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三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afc89f02768e9950e7388b.png)
移舟泊烟渚 所感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所见 江清月近人
触景生情 羁旅愁思
课文主旨
《宿建德江》描写了停船夜宿建 德江中小洲边时看到的景色,抒发了 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及感慨人生的 复杂心情。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二课时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学习三首古诗词,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六月 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抓住“云”“雨”“风” “水”等景物,体会西湖山雨欲来及雨过天晴后的奇异 景色。
奇景
卷地风来忽吹散, 用得十分轻巧,
风
却突出天色变化
之快,显示了风
的巨大威力。
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 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天和水
奇景
望湖楼下水如天。
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 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 只见湖面上天入水,水映 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 净,一色的蔚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说 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宿建德江
学习三首古诗词,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抓 住重点词句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宿建德江》 时,先勾画出诗句中描写的景物,了解景物的特点,想一想 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再结合文中的“客”
“愁”等关键字,感受诗人流露的淡淡哀愁。
宿建德江
会写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三课《百合花》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三课《百合花》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821ae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40.png)
【导语】《百合花》是部编版⾼中语⽂必修上册第⼀单元的第三课的第⼀篇课⽂,所讲述的故事发⽣在解放战争时期。
⼩说写部队发起总攻之前,⼩通讯员和“我”到包扎所向⼀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以及此后发⽣的故事,表现了战⽕中的青春美和⼈性美。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三课《百合花》课⽂原⽂ ⼀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我们⽂⼯团创作室的⼏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连去帮助⼯作。
⼤概因为我是个⼥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早上下过⼀阵⼩⾬,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
两边地⾥的秋庄稼,却给⾬⽔冲洗得青翠⽔绿,珠烁晶莹,空⽓⾥也带有⼀股清鲜湿润的⾹味。
要不是敌⼈的冷炮,在间歇地盲⽬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通讯员撒开⼤步,⼀直⾛在我前⾯。
⼀开始他就把我撂了⼏丈远。
我的脚烂了,路⼜滑,怎么努⼒也赶不上他。
我想喊他等等我,却⼜怕他笑我胆⼩害怕;不叫他,我⼜真怕⼀个⼈摸不到那个包扎所。
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起⽓来。
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动在路边站下了。
但脸还是朝着前⾯,没看我⼀眼。
等我紧⾛慢赶地快要⾛近他时,他⼜噔噔噔地⾃个向前⾛了,⼀下⼜把我摔下⼏丈远。
我实在没⼒⽓赶了,索性⼀个⼈在后⾯慢慢晃。
不过这⼀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
我⾛快,他在前⾯⼤踏步向前;我⾛慢,他在前⾯就摇摇摆摆。
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了兴趣。
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挑挑的个⼦,块头不⼤,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伙,他穿了⼀⾝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肩上的步枪筒⾥,稀疏地插了⼏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没有赶上他,但双脚胀痛得像⽕烧似的。
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会后,⾃⼰便在做⽥界的⽯头上坐了下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生字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生字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ae97ab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4.png)
要注意仔细观看笔画顺序哦!
德鹊蝉
点击汉字跳转学习!
德 鹊 蝉
笔顺:
dé
部首:彳 结构:左右
组词:美德 品德
形近字:得
“罒”宜扁。
字义:①本课中用于地名。②道德,人
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
范。③好的品行。④信念。Βιβλιοθήκη què 部首:鸟 结构:左右
德
组词:喜鹊 鹊桥
鹊
形近字:鹃
蝉 “日”窄小;“鸟”字义:喜鹊,一种常见的鸟。
长于左部,横要平。
笔顺:
德 鹊 蝉
笔顺:
翘舌音
chán 部首:虫 结构:左右
组词:蝉联 蝉衣
形近字:禅
“虫”小而偏上,
字义:昆虫,又叫知了,雄的腹部有
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尖
“单”末笔要长。
锐的声音,种类很多。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优秀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9cf707c281e53a5802ffe2.png)
“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 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要担当下来。”
2.“它们准是把它吃掉四分之一了,而且吃的净是好肉。”他 大声说,“我真盼望这是一场梦,但愿我根本没有把它钓上来”
文中的老人内心也有过消极、悲观的情绪, 内心也时刻激烈地进行斗争,但正是他的乐观、 勇敢和担当让他每次都选择坚定地迎接挑战。正 是因为内心有挣扎,有煎熬,并不完美,但有血 有肉,这样才让我们感觉到老人形象的真实、丰 满。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脉络; 2.把握人物形象;
3.探讨小说主题;
《老人与海》情节简介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 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 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 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1500多磅的大马林鱼。然 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 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 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 巨大的骨架。
速读课文 理清结构
攻击者 数 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作战工具 结 局
第四次 第五次
速读课文 理清结构
攻击者 数 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鲭鲨 1条
作战工具
鱼叉
结 局
杀死鲭鲨,丢了鱼叉和四 十磅鱼肉
速读课文 理清结构
攻击者 数 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鲭鲨 铲鼻鲨 1条 2条
形象分析
寻找与鲨鱼搏斗部分中最能体现桑地亚哥 形象的句子,并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 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 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
人教课标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34张PPT)
![人教课标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3360d83169a4517623a35a.png)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
8/25/2021
我有一个梦想
“我的梦想是建立一个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 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 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 美好社会。我的梦想是 建立一个太平天国!”
洪秀全与“拜上帝教” 出身农家,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次次落榜 仇视孔子,毁弃孔学 创立组织,传教宣传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 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是一种空想根本 无法实现。
8/25/2021
构构筑筑天天国国梦梦 《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实行平均主义
评价: 符合农民的利益需求,但是主张在小生
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 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乙:这几年,腐败的清政府把我们害惨了,我 也要参加太平军,推翻清政府,保住我的土地。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提高农民反封建 的积极性。
甲: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我家只能分得一半 好田,一半差田。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 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
空想性 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当。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5:16:3005:16:30August 25,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上午5时16分30秒05:16:3021.8.25
天津
武昌 西征(1853-
通用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草虫的村落》课文解读附练习及答案
![通用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草虫的村落》课文解读附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d9ca72312b3169a451a438.png)
第一单元第3课草虫的村落(一)教材解读《草虫的村落》是一篇略读课文。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作者以他丰富的、独特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草虫世界,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那颗不曾泯灭的童心。
(二)学习目标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三)背景资料作者简介1.郭枫1933年生于江苏徐州,1950年到台湾就读台北师大附中,是台湾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出版家,也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他常常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之情。
2.主要作品散文集:《早春花束》《九月的眸光》《老家的树》《永恒的岛》;诗集:《郭枫诗选》《第一次信仰》《海之歌》;论文集:《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等。
(四)重点词语、句子解析(1)对词语的理解。
静谧:安宁而平静。
寒暄: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暄:温暖的意思。
野灌丛:野生的灌木丛。
灌木:一种比较矮小、丛生的木本植物。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文中指的是黑甲虫来来往往的情景。
花色斑斓:色彩艳丽,灿烂夺目。
驻足痴望:指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行色匆匆:匆忙赶路的神态。
色:这里指神态。
悠悠忽忽:本文有形容神志恍惚的意思。
(2)对句子的理解。
①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文章开篇第一句,一个“又”和一个“躺”字,点出作者与田野不寻常的关系,正是有了这种与田野的特殊情感,才会如此关注田野中的小生命;“静谧”不仅是环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与心境中,作者才与大自然相融为一。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印度(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439115453610661ed9f498.png)
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 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
贵贱分明,世代相袭。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
高等级的职业。
职业世袭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
婚。 实行内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种姓制度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种
姓 贫富悬殊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教 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 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 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人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 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 柬埔寨等国。
佛 教 传 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
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内容
“度的种梵姓文”①中一最称词高“在等瓦印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尔那”,②意刹为帝肤利色,。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③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④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 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原为古印
释
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后来
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
迦
族的圣人”。据说生下来就会走路,双
脚各踩一朵莲花。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
牟
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
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
尼
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鸿门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下册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鸿门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e56424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a.png)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鸿门宴
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多次,最后在巨鹿彻 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子婴为王。由 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 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 军纪,废除了秦朝的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刘邦派 兵守关,驻军于霸上,想做关中王。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 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的军队。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形势下, 发生了“ 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主要作品:《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史记》等。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鸿门宴
作品简介
1.《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记》有12 本纪、30 世家、70 列传、10 表、8 书,共130 篇,52 万余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史事。
6.鸿门宴上,对比项羽对范增、项伯言行的态度,可以看出项羽有怎样的性格 特点? 范增为项羽重要谋臣,项羽虽尊其为亚父,却听不进其劝谏,“急击勿失” 的忠告不敌告密者项伯一番愚蠢之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范增 不得已而召项庄舞剑。项伯为左尹,仅相当于丞相助手,但因其为“季父”, 项羽却对其言听计从;宴会上,项伯“以身翼蔽沛公”而项羽无所反应,任 其所为。这些足以表明项羽不善用人、刚愎自用、毫无主见、不辨忠奸、缺 乏政治远见。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鸿门宴
5.鸿门宴上的座次安排,说明了什么?
项羽及其叔父项伯坐最上位,次之是范增,再次是刘邦,张良是侍坐。 从座位的安排上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谋士范增在项羽心 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6ed5b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8.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迢迢
牵牛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迢迢牵牛星》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古诗内容,掌握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和意境;
3.能正确朗读古诗,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4.听读、朗读邀请学生诵读该诗;
5.感知《迢迢牵牛星》中表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古诗《迢迢牵牛星》的内容及背景;
2.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及意思;
3.体会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古诗的抽象意境;
2.在诵读时能够传达出古诗中的情感。
四、教学内容
1. 古诗《迢迢牵牛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教学过程
1. 初读课文
1.介绍古诗《迢迢牵牛星》的背景和作者。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2. 理解诗歌
1.解释古诗中的生词和成语。
2.分析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朗诵古诗
1.学生跟读古诗。
2.分组朗诵古诗,比赛哪组表现更好。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古诗《迢迢牵牛星》;
2.写一篇感悟古诗的作文;
3.制作一份关于古诗的漫画或绘画。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抽象意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能力。
以上是本次《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教学的总结,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三课《哦,香雪》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三课《哦,香雪》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4c0cc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6a.png)
【导语】《哦,⾹雪》是部编版⾼中语⽂必修上册第⼀单元第三课的第⼆篇课⽂,讲述的是改⾰开放之初⽕车的开通给边远⼭村带来的新鲜事⼉。
⼩说的主⾓是以⾹雪为代表的⼏位姑娘,他们对⽕车的到来抱有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感受着⽣活所发⽣的的微妙的新变化。
同时,⽕车的到来,也给她们的⽣活带来了⼀些⼼理变化和情感的波澜。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三课《哦,⾹雪》课⽂原⽂ 如果不是有⼈发明了⽕车,如果不是有⼈把铁轨铺进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沟这个⼩村。
它和它的⼗⼏户乡亲,⼀⼼⼀意掩藏在⼤⼭那深深的皱褶⾥,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的接受着⼤⼭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然⽽,两根纤细、闪亮地铁轨延伸过来了。
它勇敢地盘旋在⼭腰,⼜悄悄的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道⼭粱,朝着神秘的远⽅奔去。
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们挤在村⼝,看见那绿⾊的长龙⼀路呼啸,挟带着来⾃⼭外的陌⽣、新鲜的清风,擦着台⼉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过。
它⾛的那样急忙,连车轮碾轧钢轨时发出的声⾳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不停不停!是啊,它有什么理由在台⼉沟站脚呢,台⼉沟有⼈要出远门吗?⼭外有⼈来台⼉沟探亲访友吗?还是这⾥有⽯油储存,有⾦矿埋藏?台⼉沟,⽆论从哪⽅⾯讲,都不具备挽住⽕车在它⾝边留步的⼒量。
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的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沟”这⼀站。
也许乘车的旅客提出过要求,他们中有哪位说话算数的⼈和台⼉沟沾亲;也许是那个快乐的男乘务员发现台⼉沟有⼀群⼗七、⼋岁的漂亮姑娘,每逢列车疾驰⽽过,她们就成帮搭伙地站在村⼝,翘起下巴,贪婪、专注地仰望着⽕车。
有⼈朝车厢指点,不时能听见她们由于互相捶打⽽发出的⼀、两声娇嗔的尖叫。
也许什么都不为,就因为台⼉沟太⼩了,⼩得叫⼈⼼疼,就是钢筋铁⾻的巨龙在它⾯前也不能昂⾸阔步,也不能不停下来。
总之,台⼉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钟,由⾸都⽅向开往⼭西的这列⽕车在这⾥停留⼀分钟。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单元 第3课 发现自己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单元 第3课 发现自己](https://img.taocdn.com/s3/m/9ee2a40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7.png)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发现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重要性⎩⎪⎨⎪⎧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途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做更好的自己⎩⎪⎨⎪⎧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全部需要乐观的心态、勇气和智慧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他人做法⎩⎪⎨⎪⎧要扬长避短需要主动改正缺点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3.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4.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需要主动改正缺点;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需要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
1.(2021·安徽中考)“人有过失,己必知之;己有过失,岂不自知”启示我们(B)A .人生都是十全十美的B .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C .每个人的过失都相同D .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
题文中的话启示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B 符合题意,ACD 三项的说法错误。
故选B 。
2.(2021·威海中考)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寻找的艺术,在奋斗的路上,你若能看清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那双鞋,也许就成功了一半。
这蕴含的道理是(D)A .正确认识自己就能成功B .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C .有梦想才有奋斗的力量D .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题文“在奋斗的路上,你若能看清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那双鞋,也许就成功了一半”,体现了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的重要性,D 说法正确。
故选D 。
3.(2021·嘉兴中考)如图漫画《自拍与本人》,启示我们要(B)A.客观地对待他人评价B.对自己进行恰当的评价C.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D.学会掩饰自己的不完美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评价自己。
漫画启示我们要对自己进行恰当的评价,B符合题意,AC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说法错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桂花雨》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桂花雨》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e9a6b64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7.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桂花雨》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桂花雨》的主旨,领悟诗歌的意境。
2.能够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能够模仿课文写下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主旨,提炼诗歌意境。
•难点:理解或解读诗歌中含蓄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课文《桂花雨》的课件或教材。
2.课堂展示板或白板。
3.学生用书和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师生共同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与兴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课文朗读:操练课文,让学生熟悉诗歌的语言。
2.导入课文: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题。
3.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理解其中的含义。
三、合作探究(20分钟)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出现的难点词语或句子。
2.展示分享: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共同学习、交流。
四、课文赏析(15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赏析,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2.课文解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五、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或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集体备课过程中,学生成绩普遍较好,但有少部分学生对诗歌的意境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辅导。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情感体验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六、扩展阅读•祝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望庐山瀑布》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目录(最新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目录(最新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66f0e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3.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目录(最新部编版)第一单元:我爱阅读1. 第一课:我喜欢读书- 研究目标: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培养读书爱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主要内容:介绍阅读的好处,鼓励学生多读书,了解阅读的四种境界2. 第二课:我会阅读- 研究目标: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主要内容:认读常见汉字、多音字,辨认上下文中的词语,提高理解能力3. 第三课:读懂课文- 研究目标: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主要内容:通过阅读课文,提取信息,理解主题和要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第二单元:汉字漫步1. 第四课:写春联- 研究目标:学会写春联,了解春节俗- 主要内容:研究常见春联的写法和内容,了解春节的文化意义2. 第五课:看图写话- 研究目标: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写作能力- 主要内容:通过观察图片并进行描述、创作故事,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3. 第六课:认识汉字- 研究目标:研究常见汉字的基本部首,初步了解汉字的构造- 主要内容:通过认读汉字,了解字形结构和字义,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第三单元:神奇的故事1. 第七课:童话世界- 研究目标: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培养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主要内容:欣赏经典童话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2. 第八课:神奇的树洞- 研究目标:理解故事的隐喻意义,培养思考和推理能力- 主要内容:通过阅读故事,寻找故事中的隐喻意义,培养对不同观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3. 第九课:写故事- 研究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表达和想象能力- 主要内容:指导学生通过创作自己的故事,培养写作的逻辑组织和表达技巧(文档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教材进行适当调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天窗》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天窗》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7b368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6.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天窗》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听懂、读懂课文《天窗》。
–了解故事情节。
–掌握生字词:天窗、瓶弄、攀登、荒凉、孤独、欣赏。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敢探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课文,掌握关键词汇。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教具:黑板、书本、PPT等。
3.学生准备:课前复习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概述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独立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文本分析: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重点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3.合作探讨: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交流想法。
4.整体朗读:全班一起朗读课文,加强理解。
3. 拓展延伸1.讨论思考:老师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2.创作活动:要求学生以《天窗》为题材写一篇小作文。
3.情感体验:通过课文中的情节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4. 课堂总结•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五、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内容。
2.完成相应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完成写作任务,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这部分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天窗》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祝愿教学顺利!。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 做学习的主人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 做学习的主人](https://img.taocdn.com/s3/m/a6135119172ded630a1cb6c2.png)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1.学什么 2.为什么学
我的发现
小调查
详细解答 请见学霸 速记!
奶奶在学…… 爸爸妈妈在学……
老师们在学…… 爷爷在学……
大人们已经学会了 很多本领,为什么 还要不断地学习呢?
详细解答 请见学霸 速记!
写一句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的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小组讨论: 你还知道哪些勉励学习的名句?
3.把教材习题答案整理在作业本上。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学霸速记!
第一单元 快乐学习
1. 学习伴我成长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体会给自己带来的乐 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通过观察自己周边大人们的学习情况,感受当今社会是学习 的社会,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
重点 知道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难点 掌握多种多样的学习途径,知道做事也能长本领。
1.整理课堂笔记,记忆本课的基础知识。
2. 完 成 学 霸 速 记 中 本 课 常 考 题 型 的 练 习 、 并熟练记忆。
3.把教材习题答案整理在作业本上。
4.摘抄几条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的名言。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学霸速记!
◎ 狼孩是指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 育起来的人类幼童。
◎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 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 晚上出来活动, 怕火、光和水; 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 不会讲话,不认识字,更不懂人 和人交流的礼仪....
我们小孩子需要学习,那么大人是否还需要 学习呢?
让我们去调查一 下,看看大人们 还在学什么。
三、选择题
1. 从出生到现在,你学到的本领有( A. 能听到妈妈欢快的歌声 B. 能为大家表演优美的舞蹈 C. 能闻到浓郁的花香
电子课件交往与合作第一单元第三课增进和维护人际关系
![电子课件交往与合作第一单元第三课增进和维护人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e68082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8.png)
小贴士
真诚赞美注意事项 1. 发自内心。 2. 赞美而非奉承。真诚的赞美是发现——发现对方的优点而赞美之,阿谀奉承是“发 明”——“发明”对方的一个优点而夸奖之。我们在和人相处时要懂得真诚地赞美别人,而 不是阿谀奉承。 3. 重视目光交流。 4. 像张雯那样赞美:夸赞语 + 举证 + 对比。 5. 不要同时夸赞很多人。同一个场合,尽量不要同时夸赞很多人。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适当地“麻烦”一下别人,会提升对方的重要感和价值 感,令对方对我们好感倍增,从而增进彼此关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虽 然可以麻烦别人,但不代表别人有义务来帮助我们。麻烦别人的时候,需要有尺 度和界限,不能把对方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
人与人之间出于真诚的互惠互助是美好的。与人交往,不能带有功利色彩, 更不能别有用心。不能因为某个人“有用”就曲意奉承,也不能因为有求于别人 就假意示好。这种带有功利性的“小恩小惠”一旦被人识破,就会适得其反,从 而失去别人的信任,也不会得到真诚的回馈。
我们来看看姚志云的故事吧。
周四的时候,姚志云给张雯打电话说:“咱们同学姚亚楠生病住院了,这周六 上午一起去医院看望一下吧,9:00 在医院大门口奶茶店碰头,不见不散。”
可是到了周五下午,姚志云他们公司几个同事约着周六去漂流,她早就听说漂 流很刺激,这次又是跟同事一起,于是马上跟着报了名,把与张雯的约定忘得干干 净净。而且因为要漂流,怕手机被水打湿,她周六早上就把手机关机并锁进了行李 箱。
张雯的这段赞美有什么高妙之处呢? 首先是真诚。其次是具体。 如何具体呢?张雯的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模板:夸赞语 + 举证 + 对比。
这样的赞美给人以真诚实在的感觉,也就达到了我们表达自己敬意、夸赞对 方优异之处、增进彼此关系的效果。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水结冰了》课堂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水结冰了》课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b85f1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44.png)
3.水结冰了
1、温度计插入试管塞的小孔中,保持在中间的位置不能动,不要碰到试管壁;
2、(食盐多一些,降温速度快一些),加食盐有利于降低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3.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小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
水结冰的过程是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4、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体积大大增加。
5. 冰还是水吗?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
6.为什么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或一层白白的?它是冰吗?和试管里的冰一样吗?它是哪里来的?
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
不是冰,不一样。
7.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
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
【板书设计】
3.水结冰了
水(液态)凝固(0℃或0℃以下)冰(固态)
【作业设计】
1. 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B )的时候,水开始结冰。
A.3 ℃
B. 0℃
C.-3 ℃
2.装有冰块的烧杯外壁会有小水珠,这些小水珠( C )可配图
A.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
B.可能是杯子里的冰变成的
C.可能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3. 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 C )
A.会上升
B.不变
C.会下降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析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保持人与自然的 和谐,以保护消 费者健康和节约 资源为主旨,实
反对破坏人与自 然的和谐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明
考
现可持续性消费
考
点
向
·
·
重
两
难
级
突
集
破
提 考 能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析
明
考 点
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__精__神__消费的倾向。
考 向
·
·
重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难
两 级
突
集
破
(1)绿色消费的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_节__约__资__源___和 训
提 考
___保__持__环__境____。
课
能
后
· 解
(2)绿色消费的核心:__可__持__续__性____消费。
A.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
级 集
破
训
B.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提
考 能
C.明星代言可提升企业诚信度
课 后
·
限
解 题
D.代言明星的声誉决定产品的声誉
时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解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竞争优势是
· 教
企业成功的关键,B说法错误;企业诚信和企业产品声誉
材
梳 理
固
考 基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漫画中“过去”与“现在”
· 教
问候的变化,“吃了吗”体现注重生存,“瘦了吗”注重
材
梳 理
健康发展,揭示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而这一变化的前提是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①③正 明
考
考
点 确;漫画中的对话没有体现消费观的问题,排除②;对话 向
破
训
提
4._求__实___心理主导的消费: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考
课
能
后
·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温馨提示】 四种消费心理并不是独立地影响着我
· 教
们的消费,它们常常是共同影响人的消费行为。只不过可
材
梳 理
能在某种消费行为中某一消费心理的作用更突出、表现得
链 时 政
·
·
重 难
忧,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③正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
两 级
突
集
破 前提,④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训
提 考
【答案】 D
课
能
后
·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
1.消费心理
教
材 梳
表现
特点
评价
理
优点:健康的、合理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
·
·
重 难
显示的仅仅是消费问题,没有涉及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两 级
突
集
破 ④与题意不符。
训
提 考
【答案】 C
课
能
后
·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考向2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
教
2.(2012·山东文综)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材
梳 理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要靠企业自身努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C、D两项说法皆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不当。
明
考
考
点 ·
【答案】 A
向 ·
重
两
难
级
突
集
破
训
提
考
课
能
后
·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考向2 消费原则
·
教
4.(2012·江苏单科)“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
材
梳 理
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语告诉我们(
后 限
解
有利态度:大力提倡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析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提 考 能 · 解 题 指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明 考 向 · 两 级 集 训
课 后 限 时 自 测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做到戒奢从俭
反对铺张浪费, 骄奢淫逸
训
课 后
·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考
坚持适度消费,既要防止超前消费,又要防止消费滞
明 考
点 ·
后;倡导贷款消费,并不是鼓励超前消费;崇尚节俭并不
向 ·
重
两
难 突
限制消费,而是与适度消费一致的。
级 集
破
平和习惯 消费观
训
提
考
课
能
后
·
限
解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明
考 点
人们的收入差距影响的是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当前可
考 向
· 重
支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也影响消费水平,但影响的不是
· 两
难
级
突 破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是居民的消费水平。
向 ·
重
两
难 突
(2)未来收入预期: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
级 集
破 可能性就会_加__大___;反之,人们会节制当前消费。
训
提
考 能
(3)收入差距: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_降__低_; 课 后
· 解
反之,总体消费水平会___提__高_____。
限 时
题
自
指
测
导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时 政
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
· 学
求异心理
标新立异
品的出现弊端:代价 大,社会不认可态度:
以 致 用
过分标新立异,不可
析 考
提倡
明 考
点 ·
弊端:不实用,对个
向 ·
重 难 突
攀比心理
夸耀性盲目 人生活不利态度:不
性
健康的心理,不应提
两 级 集
破
训
倡
提 考
优点:理智的消费,
课
能 ·
求实心理 讲究实惠 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
链
2.消费原则
时 政
·
学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
以 致
量入为出, 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既反对超前消费,
用
适度消费 消费要与国情及家 也反对消费滞后
析 考
庭收入相适应
明 考
点 ·
向
反对跟风随大流、
·
重 难
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健康消 情绪化消费、只重
两 级
突 破
理性消费
费
物质消费忽视精神
集 训
消费
提
考
课
能
后
·
固
考
基
·
教 材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
梳 理
具体分析。盲__目__从__众______是不可取的。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考
2.__求__异____心理引发的消费: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
明 考
点
向
· 得提倡的。
·
重
两
难 突
级
3.攀__比__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集
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 ·新课标
固
考 基
【解析】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减少财
· 教
政支出,增加税收,以达到抑制总需求的目的,这和扩大
材
梳 理
消费需求正好相反,排除①。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意味着
链 时 政
· 学 以 致 用
析 回笼资金,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了消费需 明
考
考
点 求,排除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解除居民的后顾之 向
· 学 以 致 用
析 更鲜明。
明
考
考
点
向
·
·
重
两
难
级
突
集
破
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