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两大节:一、从圣教中安立阿赖耶识二、在理论上成立阿赖
早期佛教的业报轮回问题
早期佛教的“业报轮回”问题"业报轮回"思想,是印度宗教哲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说业报轮回是一种纯然的宗教伦理观,不如说它是哲学伦理学上的一个核心理论。
在漫长的人类思想发展过程中,业报轮回,始终与宗教哲学上所热切关注的命题--灵魂不灭、因果报应、涅槃解脱等学说紧密相联。
然而,佛教的业报轮回,与印度传统的轮回学说是有着极大的差异的。
它既不同于西方宗教的"灵魂复活",也不等于传统印度宗教的"灵魂转世"。
它是基于"业感缘起"的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赋有宗教哲学意趣的学说,可以说与灵魂无关。
一、业报轮回说之思想萌芽印度人的业力(karma)观起源相当久远,它的思想形态可以追溯到印度上古的吠陀经或吠陀宗教。
据学者研究,业力说起源于下层信仰。
它的出现,可能与几千年前分布在恒河流域某些部落里所行的一种宗教祭祀--斯罗陀祭(1rqddha)或祖先祭有关。
相传古代印度人在举行斯罗陀祭时,往往以一种由芝麻、牛奶、蜂蜜和籽米混合而成的熟米糕来作为祭祖的主要供品,并把这种祭供用的熟米糕称之为"禀吒"(pizfa)。
恒河流域,自古以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环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显然是盛产稻米的理想之地。
所以,生活在恒河流域的印度人特别选择以自己亲手种植出来的主要农作物--稻米来作为宗教祭典上祭供祖先的重要供品,无疑是非常实际可行的。
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在世代印度人民的心目中,稻米无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宗教祭祀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禀吒"(pizfa),由原来纯然宗教上的"供品"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性的含义。
它首先由"供品"演变为功德回向的载体,继而又演化成轮回转生的"种子","胚胎",以及"生殖器"等等。
第十九课《中观庄严论释》总义当中,现在正在讲抉择正见时一切无有
第十九课《中观庄严论释》总义当中,现在正在讲抉择正见时一切无有承认、后得辨别时存在一切地道的观点。
为此,月称论师也并没有说学道、佛果所有观点只承认平凡世间眼前所见的名言,而平凡世间没有共称(即其他瑜伽世间共称)的一切通通否认。
在学习《入中论》的时候,我们也的确发现,对于凡夫三地、菩萨十地以及成佛以后各种各样功德,月称论师在论典中作了明确的介绍,而且并未按照世间平凡人的名言进行安立。
所以,认为月称论师全部跟随世间名言而安立的观点是不合理的。
此处,所谓的“世间”可以分为平凡世间和瑜伽世间两种。
月称论师并没有说:以平凡世间所许的观点来安立所有的地道功德,除此以外,其他观点统统不承认。
并没有这样说。
实际上,如果将应成派依照世间共称来承认这一点说成是与学宗派、未学宗派二者中未学宗派的平凡世间一模一样,那简直是离题千里,可笑至极。
在世间当中,有学过宗派和没有学过宗派的两种人。
如果说中观应成派对于名言的地道安立,全部按照未学宗派的平凡世间人的观点来安立,那是非常可笑的,根本不合理。
对于这个问题,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论》以及麦彭仁波切的本论和其他辩论书中都提过。
据说,因明前派非常著名的阿阇黎章那巴论师承许的就是这种观点。
对此,宗喀巴大师和麦彭仁波切在相关的论典中都作了驳斥。
在这里,麦彭仁波切以非常不满的一种语气破斥说:在学宗派和未学宗派二者中,月称论师或者应成派对世间的安立,如果全部以未学宗派者的观点作为标准,那是非常可笑的事情!非常不合理。
那么,怎样不合理呢?这里所说的世间必须定为入道与未入道二者,就像寂天菩萨所说的,“瑜伽之世间,平凡之世间”。
虽然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抉择后得时说:世间人如何承认,我亦如何承认。
但是这里所说的世间有两种,一种是从未学过宗派的平凡世间人;一种是从资粮道到无学道之间的入道者,也叫做瑜伽世间。
实际从广义角度来讲,月称论师、龙猛菩萨也是世间人,寂天论师和清辨论师等,都是世间上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
法上对阿梨耶识的定位 - 印顺文教基金会
北朝法上對阿梨耶識的定位一、前言1法上(495~580)是北朝時代的人,屬地論宗南道派。
此派從勒那摩提以下法脈直系的傳承是慧光→法上→慧遠,雖也有旁支,但目前相關資料,僅有隋朝慧遠的著作保留下來,其他研究者的著作大都佚失。
不過,近代發現在敦煌殘卷中,留有傳述慧遠之師「法上」解釋《十地經論》的疏本《十地論義疏》(565)2,是由法上講述,北周智辯寫成,從此篇敘述中,約略可以掌握一些思想的傳述,正可補充說明地論宗的前期思想。
又從法上《十地論義疏》所顯示的心意識說來看,可說是反應中國人接受唯識的最初情形,與一般唯識的說法有所不同。
比較特殊的一點是他提出「第七阿梨耶識」的說法,引起筆者研究的興趣。
法上《十地論義疏》有兩處,提到關於阿梨耶識的位置:一是解釋三種同相智之處:「一、緣起,二、妄相,三、真如。
緣起者,第七阿梨耶識,是生死本也;妄想者,六識心,妄生分別,邪著六塵;真如者,佛性真諦,第一義空也。
此三解無別異,名為同相,終日同處,染淨常別,名不雜。
」(大正八五‧764b);另一則是在解釋心、意、識的地方:「心者,第七心;意者,第六意;識者,五識識。
」(大正八五‧763c)。
二者皆將阿梨耶識定位在第七,此相較於後來玄奘所傳的八識說,有其獨特性。
阿梨耶識為什麼會被安立為「第七」,成為一個相當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論擬從法上《十地論義疏》完成——北周保定五年(565)--以前,按時間先後,將已經傳譯到中國有關唯識與唯心的經論略作整理,來探討當時已傳入中國的心意識思想。
此期經論的擇取,依大乘三系的理論來看,唯識及如來藏等二系,對於心識有較詳細的陳述,故以此二系統的經論為對象。
以下略將二系經典,依時間先後分述:(1)唯識:《深密解脫經》(514)、魏本《攝大乘論》(531)、《業成就論》(541)、《決定藏論1本篇論文是筆者圓光佛學研究所的畢業論文《地論宗南道派初期心意識思想初探──以法上《十地論義疏》為中心》中之第一、二章的部分,再加以增刪。
03-01所知相
03-01所知相第三章、所知相6 第一节、出体相2 第一项、略释三相4 甲一、总标「已说所知依,所知相复云何应见?」《摄大乘论》一共有十六章,前面这一大段文,就是「所知依」这一章已经说过了,这一章里面就是:从圣教上安立阿赖耶识、从理论上建立阿赖耶识、从烦恼杂染、从业杂染、从生杂染、乃至从出世间的清净法,来说明阿赖耶识的存在,你一定要承认有阿赖耶识的存在才可以。
「已说所知依」,这句话是结束前文。
这是第三章,第一章是「序说」,第二章「所知依」,现在第三章是「所知相」。
「所知相复云何应见?」这个所知相要怎么样我们才能够明白它的道理呢?这样意思。
前面这个「所知依」就是大略地说明阿赖耶识的相貌,还不是那么样的详细。
底下这「所知相」就是详细地介绍,怎么叫做阿赖耶识,这就说得更详细了,也就是唯识的理论,在这一章里面完全发挥出来了。
究竟怎么叫做一切法是唯心所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究竟怎么叫唯心造?在这一章里详细地说出来了。
第三章「所知相」,第一节是「出体相」,第一项是「略释三相」。
「略释三相」里,第一段是「总标」。
「此略有三种: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
」这是略标,先标出来这三种相,这一大章里就说这三件事。
这三件事里边,前面我们说到「所知依」引经文上「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从那个颂上可以看出来,这个阿赖耶识是中心点;也就是流转生死也好,你得涅槃也好,以阿赖耶识为中心,以此为中心。
从这里,你向那边去就是流转生死,你向这边去就是还灭得涅槃,以阿赖耶识为中心点的。
这上面说三种相,「依他起相」是谁?就是阿赖耶识,主要是阿赖耶识。
当然,这下面有解释,所有的识都是「依他起相」。
「二、遍计所执相」,遍计执相就是我们的烦恼,我们种种的虚妄分别、执着。
「遍计」,周遍地执着,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执着心的,用执着心去分别计度一切事情,「遍计所执相」。
第三个是「圆成实相」,这是圣人的境界,这是圣人圆满成就的真实相,这一切圣人的境界。
有关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
有关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圆光佛学研究所、华严专宗佛学研究所陈一标圆光佛学学报第四期(1999.12)提要阿赖耶识,梵文作aalaya-vij~naana,意译为「藏识」;在六识之外,肯定有潜在的阿赖耶识存在,是瑜伽行派思想的特色之一。
本文尝试从语源学的角度,探讨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藉此形构阿赖耶识说发展的轨迹。
《阿含经》中已有「阿赖耶」一词,意义专重心理学上的贪爱、执着,阿毘达磨时代的论书亦同。
瑜伽行派的经论,才使用阿赖耶识一词,其语义在《解深密经》中,意指「隐藏于肉体中的识」,与肉体形成安危与共的关系,首出的意义为「隐藏」,其次说它有生物学上的执受义;《摄大乘论》侧重此识与诸法的关系,将阿赖耶识诠释成「与诸法相互摄藏的识」,进而是有情会「执藏」以之为自我的识;《成唯识论》立基于种识不一的立场,从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解释阿赖耶识的语义,有别于《摄大乘论》种识是一的立场,其中又区分以现行赖耶和以种子赖耶为中心的窥基与圆测二系。
关键词:阿赖耶识语源学解深密经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瑜伽行派承继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来对心意识说的探索,在识论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不仅对一般我们所熟知的六识有更为细密的分析,更进一步肯定识有表层与潜在的双重构造。
即是在六识之外,肯定有未那识与阿赖耶识的存在。
姑且不论末那与赖耶的同异,在承认六识之外别有一个独立的潜在意识这一点上,确实是瑜伽行派独有的特色。
有关阿赖耶识最初形成的要因,以及其内在性质的变迁,乃学界议论的焦点[1],学者们切入的角度及采用的文献也各有巧妙,当然语源的探讨也相当受到重视。
本文的重点不在寻找赖耶形成的原点,而是希望透过学者们对赖耶一词的语源探讨,形构出瑜伽行派阿赖耶识说发展的图像。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以及语源学研究的重要性《唯识三十颂》对阿赖耶识的说明,可以说是对前此有关阿赖耶识的探讨,做了最有系统的归纳整理,让人对它的性质能够一目了然,这种说明影响了一般对瑜伽行派识论的了解。
试论说一切有部“有”与“三世”的确立
试论说一切有部“有”与“三世”的确立原载于《中国佛学》杂志2012年02期【内容提要】说一切有部在与其他部派辩驳的过程当中,不断发展,不断弥补,不断完善,最终确立了“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核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有部与一切有、一切有与三世两个关系命题的揭示,从而发露部派之间争论的焦点,和“有”与“三世”是如何确立的,并最终证成“有”与“三世”的确立,就是“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形成。
【关键词】说一切有部有作用三世【作者】中国佛学院2011级研究生。
前言“说一切有部,是从上座部中流出的大部派,对印度佛教及中国佛教,关系最为重大。
”[1]从印顺法师这句话,说一切有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在我们讨论说一切有部,或与说一切有部相关问题的时候,印顺法师则是不可不提的,也是无法逾越的,一部《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足以奠定其在此一领域的坚实地位,同时,也是至今为止研究涉及此一领域的所有学人必备的案头专著。
在印顺法师之前,尤以日本前辈的研究为盛,不多类举,《说一切有部的认识论》[2]的作者,平川彰就是其中的一位。
国内前辈,《略论印度佛教“说一切有部”的哲学思想》[3]的作者,韩廷杰可谓是此一时期的代表人之一。
再拿近些年来说,王邦维的《说一切有部与中国佛教史的研究》、黄俊威的《有关说一切有部的“三世实有、法体恒存”的论诤》、哈磊的《说一切有部的大乘观念》、曹彦的《说一切有部俱有因的定义》、夏金华的《论说一切有部“实有”观念对慧远思想的影响》、单正齐的《论部派佛教一切有部的实有涅槃说》、何石彬的《恒常与无常:佛教运动观探析——以说一切有部为中心》、惟善的《试论九定与解脱的关系——依说一切有部的观点》、任平山的《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理方的《说一切有部的特色》、思和的《印度佛教说一切有部与根本说一切有部关系小考》等等,无不是围绕着说一切有部来做研究的,种种力论,堪为真知,亦是灼见。
在前人研究之上,学生本着求学的态度,从说一切有部的分裂,到经量部的过度,再到唯识学的产生,“有”与“三世”的概念一直贯穿其中。
唯识宗的阿赖耶识研究
唯识宗的阿赖耶识研究唯识宗我国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也是八大宗派存在时间最短的派别仅三代(一说四代)而亡,唯识宗是唯识学传入中国的第三个阶段,在唯识学形成为宗派之前,我国的唯识学传承已经经历了地论学派和摄论学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被统称为唯识古学,唯识宗开启了唯识学研究的新时代即唯识今学时代。
唯识宗以阿赖耶识为根本识,所唯之识也是以阿赖耶识为众识之根本。
本文选取阿赖耶识为研究对象,阿赖耶识的思想有所了解。
标签:唯识宗;阿赖耶识唯识学自传入我国共经历了两个时期三个阶段:两个时期为唯识古学时期和唯识今学时期;三个阶段为第一阶段为菩提流支译出《十地经论》形成地论学派这是萌芽时期,第二阶段为真谛译出《摄大乘论》形成摄论学派这是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为玄奘大师及窥基大师创立唯识宗,使中国唯识学的研究由一个松散的学术派别演变成了一个具有严密组织和讲求寺院师承关系的佛教宗派这一阶段是唯识学的弘扬阶段。
唯识学在这一阶段发展成熟,唯识学思想得到弘扬。
在这一时期虽然由于唯识学的理论过于深奥,导致唯识宗仅三代(一说四代)而亡但在经过唯识宗历代大师的努力下使唯识宗对于提高了佛教理论和思维程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唯识宗创立八识学说,但由于唯识学分为古学与今学,因此对于阿赖耶识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如:地论学派南派认为阿赖耶识是净的,地论学派的北派认为阿赖耶识是染的;摄论学派认为阿赖耶识是染的,除了阿赖耶识以外还有第九识即阿摩罗识,阿摩罗识为净识。
以上是唯识古学对于阿赖耶识的认识,即阿赖耶识是单一的。
但是唯识今学确认为阿赖耶识是染净一体的,笔者认为这与佛教的不二思想是一致的,即染不异净,净不异染。
但也同样带来一心开二门的问题。
因此本人选取唯识宗的阿赖耶识进行研究,已明确阿赖耶识存在的问题。
1 唯识宗的创立及八识学说在唯识宗创立之前,唯识学经过已经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地论学派和摄论学派阶段,地论学派是以《十地经论》为本派所依止经典,因而形成了地论学派,但是后期分裂为南派和北派,因北派思想与摄论学派较为接近,因此在后期为摄论学派吸收。
因明学习思考题答案第十品观自利比量
因明学习思考题答案第十品观自利比量第十品思考题答案61课1、比量的法相及分类是什么?答:比量的法相即通过三相齐全的推理来了知所衡量的意义,实际也就是自利比量的法相,因为真正的比量可包括在自利比量当中。
2、什么是宗法的真名和假名?真名和假名的差别是什么?安立之因是什么?答:所立法与欲知有法二者的聚合,即是宗法的真名。
为了掌握聚合的意义的片面一方而使用单独的法与有法任意一者,即是宗法的假名。
二者的差别:不观待任何其他理由或必要,最初的时候命名大师看见一个事物就给它立下一种名称。
比如:最初的时候古人看见具有项峰垂胡的动物,就给它命名为黄牛,从此之后,人们都依靠这种名称来理解、判断、分析,这是所谓的真名。
所谓的假名,首先这个事物已经有了最初的名称,然后因为其他的一些相似或相关的原因,而将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取在这个事物之上,比如:黄牛很笨,而某个人也很笨,所以把这个人也叫黄牛,这是假名。
安立之因:1)真名的安立之因:之所以把法与有法的聚合安立为宗法真名这一点,是因为包括外道在内的诸位智者原本就是这样成立的。
2)假名安立之因:是以相似和相属作为理由的。
⑴以相似作为理由:比如有一种黑色的花特别像乌鸦,所以人们称为带箭乌鸦,但其实它只是一种植物。
⑵以相关作为理由:又分为四个方面来分析:A、果取名为因:比如看见日光的时候都说太阳照射全球。
B、因取为果的名称:比如酒在辞藻学称为迷醉(果)。
C、整体的名称取在部分上:比如房子的部分燃火了,但都会说:“房子起火了。
”D、部分的名称取在整体上:鼓声是由棍棒、人、鼓等因缘具足后才发出的这种声音,但人们只称为“鼓声”。
62课1、在因明的推理中,将有法命名为宗法的必要是什么?答:有三种原因:1)若说有法则会具有其他的错乱。
因为有法叫欲知事,若只说有法,则有可能指柱子,也可能指它的同品法,也可能指它的异品法,故叫宗法而不叫有法。
2)有人认为:若错认为其他法,我们可以说的时候遮破同品边和异品边之后建立欲知事。
道次第略论第二讲内容整理
道次第略论第⼆讲内容整理第2讲序论如济迦⿇罗喜罗寺说法之轨则序论的主题是说法轨则。
宗喀巴⼤师依照的是印度济迦⿇罗寺的说法轨则,当时印度说法⽐较著名的有济迦⿇罗寺和那烂陀。
不同的寺庙有不同的宗风、有⾃⼰的⼀套教育,说法轨则也代表着⼀种教育⽅式。
先须讲明作者之重要与法之重要,及如何说听彼法之三事说法的轨则,在讲法之前需要讲明三点:⾸先要说明作者的重要;其次要考察法的重要性——就是要说的这个法的重要;第三点就是说听的规则。
于此菩提道次第之引导分四:⼀、为明法源清净故,释作者之重要。
⼆、为于教授⽣敬信故,释法之重要。
三、于具⾜⼆种重要之法,应如何听受讲说。
四、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之次第。
第⼀点就是讲作者的重要,为什么重要呢?主要是要考察法的来源问题,法是从哪⾥来的?源头清净不清净?所以说作者重要主要是要说明法源的清净,传承的法来源是正的,我们现在学⾃然也就是正的。
《菩提道次第论》的作者是宗喀巴⼤师,可是我们现在这⾥所讲的作者是阿底峡尊者。
为什么呢?因为《菩提道次第⼴论》主要是依据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作的。
所以宗喀巴⼤师在介绍作者的时候就介绍阿底峡⽽不是介绍⾃⼰,这也体现了宗⼤师的谦虚。
关于作者的重要从⼏个⽅⾯来说:第⼀讲他的⽒族、家族,阿底峡尊者的家族;第⼆讲阿底峡尊者的求学经历,求学经历也就是他所接受的教育;第三就是阿底峡尊者所成就的功德;第四就是阿底峡尊者所做的事业。
共有四个⽅⾯。
本论总依弥勒菩萨之《现观庄严论》,⼜以别依《菩提道炬论》,故《道炬论》之作者,即是本论之作者,其名燃灯吉祥智⼤阿闍黎,别号具德阿底峡。
《道次第》总依是《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是弥勒菩萨解释般若经的。
《道次第论》的建构就是把下⼠道、中⼠道都作为上⼠道的⽀分,作为菩萨不仅仅要学习菩萨道,同时也要学习声闻道、解脱道,这种思想就是来⾃于《现观庄严论》——般若经的思想。
别依,就是特别地依,《道炬论》在西藏的历史上是⼀部⾮常重要的论典。
大百科知识竞赛题库
大百科知识竞赛题库自然:单项选择题:﹒雨后彩虹、美丽可目,但在1928年1月7日,由马德拉岛到开普敦的海面上,出现了一道奇特的彩虹,在能见度很差的雾霭中有一光晕,晕环下部似乎能触及船侧,你知道这道彩虹成什么颜色吗?D A、红色 B、蓝白色C、蓝色D、白色﹒“牛郎织女”的故事的故事是众口皆碑的神话传说,那你知道牛郎星是属于什么星座?B A、天琴座 B、天鹰座金牛座D、狮子座﹒美丽奇特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它通常发生在什么时候?B A、春天 B、夏天C、秋天D、冬天﹒长江山峡闻名世界,它们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你可知道巫峡以什么而闻名?BA、雄伟险峡B、幽深彩丽C、滩多水急D、石林秀水﹒我国海拔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D A、黄山的莲花峰 B、华山的洛雁峰 C、泰山的玉皇顶 D、神农架的神农顶﹒天气预报:“今天阴有小雨”你可知道小雨的降雨量为多少?A A、15毫米以下B、20毫米以下 C、25毫米以下D、30毫米以下﹒世界上曾有六次截流,中国就有三次,都在长江上,其中有两次是长江三峡截流,另一次是哪项工程?C A、都江堰B、黄河 C、葛洲坝D、钱塘江﹒"蜻蜒点水"的原因是 B A.戏水 B.产卵 C.喝水 D.呼吸﹒大家都害怕猛兽,但猛兽也有致命的弱点如狼。
以凶狡猾著称,但它却害怕火和鲜红的颜色,而且它的腰最怕打,请问:老虎最害怕什么?C A、攻击其鼻子B、黄颜色C、山雀的粪便D、火﹒“牛郎织女”的故事的故事是众口皆碑的神话传说,那你知道"织女星"是属于什么星座?A A、天琴座 B、天鹰座牛座、狮子座﹒道教首创之地是哪里?D A、齐云山B、武当山C、龙虎山D、鹤鸣山﹒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士石建筑工程是哪一个?A、中国的万里长城B、埃及的金字塔C、古罗马的斗兽场D、中的的故宫﹒“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种属山歌性质,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你知道它流行于哪一带地方吗?CA、华北B、西南C、陕北D、京涛一带﹒零时到八九点钟,有许多称谓,如:凌晨、黎明、清晨、早晨等,你知道凌晨是哪一段时间?AA、零时至六时B、参时到六时C、天快亮时D、天刚亮时﹒黄河流经于几个省? A A 9 B 10 C 8 D 7﹒彩虹的顶部是什么颜色的? C A蓝 B 紫 C红 D绿﹒企鹅一般在几月份产卵? D A 6 月 B 7 月 C 9 月 D 5月﹒人体内的水份约占体重的百分比是多少?B A 50% B60% C 65% D55%﹒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C A 非洲 B大洋洲 C南极洲 D北美洲﹒从抹香鲸体内提炼出的香料是: D A百里香 B沉水香 C麝香 D龙涎香﹒血管破裂时,血液中的什么物质会凝结成块,堵住破裂部分以止血? C A红血球 B白血球 C血小板 D血清﹒万里长城起于山海关,终止于:B A 玉门关 B嘉峪关 C居庸关 D雁门关﹒“百会穴”在: B A两眉间 B头顶正中 C上唇正中 D后脑上﹒大雁塔在哪里? D A苏州 B杭州 C南京 D西安﹒“大马哈鱼”在我国原产哪里? C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黑龙江流域 D珠江流域﹒35 非洲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是:D A 埃及 B乍得 C摩洛哥 D尼日利亚﹒蟋蟀的“耳朵”长在: B A头顶上 B前足的小腿节上 C触须上 D翅膀上﹒我们所说的“一日”是指: A A地球自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 B地球公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 C地球自转半周所经历的时间D地球公转半周所经历的时间﹒在所有巨大的猛兽中,哪种动物的心脏最小? A A狮子 B老虎 C野猪 D猎豹﹒鲸的心脏每小时跳动多少次?A A 540次 B 600次 C650次 D700次﹒我们所穿的衣服每天把成千上万个表皮细胞揩掉。
成立赖耶差别
四果向的聖人 一分永拔: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於煩惱障滅除一部
分;十地以前的菩薩,於煩惱障、所知障少分乃至多分斷 除 煩惱障全永拔:一切煩惱種子皆斷,永不現行 成佛時,煩惱障、所知障全斷 煩惱具縛→世間離欲;聲聞出離:四向四果;大乘出離: 初地→成佛;名「如是次第雜染還滅」
252
乙、三種差別
此中三種者,謂三種熏習差別故:一、名 言熏習差別,二、我見熏習差別,三、有 支熏習差別。
熏習:一方面指造業,一方面指種子
253
三種差別
名言熏習,分別自性緣起,是親生一切法的種子
顯境名言: 能生心、心所的種子,能顯境故。即能分別的心識
表義名言:一切世間言說,經過心的執取,又熏習成種, 能生後有諸法
260
2、共不共相與有受生無受生相
共相者,謂器世間種子。不共相者,謂各別內處種 子。共相即是無受生種子,不共相即是有受生種子。
內處:有情自己的生命體 自己的身體又分為二,唯自受用,名不共中不
共,即淨色根;與他人彼此互見,名不共中共, 謂扶根塵
261
對治道所滅
對治生時,唯不共相所對治滅。共相為他分別所持, 但見清淨。如瑜伽師於一物中種種勝解,種種所見 皆得成立。
共結:共業
263
心淨佛土淨: 《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
淨……舍利弗: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 是佛土不淨若此……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
見?……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
來咎 《添品妙法蓮華經》卷:
見佛常在耆闍崛山(靈鷲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 圍遶說法
在理论上成立阿赖耶识第一项PPT文档48页
在理论上成立阿赖耶识第一项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谢谢
早期佛教的业报轮回问题
早期佛教的“业报轮回”问题"业报轮回"思想,是印度宗教哲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说业报轮回是一种纯然的宗教伦理观,不如说它是哲学伦理学上的一个核心理论。
在漫长的人类思想发展过程中,业报轮回,始终与宗教哲学上所热切关注的命题--灵魂不灭、因果报应、涅槃解脱等学说紧密相联。
然而,佛教的业报轮回,与印度传统的轮回学说是有着极大的差异的。
它既不同于西方宗教的"灵魂复活",也不等于传统印度宗教的"灵魂转世"。
它是基于"业感缘起"的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赋有宗教哲学意趣的学说,可以说与灵魂无关。
一、业报轮回说之思想萌芽印度人的业力(karma)观起源相当久远,它的思想形态可以追溯到印度上古的吠陀经或吠陀宗教。
据学者研究,业力说起源于下层信仰。
它的出现,可能与几千年前分布在恒河流域某些部落里所行的一种宗教祭祀--斯罗陀祭(1rqddha)或祖先祭有关。
相传古代印度人在举行斯罗陀祭时,往往以一种由芝麻、牛奶、蜂蜜和籽米混合而成的熟米糕来作为祭祖的主要供品,并把这种祭供用的熟米糕称之为"禀吒"(pizfa)。
恒河流域,自古以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环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显然是盛产稻米的理想之地。
所以,生活在恒河流域的印度人特别选择以自己亲手种植出来的主要农作物--稻米来作为宗教祭典上祭供祖先的重要供品,无疑是非常实际可行的。
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在世代印度人民的心目中,稻米无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宗教祭祀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禀吒"(pizfa),由原来纯然宗教上的"供品"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性的含义。
它首先由"供品"演变为功德回向的载体,继而又演化成轮回转生的"种子","胚胎",以及"生殖器"等等。
唯识学的因缘观
唯识学的因缘观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
因缘观是整个佛教的共识,不管你什么宗派,你所开显的道理都必须跟无我的真理相应。
也就是说,所有的生命都必须假借因缘才能够创造出来,没有例外的。
所以因缘观是所有宗派大小乘的共识。
当然每一个人从因缘的角度来解释,就各有不同。
唯识学的因缘观,它是偏重在杂染这一块,偏重在有漏这一块,它是从轮回的角度来解释因缘,不像真如缘起,是从一种清净庄严的角度来开展缘起,它偏重在轮回的角度,从有漏的因缘来开展缘起,就是凡夫是怎么流转的?你应该怎么从轮回里面跳脱出来?它是解释这两件事。
那么唯识学讲到这个轮回,它提出了三个重点:第一个是造业。
你会轮回,你一定有业力。
我们可能过去在某一个时间空间造了某一个业,然后现在成熟了,才变现出你现在的果报。
所以在唯识的角度当中,它的因缘观,第一个一定有业力。
第二个它有一个潜伏期。
这个潜伏的阶段,它要很多很多因缘去激发它,让它产生很多的变化,它可能会变得更强壮,也可能变得更羸弱。
所以它的潜伏阶段是我们最大的机会。
第三个就得果报了。
得果报的时候,你能够改变就有限了,你只能够认命随缘。
所以在唯识轮回的缘起这一块,它分成三个重点:造业、潜伏、得果报三个重点。
那么前面的造业,我们讲到五个重点,就是事、意乐、烦恼、加行、究竟,这五个具足了,这个业就造圆满了,就是一个结构完整的业力。
这个业力,什么叫结构完整呢?就是它已经足够有能力来引导你的总报了。
结构不完整的我们叫方便罪。
譬如说我经常打打妄想,但是我没有付诸行动,这样当然也是一种业,但是这种业呢,它不可能让你到三恶道去,不可能,它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来主导你的总报。
它可能会让你的生命当中,会有一点小过失,让你的功德不那么圆满,可能会让你生一点病痛等等,如此而已。
但是你把这五件事情都具足,这是一个结构完整的业力,我们照唯识的专有名词叫做引业,引满能招业力牵,这个引业是什么意思呢?当这个结构圆满的业力到你的阿赖耶识,它是有可能会主导你的三界的总报,它会决定你的六道轮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七種慢(六識)
慢:於劣計己勝,於似計己似 過慢:於似計己勝,於勝計己等 慢過慢:於勝計己勝 我慢:第六識執著五蘊有我;第七識執阿賴耶 識為我 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 下劣慢:於勝計己少分劣 邪慢:實無德謂己有德
83
因此論中說: 識(前六識)復由彼第一依(等無間緣)生; 即前一念識要滅去,第二念才生起 究實說,八個識都要前一念滅去第二念才生 起,都有各自的等無間緣 (前六識)由第二(染汙意)而雜染
95
第一頌
此中頌曰: 若不共無明,及與五同法,訓詞,二定別, 無皆成過失。
此即六種過失的前四種
96
第二頌
無想生應無我執轉成過;我執恆隨逐。一 切種無有(接下一頌的「離染意」)。
若無染意,即有六種過失的第五、第六種
97
第三頌
(「一切種無有」)
離染意,無有,二三成相違; 無此,一切處我執不應有。
84
了別境義:前六識
外境
意識
眼
耳
鼻
舌
身
末那識不緣外境, 唯緣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心田)
85
結
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 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
86
2、染意存在之理證
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汙意?謂此若無,不共無明則不 得有,成過失故。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過失故。所 以者何?以五識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又訓釋詞亦不 得有,成過失故。又無想定與滅盡定差別無有,成過 失故。謂無想定染意所顯,非滅盡定;若不爾者,此 二種定應無差別。又無想天一期生中,應無染污成過 失故,於中若無我執我慢。又一切時我執現行現可得 故,謂善、不善、無記心中;若不爾者,唯不善心彼 相應故,有我、我所煩惱現行,非善無記。是故若立 俱有現行,非相應現行,無此過失。
此亦名心。如世尊說:心、意、識三。
此中意有二種。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 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第 二、染汙意,與四煩惱恆共相應。一者、 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 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識復由彼 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等無 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
79
等無間意(緣);八識心王都有等無間緣
73
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 耶識
阿賴耶識的性格:
無覆──沒有煩惱心所相應;無記──苦、樂、捨三 受中,唯與捨相應 恆轉如瀑流,阿羅漢位捨
阿賴耶識一類恆時相續無間,為一切法根本所 依,第七識緣之故執為我 第七不執餘識為自我的原因:
餘識不常而有間斷;善、惡、無記三性前後轉易, 非同一類
87
一、不共無明
又名為恆行無明 第六識的無明有時候不行,例如起善念、作善 事的時候; 但是第七識的無明沒有間斷;是生死輪迴的根 本
88
二、五同法
又名為五同法喻 眼識要依眼根才能了別青黃赤白的色境;耳識 要依耳根而了別聲境;鼻識要依鼻根才能了別 氣味;舌識要依舌根才能了別味境;身識要依 身根才能了別觸境; 依五同法喻,第六識(精神性的活動)也要依 止根才能在境界上活動;顯示第七識是第六識 的根
第一念 眼識→ 意識→ 第二念 第三念 第四念 …………
………… 眼識→ ………… 意識→ 意識→ 深度睡眠 意識→ 耳識→ ………… …………
末那→
末那→
末那→
末那→
末那→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
80
染汙意
第七識(末那識)活動時,念念與薩迦耶見、我慢、我愛、無 明一起活動
所知依分第一
分兩大節: 一、從聖教中安立阿賴耶識 二、在理論上成立阿賴耶識
58
所知依異名
阿賴耶識 阿陀那識 心 阿賴耶 根本識 窮生死蘊 異熟識: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
59
從聖教中安立阿賴耶識
分兩科 一、釋名以證本識之有體 二、遮異釋
60
釋名以證本識之有體
分四科 甲、阿賴耶教(分二:引經證、釋名義) 乙、阿陀那教(分二:引經證、釋名義) 丙、心教(分三:引教、釋意、釋心) 丁、聲聞異門教 戊、總結成立
61
第二章、所知依 第一節、從聖教中安立阿賴耶識 第一項、釋名以證本識之有體 甲、阿賴耶教 一、引經證
此中最初且說所知依,即阿賴耶識。 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 謂薄伽梵於《阿毗達磨大乘經》伽陀中說: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 涅槃證得。
62
伽陀
即偈頌,又分為:
孤起頌(伽陀、偈陀):與前後文沒有關係 例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重頌(祇夜、耆夜):重說長行的文義。 例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74
乙、阿陀那教 一、引經證
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此中《阿笈摩》者, 如《解深密經》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75
阿陀那:執持義 深:有我執的凡夫不能窺其底蘊──凡 細:二乘趣寂聲聞不能通達其微細境──愚
76
二、釋名義
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執受一切有 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所以者何? 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 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 自體。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第二、第三句重說五種過 「二三」不是序數,是分別指二事、三事:
「二事」:佛所開示的不共無明、五同法喻 「三事」:訓釋詞、二定別、無想生中我執恆行這三件 事
一切時我執可得也不能成立;第六種過失展
98
第四頌:
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一切分, 謂不共無明。
「真義心」即能證真理的心 如果沒有第七識,我們應當一切時都能見 真理。因為末那識的俱生我執作祟,令有 情在一切時中都有我的執著而不能契入真 理;從這個地方得知有不共無明的存在。
66
即於此中復說頌曰: 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 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勝者:菩薩 顯此教理唯對菩薩開示
67
本有 生有 死有
中有
生有
無明 識
↓ ↓
觸 →受→愛→取─→有──→生─→老死
↑
行 名色 →六入
二、釋名義
如是且引《阿笈摩》證。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 賴耶識?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 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 耶識。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 阿賴耶識。
滅盡定是三果以上的聖人,已經得非想非非想處定,他作
休息想,滅去第六識、第七識,入滅盡定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
91
六、一切時我執現行現可得
善心中有我執 不善心中有我執 非善非不善中也有我執
92
是故若立俱有現行,非相應現行,無此過失
俱有現行:即第七識相應的我執,比喻如地球 的自轉 相應現行:第六識相應的我執,如在地球上的 有情自主性的一切活動
89
三、訓釋詞
「訓」以簡釋難 心:集起,積集種子,生起現行 識:了別,認識色、聲、香、味、觸等境界 意:?理應指思量義 思量,恆審思量,即相續不間斷地執著阿賴耶 識為我
90
四、無想定與滅盡定無差別;五者、無想天 一期生中應無染汙 無想定是外道修的定,執著無想定是涅槃
末那→ 阿賴耶識→ 末那→ 阿賴耶識→ 末那→ 阿賴耶識→ 末那→ 阿賴耶識→ 末那→ 阿賴耶識→
使得前六識都被我見、我慢、我 愛及無明染汙了
末那識 我見、我慢、我愛及 無明
阿賴耶識(心田)
81
薩迦耶見:「薩迦」是身,或名壞聚;我們的 色、受、想、行、識會變異,名為壞聚。其中 沒有常恆住、不變異的體性,但是外道認為其 中有我,名壞聚見。 此處指第七識執著第八識為我 有我的執著→我慢(心高舉) 有我就有我愛→貪 身見、慢、貪,都是因為無明(不明白緣起無 自性的道理)而生起;因無明而有生死
69
阿笈摩
為「阿含」的異譯 意為「傳來」,過去經文以背誦方式口耳相傳; 或說佛法的道理由過去諸佛展轉傳來 本來《阿含經》特指四部阿含:雜阿含、中阿 含、長阿含、增一阿含。現在泛指一切大小乘 經典
70
一切有生雜染品法
「有」即三有,即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 在三界受生,欲界有不善業;色界、無色界因 為定力攝持,沒有粗顯的不善法,但是內心愛 著自己所成就的定境,還有癡、愛、見、慢煩 惱活動,所以都是雜染品法 或說「有生」就是有為法、生滅法、因緣法; 但此處唯說「雜染品」,不說無漏清淨品
99
71
於此攝藏為果性故
造業因的是前六識,前六識活動時,在阿賴耶 識熏習成種子。相對於造業,種子是果
眼 耳 鼻 舌 身 意識 末那識
阿賴耶識(心田)
72
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
當果報現前時,有情自體、受用的境界是從阿 賴耶識的種子生現行;阿賴耶識能生起一切法, 一切法由阿賴耶識所攝,所以名為因識
93
不承認染汙意的過失:
一、不共無明的教法不成立; 二、五同法喻不成立; 三、訓釋詞不成立; 四、無想定、滅盡定二定無差別; 五、生無想天的有情應無我執生起; 六、一切有情恆有我執隨逐,若不承認,則善 心、無記心中應無我執
94
以四頌作結
此中頌曰: 若不共無明,及與五同法,訓詞,二定別,無皆 成過失。 (無想生應無,我執轉)成過。(我執恆隨逐, 一切種,無有 離染意。)無有,二三成相違,無此(一切處, 我執不應有) 。 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一切分,謂不共 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