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期末复习
公共政策分析 期末考试知识点及答案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1. 公共政策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
这即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1)阶级性。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行为的产物,政府的政策要体现阶级的意志。
2)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孤立的解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因此需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
3)超前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政策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
4)层次性。
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的规格。
5)多样性。
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也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而显示出多样的特征。
6)合法性。
政府行为的政策具有一定法律性质。
其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
2. 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政策分析的内容包括:(1)构建问题,即首先要明确政策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政策问题不可能在一开始全部明确,只有在不断的分析活动中才会逐步清楚;(2)描述与现行政策问题相关的已有政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过程与实际结果;(3)预测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相关政策能够产生何种结果;(4)提供将要实施的政策会产生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3. 公共政策的本质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从现有工作的研究基础出发,我们选择的角度是“利益”,因为其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点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点公关政策第一章一、西方学者对公共政策基本含义的界定1、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所制定的计划、规划或所采取的行动2、公共政策不只是一种孤立的决定,而且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3、公共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并以一定的价值观作为基础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有价值之物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即涉及人们的利益关系二、公共政策学的含义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究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科学,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三、政治学的研究途径1、系统理论:由戴维.伊斯顿等人提出。
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公共政策问题,将公共政策看作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要求的反应。
或者说,将公共政策看作是政治系统的输出。
系统途径注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
2、过程理论3、团体理论4、经营理论5、制度理论四、经济学研究途径: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交换范式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和公共政策领域。
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公共选择理论假定:政治行动者个人(不管是决策者还是投票者)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最有利的行动方案。
根据这种途径,投票者更像一个消费者;压力集团可以看作政治消费者协会或者有时作为合作者;政党变成企业家—他们提出竞争的一揽子服务和税收的交换选票;政治宣传等于商业广告;政府机构就是公共公司—它们依靠动员和获得充分的政治支持以掩盖成本。
第二章一、政策主体含义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可以一般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二、政策环境所谓政策环境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凡是影响政策存在、发展及其变化的因素皆构成政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以及体制或制度等方面。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自测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自测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政策效果B. 制定政策C. 评估政策D. 实施政策答案:A2. 政策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A. 问题识别B. 信息收集C. 方案设计D. 政策实施答案:ABC3. 政策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实证分析D. 规范分析答案:ABCD4. 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A. 制定政策B. 评估政策效果C. 修改政策D. 实施政策答案:B5. 以下哪项属于政策评估的方法()A. 问卷调查B. 访谈法C. 比较分析D. 案例分析答案:ABC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述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步骤。
答案: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设计、政策评估和政策实施。
首先,通过识别问题来确定政策研究的方向。
其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然后,设计解决方案,包括目标、措施和预期效果。
接着,对政策进行评估,分析其效果和可行性。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政策调整和实施。
2. 请简述政策评估的主要方法。
答案:政策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法、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
问卷调查是通过发放问卷来收集公众对政策的意见和反馈。
访谈法是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政策的看法和评价。
比较分析是通过对不同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
案例分析是通过对具体政策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论述公共政策分析的重要性。
答案:公共政策分析对于政策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公共政策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理解社会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明确的方向。
其次,通过分析不同政策方案的优缺点,可以选出最佳方案,提高政策效果。
此外,公共政策分析还有助于评估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为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最后,公共政策分析有助于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促进政策的社会支持。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知识点及答案讲解学习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1. 公共政策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
这即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1)阶级性。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行为的产物,政府的政策要体现阶级的意志。
2)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孤立的解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因此需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
3)超前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政策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
4)层次性。
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的规格。
5)多样性。
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也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而显示出多样的特征。
6)合法性。
政府行为的政策具有一定法律性质。
其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
2. 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政策分析的内容包括:(1)构建问题,即首先要明确政策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政策问题不可能在一开始全部明确,只有在不断的分析活动中才会逐步清楚;(2)描述与现行政策问题相关的已有政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过程与实际结果;(3)预测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相关政策能够产生何种结果;(4)提供将要实施的政策会产生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3. 公共政策的本质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从现有工作的研究基础出发,我们选择的角度是“利益”,因为其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公共政策分析 期末考试题答案
1.以下思想家中提出“剩余价值理论”的是?(B)A、卢梭B、马克思C、康德D、马歇尔2.以下哪一项改革是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在任期内推动的?(D)A、再伟大运动B、分税制改革C、反恐运动D、重塑政府运动3.公共政策决策模式中的“多源流模式”是谁提出的?(A)A、金登B、西蒙C、林德布鲁姆D、泰勒4.以下哪个模型是林德布鲁姆提出的?(C)A、垃圾箱模式B、拍脑袋模式C、渐进模式D、公共选择理论5.美国政治学家古德诺的主要观点是?(B)A、管理科学B、政治-行政二分C、三权分立D、参与式民主 ,即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6.罗尔斯提出的“无知之幕”表达了什么含义?(C)A、人生而是不具有知识的,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B、人看到的并非是是事实的全部,因此需要“哲学王”C、处在“无知之幕”后的人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社会阶层,因此需要广泛的公平D、统治者采取愚民政策,强调对民众启蒙的重要性7.电影《美丽心灵》是关于以下哪位的传记?(D)A、乔治·布什B、约翰·洛克C、福山D、约翰·纳什8.卡尔·波兰尼的“双重运动”理论概括了以下哪一组关系的张力?(A)A、市场-社会B、资本家-劳动者C、经济基础-上层建筑D、自由-秩序9.厄威克认为,管理过程由哪三个环节组成(B)A、计划,行动,评估B、计划,组织,控制C、资金,技术,管理D、目标,方案,结果10.以下哪一部是马基雅维利的著作?(C)A、论法的精神B、资本论C、君主论D、小王子11.以下哪种是大卫·休谟的观点?(B)A、君权神授B、不可知论C、无知之幕D、三权分立12.柏拉图认为,人的德性天然具有差异,那么德性的层次依次是什么?(B)A、正义,节制,勇敢B、听说读写的能力,领导力,哲学王C、参与劳动,参与演说,参与政治D、善良,勤俭,正义13.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顺序是?(A)A、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我实现B、生理需求、归属需求、安全需求、自我实现C、自我实现、生理需求、归属需求、安全需求D、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归属需求、自我实现14.我国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B)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正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C、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D、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综合性、可持续性15.孙中山倡导的“五权分立”是哪几项?(A)A、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B、立法、司法、行政、建议、善后C、计划、决策、执行、评估、改进D、财政、人事、考试、监督、计划16.以下哪位思想家是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C)A、亚当·斯密B、李嘉图C、边沁D、马基雅维利17.“理性”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哪里?(A)A、古希腊B、古罗马C、近代启蒙思想D、网络用语18.以下哪个词语是卡尔·波兰尼提出的?(D)A、剩余价值B、驱逐C、效用D、双重运动19.认为“犯罪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而不是病态的社会现象”的思想家是?(B)A、韦伯B、迪尔凯姆C、涂尔干D、休谟20.以下哪些选项概括了马恩理论的主要内容?(ABCD)A、对资产阶级的认识B、对公有制的解释C、对无产阶级未来的展望D、对未来世界的期待2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的希腊城邦有以下哪几类人?(ABC)A、统治者B、护卫者C、平民D、奴隶22.以下哪些属于制定公共政策的步骤?(ABCD)A、前期动员B、议程设置C、政策执行D、评估和改进23.全景式政策视角包括哪些维度?(ABCD)A、政策目标维度B、满意度维度C、时间维度D、空间维度24.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提出的主张有哪些?(ABD)A、关税壁垒B、公共工程C、自由市场D、国家银行25.根据福山的思想,良性的政治秩序必须依赖于以下哪些因素的平衡?(BCD)A、产权制度B、国家C、法治D、民主负责制26.伏尔泰将法律分为哪几种?(AC)A、自然法B、习惯法C、制定法D、权威法27.以下哪些是马克斯·韦伯的作品?(AB)A、政治作为一种职业B、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C、国富论D、国富之道28.公共政策分析有哪些视角?(ABCD)A、政治分析B、经济分析C、历史分析D、心理分析29.根据福山的观点,人类历史上存在哪些状态?(ABD)A、自然状态B、战争状态C、稳定状态D、共同体状态以下说法是否正确:30.马克思不是自由主义者。
公共政策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期末复习1.什么是公共政策?P6定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P3A.从科学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B.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C.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2.公共政策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9A.导向功能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既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它告诉人们应该做哪些事和不该做哪些事。
B.管制功能为避免一些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不利因素出现,公共政策就要发挥对目标群体的约束和管制职能。
(1)积极性管制;(2)消极性管制。
C.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
D.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每一项具体政策都会涉及“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样一个问题,换句话讲,就是都要面临一个“政策使谁受益的问题”。
3.什么是公共利益?P19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它是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的精神需要4.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有何区别?P30物质性政策:将有形的资源和实质性的权利给予受益人,或将真正的不利条件强加给那些受相反影响的人。
象征性政策:对人们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物质性影响,它们并不交付表面似乎要交付的东西,也不分配有形的利益。
5.思想库有什么作用?P57生产思想、教育公众、汇集人才6.如何划分政策主体?P82以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进行划分7.官方决策者包括哪些机构?P83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构、行政执法机关、法院8.非官方参与者是谁?P86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9.大众传媒有什么特点?P88A.传媒是传播政府政策意图的有效工具B.传媒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C.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舵D.传媒是社会信息分配的中枢10.公民参与政策过程有哪些途径?P88一是以主权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的权力二是通过代仪形式,推选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间接行使个人的权力三是使用威胁手段,如参加请愿、示威、罢工、罢课等活动11.哪些环境因素会对公共政策构成影响?P92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社会变迁、国际环境12.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有何不同?P100具体模型主要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如示意沙盘、模型飞机、交通地图等。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由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的,会直接带给人们收益或不便,并分配相关收益或支付成本的政策类型。
程序性政策——只涉及怎样采取行动或由谁来采取行动,但其可能会有实质性结果的政策类型。
如利用程序性问题推动、推迟或阻止实质性的决定或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在西方,人们习惯于将政策主体尤其是政策制定者分为官方的主体和非官方的主体两大类,官方决策者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非官方参与者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
公共政策工具——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要确定采取何种手段、通过何种机制来执行政策,这种手段和机制就是公共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政策选择本身同等重要,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达成预期政策目标。
政策规划——政策规划是指在既定原则下寻求优化方案的一系列分析和抉择活动。
既需要决策者的积极参与,又需要政策分析人员的密切配合。
常被视为狭义的政策分析过程。
且政策规划主体既有单一型又有多元型。
听证制度——指权力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作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益的重大事项或者重大决定之前,充分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的制度。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指公共政策从制定到执行的整个过程都要合乎法律的要求,不能违背法律的意旨,即公共政策过程的合法性。
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就是指“在一个议案成为一项政策之后所发生的事情”。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复习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复习公共政策分析1.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的特点与公共秩序有关:政策把一系列行动划入到一个共同的框架之中;涉及到公共利益与公共问题:在不同利益取向中寻求解决方案依赖权威:权威为政策提供了合法性;意味着专业知识:政策的制定需要专家。
3.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有哪几种?a.制度( 政治学视角认为政策是政治输出的结构新制度主义:制度对行为的影响)b.利益(经济学视角从稀缺性的角度看待人类行为,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公共选择理论:集体决策与公共偏好)c.价值(哲学或伦理学视角相比经济收益而言,政策背后的价值与伦理问题更为重要)4.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有哪几种?a.政策描述与解释研究目的:描述和解释政策形成、制定、演变以政策为因变量,考察政策过程。
这类研究中,政治学家的作用更为突出。
他们致力于分析政策的由来,相应的聚焦于议程设置、方案选择过程中各方的博弈,以及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研究人员多集中于大学、研究机构等学术机构b.政策评估与预测研究目的:发现政策问题,减少政策失误,提高政策效率以政策为自变量,分析或测度政策结果。
在相关的研究中,经济学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将经济学中的理论与概念引入政策研究中,帮助决策者更好的设计和选择政策。
应用性研究,多集中于专业研究机构、社会调查机构、政府研究部门政策评估与预测(1)价值分析考虑的问题:因为什么?为了谁?应优先考虑什么?以思想、观念、价值作为分析的主要标准价值分析有助于讨论政策背后的观念层面(2)方案论证政策制定过程中,对可选政策方案具体内容的分析多学科应用政策方案可行性政策方案比较(3)绩效评估政策实施中,对政策效果的分析成本-收益分析:通过将政策的货币成本和总的货币收益量进行比较,提出政策建议。
(4)预测分析预测政策的未来效果5.什么是政策网络?政策网络是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
1. 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点
2.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和转型社会的特殊功能
3. 行动主体的定义和特性
4. 政策不同阶段的参与者
5. 具体行动主体有哪些
6. 价值取向在政策活动中的作用
7. 政策价值的特点
8. 价值辩论的意义
9. 政策工具的定义和实质
10. 政策工具的作用
11. 政策工具的类别
12. 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
13. 政策议程的含义
14. 政策议程的类型
15. 西方政策议程设立途径
16. 中国政策议程设立途径(王绍光:六种模式)
17. 政策规划的定义和实质
18. 政策规划的取向
19. 政策规划的步骤和原则
20. 政策决策的定义
21. 决策模型有哪些
22. 政策合法化的定义
23. 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
24.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25. 政策评估的定义
26. 政策评估的标准与方法
27. 公共政策分析的定义
28. 政策分析的意义
29. 政策分析框架
30. 政策问题构建过程
31. 政策问题的特征
32. 头脑风暴
33. 德尔菲法
34. 政策行动建议的定义
35. 政策行动建议的标准
36. 公共政策结构的定义
37. 政策创新的定义
38. 危机事件的定义、特点、类型、危害
39. 如何决策危机事件
1. 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点。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
Ch1.公共政策学●案例1-1(书P4-6)辨析是否属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功能(单选/简答P157)(1)引导功能:正向与负向(2)管制功能:对影响社会良性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管制与约束。
如《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为消极性管制,还有突出正激励原则的积极性管制。
(3)调控功能公共政策不仅需要指明人民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而且还需指明人民应该先做什么和后做什么。
Eg: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4)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分类(了解)1、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程序性政策只涉及采取行动和由谁来采取行动的问题。
2、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分配性政策一般只产生得利者,而没有明确的受损者;再分配性政策涉及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和权利的转移分配。
例如,累进收入税、养老退休金额度的重新分配),美国的“反贫困”计划。
3、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如广播、电视、煤炭、电力等特殊行业兼具自我管制政策的性质。
4、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最低工资标准、经济适用房政策、农民收入补贴政策等设立教师节、环境政策5、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国防是典型的涉公政策而垃圾收集、邮政服务、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也带有一些私人物品的特征。
Ch.2 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与公共政策系统●公共政策理论模型A**过程模型(P235):1.公共政策的阶段性2, 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B渐进模型:1. 林德布洛姆:公共政策是政府根据过去的经验对现行政策作出的局部调整。
2. 渐进模型有以下特点(P238):(1)政策具有承继性,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有政策的缺陷;(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C团体模型:公共政策是利益团体之间的平衡。
●公共政策的系统1.公共政策的主体直接主体: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领袖权威人物间接主体: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众/非执政党/思想库2.公共政策的客体公共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概念:权威当局认为所提出者属其权限范围内的事物,且有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必要者。
公共政策期末复习材料.doc
(3)特点:非正式性
•2.正式部门:
<1)政府
(2)市场
(3)第三部门(NGO、NPO、志愿组织)
五、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
•社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市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政府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第三部门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一〉社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1.社区的优势
(1)信息优势
Step3: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
Step4: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
九、公共政策分析要素
•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
十、公共政策分析原则
•系统原则:要注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预测原则:对未来做设想
•协调原则:协调各方利益
•民主原则:给公众以意思表达的空间
十一、公共政策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古代的政策研究
五、公共政策分析的内涵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共政策的研究,有两类基本的途径:
一种是关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研究关于政策过程的知识,称为政策过程理论;另一种是关注公共政策制定的内容,研究政策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称为公共 政策分析。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一\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 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
•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所制定的行为规范
(2)通过各种报酬方式来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激励,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3)通过对社会成员的需求进行评估保证资源配置效率
大学公共政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JG212013——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A.引导功能B.沟通功能C.调控功能D.管制功能答案:B2.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A.基础B.关键环节C.起点D.前提答案:C3.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是()?A.阶级性B.政治性C.权威性D.预见性答案:A4.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对象中,最难终结的是()?A.计划B.组织C.政策D.功能答案:D5.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是()?A.渐进性B.稳定性C.长期性D.突击性答案:A6.既是贯穿于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功能活动,又是迈向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的是()?A.政策监督B.政策控制C.政策评估D.政策执行答案:C7.“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A.替代式政策执行B.残缺式政策执行C.观望式政策执行D.照搬式政策执行答案:A8.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由什么的权力划分和配置决定()?A.政策执行机关B.公共权力机关C.统治阶级D.政党答案:B9.国家号召向“道德模范”学习属于()?A.实质性政策B.分配性政策C.象征性政策D.多目标政策答案:C10.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以德洛尔为代表的学者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如下哪种方法论作了全面批评()?A.渐进主义B.行为主义C.系统分析D.统计分析答案:B11.我国行政法规的发布形式是()?A.主席令B.总理令C.新闻报导D.部长令答案:B12.现代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A.执行者的配合B.监督者的效力C.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D.决策者的品格和智慧答案:C13.“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A.实事求是B.科学决策C.民主追求D.现代行政答案:B14.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答案:B15.下列不属于政策方案设计基本原则的是()?A.方案切实可行B.方案紧扣政策目标C.方案为多数人认可D.规划多重方案答案:C16.既是政府过程或政策过程的逻辑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循环的逻辑起点是()?A.计划B.反馈C.控制D.总结答案:B17.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的文件被认为是()?A.法规B.国家政令C.公文D.政策性文件答案:D18.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是()?A.谋求公共利益的实现B.公共目标的设定C.公共问题的提出D.公共政策的实施答案:A19.美国政府的政策效能主要取决于()?A.国会B.法院C.执政党D.总统答案:D20.基于中国经验的决策模型是()?A.精英模型B.政治系统模型C.上下来去模型D.机构-制度模型答案:C21.参与政策规划的主体通常是多元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政府B.执政党C.社会组织D.利益集团答案:A22.科学的第一品格是()?A.具体与抽象相一致B.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C.感性与理性相一致D.社会现实与理论创造相一致答案:B23.价值分析法属于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中的()?A.系统分析方法B.定性方法C.定量方法D.类别分析法答案:B24.集权制与分权制划分的依据是()?A.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B.行政领导体制C.经济体制属性D.国家结构属性答案:A25.在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之间出现“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等步调不一、协调困难主要是因为()?A.政策问题的复杂性B.执行者的利益驱使C.执行准备不充分D.监督机制不健全答案:C26.政策方案设计中的生命灵魂是()?A.方案的独立性B.方案的可行性C.方案的创新性D.方案的方向性答案:C27.“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差距”导致()?A.问题B.社会问题C.公共问题D.失望问题答案:B28.公共政策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类(按章节顺序)1、公共政策:是指公共权力机关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经由政治过程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方法、办法、条例等的总称。
2、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及其相关部门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3、公共利益: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或特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主体利益相一致的方面。
它不同于国家利益和集团(体)利益,也不同于社会利益和共同利益。
4、政策工具:是指被设定为旨在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法、技术、机制、行动、作为以及配置的人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手段。
5、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和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
6、政策议程: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等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将其纳入政策讨论,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7、公共政策制定:指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针对政策问题,依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拟订、评估、选择、决定政策方案的过程。
8、公共政策目标:指为解决公共政策问题而制定的政策方案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9、政策方案规划:指政策议程确立后,为实现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拟定和评估政策措施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10、政策方案抉择的合法化:指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进行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
11、公共政策执行:指政策主体(或机构)为实现政策目标,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将政策内容贯彻落实于政策对象的行动过程。
12、公共政策的监控:指对公共政策过程(制定、执行等)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纠偏的过程。
二、简答题(按章节顺序,或与论述题在类型区分上有所偏差)1、公共政策的本质——1)公共政策是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2)公共决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的目标或目的,政策主体尤其是执政党和政府总是试图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3)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互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4)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完整word版)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一:选择题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B )。
a.拉斯韦尔b.伊斯顿c.戴伊d.安德森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 )。
a.渐进主义模型b.理性主义模型c.规范最佳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D )。
a.功能取向b.过程取向c.结构取向d.目标取向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B )。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内在创始模型d.自发模型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D )。
a.合议制b.合议、三权分立制c.民主集中制d.合议、民主集中制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C )。
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c.确定政策目标d.择定政策方案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D )。
a.象征式政策执行b.残缺式政策执行c.替代式政策执行d.附加式政策执行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D )。
a.政策效率b.政策效益c.政策效能d.国应的充分性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C )。
a.阶段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c.反复性周期d.结构性周期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 C )。
a.学校b.工会c.行政机构d.妇联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C )。
a.脚本写作b.头脑风暴法c.博弃论d.个人判断法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B )。
a.政策评估b.政策制定、c.政策执行d.政策终结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C )。
a.利益表达b.利益综合c.政策制定d.政策执行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D )。
公共政策期末复习考点总结
公共政策期末复习总结●1.公共政策含义●戴维伊斯顿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用权威的分配●伍德罗威尔逊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有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托尔斯戴伊政府选择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
●2.公共政策形式●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直接形式●间接形式●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3.政治活动三种形式●权力与控制。
政治活动经常以一种秘密形式表现,而且通常需要武力做依据。
●讨价还价。
再难也靠命令是以控制的人们和团体之间通过讨价还价令一个双方都满意。
●博弈。
在非权利环境下使自己包括他人确保一种结果形成。
●4.分配性政策和非分配性政策●向特定群体或个体分配服务或利益的政策●管制功能●政府资金来支持●比如产业政策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支持,对符合条件人环境保护项目提供资助许多公共工程建立等。
●财富或权力的重新分配。
●难通过难制定难执行。
●比如通过所得税,累进税率,负所得税来进行财富转移。
●5.管制性政策和非管制性政策●管制(规制〕性政策管制性政策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加以限制经济性管制,如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管制。
社会性管制:如对产品安全方面的管制管制政策经常导致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从而引起冲突自我管制性政篥依靠被管制的群体主动进行自我内部控制比如一些特定的职业资格认证、行业自律。
不会使他人利益受损,好的管理却可能对内邮每个人都有好处●6.公共政策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房地产●分配功能●7.系统三大块●公共政策系统●由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及其与公共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三大●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公民(选民)。
●客体:社会问题(事)、社会成员(人)。
●公共政策环境:一定时期内,特定的社会背景条件●8.政策工具类型●三分法。
公共政策分析 期末复习 重点难点 总结 整理
公共政策分析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1、公共政策是随着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而产生的。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策科学、政策学或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51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学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2、公共政策学: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3、公共政策:指的则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4、公共政策学的内涵(一)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就是公共决策。
(二)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强调运用科学方法,强调实证研究,即强调研究发现具有逻辑一致性又强调其可检验性,是这门学科在方法论上的重要特征。
(三)这门学科在内容上具有跨学科性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征。
(四)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5、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三个: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
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
6、具体研究对象:第一:公共政策学研究的是组织的而非纯个人的决策行为。
所谓组织,就是由两个以上的人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形式编制起来的人群体系。
第二: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第三:在公共组织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第四:政府以外的公共组织。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1.公共政策基本功能导向功能;管制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2.公共政策特征政治性;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复杂性;合法性;权威性;普遍性;稳定性;3.政策执行基本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思想诱导手段);4.公共政策市场化工具民营化、用者付费、管制与放松管制、合同外包、内部市场、分权与权力下放、产权交易5.政策工具研究途径工具主义;过程主义;权变主义;建构主义;二、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有权威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社会资源进行的分配活动。
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况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的总称。
2.社会问题Jon&Harwin:“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态不理想或不可取,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
”毛泽东:“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矛盾。
”社会问题是指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或各种需加以解决的矛盾,由于现实状态与社会期望、理想之间存在差距,便产生了所谓的社会问题。
三、解答题1.公共政策的特征1.政治性:公共政策的制定就是政党和政府(政治组织)的政治行为。
公共政策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是源于政治动机的组织产物。
2.多样性:层次多样性,领域多样性,形式多样性,时间多样性,功能多样性。
3.层次性:高层次指导低层次政策,可操作性弱;低层次以高层次制定为依据,可操作性强。
4.阶段性:制定阶段→执行阶段→评估反馈阶段5.复杂性:主要指政策执行结果充满复杂性,既可能符合初衷,也可能好坏参半,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6.合法性:合法性是经历合法化过程的结果。
第一层面,合乎政治系统;第二层面,合乎民意。
7.权威性:以合法性为基础,表现为对针对对象包括利益受损者的强制性。
公共政策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历史时期下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或者选择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它具体地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行为。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的一种选择行为。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而作出的选择行为。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作出的一定的行为准则。
2、元政策是规范和引导政策过程中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行为的准则或指南。
它是所有政策的原则、基础和标准。
元政策在政策体系中属于最高层级的政策。
它影响着其他所有层级的政策范式。
3、基本政策也被视为基本国策,属于元政策之下在一定时期内所确立的大的纲领和重大的国家政策。
它是对某个领域和某个社会内容进行明确规定、长期稳定的国家政策,这种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不会出现重大的变化。
它的主要功能是针对当前国家出现的重要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重大选择确立几个基本措施,它帮助国家有重点地制定发展计划和纲要,选择发展道路。
4、分配性政策涉及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的特定人群——个人、团体、公司和社区。
有些分配性政策只向少数人提供利益。
一般来说,分配性政策设计使用公共资金来支持特定的团体、社区或产业。
那些寻求利益的人们并不相互直接竞争,这类利益并不意味着由任何特定团体支付,而是由公共财政承担。
即所有的纳税人支付。
因此,分配性政策一般只产生得利者,而没有明确的受损者。
5、规制性政策利用政府的权威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管制和约束。
这种政策实际上是对部分人的行为进行规制,其对象主要是有限的少数。
规定少数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多数的利益,保护公共利益的安全和发展。
它主要发挥消极的控制和保护功能。
6、再分配性政策是政府有计划的积极行动。
涉及在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财产和权利的转移性分配。
再分配性政策的通常模式是资源从有产者流向无产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分析1.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的特点与公共秩序有关:政策把一系列行动划入到一个共同的框架之中;涉及到公共利益与公共问题:在不同利益取向中寻求解决方案依赖权威:权威为政策提供了合法性;意味着专业知识:政策的制定需要专家。
3.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有哪几种?a.制度(政治学视角认为政策是政治输出的结构新制度主义:制度对行为的影响)b.利益(经济学视角从稀缺性的角度看待人类行为,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公共选择理论:集体决策与公共偏好)c.价值(哲学或伦理学视角相比经济收益而言,政策背后的价值与伦理问题更为重要)4.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有哪几种?a.政策描述与解释研究目的:描述和解释政策形成、制定、演变以政策为因变量,考察政策过程。
这类研究中,政治学家的作用更为突出。
他们致力于分析政策的由来,相应的聚焦于议程设置、方案选择过程中各方的博弈,以及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研究人员多集中于大学、研究机构等学术机构b.政策评估与预测研究目的:发现政策问题,减少政策失误,提高政策效率以政策为自变量,分析或测度政策结果。
在相关的研究中,经济学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将经济学中的理论与概念引入政策研究中,帮助决策者更好的设计和选择政策。
应用性研究,多集中于专业研究机构、社会调查机构、政府研究部门政策评估与预测(1)价值分析考虑的问题:因为什么?为了谁?应优先考虑什么?以思想、观念、价值作为分析的主要标准价值分析有助于讨论政策背后的观念层面(2)方案论证政策制定过程中,对可选政策方案具体内容的分析多学科应用政策方案可行性政策方案比较(3)绩效评估政策实施中,对政策效果的分析成本-收益分析:通过将政策的货币成本和总的货币收益量进行比较,提出政策建议。
(4)预测分析预测政策的未来效果5.什么是政策网络?政策网络是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
这些行为者相互依赖,而政策就是从它们的互动中产生出来的。
6.政策网络的特征是什么?由多元主体组成(如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第三部门等众多行动者。
)互相依赖的行动者(这种依赖性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依赖,二是利益诉求,三是政策合法化的需求。
)复杂的关系联结(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表现出结构关系或人际关系特征。
)7.请以政策网络理论分析中国公共政策实例。
8.什么是政策问题?什么是政策议程?政策问题: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政策议程: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得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
9.西方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的理论模型有哪几种?1、外在创始型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公民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对政策诉求进行解释和说明)和扩散(通过一定方式把政策诉求传递给相关群体),首先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议程。
2、政治动员型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导人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
一般情况下,政治领导人的政策意向往往能够成为政府的最终决策。
建立相应的政策议程,主要是为了寻求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以便更好地贯彻和实施这项政策。
政治动员型以政府议程为基点,以公众议程为对象,其目标在于政策方案的顺利执行。
3、内在创始型政府系统内部的人员或部门为解决纯粹的内部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向问题扩散的对象仅限于“体制内”的相关团体和个人。
在该模型下,仅限于政府内部的组织或接近于决策者的团体才能提出政策问题;该模型企图排除普通公众参与的可能性,此类问题的确认远离公众议程,普通公众便没有参与的机会和希望;问题最多会扩散到一些认同性团体,以争取更多力量的支持,向决策者施加足够的压力,促使决策者将此类问题列入正式议程。
10.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的模式有哪几种?a.关门模式这是最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
在这种模式里,只有政策议程,没有公共议程;议程的提出者是决策者自身,他们在决定议事日程时没有、或者认为没有必要争取大众的支持。
在传统社会里,当一般老百姓没有什么政治参与意识时,这是议程设置的主要模式。
在当代中国,这种议程设置模式也没有完全消失。
b.动员模式与关门模式一样,动员模式里的议程也是由决策者提出的;与关门模式不同的是,在动员模式里,定下一项议程后,决策者千方百计设法引起民众对该议程的兴趣、争取他们对该议程的支持,是一个先有政策议程、后有公共议程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议程设置方面采取动员模式的频率大大降低了,但并没有完全放弃。
c.内参模式在内参模式里,议程不是由决策者提出的,而是由接近权力核心的政府智囊们提出的。
形形色色的智囊们通过各种正规和不正规的管道向决策者提出建议,希望自己的建议能被列入决策的正式议程。
他们往往不会努力争取民众的支持,因为他们更看重决策者的赏识;他们有时甚至不希望所讨论的问题变成公共议程,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议案可能会招致民众的反对,最终导致决策者的否决。
在这个模式里没有民众与决策者的互动,只有智囊们与决策者的互动。
d.借力模式在内参模式中,政府智囊们只关心自己的建议是否会得到决策者的青睐。
借力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智囊们决定将自己的建议公之于众,希望借助舆论的压力,扫除决策者接受自己建议的障碍。
e.上书模式这里的“上书”是给各级决策者写信,提出政策建议,不包括为个人或小群体利益申述之类的行为。
上书模式与内参模式十分相似,都是有人向决策者提出建言,不同之处在于建言人的身份。
在内参模式里,建言人是政府的智囊或智囊机构;在上书模式里,建言人不是专职的政府智囊。
不过,建言人也未必是一介平民,他们往往是具有知识优势、社会地位的人。
只有这种人才拥有某种“话语权”,才了解上书的管道,提出的建议才可能被重视。
f.外压模式与上述模式一样,在外压模式里,议程变化的动力来自政府架构之外。
它与上书模式不同之处不在于“外”,而在于“压”。
在上书模式里,议程的提出者希望通过给决策者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议程设置;在外压模式里,议程的提出者虽然不排除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但他们更注重诉诸舆论、争取民意,目的是对决策者形成足够的压力,迫使他们改变旧议程、接受新议程。
总结在今日中国,六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依然同时并存。
在议程设置过程中,随着专家、传媒、利益相关群体和民间大众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关门模式”和“动员模式”逐渐式微,“内参模式”成为常态,“上书模式”和“借力模式”时有所闻,“外压模式”频繁出现。
议程设置已经变得日益“科学化”和“民主化”了。
11.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论证评估方案抉择政策方案12.什么是政策目标?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索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公共政策基本目标的价值取向包括:公平、效率、自由、安全13.谈谈你对中国政策规划的认识。
中国政策规划的步骤领导人与领导小组:明确总体思路建立起草小组调研:撰写前就进行实地调研初步方案:写作初稿征求意见:党内外征求意见修改审议正式发布中国政策规划的特点利益平衡多于意识形态争端;回应性提升;专业性增强;行政吸纳;治理导向式的政策规划14.什么是政策合法化?经过政策规划以后,就拿出政策方案(草案),这个政策方案一般须经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转变为正式的政策而具有合法性,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和遵循。
这种使政策方案成为正式决策的过程即政策合法化过程。
15.什么是决策过程?广义“决策过程”:将决策过程理解为整个政策过程,包括了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狭义“决策过程”:把决策过程理解为从政策议程建立到政策输出的形成过程,包括政策议程设定、政策方案规划和政策合法化16.什么是政策试验?政策试验,指的是凡属影响持久、深入、广泛的大型公共政策,在可能的情况下,要选择若干局部范围(如单位、部门、地区)先试先行,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形成整体性政策或者再全面铺开实施政策这样一套做法。
17.中国政策试验的类型有哪几种?a.试验性法规(为政策试行而制定的暂行法规)为验证某项政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并取得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而在一定时期内为试行某项政策而制定的暂时性法规和规章。
具体表现为:标题中包含“暂行”、“试行”、“试验区”或“试点”字样的法规。
这些“准法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试验后,国家立法机构对其修改和完善,最终才形成正式的法律条文。
b.“试点”(特定政策领域内的示范和试点项目)“试点”是中国政府在正式出台新政策或新法规前,筹备、测试和调整新政策和新法规时所采用的一种特殊工作方法,这种工作方法也被称为“由点到面”。
与颁布试行法规相比,“试点”工作方法运用更为广泛。
“试点”工作是指就某一政治或经济领域,在有限的试点单位内尝试新政策或新制度。
c.“试验区”(被赋予充分自主权的地方行政区)试验区则是一个地域型的行政规划单位,它由中央政府批准,被赋予广泛的政策自主权,比如为推进经济管理现代化或促进外商投资而制定或尝试新政策。
具体表现为各种样式的特区、新区、开发开放区、专门性试验区以及综合性试验区等。
18.以试验为基础的政策制定循环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1、地方试验最常见的是由政府内部提出试验倡议大多数政策试验最先是由基层干部为解决本辖区内的棘手问题而发起的,同时也是受到仕途升迁和物质利益的驱动。
基层干部会向上一级相关领导寻求私下对试验的支持。
2、上级支持与肯定试点基层试点的结果和做法在得到上级的肯定并被树为典型后,最高决策层中试点的拥护者和他们的部下就会启动议程,来扩大对新政策的支持力度。
如果地方试点收效良好,同时政策创新能带来的好处的信息在决策层内部顺利传递,如果其他的高层决策者也支持新政策,指导大规模“试点”的全国性方针就会成文。
3、塑造典型与试点推广被筛选出来的正式“试点”经中央政府批准后试行新政策。
决策者对“试点”成功的做法进行筛选鉴别,并拿到内部或公开进行讨论。
如果有好几个主要的决策者都支持某个“试点”的“典型经验”,并同意以“由点到面”,新一轮以“典型经验”为基础的“试点”就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开来。
4、制定政策与新的试点中央决策者就下令起草正式的政府规章和法律,并对起草小组给予详细的指示。
之后国家各部委对草案进行审阅和协商。
通过新政策或新法规并不意味着政策制定过程就结束了,因为接下来对于新政策的阐释和执行又会立刻引发下一轮的试验。
吸纳-扩散进行“政策试验”的目的不在于试验本身,关键是要将从实验中得来的成果应用到更大乃至全国性的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