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

合集下载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一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__先秦秦汉时期部编版(含答案)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一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__先秦秦汉时期部编版(含答案)

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单元检测(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济宁市高三模拟]据载,夏后氏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之罚”,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周武王讨伐商纣时宣称“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 )A.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B.常以神的意志为借口发动战争C.推崇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D.注重以礼乐征伐维持社会稳定)A.兼并战争初露端倪 B.传统纽带关系弱化C.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D.官僚政治逐步确立3.[2023·渭南市二模]古代中国受自然资源及生产能力孱弱之限制及早期国家管理与结构功能简单之限,部落族邦共同体的接纳容量有限,往往在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出现部落族邦的分化增殖现象。

这一现象( )A.阻碍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B.构成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C.推动了封建王朝疆域的扩张D.为分封制的推行奠定基础4.[2023·河北张家口期末]据西周后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一个名叫矩伯的人向裘卫换取觐见天子的东西,矩伯分两次付给了裘卫1 300亩土地。

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

这可以用来说明 ( ) A.政府鼓励土地买卖B.土地国有制受到冲击C.礼崩乐坏局面形成D.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5.[2023·遂宁市三模]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把中国的疆土划分为天下九州,并假托大禹治水的传说,顺着禹的足迹对九州的地理、人群和物产都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介绍。

据此可知《禹贡》( )A.是秦代郡县制思想源头B.是研究大禹治水的第一手史料C.具有大一统的政治理想D.集中体现了法家中央集权思想6.[2023·德州市高三模拟]战国时期,墨子主张选拔贤人管理政治,“不别贫富、贵贱、远迩、亲疏”;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韩非主张“任能而授官”。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滚动综合测评一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滚动综合测评一第一~二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滚动综合测评(一)(第一~二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度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斗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缘由D[由材料“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可知D项正确。

]2.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子在《两小儿辩日》中说,孔子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争论太阳远近问题:一小孩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看起来要大;另一小孩认为,中午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中午的太阳比早上感觉热。

孔子无法作出推断。

材料反映了( )A.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日趋激化B.儒家思想的统治权威受到挑战C.人们对自然宇宙现象提出思索D.私学发展提高了儿童学问水平C[题干中提及对于两小儿辩日的疑问,孔子无法作出推断,由此可知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提出思索,也包括小儿、孔子,故选C项;题干中的小儿不属于“百家”,解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还未受到统治者重视,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被确立为正统思想,解除B 项;题干并未提及小儿就学于私学,解除D项。

]3.顾炎武指责王阳明心学是“清谈之流祸”,读书人“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最终导致明朝的灭亡。

对上述顾炎武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心学导致人们道德沦丧B.心学使儒家丢失正统地位C.心学的流弊是空谈误国D.心学背离理学的思想原则C[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顾炎武批判阳明心学“空谈心性”“不修实学”,空谈误国,导致明朝的灭亡,故选C项;心学注意个人修养反而有利于道德素养的培育,解除A项;心学亦属于儒学在明清时期的新发展,解除B项;材料未提及心学与理学的关系,解除D项。

]4.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二)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月考卷(二)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阶段滚动月考卷(二)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进步(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

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A.推动社会结构转型B.以维持秩序为目的C.强化了周王的权威D.本质上是爵位之争2.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体现在()A.使中央与地方官员相互制约B.地方权力逐渐被削弱C.有利于皇帝集权和政令的贯彻执行D.中央各部门职责分明,效率提高3.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4.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5.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某某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思想观念不同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C.地理位置差别D.人口数量不同6.克利斯提尼时期,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责是向公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

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议事会”进行修订。

这表明()A.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责尚不明确B.政治决策先有某某再有集中C.公民大会实为国家权力机关D.希腊奴隶制度逐步确立起来7.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A.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B.司法审判程序严格完备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理性、公平、证据的精神8.“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这里的“办法”是指()A.恢复“王在议会”B.确立议会主权C.建立责任内阁制D.发动宫廷政变9.“美国政治意在使候选人代表主流思想,远离边缘化集团利益。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卷9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卷9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单元滚动检测卷九中国文化发展历程(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

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对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答案 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和所学知识,可推断当时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项出现在秦朝且对文化发展是一次摧残,C项出现在西汉时期,D项则出现在隋唐时期。

故答案为A。

2.一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时写道:“……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

”这一“开启”始于( )A.春秋战国B.西汉C.宋代D.明清答案 B解析“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意指儒家思想成为官方认可的统治思想,这始于西汉董仲舒对传统儒学的改造,故答案选 B。

3.钱穆先生在评价朱熹时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

”下列属于朱熹主张的有( ) ①“格物致知”②“心即理也”③“正君心”④“立纲纪”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C解析朱熹主张寻求“理”的方法“格物致知”,故①正确;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故②错误;朱熹主张“正君心”,故③正确;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发扬儒家的道德伦理即三纲五常,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4.据说,昼夜苦思的王守仁,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这从侧面说明王守仁“求理”的途径是 ( )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答案 B解析材料“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

2023-2023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全程考卷:阶段滚动月考卷(一)含答案

2023-2023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全程考卷:阶段滚动月考卷(一)含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

A. 火药B. 印刷术C. 造纸术D. 指南针答案:C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AA. 均田制B. 禅让制C. 官僚制D. 郡县制答案:A4. 明朝时期,我国海外贸易最繁荣的港口是()。

A. 广州B. 厦门C. 泉州D. 杭州答案:C5. 辛亥革命发生在哪一年?()A. 1910年B. 1911年C. 1912年D. 1913年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只有战争,没有文化交流。

()答案:×2. 唐朝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繁荣的时期。

()答案:√3. 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答案:×4. 明朝时期的内阁制度是一种民主制度。

()答案:×5.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制度。

()答案:×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

答案:史记2. 唐朝时期,实行了______制度,选拔官员。

答案:科举3. 元朝时期,我国疆域达到了______之最。

答案:辽阔4. 明朝时期,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共______次远航。

答案:七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______。

答案:孙中山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有: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法家思想影响等。

2. 请列举唐朝时期的三大诗人。

答案:唐朝时期的三大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3. 简述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

答案:宋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有:农业发展,手工业繁荣,商业兴盛,海外贸易发达。

4. 请简要介绍明朝时期的内阁制度。

答案:明朝时期的内阁制度是一种中央政治制度,由皇帝直接领导,内阁大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23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23

滚动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4长春二模)《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B.自给自足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解析:据题干材料“种谷必杂五种”“还庐树桑”以及自己种植瓜果蔬菜、自己养殖鸡豚狗彘,体现了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答案:B2.(2014湖南五市十校联考)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其从北意大利发展到荷兰,最后到达英国和美国。

其中,从荷兰发展到英国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进行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B.英国拓展市场,加快了城市化进程C.英国改革议会,完善了民主政治D.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世界金融市场的认识。

17世纪荷兰掌握了世界金融市场,建立了垄断性的贸易公司;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进而掌握了世界金融霸权,所以选择D项。

材料强调世界金融市场的变化,与殖民扩张、议会改革不属于同一层面,排除A、C两项;英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为工业革命,排除B项。

答案:D3.(2014郑州预测)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

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

”该运动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制度。

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教育、国防等的近代化进程,客观上加速了清朝封建制度的崩溃。

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4.(2014开封二模)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千克砂糖,到1952年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千克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3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3

A组对点练对点提示:1~5雅典民主政治;6~8罗马法1.(2014·河北唐山一中模拟)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解析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是希腊经济、政治、历史及文化传统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希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雅典商品经济、海外贸易极为发达,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使公民有机会直接参政等,但最主要的原因应是生产力因素。

答案 C2.(2014·云南玉溪高三摸底)约翰·索利在《雅典的民主》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会议成员是如何选出的,但似乎是由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显然,会议握有相当实权,尤其在监督国家官员和制订公民大会议程时,更是一言九鼎。

”“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的是()。

A.梭伦时期的元老院B.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C.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D.伯利克里时期的五百人会议解析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度中,前三等级可以选举进入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会议,把握材料中的“雅典”和“三个上流阶级”即可判断选择B项。

答案 B3.(2014·江苏盐城模拟)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

实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

A.苏格拉底B.梭伦C.克里斯提尼D.伯利克里解析伯利克里时期,为了保证低等级的公民参与政治事务,向他们发放津贴。

所以D项正确。

答案 D4.(2014·河南新乡模拟)马克思曾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

”但在体制上,雅典的民主政治也留有一个“漏洞”,这个“漏洞”就是()。

A.长老会议B.五百人议事会C.十将军委员会D.陪审法庭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雅典的民主政治留有的“漏洞”是指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俸,这就决定了贫穷公民很难当选将军,便于上层分子掌握实权。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27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27

滚动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B.伦理道德为核心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的伦理道德而非自然。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由题中“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等可知B项符合题意。

答案:B2.书法家欧阳中石说:“每个人的字都有差别,正像每个人的面孔不同一样。

其实,人的面孔有多大的区别呢?眼睛、鼻子、嘴……的部位已经非常固定,然而人的妍媸差别竟如天渊,有的实在难看,有的能够倾国倾城。

字的书写也正是如此。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书法作品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风格之别B.书法作品优劣有别特点各异C.欣赏书法作品之前应先了解作者D.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解析:材料意在说明书法作品和人一样有美有丑,因此选择B项,A项错误。

材料中人的美丑是用来比喻字的优劣,并非描述作者,因此,C、D两项错误。

答案:B3.《西方文明史》谈到:“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18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所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对此解释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18世纪科学的进步B.反映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生C.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都是可认识的D.启蒙思想家崇尚科学和理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从“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可知题意是强调启蒙思想家崇尚科学和理性,故选D。

A项是为得出最终结论的一种铺垫;B项只反映现象,没有反映内在含义;C项理解不准确。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18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18

滚动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右图是一件穿有鼻环的春秋时期的铜质牛尊。

从这件牛尊中可得到的信息有()①春秋时期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②牛在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③牛被运用于农业生产,耕作技术日益进步④牛肉是春秋时的主要食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牛尊的鼻环反映了牛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这件牛尊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青铜冶炼技术的高超。

故答案为B。

答案:B2.“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是()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解析:材料信息的意思是: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四处奔散。

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

可见,作者主张通过“重农”以达到控制农民人身自由的目的。

答案:B3.明朝诗人周灿《盛泽》诗曰:“吴越分歧处……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晨昏。

”这反映出当时农村() A.农业商品生产已相当发达B.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C.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D.耕织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经济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人家勤耕作,机杼彻晨昏”可以看出当时农村人们忙于耕地、纺织的情景,说明当时仍是耕织结合的生产经营方式,故选D项。

材料无法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能说明妇女成为生产支柱,耕织结合的特点没变,农村没有呈现生产的多样化,故其他三项错误。

答案:D4.(2014长沙测试)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度,据记载:“今(南朝宋时)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17

高三历史单元总复习滚动检测题17

滚动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历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明清时期() A.宰相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B.沿用行省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C.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D.调整官僚机构,为皇帝办事的效率提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政治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明清时期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的理解能力。

明清时期政治形态的基本特点是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皇权空前加强。

一些进一步加强皇权的措施如废除宰相、设内阁和军机处等都反映了这一特点,故选A。

B错在“中央集权”;C是专制统治政策在经济领域的表现;D并非明清特有。

答案:A2.(2014韶关一模)“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察举征辟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B.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D.农民起义式的社会流动使知识分子地位不能上升解析:首先明确材料中的“士”指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科举制为这些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并将其制度化。

察举是以“孝廉”为主要选官标准,主要从道德标准评价人才,与知识分子没有必然联系,A项错误。

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是门第、出身,而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士,很难成为社会上层,B项错误。

D项说法过于绝对,如汉初明初等很多开国功臣谋士就得益于农民起义运动的成功。

答案:C3.(2013年广东文综,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陶片放逐法的理解。

新教材高中历史滚动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历史滚动综合测评3第一~五单元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滚动综合测评(三)(第一~五单元)一、选择题1.“自从希腊人定居下来……他们就仰赖这些小块平原的出产物生存。

其中三种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即谷物、葡萄酒和橄榄油,它们被统称为‘地中海三作物’。

”上述材料表明( )A.古代希腊人的生存环境良好B.古代希腊地区的食物来源丰富C.古代希腊人的生活较为艰难D.古代希腊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C[根据材料“三种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即谷物、葡萄酒和橄榄油,它们被统称为‘地中海三作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这里多山少平原,食物来源匮乏,体现了古代希腊人的生活较为艰难,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古希腊人生存环境较恶劣,古希腊地区食物来源匮乏,故A、B两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古希腊海外贸易发达的信息,故D项错误。

]2.据统计,我国汉代栽培的蔬菜有21种,魏晋时期增加到35种,至清代进一步增至176种,如南瓜、辣椒、番茄、菜豆、洋葱等。

这一剧变是因为( )A.食物结构的变化B.新航路的开辟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丝绸之路的畅通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我国栽培的蔬菜品种急剧增加,出现了原产美洲的南瓜、辣椒、番茄等,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引发物种交流,B项正确;食物结构的变化是蔬菜栽培品种增多的影响,不是原因,A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明清时期蔬菜栽培品种迅速增多的结果,不是原因,C项错误;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丝绸之路不再畅通,D 项错误。

]3.下面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

此表反映了中国( )A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C.现代农业迅速崛起D.农村经济改革成效明显D[表格显示从1978年开始,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主要是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项正确;表格体现不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A项错误;B项发生于2001年之后;C项中现代化农业不符合表格信息。

]4.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高考历史 复习练习试卷 滚动训练三

高考历史 复习练习试卷 滚动训练三

滚动训练三(必修一、二、三)一、选择题(共16小题,48分)1.[2023·保定市一模]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表明,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按神意来决定。

商朝天子既是人,也是连接天人意志的神。

这说明商朝()A.中央权力高度集中B.以神权来强化皇权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血缘与政治相结合2.[2023·芜湖市二模]汉武帝时,关中开凿了六辅渠等许多渠道,形成了“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水利网;朔方、酒泉等郡引黄河水及川谷之水,汝南九江等郡引淮水,穿渠溉田各万余顷;各地规模较小的水利工程更不悉数。

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A.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B.精耕细作技术基本定型C.政府主导水利工程建设D.水利工程为灌溉而修建3.[2023·南昌市三模]唐朝女子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除了蹴鞠、骑马之外,尤其喜欢荡秋千。

唐诗《秋千词》写道:“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这主要反映了唐代()A.市民生活丰富多彩B.女性社会地位提升C.百姓生活富足安康D.社会风气相对开放4.[2023·安阳市一模]如图为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宋朝的锦绣河山,因此名动天下,深得宋徽宗的赏识。

该作品体现出()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融家国情怀于艺术C.价值来自学者发掘D.逼真慕写客观景物5.[2023·贵阳市一模]康熙朝“历算第一名家”梅文鼎曾写道:“伏读御制《三角形论》,谓古人历法流传西土,彼土之人习而加超喜。

大语煌煌,可息诸家聚讼。

……至哉圣人之言,可以为治历之金科玉律矣。

”这段材料反映了()A.西方学术源自中国B.民族自我中心主义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专制皇权钳制思想6.[2023·长沙市二模]从现有资料来看,没有一份英文文献记载唐胥铁路存在“马拉火车”的现象;在中文文献中,也没有任何一手资料提到唐胥铁路“马拉火车”的奇景;互联网上关于唐胥铁路“马拉火车”的引用都没有原始出处。

高三历史滚动练(一) 人教版

高三历史滚动练(一) 人教版

高三历史滚动练(一)人教版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最重要的标志是( )A、我国早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奴隶制国家B、我国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C、我国从商朝起就有有文字可考的信史D、公元前3世纪我国已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屈原被楚王流放的主要原因是( )A.反对君主专制B.要求革新C.主要抵抗秦军D.《离骚》触怒权贵3、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①目的是争夺土地、人口和霸主地位②给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③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④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融合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下列哪些观点体现了这一历史特征( )①公作则迟,分地则速②公室将卑,大夫皆富③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④天不变,道亦不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各诸侯国为争霸的需要而注重生产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6、“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

“垄断”一词反映了(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持此观点的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8、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统治者)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这段话的含义主要是( )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9、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高三历史上学期滚动训练(18)-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滚动训练(18)-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滚动训练(18)范围:必修一(1—9)必修二(1--8)必修三(1--8)1.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2.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其主要原因是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C.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D.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3.下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

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5.《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

……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它评论的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上海五国机制”6.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

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该法的制定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7.有学者指出: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组对点练对点提示:1~5抗日战争;6~8解放战争1.(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在国民党军队顽强抗击的同时,共产党军队在朱德总司令的指挥下,奉命配合友军“对增援之敌,负责阻击,对退却之敌,相机歼灭”,在敌侧翼和后方钳制打击敌人。

此情景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

据题干“国民党军队顽强抗击”“共产党军队”“奉命配合友军”等信息,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两党军队相互配合共同打击日军,故选C。

答案 C2.(2018·广东深圳模拟)1938年5月,蒋介石在总结抗战形势时说“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

这段话当指()。

A.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抗战B.淞沪会战分散日军兵力,粉碎其速亡中国的企图C.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日战争将进入相持阶段D.百团大战在华北地区沉重打击了日军解析据材料信息蒋介石强调要打破日本的侵华战略计划,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淞沪会战的目标和影响,故选B项。

答案 B3.(2018·江苏南京模拟)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

”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

两则材料称赞的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解析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抓住战机,侧击日军,旗开得胜,戳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再根据题干中“25日一战”“此次大捷”推知是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4.(2018·陕西咸阳模拟)2018年4月3日,缅华各界代表相聚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举行纪念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70周年座谈会,以期铭记历史、传承博爱,并决定建立中国远征军纪念碑。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①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②提高了中国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地位③完成了保卫缅甸的预期使命④为中国大陆战场的总反攻创造了条件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一方面是配合盟军行动,保卫缅甸,但最终未实现;另一方面是保卫和打通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据此可知③明显错误,正确答案选C项。

答案 C5.下面是历史漫画《日本的今昔》,漫画所反映的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1931年9月,日本全面侵华B.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合作C.日本跻身世界政治大国D.全民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解析从图片中的《抗建通俗画刊》及其他文字信息可知,这属于抗战时期的漫画。

日本全面侵华的时间是1937年7月,故A项错;B项在图片中无法体现;C项表述错误。

故选D项。

答案 D6.(2018·山东潍坊模拟)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的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此事件()。

A.促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消除了国内矛盾冲突C.确立和平民主建国方针D.促成新中国的成立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国命运”“结束一党专政”“毛泽东”,可以推断此事件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发生的重庆谈判,通过国共两党的谈判,确立和平民主建国方针,故选C。

A项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排除;重庆谈判未消除国内矛盾冲突,排除B;新中国成立是在解放战争后,排除D。

答案 C7.右图是1946年丁聪创作的漫画《民“主”曰:“逆我者亡”》,对漫画的正确解读是()。

A.揭露国民党统治下所谓的“民主”B.表达了人们对言论自由的渴望C.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D.号召人们为民主自由而斗争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

图片中的“民‘主’”是指国民党打着民主的旗号,却干着非民主的勾当,屠杀要求民主的人士,即“逆我者亡”。

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 A8.(2018·河南郑州模拟)右图是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

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

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挺进大别山解析根据材料中“胶东解放区”信息可以判断出这个战役的区域,“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等可以判断出这场战役的大概时间,两个信息结合,这个战役是指淮海战役,本题选B项。

答案 BB组提升练9.(2018·湖南雅礼中学模拟)2018年,在“七七事变”爆发75周年之际,阳泉市收藏家张贵银发现了一日军侵华力证——《支那事变战迹の刊》。

此书于74年前由日本陆军新闻班监修,记录了“七七事变”后一年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全过程。

能够在此书中佐证日本侵略行径的是()。

①淞沪会战②南京大屠杀③九一八事变④潘家峪惨案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七七事变’后一年期间”,也就是1937年7月到1938年7月,符合此时间段的是①②,故选C。

③发生在1931年,④发生在1941年,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A、B、D。

答案 C10.(2018·石家庄二中模拟)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合作的协议,原陕甘宁苏维埃政府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首府延安,历时3年,成为民国政府时期实行民主政治和廉正政治的典范。

对边区政府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是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雏形B.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自治性地方政府C.改变了国共两个政权对立的状态,有利于团结一致,共同抗日D.具有独立性,不直接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解析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以“党外合作”的方式进行了第二次合作,陕甘宁边区政府接受国民党的直接领导,属于地方性自治政府,D项表述明显错误。

答案 D11.(2018·浙江宁波模拟)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

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解析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的时间应为1949年1月,所以D项错误。

答案 D12.(2018·河南周口模拟)2018年7月5日,南京召开抗战75周年座谈会,在座谈会期间,南京学术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网页。

请你阅读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A.图1: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图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图3: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图4:渡江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解析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故选C。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A;《资政新篇》的颁布,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排除B;三大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排除D。

答案 C13.(2018·河北冀州中学模拟)军装——军人的仪表,军队的标志,骄傲的服饰,威武的象征。

穿上了军装,就意味着肩负使命,报效人民,穿上了军装,就意味着准备牺牲,献身祖国!(1)看图一请回答,图中人物指挥了哪次重要的起义,这次起义的意义是什么?(2)看图二、图三,从图二到图三军装的变化反映了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国共关系的这次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3)图二、三、四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哪几个重要时期?在这几个时期中共领导的革命军人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4)看图四请回答,身着1948年军装的解放军取得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的胜利。

解析本题以军装为切入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

第(1)问,根据南昌起义的内容作答;第(2)问,从民族矛盾的角度分析红军改编的背景和影响;第(3)问,联系教材知识归纳出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和革命任务;第(4)问,结合解放战争的史实列举出1948年以后的军事行动。

答案(1)南昌起义。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南昌起义中诞生了。

(2)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影响: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为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

(3)图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图三:抗日战争时期;图四:解放战争时期。

主要任务: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4)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追歼残敌、剿匪。

14.(2018·山东枣庄模拟)“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材料一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

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

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孙中山文集》材料二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

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现代——“梦想照进现实”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

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小康战略”。

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认“温饱到1990—小康到2000—基本现代化到2050”的三步走战略。

——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4)关于“百年坎坷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