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3课.docx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第3课时docx

第一单元第3课时docx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百鸟朝凤》教学目标: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唢呐、钢琴。

教学过程:一、聆听《百鸟朝凤》音乐导言引导学生思考。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3)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4)唢呐演示。

1、用心聆听、体验。

2、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

(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

二、揭示课题。

哼唱主题音乐。

引导学生思考:(1)鸟类的大王?(2)“朝”意指什么?(3)“百”是什么意思?(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指朝拜之意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三、分段聆听乐曲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引子:用语言叙述。

(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

四、小组活动、总结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1)学生讨论(看谁知道鸟的名字最多?)(2)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

让学生和鸟交朋友。

板书设计:鸟类的大王?“朝”意指什么?“百”是什么意思?反思:初步了解了民族乐器唢呐,熟悉了它的音色。

对优秀的民间乐器作品产生兴趣,对民间艺人产生敬重之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1-3第1课时-青春飞扬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1-3第1课时-青春飞扬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 1 课时青春飞扬教学设计执教娄底华建学校李蒲秋【教学目标】知与能力理解青春的意;青春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前行的程;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

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学生小活,学生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地解决。

情感度与价通生活例, 学生体有青春的快,在体中感悟青春的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青春的意教学点:自信自在青春探索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示)有人,青春是泪水;有人,青春是任性;有人,青春是无悔⋯⋯想一想:你什么是青春?你会用哪些描述青春?(:通同桌交流,学生出自己心中的青春是什么)教:有人,青春是泪水;有人,青春是任性;有人,青春是无悔⋯⋯一就我来探青春的。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成长的渴望活一:描述青春(多媒体展示活要求)大家描述青春的。

在青春的典里,独立、自由、理想、信念⋯⋯些具有特的意。

想一想:你青春有什么渴望?分,合作学。

(:通学生青春的无尽遐想,感受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提示:翔、梦想、浪漫情、激情感教:面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青春之路。

目标导学二:飞翔的力量(多媒体示)活动二:展开想象假如想象你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应该拥有怎样的羽翼才能独立飞翔?提示: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愿望教师讲述:大家写了很多词语,比如自信、自尊、自强、激情等。

我们现在就拣两个最重要的词自信和自强来探究分享(多媒体显示)有些人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常常有大人们的训斥:“这孩子太笨了,将来没有什么出息。

”久而久之,他就会自己认可了,碰到小失败就会自我安慰:“反正我很笨,我是不会完成的。

”这样他的青春年华就少了一份快乐,多了几分悲伤。

(完整word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docx

(完整word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docx

必修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八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九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十课鸦片战争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十三课辛亥革命第十四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十六课抗日战争第十七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十八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十九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二十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二十一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二十二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十三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二十四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二十五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二十六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二十七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 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五课开辟新航路第六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十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十二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十三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十四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十五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十六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20 世纪初~ 21 世纪)──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十七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十八课罗斯福新政第十九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二十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二十一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二十二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十三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二十四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 2 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必修 3第 3 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资料与注释第 1 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成第 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 2 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 2 课“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法第 3 课宋明理学第 3 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 4 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资料与注释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 5 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 1 课改革迫在眉睫第 6 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 2 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 7 课启蒙运动第 3 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第三单元资料与注释术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 8 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 1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 9 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 2 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 10 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 3 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第四单元资料与注释未来──历史小论文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 11 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 1 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 12 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第 2 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 13 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 3 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五单元资料与注释第 14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第 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第 1 课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埃及传播第 2 课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主要内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容成果第 3 课改革的后果第 16 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六单元资料与注释第 17 课毛泽东思想第七单元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 18 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 1 课19 世纪中叶的俄国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第 2 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术第 3 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第 19 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七单元资料与注释第 20 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 21 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八单元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 1 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 22 课文学的繁荣第 2 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 23 课美术的辉煌第 3 课明治维新第 24 课音乐与影视艺术第 4 课走向世界的日本选修 1第八单元资料与注释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 1 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 1 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 2 课维新运动的兴起时约法》第 3 课百日维新第 4 课戊戌政变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第九单元资料与注释探究活动课三改革成败的机遇与条件的政治框架选修 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第 1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的冲突建立第 1 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 2 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第 2 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形成想第 3 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的建立争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第 1 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势力的斗争盾的激化第 1 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第 2 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胜利较量第 2 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的檄文第 3 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第 1 课美国《独立宣言》制度的最终确立第 2 课法国《人权宣言》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第 3 课《中华民国临时约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法》第 1 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国的冲击──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第 2 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第 3 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争的酝酿和爆发第 1 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第 4 课反对复辟帝制、维盾的激化护共和的斗争第 2 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较量争取民主的斗争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第 1 课英国宪章运动的檄文第 2 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第 1 课美国《独立宣言》民主的斗争第 2 课法国《人权宣言》第 3 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第 3 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民争取民主的斗争法》第 4 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民主运动──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时约法》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历史报纸的政治框架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第 1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的冲突建立第 1 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 2 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第 2 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形成想第 3 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 2 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民主的斗争势力的斗争第 3 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第 1 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民争取民主的斗争胜利第 4 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第 2 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民主运动与封建制度的复辟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第 3 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制度的最终确立历史报纸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选修 3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 1 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第 1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的冲击爆发第 2 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第 2 课旷日持久的战争主思想第 3 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 3 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 4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的酝酿和爆发后果第 4 课反对复辟帝制、维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护共和的斗争下的世界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第 1 课巴黎和会争取民主的斗争第 2 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第 1 课英国宪章运动联盟第 3 课华盛顿会议第 1 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 4 课维护和平的尝试第 2 课冷战的开始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 3 课美苏争霸第 1 课1929~1933 年资本第 4 课两极格局的结束主义经济危机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 2 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第 1 课朝鲜战争争第 2 课越南战争第 3 课走向世界大战第 3 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第 4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全面爆发第 4 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第 5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程扩大第 5 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第 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 6 课两伊战争转折第 7 课海湾战争第 7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结束第 1 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第 8 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用胜利的影响第 2 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平运动──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 3 课和平与发展:当今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世界的主题与和平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选修 4第 1 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行者孙中山第 1 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第 2 课圣雄甘地皇帝秦始皇第 3 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第 2 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凯末尔唐太宗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 3 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第 1 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捍卫者康熙帝基人马克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 2 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第 1 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恩格斯子第 3 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第 2 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家的缔造者列宁表柏拉图第 4 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第 3 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泽东成者亚里士多德第 5 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代的杰出人物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 1 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第 1 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克伦威尔李时珍第 2 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 2 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第 3 课一代雄狮拿破仑佑第 3 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基人李四光与克里特文明第 4 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 1 课克里特岛的美第 5 课20 世纪的科学伟人丽传说爱因斯坦第 2 课伊文思的惊人选修 5发现第一单元历史和历史的第 3 课克里特文明的“重现”“重现”第 1 课历史是什么第 4 课克里特文明的第 2 课历史学是什么未解之谜第 3 课历史学怎样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重现”历史索第 4 课历史学有什么第 1 课二里头遗址的社会功能发掘第二单元人类起源之谜第 2 课二里头遗址的第 1 课人从哪里来文化遗存第 2 课人类进化的历第 3 课二里头文化与程认识夏史第 3 课寻找人类的祖第 4 课二里头文化中先的疑难问题第 4 课人类起源在何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方古蜀文明之谜第 1 课“一醒惊天下”第 3 课大津巴布韦遗的三星堆遗址址的建筑与文物第 2 课三星堆文化的第 4 课谁创造了大津丰富内涵巴布韦文明第 3 课三星堆文化和选修 6古蜀文明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第 4 课三星堆文化的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未解之谜第 1 课世界文化遗产第六单元玛雅文明的消失的由来第 1 课玛雅文明的发第 2 课世界文化遗产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第 2 课玛雅文明的历第二单元古代埃及的历史史遗产第 3 课玛雅人的智慧第 1 课雄伟的金字塔第 4 课玛雅文明的假群说第 2 课阿布辛拜勒神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庙的新生与非洲文明探秘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第 1 课穆塔帕王国与的历史遗迹“黄金国”的传说第 1 课雅典卫城和奥第 2 课大津巴布韦遗林匹亚遗址址的发掘第 2 课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孝陵第四单元欧洲文艺复兴时第 4 课宏伟壮观的明期的文化遗产十三陵第 1 课佛罗伦萨的文第七单元多姿多彩的中国化遗产古城和古村落第 2 课罗马文艺复兴第 1 课古色古香的平时期的文化遗产遥古城第五单元中国著名的历史第 2 课清新典雅的皖遗迹南古村落第 1 课世界建筑的奇探究活动课扬州小秦迹万里长城淮河的考察和保护建议第 2 课秦始皇陵及深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遗产──中国昆曲第 3 课世界屋脊上的第 1 课古雅的昆曲布达拉宫第 2 课昆曲的拯救和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保护家园林和陵墓第九单元具有警示意义的第 1 课中国古代宫殿世界文化遗产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第 1 课殖民罪恶的见第 2 课瑰丽的夏宫─证──戈雷岛─颐和园第 2 课德国法西斯的第 3 课突显皇权的明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开满鲜花的小路》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开满鲜花的小路》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方案设计学科:语文年级:二单元:第一单元课题:《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型:阅读主备:执教:单元要素:朗读时注意语气;继续学习默读;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抓住“喊、惊奇、奇怪”等词语指导读出句子的语气。

2.学习用换词、看图片和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绚丽多彩、花朵簇簇、懊丧等词。

3.重点理解“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这句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1.齐读课题。

由题目入手,培养学生的2. 出示生字新词,复习巩固:2.开火车轮读词质疑能力,同语时对课文起鼹鼠包裹弄破懊丧绚丽多彩邮局邮递到穿针引线员花朵簇簇花香扑鼻惊奇奇怪花籽摩托车颗粒的作用。

1.创设情境,理清人物关系。

1. 学生边听教师这篇童话的讲故事,边梳理人人物比较多,师:从前,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物关系。

因此理清人条长长的小路,小路从森林的这一头一直物关系是一延伸到另一头,小路两边分别住着:鼹鼠个教学重点。

一家、刺猬一家、狐狸一家和松鼠一家。

通过这样边讲述边板画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森林里还住着一位热心的邮递员黄狗。

学生对人物关系就一目教师边讲述边在黑板上板画。

了然了。

1.有一天,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 1. 读句子:邮递员抓住“喊”和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黄狗在门口喊:“懊丧” 这两“鼹鼠先生,有你个词,重点指课件出示: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的包裹单。

”导读好这两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个句子。

2.读出“喊”的2.指导朗读:“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语气。

单。

”,读出喊的语气。

3. 汇报交流,读3.听到邮递员黄狗的呼喊,鼹鼠先生从鼹鼠先生的话,读邮局领回的包裹里究竟是什么呢?让我出虚心的语气。

们默读课文的第 3-5 自然段,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4.感受鼹鼠先生的懊丧。

默读课文 3-5 自然段,思考: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一个怎样的包裹?4.指名汇报,课件出示:鼹鼠先生拿着包裹,到松鼠太太家去,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指导学生读松鼠太太的话,读出虚心的话气。

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 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因为童年生活 是窘迫的,是艰苦而沉重的,哪有幽默可言?然 而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使他们 一和小动物在一起、一回到大自然中、一玩起来, 就会充满幻想,就会什么困苦都忘却。这就是生 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想。
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 “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 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 贫困而深表同情。“我”的父亲是一 位知书识礼,非常疼爱儿子的父亲。
”的第一本国语课本 ;也指人生成长历程 枉,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 中最初的、最有价值 ,不仅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 的奠基性的东西。作 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就失去了意义 者所指的主要是后者 ,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 。 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这本书既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也是他成长的第一站,是他 人生的起点与知识的源泉。作者一生的品格由此奠基,他从此 学会了同情弱者,感悟人生。
书籍名言警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赵恒 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 梯,终生的伴侣,最 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它有何含义?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 “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 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是怀着沉重的心情,敬重、珍爱的感情追 忆“第一本书”的,感情复杂,百感交集,因为那 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 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 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荷花》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荷花》课件

描写荷花的诗文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 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第一课时
一个小姑娘, 坐在水中央。 身穿白衣裳, 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
荷花
荷花——美丽、漂亮、让人喜欢。今天我们一起来 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身影吧!
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 家。他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童话集《稻草人》给中国的童话开辟了一 条自己创作的道路。
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是什 么吸引“我”去看荷花?
清香四溢
“一……就……”一词说明荷花 非常茂盛,香气浓郁;也点出了作
者欣赏荷花的原因。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 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 往荷花池边跑去。
“赶紧”写出了“我”想 看荷花的迫切心情。
自由读第2-3自然段,说一说:荷 花的形状和姿态是怎样的?
语文要素
解读: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的方法有:1.抓住修饰词、动词, 从景物的样子、状态、颜色等方面展开想象。2.抓住特殊句 子,比如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3.结合插图。4.结合实际。 运用:如《荷花》中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 大圆盘”,我们可以抓住“碧绿”“大圆盘”等词想象荷叶 的颜色和样子,脑子里会出现一池荷叶的画面。
自由读第4-5自然段,说一说:作 者在看荷花时有什么感受?

语文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

语文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
7、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课题
语文园地一
主备人
李艳芳
教学
课时
14课时
授课
时间
2015、1、19--1、30




本班学生共有62名,其中男生38名,女生24名。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
(3)继续练习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习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习写感谢信。
(3)能够在习作中合理的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的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具体生动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第一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本课隶属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之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围绕着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两条主线展开,而本课汉至元的政治制度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单元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课承接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下启第四课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因此需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联系。

然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政治制度变化多,需要加以补充说明,引导学生进行教学。

本课重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本课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元朝行省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能够再现皇权与相权斗争、藩镇割据、科举考试等)。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

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设计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骆,名科航,科学的科,航天的航,以后你们叫我骆老师就可以啦。

初来乍到,先了解一下,胡老师要求你们背的内容下去背没有啊,下面我抽查啦,谁主动来?那就课代表吧,中央和地方主要讲的是什么和什么的矛盾? 生:……师:看来还是不错的。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不懂就要问》课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不懂就要问》课件
我感觉私塾的先生很严厉,孙中山和同学们有时还要挨打。
这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孙中山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他有问题敢于问老师,并且他特别爱学习。
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孙中山认为读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大胆问老师。
孙中山
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孙中山是个什么样的人?和小组成员交流。
AC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2. 从“糊里糊涂”一词中可以体会到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壮着胆子”表现出孙中山的________。
孙中山的学法
心中有
疑问
勇敢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糊里糊涂”的意思是认识模糊,不明事理,由此可知孙中山心里有疑问;“壮”的意思是增加勇气或力量,结合后文中“同学们吓呆了”,可以看出孙中山很勇敢。

这里有两个成语:鸦雀无声和摇头晃脑,我们可以积累下来。鸦雀无声说明同学们都被孙中山突然的提问吓呆了,不敢出声。
开始学生们“咿咿呀呀”地念书,现在“鸦雀无声”,这里和前文进行了对比,凸现了同学们看到孙中山提问时的震惊。
我知道,戒尺就是古时候老师用的教鞭,你看课文的插图中就有,老师手里拿着的就是戒尺,谁不听话就要打他的手。
探鲜 人物评一评
勤学好问
善于思考
敢于质疑
探鲜 道理讲一讲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大胆问老师。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不懂装懂,要向孙中山一样遇到不懂的就提问,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直到弄明白为止。
学贵有疑。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只要我们勤思考、敢发问,就会有所收获。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一、教学目标1. 认识“亦、曾”等12个生字,会写“兰、册”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姿势、竟然”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制作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简介作者。

2. 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同桌互相读生字,生字连词读。

3. 指名读生字,连词读。

4.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5. 汇报交流。

(三)学习《秋》,指导朗读。

1. 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的?做上记号。

2. 小组内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

3. 全班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

4. 指导朗读。

5. 背诵课文。

(四)学习《风》,指导朗读。

1. 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的?做上记号。

2. 小组内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

3. 全班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

4. 指导朗读:比较“当凉风经过很多地方/抚摸过很多叶子”与“当凉风/经过很多地方/抚摸过很多叶子”有什么不同。

(提示:“当凉风经过很多地方”强调了“很多地方”,使句子更加具体。

)5. 背诵课文。

(五)小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听写生字词。

(二)学习《阳光》,指导朗读。

1. 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的?做上记号。

2. 小组内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

3. 全班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

相机指导理解“海面上跃出一轮红日”中“跃”的意思;引导想象“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的情景;为什么说“那雨后的/小草与竹林/格外亮绿”?还有什么景物也是雨后格外明艳?(花朵、绿柳)为什么不说黄杨、不说枫树?如果到了冬天,“雨后的腊梅/与雪松也格外地引人注目”。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荷花》上课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荷花》上课课件

想象化身荷花,感受奇妙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 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 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 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 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 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 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 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 我昨夜做的好梦……
青蛙跳上荷叶,告 诉我___________;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你觉得荷花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作“冒”出来?
“冒”展现了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间蓬勃 生长的样子,它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扒开荷叶 探出头来,这就是“冒”。
想象写话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仿佛_______________。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小练笔
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 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花果林里的桃花开了,
粉红粉红的花团,像片片火 烧云,远远望去,美极了。 有的迎风初绽,嫣然含笑; 有的含苞待放,半藏半露; 有的是白毛茸茸的微吐红点 的小花苞,羞羞答答地互相 簇拥着,仿佛是一群胆怯羞 涩的小姑娘。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统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叶圣陶(1894-1988)我国现 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 的精力。他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 70多个春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撰写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 专著和书简。有《叶圣陶集》和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著作。

第3课 《我们班 他们班》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第3课  《我们班  他们班》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3课《我们班他们班》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们班他们班》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会合作,懂得结交竞争中的小伙伴,文明生活。

《我们班他们班》一课中体现出学会真诚相待,善于合作,勇于竞争是现代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

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处理竞争,学会友善地对待生活中的小伙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调查与交流,了解其他班级的特点,发现值得本班学习的地方。

2.通过创设情境,设计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合作活动方案,共享校园美好生活。

3.通过对校园活动的回顾,认识到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是促进班级成长的方式。

4.懂得在竞争中尊重欣赏对方,大方地为他班喝彩。

【教学重点】1.了解其他班级的特点,设计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合作活动方案。

2.认识到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是促进班级成长的方式,懂得在竞争中尊重欣赏对方,大方地为他班喝彩。

【教学难点】认识到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是促进班级成长的方式,懂得在竞争中尊重欣赏对方,大方地为他班喝彩。

【教学准备】教师指导学生调查方法以及调查时的注意事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师:学校内有很多班,我们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

那班级之间有哪些关系呢?(师出示班级合作与竞争的画面)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关系主要有合作与竞争。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班级间的合作与竞争。

走进他们班吧!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走进他们班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1)生阅读教材P16页三幅图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在校园里你有类似的问题吗?☆你了解其他班级吗?(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在学校里除了自己班级,还有其他班级,每个班级都是不一样的。

活动与探究二:查一查(1)生阅读教材P17页三幅图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知道他们班最擅长什么吗?☆你认为他们班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第3课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太阳的位置和方向》一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第3课的课文,本课将会研究在我们地球家园上能够经常看见、并且它的光和热与我们人类、动植物的生存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好邻居——太阳。

这一课主要研究我们在地球家园上如何利用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教材有四个环节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

都是围绕着本课的研究对象——太阳。

通过环环相扣帮助学生建立起太阳一天中的位置变化是有规律的,并且人类和动植物的生活都离不开太阳,形成统一的认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相对还是有一些生活经验,知道有太阳的时候,气温比较高,没太阳的时候,气温相对比较低。

知道有太阳的地方会比较明亮、看不到太阳的时候是相对比较黑暗。

所以对于太阳能够发光和发热是还是比较了解。

对于太阳清早从东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也是大致清楚的,但是对于中午太阳在哪个方向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

二年级的学生借助生活经验,他们知道到了中午太阳在我们的头顶上方,但是他们不会联想到中午太阳看起来在我们的头顶上方,其实这个时候太阳的方向是偏南边的。

二年级孩子对早晨太阳在东边升起,傍晚在西边落下都很清楚,但是真正让他们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辨别方向还是有点困难的。

因此,在进行户外实践活动之前,利用图片帮助学生建立起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形象认识。

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太阳的位置来正确使用自制方向盘,帮助我们准确的辨别方向,再开展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东升西落,面对太阳升起的方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2.会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识方向。

3.知道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并会举例说明。

4.懂得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人类可以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为人们更好地生活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多彩的消费[最新考纲] 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试判断]1.影响居民消费的根本性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

()分析:错误。

影响居民消费的根本性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要注意区别根本因素和主要因素。

2.物价越低,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

()分析:错误。

不能绝对地说,物价水平越低,居民消费水平越高;物价的持续下跌,也会影响生产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

3.社会保障的健全增强人们的储蓄意愿。

()分析:错误。

社会保障的健全增强的是人们的消费意愿。

4.恩格尔系数减小,意味着居民食品支出总量下降。

()分析:错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会逐步减小,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下降。

但恩格尔系数减小,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总量减少;相反,恩格尔系数减小的同时,食品支出总量一般会增加。

5.发展资料消费就是精神文化消费。

()分析:错误。

发展资料消费可以表现为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劳务消费。

6.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分析:错误。

判断贷款消费是不是超前消费,关键在于消费者在贷款时是否充分和科学考虑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若借贷是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这种消费就属于适度消费;相反,就是超前消费。

7.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分析:错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中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上升,但仍以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为主。

8.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分析:错误。

盲目从众和过分的标新立异,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是不恰当的;同时,人们普遍认可的商品往往具有其突出的优点或特点,而个性消费也会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工艺的出现,所以对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要区别对待。

9.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超前消费。

()分析:错误。

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从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经济实力出发,防止超前消费。

同时,又要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适当扩大消费需求,防止消费滞后。

10.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分析:错误。

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核心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2.消费类型提醒(1)不能认为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可以取代生存资料消费。

不能认为生存资料消费就是衣食住行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就是精神文化消费,应具体分析。

(2)正确认识贷款消费:①从消费对象看,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宗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②从消费群体看,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③从注意的问题看,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因贷款消费而影响未来生活。

④从意义角度看,合理的贷款消费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消费结构(1)含义:消费结构反映了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影响因素:消费结构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及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的影响。

考向1影响消费的因素典例1近两年,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出服务消费高速增长、个性化定制消费受到追捧、创新型耐用消费品增长迅猛、生态文明消费高增长的特点。

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可能是()①我国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升高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④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居民收入的增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生产的决定作用,③符合题意。

国民经济发展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收入是直接因素,④符合题意。

①错误,消费水平的提升会反映出恩格尔系数的下降。

②与现实不符。

考向2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典例2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

而要发挥消费的重要“引擎”作用,就必须做到:让群众“能”消费,让群众“敢”消费,让群众“愿”消费。

根据材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提倡适度消费②健全社保体系③改善消费环境④增加商品供应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B解析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就需要健全社保体系,消除后顾之忧。

同时,也要改善消费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消费,②③正确;①④与材料主旨不符。

考向3消费类型典例3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物质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城乡居民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活,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逐年增长,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整体上呈现提高趋势,文化消费进入井喷时代。

这表明()①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和优化②家庭消费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为主③家庭消费由物质生活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过渡④物质生活消费将逐步让位于精神文化消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 C解析②④不符合当前我国居民生活的实际,观点错误。

考向4消费结构典例4(2014·全国Ⅰ)下图是某国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奢侈品”曲线、“日用品”曲线。

图中奢侈品曲线呈大幅上升趋势,由原来的2%上升到接近14%,日用品曲线呈下降趋势,由原来的4%下降到2%左右,可以推断,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用品消费支出增长的幅度小但也是处于不断增长中,故③④符合题意,选D项。

图中数据变化未能体现消费行为和收入差距(收入差距一般用基尼系数来表述),①②不符合题意。

解答曲线类图表题主要把握以下几点(1)看曲线变化:依据每一条曲线的变化情况,明确相关数据的量的变化。

如果曲线下行,表明数据降低;如果曲线上行,表明数据提高。

(2)看曲线对比:通过两条曲线的夹角大小看相关数据的差距。

如果两条曲线夹角变大,表明两个数据差拉大;如果夹角变小,表明两个数据差变小。

(3)看正负增长:如果曲线表示增长率大于0,表示正增长;如果曲线表示增长率小于0,表示负增长。

1.2018年二季度我国消费市场呈现稳步加快增长态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8%。

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国家可采取的措施是()①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②提高利率水平,鼓励信贷消费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④依靠技术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②提高利率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不符合现在我国实际情况。

④属于企业行为,不是国家行为。

2.2018年上半年,我国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性消费方面的人均支出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到7.2%和19.7%,远高于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6.7%的速度。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居民()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②物质消费将让位于服务性消费③生活水平呈上升趋势④消费潜力得到完全释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A解析②中“让位于”说法错误,排除。

④消费潜力“完全释放”不符合实际。

核心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提醒攀比心理的“攀”和“比”,往往是低收入消费者模仿高收入消费者,目的在于炫耀。

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要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醒有关消费的知识总结(1)影响消费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物价、消费心理等。

(2)消费的类型: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当今,受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越来越常见。

(3)消费心理:从众消费、求异消费、攀比消费、求实消费。

(4)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5)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消费调节着生产,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考向1区分四种消费心理典例1(2016·全国丙卷)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

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对消费心理的理解与区分。

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这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进行的消费,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答案为D。

正确区分四种不同的消费心理考向2适度消费和理性消费典例2小王家境一般,大学毕业后在家乡找了份月薪3 000元左右的工作。

工作半年后,他就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身价。

这一消费行为()①避免盲从,做到了理性消费②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③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④没有做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解析小王“家境一般”“月薪3 000元”“借钱买了辆50万元的高级轿车”“显示自己的身价”,这些都表明小王的消费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②③入选;①④与题意无关。

正确区分适度消费与理性消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强调的是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强调的是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考向3绿色低碳消费典例3“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

这里的“租生活”()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②是贷款消费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D解析“租生活”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商品价值的升降无关,故不选①;“租生活”显然属于租赁消费,故不选②。

1.如今各地冒出了各式各样的美食“网红店”,吸引年轻人在朋友圈中狂晒。

可很多消费者辛辛苦苦排了几个小时的队,买到东西吃一口却发现“真不好吃”;不过有业内专家分析称,“网红店”走的是“营销噱头+粉丝+产品”的套路,在网红泡沫不断散去的今天,“网红店”要一直红下去很难。

对“网红店”这一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有()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居民收入提高必然导致“网红店”兴起②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从众心理为“网红店”带来了一定比例的顾客③“网红店”应关注消费者需求,注重用户体验,使消费者形成品牌认识④“网红店”应加大网络宣传力度,利用网络营销手段使自己一直红下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C解析“网红店”兴起与居民收入增长没有必然联系,①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