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孟子二章》精品练习题带答案

《孟子二章》精品练习题带答案

《孟子二章》精品练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孟子二章》检测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诚】2、【大丈夫】3、【天下熄】4、【焉】5、【丈夫之冠】【冠】,6、【父命之】【命】,17、【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亩】,1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版筑】,【筑】,19、【管夷吾举于士】【士】,【举于士】,7、【戒】8、【女家】【女】,20、【百里奚举于市】【市】,9、【夫子】10、【正】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21、【饿其体肤】22、【空乏其身】【空乏】,23、【行拂乱其所为】【拂】,【乱】,24、【动心忍性】12、【与民由之】【由】,13、【独行其道】25、【曾益〕【曾】,14、【淫】26、【恒过】15、【移】27、【衡于虑】【衡】,16、【屈】28、【作】2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拂】,32、【出】【征】,【发】,33、【敌国】【敌】,【喻】,30、【入】31、【法家拂士】二、重点句子翻译: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翻译: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翻译: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翻译: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翻译: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翻译:10、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1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1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三、重点知识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往之女家:.②丈夫之冠也:..③富贵不能淫:.④贫贱不能移:.⑤威武不能屈:.⑥居天下之广居:.⑦入则无法家拂士:.⑧曾益其所不能:.⑨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⑩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动心忍性:..32、解释下列句中“之”的用法:①丈夫之冠也:②父命之:③母命之:④妾妇之道也:⑤与民由之:3、解释下列句中“得”的用法: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②得志:4、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答: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6、对比分析孟子所说“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孟子》两章练习题

《孟子》两章练习题

练习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一、选择题1.下列两小题中划线的词,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1)是()A、今之乐犹古之乐也B、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C、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D、吾属今为之虏矣(2)是()A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B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C投诸渤海之尾D文王之囿,共七十里,有诸2.下列中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今王鼓乐于此②百姓闻王钟鼓之声B ①可得闻与②不与民同乐也C①臣请为王言乐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D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笑②道之不行,已知之矣3.按句中“疾”字含义将句子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举疾首蹙而相告曰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④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⑤草枯鹰眼疾⑥时操军众已有疾疫⑦若皇上阅兵时疾驰入营⑧声非加疾也A、③④⑥/①/②/⑤⑦⑧B、②③④/①/⑥/⑤⑦⑧C、③④⑥/①/②⑧/⑤⑦D、②③④/①⑥/⑤/⑦⑧5.对划线虚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若是,孰能御之?②则齐国其庶几乎③王语暴以好乐④暴未有以对也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6、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吾王庶几无疾病与B、曰:“可得闻与?”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C、王变乎色曰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D、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7.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大王把他嗜好音乐的事告诉了我,我却没有什么话回答他。

B、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自欣赏音乐是快乐的,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是快乐的,哪一种更快乐呢?C、臣请为王言乐——请允许我给您讲讲真正的快乐吧!D、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生病吧,不然,怎么能够击鼓奏乐呢?二、一词多义例子: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答:通“欤”,语气词给1、蹴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2、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3、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三、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闻寡人之耳者( )四、辨析句子a,庄暴见孟子b,暴见于王A.“见”在句子中的意义分别是a ,bB 翻译句子a ,b五、填空题1、以为镜,可以;以为镜,可以;以为镜,可以。

18《孟子》两章练习题及答案

18《孟子》两章练习题及答案

《孟子两章》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

1、给以下加粗的字注音。

米粟()山溪()畎()亩拂()乱管夷()吾寡()助筋()骨拂()士2、解说加横线的字。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②夫环而攻之()③兵革非不坚利也()④委而去之()()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⑥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⑦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⑧七里之郭()⑨多助之至()⑩人恒过()3、将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困于心衡于虑尔后作。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可以。

(6)而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孟子〉两章》选自 ______,作者是 _____,名 ______,字 ______,战国时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5、《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看法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并称为“四书”。

篇。

南宋朱熹将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结论是。

7、《生与忧患死与安乐》中的中心论点是:。

8、翻译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解说一词多义。

道:①会天大雨,道不通()②得道者多助()③伐无道,诛暴秦()固: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汝心之固,固不行彻()池: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池非不深也()国: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二、文言文阅读。

(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可以至而贫者至焉。

孟子二章习题精选

孟子二章习题精选

《孟子》二章习题精选习题精选一、基础测试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实词。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城:郭:环: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池:坚利:委: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至:畔:顺:2.“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征于色C.死于安乐D.衡于虑3.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A.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征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C.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加点词不用“使……”(使动用法)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A.苦其心志B.劳其筋骨C.动心忍性D.生于忧患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通_____()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通_____()C.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通_____()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通_____()二、课内语段阅读题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③1.“得道者”指______,“道”指_____,“君子”指________。

2.“道”的得失决定了什么?(用原文词语概括)_________。

3.文中体现全篇结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多助之至()D.得道者多助()5.这段文字的修辞特点:有A排比句,B骈句,C散句。

划线句①是______,②是_______,③是_______。

三、课外语段阅读题学弈《孟子·告子》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2021整理)《孟子两章》练习

(2021整理)《孟子两章》练习

《孟子两章》练习一、通假字:1、亲戚畔之通2、曾益其所不能通3、衡于虑通4、入那么无法家拂士通二、古今异义:1、亲戚畔之古:今:2、委.而去.之古:今:古:今:3、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今:4、举.于市古:今:5、征.于色.古:今:古:今:6、而后喻.古:今:7、池.非不深也古:今:8、所以动心忍性古:今:9、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古:今:10、出.那么无敌国外患古:今:11、域.民不以封疆古:今:12、管夷吾举于士.古:今:三、一字多义:1、利:地利.不如人和〔〕兵.革非不坚利也〔〕2、拂:行拂.乱其所为〔〕入那么无法家拂.士〔〕3、亡:国恒亡.〔〕今亡.亦死〔〕河曲智叟亡.以应〔〕4、举:百里奚举.于市〔〕举.大计亦死〔〕死即举.大名耳〔〕5、故:故.君子有不战〔〕扶苏以数谏故.〔〕6、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天下之所顺〔〕7、者:然而不胜者.〔〕得道者.多助〔〕8、发:舜发.于畎亩〔〕发.于声〔〕9、之:三里之.城〔〕环而攻之.〔〕委而去之.〔〕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亲戚畔之.〔〕攻亲戚之.所畔〔〕10、而:环而.攻之而.不胜〔〕〔〕然而.不胜者〔〕委而.去之〔〕而后作〔〕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11、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恒亡〔〕12、于: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四、词性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威.天下〔〕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舜发.于畎亩之中〔〕5、傅说举.于版筑之间〔〕6、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7、饿.其体肤,空乏其身〔〕8、动.心忍.性〔〕9、生.于忧患〔〕 10、行拂乱.其所为〔〕五、重点字词:1、七里之郭〔〕2、环而攻之〔〕3、委而去之〔〕〔〕4、寡助之至〔〕5、天下顺之〔〕6、畎亩之中〔〕7、降大任〔〕 8、行拂乱其所为〔〕9、而后作〔〕18、孟子两章一、通假字:1、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3、衡于虑衡通横堵塞、不顺4、入那么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二、古今异义:1、亲戚畔之古:内外亲属今:亲戚2、委.而去.之古:放弃今:委托古:离开今:与来相对3、兵.革非不坚利也古:兵器今:士兵4、举.于市古:被举用、被选拔今:举起5、征.于色.古:征验今:出征古:脸色今:颜色6、而后喻.古:明白、了解今:比喻7、池.非不深也古:护城河今:水池8、所以动心忍性古:用这些来今:因果关系连词9、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古:国内今:进入10、出.那么无敌国外患古:国外今:出去11、域.民不以封疆古:限制今:区域12、管夷吾举于士.古:狱官今:士兵三、一字多义:1、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2、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入那么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3、亡:国恒亡.〔灭亡〕今亡.亦死〔逃跑〕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4、举:百里奚举.于市〔被选拔〕举.大计亦死〔发动〕死即举.大名耳〔传扬〕13、故:故.君子有不战〔所以〕扶苏以数谏故.〔缘故〕14、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靠〕以.天下之所顺〔用〕15、者:然而不胜者.〔……的原因〕得道者.多助〔……的人,代君王〕16、发:舜发.于畎亩〔被任用〕发.于声〔表现在〕17、之:三里之.城〔的〕环而攻之.〔代城郭〕委而去之.〔代城郭〕寡助之.至〔到〕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得道者〕亲戚畔之.〔代失道者〕攻亲戚之.所畔〔助词,无意〕18、而:环而.攻之而.不胜〔表承接〕〔表转折〕然而.不胜者〔却,表转折〕委而.去之〔并且,表承接〕而后作〔然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表并列〕19、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国.恒亡〔国家〕20、于:舜发于.畎亩之中〔在〕生于.忧患〔由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五、词性活用: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名作动〕 2、威.天下〔威慑、震慑形作动〕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稳固使动〕4、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被动用法〕5、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被动用法〕6、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痛苦使……劳累使动〕7、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饥饿使……资财缺乏使动〕8、动.心忍.性〔使……受到惊动使……坚决使动〕9、生.于忧患〔使……生使动〕 10、行拂乱.其所为〔使……颠倒错乱〕五、重点字词:1、七里之郭〔外城〕2、环而攻之〔围〕3、委而去之〔放弃〕〔离开〕4、寡助之至〔极点〕5、天下顺之〔归顺、服从〕6、畎亩之中〔田间、田地〕7、降大任〔责任、使命〕 8、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扰乱〕9、而后作〔有所作为〕。

孟子二章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孟子二章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双休作业《孟子》二章(一)富贵不能淫1.解释下列句中斜体词的意思。

①妾妇之道(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B. 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4.解释一词多义的词语得(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得志,与民由之()戒(3)往送之门,戒之曰()(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6.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7.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8.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A委而去.之(放弃) 而后喻.(了解)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B固国.(国家) 空乏.其身(资财缺乏) 得道.多助(道德)C举.于市(推举) 饿.其体肤(饥饿) 寡.助之至(少)D域.民(限制) 威.天下(威慑) 人恒过.(过失)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B.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作:发作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

___二章精选习题(含答案)

___二章精选习题(含答案)

___二章精选习题(含答案) 孟子》二章题精选一、基础测试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实词。

A.三里之城,七里之___,环而攻之而不胜。

城:指城墙;___:指城墙外的空地;环:包围。

B.城非不高也,___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___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池:指城池周围的护城河;坚利:指军队的武器装备坚固而锋利;委:放弃。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至:到达;畔:背叛;顺:追随。

2.“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征于色C.死于安乐D.___答案:D。

3.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故:因此;降:赋予;大任:重要的任务。

B.征于色,发于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征:表现;色:面色、神情;发:表达。

C.___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畎亩:田地;喻:比喻。

4.加点词不用使动用法来解释的一项是()A.苦其心志B.劳其筋骨C.动心忍性D.生于忧患答案:D。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通_____()畔:背叛。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通_____()___:称量、权衡。

C.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通_____()属:让、交给。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通_____()曾:曾经、曾经有过。

二、课内语段阅读题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③1.“得道者”指成功的人;“道”指正确的道路、方法;“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2.“道”的得失决定了人们得到帮助的多少。

3.文中体现全篇结论的句子是“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修辞手法:排比句。

《〈孟子〉两章》测试题

《〈孟子〉两章》测试题

《〈孟子〉两章》测试题一、给黑体的字注音1、失道寡 ( )助2、傅说 ( )3、胶鬲 ( )4、畎 ( )亩5、人恒 ( )过6、亲戚 ( )7、行拂乱其所为( )8、舜()二、解释词语1、七里之郭 ( )2、池 ( )非不深也3、兵 ( )革非不坚利也4、域 ( )民不以封疆之界5、亲戚畔 ( )之6、固 ( )国不以山溪之险7、人恒过 ( ),然后能改8、入 ( )则无法家拂士9、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10、曾益 ( )其所不能1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喻( )12、得道 ( )多助,失道寡助13、征 ( )于色,发于声14、傅说举于版筑( )之间15、百里奚举于市( )16、委而去 ( )之17、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三、指出下面各句中黑体的字相当于哪个字并解释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四、解释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管夷吾举于士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7、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 ”,错误的画“ × ”1、孟子名轲字子舆。

是春秋末期人。

他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大师。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共七篇。

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叫《孔子》。

(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 · 公孙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 告子》。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议论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两章习题

孟子两章习题

《孟子》两章习题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米粟()山溪()畎()亩拂()乱管夷()吾寡()助筋()骨拂()士2、解释加点的字。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②夫环而攻之()③兵革非不坚利也()④委而去之()()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⑥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⑦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⑧七里之郭()⑨多助之至()⑩人恒过()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孟子〉两章》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名______,字______,战国时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5、《孟子》是一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结论是。

7、《生与忧患死与安乐》中的中心论点是:。

8、翻译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解释一词多义。

道:①会天大雨,道不通()②得道者多助()③伐无道,诛暴秦()固: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池: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池非不深也()国: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二、文言文阅读。

新课标第一网(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孟子二章》测试题

《孟子二章》测试题

《孟子》二章测试题班级:姓名一、积累运用(共62分)1. 孟子,名,字,时期家、家、家,后人尊他为“”。

(7分)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9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2)行拂.乱其所为()(3)曾.益其所不能()(4)入则无法家拂.士()(5)故不为苟.得也()(6)贤者能勿丧.耳()(7)一箪.食()一豆羹.()(8)蹴.尔而与之()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0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2)行拂乱.其所为()(3)人恒.过()(4)而后作.()(5)征.于色()(6)贤者能勿丧.耳()(7)蹴.尔而与之()(8)是亦不可以已.乎()(9)二者不可得兼.()(10)此之谓失其本心.()4.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18分)(1)曾益其所不能通,意思:(2)困于心,衡于虑通,意思:(3)入则无法家拂士通,意思:(4)故患有所不辟也通,意思:(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意思:(6)乡为生死而不受通,意思: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6分)(1)行拂.乱其所为古义:今义:(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义:今义:(3)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今义:6、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3分)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二、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22分)6. 本文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上的名人的事例,按顺序排列的,这六位人物的相同之处是,作者想说明问题,阐述了的观点。

这一段用了修辞,作用是:。

(6分)7.作者认为凡是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请紧扣这一论点,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

《孟子二章》练习题级答案.

《孟子二章》练习题级答案.

《孟子两章》同步训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 . 亩( 傅说 . ( 胶鬲 . ( 法家拂 . 士(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 动心忍 . 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 傅说举 . 于版筑之间( 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故天将降大任于 . 是人也 (空乏.. 其身 ( 舜发 . 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 (百里奚举于市.. ( (苦 . 其心志(人恒 . 过( 5、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国恒亡 . 河曲智叟亡 . 以应B. 故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 . 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 人也安能辨我是 . 雄雌D. 国 . 恒亡则有去国 . 怀乡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 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

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道:1、会天大雨,道 . 不通( 2、得道 . 者多助( 3、伐无道 . ,诛暴秦(固:1、固 . 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 . 不可彻(池:1、有良田美池 . 桑竹之属( 2、池 . 非不深也(国:1、固国 . 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 . 中三日三夜(三、解释加点词:1、环 . 而攻之而 . 不胜((2、夫 . 环而攻之(3、是 . 天时不如地利也(4、兵革 .. 非不坚利也 ( 5、委 . 而去 . 之 ( ( 6、域 . 民不以 . 封疆之界 ( 7、威 .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 . 助之至,亲戚畔 . 之((四、翻译下面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两章习题

孟子两章习题

《孟子两章》测试题一、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1、何加:2、而后作:3、所以动心忍性:4、人恒过:5、二者不可得兼:6、故患有所不辟也: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乡为身死而不受: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0是亦不可以已乎:11、人恒过: 12、动心忍性:13、而后喻: 14、曾益:15、所恶: 16、此之谓失其本心:17、乞人不屑也: 18、万钟则不辩礼义:19、为宫室之美: 20、故天将降大任:21、空乏其身: 22、饿其体肤:23、困于心: 24、劳其筋骨:25、如使: 26、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27、得我与: 28、行拂乱其所为:29、行拂: 30、困于心:31、衡于虑: 32、故不为苟得也:33、贤者能勿丧耳: 34、蹴尔而与之:35、舜发于畎亩之中: 36、发于声:37、呼尔: 38、与之:39、何加: 40、征于色:41、行拂: 42、此之谓失其本心:43、贤者能勿丧耳:二、比较下列的一词多义。

(1)于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征于色: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与我何加焉:困于心,衡于虑:(2)而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呼尔而与之,蹴而而与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红妆而蹇者:而城居者未知之也:(3)则则凡可以得生者:得之则生:入则无法家拂士:(4)与呼尔而与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5)为为宫室之美:行拂乱其所为:三、翻译下列的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胜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万种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种与我何加焉!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以下习题。

孟子二章测试题

孟子二章测试题

18.《<孟子>二章》测试题班级姓名一、给加点字注音(1x10=10分)丈夫之冠.也()衍.()舜.()畎亩..()()傅说.()胶鬲.()敖.()百里奚.()空.乏()二、说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2x4=8分)1.往之女家2.曾益其所不能3.困于心衡于虑4. 入则无法家拂士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x18=36分)诚.()焉.得()冠()父命.之()以顺为正.()与民由.之()淫.()移.()屈.()发.()畎亩..其身..()举.()大任..()苦.其心志()空乏()人恒过.()而后作.()而后喻.()18.《<孟子>二章》测试题班级姓名一、给加点字注音(1x10=10分)丈夫之冠.也()衍.()舜.()畎亩..()()傅说.()胶鬲.()敖.()百里奚.()空.乏()二、说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2x4=8分)1.往之女家2.曾益其所不能3.困于心衡于虑4. 入则无法家拂士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x18=36分)诚.()焉.得()冠()父命.之()以顺为正.()与民由.之()淫.()移.()屈.()发.()畎亩..其身..()苦.其心志()空乏..()举.()大任()人恒过.()而后作.()而后喻.()四、一词多义解释(1x12=12分)戒往送之门,戒之曰正以顺为正道妾妇之道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士管夷吾举于士发舜发于畎亩之中拂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征于色,发于声入则无法家拂士五、翻译句子(5x5=25分)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四、一词多义解释(1x12=12分)戒往送之门,戒之曰正以顺为正道妾妇之道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士管夷吾举于士发舜发于畎亩之中拂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征于色,发于声入则无法家拂士五、翻译句子(5x5=25分)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二章同步练习题与答案

《孟子》二章同步练习题与答案

《孟子》二章同步练习题与答案《孟子》二章一、基础测试题。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死亦我所wù ,所wù 有甚于死者。

(2)一d?n 食,一豆gēng 。

(3)cù 尔而与之,乞人不xiè 也。

2、根据原文填空。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国恒亡。

(5)然后知,。

二、能力测试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呼尔而与之(4)万钟于我何加焉(5)傅说举于版筑之间(6)必将苦其心志(7)征于色,发于声(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征于色C. 死于安乐D.衡于虑3、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A.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征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C.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加点词不用“使……”(使动用法)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A.苦其心志B.劳其筋骨 C.动心忍性 D.生于忧患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通_____()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通_____()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通_____()6、翻译句子。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课内问答题。

1、古人说“艰难困苦,至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2、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

四、拓展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两章》测试题一、给黑体的字注音
1、失道寡()助
2、傅说()
3、胶鬲()
4、畎()亩
5、人恒()过
6、亲戚()
7、行拂乱其所为()
8、舜()
二、解释词语
1、七里之郭()
2、池()非不深也
3、兵()革非不坚利也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亲戚畔()之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人恒过(),然后能改
8、入()则无法家拂士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0、曾益()其所不能
1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喻()1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征()于色,发于声
1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15、百里奚举于市()
16、委而去()之
1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三、指出下面各句中黑体的字相当于哪个字并解释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四、解释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管夷吾举于士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7、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孟子名轲字子舆。

是春秋末期人。

他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大师。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共七篇。

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叫《孔子》。

()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议论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六、作者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那么,作者正面的观点是什么?写出原文(从其他段找),并译成现代汉语。

七、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指,“道”指,“君子”指。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的得失决定了什么?(用原文词语概括)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中体现全篇结论的句子是。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段所举事例六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5、“天”在“降大任于是人”之前,首先怎样作,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6、作者是用什么来证明“天时不如地
利”这一论点的?请默写出原文。

〖参考答案〗
六、作者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那么,作者正面的观点是什么?写出原文(从其他段找),并译成现代汉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七、填空
1、施行仁政的君主,王道仁政,得到者
2、助的多寡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必先苦──所为,动心人性──不能
6、三里之城──而不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