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卷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河南烩面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羊肉B.青菜C.小麦粉D.花生油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3.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A.塑料袋B.报纸C.玻璃瓶D.铝制饮料罐4.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O(NH2)2B.KNO3C.K2SO4D.Ca3(PO4)2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称固体质量C.读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NaCl、CuSO4B.CH4、HCl C.Si、CO2D.Ar、Au8.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B.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C.CaO、Ca(OH)2、CaCO3D.H2O2、H2、H2O 12.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 >Mg;⑥Al>Mg=Zn.其中合理的个数为()A.5个B.4个C.3个D.2个二、填空题1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填“最左边”、“中间”或“最右边”).15.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1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化学方程式为;以上反应生成的酸能与碱中和,如果将Cl2通入到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Ca (ClO)2],化学方程式为.17.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药,若14.1g青蒿素燃烧生成33.0gCO2和9.9gH2O,则青蒿素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8.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1)X的成分为;操作Ⅰ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2)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三、简答题19.盐酸除铁锈(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金属铝较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20.以下是有关氨气(NH3)性质的趣味实验.(1)如图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时,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推测氨气具有哪些性质?(2)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3)若用如图F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H2,请简述操作步骤.22.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的Na2CO3溶液.(1)以上操作合理的而先后顺序为(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2)请写出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上述试剂中的Na2CO3不能用K2CO3代替,请说明原因.四、综合应用题23.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的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复分解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填“单质”或“化合物”).(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所示溶液为碱性b.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c.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3)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4)如图装置可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①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②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5)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这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河南烩面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羊肉B.青菜C.小麦粉D.花生油【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羊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B、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C、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D、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3.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A.塑料袋B.报纸C.玻璃瓶D.铝制饮料罐【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解答即可.【解答】解:废弃的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O(NH2)2B.KNO3C.K2SO4D.Ca3(PO4)2【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B、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考点】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混合物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进行分析;B、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进行分析;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块是固态的水,混合以后还是只有水这一种物质,故A说法错误;B、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故C正确;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D解释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纯净物的特征、水的电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称固体质量C.读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C、根据量筒读数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应为“用手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孔”,而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瓶口直接闻,这样易吸入过多气体,可能会使人中毒,故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图示操作错误;C、量筒读数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故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危害和误差.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NaCl、CuSO4B.CH4、HCl C.Si、CO2D.Ar、Au【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甲烷、氯化氢分别是由甲烷分子、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Ar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氩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B.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B、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可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图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正确;B、t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可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D、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形成饱和溶液150g,则75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25g甲,加50g水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100%=20%,而非25%,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溶解度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据相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SO2+H2O═H2SO4 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2H3OH+3O22CO2+3H2O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3+HCl═NaCl+CO2↑+H2O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Ca(OH)2+2NaNO3═Ca(NO3)2+2NaOH【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正常雨水呈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选项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利用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0.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O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 的化学式;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C、分解反应为“一变多”;D、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N2↑+2X↑+4H2O,反应前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6、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错误;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正确;C、分解反应为“一变多”;错误;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3×(14×2):4×18=7:6;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A.Cu、CuO、Cu(OH)2B.C、CO、H2CO3 C.CaO、Ca(OH)2、CaCO3D.H2O2、H2、H2O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A、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选项错误.B、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与水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错误.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D、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氢气生成氢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2.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 >Mg;⑥Al>Mg=Zn.其中合理的个数为()A.5个B.4个C.3个D.2个【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每24份质量的镁会与73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镁54份质量的铝和219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锌和73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结合题中的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每24份质量的镁会与73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镁54份质量的铝和219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锌和73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假设金属的质量都是24g,等质量的金属消耗盐酸的质量分别是:Mg+2HCl=MgCl2+H2↑,24 7324g 73g2Al+6HCl=2AlCl3+3H2↑54 21924g 97.3gZn+2HCl=ZnCl2+H2↑65 7324g 27g假设盐酸的量大于97.3g时,铝生成的氢气最多,镁生成的氢气次之,锌生成的氢气最少,故②正确;假设盐酸的量在97.3g和73g时,铝和镁生成的氢气相等,锌生成的氢气最少,故④正确;假设盐酸的量在73g和27g时,铝大于镁等于锌,故⑥正确;假设盐酸的质量小于27g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故③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和假设法相结合方式解答问题,从此题可以看出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解答问题时,运用假设法,对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有很大帮助.二、填空题1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氮气;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O2.【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故答案为:氮气;Si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18,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最右边(填“最左边”、“中间”或“最右边”).【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意义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18;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10,核内质子数是10,核外有10个电子,第一层排2个,第二层排8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最右边.故答:20.18,,最右边.【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5.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规律的类比.【分析】欲正确解答本题,须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其中的缺少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解:在“使煤在空气中燃烧的条件是”这句话中所含的信息有:煤﹣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有氧气;所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盖灭,使火焰与氧气隔绝.故答案为: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氢气燃烧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2H2+O22H2O.故答案为: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2H2+O22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不是很难.1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化学方程式为H2O+Cl2═HCl+HClO;以上反应生成的酸能与碱中和,如果将Cl2通入到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运用物质分子构成的模拟图,判断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l2═HCl+HClO.如果将Cl2通入到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答案为:H2O+Cl2═HCl+HCl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17.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Zn.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药,若14.1g青蒿素燃烧生成33.0gCO2和9.9gH2O,则青蒿素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5:36.【考点】矿物质与微量元素;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据微量元素的种类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可知,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Zn;碳、氢、氧属于常量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与33.0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为:33.0g×=9.0g;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与9.9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为:9.9g×=1.1g;则青蒿素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4.1g﹣9.0g﹣1.1g=4g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33.0g+9.9g﹣14.1g=28.8g 青蒿素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4g:28.8g=5:36.。
2016年郑州市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 6 年初中毕业年 级适应性测试 化学试题卷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K 39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 .活性炭有吸附性B .硫有可燃性C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D .碳酸有酸性2.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关于该 图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B .反应前后分子没有 变化B .反应前后原子没有变化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组合方式发生变化3.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熟石灰能和酸反应,所以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 .洗洁精有乳化功能 ,所以常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C .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所以甲醛可用于水产食品的保鲜D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于防腐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氧气B .蒸馏是净化程度最 高的净水方法C .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倒入水中D .用润湿的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5.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B .t ℃时,硝酸钾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氯化钾溶液的浓度C .把 60 ℃时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30 ℃,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D .60 ℃时,把 50 g 上述物质分别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一定大于氯化钾溶液的质量6.某化合物由氢、氧及另一种元素组成,下列对该化合物判断错误的是( )A .可能是盐B .可能是氧化物C .可能是碱D .可能是有机物7.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溶液中的溶剂均为水B .受热时水分子的体 积逐渐变大C .衣服晒干过程中水分子分解为气体D .与肥皂水混合能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 8.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 .氧化物:生石灰、熟石灰、干冰B .混合物:冰水、空 气、煤C .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铵、硝酸钾D .单质:金刚石、钢铁、铜粉 9.10. 关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需要加热B.都需要催化剂C.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D.都有氧化物生成11. 2.2 g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 g 二氧化碳和3.6 g 水(无其它生成物)。
初中化学河南省郑州市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测试化学考试卷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河南省郑州市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测试化学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实验,探究题(共2题)评卷人得分1.冰、水、水蒸气之间相互转化时,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的运动速率B.分子之间的间隔C.分子的大小D.物质的性质【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2.阳春三月,康康到郑州西郊南水北调水渠和生态廊道附近踏青,他站在凯旋路桥,看到一渠清水向西北方向缓缓流去,从桥旁的水闸向西流湖正在注入清澈的丹江水,西岸的铁丝网护栏整齐壮观,附近怒放的海棠、盛开的紫荆……鸟语花香,美不胜收。
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能够闻到海棠花香,请从微观角度说明分子有什么性质?(2)修建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大量的钢铁,如果用赤铁矿炼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铁丝网护栏需刷漆防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分析:渠的两岸种植草坪和树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康康取少量西流湖的水带回实验室,他利用pH试纸测得水样的pH=8,水样呈_____性,请写出操作的方法。
(5)康康用净化后的水稀释浓硫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取98g该稀硫酸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反应,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是多少克?【答案】(1)(1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2分)3CO + Fe2O32Fe + 3CO2;隔绝空气(或氧气)和水。
(3)(1分)防止水土流失,污染水源。
(4)(2分)碱;用玻璃棒蘸取水样滴到(或点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5)(1分)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解:设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3) 对于解决能源危机问题,人们只要采取开发新能源的措施,写出一种你知道的新能源. 22.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若选择,A、D装置,连接导管口a、d可以制取某种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相对于B装置来说,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 (3) 请简述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 23. 生产实际和实验室有很多金属材料. (1) 铁制品表面经常涂上一层铝粉,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什么? (2)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说明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
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 、 选 择 题 ( 共 12小 题 , 每 小 题 1分 , 满 分 12分 )
1. 生产和生活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过程中的各种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而来的是( ) A . 氢能源汽车行驶 B . 天然气灶具做饭 C . 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D . 火力发电厂供电 2.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自来水属于混合物 B . 生活中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 净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 D . 地球上
16. 如图所示是化学试剂瓶上的标签,取10mL该硫酸可配制成9.8%的稀硫酸质量为________g,配制9.8%的稀硫酸 的操作是________;完全中和稀硫酸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g,若用mg氢氧化钾与上述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pH
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 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的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甲、乙、丙、丁的质量(g)分别是3、24.5、3、0;测 得反应后四种物质的质量(g)分别是21.1,待测,3、6.4,则“待测”值为________g,该反应所需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____.
2024河南省郑州市初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郑州市 2024年中招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卷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Cl-35.5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天工开物》记载的甘蔗制作红糖的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削蔗去杂B.石辘碎蔗C.渣汁分离D.生火熬糖2.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
下列制做衣服的纤维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A.蚕丝B.棉花C.涤纶D.羊毛3.化学标志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符号,用来表明事物的某种特征或要求。
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志中,错误的是A.学校教室B.氯化钠试剂瓶标签C.运输汽油的槽罐车D.运输浓硫酸的槽罐车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A.2HgO=2Hg+O 2B. H 2O 22M nO 2H 2O+O 2↑C. 2KClO 3=2KCl+3O 2↑D. 2KMnO 4ΔK 2MnO 4+MnO 2+O 2↑5.近期,自然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在我省灵宝县发现1.07亿吨大油田。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化石燃料B.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纯净物C.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综合利用可得汽油、医药、塑料等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铁丝B. 镁条C. 硫D. 蜡烛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石墨用于制作电极B. 干冰用作制冷剂C. 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8.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
下列使用酒精灯时的操作安全的是A.添加酒精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 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C. 水与生石灰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D. 蒸馏过程中水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10.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一定偏大的操作是A. 用量筒量取 47 mL 水时俯视刻度B.称量3g 氯化钠时右盘忘记放纸片C. 搅拌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D.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存留有少量的水11. KNO3和 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B .粮食酿酒C .滴水成冰D .石墨导电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气B .高锰酸钾C .澄清石灰水D .冰水混合物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闻气体气味C .稀释浓硫酸D .测溶液pH4.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A .氢气B .二氧化硫C .二氧化碳D .一氧化碳5.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B .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C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 .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6.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毫升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A .加入足量盐酸观察现象B .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C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D.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A.铝和硫酸铜溶液B.硫酸和烧碱溶液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D.碳酸钙固体和盐酸9.已知4.4g某纯净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有关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D.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10.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A.塑料袋B.玻璃杯C.不锈钢锅 D.洚纶风衣11.下列有关“不一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C.同种物质的制取方法不一定相同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将等质量的钠、镁、铝放入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稀硫酸中B.用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C.将一根铁钉放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二、填空题:13.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14.了解某工厂排放废水的酸碱度,可以使用进行测定.15.“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2NaCl+2H2O2NaOH+H2↑+X↑,则X的化学式为.16.在点燃条件下,2.6gC2H2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xgCO.则x=.17.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 ;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18.氧化还原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反应前高价态元素的物质,在反应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具有氧化性,反之则具有还原性.已知:氯化铁溶液能和单质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另一种铁的氯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该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物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19.A 、B 、C 、D 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化学方程式:① ;② ;A 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三、简答题:20.“航天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体现,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成功登陆,对月球进行探测.“嫦娥三号”使用“长三乙”运载火箭发射,“常三乙”的第三级火箭使用液氢燃料.如表是某种制备氢气的反应,已知A 与B 在高温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 和D . 物质 AB C D﹣﹣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微观示意图(1)D 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 剂.(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用化学原理解释该现象.(3)如图,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溶液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组即可)22.在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装置制取气体.(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 的主要优点是什么?(3)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选择以上哪些装置?(写出一套即可)23.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t1℃时,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t2℃时A 和B 两物质的相等;(3)若A中混有少量的B,欲从此混合物中分离出A可采取的方法是.四、综合应用题:24.金属和金属化合物是重要的资源,生活、工业、农业生产都离不开金属盒金属化合物.(1)如图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下列根据该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13 B.核外电子数为13C.在地壳中含量为26.98% 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2)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钢铁,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铁的化学方程式;钢铁与空气中的接触容易生锈,为什么常常将铝粉涂刷在钢铁制品表面来防止铁制品锈蚀?(3)在Cu(NO3)2、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①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②写出一个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生产金属钛常用镁和四氯化钛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来制取.计算:要制取10t的金属钛,消耗镁的质量是多少?2016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粮食酿酒 C.滴水成冰 D.石墨导电【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石墨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气 B.高锰酸钾 C.澄清石灰水D.冰水混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氧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高锰酸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D、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气体气味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pH【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分析;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D、根据测溶液pH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故A 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B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故C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A.氢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是Zn、CuSO4,还可能有溶剂H2O,不含碳元素,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该气体可能是氢气.A、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是Zn、CuSO4,还可能有溶剂H2O,则该气体可能是氢气,故选项正确.B、反应物中含有硫元素,但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不可能是二氧化硫,故选项错误.C、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B.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纯净物定义区分;B、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分析;C、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分析;D、根据水电解实验分析.【解答】解: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正确;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错误;C、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错误;D、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知识面广,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6.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毫升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加入足量盐酸观察现象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D.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碳酸钠,证明其变质,实质上就是证明含有碳酸钠,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解答】解: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A、碳酸钠遇酸产生气体,但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先进行中和反应,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A能达到目的;B、碳酸钠遇到含可溶性钙离子的物质能产生沉淀,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故B能达到目的;C、碳酸钠遇到含可溶性钡离子的物质能产生沉淀,氢氧化钠与氯化钡不反应,故C能达到目的;D、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没有任何现象,故D不能达到目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的性质以及碳酸根的检验方法,注意检验碳酸根离子时,所用的试剂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须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且必须考虑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显碱性.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结合溶解度曲线分析解答;依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比较同温度下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③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升温或降温时溶液的状态转化等.【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当温度高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当温度低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所以要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该降低温度,故错误;C、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即30g乙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30g,故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要小于30g,故C错误;D、观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及对固体溶解度定义和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的理解,同时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A.铝和硫酸铜溶液B.硫酸和烧碱溶液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D.碳酸钙固体和盐酸【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每2个铝原子置换出3个铜原子;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不变;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氧化铁不断溶解,溶液质量变大;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每反应100份质量的碳酸钙,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增大.【解答】解:A、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B、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大;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大.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够对各种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9.已知4.4g某纯净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有关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D.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4.4g某纯净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可推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二氧化碳与水中的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从而进行解答.【解答】解: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否含有.13.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13.2g××100%=3.6g,7.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7.2g××100%=0.8g.3.6g+0.8g=4.4g与该物质的质量相等,故一定不含氧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2%,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3:8.故选:D.【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学会处理此类计算的题目,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0.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A.塑料袋B.玻璃杯C.不锈钢锅 D.洚纶风衣【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解答】解:A、塑料袋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B、玻璃杯是硅酸盐产品,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C、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故选项正确.D、涤纶是合成纤维,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合金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1.下列有关“不一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C.同种物质的制取方法不一定相同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考虑;B、根据氮气和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考虑;C、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不同方法考虑;D、根据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考虑.【解答】解:A、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故A 说法正确;B、氮气和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8,但属于不同物质,故B说法正确;C、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故C说法正确;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理解物质分类的概念,正确判断物质的组成,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将等质量的钠、镁、铝放入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稀硫酸中B.用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C.将一根铁钉放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本题根据金属与酸、盐的反应规律,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的反应反原理,碱与盐的反应原理来解答.【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镁铝排在氢的前面,都能和酸反应产生氢气,但活泼性是钠>镁>铝,所以钠反应最快,所用时间最少,生成氢气最少,故A对.B.用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不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只是改变反应速率,氧气质量相等,故B错.C.将一根铁钉放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铁比铜活泼,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会减少,故C错.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生成硫酸铜沉淀,溶液质量先减少后增加,故D错.答案:A.【点评】本题根据金属与酸、盐的反应规律,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的反应反原理,碱与盐的反应原理等有关知识点加以解答.二、填空题:13.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人体中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碳、氢、氮、钙.【解答】解: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人体中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碳、氢、氮、钙;故答案为:氮气(或N2);氧(或O)【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人体中元素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4.了解某工厂排放废水的酸碱度,可以使用pH试纸进行测定.【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溶液酸碱度是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根据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都可以测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利用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酸碱指示剂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故了解某工厂排放废水的酸碱度,可以使用pH试纸进行测定.故答案为:pH试纸.【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区别、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过滤;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2NaCl+2H2O2NaOH+H2↑+X↑,则X的化学式为Cl2.【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运用物质的构成、过滤的基本操作的运用和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微粒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食盐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由离子构成;过滤是将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分离的一种方法,故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过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一模答案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4年6月,郑州市出台了“史上最严”的《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工作专项方案》,政府各部门努力协调、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机制,为建筑垃圾“重生”寻找出路.建筑垃圾中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属于()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C.无机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塑料和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据此解答.【解答】解:塑料和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材料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材料的成分进行.2.下列放出热量的变化过程,有一种不同与其他三种的是()A.白磷自燃 B.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C.生石灰吸水D.电灯通电【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白磷自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煤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生石灰吸水的过程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电灯通电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2014年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显示,人们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骨质疏松症B.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夜盲症C.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D.奶茶中添加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加香醇【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甲状腺肿大进行解答;B、根据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夜盲症进行解答;C、根据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进行解答;D、根据塑化剂对人有害进行解答.【解答】解:A、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甲状腺肿大,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故A错误;B、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夜盲症,故B错误;C、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所以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故C正确;D、塑化剂对人有害,所以不能在奶茶中添加塑化剂,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的体积C.塞进橡胶塞D.稀释浓硫酸【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C、根据连接橡皮塞试管要拿起来离开桌面解答;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C.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5.海洋水族馆中,表演者需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其原因正确的是()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子的质量发生改变C.氧分子变成了氧原子D.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氧分子间间隔变小,而不是因为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B、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氧分子间间隔变小,而不是因为氧分子的质量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C、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氧分子间间隔变小,而不是因为氧分子变成了氧原子,故选项错误.D、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乙烷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烷由碳、氢元素构成B.每个乙烷分子中有8个原子核C.此有机物中含有两种原子D.此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乙烷的化学式来分析;B.根据乙烷分子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乙烷的分子构成情况来分析;D.根据分子呈电中性来分析.【解答】解:由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其化学式为:C2H6.A.乙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由乙烷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构成,故错误;B.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乙烷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故每个乙烷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核,故正确;C.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乙烷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两种原子,故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分子中质子数也等于电子数,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化学式意义的知识,难度不大.7.仅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反应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包括以下反应类型中的()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由题意“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反应原料制取氢氧化钠”,则会发生反应:碳酸钙高温制取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纯碱与氢氧化钙反应.再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通俗一点就是“多变一,即A+B→AB”即反应后多种化合物转变成一种化合物.分解反应的特点:是由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物质“一变多,AB→A+B”.置换反应的特点:“单换单”即一种单质置换出另一种单质:A单质+BC→B单质+AC;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头尾结合型”即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内项结合,外项结合;则可知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书写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反应符合“一变多”此为分解反应;CaO+H2O=Ca(OH)2,反应符合“多变一”此为化合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反应符合“头尾结合型即AB+CD→AD+CB”此为复分解反应;则可知无置换反应.故选C.【点评】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了解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的方法.8.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有学生用超薄材料制成的气球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浮于烧杯底部,打开开关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下降.气球内可能的气体是()A.甲烷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氯气【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氢气的制取和检验;氢气的物理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开始时气球浮于烧杯底部,则气球充的气体的密度应该比空气小,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下降,说明了气球内充的气体密度比氢气碳的密度大.【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开始时气球浮于烧杯底部,则气球充的气体的密度应该比空气小;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下降,说明了气球内充的气体密度比氢气的密度大,由此可知:A、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比氢气的密度大,故A正确;B、气球充有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开始时气球不会浮于烧杯底部,故B不正确;C、气球充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开始时气球不会浮于烧杯底部,故C不正确;,故C不正确;D、气球充有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开始时气球不会浮于烧杯底部,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密度间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法比较出密度的大小.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丁可能是催化剂B.乙和丙是生成物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ts时,甲的质量一定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本题可分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丁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后,乙、丙的质量增加,故乙、丙是生成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后,乙、丙的质量增加,故乙、丙是生成物;甲的质量减少,故甲是反应物;丁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ts时,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0.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100g水中先后加入w g甲和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w%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是否饱和.【解答】解:A、温度低于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温度高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温度是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t2℃时,乙的溶解度是wg,在t2℃时向100g水中加入wg乙时恰好饱和,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在t2℃时向100g水中先后加入wg甲和乙,甲和乙都完全溶解,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温度降低到t1℃时,都没有析出固体,因此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wg,因此甲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乙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1.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A.向pH=9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一定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溶液稀释溶液的pH的变化解答;B、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与盐酸的反应解答;C、根据饱和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解答;D、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解答.【解答】解:A、向pH=9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不会pH小于等于7,错误;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开始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气体不会从零开始,错误;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一定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中充分反应,氢气来自酸,因为酸全部参加反应,且酸完全一样,故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锌,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与图象的结合,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特点结合图象进行.1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一定是催化剂B.表中x为4.64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l,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表中物质的质量可知,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则d不参加反应,c的质量增加,则c是生成物,b的质量减少,则b是反应物,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来判断a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并判断反应类型【解答】解:A、物质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可能是催化剂,故错误;B、x的值为:6.4+3.2+4+0.5﹣2.56﹣7.2﹣0.5=3.84,故错误;C、a、b的质量均减少,c的质量增加,故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为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故正确;D、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故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请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高度白酒的主要成分是C2H5OH;食盐常用调味品和防腐剂,其主要成分含有的微粒是Na+、Cl﹣;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或离子符号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即可.【解答】解:高度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化学式为:C2H5OH.食盐常用调味品和防腐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钠含有的微粒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Cl﹣.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盐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故答案为:C2H5OH;Na+、Cl﹣;NaHC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或离子符号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4.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处处充满着化学知识.(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C(填标号)A.牛奶B.大米C.蔬菜(2)加钙牛奶可补充钙元素,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骨质疏松(填“骨质疏松”或“贫血”).(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A、从牛奶中含有主要的营养元素是蛋白质去分析解答;B、从大米中的淀粉属于糖类去分析解答;C、从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去分析解答;(2)从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去分析解答;(3)从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叫乳化去分析解答.【解答】解:(1)A、牛奶中含有主要的营养元素是蛋白质;故A错误;B、大米中的淀粉属于糖类;故B错误;C、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故C正确;故答案为:C;(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故答案为:骨质疏松;(3)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叫乳化,乳化后的细小液滴能随着水流动,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故答案为:乳化.【点评】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5.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活性炭加入水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使用NH2Cl可以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H2O,生成物中Cl元素化合价为+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2Cl+X=NH3+HClO,反应物中氮、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氯、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1、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吸附,H2O,+1.【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含义、利用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6.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除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g、Cu、Fe种金属单质,滤液中含有金属离子为Fe2+,Al3+,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写出一个即可).【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铝>铁>铜>银.向含有AgNO3、Cu(NO3)2、Al(NO3)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会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与硝酸铜发生反应而不能与硝酸铝发生反应;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金属中含有铁,即加入的铁粉过量.【解答】解:因为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铁粉,即所加的铁粉过量,那说明原混合溶液中的银和铜全部被置换出来,即滤液中肯定没有AgNO3、Cu(NO3)2,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g、Cu、Fe;因为铁和AgNO3、Cu(NO3)2反应时生成的是Fe(NO3)2,所以滤液肯定中有Fe(NO3)2;又因为铁不能从Al(NO3)2溶液中置换出铝,所以滤液中肯定含有Al (NO3)3.发生的反应有:Fe+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等.答案:Ag、Cu、Fe;Fe2+,Al3+;Fe+2AgNO3=Fe(NO3)2+2Ag.【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要能应用必须先把金属活动顺序表熟练的掌握住.此题考查的知识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型.1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该反应中参加反应“”与生成的“”的质量比为8:2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等.【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种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O2=2NO2.(1)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2)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与生成的“”的质量比即氧气和二氧化氮的质量比是:(16×2):【2(16×2+14)】=8:23.故答为:(1)化合反应;(2)8:23.【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反应模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8.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B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的水溶液呈蓝色.图中“﹣”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1)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2)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u(OH)2=CuCl2+2H2O.C→D反应的主要现象为有蓝色沉淀生成.【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B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B是铁,C的水溶液呈蓝色,铁会与A、C反应,A会转化成C,所以A可以是盐酸,C可以是氯化铜,氯化铜和D可以相互转化,盐酸会与D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铜沉淀,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B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B是铁,C的水溶液呈蓝色,铁会与A、C反应,A会转化成C,所以A可以是盐酸,C可以是氯化铜,氯化铜和D可以相互转化,盐酸会与D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铜沉淀,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与C的反应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2)A与D的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Cu(OH)2=CuCl2+2H2O,C→D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主要现象为:有蓝色沉淀生成.故答案为:(1)Fe+CuCl2=FeCl2+Cu;(2)2HCl+Cu(OH)2=CuCl2+2H2O,有蓝色沉淀生成.【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为了延长不同食品的保质期,其常要进行不同的处理.(1)有些食品采用真空包装,请说明其目的.(2)也有些食品要充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说明选择该气体的原因.(3)有的放置一包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作用.【考点】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常见气体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真空包装是抽取其中的空气,使食品因无氧气而不会氧化,并且其中的微生物或者细菌等也因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而窒息而亡.(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3)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1)有些食品采用真空包装,能防止食品发生氧化反应而腐烂变质,延长保质期,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使食品与氧气隔绝(或防止食品被氧化).(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3)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答案为:(1)隔绝氧气;(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3)CaO+H2O=Ca(OH)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真空包装的意义、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用途、生石灰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河南省中考化学适应性考试(十二)(扫描版)
河南省2016届中考化学适应性考试(十二)2016河南中考·九年级适应性测试试卷(十二)化学评分标准与细则(郑州二模)注意事项:1.答出其他合理答案,请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按要求作答,如要求写化学式,写名称不给分。
3.关于化学方程式给分:“化学式错误”0分。
“化学式正确,但配平、条件、沉淀或气体符号有1项错误”得1分。
“化学式正确,且配平、条件、沉淀或气体符号全部符合要求”得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1分,共12分。
)1.A2.B3.C4.D5.D6.B7.D8.C9.B 10.C 11.A 12.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1)Mg2+ (2)维生素说明:(2)多写“水、糖类”不扣分;若多写,但写错,0分。
14.(1)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2)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反应。
说明:(2)“氧气”1分、“水蒸气”1分,见对给分。
B;b(1)外;C2H5OH + 3O2 点燃═══ 2CO2 +3H2O(2)隔绝氧气(1)CO2 + Ca(OH)2 == CaCO3↓+ H2O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 或CaCO3高温═══ CaO + CO2↑ )(2)复分解反应(或分解反应)说明:(2)“化学反应类型”要与(1)中的化学方程式对应,方可得分。
18.(1)Na2CO3 (2)除去溶液中多余的Na2CO3 (3)过滤、蒸发(或加热)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
)19.(3分)(1)Y烧杯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1分)(2)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分子运动到Y烧杯内,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2分)说明: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分子运动到Y烧杯内。
(1分)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1分)20.(2分)(1)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大小(或证明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
2016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2016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1分)下列过程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火力发电C.风力发电D.潮汐发电2.(1分)下列关于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态时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水分子的质量变大D.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水分子的体积变小3.(1分)下列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而沉淀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过滤装置除去钙、镁离子D.通过蒸馏获得蒸馏水4.(1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提取治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不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青蒿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100%D.每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5.(1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6.(1分)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某操作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的是()A.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l g以下用游码)B.用仰视的方法量取42.5mL的蒸馏水C.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D.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刚用蒸馏水洗涤过的试剂瓶7.(1分)康康通过对蔗糖溶液的探究,得出对溶液认识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的下层比上层甜B.温度不变时,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变C.溶质都以分子的形式溶解在溶剂里D.溶质溶于水时,都没有明显的放热或吸热现象8.(1分)KC1的部分溶解度数值如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溶解度20℃34g30℃37gA.20℃时,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有34g溶质B.将30℃的饱和KCl溶液降温至20℃,有3gKC1晶体析出C.向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KCl,所得溶液的浓度一定不同D.欲除去KC1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可用加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9.(1分)下列与铁有关的反应中,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的是()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B.工业炼铁C.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钢铁生锈10.(1分)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铜片比纯铜片硬度小B.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D.沙漠地区的铁制品比沿海地区的铁制品锈蚀得快11.(1分)下列符号中,锰元素显+6价的是()A.MnO2B.MnSO4C.MnO D.MnO12.(1分)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13.(2分)如图是A、B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1)B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填“得”或“失”).(2)A和B所表示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4.(3分)X元素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Y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Z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2种由Y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写名称).(2)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写2个).(3)写出一个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作为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15.(3分)如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答题卡上生成物C的方框内补全相应数量的分子模型.(2)此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的名称是.(3)A与C性质不同的原因是.16.(3分)某合金粉末除含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已知铝能够与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现在只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确定该合金的组成.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剩余物备用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无色体放出②取步骤①所得固体物质,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固体物质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请回答:(1)该合金的组成是.(2)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3分)如图所示是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四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B是难溶于水的蓝色物质.(1)B转化为C时产生的现象是.(2)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3)D转化为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18.(2分)在点燃条件下,4.4gC3H8与12.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水、4.4g二氧化碳和a g X.则X的化学式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简答题19.(2分)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
河南省郑州市十二中2016届毕业班考前化学适应性训练(5月月考) 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十二中2016届毕业班考前化学适应性训练(5月月考)(解析版)1.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0。
1mol,完全燃烧得0。
15molCO2和3.6gH2O,下列对混合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甲烷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2H4)C.一定没有乙烷D.一定有丙炔(C3H4)【答案】AC【解析】2.将一定体积的稀硝酸溶液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与足量的铜粉反应收集到气体的体积V1,另一份先加入与其等体积的稀硫酸,再投入足量的铜粉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为V2(V1与V2都是在同一条件测定)。
已知2V1=V2,则稀硝酸与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 B.2:1 C.3:1 D.任意比【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足量的铜粉和稀硝酸反应,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生成的NO关系为4H+~NO,第一份假设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为x mol ,则其中参加反应的H+物质的量为4x mol;第二份生成的气体体积为第一份的2倍,则第二份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为2x mol,则其中参加反应的H+物质的量为8x mol,假设两份相等体积的硝酸均为M L,则知第一份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x/M mol/L,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8x—4x)/2M=2x/M,所以说稀硝酸与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正确选项为B。
的是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A.硅可用作太阳能电池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二氧化硅可以和水直接反应来制取硅酸D.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硅可以用做太阳能电池,所以不选A;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所以不选B;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所以选C;D、硅酸钠能阻止燃烧,所以能做木材的防火剂,能和酸反应生成硅酸制备硅胶,所以不选D。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4.下列反应没有涉及原电池的是A.生铁投入稀盐酸中B.铜片与银片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插入FeCl3溶液中C.纯锌投入硫酸铜溶液中D.含铜的铝片投入浓硫酸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生铁投入稀盐酸中,Fe能够与盐酸反应,生铁中含有碳,能够形成铁碳原电池,A错误;B、Cu能够与三价铁离子反应,在氯化铁溶液中形成铜银原电池,B错误;C、Zn能够置换出铜,在硫酸铜溶液中形成锌铜原电池,C错误;D、铝在浓硫酸中钝化,不能继续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D正确.考点:考查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7九上·滨海期末)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干冰升华B . 石蜡熔化C . 酒精挥发D . 粮食酿酒2. (2分)(2019·广西模拟)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营养必须要均衡,如图中的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A . 大米B . 青菜C . 豆类D . 虾皮3. (2分) (2019九上·江油期中)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下化学史实与此学家对应正确的是()A . 原子论的创立——道尔顿B . 空气成分的初步测定——阿伏伽德罗C . 分子学说的创立——门捷列夫D . 发现元素周期律——拉瓦锡4. (2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 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泡放出D . 通电分解水时,能观察到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5. (2分)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 .6. (2分)图中广口瓶里分别装入下列各组中的气体,滴管分别滴入各组中的液体时,玻璃管下端所系的气球能够鼓起来的是()A . 氢气、浓硫酸B . 氮气、苛性钠溶液C . HCl、水D . CO、苛性钠溶液7. (2分)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1/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B . 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 .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D . 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8. (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郑州市初中毕业级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2016年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卷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K—39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厲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活性炭有吸附性B.硫有可燃性C.氢氧化钠有腐蚀性D.碳酸有酸性2.某化学反应的微现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关于该图说法下列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B.反应前后分子没有变化C.反应前后原子没有变化D.反应前后原子的组合方式发生变化3.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常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C.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所以甲醛可用于水产食品的保鲜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于防腐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氧气B.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倒入水中D.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5.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B.t℃时,硝酸钾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氯化钾溶液的浓度C.把60℃时硝酸钾溶液降温至30℃,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D.60℃时,把50g上述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一定大于氯化钾溶液的质量6.某化合物由氢、氧及另一种元素组成,下列对该化合物判断错误..的是A.可能是盐B.可能是氧化物C.可能是碱D.可能是有机物7.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溶液中的溶剂均为水B.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C.衣服晒干过程中水分子分解为气体D.与肥皂水混合能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8.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生石灰、熟石灰、干冰B.混合物:冰水、空气、煤C.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铵、硝酸钾D.单质:金刚石、钢铁、铜粉9.下列实验所对应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选项 A B C D实验鉴别氧气和空气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气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鉴别氯化铵和氯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观用燃着的木条,观察木加适量水溶解,测溶液加熟石灰研磨闻10.关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需要加热B.都需要催化剂C.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D.都有氧化物生成11.2.2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无其它生成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九年级中招化学模拟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Na— 23 K—39 Fe— 56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B.硫有可燃性 C.氢氧化钠有腐蚀性D.碳酸有酸性
2.某化学反应的微现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关于该图
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
B.反应前后分子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没有变化
D.反应前后原子的组合方式发生变化
3.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常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所以甲醛可用于水产食品的保鲜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于防腐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氧气
B.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倒入水中
D.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5.右图是硝酸钾和氣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氣化钾的溶解度
B.t ℃时,硝酸钾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氯化钾溶液的浓度
C.把60℃时硝酸钾溶液降温至30℃,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D.60 ℃时,把50 g上述物质分别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
得到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一定大于氯化钾溶液的质量
6. 某化合物由氢、氧及另一种元素组成,下列对该化合物判断错误的是
A.可能是盐
B.可能是氧化物
C.可能是碱
D.可能是有机物
7.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溶液中的溶剂均为水
B.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C.衣服晒干过程中水分子分解为气体
D.与肥皂水混合能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
8. 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生石灰、熟石灰、干冰
B.混合物:冰水、空气、煤
C.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铵、硝酸钾
D.单质:金刚石、钢铁、铜粉
9. 下列实验所对应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10.关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需要加热
B.
都需要催化剂
C.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D.都有氧化物生成 11. 2.2 g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 g 二氧化碳和3.6 g 水(无其它生成物)。
下列对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 : 4
12. 下列实验与图像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体
稀硫酸至过量
液至过量
钠固体,充分搅拌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右图所示的粒子符号为。
(2)吃柑橘等水果,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
14. 钢铁是生产、生活中的常用材料。
(1)铁制品易生锈,常用稀盐酸除锈,其原理是 (2)常在铁制品表面刷漆以防止其生锈,其原理是。
15.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右图装置中的
(填序号,下同),收集氢气应从C 装置的端进气。
16.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1)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
焰加热,酒精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为
(2) 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打翻要用湿抹布盖灭,原理是 17.含相同元素的不同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如:
(1)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你所书写反应②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18. 某NaCl 溶液中含有较多
CaCl 2,按下图方案提纯得到NaCl 晶体(提示:CaCO 3难溶)。
(1) 试剂A 的化学式为 (2) 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为 (3) 操作ⅠⅡ的名称分别为、
三、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12分)
19. 向小烧杯Y 中加入一定量的酚酞溶液,并滴加一滴稀NaOH 溶液,然后做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 (1) 该实验中的现象是什么?
(2) 从微观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理。
20. 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问题。
(1) 硬铝片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上有明显的划痕。
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2) 与金属X 有关的反应:①2Al + 3XCl 2 =2AlCl 3+3X ②X + CuSO 4 =XSO 4+Cu ,由此可知X 可能是什么金属?(用化学式回答)
21.右图是康康同学用蒸馏水、10%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以及软塑料瓶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实验现象是乙瓶变得更瘪。
请回答:(1)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为什么? (2)设计实验探究反应后乙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22.已知Ca(HCO 3)2=CaCO 3+CO 2↑+H 2O ,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戊、己组成元素相同。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
(1)CaO →乙(2)丁→CO (3)戊→己(4)己→庚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3.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下图是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部分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回收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
B.羊毛
C.蚕丝
D.尼龙
(2) 焚烧垃圾发电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可以用石灰乳吸收,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原理(已知:二氧化硫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SO
和水)。
3
(3) 沼气化得到的甲烷是一种常用的燃料。
①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4)回收到的非铁金属可用于实验室中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康康选取一定量的含有铜、铝和锌的非铁金属,加入到一定量的AgNO
溶液中,
3
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若反应后溶液呈蓝色,则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填“有”或“没有”)气
泡产生。
②若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
学式)?
(5)金属铁的回收利用,一定程度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工业炼铁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炼出56t铁,则理论上排放二氧化碳多少吨?(以赤铁矿为例,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