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5》教学设计
《练习五》数学教案设计
《练习五》數學教案設計标题:《练习五》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和理解《练习五》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练习五》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代数运算、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概率统计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进度进行适当调整。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练习五》中的重要概念和定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2. 实践法:通过设计相关的习题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旧知识,引出《练习五》的新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知:详细解释《练习五》中的重要概念和定理,辅以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自我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5.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千克和克的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千克和克的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练习五(千克和克的练习)》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的质量单位知识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千克和克的关系及换算方法。
教材内容由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和实际生活中的质量计量组成,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质量单位的基本知识,对千克和克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千克和克的关系,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千克和克的关系及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2.难点: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蔬菜等,用于展示质量单位的使用。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计算。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质量单位的图片和换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如苹果、书包等,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实物的质量差异。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回顾已学的质量单位知识。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练习五》教学设计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练习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五》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化简比,并能合理地运用比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在活动中将已学的《比的认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
从而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向学生渗透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梳理的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之系统化,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化简比,并能合理地运用比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了解和掌握单元复习的方法,能够主动复习,能够正确熟练化简比,并能合理地运用比的意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法学法:自主预学、合作共学、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1、大家都知道我们班有男生_人,女生_人,谁能用比说一说我们班人数的关系?学生活动:男生:女生= ( )女生:男生=( ) 男生:全班人数=( )(二)、回忆、整理知识1、教师提问: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的是第四单元,课题是什么?(比的认识)这一单元都有哪些内容?每个内容所涉及到的概念及知识都是什么?(同桌两人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畅所欲言,请个别学生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比的认识》这个单元学习了三个内容:①生活中的比②比的化简③比的应用。
①生活中的比:知道了什么是比?什么是比值?②比的化简:知道了怎样化简比及比的基本性质?③比的应用:利用比的有关知识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有条理的板书在黑板上。
3、提问:(问1):什么是比?什么是比值?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例如:6÷4写作6︰4,读作6比4. 6︰4﹦6÷4﹦46﹦1.5 6是这个比的前项,4是这个比的后项,1.5是6︰4的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问2):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下列表格。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五》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五》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五》主要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
本练习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整数的乘除法等内容的练习。
教材通过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整数的乘除法等基本数学知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整数的乘除法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整数的乘除法等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几何图形模型,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课件和讲解,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整数的乘除法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他们对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整数的乘除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练习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练习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练习五》主要是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法则掌握不牢固,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难点:在实际计算中,正确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发现和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PPT,展示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除,那么在进行分数运算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进行分数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和法则。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题,如:(1)计算:(3/4)×(2/5)+(1/2)×(3/4)(2)计算:(1/3)÷(2/5)-(1/2)×(1/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例题,让学生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练习五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练习五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练习五复习》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复习,学生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等基础知识,对于角的初步认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对概念理解不深入等问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加减法运算、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基本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运算、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基本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对概念理解不深入等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强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针对性练习: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人民币、长度单位等实物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减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律。
2.难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退位减法方面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和教学动画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卡片、练习本等。
3.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操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物时应付的钱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5》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练习5
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难点
学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
图片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节(第周星期)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莫高窟》。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左偏旁:金字旁、绞丝旁。两个例字是:钉、给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钉、给”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尊、彩塑、智慧”等字的书写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板
书
设
计
练习5
语文与生活
诵读与欣赏
教
后
反
思
五年级练习五教案
五年级练习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用英语进行对话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 学会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对话。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话交流中语法和词汇的正确运用。
2. 学生在对话中的自信表达和流利口语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和情境。
2. 教师准备一些教学素材和教具,如图片、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Warm-up(热身活动)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英语歌曲让学生跟着唱,并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
2. Presentation(呈现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故事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常用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句型。
3. Practice(练习对话)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话题或情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到前面进行示范对话,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4. Group Discussion(小组讨论)教师要求学生回到座位上,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将他们的对话内容整理成一篇小短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和讨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改进建议和指导。
5. Role-play(角色扮演)教师让学生重新组合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境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角色扮演出不同的对话情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6. Review(复习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句型,并进行小结和总结。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尝试用英语进行沟通和对话。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注重对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以任务型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在实际运用中获得学习效果。
同时,本节课设计了多个环节,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练习五》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练习五》苏教版教学目标1.完成练习五的题目;2.巩固理解数字0-20的大小关系;3.通过练习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数字0-20,并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大小关系。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导入:1.使用数字卡片和数轴展示数字的大小关系;2.让学生观察数字图形,比较大小;3.让学生分组,根据数字大小进行排序。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练习五,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1.数字的大小关系;2.数字的读法;3.数字的写法。
教学步骤1.教师先让学生观察题目,思考如何解决问题;2.学生在答题前,先阅读题目,思考每个数字的大小关系;3.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练习五的所有题目;4.学生完成练习五后,可以相互交换答案进行互评。
巩固练习为巩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习题:1.判断大小关系:3、9、5、20、15;2.计算:10+8=?,13-5=?,6+4+2=?;3.选择填空题:(1)在20中加入5,变成的数是____。
A. 15B. 25C. 30(2)将7和8组成一个两位数,这个数是____。
A. 78B. 87C. 17总结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方面:1.在导入新课时,要让学生参与互动,提高课堂效率;2.在教学练习中,教师要逐一讲解,确保学生清楚每个题目的要求;3.在巩固练习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布置。
教学评价1.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完成练习五的所有题目;2.学生在巩固练习中,能够独立完成许多习题;3.学生能够相互交流,进行答案的互评。
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并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同时,对于学生的优点,也要进行点赞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五》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五》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练习五》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整数加减法的运算,以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整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整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以及教学PPT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8.板书(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进行复习和记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五》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五》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五》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数的应用等。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运算的规律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之后,进一步深化对分数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分数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实际问题中的分数运算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
2.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实际问题中的分数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准备分数运算的道具和工具,如卡片、计分板等。
3.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两个分数进行加减运算。
例如,假设有一块月饼,分成8份,小明吃了3份,小红吃了2份,请问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多少份?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分数加减运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题。
例如,给出分数3/4和1/2,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加减运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分数加减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选定一组分数,通过卡片或计分板进行运算。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例如,解释为什么分数加减法要通分,通分的原则是什么。
练习五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苏教版
练习五(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知道数0-5的数码和数量,能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正确地念出数码和数量。
•能辨别并正确拼说数0-5的汉字。
•能用5以内的数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
•可以使用手指模拟小学数学加、减运算。
•能观察、总结,简单总结出规律。
教学内容数0-5的数码和数量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认识数0-5的数码和数量,并正确拼说数0-5的汉字。
游戏1:数码和数量匹配准备好5个数字牌,每个数字牌上写有数码和数量,将数字牌打散,并放在地上。
让学生按数量大小从小到大,从地上找出数字牌,将数字牌按数量大小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识别数0-5的数码和数量。
游戏2:拼说汉字将数0-5的数字卡片单独放在一起。
学生根据数码读出汉字,或根据汉字读出数码。
教师可通过快速抽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读出相应的数码或汉字。
5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通过手指模拟加减法的过程进行数学运算,体验数学运算的乐趣。
活动1:加法大比拼让学生自由组合两个数,使用手指模拟加法计算,谁先说出加法运算结果,谁就算赢。
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掌握两数之和的快速计算方法。
活动2:谁最快减老师唱一首小儿歌《小熊绕圈》,歌曲停止时,数到哪个数字就需要减去哪个数字。
学生根据歌曲停止时唱到的数字使用手指模拟减法计算,谁先说出减法运算结果,谁就算赢。
规律总结通过观察事物,归纳总结规律。
活动:找规律教师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数列图形,比如0,1,2,3,4。
让学生观察这个数列图形,并尝试找出规律。
老师可以不断更换不同的数列,加大难度,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教学评价•通过游戏认识数0-5的数码和数量,能正确拼说数0-5的汉字。
•能使用手指模拟小学数学加、减运算,并实现数学运算。
•能观察总结,简单总结出规律。
最新整理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练习五》教学设计
训练目标:1.用钢笔描红。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词语搭配。
4.依照拟人手法造句。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三字经。
7.口语交际;水里的火山。
8.学写毛笔字。
训练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用钢笔描红。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词语搭配。
二.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句子。
〔2〕理解句子的意思。
〔3〕指导学生看清行款布局及每个字的间架。
3.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
4.反应:〔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缺乏,根据情况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识部首:攵。
〔2〕生看图,师提问:第一竖排有什么特点第二竖排有什么特点第三竖排有什么特点〔3〕集体交流。
〔4〕学生说一说属于这些部首的字。
3.练习:在表格中填写分别属于这些部首的字。
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同座位互相大声朗读所填的字。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用小黑板出示竖线左边的词语.〔2〕指名读词。
并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
〔表示动作〕〔3〕用小黑板出示竖线右边的词,〔4〕指名读词,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
〔说明怎样动作〕〔5〕将可以搭配的词用线连起来。
〔6〕将搭配好的词语读一读。
〔7〕教师归纳搭配词语的方法步骤:一读,二想,三画线。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画线的方法完成竖线右边的词语搭配。
〔2〕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练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反应。
〔1〕讨论自练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同座位互查练习的情况。
〔4〕让学生朗读搭配好的词语。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依照拟人手法造句。
2.熟记成语。
3.读读背背三字经。
二.教学过程:〔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第一组的两个句子,指名学生朗读。
〔2〕让学生比拟两个句子的不同。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五》主要是对前几个单元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包括整数的加减法、认识货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等。
本练习题目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货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深对货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教学难点:对货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练习题、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练习题,让学生观察题目,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分析题目要求。
苏五语《练习5》教学设计
《练习5》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将句子、一段话写具体,掌握“写具体”的一般方法。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设计公益用语。
教学重难点:将句子、一段话写具体,学会写具体的方法。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积累描写优美景色的好词佳句。
课时划分:三课时第一课时一、语文与生活:把句子写具体。
1、同学们,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出示大海图片)。
2、小芳在作文中写道:“大海很大很大。
”爸爸说,想想看,怎样才能让人真实地感受到大海的“大”呢?小芳想了想说,我可以这样写:大海真大,一眼看不到边。
3、提出问题:同学们,小芳是怎样把这句话写具体的呢?4、出示上海金茂大厦图片,教师介绍。
5、出示句子: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哇,。
(完成练习,把句子写具体)6、出示例句,教师讲解。
(1)上海金茂大厦可真高哇,有420多米,不愧是“中国第一高楼”。
(用了具体的数字说明,很有说服力。
)(2)上海金茂大厦可真高哇,比“东方明珠塔”还高出一大截。
(将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作比较,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3)上海金茂大厦可真高哇,就像一位巨人站在那里。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金茂大厦比作一位巨人,把高的形象表现出来。
)(4)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哇,都快把天刺破了。
(这句话发挥了想象,夸张地表现出了高的程度。
)教师小结:这几句话都是用了具体描述的方法,写出了金茂大厦的高。
你能用这些方法把句子写具体吗?7、出示练习题,完成练习。
早晨的雾可真大呀,。
小溪里的水清得很,。
教室里静悄悄的,。
8、组织学生交流。
9、出示学生例句。
(1)早晨的雾可真大呀,如同仙境一般,给人腾云驾雾的感觉。
(大胆想象,写出了雾中的感觉,突出了雾大。
)(2)早晨的雾可真大呀,仿佛是一块硕大的白色幕布笼罩在天地之间。
(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十分形象。
)(3)小溪里的水清得很,远看就像一面明净无暇的镜子。
(把溪水比作镜子,明净无暇表现出水清的特点。
练习五数学教案设计
练习五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练习五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和公式。
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学基础概念复习2. 公式推导及应用3. 实例分析与讨论4. 小组活动:数学问题解决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基础概念和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2. 探究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数学基础概念复习(20分钟)教师对之前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包括重要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等。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的问题。
步骤二:公式推导及应用(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推导一些重要公式,并通过实例解释公式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公式背后的逻辑和原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步骤三:实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步骤四:小组活动:数学问题解决(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数学问题。
他们需要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并在全班面前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
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小测验或作业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练习五数学教案设计
练习五數學教案設計非常抱歉,由于我是一个英文AI,无法直接为您提供以练习五數學教案設計为主题的文档。
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关于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和建议。
标题:练习五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学中的某个特定概念或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详细描述您将要教授的具体数学知识点或技能,如“解决线性方程组”。
三、教学策略:1. 引入新知:通过问题、故事或实例引入新的数学概念。
2. 教授新知:使用演示、讲解、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3. 练习巩固:设计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或合作的练习。
4. 反馈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并根据需要调整教学计划。
四、教学过程:1. 开始课程:问候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新课导入:提出问题或展示实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3. 新知识教授:详细解释新的数学概念,展示如何应用这个概念解决问题。
4. 学生实践:给学生时间去尝试解决一些问题,教师在此期间提供必要的指导。
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要的概念和技巧。
6. 布置作业:为下一节课做准备,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
五、教学资源:列出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任何资源,例如教科书、网站、计算器等。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效果,包括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开始编写您的数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时期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练习5 共几课时 4课型练习第几课时 1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姓”的构字形式,领悟汉字的构造规律。
在实践中增强交际能力,增强主动识字的愿望。
2.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交际能力,增加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姓“的构字形式,领悟汉字的构造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教学资源1.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班级中同学的名字,可利用全班同学的“姓”资源,激发识字兴趣。
2.向学生推荐《百家姓》这本书。
3.教材中的情境图可以加以利用。
4.创设“老人年纪大,对两位同学姓什么听不清“的情境,帮助学生明白”读音相同或相似的姓”可用拆字法来介绍。
预习设计问问你家里人姓什么?听听他们是怎么回答你的。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明确学习任务(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5”.第二板块:学习字词句(30)1.看图学法。
(1)观察练习中的插图。
a.看图说说图意。
b.交流(2)在插图中增加一个小朋友的形象。
a.读一读这位小朋友说的话:“我也姓章。
”b.交流2.模仿迁移。
第一板块: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5”。
第二板块:学习字词句1.看图学法。
(1)出示练习中的插图。
a.看图说说图意。
b.交流:姓“张”的小朋友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姓的?(2)在插图中增加一个小朋友的形象。
a.出示这位小朋友说的话:“我也姓章。
”b.交流:这位小朋友也姓章,那他们两个是不是一样的姓呢?(3)教师小结:看,两位小朋友都姓zhang,但写法不一样,把自己的姓是怎么写的,拆开来一说,别人就明白了,这可真是个好办法。
3.当别人问你自己姓什么时?你该怎样回答呢?(1)自由读。
(2)师生对读:老师问,学生答。
(3)同桌对读。
(4)单独出示这些姓,板书在黑板上,自问自答。
(5)交流:为什么要说“三横王”“草头黄”“木子李”“双口吕”?4.实践中运用。
交流:可以通过组词法介绍,如陆地的陆,照顾的顾……5.当回小组长。
(1)将全班分为6组,每人拿好自己的作业本,在小组内指着作业本上的名字介绍自己的姓。
(2)把全班作业按组分好,每组选一个同学来发本组作业本,看谁发得又快又对。
第三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8)2.模仿迁移。
3.当别人问你自己姓什么时?你该怎样回答呢?交流:为什么要说“三横王“”草头黄”“木子李”“双口吕”?4.实践中运用。
交自己的姓可以这样介绍吗?如果可以,怎么说,如果不可以,想想还有什么办法?5.当回小组长。
第三板块:布置作业制作“姓”的卡片,比比谁认识的姓多。
作业设计制作“姓”的卡片,比比谁认识的姓多。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时期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练习5 共几课时 4课型练习第几课时 2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学会辨别字形的异同,掌握“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正确美观地书写“十”“牛”“丰”三个字。
2.熟读、背诵《护林军》这首小诗,领悟爱护鸟类,保护树林的意义。
3.继续培养学生养成认真美观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正确美观地书写“十”“牛”“丰”三个字。
2. 熟读、背诵《护林军》这首小诗。
教学难点:掌握“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教学资源1.田字格中的三个范字,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异同,有助于学生扎扎实实把字写端正。
2.学生对小诗很感兴趣,可以布置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介绍保护动物的儿歌或小诗。
预习设计1.认真观察“写好铅笔字”中的3个字,你能发现什么异同?说给你的爸妈听。
2.借助拼音把小诗《护林军》读几遍,尝试做到读准字音,词儿连读,读出节奏。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明确学习任务(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5”。
第二板块:学写铅笔字(15)1.读一读“十”、“牛”、“丰”三个字。
(1)都有“横“和”竖”。
(2)说说这三个字的笔顺。
发现:先写横再写竖。
2.练习。
(1)一起来书空,体会先横后竖的笔画规则。
(2)观察这3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第一板块: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5”。
第二板块:学写铅笔字1.出示“十”、“牛”、“丰”三个字。
(1)说说这三个字里都有哪两种笔画。
(2)指名分别说说这三个字的笔顺。
发现:先写横再写竖。
2.练习。
(1)一起来书空,体会先横后竖的笔画规则。
(2)指导观察这3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师来回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进行个别辅导。
3.反馈。
(1)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指出书写时存在的问题。
第三板块:读读背背(20)1.自读小诗,念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自由读,同桌互读。
4.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5.交流看图读诗的收获。
6.读了这首小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7.教育他要爱护鸟类,还可以把小诗背给他听。
8.谁愿意来劝说这个小孩呢?可要把诗背背熟,到时可别说错了。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3)(2)指名到黑板上写,集体评议。
第三板块:读读背背1.自读小诗,念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自由读,同桌互读。
4、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5.交流看图读诗的收获。
6.读了这首小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7.遇到有人用弹弓打树上的小鸟,你准备怎么办?(教育他要爱护鸟类,还可以把小诗背给他听。
)8.谁愿意来劝说这个小孩呢?可要把诗背背熟,到时可别说错了。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有感情地背诵《护林军》这首小诗。
作业设计你能搜集到更多有关保护小动物的儿歌和童谣吗?选择一首背下来。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时期2013年月日教学内容练习5 共几课时 4课型练习第几课时 3教学目标辨析有关交通规则方面的行为,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明辨是非,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增强遵守交通法规、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辨析有关交通规则方面的行为,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明辨是非,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增强遵守交通法则、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资源1. 教材中的四幅插图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讨论。
2. 学生对儿歌很感兴趣,在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中,已学习过一些遵守交通规则方面的儿歌。
结合课文插图的内容编儿歌,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白事理,发展语言。
3. 学生都生活在农村,对各种交通规则的接触比较少。
预习设计询问爸爸妈妈,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识。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明确学习任务(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5”。
第二板块:口语交际“我们来讨论”(8)一、看图说图意第一幅图:两个小朋友在马路上兴高采烈地踢足球,一辆汽车开过来,司机连忙急刹车。
第二幅图:一位小朋友正在翻越交通隔离栏杆。
第三幅图:两个小朋友急急忙忙横穿马路,没有按规定走在斑马线上。
第四幅图:两个小朋友牵着气球在马路上玩耍,红灯亮时快步跑过斑马线。
二、讨论明事理1.四人小组展开讨论:为什么这样做不对?2全班交流每四人为一小组针对一幅图说说为什第一板块: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5”。
第二板块:口语交际“我们来讨论”一、看图说图意1.仔细观察课本上口语交际中的四幅图,想想每幅图分别画了什么?2.交流图意。
二、讨论明事理1.图中的同学做得对不对?2.四人小组展开讨论:为什么这样做不对?(1)提出讨论时的注意点:a可以一幅一幅分别讨论;么这样做不对,可以有一位主要发言人,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3.说说应该怎样做。
(还可结合自己的生活,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
)4.对应着四幅图,师生一起创作一首儿歌。
玩耍别在(路中间),翻越栏杆(真危险),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亮时(歇一歇)。
第三板块:情境中练说(28)1.看说第一幅图。
2.看说其余三幅图。
如果你是这几位同学的好朋友,在马路上正好看见了他们这些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你会怎么跟他们说?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2)b每位组员都要对每幅图发表意见;c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2)开始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3.全班交流4.对应着四幅图,师生一起创作一首儿歌。
第三板块:情境中练说1.看说第一幅图。
(1)如果你就是当时的那位司机,你心里怎么想?(2)如果是在一条偏僻的小路上,可以这样踢球吗?2.看说其余三幅图。
如果你是这几位同学的好朋友,在马路上正好看见了他们这些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你会怎么跟他们说?第四板块:布置作业搜集有关遵守交通规则的儿歌,并选择一首背下来。
作业设计看书上四幅插图,和爸爸妈妈一起创作一首儿歌。
第四课时:完成一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