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高中化学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2.2《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2.2《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新编精品】人教化学必修一2.2 《离子反应》教案(第2 课时)【温故知新】1.( 回顾、思考 ) 什么是电离?请分别举例说明酸、碱、盐的概念。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叫做碱;电离时能生成酸根离子与金属阳离子( 含 NH4+) 的化合物叫做盐。

3.( 回顾、思考 ) 举例说明影响溶液的导电性的因素是什么?①离子浓度,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大的导电能力强。

②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电荷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③电解质强弱,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电荷浓度 ) 。

【课堂生成】强弱电解质的复习在后面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需要拆分成离子形式时要用到。

【课堂研讨】1.( 自学、思考 ) 什么是离子方程式?完成下表,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以 FeCl 3溶液和 AgNO3溶液反应为例①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②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 即、拆、) 改写成离子形式③把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删④检查方程式两端的和是否相查等【练一练】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将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写:删:拆:查: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写:删:拆:查:③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写:删:拆:查:④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写:删:拆:查:2.( 自学、讨论 ) 阅读课本P3 2的四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回答问题:①该四个反应能说明什么问题?②请你举例说明是否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用 H + OH=H2O来表示?2.(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自学、讨论 ) 观察实验,完成表格:溶液混合实验现象CuSO4+ BaCl2NaOH+HClNa2CO3+ HCl通过上述反应总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生成气体、沉淀或弱电解质【课堂生成】举出醋酸钠可以与盐酸反应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有弱电解质生成的原理。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2课时)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2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

本课时学习离子反应的概念,从概念出发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在学生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3.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

过度:有以上知识做基础下面我们学习离子反应和其发生的条件。

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必定有离子参加,离子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其本质是什么呢?板书: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推进新课:老师:演示实验2—1.(要求学生观察并写出完成化学方程式)学生:1.试管无现象2.试管有白色沉淀。

老师:从溶液中离子变化的角度分析实验现象。

过度:电解质在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这些电解质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

板书: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过度:那么离子反应怎么来表示呢?板书: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过度:那么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呢?板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老师:我们来阅读书本P32的以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为例,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步骤。

老师:针对上面的每一步骤我们可以记为:写、拆、删、查。

板书:写、拆、删、查练习:练习习题老师:通过习题体现这四步中最重要是是拆的这一步,那些物质要拆呢?那些不要拆呢?(1)可写成离子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鼎尖教案】高中化学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备课资料)

【鼎尖教案】高中化学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备课资料)

【鼎尖教案】高中化学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备课资料)●备课资料一、离子反应的类型1.复分解型(如溶液中酸碱盐之间的离子反应)2.置换反应型(如活泼金属与酸、盐溶液中的阳离子和活泼非金属与盐溶液中的阴离子间反应等)。

Cu 2++Fe===Fe 2++Cu Cl 2+2Br -===Br 2+2Cl -3.盐类水解型Fe 3++3H 2OFe (OH )3+3H +PO -34+H 2O HPO -24+OH -2Al 3++3S 2-+6H 2O===2Al (OH )3↓+3H 2S ↑4.复杂的氧化还原型2Fe 3++H 2S===S ↓+2Fe 2++2H +3Cu +8H ++2NO -3===3Cu 2++2NO ↑+4H 2O 5.水溶液中进行的电解反应,如:2Cu 2++2H 2O===2Cu +O 2↑+4H +(电解CuSO 4溶液)6.有络合物生成的反应,如:Fe 3++3SCN -===Fe (SCN )3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必须遵守“三大守恒”方程式都要遵守三大守恒规律:①方程式两边元素的种类应守恒;②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应守恒;③方程式两边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代数和应守恒。

2.必须符合反应事实(1)化学用语是否准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可逆符号的书写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一般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应写成离子符号,不溶于水的电解质,可溶于水的弱电解质及所有的非电解质、单质均应写成化学式。

如CaCO 3、CH 3COOH 、SO 2、P 4、Fe 、CH 3CH 2OH 、H 2SiO 3均应在离子方程式中写成化学式,至于强电解质的微溶物,在生成物中一般写成化学式,反应物中则看情况而定,如:石灰乳则写成Ca (OH )2,而澄清的石灰水则应写成Ca 2++2OH -,又如NH +4+OH -,一般未说明或浓溶液中应写成NH +4+OH -===NH 3↑+H 2O ,而在稀溶液中反应可写成NH +4+OH -===NH 3·H 2O 。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后半部分离子反应及其反应发生的条件。

主要内容为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及其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掌握好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方法是能够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基础,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这个知识储备可以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很好的帮助。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并熟练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并正确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3、说出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深刻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在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学习中提高归纳总结能力2、探究离子反应的本质实验中,学生在观察、实验和对比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3、在情境中运用离子反应,提高解决问题和合理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此部分知识以前,已经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反应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等,这些知识的学习都为本节课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回忆旧知,使已学的知识成为知识图式,从而更好在同化和顺应中进行意义建构。

同时本节课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重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一定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方案四、教学流程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一、粗盐提纯Na2SO4+BaCl2=BaSO4+2NaClMgCl2+2NaOH=Mg(0H)2+2NaCl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HCl+ NaOH=NaOH+H 2O HCl+Na 2CO 3=NaCl+H 2O+CO 2离子反应四、离子方程式: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六、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表示一类反应。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试验现彖溶液中有反响的实质哪些离子其次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其次节离子反响〔其次课时〕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离子反响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把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相互间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硫酸钠与氯化规溶液反响,硫酸铜与鐵氧化钠溶液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根底的试验争论方法。

2、在离子反响学问学习中,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展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次“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沟通研讨”活动,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总识;能借助“学问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二〕、重点、难点義点:离子反响、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对策:学生的分组试验、练习.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对策:应用试验探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类突破。

教学内容:【引入科学】史话——“哑泉致哑,安乐泉解毒”【课】一、离子反响:有业参与的反响。

试验试验一:取 l~2ml BaCI 2 生成白 溶液 F 试管中,用胶头滴管 SO 4 \ Cl\2 Ba 2++SO 2 = BaSO 1 色沉淀4 4滴加 Na 2SO 4 溶液。

试验二:取 l~2mL NaOH Nal生成蓝 溶液于试管屮,用胶头滴管 色沉淀Na\ OH\ Cu 2\ SOQCu 2+ +2OH = Cu(OH)2 1滴加滴加 CuSO 4 溶液。

试验三:取 l2ml KC1 溶Cl 、K\液于试管屮,用胶头滴管滴 无明显现象不反响加 Na2SO4 溶液Na\ SO#二、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与反响的离子符乡来表示反响的式子。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次,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代是难溶物、气体、水、单质、氧化物等均写成化学式形式【删】删去方程式冯功不參勿友舷的离子,化学计量数比化为最简比。

高中化学上学期《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上学期《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化学教案
离子反应
课题
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②Ba(NO3)2与NaOH
③H2SO4与NaOH
④Na2CO3与HCl
【引申】
若能发生的,你能否仿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从电解质电离的角度分析出他们发生反应的实质
学生判断并书写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强化直接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并为引出离子方程式打基础。
概念和方法导引
【过渡】我们写出的这些表示反应实质的式子称为什么?
取约2ml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许HCl溶液。
取约2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许NaCl溶液。
取2mlCu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许 NaOH溶液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结论。
引出追问】那是不是所有电解质溶液之间均可以发生离子反应呢?那好,根据我们以上做过的实验,再阅读课本P44部分,请总结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引申】
通过上述我们根据离子反应的本质写出的离子方程式的方法,总结书写的方法。
[板书]2、离子反应方程式:①概念②书写方法
学生总结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并总结书写方法
推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方法。
拓展
【过渡】
书写方法掌握了那请快速的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
KOH溶液和HNO3溶液混合:
BaCl2溶液和Na2SO4溶液混合: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分三次课完成,本次课是学习离子方程式书写后的第二课时。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学生情况分析:对于离子反应,学生基本上理解准确。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也清楚,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也基本掌握了。

但学生因为初中基础薄弱,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如复分解反应性质掌握不牢,常见的难溶物、易溶物记忆不清,书写时不太细心如化学符号写错等。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采用练习-错例分析-重点讲解-纠错-重写-总结-系统化,让学生感受化学用语的生成过程,巩固理解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并理解其重要性。

并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技术准备:电脑、无线鼠标、多媒体投影仪前期准备:预习完成如下问题:1.将下列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2.如何判断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3.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如何帮助我们判断离子是否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并巩固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应的讨论。

第二课时从概念出发,结合探究实验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虽然在初中就已经接触到复分解反应,并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但学生仍较难理解也常出错,且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所以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本节课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1.学生生理特征:授课学生为泾川一中高一11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正处在15、16岁的年龄阶段。

2.学生心理特征:大部分学生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仍存在依赖老师心理上,也有部分学生偏向自我、独立。

3.思维发展水平:抽象逻辑思维慢慢建构中,缺乏足够的想象能力,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

4.学生知识结构: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等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

但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初步接触,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5.学生认知风格:多为原理原则型和发问质疑型,自主探究意识仍有欠缺,学习自主性不强。

6.班级群体特征:上课期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跟随老师步骤走。

(三)教材分析选自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和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体会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离子反应的本质2

第二节  离子反应的本质2

掌握以上的判断原则,同时注意题目中告知的离子 组颜色以及其他的限制性条件等,如常见的有色离子 有:Fe3+(棕黄色),Fe2+(浅绿),Cu2+(蓝),MnO4- (紫 红);[Fe(SCN)]-(红)。这样一般的离子共存题都能正 确迅速地解答出来,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见的离子共存问题
1、与H+不能共存(即酸性溶液、PH<7、 石蕊变红)
B、Na+、Fe3+、SO42-、OHC、K+、Na+、OH-、Cl-
D、Cu2+、Ba2+、Cl-、SO42-
5、(99) 在水溶液可以共存,且加入氨水也不产生沉淀( B)
A、Na+、Ba2+、SO42- 、Cl-B、K+、AlO2-、NO3-- 、OHC、H+、NH4+、Al3+、SO42D、H+、Cl- 、CH3COO-、NO3-
6、(00)在水溶液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 A、,Ca2+、HCO3-、Cl-、K+ B、Al3+、AlO2-、HCO3-、 K+ C、Fe2+、NH4+、SO42- 、 S2-
7、由于配合而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原则:有难电离的稳定的配离子生成 而不能共 存。如:Ag+和NH4+(在碱性条件下);Fe2+和SCN-, Al3+和F-等都不能共存。 8、一切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 不能共存。如:HCO3-、HS-、HSO3-、HPO42-等都不 能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存在。
D、Fe3+、SCN-、Na+、CO32-
AC 7、(01)在强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高三化学教案离子反应的本质(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离子反应的本质(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离子反应的本质(精选3篇)教案一: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电荷转移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电荷转移,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 教学重难点: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电荷转移。

3.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如:当铁片放置在铜离子溶液中时,观察到铁片上出现了红褐色的沉淀,这是什么原因?(2) 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电荷转移。

解释在铁片放入铜离子溶液中时,铜离子会失去电子转化为铜金属,而铁片上会生成Fe2+离子,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荷转移。

(3) 实验:进行铁和铜离子的反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反应方程式。

(4) 讨论:让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5) 归纳:对离子反应的本质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的理解。

(6) 拓展:通过更多离子反应实例,拓展学生对离子反应的应用和理解。

4. 实施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对离子反应本质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否准确。

教案二: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离子间的吸引和排斥力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离子间的吸引和排斥力,掌握离子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 教学重难点: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离子间的吸引和排斥力。

3.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Na+离子和Cl-离子可以形成NaCl晶体?(2) 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离子间的吸引和排斥力。

解释Na+离子和Cl-离子之间具有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它们能够形成NaCl晶体。

(3) 实验:进行NaOH和HCl的反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反应方程式。

(4) 讨论:让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离子反应中离子间的吸引和排斥力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5) 归纳:对离子反应的本质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的理解。

(6) 拓展:通过更多离子反应实例,拓展学生对离子反应的应用和理解。

【鼎尖教案】高中化学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第二课时)

【鼎尖教案】高中化学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两个条件,本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第二课时)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师]请大家先做以下练习。

[投影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实验室制CO2的反应。

2.用Na2SO3和稀硫酸反应制SO2气体。

3.(NH4)2SO4的浓溶液和NaOH的浓溶液混合。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学生板书]CaCO3+2H+===CO2↑+H2O+Ca2+SO-23+2H+===SO2↑+H2ONH+4+OH-===NH3↑+H2O[问]上述离子反应为何能发生?[生]因为生成了易挥发性的物质。

[师]很正确!这也是离子反应发生的又一条件。

[板书]3.生成易挥发性物质[讲解]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有CO2、SO2、NH3、H2S等。

其中,CO2、SO2既是挥发性物质,也是难电离物质(H2CO3、H2SO3)进一步分解而生成的产物。

因此,生成CO2、SO2等挥发性物质的反应,与生成相应的难电离物质的反应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讨论]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物Ca(OH)2和NH4Cl均为离子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能否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分析它们反应的环境与我们前面所学离子反应的例子有何不同?[学生回答讨论结果]甲:Ca(OH)2和NH4Cl均为离子化合物,它们反应的实质是离子发生了互换,因为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故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乙: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因为Ca(OH)2和NH4Cl中的离子均处于固态物质中,而我们前面所学离子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它们所处环境不同,所以不能用同一形式表示。

[师]大家讲得都有道理。

在我们所接触的化学反应中,有些离子化合物在固体状态下也能够发生离子反应,但由于固态物质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一般不写离子方程式。

除此之外,固体与浓硫酸之间的反应也不写离子方程式,因浓硫酸中主要是硫酸分子。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教案)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教案)
2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a2+ + 2ClO- + H2 O + CO2 == CaCO3 + 2HClO 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 Fe2+ + 2H2 O2 + 4H+ == Fe3+ + 4H2 O C.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NH3 · H2 O + SO2 == NH 4 + HSO 3 D.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 Fe3+ + 3NH3 · H2 O == Fe(OH)3 + 3NH 4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A. C. 二、填空题 X、Y、Z 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 Na 、Ba 、 Cl 、SO4 K+、 AlO2 -、NO3 -、OH-
3.阅读课本 30—33 页,听老师补充讲解后,归纳出离子反应的条件或实质。 类型 非氧化还 原反应 氧化还原 反应 举例 条件或实质 生成难溶物质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生成挥发性的物质 离子浓度改变 离子浓度改变
1. 列举一些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反应例子。
2. 讨论: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举例说明哪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第三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的本质
学习目标
1.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发生的条件。 2.掌握离子反应的规律,能正确判断物质间在溶液中能否发生反应,常见的一些离子 在溶液中能否共存。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活动 1. 根据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AgNO3 + NaCl = AgCl↓+ NaNO3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 H2 O Mg(OH) 2 + H2 SO4 =MgSO4 + 2H2 O 2. 讨论:举例说明为什么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少”?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离子反应发生反应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科学方法的训练。

三、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步入高中,未能完全适应高中的教学方法,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特别是本节内容抽象难于理解,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和播放离子反应的动画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让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使学生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二课时教案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第一课时主要对电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

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以后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并且,要求学生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

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1.3、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说教法: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顺利导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应的发生条件,并对离子方程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化学教案

《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复习: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

过渡:有上述知识作基础,下面我们学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必定有离子的参加,离子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呢?推进新课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1~P32的内容,进行自学。

[思考]什么是离子反应?什么是离子方程式?[板书]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问题1]教师演示[实验2-1]后填表,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NaCl+CuSO4(不反应)CuSO4+BaCl2====BaSO4↓(白)+CuCl2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培养直觉行动思维。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讨论后填表。

[问题2]从溶液中离子变化的角度,分析上述实验现象。

[分析]当CuSO4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只是CuSO4电离出来的Cu2+、2-SO与Na+、Cl-等混合没有发生变化。

当B中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时,CuSO4电离4SO与BaCl2电离出来的Ba2+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

出来的-24过渡:电解质在水作用下可解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这些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

[板书]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过渡:如何表示离子反应呢?[板书]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问题3]通过教师演示[实验2-2]后观察实验现象,写出P32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培养直觉行动思维。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问题4]阅读P32回答问题: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答: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由酸电离出的H+与碱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2O,其离子方程式:H++OH-====H2O,该电离方程式只表示强酸与强碱发生的中和反应(除去硫酸与氢氧化钡的中和反应)。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第四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简比。Ba2++SO42-=BaSO4↓
[师]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我们可简写成四个字:写、拆、删、查。
3.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
写、拆、删、查
[小结]四步中,“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既然拆是关键,拆时应注意作出准确判断,易溶、易电离物质应拆,难溶、难电离物质仍保留化学式。
板书投影练 习来自实验2中反应说明了什么
实验2说明了Na2SO4溶液电离出的SO42―和BaCl2溶液电离出的Ba2+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BaSO4白色沉淀。而Na2SO4溶液电离出的Na+与BaCl2电离出的Cl―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在溶液中仍以Na+和Cl―的离子形式存在。
上述实验“2”的反应本质:
钾钠硝铵溶水快 硫酸盐除钡银钙
氯里不溶银亚汞 碱里还溶钡和钙
其他物质沉水快(即不溶)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写完后投影正确答案)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3、稀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4、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
演 示实 验
投影小 结
分析
小 结
板 书
设问
练习
讲述
引导
小结
有气泡
产生
CO32―+2H+==H2O +CO2↑
气体
合作探 究
小结
板书
课堂检测
作业
板书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离子反应的本质 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的本质 教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使学生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3.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小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某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离子反应的本质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其应用【教学方法】复习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引言】我们知道化学反应按实质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按是否有离子参加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高一时我们对离子反应有了一些了解,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离子反应的本质。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投影】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如果能发生,写出反应现象及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讨论】上述反应物的离子浓度有什么变化?【归纳】如果反应物的某些离子能结合生成新物质,使溶液中的这些离子浓度减小,就会发生离子反应。

如果反应物的离了•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新物质,溶液中的这些离子浓度没有改变,离于反应就不能发生。

也就是说,离子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板书】一、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设疑】是不是反应物的所有离子浓度都降低呢?【分析】上述反应1中,Ba'与到SO产浓度因反应而降低,而Cu' Cl浓度并没有因此而降低,所以说是某些反应物离子浓度降低,并不是所有反应物的离子浓度都降低。

【讨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使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呢?(引导学生从上述反应现象分析、归纳、补充)【归纳】由于反应物之间的离子互相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易挥发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使反应物中的某些离子浓度大大减小。

也就是说,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就是生成难溶、难电离、易挥发的物质。

【板书】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的物质【设疑】常见的难溶物有哪些?【投影】常见的难溶物质(由学生归纳):金属单质:Fe、Al、Cu非金属单质:S> Six C辄化物:AlzQ、SiQ‘酸:H2SiQ3,,碱:Mg(OH)2、A1(OH)3. C U(OH)2、Fe(OH)3盐:RaSQi、BaCQj、CaCOj、AgCk AgBr、Agl【讲述】当有关离子浓度足够大时,生成微溶物的反应也能发生,如硝酸银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时,当银离子、硫酸根离子浓度足够大时,也能生成硫酸银沉淀。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摘要:将“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中,同时将“建构学科观念”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向导。

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以期实现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诱思导学离子反应微粒观实验探究如何运用素质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中,我深入研究了新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离子反应”是高中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从教材体系上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理论基础。

让学生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高一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复分解反应,学习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会区分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学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时已开始尝试从离子角度去看待复分解反应,但认识未上升到一定高度;已初步接触了一些水溶液中的反应,但还不能用离子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二、教学设计思路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本节课中,我采用“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即“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以思促学”,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化学教学的素质化,培养学生在创新、实践、观察等方面的能力。

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看世界的深度,而学科思想可以决定一个人看世界的角度。

高中化学-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高中化学-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高中化学-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相关推荐高中化学-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布骤。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 、对学生进行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电离、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教学过程:[设问]下列物质中:① CH 3 COOH ② HCl ③NaOH ④ HNO 3 ⑤ Cu(OH) 2 ⑥ AgCl⑦ Na 2 CO 3 ⑧C 2 H 5 OH ⑨ H 2 O ⑩ Fe ⑾SO 2 ⑿石墨(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在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

答案:(1)②③④⑥⑦(2)①⑤⑨(3)⑧⑾(4)②③④⑦[引入]因电解质溶于水后可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下面我们来学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板书]四、离子反应1 、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实验]请四位同学分别做实验:①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②硫酸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③硫酸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④硝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设问] ①分别发生什么现象?②三支试管中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怎样形成的?(请同学写化学方程式)③这三支试管里澄清溶液中有什么离子?这些离子在发生反应前后的存在形式有什么区别?用实验证明实验①中Cu 2+和Cl-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两个条件,本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第二课时)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师]请大家先做以下练习。

[投影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实验室制CO2的反应。

2.用Na2SO3和稀硫酸反应制SO2气体。

3.(NH4)2SO4的浓溶液和NaOH的浓溶液混合。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学生板书]CaCO3+2H+===CO2↑+H2O+Ca2+SO-23+2H+===SO2↑+H2ONH+4+OH-===NH3↑+H2O[问]上述离子反应为何能发生?[生]因为生成了易挥发性的物质。

[师]很正确!这也是离子反应发生的又一条件。

[板书]3.生成易挥发性物质[讲解]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有CO2、SO2、NH3、H2S等。

其中,CO2、SO2既是挥发性物质,也是难电离物质(H2CO3、H2SO3)进一步分解而生成的产物。

因此,生成CO2、SO2等挥发性物质的反应,与生成相应的难电离物质的反应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讨论]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物Ca(OH)2和NH4Cl均为离子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能否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分析它们反应的环境与我们前面所学离子反应的例子有何不同?[学生回答讨论结果]甲:Ca(OH)2和NH4Cl均为离子化合物,它们反应的实质是离子发生了互换,因为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故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乙: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因为Ca(OH)2和NH4Cl中的离子均处于固态物质中,而我们前面所学离子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它们所处环境不同,所以不能用同一形式表示。

[师]大家讲得都有道理。

在我们所接触的化学反应中,有些离子化合物在固体状态下也能够发生离子反应,但由于固态物质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一般不写离子方程式。

除此之外,固体与浓硫酸之间的反应也不写离子方程式,因浓硫酸中主要是硫酸分子。

我们在中学化学中接触到此类型的反应,主要有以下三个:[板书]Ca(OH)2(s)+2NH4Cl(s)∆====CaCl2+2H2O+2NH3↑Cu+2H2SO4(浓)===CuSO4+SO2↑+2H2O2NaCl(s)+H2SO4(浓)∆====Na2SO4+2HCl↑[师]这反映出了普遍之中有特殊的原理。

[板书]特殊{(标于以上三个方程式之前)。

[讲解]注意:浓盐酸、浓硝酸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可写为离子形式。

[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发生最常见的三个条件。

那么,有没有符合离子反应发生的其他条件呢?请大家看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1]把铁丝放入CuSO 4溶液中片刻,可看到溶液的蓝色变浅,铁丝上附着一层红色的铜。

[演示实验2]往酸性KMnO 4溶液中,滴加数滴FeSO 4溶液,振荡,又看到紫色褪去。

[设问]实验1中,CuSO 4溶液的颜色变浅,说明什么离子浓度减小了?Cu 2+发生了什么反应?生成什么?[生]Cu 2+浓度减小了,Cu 2+被还原生成Cu 。

[问]实验2说明了什么?请你解释。

[生]说明FeSO 4与酸性KMnO 4发生了化学反应、紫色褪去,说明MnO -4被破坏或MnO -4浓度减小。

[问]上述现象能否说明发生了离子反应?为什么?[生]能,因为反应后有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符合离子反应的本质。

[师]十分正确!这是离子反应发生的又一个条件。

[板书]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师]请大家根据上述反应的现象,推断反应的产物,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两个反应,且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提示:MnO -4与Fe2+相遇,被还原成Mn 2+。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书写] [学生板书][教师讲评]实验1的方程式大家并不陌生,实验2的产物可这样推得:溶液紫色褪去,说明MnO -4被还原了,而FeSO 4中只有Fe 2+能失电子,故Fe 2+一定被MnO -4氧化成了Fe3+,而它自己却被还原成了Mn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对离子方程式进行配平。

[投影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MnO 2与浓盐酸共热。

2.Cu 与浓HNO 3反应。

3.Cu 与稀HNO 3反应。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教师总结]由以上的分析和练习可知,溶液中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可导致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故也可发生离子反应。

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一致的,即均遵循得失电子守恒的原则。

[过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除了上面介绍的生成难溶、难电离或挥发性的物质,以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外,还是否有其他一些条件呢?请大家做下面的练习,分析回答。

[投影练习]分析下面的反应中是否有离子浓度的减小,若有,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1.向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2.把AlCl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请一位同学把结果板书于黑板][学生板书]Fe3++3SCN-===Fe(SCN)3+6H2O===4Al(OH)3↓Al3++3AlO-2[师]请大家根据以上两个方程式讨论还有什么条件可以使离子反应发生。

[学生讨论后回答]若溶液中的离子能发生络合反应或双水解反应,将会导致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离子反应就能发生。

[师]回答得很好!于是,我们得出了另外两个离子反应的条件:[板书]5.发生络合反应6.发生双水解反应[教师总结]知道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我们就可以正确地写出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作出判断,同时,还可以解答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

[投影练习]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B.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3H+===Al3++3H2OC.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Al+Cu2+===Al3++CuD.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H++OH-===H2O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Ca2++2OH-===CaCO3↓+MgCO3↓+2H2OMg2++2HCO-3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C.Na2S水解:S2-+2H2O===H2S↑+2OH-D.Na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解析:1.A项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正确的写法应为:Fe+2H+===Fe2++H2↑;B项符合反应事实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C项离子方程式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的应写为2Al +3Cu2+===3Cu+2Al3+;D项乙酸为难电离物质,写离子方程式时应用分子式表示,正确的写法应为:CH3COOH+OH-===CH3COO-+H2O答案:B2.A中Ca(OH)2足量时,会生成溶解度更小的Mg(OH)2,即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B中HClO为弱电解质,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应写成分子形式,即Cl2+H2O===H++Cl-+HClO;C中Na2S 水解时,因水解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程度不同,故应分步写,且为可逆反应,应写“”,因水解时H2S不可能大量生成,故不应出现“↑”。

正确的写法为:S2-+H2O HS-+OH-;D项写法正确。

答案:D[设问过渡]那么,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什么样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什么样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呢?[生]只要离子间不反应,就可以大量共存;只要离子间能发生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离子共存的问题。

[板书]三、离子共存问题[师]请大家先做下面的练习。

[投影练习]1.下列各组离子在pH=1和pH=13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A.Al3+、Mg2+、Cl-、SO-24B.K+、Na+、Cl-、HCO-3C.Fe2+、K+、NO-3、SO-24D.K+、Ba2+、NO-3、Cl-2.某无色溶液中加入铝粉产生氢气,则下列离子组合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K+、NH+4、Cl-、NO-3B.K+、Na+、Cl-、HCO-3C.K+、NH+4、Cl-、SO-24D.K+、CO-24、Cl-、SO33.下列各溶液中的离子,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Ca2+、Na+、K+、SO-24B.Fe3+、SCN-、NH+4、Cl-C.Na+、H+、SO-24、S2O-23D.AlO-2、OH-、Na+、NH+4解析:1.题目要求各组离子在pH=1和pH=13的条件下都能共存,即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

选项A在碱性条件下因生成Mg(OH)2沉淀而不能共存;选项B中HCO-3与酸、碱均能反应;选项C在酸性条件下Fe2+、NO-3、H+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共存,且在碱性条件下Fe2+与OH-因生成Fe(OH)2沉淀而不共存;D项各种离子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皆能共存,为本题答案。

答案:D2.题目要求溶液中加入铝粉产生氢气,说明此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

选项A在酸性时因有NO-3而不会产生氢气,选项B中HCO-3在酸性和碱性时都不共存,选项C在酸性时可共存,选项D在碱性时可共存。

答案:CD3.选项A因Ca2+和SO-24能结合成微溶于水的CaSO4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因Fe3+、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共存;选项C因H+、S2O-2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SO2而不能共存;选项D因AlO-2、NH+4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共存。

答案:C[师]请大家通过以上练习,分组讨论总结出离子之间发生哪些反应时,不可大量共存?[学生讨论、并汇报交流][投影归纳总结]当离子间有下列反应发生时,不能大量共存: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即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

2.能生成微溶物的离子之间,如:Ca2+和SO-24,Ag+和SO-24。

3.能双水解的离子之间,如多元弱酸和弱碱盐的阴、阳离子。

如Al3+、Fe3+与CO-23、HCO-3、AlO-2、ClO-、S2-等。

4.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2+、H+、NO-3;S2-、ClO-;S2-、Fe3+等。

5.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

如Fe3+和SCN-。

[教师讲解]在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除了要注意离子之间的反应外,还应该注意:(1)题目中有没有说明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

(2)题目中有没有说明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小结]本节课我们更深一步地认识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熟悉了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配平和离子共存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