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ppt课件(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 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 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 海,残阳如血。
1957年1月第一次发表这首诗时,毛泽东做 了这样的注释:“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 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 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 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 里’(另注:这两句诗是毛泽东1917年冬天游 衡山时所作) ”。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一万年太久,我们之争朝夕。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 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 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 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 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 户候”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 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 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 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 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 “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 “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 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 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 盘旋的神态。
三、意象美来自意象的组合
• 并置式
看:山、林、江、舸、鹰、鱼 忆:指点、激扬、击水、 浪遏飞舟 动静搭配,远近结合, 从而构成一幅色彩绚 丽的“湘江秋色图” , 描绘了一幅生气勃勃 的“少年学子图”。
• 辐射式
诗人 (我) 看 忆
万 类
各种并 置景物
同学 少年
各种并 置活动
胸怀博大的看景人也便 成了“风景”,形成一 幅气势磅礴的“伟人 图” !
舸--大船 指宇宙的广阔 不平凡,不寻
旷远迷茫 正当,正值 奔放 强劲有 阻止
• (1)写乐景,写豪情 •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是惆怅的, 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 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 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 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 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 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 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少年学子图”,间接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 题。 (7)、如果说上阕侧重写景,那么下阕侧重 什么? 侧重抒发诗人的革命豪情。
(4)、上阕末句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那些内容作了回答?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时间、地点、人物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见景—生机勃勃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色彩绚丽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之景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生情—以天下为己 谁主沉浮?
一:词的有关知识简介 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 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 离路,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 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等均有各自 的不同的规格。 有水调歌头 采桑子 沁园春等。 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 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 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 去。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写作背景:
•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 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 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 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 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 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 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基础知识
• 一:字音 百舸( ge ) 廖廓(liao kuo) 峥嵘(zheng rong) 常 苍茫(cang mang) 恰同学少年( qia) 挥斥方遒(hui chi qiu) 力 浪遏飞舟( e )
贺新郎
1923年11月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 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 误会前翻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 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凄 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 像台风扫环宇。 重比翼,和云翥。
也愿用这两句话与诸君共勉
关 于 词 的 知 识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 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 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 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 “阕”。。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 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 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4、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 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 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 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 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与毛泽东积极向 上,昂扬奋进的 立意契合。
以壮景抒豪情
诗人笔下的意象不应是客观的白描, 而应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
山红水绿的静景的色彩美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 “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 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 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 事物动态的雄壮美 “百舸争流”中的“争” 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 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中, “击”“翔” 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 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 “万类霜 天竞自由”中 的“竟”字, 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 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 爱和由衷赞美。
层林尽染
第一课时
诵读、疏通、理解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 (1)、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 去,橘子洲头。看 索的动词。 立、看、怅、问、忆 万山红遍,层林尽 染;漫江碧透,百 (2)、“看”字统领哪几句?这几句中哪些词 表现力特别强? 舸争流。鹰击长空,遍:红得广 染:红得深透 透:强调水的清 鱼翔浅底,万类霜 澈 争:渲染了热闹气氛 击:突出雄鹰的矫健 天竞自由。怅寥廓,翔:比拟出游鱼的轻快自由 问苍茫大地,谁主 (3)、上阕主要写什么内容?与下阕有何 关系? 沉浮?
任
“意象”简释 意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 想感情与 客观物象 融合形成 意象
意境wenku.baidu.com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 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 境界
《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
• 一、意象美来自景物的选取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从状态: 静态的火红的枫林, 动态的“争流”的“百 舸”等 或广博, 或宏伟, 或雄峻 竞相向上、 生机勃勃
写生机勃勃的深秋景物,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1、对照注释疏通字句 2、研讨:
• 携来百侣曾游,忆 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 往昔峥嵘岁月稠。 (5)、注意“峥嵘”、“风华”、“意气”、 恰同学少年,风华 “挥斥”、“方遒”、“激扬文字”、“遏” 正茂;书生意气, 等词的语境意义,理解“指点江山”、“万户 挥斥方遒。指点江 侯”的借代手法和“粪土”的名词意动用法。 山,激扬文字,粪 (6)、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 突出 土当年万户侯。曾 了 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记否,到中流击水,突出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年轻革命者奋发向上、敢 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 浪遏飞舟?
2、读下面两组描写秋景的诗句,试着 说说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和中国传统 诗词中的秋景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 衰。 ——《楚辞》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登高》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曹雪芹 《红楼梦》
•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 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1929.10)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 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1935.10)
当堂检测:
读下面所选的毛泽东在不同 历史时期所做的三首词,谈谈 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咏
蛙
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