏移的主要技术
2. 相干分析与沿层RMS速度分析
沿层RMS速度分析
第三节GeoDepth叠前时间偏移的主要技术
2. 相干分析与沿层RMS速度分析
相干分析模型
Aij
第三节GeoDepth叠前时间偏移的主要技术
2. 相干反演与沿层RMS速度分析
1.Geodepth叠前时间偏移概述 2.叠加速度 3.均方根速度 4.层速度 5.浮动基准面及替换速度
第二节 GeoDepth叠前偏移涉及的几个概念
1.Geodepth叠前时间偏移概述
叠前时间偏移:用来解决不同倾斜层对应不同 的叠加速度的问题。
RMS速度模型 GeoDepth叠前时间偏移的核心:
第二节 GeoDepth叠前偏移涉及的几个概念
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三江盆地XDLZ地区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4 5589(2007)04 0492 09Kirchhoff 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三江盆地XDLZ 地区的应用于明德1,2,王璞王君1,铁映春2,杨云飞2,冯全东2,胡艳莎2,田云2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南阳473132摘要:三江盆地前进坳陷XDLZ 地区构造较复杂,以往开展的二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低和空间位置不够准确,为此进行了二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研究,分析了K irchhoff 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关键环节技术参数(叠前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静校正、均方根速度建模和偏移孔径选取)对研究区复杂构造成像的影响及处理技巧。
通过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时间偏移在该区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K irchhoff 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包含地震信息更加丰富,深层复杂构造成像在同相轴的连续性和断层及断点空间位置更趋合理,成像相位和振幅误差较小,构造成图精度提高了约4%。
关键词:三江盆地;叠前时间偏移;K irc hhoff 积分法;地震信息中图分类号:P 631 42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7 08 10;改回日期:2007 09 27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06CB701403)Application of Kirchhoff integral method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technique in XDLZ area of Sanjiang BasinYU M ing de 1,2,WANG Pu jun 1,T IE Ying chun 2,YANG Yun fei 1,FENG Quan dong 2,HU Yan sha 2,TIAN Yun 21.College of Ear th Sciences ,J 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China;2.H enan Petr oleum Ex plor ation and D evelop ment I nstitute,SIN OPEC ,N anyang 473132,H enan,ChinaAbstract :There ex ist complex structures in XDLZ area of Qianjin sag of Sanjiang Basin.The former imag ing accuracy and space location of 2D poststack time m igration w ere not accurate.The authors did research on2D prestack time m igration processing and analyzed the key technical parameters in the Kirchhoff integ ral method prestack time m igration process such as prestack noise attenuation,amplitude com pensation,deconvolu tion,static correction,root mean square velocity model building and choosing m igration aperture to the influence on the complex structure im aging in study pared and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 prestack and poststack time migrations in this area,the result show s that the Kirchhoff integral meth od prestack time mig ration process has more abundant seismic inform ation;the deep com plicated structure im aging is more ratio nal in the field of the seism ic event continuity and the space location of faults and their points with less errors in its phase and amplitude;the accuracy for mapping structure is im proved by ca.4%.Key words :Sanjiang Basin;prestack time migration;Kirchhoff integral method;seismic information第26卷 第4期2007年12月世 界 地 质GLOBAL GEOLOGY V ol 26 No 4Dec 20070 引言三江盆地XDLZ地区是一个以埋藏适中、保存相对较完整的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为主要目的层系的油气勘探区块,具有现今正处于生烃高峰阶段的J3-K1的龙爪沟群烃源岩,基本断裂体系由北北东 北东向和北北西 北西向两组断裂构成,区内圈闭发育,总资源量约为0 845108t油当量,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松辽盆地的研究及应用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松辽盆地的研究及应用摘要:针对常规地震处理中叠后时间偏移不能解决倾角界面的非反射点叠加,以及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模型的要求太高等问题,应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解决了目的层成像问题,为寻找和落实岩性圈闭提供可靠地震资料。
关键词: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偏移速度1引言在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偏移是使倾斜反射归位到他们真正的底下界面位置并使绕射波收敛的一种处理技术。
当地下存在大倾角反射层时,CMP叠加已经不再是共反射点叠加。
这时改进的方法就是叠前部分偏移,经过修正后称为倾角时差校正(DMO),它将共中心点道集转化为共反射点道集,消除了时距曲线中地层倾角因素的影响,改善了CMP叠加效果。
也避免了NMO校正叠加所产生的畸变,成像效果明显好于叠后时间偏移,能够比较好的解决复杂地区地震资料的成像问题。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在松辽盆地的油气勘探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叠前时间偏移在该区的尝试与应用,对其地下地质情况有了一个更好的认识。
2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原理以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为例,介绍叠前时间偏移的基本原理。
对二维和三维叠前偏移做法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将共炮点记录从接收点上向地下外推。
外推时要先确定本道集可能产生共反射波的地下空间范围,这个范围可以根据倾角、记录长度和道集的水平范围进行估算。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估算偏移孔径的反过程。
如果范围估计的太大,一般会增加计算工作量,还会造成较多的偏移噪声背景。
如果把范围估计的太小,又会把反射界面丢失。
因此对向地下延拓的空间范围做一些模拟估计是必要的。
外推时使用一般Kirchhoff积分表达式:第二步:计算从0到地下R(x,z)点的地震波入社射线走时。
这可以用均方根速度去除炮点至地下R点的距离近似求出。
或用射线追踪法求取,就更准确。
第三步:将所有的深度点上的延拓波场都如第二步那样提取成像值,组成偏移剖面就完成了一个炮道集的Kirchhoff积分法偏移。
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和发展方向综述
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和发展方向综述时间偏移方法是地震勘探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数据处理技术,用于校正地震记录中的时间偏移现象。
时间偏移指的是由于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所经历的时间延迟,导致地震数据中的事件位置出现偏移的现象。
时间偏移方法通过对地震数据进行运动校正,可以将地震记录中的事件位置恢复到真实的地下深度上,从而准确地获取地下地质信息。
时间偏移方法的原理是基于地震数据的激发源和接收器之间的时移关系。
在地震勘探中,激发源(震源)通过释放地震能量产生地震波,传播到地下并被接收器(地震仪)记录。
然而,由于地下介质的复杂性,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地下介质的影响,导致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和路径的弯曲,进而导致记录的地震数据中的事件位置出现偏移。
时间偏移方法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关系,对地震记录进行插值和激发源到接收器的时间延迟校正,从而实现地震记录的时间位置恢复。
时间偏移方法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初的时间偏移方法是基于Kirchhoff偏移算法,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是基于半空间假设,通过对波场积分,将记录的地震数据从地表校正到地下深度上。
然而,该方法在处理复杂地质结构和多次反射等问题上存在局限性。
为了解决Kirchhoff方法的局限性,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共炮检偏移方法(CMP)。
该方法通过对各个共炮检点的数据进行叠加,构建共炮检道集,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和多次反射等问题,提高了时间偏移的精度和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和成像算法的发展,时间偏移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推广。
多次反射波的影响、速度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偏移成像分辨率等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解决。
各种高精度偏移算法不断涌现,如层析偏移、全波形反演等,为地震勘探提供了更准确的地下结构和地质信息。
未来时间偏移方法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时间偏移的计算效率和处理速度,以适应海量地震数据的处理需求。
Kirchhoff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及应用
作者简介:罗银河,作者简介见本刊2004年第11期。
地址:(430074)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电话:(027)62164905。
E 2mail :lyh_geop @Kirchhoff 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及应用罗银河1 刘江平1 董桥梁2 范向勇3(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2.中原油田物探研究院 3.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罗银河等.Kirchhoff 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及应用.天然气工业,2005;25(8):35~37摘 要 基于射线追踪的K irchhoff 叠前时间偏移是一种高频近似方法,且利用射线追踪计算衍射走时需对速度场进行平滑处理。
为了提高复杂介质中三维旅行时的计算精度,避开巨大的计算量,减少资料处理的成本,K irchhoff 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近几年被提出来并逐步应用到实际资料处理中。
该方法综合了K irchhoff 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快、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精度高的优点,利用层速度模型代替均方根速度模型来计算三维旅行时间。
文章介绍了Kirchhoff 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的基本原理及利用层速度模型计算旅行时间的实现方法,并对四川某油气田资料进行了偏移成像。
计算结果表明,Kirchhoff 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在保证计算效率基础上,较好地实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资料的偏移归位。
主题词 叠前偏移 三维地震勘探 层速度 射线路径 数学模型 四川盆地一、引 言 K irchhoff 偏移被认为是叠前三维地震数据成像最灵活、有效的手段,与其它偏移方法相比(如有限差分偏移、逆时偏移等),K irchhoff 偏移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而且适用于野外不规则采集的数据〔1〕。
K irchhoff 积分法是以Hagedoorn (1954)“绕射最大凸度曲线”的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它符合Snell 定律,遵从波的绕射、反射和折射定律〔2〕。
地震资料叠前偏移处理技术应用
地震资料叠前偏移处理技术应用2001-05-18收到2001-06-30改回地震资料叠前偏移处理技术应用陈宝书李松康张丽焕(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河北高碑店074010)摘要叠前偏移处理技术是解决精细速度分析和复杂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之一。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是近年来国内外地震资料常规处理的发展趋势,它可获得偏移归位后的速度场,适用于陡倾角构造和深部构造的准确成像。
在渤南海区垦利11-2构造上,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的剖面较叠后偏移处理的剖面有较大改善,构造成像质量得到提高,断面及地层不整合关系较清晰,据此得到了新的更准确的解释方案。
在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应用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很好地解决了逆断层的归位和下盘的准确成像。
在琼东南盆地松涛36-1构造上,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消除了由于海底崎岖造成横向速度变化所引起的下伏地层变形和不成像问题,证实了构造北倾存在,恢复了构造的真实面貌,获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使得该构造的解释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采用先进的二维多测线深度域叠前偏移处理和成图技术成功地对乐东22-1构造中深层“模糊带”进行了精细速度反演,实现了深度构造图的成图,落实了乐东22-1构造中深层存在圈闭,为发现乐东22-1气田提供了准确的构造图,为勘探项目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法向速度垂直速度图偏移崎岖海底逆断层二维多测线深度域处理地震资料处理是油气勘探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其处理成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勘探的全过程。
海上油气勘探,由于钻井数量很少,地震资料的应用尤为重要。
因此,搞好地震资料处理,提高处理技术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处理质量,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
1 问题与思路地震资料处理工作长期存在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即速度分析精度和复杂构造成像。
这两个问题又是相互依赖的,复杂构造的成像建立在精确的速度分析基础之上。
根据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实施叠前精细速度反演和叠前时间(或深度)偏移处理。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及应用效果
a l s o i m r t , a s t ’ s t i . l r l i a b i l i t y o f i n l e t ‘ I ) 1 e t a t i t m r P t i t s a 1 1 d I ( ‘ r t i r o l ( ‘ Y . e l l ' ( ‘ 。 t i s I l P t t e t ‘ t h a n t h a t o l ‘ ‘ O l i V ( 1 di u n a l I I ' t  ̄ a [ t i l e 1 1 t I s I t i t s .
Pr e s t a c k Ti me Mi g r a t i o n Te c h no l o g y And I t s Ap p l ( c a t i o n
ZHANG Ni ng DO NG J i n —x i n SONG Li n
( S ha n d o ng Co a l ie f l d Ge op h y s i c a l Pr o s p e c t i ng a n d Su r v e y i n g t e am, Ta i a n ,S h a nd o ng 2 71 0 21 )
圜 匡翟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c c h 视 n , . 4 a , g x 界 V i s i o n
叠 前时 问偏移技术及应 用效果
张 宁 董 金 鑫 宋 琳 ( 山东省煤 田地 质局 物探 测量 队 , 山东 济南 2 5 0 1 0 4 )
【 摘 要】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是地 震资料 常规 处理 的发展趋势 , 它对构造复杂和横向速度变化剧烈地 区地震偏移成像有较好的效 果 衣丈
【 Ab s t r a c t 】 I h ’ ‘ s t n l 。 k i t m e mi g r a t i o n p r o ( ・ e s s i n g i s【 I 1 d l e v e l o p l 1 1 P [ I t 【 r t I I l l i o f s e i s mi c d a t a I J F O ( e s s i l i t I F . I S a l ( P i l e 1 ’ P f ‘ ・ I l } I 1 c o mp l a h n t s l I 1 l i l t ( ・
叠前时间偏移在塔里木盆地皮山地区的应用
叠前时间偏移在塔里木盆地皮山地区的应用陈联凤,李洪万,曾 勇(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皮山北主要目的层奥陶系的信噪比较低,地震反射特征不明显,目标地质体的成像精度较低。
在断裂带内存在反射波组特征不清、接触关系模糊、反射波信噪比低、连续性差等问题,难以达到精细落实圈闭的要求。
通过实验采用合适的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和偏移参数,建立高精度的速度场,提高了断裂带内和局部构造主体部位的反射波组特征、使得断裂断点更加清晰,叠前时间偏移在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提高断裂成像精度方面优于叠后时间偏移。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叠前时间偏移;信噪比;断裂成像 中图分类号:TE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20)01—0121—041 概况工区测线主要分布在麦盖提3区块,部分测线延伸到二区块。
麦盖提工区地表地下条件较复杂,干扰波发育;目的层埋藏深,反射能量弱;前期处理成果存在地震反射特征不明显,接触关系模糊,反射波信噪比低、连续性差,目的层地层成像精度较低,断层解释的可靠性低等问题;提高目标区断裂的成像精度,明显改善奥陶系等主要目的层地层成像难。
特别是在麦盖提3区块西南部发育有火成岩,火成岩的侵入造成该区域深部反射波组散乱,波组连续性较差。
主要目的层奥陶系的信噪比较低,地震反射特征不明显,目标地质体的成像精度较低,目标较难落实,在断裂带内和局部构造主体部位存在反射波组特征不清、接触关系模糊、断裂断点不清晰,断裂较难刻画,白垩系依格孜牙组成像精度不够,地层-岩性圈闭落实困难。
总之工区速度场横向、纵向都存在剧烈的变化,准确成像难度大。
2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2.1 常规处理2.1.1 静校正方法:本区地表为不同类型沙丘,各种沙丘对静校正时差影响不一致,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多种静校正方法和参数的试验,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参数,做好野外静校正的质量控制工作。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和精细地震地质解释技术在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和精细地震地质解释技术在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李鹏;郭建敏【摘要】本文介绍在某煤矿利用地震资料高分辨率、高保真再处理解释技术—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解决了复杂构造区域煤层赋存形态、断裂构造及是否发育陷落柱等问题.通过对原地震资料的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获得了较高信噪比、各煤层反射波层次分明的三维数据体;对地震资料再处理数据体的精细地震地质解释,共发现断层130(其中修正原断层41,新发现断层89),解释了3个疑似陷落柱(均只发育在4煤层中);为矿井设计、开拓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表明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和精细地震地质解释技术在煤矿地质灾害预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3页(P138-139,142)【关键词】地质灾害预测;三维地震勘探;再处理解释;叠前时间偏移;高分辨率、高保真处理;精细地震地质解释【作者】李鹏;郭建敏【作者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东济南250100;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随着近年来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叠前时间偏移技术从试验攻关进入到工业化应用阶段;而顺应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震资料解释软件也随之不断升级,辅助识别小构造的精细构造解释方法得以应用,同时解释人员累积的经验也在不断丰富,构造解释精度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使得以前难以解决的地质难题得以解决。
特别是地震资料处理手段及解释技术的创新,使物探和地质人员从旧勘探资料取得新发现,从而解决复杂地质情况下的矿井地质问题[1-5]。
某煤矿地质条件较复杂,三维地震勘探老资料由于受当时资料处理技术的限制,地震资料偏移处理没使向斜回转波完全收敛,煤层反射波分辨率不高,断层断点不清,煤层成像不佳。
所以原地震勘探在资料处理解释中存在不少问题,原勘探地质成果无法满足煤矿设计及采掘施工的需要。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及应用效果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及应用效果张宁;董金鑫;宋琳【摘要】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是地震资料常规处理的发展趋势,它对构造复杂和横向速度变化剧烈地区地震偏移成像有较好的效果.本文以煤矿生产勘探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为例,阐述了此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并与其他常规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成像精度高的优点,能够较好解决大倾角目的层的地震成像问题,也增加了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效果优于常规处理成果.【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2页(P44-45)【关键词】叠前时间偏移;克希霍夫积分法;大倾角;共成像点道集【作者】张宁;董金鑫;宋琳【作者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东济南250104;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东济南250104;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东济南250104【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煤田地震勘探的快速的发展和推广,对地质构造和煤层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有较大提高;煤矿生产单位对地震勘探解决地质难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些都需要高质量的地震资料成果为基础,而当地下存在逆掩断层、小断块、高陡倾角构造、深部低幅度构造等复杂地质构造时,时间剖面的成像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共中心点叠加基础上的叠后偏移对反射层归位和绕射波收敛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倾角较大界面的非共反射点叠加问题,此方法获得的剖面已不能较好满足地质解释的要求,这就需要叠前偏移处理来完成。
叠前偏移处理分时间域和深度域偏移。
二者都能较好解决倾斜界面的成像问题,但对速度模型的要求精度不同。
相对而言,叠前时间偏移在实际资料处理中更容易操作和实现,且能较好满足资料解释的要求。
实现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较多,常用方法主要是应用 Kirchhoff积分解来解决反射层的偏移问题,是当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
叠前时间偏移使用的是时空域 Kirchhoff 积分偏移。
该积分法先对每个共炮检距剖面单独成像,再将所有结果叠加起来形成偏移剖面。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进展及应用问题与对策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进展及应用问题与对策王延光【摘要】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科研和生产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结合胜利油区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及经验,首先介绍面向研究区块地表和地下地质情况的特色化实用叠前深度偏移与建模技术,在不同区块和地质任务的应用中,这些技术可以根据需求配套使用.其次,从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思路出发,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最后,通过几个典型区块的工业化应用实例验证了胜利油区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效果,总结出一套“深度域+”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研究思路,进一步推动深度域地震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为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服务.%Seismic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is a key technology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development,research and production.Based on study 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achievement and experience in Shengli oilfield,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were introduced firstly according to surface and subsurface geologic conditions of the study area,which could be used together in application to different study area and different geologic task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And secondly,effects on the prestack migration techniqu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idea of integration of acquisition,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and the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Finally,sever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the technique to typical examples in Shengli oilfield were used to verify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on solution of prestackdepth migration technology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A set of "depth domai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summarized to promot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eismic technique in domain of depth and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 for oil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7(024)004【总页数】8页(P1-7,29)【关键词】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影响因素;应用实践;各向异性【作者】王延光【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43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升,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成为广泛应用的常规技术,胜利油区的生产和科研实践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叠前时间偏移与叠前深度偏移1
叠前时间偏移与叠前深度偏移1、叠前偏移从实现方法上可分为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
从理论上讲,叠前时间偏移只能解决共反射点叠加的问题,不能解决成像点与地下绕射点位置不重合的问题,因此叠前时间偏移主要应用于地下横向速度变化不太复杂的地区。
当速度存在剧烈的横向变化、速度分界面不是水平层状时,只有叠前深度偏移能够实现共反射点的叠加和绕射点的归位,叠前深度偏移是一种真正的全三维叠前成像技术,但它的成像效果必须依赖于准确的速度-深度模型,而模型的迭代和修改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费时的过程,周期长,花费也相当昂贵。
1.1 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时间偏移是复杂构造成像和速度分析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有效地克服常规NMO、DMO和叠后偏移的缺点,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
叠前时间偏移产生的共反射点(CRP)道集,消除了不同倾角和位置的反射带来的影响,不仅可以用来优化速度分析,而且也是进行AVO地震反演的前提。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的基础是计算地下散射点的时距曲面。
根据Kirchhoff绕射积分理论,时距曲面上的所有样点相加就得到该绕射点的偏移结果。
具体的实现过程就是沿非零炮检距的绕射曲线旅行时轨迹对振幅求和,速度场决定求和路径的曲率,对每个共炮检距剖面单独成像,然后将所有结果叠加起来形成偏移剖面。
1.2 叠前深度偏移实际上,叠前时间偏移可认为是一种能适应各种倾斜地层的广义NMO叠加,其目的是使各种绕射能量聚焦,而不是把绕射能量归位到其相应的绕射点上去,它基于的速度模型是均匀的,或者仅允许有垂直变化,因此,叠前时间偏移仅能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当地下地层倾角较大,或者上覆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剧烈,速度分界面不是水平层状的条件下,叠前时间偏移并不能解决成像点与地下绕射点位置不重合的问题。
为了校正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在时间剖面的基础上,再做一次校正,使成像点与绕射点位置重合,这就是做叠后深度偏移的目的,但叠后深度偏移有缺点,主要是无法避免NMO校正叠加所产生的畸变,而且在实现过程中缺少模型叠代修正的手段,因此叠后深度偏移一般作为叠前深度偏移流程的一部分,用于深度域模型层位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 3 单 个炮道 集 的偏移
将 所有 深 度 点 上 的延 拓 波 场按 照 上 一 步 的操 作取 出其成像 值 , 便可组成偏移剖面, 这 样 便 完 成
了一个炮 道集 的 Ki r c h h o f f 积 分法 偏移 。 1 . 2 . 4 所 有炮道 集的偏 移 叠加 将 所有 的炮 道集 记 录按上 述 三步处 理后 , 按 照 地 面点 相重 合记 录叠 加 的原则 进行 叠加 , 即完成 叠 前 时 间偏 移 。 图 1为典 型的叠 前 时间偏 移处 理 流程 , 其关 键 技 术有 : 叠 前去 噪 、 振 幅补偿 、 反褶 积 、 静校 正 、 均方
偏 移成 像处 理手 段 。
相对 完 整 的 以上 侏 罗统 一 下 白垩 统 为 主要 目的 层
系 的油气勘 探 区块 。该 地 区 具有 现今 正 处 于 生 烃
高峰 阶段 的龙爪 沟 群烃 源岩 , 基本 断裂 体 系 由北 北
东 北 东 向和北 北 西一北 西 向两组 断 裂构 成 , 区 内
a f 怯 1 I … 一
式 中: C O S 一z / R= /  ̄ / ( z 一 ) 4 - ( 一 ) 。 4 - 2 2 ;
R 为从地 下 ( z, , ) 点到 ( z 。 , , 。 一0 ) 的距离 。 1 . 2 叠前 时 间偏移 的 实现步 骤
维普资讯
第4 6卷第 6 期 2 0 0 7年 1 1 月
石
油
物
探
Vo【 . 4 6 , No . 6
Nov ., 2 00 7
GE OPHYS I CAI PR 0S PE CTI NG F OR PE TR ( ) L EUM
文章编号 : 1 0 0 0 —1 4 4 1 ( 2 0 0 7 ) 0 6 —0 6 3 7 —0 6
均方根速度分析
均方根速度场 的建立
叠前 去 噪
振幅补偿
叠前时 间偏移 l
c r y 道集拉
l 反 动校正
二[
反 褶 积
工
输 出CR P 道集
静 校 正
C MP 道集/ 炮集
切除叠加
_ ’ 1输 出叠前时间偏移剖面
图 1 叠 前 时 间 偏 移 处 理 流 程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3 1 . 4 文献标识码 : A
三江 盆 地 X DL Z地 区 是 一 个 埋 藏 适 中 、 保 存
的广泛 应用 成 为现实 , 并 成 为提 高复杂 构 造成像 精 度、 降低 勘 探开 发风 险 的 主导 技 术 l 1 。 。 。在 国 内 , 有 关 叠前 偏移 技 术 的理 论 与 方 法研 究 基 本 与 国外 同 步, 但 实 际投 入 应 用 明显 滞 后 , 直到 2 0世 纪 9 0年 代 中期才开始规模引进 及应用此技术 。通过对叠 前 偏 移技术 理论 的进 一 步分 析与 探讨 , 深 入 了解 了 叠 前 时 间偏 移 技 术 的特 点 、 应用 条 件 及 处 理 流 程 ; 通过 在不 同地 质条件 下 的实 际应 用 , 地震 成像 的精 度得 到显 著提 高 。实践 证 明 , 叠 前深 度偏 移是 对复 杂地 质构 造成 像 的最好 方法 , 适 合 于具有 一定 信噪 比和速度 横 向变化 剧 烈地 区地 震资料 的偏移 成像 。 但 叠 前深 度偏 移技 术 对速 度场 精度 的要 求很 高 , 现 有 的建模 技 术难 以达 到 , 因此制 约 了该技 术 大范 围 的推广应 用 。 与叠 前 深度 偏移 相 比 , 叠前 时 间偏移 是 现 阶段 更 为合适 的地震 成像 技术 , 适合 于具有 一 定 信噪 比和 速度 横 向变 化 不 大地 区地 震 资 料 的偏 移 成像 。近 几年 来 该技 术 在 国 内 已逐 步 成 为 常 规
将 共炮 点记 录从 接 收点 向下 延拓 , 先要 确定 本
道集 可能 产生反 射 波 的地下 空 间范 围 , 这样 求 出 的 结果 等 于从地 面某 个炮 点激 发 , 地下 ( z, , ) 点 接
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射 记 录 。
预处 理
根速 度建 模 以及偏 移孔 径 的选取 等 。
圈 闭发育 , 总资源量约为 0 . 8 4 5 ×1 0 t 油 当量 , 具 有较 好 的油 气勘 探 前 景 。然 而 , 该 区构 造 较 复 杂 ,
以往 开展 的二 维叠 后 时间偏 移成 像效 果不 理想 , 尤
其 是对复 杂 的陡倾 角地 层 和断裂 带 的成像 , 难 以满
式 为
f
c
一
1 . 2 . 2 单点成 像值 的确 定
当把 点 ( z, , ) 的反射 波 对 应 到某 个 点 上 时 , 在这个 记 录上 有 点 ( z , , ) 产 生 的反 射 波 和 深 度 以下界 面 产 生 的反 射 波 ( 其 它 深 度 点 上 的 反 射 波) 。如何 从 这 个 点 用 积 分 公 式 。 ] 计算 出 地 震 道 “ ( z, , , f ) , 并从 中取 出该 点 成 像 的 波 场 值 , 就 是 该步 要完 成 的 , 即计 算 从 炮 点 0 到 地 下R( z, ) 点
取 有针 对性 的去 噪 方 法 , 尽可能做到保真去噪, 在
接 收振 幅的空 间 变 化 、 子波 的空 间变 化 , 以及 大 地 吸 收和观 测 系统等 的影 响 。因此 , 在进 行 叠前 时 间
偏 移处理 之前 , 必 须 消 除 由地 表造 成 的这 些 影 响 ,
如 相对保 持 振 幅和 波 形 的叠 后 成 像 处 理 与修 饰 性 处 理 的条件 , 以及 在 此基础 上 开展 的相 对保 持振 幅 和 波形 的叠 前提 高 分 辨 率处 理 和成 像 处 理 的 条 件 等 。针 对三 江盆 地 XD L Z地 区地 震 资料 的低 信 噪 比问题 、 静 校 正问题 、 成像 问题 等 , 开展 了叠 前数 据
广
R
震 波入 射射 线 的走 时 t a 。此 时 可 用 均 方根 速 o s O I v R X o , y o , O , t q - ) + 的地 度去 除炮 点 至 地 下 R 点 的距 离 来 近似 求 出 , 也 可 用更 准 确 的射 线 追踪 法来 求取 。
的研究l 2 ] , 该偏移理论 及其 处理技 术取得 了长足 的 发展 , 但是其 中成像数据 的 自激 自收假设 条件难 以得
1 Ki r c h h o f f积 分 法 叠 前 时 间 偏 移
到满足 , 因此无法真正解决复 杂速度场 和复杂构造 的 地质问题 , 且其偏移精 度常受输入数据误差 的影响 。 而叠 前偏 移技 术摒 弃 了这些 理论 假设 , 比叠后 偏移 技术 更适 用 于 复 杂 构 造 成像 。叠 前偏 移 处 理 技 术包括 叠 前 时 间偏 移 与叠 前 深 度偏 移l 7 叫] 。叠 前 偏移理 论 是在 2 0世 纪 7 0年 代提 出并 在 8 0年代 已渐趋 成熟 的一 项地 震数 据处 理技 术 , 但 由于处 理 运 算量 很 大 , 受 计算 机运算 能 力 限制而 没有 得到广 泛应 用 。随着 计算 机技 术 的发展 , 该偏 移 处理技 术
理结果包含的地震信息更加丰富 , 深层复杂构造成像得到改善 , 同相轴 的连续性和断层及 断点空间位置更趋合理 ,
成像相位和振 幅误差较小 , 构造成 图精度较高( 约提高了 4 ) ; 最后 , 指 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 中应 注意 的问题 。 关键词 : 三江盆地 ; 叠 前时间偏移 ; Ki r c h h o f f 积分法 ; 地震 数据处理 ; 振 幅; 地震成像
叠 前 时 间 偏 移 技 术 及 其 在 三 江 盆 地 的 应 用
于明德 , 王璞培 , 铁 映春 , 杨 云飞 ,胡艳 莎 , 田 云z
( 1 . 吉 林大 学地 球科 学学 院 , 吉林长 春 1 3 0 0 6 1 ; 2 . 中国石油 化工股 份 有 限公 司河 南 油 田分公 司石 油勘探 开发 研 究院 , 河 南南 阳 4 7 3 1 3 2 )
技 术
1 . 1 基本 理 论依 据
Ki r c h h o f f 积分 法叠 前 时间偏 移 的 基础 是 地下
收 稿 日期 : 2 0 0 7—0 4—1 6 ; 改 回 日期 : 2 0 0 7 —0 5—0 8 。
作者 简介: 于明德 ( 1 9 6 9 一) , 男, 高级工程师 , 博士在读 , 主要从事地 震 资料处理解 释一体化研究工作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 点 基础 研 究 发展 规 划 ( 9 7 3计 划 ) 项 目( 2 0 0 6 c — B7 0 1 4 0 3 ) 资助 。
维普资讯
6 3 8
石
油
物
探
第4 6 卷
绕射点的 时距 曲面 , 根据 K i r c h h o f f绕 射 积 分 理 论l _ 1 , 时距 曲面 上 的所 有 样 点 信 息 叠 加 就 得 到 了 该绕 射 点 的偏 移结 果 。在 具 体 实 现 中 , 该 方 法 一 般都 是 在 共炮 点 道 集 上 完 成 的 , 这 比在 其 它 道 集 上 实现 要 方 便 得 多 。一 般 的 Ki r c h h o f f 外 推 积 分
摘要 : 三江盆地前进坳 陷 X D L Z地区构造较复杂 , 以往开展的二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低且空间位置不够准确 , 为此进行了二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研究。首先分析了 K r c h h o f f 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 中关键技术和参 数( 如叠 前去噪 、 振幅补偿 、 反褶积 、 静校正 、 均方根速度建模 和偏移孔径选 取) 对研究 区复杂构造成 像的影响及处 理技巧 ; 然后对叠前 时间偏移和叠后时 间偏移在该 区的应用效果进 行了对 比分析 , 表明 K i r c h h o f f 积分法叠前 时间偏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