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教案

合集下载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精选9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精选9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精选9篇)《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垂直与平行的特点。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与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互相垂直”“互相平行”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一、导入师:同学门,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两小棒,我们随意的丢在讲台上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呢?首先请大家把我们的两只手当成两小棒,用手势表示小棒形成的图形。

(学生用两只手在台下摆出一种图形,老师环视)师:刚才大家示范了很多的图形,现在老师用直线来表示小棒,把大家刚才示范的一种图形画在黑板上。

(用直尺在黑板上画×的图形)师:请同学们也用两条直线把自己的图形画出来。

(学生画,教师巡视)把学生画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1、×2、∥3、∟4、∥5、+6、<7、∥二、新授师:同学们在下面画的很认真,现在老师也选一些同学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你们能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把它们分类吗?然后说说你的分类的标准。

(引导学生说出有相交和不相交)板书:相交与不相交师:我们知道直线的两端是可以无限延伸的,下面老师就将图形中的直线延伸,请大家分分类,同样请你们说说分类的标准。

相交:1、3、4、5、6、7、不相交:2、师:不管我们把直线延伸多长,第2幅图中的两条直线都不会相交(出示图形2、)我们现在把这幅图转动一下,然后再延伸,大家看看会出现什么结果。

(转动到任何角度都不相交)这种图形在数学王国里我们说这是一组平行线(粘贴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管我们怎样去延伸这两条直线都不会相交(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出示1组平行线)平行线有两条直线,我们把平行线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直线a,另一条直线叫做直线b,我们可以说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也可以说直线b平行与直线a互相平行。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10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10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10篇)《平行与垂直》公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能正确判断平行、垂直、相交这几种位置关系。

2.经历画直线并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类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平行、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的特征。

(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和对“同一平面”的正确理解。

3.在经历理解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在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能正确判断平行、垂直、相交这几种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探究活动深化对平行、垂直概念的理解【教学准备】教师:磁条4根、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长方体(不同一平面)学生:双色水彩笔、白纸一张、尺子、三角板、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 --复习直线特征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猜谜语都特别厉害,有始有终、无始无终、有始无终。

猜猜谜底吧!生:无始无终是直线。

因为可以向两边无限延长。

师:在同一平面内,如果再出现一条直线,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它会和第一条直线产生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板书)二、探究新知(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1.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着用手中的彩色笔画一画,收集图形,进行分类2.请你的同桌欣赏一下你的作品。

(选出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贴到黑板上)3.仔细观察,你们画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如果学生没有把所有的情况都想到教师给予补充)4.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了这么多种情况,我们为这些作品标上序号。

5.想一想,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现在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么分的?并把你们的分法记录下来。

6.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你是怎么分的?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7. 各小组注意做好记录。

8. 三类(相交、不相交、即将相交)二类(相交、不相交)9. 即将相交的两条直线最终会怎么样呢?尝试着延长画一画。

垂直与平行数学教案设计

垂直与平行数学教案设计

垂直与平行數學教案設計主题:垂直与平行數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直线的垂直和平行关系。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直尺和量角器准确地画出垂直和平行线。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垂直和平行2. 如何识别垂直和平行线3. 如何画出垂直和平行线三、教学过程:1. 引入(1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概念,如马路交叉口的垂直道路,教室的平行桌椅等。

- 向学生展示一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并引导他们观察并描述这些线条的特点。

2. 新知学习(20分钟):- 定义垂直和平行的概念。

垂直是指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角,平行是指在同一平面上,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 让学生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判断垂直和平行时的应用。

3. 实践操作(20分钟):- 指导学生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垂直和平行线。

-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识别和画出垂直和平行线。

4. 巩固练习(10分钟):- 分发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解答案,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了垂直和平行的概念。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反应,了解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以垂直与平行數學教案设计为主题的教学计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垂直与平行》数学教案设计

《垂直与平行》数学教案设计

《垂直与平行》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垂直与平行》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垂直和平行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垂直和平行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或平行。

2. 教学难点:理解垂直和平行的关系,以及在复杂图形中识别垂直和平行的线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垂直和平行的例子,如电线杆和电线、铁路轨道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垂直和平行的存在。

(二)新知学习1. 垂直的概念: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2. 平行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三)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尺子和铅笔在纸上画出垂直和平行的线段,并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

(四)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垂直和平行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五)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设计一些含有垂直和平行元素的图形,让学生找出所有的垂直和平行线段。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同时,我也意识到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精选5篇]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精选5篇]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精选5篇]第一篇:《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2、技能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情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特别要注意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可以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白纸、磁铁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想象感知师:晚上,吃过晚饭小明在收拾碗筷时,不小心把两根筷子掉在地上了,如果用两根筷子表示两条直线。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猜测一下:两根筷子落在地上可能会形成怎样的图形?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有这样一张纸,大家拿出来摸一摸这张纸的这个面。

有什么感觉?(学生活动)师:好现在就这张纸的这个平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的想象活动,想象一下把这个面变大会是什么样子?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想象。

(声音缓慢)这个面变大了,又变大了,变的无限大,这时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

现在请你们再想象一下这两条直线会形成什么图形?好了,现在睁开眼睛把你刚才想到的图形画在纸的这的这个平面上。

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

开始吧。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一)动手操作,建立表象1、画图,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画在白纸上。

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

2、展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学生的画法(用水彩笔画在白纸上)(2)除了刚才同学们展示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师补充生没有出现的情况(二)小组合作,感知特征1、归纳展示,把刚才几个同学所展示的画法进行归纳。

关于平行与垂直教案(精选范文4篇)

关于平行与垂直教案(精选范文4篇)

关于平行与垂直教案(精选范文4篇)垂直,是指一条线与另一条线相交并成直角,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通常用符号“⊥”表示。

设有两个向量a和b,a⊥b的充要条件是a·b=0,即(x1x2+y1y2)=0 。

对于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主要涉及到线面垂直问题与面面垂直问题,而要解决相关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平行与垂直教案4篇, 供大家参考选择。

平行与垂直教案4篇【篇一】平行与垂直教案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编写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执行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篇二】平行与垂直教案垂直与平行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探讨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协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相识垂线和平行线。

3.造就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实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4、在分析、比拟、综合的视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相互平行”“相互垂直”等概念,开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事实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探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同学们,前面我们相识的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是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这节课咱们接着探究和直线有关的学问!首先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个魔方,说怎么玩?生:把一样颜色的方块转到同一个平面上。

然后教师又拿出一张白纸,我们把这张白纸看成一个平面,闭上眼睛想象在这个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你想象的这两条直线是什么样儿呢?睁开眼睛!把他们用直尺和彩色笔画在纸上!〔生画直线,师巡察〕二、视察分类,了解平行的特征师:好多同学都已经画完坐端正了,你们都画完了吗?好!刚刚教师收集了几幅作品,我们贴黑板上吧!师:你们看,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我们在同一个平面内想象两条直线,竟然出现了这么多不同的样子,真不简洁!师:细致看看,能不能给他们分分类呢?好!为了大家表达起来便利,咱们给他们编上号,一起来吧!师:下面请你把分类的状况写在练习本上,用序号表示〔小组合作完成〕〔起先吧!〕师:都分好了吗?谁情愿到前面来分给大家看看!给大家说说你分的理由!1、教学相交师:这个同学把黑板上的分成了两类!对于这样的分发你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这个同学的观点认为4号是穿插的,你们认为呢?为什么?谁能再说说理由?大家说能再画长一些吗?〔能〕师小结:也就是说这幅作品把穿插的局部没画出来,它穿插了吗?〔穿插了〕嗯!它看似不穿插实际却是穿插了的!此时此刻我们可以把它放到哪一类?〔穿插的一类〕师总结:好!大家看,我们把黑板上的作品分成了两类,这一类是两条直线相互穿插了,这一类就是相交〔板书:相交〕2、教学相互平行师:那这一类相交了吗?是不是因为这两条直线画的太短了呢?那是为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再画也不会相交呢?师:也就是说这边的宽窄和这边儿的宽窄一样,对吗?那你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两边的宽窄一样呢?〔用尺子量〕谁情愿上来量?这一幅谁来量?师:这两个同学量了这边儿是3厘米,这边儿也是3厘米,这幅这边是2厘米,这边儿也是2厘米,把它们画的再长些,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为什么?谁能再说说理由!师小结:也就是说这两条直线之间必需一样宽窄!那么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画的再长、再长也不会相交。

平行与垂直数学教案设计

平行与垂直数学教案设计

平行与垂直數學教案設計平行与垂直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和应用几何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关于平行与垂直数学教案设计的文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和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及性质。

2. 难点:理解和运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和垂直现象(如铁路轨道、楼梯扶手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

2. 新课讲解- 定义: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及其表示方式。

- 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永不相交)、垂直线的性质(夹角为90度)。

- 应用:举例说明平行线和垂直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使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画出一组平行线和一组垂直线。

- 分组讨论,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行线和垂直线实例,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4. 巩固练习- 出示一些关于平行线和垂直线的问题,让学生解答。

- 对于答案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全班进行讨论。

5. 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行线和垂直线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四、作业布置- 给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 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平行线和垂直线实例,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案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理解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掌握两条直线的夹角.(3)能够根据两条直线的方程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4)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5)进一步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6)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理解运用直线的方程讨论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思想方法.(7)通过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推导方法的探求,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建议一、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是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判断;两条直线的夹角;点到直线的距离.难点是两条直线垂直条件的推导;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和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本节内容与后边内容联系十分紧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圆锥曲线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非常重要.(1)平行与垂直①平行在讨论两条直线平行的问题时,教材先假定了两条直线有斜截式方程,根据倾斜角与斜率的对应关系,将初中学过的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即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转化为坐标系中的语言,用斜率和截距重新加以刻画,教学中应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②垂直教材上将直线的斜率转化成方向向量,然后利用向量垂直的条件推出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结合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可叙述为:或一个为0,另一个不存在.(2)夹角①应正确区分直线到的角、直线到的角、直线和的夹角这三个概念.到的角是带方向的角,它是指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重合时所转的角,它与到的角是不同的,如果设前者是,后者是,则+=.与所夹的不大于的角成为和的夹角,夹角不带方向.当到的角为锐角时,则和的夹角也是;当到的角为钝角时,则和的夹角也是.②在求直线到的角时,应注意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找出与,的倾斜角,关系,得出或,然后由,联想差角的正切公式,便可把图形的几何性质转化为坐标语言来表示,推导出.再由与的夹角与到的角之间的关系,而得出夹角计算公式这种把“形”转化为“数”的方法,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要认真揣摩.③对于以上两个求角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选用.(3)交点①求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就是求它们的方程的公共解的问题,这可以由直线的方程与方程的直线的定义来理解.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平行、重合,相应的由直线方程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三种情况:有惟一解、无解、无数多个解.但在实际判定时,利用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更方便.若,,则:与相交;且;与重合且.(4)点到直线的距离①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研究点与直线位置关系的重要工具.教科书借助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推导过程中,把与两条坐标轴都不平行的线段的长度的计算,转化为与坐标轴平等或垂直的线段长度的计算,从而简化了运算过程.②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推出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③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有多种方法,应鼓励同学们思考,下面介绍一种较简便的方法.如右图,设,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则有即得,即,.当时,上述公式也成立.(5)当直线中有一条没有斜率时,讨论平行、垂直、角、距离的问题,不必套用以上结论,这时可结合图形几何性质;直接求解.二、教法建议1.本节知识与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识和三角知识联系非常紧密,教学时应加强启发和引导.如学生对两条直线的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条件已经非常熟悉,因此在研究两直线平行时,应引导学生迅速建立联系:同位角—倾斜角—斜率(直线方程).又如,在求到的角时,根据图形中角的关系,建立与倾斜角和的联系(有且只有或两种情况),进而借助三角建立与斜率的关系,得出公式. 2.本节内容中在研究两直线的垂直条件时,由于采用向量这一更高级的工具来处理,显得既简单又深刻.所以教学中应注意向量工具的运用,可让学生尝试用向量推导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和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3.本节内容新概念不多,但要求推导的内容不少,教学时要坚持启发式的教学思想,重点放在思路的探求和结论或公式的运用上.本节不少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和讨论,还要适当增加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公式,增强学生动手计算的能力.本节还要加强根据已知条件求直线方程的教学.4.不仅要使学生熟悉用斜率求两直线夹角的公式,也要掌握根据直线方程系数求夹角的方法(即教材中例6的方法),同时会根据所给条件选用.5.已知两直线的方程会求其交点即可,不必研究两直线方程系数与位置关系之间的关系.6.在学习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时,可利用课余时间发动学生寻找更多的推导公式的方法,并通过寻找多种推导公式的方法,锻炼思维,培养能力.7.本节学完以后学生可以解决很多较复杂、较综合的问题,如对称问题、直线系过定点问题、光路最短与足球射门角度最大等最值问题.教学中应适当安排一些这样的内容,以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方案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目标:(1)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2)会求点到直线的距离.(3)在探索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推导思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的精神.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引入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过点作的垂线,与垂足之间的长度【问题1】已知点(-1,2)和直线:,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由学生分析、解答)分析:先求出过点和垂直的直线::,再求出和的交点∴如果把问题1一般化就有如下问题:【问题2】已知:和直线:(不在直线上,且,),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二、点到直线距离分析1:要求的长度可以象问题1的解法一样,利用两点的距离公式可以求的长度.∵点坐标已知,∴只要求出点坐标就可以了.又∵点是直线和直线的交点又∵直线的方程已知∴只要求出直线的方程就可以了.即:←点坐标←直线与直线的交点←直线的方程←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这一解法在课前由学生自学完成,课上进行评价总结)问:这种解法好不好,为什么?根据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得出分析2:如果垂直坐标轴,则交点和距离都容易求出,那么不妨做出与坐标轴垂直的线段和,如图1所示,显然相对而言,和好求一些,事实上,设到直线的距离为,坐标为,坐标为,则易求:,所以:,所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所以:(至此问题2已经解决)公式的完善.容易验证(由学生完成):当,即轴时,公式成立;当,即轴时,公式成立;当点在上时,公式成立.公式结构特点师生一起总结:(1)分子是点坐标代入直线方程;(2)分母是直线未知数、系数平方和的算术根.类似于勾股定理求斜边的长三、检测与巩固练习1(1)到直线的距离是________.(2)到直线的距离是_______.(3)用公式解到直线的距离是______.(4)到直线的距离是_________.订正答案:(1)5;(2)0;(3);(4).练习21.求平行直线和的距离.解: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如,则两平行线的距离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因此,==【问题3】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是否有公式可以推出呢?求两条平行直线与0的距离.解: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如则两平行线的距离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2).因此,==注意:用公式时,注意一次项系数是否一致.四、小结作业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推导;师生一起总结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2、利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3、探索两平行直线的距离4、探索“已知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一条直线求另一条直线距离.作业:P5413、14、16思考研究:运用多种方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平行与垂直数学教案设计

平行与垂直数学教案设计

平行与垂直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平行与垂直數學教案設計一、课程设计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及其性质2. 垂直线的概念及其性质3.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应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实例(如马路、电线杆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讲解1. 平行线的概念及其性质教师首先定义平行线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的图形示例,让学生直观理解平行线的特点。

接着,教师介绍平行线的一些基本性质,例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证明。

2. 垂直线的概念及其性质同样,教师先定义垂直线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的图形示例,让学生直观理解垂直线的特点。

接着,教师介绍垂直线的一些基本性质,例如“垂线段最短”、“对顶角相等”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证明。

(三)实践操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操作活动。

例如,让学生用尺子和铅笔在纸上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或者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平行线和垂直线。

(四)应用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让学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或者根据已知条件找出未知的线的位置。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行线和垂直线的重要性质,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平行线和垂直线的例子。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测验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平行与垂直数學教案設計的主题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教案

高一数学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数学教案: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通过研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3.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二、讲解新课:1.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互相平行; (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 2.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设直线1l 和2l 的斜率为1k 和2k ,它们的方程分别是:1l :11b x k y +=; 2l :22b x k y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由两直线的方向来决定的,两直线的方向又是由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决定的,所以我们下面要解决的问题是两平行与垂直的直线它们的斜率有什么特征⑴两条直线平行(不重合)的情形.如图,从位置关系、倾斜角、斜率的定义、正切函数的性质分析,得以下结论: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即21//l l ⇔1k =2k 且21b b ≠要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存立.例1 两条直线1l :0742=+-y x , 2l :052=+-y x .求证:1l ∥2l例2 求过点)4,1(-A 且与直线0532=++y x 平行的直线方程.(两种方法) 注意: ①解法一求直线方程的方法是通法,必须掌握;②解法二是常常采用的解题技巧。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优秀7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优秀7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优秀7篇)《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教具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学具准备: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

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学会自由发言学生用铅笔摆图形,分组讨论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明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类方法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

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5篇)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5篇)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5篇) 《平行与垂直》说课稿篇一一、从角考虑通过证明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的内角互补确定两直线平行二、从线考虑证明两直线同垂直(或者同平行)另一条直线三、从形考虑通过证两直线上的线段是某些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三角形或者梯形的中位线和底边等来确定平行。

四、从比例式考虑通过证对应线成比例来确定过对应分点的直线平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与垂直》说课稿篇二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是六年级下册第八章《平行线与相交线》中的第三课时。

在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定义、性质(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以及平行线的传递性(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会用三角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在前一节课又学习了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课《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是本章的重点,在处理同位角概念及三线八角上也是本章的难点,而且为后面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2.会用三角板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2.会用三角板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1.在探索和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协作的习惯.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在我十多年的几何教学中,学生对“三线八角”很头疼,有的学生到了初四还区分不清,因此我把同位角的概念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8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8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理的《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较新8篇)。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64,6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2、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2、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垂直与平行”来源于生活,在知识形成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同一个平面”“相交” “互相平行” “互相垂直” “平行线” “垂线”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和对“同一平面”的正确理解。

【教学用具】白纸、尺子、三角板、水彩笔一支、小棒、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1、今天这节课老师请来了一个老朋友,他是一条直线,那么直线有什么特点呢?(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师:直线就像孙悟空的…?生:金箍棒。

2、想象活动(想象纸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老师和同学们都有同样的一张纸,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平放在桌上摸一摸这纸,然后谈谈你的发现。

生:这张纸很薄。

生:这张纸的表面是平平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手中的这张纸的面是一个平面。

(学生活动感知纸面是一个平面。

)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面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生:很大很大,越来越大。

平行与垂直教案

平行与垂直教案

平行与垂直教案导语:本节课是关于平行与垂直的教学内容,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互动的讨论,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性质和相关定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和性质;- 掌握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的方法;- 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相关定理。

2. 能力目标:- 能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能应用相关定理解决与平行线和垂直线相关的几何问题;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和性质;-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断方法;-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相关定理。

2. 教学难点:- 如何准确理解和判断平行线和垂直线;- 如何应用相关定理解决几何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黑板、彩色粉笔;- 直尺、量角器;- 教材、教学辅助资料。

2. 教学内容的准备:- 教材中关于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相关内容;- 相关定理的讲解和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 老师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进行简单解释,并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和引导学生思考。

2. 概念讲解与示例展示:- 通过黑板板书和示例展示,详细讲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定义、性质和判断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互动讨论。

3. 相关定理的讲解:- 通过黑板板书和示例展示,讲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相关定理,如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与横线的关系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举例说明。

4. 练习与活动:- 利用教材和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辅以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形式,加深对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拓展与实践:- 结合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概念和定理,解决与平行线和垂直线相关的几何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6. 总结归纳:-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认识。

平行与垂直教案集合5篇

平行与垂直教案集合5篇

平行与垂直教案集合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平行与垂直教案集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行与垂直教案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64~65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

(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

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二)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

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

开始吧。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一)展示各种情况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学生补充不同情况)(二)进行分类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感知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具有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谈话:今天与往日不同,因为我们班来了好多老师,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他们。

(拍手,不小心手中的两支彩笔跌落在地。

) 哎呀,我的彩笔,我的两支彩笔掉地上了。

哎,你们猜猜这两支彩笔落在地上会是什么情况?一生试猜,举。

二、分类探究,掌握特征(一)、动手操作,探索关系1、师:下面,用两条线代表两支彩笔,将你猜想到的可能出现的情况用彩笔画在纸上,每张纸只能画一种情况。

(巡视)2、展示画法,一次分类a、师:刚才你们当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贴在了黑板上,这么多画法,看的我眼花缭乱,你们能给它们分分类吗?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先给这些作品编上号。

b、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脑思考,你准备按什么标准分类,分成几类。

生思考后两人一组讨论交流。

c、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其他小组要注意倾听。

(根据学生的回答重新黏贴)3、想象直线,二次分类a、师:同学们,生活中很多物体所表示的都是线段,如刚落地的彩笔,而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直线,大家都知道,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如果把两支彩笔想象成两条直线,又该如何分类呢?与刚才的线段分类一样吗?b、学生思考,并重新分类。

c、小结:那说明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不相交和相交。

现在,将你所画的想象成直线,是相交的举起来,是不相交的举起来。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3篇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3篇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3篇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一):《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透过自主探究活动,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特殊的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

2、透过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积累操作和思考的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3、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这天这节课老师请来了一个老朋友,【课件】这是谁呀?(直线)他是一条直线,那么直线有什么特点呢?(没有端点,能够向两边无限延伸)它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两端能够无限延伸。

这节课,我们继续与直线交朋友,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

【板书: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张白纸,把它平放在桌面上,摸一摸,把这张白纸看成是一个平面,然后,在这个平面上任意画一条直线。

如果再在这个平面上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什么样呢?会有哪几种不同的状况呢?请同学们把你的想法画在白纸上。

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状况,想到第二种就在下一张纸上画。

你想到几种就画几种,开始吧!(学生试画,教师巡视)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一)展示各种状况。

此刻请同学们将你自己的作品展示给你所在小组的伙伴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想法最多?并选出几张有代表性的、不同的作品。

(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能够上来补充!(二)进行分类。

1、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了这么多种状况。

为了方便整理,我们给这几幅图标上序号。

仔细看看这些不同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是不是有点乱啊?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2、你是怎样分的?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各小组注意做好记录。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数学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数学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数学教案: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通过研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3.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二、讲解新课:1.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互相平行;(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2.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设直线1l 和2l 的斜率为1k 和2k ,它们的方程分别是:1l :11b x k y +=; 2l :22b x k y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由两直线的方向来决定的,两直线的方向又是由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决定的,所以我们下面要解决的问题是两平行与垂直的直线它们的斜率有什么特征⑴两条直线平行(不重合)的情形.如图,从位置关系、倾斜角、斜率的定义、正切函数的性质分析,得以下结论: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即21//l l ⇔1k =2k 且21b b ≠要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存立.例1 两条直线1l :0742=+-y x , 2l :052=+-y x .求证:1l ∥2l例2 求过点)4,1(-A 且与直线0532=++y x 平行的直线方程.(两种方法) 注意: ①解法一求直线方程的方法是通法,必须掌握;②解法二是常常采用的解题技巧。

一般地,直线0=++C By Ax 中系数A 、B 确定直线的斜率,因此,与直线0=++C By Ax 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0C By Ax ≠=++λλ,其中λ待定(直线系)例3求与直线0532=++y x 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65的直线的方程.⑵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形:则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上三种:设直线1l 和2l 的倾斜角分别是21,αα,斜率分别是1k 和2k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数学教案: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与垂直)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通过研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3.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二、讲解新课:
1.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
(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互相平行; (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
2.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设直线1l 和2l 的斜率为1k 和2k ,它们的方程分别是:
1l :11b x k y +=; 2l :22b x k y +=.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由两直线的方向来决定的,两直线的方向又是由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决定的,所以我们下面要解决的问题是两平行与垂直的直线它们的斜率有什么特征
⑴两条直线平行(不重合)的情形.
如图,从位置关系、倾斜角、斜率的定义、正切函数的性质分析,得以下结论:
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即21//l l ⇔1k =2k 且21b b ≠
要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存立.
例1 两条直线1l :0742=+-y x , 2l :052=+-y x .
求证:1l ∥2l
例2 求过点)4,1(-A 且与直线0532=++y x 平行的直线方程.(两种方法) 注意: ①解法一求直线方程的方法是通法,必须掌握;
②解法二是常常采用的解题技巧。

一般地,直线0=++C By Ax 中
系数A 、B 确定直线的斜率,因此,与直线0=++C By Ax 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0C By Ax ≠=++λλ,其中λ待定(直线系)
例3求与直线0532=++y x 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6
5
的直线的方程.
⑵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形:
则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上三种:设直线1l 和2l 的倾斜角分别是21,αα,斜率分别是1k 和2k 。

分别用倾斜角的关系及向量的关系推导,得以下结论: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则它们互相垂直,即
21l l ⊥⇔2
11
k k -
=⇔121-=k k 要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存立.
例4 已知直线03)1()2(=--++y a x a 与02)32()1(=+++-y a x a 互相垂直,求a 的值.
例5 求过点)1,2(A ,且与直线0102=-+y x 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 注意: ①解法一求直线方程的方法是通法,必须掌握;
②解法二是常常采用的解题技巧:一般地,由于与直线
0=++C By Ax 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互为负倒数,故可得其方程为0=+-λAy Bx ,这是常常用到的解题技巧(直线系方程)
课后思考1:已知直线1l 、2l 的方程为1l :0111=++C y B x A ,
2l :0222=++C y B x A )0,0(222111≠≠C B A C B A
求证:1l ∥2l 的充要条件是
2
1
2121C C B B A A ≠
= 课后思考2:已知直线1l 和2l 的一般式方程为1l :0111=++C y B x A ,
2l :0222=++C y B x A ,则1l ⊥2l ⇔02121=+B B A A
三、课堂练习:
1.求使直线12=-ay x 和122=-ay x 平行的实数a 的取值。

(答案:0=a ) 2.当a 为何实数时,两直线22+=+a ay x 和1+=+a y ax 平行? ( 答案:a =1)
3.求直线012=--y Ax 和直线046=+-C y x 平行的条件. (答案:平行的条件是3=A 且2≠C )
四、小结 :1.本节知识重点是掌握两条直线垂直的判断条件,并能熟练地判
断;难点是对斜率的讨论,即利用斜率判定两直线垂直时,要注意考虑斜率不存在时是否满足题意,以防漏解
2.填表: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