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人才培养问题几点建议及对策
人才培养问题几点建议及对策对于人才的培养,你有什么见解,有什么好的建议呢?以下是店铺给大家带来人才培养的建议与意见,以供参阅。
人才培养问题几点建议及对策1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好进人关把“人才强队”作为地勘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各级领导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及培养,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地勘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把人才工作纳入单位总体工作之中,把人才强队战略作为加快地勘事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把有限的编制用来招收主专业的人才。
每年都要少量连续的从不同的学院招收学生,保持人才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二、培训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当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的层次会随之提高。
在物质利益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与物质奖励相比,大家更愿意选择参加一定量培训的形式来作为应得的奖励,提高自身的含金量,以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可以说,培训已成为最大的奖励。
第一我们要将培训本身作为激励职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
给职工“充电”的机会,会使他们感觉单位对自己的发展是很重视的,而且在单位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必须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使真正有能力、有潜能的人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
第二要改变过去重学历培训轻技能培训的旧观念,近几年毕业的学生并不缺少学校的专业知识,最缺的应该是实践和新的方法手段,特别地质专业人才最需要的是野外的实践经验,这需要大量工作的积累和师傅的引导,因此我们每年都到二级单位了解职工工作中有什么技术、技能上的需求?是否有新技术新方法需要推广?是否有新的规范要学习?如果是普遍性的就汇同人事、工会、总工办三家在职工集中的雨季举办培训班,这种培训班特别有针对性,对于新来的学生提高技能特别有效,而且最廉价。
个别性问题就单独为他们请师傅,或外派培训。
第三要把学历培训做为一种奖励,那些对单位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技术骨干需要加强科研能力提升,此时送他们参加学历培训就等于从实践又回到理论,会更有实效。
深刻认识树立科学人才观的重大意义
作者:中国社科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姜辉执笔深刻认识树立科学人才观的重大意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各种自然物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比重不断减少,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
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
知识与人才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支点。
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用者,正在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随着全球范围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同经济、科技的竞争能力紧密相连,而人才正日益成为核心的竞争力。
人才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谁占据了这个制高点,谁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因此,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应对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客观需要。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要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开放的关键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和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工作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事管理机制和制度。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精选多篇)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精选多篇)第一篇: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抓紧抓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则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
这对我们这样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
要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切实实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把每一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
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
要树立有较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是人才的观念,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树⽴科学的⼈才观,构建结构合理的⼈才队伍2019-08-04科学的⼈才观,就是对于什么是⼈才、⼈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如何⽤好⼈才等⼀系列问题的科学认识。
我们必须全⾯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才观的基本内涵,⾃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中解放出来,增强实施⼈才强国战略的⾃觉性和坚定性。
“⼈才资源是第⼀资源”,是科学⼈才观的重要内涵。
⼈才作为先进⽣产⼒和先进⽂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当今社会⽣产⼒发展的核⼼要素。
“⼈⼈都可以成才”,是科学⼈才观的⼜⼀重要内涵。
什么是⼈才?⼈才就是品德⾼尚、掌握知识、能⼒较强和业绩突出的⼈。
以此来衡量,就不能唯学历、不能唯职称、不能唯资历、不唯能⾝份,做到不拘⼀格选⼈才。
正如邓⼩平同志所说的,“衡量⼀个⼈是否是⼈才,关键看这个⼈实绩如何”。
要充分尊重⼈才的个性,按照各类⼈才的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去识别、选拔和使⽤⼈才,使各类⼈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都有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和舞台。
要努⼒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伟⼤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对国家、对⼈民、对民族有⽤之才的社会氛围,从⽽创造⼈才辈出的⽣动局⾯。
⼀、树⽴科学的⼈才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才竞争的客观需要树⽴科学的⼈才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才竞争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新⽉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
知识与⼈才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点。
⼈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者,正在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才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各企业发展的战略制⾼点,谁占据了这个制⾼点,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因此,树⽴科学的⼈才观,实施⼈才强国战略,是适应经济不断发展、应对⼈才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树⽴科学的⼈才观,是全⾯建设⼩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新局⾯的客观需要。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5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好雨知时节。
中央适时提出"党管人才",作为一项新的人才工作原则,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审时度势地对领导方式的创新。
这一战略指导原则与时俱进地总结了我们党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经验,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工作着力点,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变化和领导方式转变的高度自觉,以及对第一资源--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的深刻理解与清醒把握,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党管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是党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全面掌握并认真坚持这一原则。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宣言书,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动员令。
它为我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指明了光辉的方向。
(一)把握科学的人才观,必须首先深刻了解其丰富的内涵。
科学的人才观主要包括以下观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的观点;人才存在于群众之中,人人都能成才的观点;以人为本的观点;实践检验人才的观点;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的观点。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决定》确立的科学的人才观,是辩证的人才观,实践的人才观,发展的人才观,是一个闪耀着与时俱进理论光芒的全新的人才观。
准确把握这一科学人才观,对于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意义重大。
(二)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确立科学的人才标准。
人才标准是人才观的基石,不同的人才标准构成不同的人才观。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按学历、职称、身份来界定人才,把一些并不一定是人才的人囊括进来,而对一些有真才实学却不符合"硬杠杠"规定的人却拒之于人才"花名册"之外。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O王 培 佐
科学发展 观是对 我 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指导
思 想 的重 大 创 新 .是 国防 和 军 队 建 设 的 根 本 指 导 方
才的主要依据 . 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才投 身科技 强军实践 的积极性 、 创造性 : 进一步 改进专业 技术人
队 建 设 的 成 就 感 . 得 到 组 织 和 官兵 承认 与 尊重 的荣 有
、
必 须 全 面 准 确 理 解 和 把 握 科 学 人 才观 的 内 涵
科学人才 观是 科学发展 观 的基 本要求 和重要组
成 部 分 。 科 学人 才观 是 以 “ 以人 为 本 ”坚 持 人 的全 面 、 发 展 为 核 心 的 , 这 正 是 科 学 发 展 观 的本 质 内涵 。胡 而
二 、 须 确 立人 才 培 养 与 管 理 的 科 学 理 念 必 深 入 贯 彻 党 的十 七 大 精 神 . 新 的起 点 上 推 进 国 在 防 和 军 队 建 设 . 须 确 立 与 新 起 点 相 适 应 的 科 学建 设 必 理 念 。从 加 强 专 业 技 术 人 才 建 设 的 角 度 看 . 以下 四 有
程 ” 重 效 益 的 现 象 还 很 普 遍 . 要 表 现 在 两 个 环 节 不 主
要 素 ;专 业技术人才作 为先进武 器装备 的主要创 研 者、 操作 者和维护者 。 完成多样 化军事任 务的诸 要 是 素 中最 活跃 、 最重要 的因素 . 是战斗 力形成 的核心要 素 。强化人人 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 就是要求 我们要科
个 系统 的理 论
誉感 ; 就是 要诚心诚 意 、 满怀真情地 关心专业 技术人 才。 正确对待他 们的正 当利益 和合理需要 . 想其所想 . 急其所急 , 帮其 所 困 , 多办 实事 , 多办好 事 , 尤其 要注 重 从政治上 、 想上去关 心 . 思 保障他们 健康地 成长和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和推动。
科学人才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深化人才发展改革的关键,要推崇素质和能力,倡导实践与创新,激发潜能和激情,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科学人才。
一、倡导素质和能力科学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素质方面,科学人才应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公德,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能力方面,科学人才应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科学研究问题提出和解决的能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科学论文和科研项目撰写的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科学人才才能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强调实践与创新科学的本质是发现和创新。
科学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在实际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
科学人才应该积极参与实验室、实地考察、工程设计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科学人才应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要勇于思考、大胆尝试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解决科学上的难题。
在创新过程中,科学人才还要与不同领域的人才进行合作,形成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科学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激发创新的火花。
三、激发潜能和激情科学的探索和创新需要激发科学人才的潜能和激情。
科学人才要保持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坚定科研理想和信念。
科学人才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积极主动地思考、观察和思辨问题。
科学人才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并加以充分发挥。
科学人才要树立远大的科研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懈,坚持对科学探索的持续突破和高追求。
四、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科学人才科学人才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应该重视培养和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科学人才。
要加大对科学人才的培养投入,提升科学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浅析国有企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国有企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国有企业的三支人才队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三支人才队伍各具特点,在开展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需要结合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实现企业战略所需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目标。
基于此,本文以企业中尤其是国企中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主要讨论对象,对其相关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问题与对策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会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企业的发展亦如此。
人才和技术是企业基业长青、蓬勃发展的两条腿,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列有一席之地、能够立住站稳,就必须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上花功夫、下力气,不断探索、持续加强。
1.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201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会上就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作出了全面部署。
《人才规划纲要》强调国家要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六支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021年9月,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上,除对以上六类人才进行强调外,新增了三类人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
于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而言,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企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和焦点。
2.国有企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当前面临的挑战2.1职业通道的效果不理想企业大都有基于自身特点的职业通道设计,但在实际选人用人过程中,往往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刻板地按照任职资格标准职业通道设计条件生搬硬套,导致三支人才的职业晋升过于缓慢,人才梯队建立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另一种是随意地发挥,过于不关注任职资格标准和职业通道的设计条件,导致三支人才的职业晋升混乱、无章法,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得不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可。
高标准做好人才工作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做好人才工作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作者:李景山李辉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21年第12期近年来,元氏县教育局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以人才工作为抓手,以“四个坚持”为举措,逐步建立起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具有良好业务素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育人才队伍。
加强政治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这是政治方向和原则要求,强调了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管人才原则。
元氏县教育局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政治引领。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使教育人才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创建“党建示范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21年5月份,元氏一中、槐阳实验学校、新城实验学校三所学校被评为市级“党建示范校”,在全市教育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上进行了授牌和表彰。
立足育人根本,坚持以德为先。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教育人才必须以德为先。
元氏县教育局将抓好师德教育作为建设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的内在要求和基本保证。
坚持在每年春季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通过学习政策法规、重温入职誓词、撰写学习心得等方式,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不断增强教育人才队伍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并且特别加强了对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负面清单》的学习,使教育人才进一步明确行为规范,坚守行为底线,提高自我修养,自觉追求高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同时,加强对优秀师德典型的培树力度,通过开展师德标兵评选、师德征文、师德宣讲等方式,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展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使教育人才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提高队伍素质,坚持引进和培养双驱动。
人才工作管理制度
人才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我市人才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进一步强化人才竞争意识,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提升人文环境、创新制度环境,充分发挥人才在科学发展中的最积极作用,形成人才辈出、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第三条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和人才优先发展的原则,突出以用为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切实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淄博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组织和社会团体。
第二章目标要求第五条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全市创建工作,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着力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宏大人才队伍,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开创人才智力汇聚、创新活力迸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局面。
第六条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第七条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和资源,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作项目;宣传优秀人才和人才工作先进典型;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直接联系和服务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人才工作良好环境。
第三章培养第八条牢固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以“认真专业务实”为目标,以立足岗位成才为重点,高度重视现有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在实践中提高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浅谈企业如何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龙源期刊网
浅谈企业如何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作者:赵绪彪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人才和管理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体制转变,面对相对宽松的人才流动机制,现代企业如何配置和使用人才,来构建一支机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章从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现”和如何进行“合理的人才配置”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科学人才观;结构合理;人才队伍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好雨知时节。
中央适时提出"党管人才",作为一项新的人才工作原则,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审时度势地对领导方式的创新。
这一战略指导原则与时俱进地总结了我们党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经验,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工作着力点,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变化和领导方式转变的高度自觉,以及对资源--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的深刻理解与清醒把握,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党管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是党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全面掌握并认真坚持这一原则。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宣言书,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动员令。
它为我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指明了光辉的方向。
把握科学的人才观,必须首先深刻了解其丰富的内涵。
科学的人才观主要包括以下观点:人才资源是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的观点;人才存在于群众之中,人人都能成才的观点;以人为本的观点;实践检验人才的观点;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的观点。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决定》确立的科学的人才观,是辩证的人才观,实践的人才观,发展的人才观,是一个闪耀着与时俱进理论光芒的全新的人才观。
准确把握这一科学人才观,对于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意义重大。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确立科学的人才标准。
人才标准是人才观的基石,不同的人才标准构成不同的人才观。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按学历、职称、身份来界定人才,把一些并不一定是人才的人囊括进来,而对一些有真才实学却不符合"硬杠杠"规定的人却拒之于人才"花名册"之外。
医院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医疗行业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领域,其发展水平与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规模密切相关。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医疗环境中,医院要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那么,医院应该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呢?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医院的管理者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资源。
摒弃传统的“重学历、轻能力”“重职称、轻实践”的观念,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同时,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善于发现和挖掘员工的潜力,为他们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1、明确需求医院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需求规划。
明确需要引进的人才类型、专业、数量等,确保人才引进工作有的放矢。
2、拓宽渠道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如校园招聘、社会招聘、高层次人才招聘等。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输送渠道。
同时,利用网络招聘平台、人才中介机构等,广泛收集人才信息。
3、优化流程简化人才引进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优秀人才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引进。
同时,为引进人才提供便捷的服务,如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1、内部培训定期组织内部培训课程,包括专业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
邀请业内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分享最新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鼓励内部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外出进修选拔优秀员工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水平。
建立进修学习的跟踪评估机制,确保进修效果的转化和应用。
3、在职教育支持员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员工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
为员工提供学习时间和经费支持,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
四、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1、明确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岗位和专业,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涵盖工作业绩、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确保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
树立科学发展的人才观 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树立科学发展的人才观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人才发展新思想新理念研讨会上指出,要努力树立促进科学发展的人才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俗话说:“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要搭建好平台。
第一,要积极搭建创业舞台,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工农建交商企业,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把充分发挥人才效益作为人才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强化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理念,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舍得精力和财力投入,加强人才培养。
第二,要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加大市场调节人才余缺的力度。
加大对人才市场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发挥好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的开发配置、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
现实条件下,还要大力倡导市场理念,引导各类人才转变择业观念,走市场化配置的新路子。
不管在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在企业、个体私营单位,只要能够发挥自身专长,就要敢于应对挑战,凭能力、业绩实现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第三,要从自身做起,切实做到识才、惜才和用好人才。
作为企事业单位领导者,肩负着管理使用本单位人才的重
任,务必要有识才慧眼、爱才之心、求才之诚、容才之量,务必要从自身做起,努力为各类人才尽其智、尽其用、尽其能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创业平台。
真正做到对人才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热心、感情上贴心,使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和推动。
在当今社会,为了推动创新和研究的进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的人才观应当包括对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要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力和应对挑战能力的科学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
首先,科学的人才观要求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等方面的素养水平。
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不仅要善于运用科学思维,还要熟练掌握科学方法并具备广博的科学知识。
因此,科学教育应当从儿童时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知识的积累。
同时,科学素养也应当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培养出既具备科学眼光又有人文情怀的科学人才。
其次,科学的人才观要求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人才。
创新精神包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勇于挑战传统观念以及勇于承担风险等特质。
科学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教育他们勇于质疑和创新,培养他们具备从问题中发现机会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此外,还应当加强科学人文交叉培养,促进不同学科的交流和融合,为科学创新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再次,科学的人才观要求注重团队合作。
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多学科的集成和合作,单打独斗的科学家已经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因此,科学人才应当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善于协商、沟通和合作,能够有效地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进行协作。
科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方式,锻炼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激发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动力。
最后,科学的人才观要求关注社会责任。
科学人才应当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积极参与科技伦理的讨论和引领。
科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和科学伦理,并通过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和参与社会服务等方式,将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张振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是领导干部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领导干部须有敬才之举。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
领导者无求才之渴,人才是不会来的,即使来了也留不住。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
“求才若渴”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尽快构筑起人才流动的新体系,最大限度地引进好、使用好人才资源。
树立“借鸡生蛋”的新理念,破除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传统观念,树立起“只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所有”的大人才观,树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新观念,建立人才“能进能出”的新体系。
借鉴先进地区关于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优惠政策,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优惠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措施办法。
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健全行政制度,创新人才用人机制,打破人才流动的“坚冰”,实现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保障用人单位和柔性流动人才的合法权益。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和人才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给各类人才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空间,实现人才智力的共享。
真正的求才之渴还须尊重人才,帮助人才“实现自我”。
领导干部须有容才之量。
求才不易,容才更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同外国专家座谈时曾说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以事业为本、人才为重的各级领导者,应当有容才的胸怀、气魄和度量。
但凡人才,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有的恃才傲物,不好管、不“听话”;有的不拘小节,有时候还爱“犯上”。
公司转型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人力资源96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公司转型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明媚 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 近年来,公司紧紧围绕中长期退役治理规划和核环保市场开拓任务,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公司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市场化特点。
随着战略转型的实施,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必须加快步伐、补齐短板、稳步推进,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公司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关键词 国企 人才 建设 措施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1)28-096-02企业振兴,人才先行,公司作为核环保产业先锋和主力军,建成了国内首个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首个桶外搅拌中低放废液水泥固化、首个有机废液热解焚烧等工程并陆续投入调试和运行,建成了我国最为齐全的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治理体系,填补了国内核环保领域空白,也培养了一支掌握退役治理、项目管理及工程实施经验的人才队伍。
按照战略规划目标,公司将努力建成国家级退役治理研发中心、国内放射性废物处理中心、退役治理人才培养中心,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核环保企业战略目标。
一流的企业需要创建一流的人才生态,对于转型发展时期人才战略与企业战略的需求和矛盾,公司必须正视面对,加快步伐、补齐短板、稳步推进,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公司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积极推进核环保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我国由核大国迈向核强国的突破和跨越。
一、公司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一)人才结构不合理1.年龄结构不合理,呈现“倒三角”现象。
公司在岗员工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公司每年引进员工数量低于退休、辞职等流出员工数量,人才队伍严重呈现老龄化,容易导致出现员工工作热情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5~10年后,员工迎来退休高峰期,公司将面临人才断层和人才饥荒[1]。
组织人事工作政策性强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组织人事工作政策性强篇一:做好组组织人事工作一、创新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做好组织人事工作,首先要创新观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摆脱那些不适应现实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变革传统工作思路中不适应现代要求的内容方法,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探索人才共享工作机制,为组织人事工作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其次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就是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近年来,我们物资集团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努力营造开明开放的人文环境,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风尚,利用多渠道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条件,考核聘用了大批优秀人才。
同时在用人机制上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优化人才配置,人才与岗位的最佳结合,把促进人才健康成才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事业的良好环境。
合理的人才配置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作为组织人事干部必须牢牢把握好人才资源,用好人力资源,真正实行“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能者多酬,千方百计做好发现、培养、凝聚人才的工作。
为搞好二次创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真心实意地为人才服务,为人才合理流动,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
二、创新机制,为各类人才发展搭建平台人是生产力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决定因素。
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在本质上是人的发展进步。
过去,由于企业受僵化人才机制的制约,不同程度地存在选人、用人的机制性问题,造成人才的选拔、任用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无形中扼杀了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人才,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化人力资源的改革,建立适合新形势的人才机制,努力创造人才充分涌流,发展有空间、创业有舞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各类人才提供发展的平台和展示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 人才 竞争的客观需要
树立科学 的人才观 ,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人才竞争 的客观需要 。 当今 世界 , 科技进 步 日 新月异 。随着科学技术 的迅猛发展 ,以知识为 基础 的产业逐 渐上 升为社会 的主导产业 。知识与人才 已经成为 当代经 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支点。人才作 为知识 的创造 者、承担 者、传播者 、 使用者 ,正在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 进步的关键 因素。人才 资源 的 开发 已经成为各企业发展 的战略制高点 ,谁占据 了这个制高点 ,谁就 能够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 , 树 立科学 的人才 观,实施 人才强 国战略 , 是适应经济不断发展 、 应对 人 才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树立科学 的人 才观 , 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 、不断开创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客观需要。本世纪头2 O 年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大 业 ,人才为本 。新世纪新 阶段我 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实施 人 才强 国战略。实施 人才强 国战略既是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的重要 内 容 ,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和 人才 工作提 出了新 的更高要求 。树立科学 的人才观 ,遵循人才资源开 发规律 , 继续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 的改革取 向,建立健全科学 的人 才使用机制 、 激励机制 、评价机制 ,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 队伍 ,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广泛 的智力支持 。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是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的客观需要 。我们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我们所做 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 眼于人 民物质文化 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 ,又要着 眼于促进 人的全 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事业 ,为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 了广阔天地 , 也 为人 的能 力的不断提高和充分发挥提供 了 良 好 的条件 。促进人 的全 面发展 , 要 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只有树立科 学的人 才观 ,才能切实采取有利 于人才成长 的政策措施 ,才能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 、机制 和环境 ,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一个人才的潜能和价值 , 从 而实现社 会发展与人 的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
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人才资源是第 一资源 , 这是 人人都应懂 的道理 。然而 ,对人才的 内涵与外延 ,长期以来 ,一些人并不 十分清 楚 。在全 国人才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 要牢 固树立人人都 可 以成才 的观念 ,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把品德、知识 、能力 和业绩作 为衡量人才 的主要标 准 ,不 唯学历 、不唯职称 、不唯资 历 、不 唯身 份 ,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 。要树立有较高知识水平 、创新能力的拔尖 人才和有 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是人才的观念 ,努力 形 成谁勤 于学 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 的伟大实践 ,谁就能获得发挥聪 明才智 的机遇 ,就能成 为对 国家 、对 民族有用之才 的社会氛 围,创造 人才辈出的生 动局面。 “ 四不 唯”人才观是科学人才观 ,构建结构合 理的人才队伍就必须确立这一人才观。
社会 观察 ( 责任编辑 :骆正海 )
树 立科 学 的人才观 ,构建 结构 合理 的人 才队伍
高建 民
( 管道 储 运公 司潍 坊 输 油处 ,山东 潍 坊 2 观 ,就是对于什么是人才 、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 处 的地位 、如何用好人才等一系列 问题 的科学认识 。我们必须全面理 解和准确把握科学人才观 的基本 内涵 , 自 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各种不合 时宜 的观念和做法 中解放 出来 ,增强实施人才强 国战略 的自觉性和坚 定性 。 “ 人 才资源是第一 资源” , 是科学人才观 的重要 内涵 。人才作 为先进 生产力 和先进 文化 的重要创造者 和传播者 ,是生产要素 中最活 跃、 最 重要 的因素 , 是 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核心要素 。 “ 人人都可 以成才” ,是科学人才观的又一重 要内涵 。什 么是人才 ?人才就是 品 德高 尚、掌握知识 、能力较强和业绩突出的人 。以此来衡量 ,就不能 唯学历 、不能唯职称 、不能唯资历 、 不 唯能身份 , 做 到不拘一格选人 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 的 , “ 衡 量一个人是 否是人才 , 关键看这个 人实绩如何 ”。要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 ,按照各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 不 同特点去识别 、选拔和使用人才 ,使各类人才都有施展 自己才华 的 机会 ,都有充分发挥 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和舞台。要努力形 成谁勤于 学 习、勇于投身伟大实践 ,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 ,就能成 为对 国家 、对人 民、对 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 围,从而创造人才辈出 的生动局面。
三、抓住机遇 ,加快培养 一支结构 合理的人才队伍
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的人才 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但从全局看 ,我 国人才队伍的总量 、结构和素质 ,还不 能适应经济 时代发展 的要求 , 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特别是 现代化建设 急需 的高 层次 、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 ;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 础性作 用发 挥不够 ,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 ,人尽 其才的用 人机制有待 完善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 目前我国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从当 今世界和 中国深刻变化着 的实际 出发 ,根据党和 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 需要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 的科学人才观 ,克服在人才 问题上 的各种不合适宜的观念 ,自觉地以 科学人 才观 为指导 , 抓住机遇 ,开拓创新 ,加快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