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七章复习题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A.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B.对原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经济发展同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3.改革是下列那一项的必然结果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C.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运动D.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次要方面运动4.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B.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集体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D.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为主的新型集体所有制5.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B.坚持“一大二公”为标准C.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为标准D.坚持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标准6.我国改革的重点是A.政治体制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C.经济体制D.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制7.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A.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D.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改革的目标8.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A.改革B.开放C.民主D.矛盾9.发展是社会主义的A.目的B.直接动C.结果D.前提10.稳定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A.前提B.目的C.直接动力D.目的和直接动力11.对外开放是A.我国的基本国策B.我国的基本原则C.我国的基本路线D.我国的核心利益12.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开放格局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步骤的开放格局D.有计划、有步骤、由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13.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是A.2001年12月B.2002年12月C.2003年12月D.2004年12月(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因为改革开放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C.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D.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3.社会主义改革与革命的不同点是A.目的和作用B.领导力量C.内容和对象D.形式和手段4.改革开放是A.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之路B.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C.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D.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是5.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A.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B.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C.是非对抗性的矛盾D.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6.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7.发展是A.硬道理B.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C.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D.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手段D.稳定是前提9.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A.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0.对外开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D.对外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1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是A.全方位B.讲平等C.多层次D.宽领域12.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必须A.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B.切实维护国家安全C.提高对外贸易效益D.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三、思考题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答:(1)当前的改革不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毛概 第7章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阶级斗争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A、改革B、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经济建设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发展生产力6、在全面改革中,( )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文化体制7、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大家是否赞成B、“三个有利于”C、生活富裕8、党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B、对抗性C、不可调和10、( )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A、2000B、2001C、2002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的决议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议》12、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教育体制13、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物质利益原则C、改革1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我国的强国之路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对外开放C、改革开放D、发展高科技16、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1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二、多项选择题1、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我国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因为它()A、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体制C、触动体制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D、要求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E、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4、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动力D、稳定是前提5、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A、发展对外贸易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E、发展国际旅游业7、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珠海B、深圳C、海南D、厦门E、汕头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毛概第七章
10.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的立足点是 ( A B C D )
正确答案:c
A.改革开放
B.党的领导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社会主义道路
三、多选题
1.改革是( A B C D E )
正确答案:abcd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多选题
1.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有( A B C D E )
正确答案:abcde
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
C.国际劳务合作
D.对外资金交流
E.国际旅游业
2.判断改革及其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 A B C D E )
6.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以( A B C D )
正确答案:d
A.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B.科学技术为中心
C.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心
D.保护环境为中心
7.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是( A B C D )
正确答案:c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 B C D )
正确答案:c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
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9.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 A B C D )
D.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6.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 B C D )
正确答案:d
A.技术引进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毛概题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选题1、改革的性质是()A、一场新的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B、一项权宜之计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3、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是基础(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B、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C、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D、党执政规律的理论4、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是重点。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科技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5、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靠()A、发展B、改革C、稳定D、公平6、要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A、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稳定压倒一切C、改革开放D、“三个有利于”7、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三个有利于”B、四项基本原则C、巩固社会主义制度D、生产力标准8、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使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B、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利用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经济效益9、我国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B、依赖外国,崇洋媚外C、自力更生于依赖外国并重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0、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 )的关系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 C、闭关自守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1、我国已初步形成、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B、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C、经济特区→沿江沿边开放→ 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开放D、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江沿边开放→内地开放12、我国对外开放应实施的战略是()A、“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B、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结合C、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相结合D、对外出口与到海外建厂相结合13、以下不属于对外开放的原因的是 ( )。
毛概第七章习题
精品文档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是】:D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的进步C.改革D.对外开放【正确答案是】:C3、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三大D.十五大【正确答案是】:B4、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A.基本矛盾B.主要矛盾C.阶级斗争D.初级阶段【正确答案是】:A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答案是】:C6、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 )。
A.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B.解放思想新时期C.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D.求真务实历史新时期【正确答案是】:A7、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C.政治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正确答案是】:B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
A.前提B.基础C.目的D.手段【正确答案是】:C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发展和稳定的()。
A.动力B.目的C.前提D.手段【正确答案是】:A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是】:C11、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正确答案是】:A12、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毛概 第七章题目
第七章:一、单选题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 A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D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2.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A )A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B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改革C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D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 A)A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C 坚持以人为本D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4.( B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法宝。
A、创新B、改革开放C、发展D、稳定5.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B )。
A 解放思想B 全面深化改革C 实事求是D 勇于创新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B ),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7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 B )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 改革B 发展C 实事求是D 与时俱进8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 A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
A市场B法律C改革D计划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 A )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毛概题库 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 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发展生产力 C.改革 D.物质利益原则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 ) A.无需借鉴外国经验 B.可以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积极文明成果C.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D.可以照搬外国经验5.“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6.“三个有利于”标准()A.是判断姓“社”是姓“资”的标准B.是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C.是判断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D.是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7.“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生产力标准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整个社会的发展8.改革的重点是()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9.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是()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 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1 .我国对外开放()A.是指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B.是指对发达国家开放C.是指对第三世界国家开放D.是指对发展中国家开放12.198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我国决定建立()A.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海南经济特区C.沿海十四个城市的经济开发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13.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 )A.1995年1月1日B.2001年12月11日C.1948年1月1日D.1950年3月6日1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靠自己发展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15.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D.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16.我国的改革()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对象是根本制度1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18.实行对外开放是()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A.引进外资B.自力更生C.引进外资技术D.独立自主20.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A.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B.从吸引外资到广泛的国际合作C.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B.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矛盾C.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D.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B.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C.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承的D.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4.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A.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 B.应从现实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C.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 D.必须通过内的消化、吸收、运用和创新相结合5.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要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A.两个市场 B.两种资源 C.两套本领 D.两种优势6.实行改革开放是()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7.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A.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 在改革和发展中要保持稳定C. 改革和稳定是为了促进发展D.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条件8.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 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9.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C. 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10.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 )A.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和允许的B. 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绝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C. 任何时候首先都要问姓“社”姓“资”D. 不能离开这个标准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1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B. 生产力标准的深化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D. 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1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 对所有国家的开放C. 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开放D. 仅对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13.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 )A.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 各国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D. 各国加强联系的结果14.我们的改革( )A.是对体制的革命 B. 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 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 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我们的改革( )A.对象是一些具体体制而不是根本制度 B. 目的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C. 是推进各项事业的动力D. 必须彻底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D3、C4、B5、D6、B7、A8、A9、D 10、B 11、A 12、B 13、B14、A 15、D 16、C 17、C 18、A 19 B、20、C二、多选题1、ABCD2、ABC3、ABCD4、ABCD5、AB6、ABC7、ABCD8、ABD9、AC 10、ABD11、ABCD 12、ABC 13、ABCD 14、ACD 15、ABC。
毛概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是】:D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的进步C.改革D.对外开放【正确答案是】:C3、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三大D.十五大【正确答案是】:B4、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A.基本矛盾B.主要矛盾C.阶级斗争D.初级阶段【正确答案是】:A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答案是】:C6、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 )。
A.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B.解放思想新时期C.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D.求真务实历史新时期【正确答案是】:A7、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C.政治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正确答案是】:B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
A.前提B.基础C.目的D.手段【正确答案是】:C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发展和稳定的()。
A.动力B.目的C.前提D.手段【正确答案是】:A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是】:C11、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正确答案是】:A12、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 A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改革开放B.发展经济C.解放思想D.实事求是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需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3.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是( D )A、马克思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4.毛泽东曾经指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 A )A、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处理敌我之间的矛盾C、划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D、对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5.邓小平首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 A )A、解放生产力的问题B、发展生产力的问题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面的问题D、巩固社会主义制定的问题6.邓小平认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主要看( B )A、公有化程度的高低B、是否适应当时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C、是属于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D、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还是建设在私有制基础上的7.邓小平认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A )A、改革B、发展C、稳定D、创新8.当前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C )A.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完善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经济模式的自我完善9.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 ( C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10.全面改革的重点是( B )A. 解放思想B.经济体制改革C.政治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1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改革是( B )A、目的B、动力C、基础D、条件12.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A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不断扩大对外开放C、继续深化改革D、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 A )A.一项长期的国策B.一项权宜之计C.再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14.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 ( C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三大15.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立足点是 ( D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B.依赖外国,崇洋媚外C.自力更生与依赖外国并重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6.所谓全方位对外开放,就是( A )A、对所有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B、对所有发达国家实行开放政策C、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实行开放政策D、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开放政策17.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时间是( B )A、2001年11月B、2001年12月C、2002年2月D、2003年5月18.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C )A、把所有企业、所有产品都推向世界市场B、主要还是要“引进来”C、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D、主要是大力推进“走出去”二、多项选择题1.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ACD )A、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B、是对抗性的矛盾C、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D、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观点主要有 ( ABCD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制度本身解决3.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 ABCD )A.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有解决生产力的问题B.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不能看生产关系本身的性质,而是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C.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D.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 AD )A、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B、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D、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5.改革是 ( AB )A.一场新的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6.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因为 ( ABC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B.改革是政策的重新选择和体制的重新构建,是对旧体制全面的深刻变革C.改革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D.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7.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 ABD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BE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手段D.稳定是目的E.稳定是前提9.邓小平把改革和开放紧密相连,他( ABC )A、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都叫改革B、把改革政策也称为开放政策C、把改革和开放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D、认为改革是开放的基础和前提10.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ABCD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B、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C、要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面D、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11.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BCD )A、多渠道B、全方位C、多层次D、宽领域12.实施“走出去”战略,应当( BCD )A、支持所有企业和产品“走出去”B、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C、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D、完善对境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13.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应当做到( ACD )A、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B、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C、着重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D、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并不断提高服务贸易的层次和水平14.实行改革开放是( ABC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E.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三、简答题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毛概复习题集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一、单选题1.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A.江泽民B.毛泽东C.胡锦涛D.邓小平2.科学发展观在()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抗击非典疫情B.举办世博会C.汶川地震D.举办奥运会3.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的新认识。
”A.政治问题B.社会问题C.外交问题D.发展问题4.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邓小平理论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5.以党的()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十七大B.十六大C.十四大D.十八大6.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恐怖主义B.国际金融危机C.经济全球化D.政治多极化7.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经济升级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C.改善投资D.发展金融8.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A.科技进步和创新B.加大投入C.科技人才D.经济环境9.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经济增长B.综合国力增强C.文化繁荣D.保障和改善民生10.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A.经济增长型B.文化繁荣型C.政治昌明型D.环境友好型11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A.改革开放B.社会建设C.文化建设D.政治建设12.()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推动文化繁荣C建设和谐社会D建设美丽中国13.()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A以物为本B以人为本C以自然界文本D以经济为本14.()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毛概复习题集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一、单选题1.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A.江泽民B.毛泽东C.胡锦涛D.邓小平2.科学发展观在()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抗击非典疫情B.举办世博会C.汶川地震D.举办奥运会3.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的新认识。
”A.政治问题B.社会问题C.外交问题D.发展问题4.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邓小平理论C.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5.以党的()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十七大B.十六大C.十四大D.十八大6.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恐怖主义B.国际金融危机C.经济全球化D.政治多极化7.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经济升级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C.改善投资D.发展金融8.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A.科技进步和创新B.加大投入C.科技人才D.经济环境4.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经济增长B.综合国力增强C.文化繁荣D.保障和改善民生5.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A.经济增长型B.文化繁荣型C.政治昌明型D.环境友好型6.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A.改革开放B.社会建设C.文化建设D.政治建设7.()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推动文化繁荣C建设和谐社会D建设美丽中国8.()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A以物为本B以人为本C以自然界文本D以经济为本9.()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毛概 第7章
1990年,我国作出开发和开放( D )的战略决策。
A.海南 B.重庆 C.厦门 D.上海浦东新区16、斯大林曾认为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是(C)A阶级斗争B改革开放C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D解放生产力17、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D)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8、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思考的是(D)A列宁B斯大林C毛泽东D邓小平19、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 C )。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学技术B.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C.吸收和借鉴国外文明成果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A)A改革B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C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D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1、改革是一场革命是指(C)A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C它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2、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在(D)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南方谈话23、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B)A性质决定的B任务决定的C目的决定的D本质决定的24、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B)A改革开放B自己的发展C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25、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C)A政府B企业C人民群众D国家26、对外开放是我国的(A)A基本国策B基本方针C基本制度D基本政策27、对外开放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是(B)A“引进来”的能力和“走出去”的水平B“引进来”的水平和“走出去”的能力C“引进来”的质量和“走出去”的数量D “引进来”的数量和“走出去”的质量28、邓小平曾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 C )。
毛概 第7章 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选选择题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发展生产力D.实现共同富裕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A.经济体制改革B.对外开放C.自己的发展D.对内开放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A. 和平与发展B. 改革开放C. 设立经济特区D.国有体制改革4、“三个有利于”标准第一次完整地准确地提出来,是A . 邓小平南方谈话B . 党的十四大C . 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D . 党的十五大5、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途径和办法是A.革命B. 发展C.改革D. 政治运动6、对外开放是A .我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B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权宜之计C.有时间限制的 D .对发达国家开放7、我国的改革是A 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改革 B. 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C.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D. 对原有体制作小修小补8、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是A. 所有国家B.周边国家C. 与中国友善的国家D.发达国家9、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A.大邱庄B. 华西村C.大寨D.小岗村10、我国最先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地区是A.革命老区B.少数民族地区C .边境地区 D.经济特区二、多项选择题1、对外开放是()的开放A.全方位B.多渠道C.宽领域D.多层次E.经济领域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手段C.稳定是目的D.稳定是前提E.发展是目的3、“三个有利于”是指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是否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E.是否有利于社会分配的公平4、我国改革的原则是A .不出现通货膨胀B .不出现失业人员C.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D. 保证逐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E.共同富裕5、我国的经济特区有A 深圳 B.海南C. 珠海D.厦门E.汕头三、是非判断题1、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毛概第7章试题精编版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单项选择题: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B )。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D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5、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C )A.国外经验的借鉴B.领导的价值判断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综合国力的竞争6、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并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D )。
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7、科学发展观在( B )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B.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应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挑战D.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8、进入21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A )仍然是时代主题。
A.和平与发展B.战争与发展C.革命与发展D.战争与革命9、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 C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统筹兼顾C.科学发展D.以人为本10、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 A )。
A.人的全面发展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D.维护社会公平11、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 B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12、科学发展观强调,( D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A.以人为本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C.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D.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13、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C )。
毛概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马克思主义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革命的阶级斗争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实施改革的目的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D.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 D.沿海、周边、内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发展 B.创新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战略是国内国际两种市场相结合 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全面开放、兼顾内外 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8.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 A.兴办经济特区 B.开放浦东新区扩大出口 D.实施“走出去”战略二、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改革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邓小平明确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吸引力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自力更生基础上推进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1.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毛概课程题库】第7章:科学发展观1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A )。
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C.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D. 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
A. 发展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
A. 以人为本B.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D )。
A.立党为公 B. 执政为民 C. 和谐发展 D. 以人为本5.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 A )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A. 阶段性特征B. 现实性特征C. 发展性特征D. 持续性特征6.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总结和思想结晶是( D )。
A. 五个“统筹”B. 西部大开放战略C. “三步走”战略D. 科学发展观7.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 A )。
A. 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B. 以人为本C. 可持续发展D. 全面协调发展8.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B )。
A. 实事求是B. 解放思想C. 理论联系实际D. 与时俱进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集中到一点,就是( D )。
A. 开通过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 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 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0.党的第( D )次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A. 十四B. 十五C. 十六D. 十七11.胡锦涛指出:“( A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A. 先进性B. 革命性C. 纯洁性D. 正确性12.党的( C )以来,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毛概复习题_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一、单选题1.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A. 江泽民B.毛泽东C.胡锦涛D.邓小平2.科学发展观在()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抗击非典疫情B. 举办世博会C.汶川地震D.举办奥运会3. 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的新认识。
”A. 政治问题B.社会问题C.外交问题D.发展问题4.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5. 以党的()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 十七大B. 十六大C. 十四大D.十八大6.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恐怖主义B. 国际金融危机C.经济全球化D.政治多极化7.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 经济升级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C.改善投资D.发展金融8. 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A. 科技进步和创新B.加大投入C. 科技人才D.经济环境9.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经济增长B. 综合国力增强C. 文化繁荣D.保障和改善民生10.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A. 经济增长型B.文化繁荣型C. 政治昌明型D.环境友好型11.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A. 改革开放B.社会建设C. 文化建设D.政治建设12.()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毛概第七章试题库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B.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C. 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D.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 改革B. 四项基本原则C. 经济建设D. 人民内部矛盾3.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是一场政治斗争C. 改良主义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 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标准是()A. 国力标准B. 生产力标准C. 人民生活标准D. 社会主义标准5.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6. 改革的目的是()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C. 实现共同富裕D.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7.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A.马克思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8.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一项长期的国策B.一项权宜之计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9.党的()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八大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10.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A.1999年12月 B.2000年12月C.2001年12月 D.2002年12月11.()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列宁1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使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 B.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利用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13.我国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B.依赖外国、崇洋媚外C.自力更生与依赖外国并重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4.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D.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二、多项选择题1. 实行改革开放是()A.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B.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 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D.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2.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 改革是动力B. 发展是目的C. 稳定是前提D. 发展是手段3. 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是否有利于()A. 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B. 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C.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 全方位B. 多层次C. 宽领域D. 多途径5.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是()A.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D. 科学技术无国界6.()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与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得改革开放就是A.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得修补B.对原有经济体制得自我完善与发展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自我完善与发展D.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得革命2.社会主义社会得基本矛盾就是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得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得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得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得社会生产之间得矛盾C.经济发展同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得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得矛盾3.改革就是下列那一项得必然结果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C.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得主要方面运动D.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得次要方面运动4.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得第一步就是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得新型集体所有制B.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得新型集体所有制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集体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得新型集体所有制D.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为主得新型集体所有制5.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评价与判断改革得成败与就是非得失得标准就是A.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B.坚持“一大二公”为标准C.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为标准D.坚持就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家得综合国力为标准6.我国改革得重点就是A.政治体制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C.经济体制D.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制7.1992年党得十四大明确把A.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作为改革得目标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得目标C.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作为改革得目标D.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改革得目标8.社会主义发展得动力就是A.改革B.开放C.民主D.矛盾9.发展就是社会主义得A.目得B.直接动C.结果D.前提10.稳定就是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得A.前提B.目得C.直接动力D.目得与直接动力11.对外开放就是A.我国得基本国策B.我国得基本原则C.我国得基本路线D.我国得核心利益12.我国得对外开放格局就是A.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得开放格局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得开放格局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步骤得开放格局D.有计划、有步骤、由沿海到内地得开放格局13.中国正式成为WTO得成员国就是A.2001年12月B.2002年12月C.2003年12月D.2004年12月(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得改革开放就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全新探索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得关键抉择C.我们党与国家发展进步得活力源泉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自我完善与发展2.改革开放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全新探索,因为改革开放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得关键抉择B.就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得革命C.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必由之路D.没有现成得模式可以照搬3.社会主义改革与革命得不同点就是A.目得与作用B.领导力量C.内容与对象D.形式与手段4.改革开放就是A.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之路B.中国新时期最鲜明得特征C.我们党与国家发展进步得活力源泉D.经济全球化得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就是5.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得性质与特点A.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得特点B.就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得矛盾C.就是非对抗性得矛盾D.就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得根本动力6.邓小平在1992年得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评价与判断改革得成败与就是非得失得标准,就是A.就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得生产力B.就是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C.就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得综合国力D.就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7.发展就是A.硬道理B.科学发展观得第一要义C.党执政兴国得第一要务D.中国解决所有问题得关键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得关系就是A.改革就是动力B.发展就是目得C.发展就是手段D.稳定就是前提9.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得经验与主要原则A.保持改革、发展与稳定在动态中得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B.把改革得力度、发展得速度与社会可以承受得程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得重要结合点D.把坚持党得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0.对外开放,下列表述正确得有A.当今得世界就是开放得世界B.对外开放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需要C.中国得发展离不开世界D.对外开放就是我们国家得基本国策1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得特征就是A.全方位B.讲平等C.多层次D.宽领域12.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得水平,必须A.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B.切实维护国家安全C.提高对外贸易效益D.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得战略三、思考题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就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得关键抉择?答:(1)当前得改革不就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得修补,而就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得根本性变革,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一场新得革命。
它得实质与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得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得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与其她方面得体制,以实现中国得社会主义现代化。
(2)我国当前得改革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得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改革就是中国得第二次革命,但改革不就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得革命,不就是也不允许否定与抛弃已经建立起来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得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改革总得目得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得基本矛盾?答:(1)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得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得理论。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得基本矛盾仍然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得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得矛盾。
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得性质与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得基本矛盾,就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得矛盾,就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得矛盾,因而不就是对抗性而就是非对抗性得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得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与性质得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得社会矛盾。
(2)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得理论,同时进行了深入得思考,在新得实践中丰富与发展了这一理论。
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就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瞧它就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得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得问题,从而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得理论基础。
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得途径就是改革。
邓小平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得基本形式,即改革就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得必由之路。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得社会主义改革?答:(1)中国社会改革得性质就是原有经济体制得根本性变革不就是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得改良,改革不就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得革命,不就是也不允许否定与抛弃已经建立起来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得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2)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一场新得革命。
它得实质与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得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得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与其她方面得体制,以实现中国得社会主义现代化。
(3)中国得改革就是全面得改革,这就是由改革所担负得任务所决定得。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与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得伟大革命。
(4)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她体制改革得配合。
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等各个领域得改革也都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展开,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得各个方面与各个层面。
(5)判断改革与各方面成败得失得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
即要以就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得生产力; 就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得综合国力; 就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得关系,把改革得力度、发展得速度与社会可以承受得程度统一起来。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得关系?答:(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就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得关系。
发展就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得关键要靠发展,发展就是改革与稳定得目得;改革就是发展得动力,改革与发展就是社会稳定得基础;稳定就是改革与发展得前提,改革与发展必须要有稳定得政治与社会环境,在政治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巩固政治稳定。
(2)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得阶段,这就是发展得关键时期,也就是改革得攻坚阶段。
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得任务极其艰巨。
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得经验与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与稳定在动态中得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
稳定就是前提,做到在政治与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与发展,在改革与发展得推进中实现政治与社会得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得力度、发展得速度与社会可以承受得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得重要结合点。
5.为什么说中国得发展离不开世界?答:(1)当今得世界就是开放得世界,这就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得深刻总结,就是生产社会化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得必然结果。
在开放得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得发展,甚至会给国家与民族带来灾难。
(2)中国得发展离不开世界。
这就是对中国发展历史得深刻总结。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得原因就就是闭关自守。
历史得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就是不行得,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得大国,在实现现代化得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与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就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得矛盾与困难,而且也就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得客观要求。
6.如何理解对外开放就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得基本国策?答:(1)改革开放后,在研究与探索怎样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一些得时过程中,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外开放得问题,多次论述了对外开放得重要性。
(2)当今得世界就是开放得世界,这就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得深刻总结,就是生产社会化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得必然结果。
(3)中国得发展离不开世界。
这就是对中国发展历史得深刻总结。
实行对外开放也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