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政策监控的分类
1过程的不同阶段,分为政策制定监控、政策执行监控、政策评估监控和政策终结监控。
2时态分布,分为事前监控、事中监控、事后监控。
3层次,分为自我监控、逐级监控和越级监控
4内容,分为目标监控和关键点监控。
5主体分为立法机关的政策监控、行政机关的政策监控、司法机关的政策监控、政党系统的政策监控、利益集团的政策监控、公众和社会舆论的政策监控。
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1)提出议案2)审议议案3)表决和通过议案4)公布政策。
我国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1)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2)领导决策会议决定。
(3)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
政策立法的主体有两类一是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二是享有委托立法权的行政机关。
政策法律化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立法必要的政策。2、成熟、稳定的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于政府及其有关政策部门职权范围内。5、形成明显的政策需要。
政策问题确认的过程1、问题察觉。2、问题描述。3、问题分析。4、问题界定。
公共政策议程的含义:指将政策问题提上公共部门的议事日程,公共部门正式决定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决定如何制定有效政策加以解决的过程。
公共政策议程的类型1、系统议程:三个条件:(一)该问题必须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便受到广泛注意,至少必须为公众所感知。(二)大多数人都认为有采取行动的必要。(三)公众普遍认为,这个问题是某政府机关权限范围内的事物,而且应当给予适当的关注。
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主体在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中,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政策控制的分类1、性质,分为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2、控制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分为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自考公共政策汇总复习资料

自考公共政策汇总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与发展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内容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

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

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

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

5)“不惠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

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2、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1)他谴责一切封建关系,既对重商主义进行了严峻的批判,又克服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偏见,力图证明刚刚诞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合理性,证明只有分工进一步发展才能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反对一切阻碍经济自由的政策和学说,并提出了一套理论和经济政策。

2)他有关政策与市场关系的理论对整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一种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

经济自由是它的基本观念。

3)在研究方法上,他以经济人的利已心这一假设作为立论的基础。

3、克劳塞维茨的贡献:1)他提出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认为应当把战争或战争中的各个战局看成一条完全由相互衔接的一系列战斗所组成的锁链,并把每一个战斗都看成这条锁链中的一个环节。

他认为要取得相对的优势,即在决定性地点上巧妙地集中优势兵力,就往往必须准确地选定决定性地点并使自己的军队一开始就有正确的方向,就必须有决心为了主要的东西而不惜牺牲次要的东西。

这样,他就正确地设定了战略、策略和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研究中“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他将战略要素区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

3)他强调战略决策须依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部情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予以修正和完善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4、马克思的贡献:1)他的全部理论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与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规定了根本的政策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为社会主义国家各个发展阶段的元政策和各项基本政策,甚至为各个领域的部门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定义(dìngyì):公共政策,就是政府这样(zhèyàng)的权威机构运用其职能来规范与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为,以及有效地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等价值目标的方案或决定。

公共政策的特征(tèzhēng)1、阶级性和政治性2、价值(jiàzhí)标准与价值选择性3、规范性与指导性4、稳定性与灵活性公共政策的功能(gōngnéng)1、导向功能,引导人们行为或事物朝着政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2、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3、分配功能(利益分配)公共政策的分类(一)影响不同,划分:1、分配性政策2、调节性政策(二)空间层次不同,划分:1、总政策2、基本政策3、具体政策(三)社会生活领域不同,划分:1、政治政策2、经济政策3、社会政策4、文化政策公共政策分析包含内容:1确认公共政策问题第2确定公共政策的目标。

3公共政策方案的拟定与选择。

4公共政策的推行与实施。

公共政策分析定义为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二、公共政策分析要素1、政策问题2、政策目标3、政策方案4、政策资源5、政策评价标准6、政策效果7、政策环境8、政策信息公共政策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

一、官方政策主体1、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

2、行政机关3、司法机关司法机关传统上被认为只是一个检察、审判的机构,但它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执政党非官方的政策主体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包括利益集团、非执政党、大众传媒、思想库、公民等。

二、非官方政策主体1、利益集团2、非执政党3、大众传媒4、思想库5、公民或选民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两个方面。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定义的四个要点P4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所制定的行为规范;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要对自身管理制定准则。

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定义P5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决定的输出,它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分配的内容是价值;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分配的行为和结果具有权威性。

公共政策的本质P6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更好的维护好、落实好国家意志,而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并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手段、方法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的特征P111.阶级性。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行为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与阶级性。

2.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

解决的问题总是与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3.超前性。

公共政策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和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

4.层次性。

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规格。

5.多样性。

政府管理范围较为广泛,政策内容也极其繁杂。

6.合法性。

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具有一定法律性质。

公共政策的功能P141.导向功能:为了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2.调控功能: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进行调和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分配功能:在通常情况下公共政策容易把价值或利益分配给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及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第二章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社会问题的四种解决途径P42(一)作为非正式部门的社区1.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2.社区的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二)三个正式部门(1)政府(2)市场(3)第三部门四种途径的优劣势P43-55一、社区途径的优劣势(一)优势1.信息优势收集信息的成本较低2.参与度高社区成员在参与本社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参与度3.回应性好4.对财政资金依赖较少(二)劣势1.社区的范围一般不大,人口相对较少。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第一讲公共政策、政策科学、政策周期一、为什么研究公共政策随着科技和交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相互依存,流动性越来越大,我们需要对公共政策问题有更多的认识。

我们可以在国家、省市、地方和社区层面都发现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如今日益重要,原因如下:1、从科学角度看,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制定更好的政策,从而达致好的政府”。

“良2、从政治角度看,公共政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哪个地方的政府能有效地减缓公共政策问题,那个政客/议员真正代表公共利益。

3、从实际的角度看,一个人理解了公共政策过程就可以知道如何去影响公共政策。

二、什么是政策,政策有什么属性政策可以用来指一种明显的取向/倾向(“我们实行政务公开政策”)政策可以用来标识一种正常行为(“公司的政策是尽可能从本地供应商购买”) 政策可以用来指一种具体的承诺(“一项政策决定指出模拟传输将在2010年前被数码传送取代”)政策可以用来指价值观的陈述(“诚实是最好的政策”)政策的属性是:秩序、权威和知识。

首先,政策与秩序相关。

政策意味着制度/秩序和和谐其次,政策建基于权威。

政策意味着它的到了某位有权威的决策者的认可。

第三,政策意味着知识。

政策并不存在于真空,而是与某一认可的实践领域相关,这就意味着知识。

政策知识可以细分成不同的功能领域,如教育政策、交通政策等。

三、什么是公共政策、盖?彼得斯 (1999),“简而言之,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活动的总和,不管是政府直接进行的还是通过代理人进行的,这些活动都对老百姓的生活有影响。

”综观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公共政策的某些属性1、政策是以“公众”的名义制定的2、政策通常是由政府制定或发起的3、政策是由公共或私人主体来解释和执行的4、政策是政府所打算做的东西5、政策也可能是政府所不想做的东西6、很难在公共政策的精确定义上形成共识。

7、公共政策制定是众人之事,因为它对人和利益的影响比私人决定大的多。

8、公共政策非常重要,虽然有时它极富争议性和令人沮丧。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完整版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完整版

一、概念: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逻辑过程至少包含了三个要点,即欲达到的目标或目的、为达成目标而作的宣示或拟采取的行动,以及由政策声明所引发的权威者的实际的政策行动。

【它以现实、合理、有效、可行的政策为追求目标,通过诸如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规律与个别情况、必然与偶然、实际与加沙、理念与创造力、想象与可行性、战略与策略等一系列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有选择的应用,并通过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来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政策规范,以解决那些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生存和人类社会未来的公共政策问题。

】2、元政策: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

3、基本政策:是用以指导方面政策的主导性政策。

一般反映在占社会主导力量的社会群体的政治信仰和社会价值观。

(1)在层次上,制定和发布政策机关的规格或级别(2)在范围上,政策的适用面是否广泛。

(3)在时间长度上,政策是否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4)在权威性上,政策是否构成相关政策的依据。

4、方面政策:方面政策亦称为部门政策或具体政策,主要指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的政策规定。

5、社会政治法权主体(政党、利益集团、个体公民):是指那些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并且法律对他们的合法参与提供保护,但由于地位的限制,他们自己并不拥有合法的权力去做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的社会行为主体。

6、社会非法权主体(秘密利益集团、新闻媒体):是指那些其宗旨不在于参与制定公共政策,却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和强有力地影响公共政策的社会行为主体。

7、国家公共法权主体(执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是指居于法律规定的法权地位、获得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以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和职位(个人)。

通常,他们被称之为官方的决策者。

8、系统议程:又称为公众议程,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系统成员普遍认为值得公众注意,同时又与现存政府的法定职权内的事务直接相关的一切问题。

9、政府议程:又称为正式议程,是指那些引起了政府官员的深切关注并在政府议程过程中被提起的政策问题。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一卷一、单项选择题BDCDA BCBCC DBDAC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A威廉·詹金斯 B戴维·伊斯顿 C托马斯·戴伊 D保罗·萨巴蒂尔2.下列不属于政策行动建议的要素的是()A政策价值 B行动规划 C行动结果 D政策环境3.强调被评估者评估能力的培养,使被评估者产生不断改善和自觉的效果()A回应性评估模式 B焦点效用模式 C授权评估模式 D自我评估模式4.政策问题建构方法中最具有综合性的方法是()A综摄法 B头脑风暴法 C多角度分析法 D假设分析法5.下列不属于利益集团要素的是()A拥有共同价值或信念 B拥有共同利益 C组织在一起 D向决策者提出要求或施加影响6.下列不属于政策客体的是()A政策问题及其情境 B政策环境 C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D目标群体及其行为7.下列前景预测方法中不是基于演绎逻辑的方法是()A因果模型 B回归分析 C交叉影响分析 D理论图形化8.政策利益相关者之间具有低度合作的可能性,政策利益相关者对于政策制定主体能够高度配合的目标群体是()A支持型目标群体 B边际型目标群体 C混合型目标群体 D反对型目标群体9.下列不属于界定思想库的必要条件或属性的是()A观点是否中立 B状态是否稳定 C是否为营利性组织 D是否以影响或改进政策为目标10.现代政策科学的创立者是()A德洛尔 B林德布洛姆 C拉斯韦尔 D萨巴蒂尔11.从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始问题建构分析方法是()A边界分析 B层次分析 C头脑风暴 D假设分析12.问题搜索的对象是()A实质问题 B元问题 C正规问题 D问题情境13.目标群体行为的多样性属于影响政策执行的哪一类因素()A政策的规制能力 B政策以外的因素 C政策自身的因素 D政策问题的可处理性14.检测目标与行为表现一致性的评估模式是()A目标导向模式 B决策导向模式 C目标中立模式 D授权评估模式15.政策子系统复杂程度较高且对决策者的限制约束条件较少的决策类型是()A理性探求型 B渐进调整型 C最优化型 D满意型二、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价值:在公共政策活动中指导人们行动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陈庆主编(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分析:是指依照政策方案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多种效果与相关规则,在各种已知备选方案中确定一个最好的政策方案的过程。

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3.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各方在掌握对市场交易具有重要性的信息的量和质上出现了差异。

4.阿罗不可能定理:加总个体意见的方式并非只有多数票原则一种。

这样,我们就需要在各种方式之间进行选择,而选择又必然涉及到标准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提出了一套基本上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标准,然后证明了:同时满足这些标准的加总方式是不存在的。

5.市场失灵:市场尽管有着许多其他途径不可以比拟的优势,但市场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解决途径也存在本质性的缺陷。

这些缺陷的发生基本上来源于这样一种事实,即:与现实世界中所有事物一样,市场本身也不是完美的。

在市场不完美的情况下,市场保证经济效率的上述优势也就或多或少地要打一些折扣。

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不完美市场造成效率损失的可能性,市场在促进另一个价值标准----公平----的实现方面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6.政府失灵:与市场途径类似,政府本身也存在一些潜在的缺陷。

这些缺陷的影响可能使得政府不能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完成其使命,而是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通常,我们将这些缺陷的发生统称为政府失灵。

7.志愿失灵:对于第三部门作为解决社会问题途径的缺陷,萨拉蒙从第三部门作为一个志愿部门的角度将其总结为“志愿失灵”志愿失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与政府途径相比,单纯依靠第三部门一般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

②与政府途径不同,第三部门中所提供的志愿性服务在分布上可能具有不平衡性③第三部门中志愿组织很可能会受到其捐助者过多的影响,从而将违背民主原则的家长制作风带入其服务过程中。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

公共政策分析1.公共政策含义及本质(简答)含义:就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特定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本质:公共政策的本质是阶级意志、利益的集中体现或表达,是管理国家的工具1)政策集中反映或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是执政党、国家或政府进行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或手段2)政策作为执政党、国家或政府的公共管理的工具或手段,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3)政策作为分配或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2.公共政策功能:分配功能;制约功能;导向功能;管理性功能;象征性功能;调控功能3.政策分析的学科性质(多选)1)政策分析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性的学科2)政策分析既是方法论、又是艺术3)政策分析涉及的是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即整个政策过程4)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性的,而且是规范的4.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的不同(辨析)公共政策就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特定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公共政策分析是一个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它采用各种研究或论证方法,产生和转变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便帮助决策者或当事人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

政策分析所涉及的是整个政策过程。

5.政策分析的局限性1)政府权力的限制2)问题认识上的分歧3)人文研究的设计限制4)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5)社会问题的多样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科学知识的有限性6.政策与法律辨析(辨析)联系:1)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共同调整、控制和规范社会关系,作用是服务于国家管理和政治统治;2)政策可以转化为法律,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和具体化;3)重大政策常常用于指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同时法律又是保障政策执行的有力工具。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1.公共政策基本功能导向功能;管制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2.公共政策特征政治性;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复杂性;合法性;权威性;普遍性;稳定性;3.政策执行基本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思想诱导手段);4.公共政策市场化工具民营化、用者付费、管制与放松管制、合同外包、内部市场、分权与权力下放、产权交易5.政策工具研究途径工具主义;过程主义;权变主义;建构主义;二、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有权威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社会资源进行的分配活动。

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况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的总称。

2.社会问题Jon&Harwin:“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态不理想或不可取,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

”毛泽东:“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矛盾。

”社会问题是指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或各种需加以解决的矛盾,由于现实状态与社会期望、理想之间存在差距,便产生了所谓的社会问题。

三、解答题1.公共政策的特征1.政治性:公共政策的制定就是政党和政府(政治组织)的政治行为。

公共政策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是源于政治动机的组织产物。

2.多样性:层次多样性,领域多样性,形式多样性,时间多样性,功能多样性。

3.层次性:高层次指导低层次政策,可操作性弱;低层次以高层次制定为依据,可操作性强。

4.阶段性:制定阶段→执行阶段→评估反馈阶段5.复杂性:主要指政策执行结果充满复杂性,既可能符合初衷,也可能好坏参半,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6.合法性:合法性是经历合法化过程的结果。

第一层面,合乎政治系统;第二层面,合乎民意。

7.权威性:以合法性为基础,表现为对针对对象包括利益受损者的强制性。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
1. 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点
2.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和转型社会的特殊功能
3. 行动主体的定义和特性
4. 政策不同阶段的参与者
5. 具体行动主体有哪些
6. 价值取向在政策活动中的作用
7. 政策价值的特点
8. 价值辩论的意义
9. 政策工具的定义和实质
10. 政策工具的作用
11. 政策工具的类别
12. 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
13. 政策议程的含义
14. 政策议程的类型
15. 西方政策议程设立途径
16. 中国政策议程设立途径(王绍光:六种模式)
17. 政策规划的定义和实质
18. 政策规划的取向
19. 政策规划的步骤和原则
20. 政策决策的定义
21. 决策模型有哪些
22. 政策合法化的定义
23. 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
24.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25. 政策评估的定义
26. 政策评估的标准与方法
27. 公共政策分析的定义
28. 政策分析的意义
29. 政策分析框架
30. 政策问题构建过程
31. 政策问题的特征
32. 头脑风暴
33. 德尔菲法
34. 政策行动建议的定义
35. 政策行动建议的标准
36. 公共政策结构的定义
37. 政策创新的定义
38. 危机事件的定义、特点、类型、危害
39. 如何决策危机事件
1. 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点。

公共政策期末复习材料.doc

公共政策期末复习材料.doc
(2)空间意义上的概念。
(3)特点:非正式性
•2.正式部门:
<1)政府
(2)市场
(3)第三部门(NGO、NPO、志愿组织)
五、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
•社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市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政府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第三部门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一〉社区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1.社区的优势
(1)信息优势
Step3: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
Step4: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
九、公共政策分析要素
•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
十、公共政策分析原则
•系统原则:要注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预测原则:对未来做设想
•协调原则:协调各方利益
•民主原则:给公众以意思表达的空间
十一、公共政策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古代的政策研究
五、公共政策分析的内涵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共政策的研究,有两类基本的途径:
一种是关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研究关于政策过程的知识,称为政策过程理论;另一种是关注公共政策制定的内容,研究政策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称为公共 政策分析。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一\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 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
•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所制定的行为规范
(2)通过各种报酬方式来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激励,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3)通过对社会成员的需求进行评估保证资源配置效率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作者:————————————————————————————————日期:1公共政策分析的过程模型、团体模型、渐进模型(基本含义,优缺点)政策的过程模型也被称为政策生命周期模型,它试图通过阶段性的描述,对政策进行程式化的分析。

其核心是将公共政策看做是一种政治行为或政治行动,通过政治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对公共政策的政治行为进行阶段性或程序化研究。

评价现实中的政策过程要比理论模型复杂,但通过过程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现实政策。

然而,过程模型的构建是基于政策制定过程的变化必定引起政策内容的变化这一假设,实际上政策过程并非如此清晰,政治经济等其他因素对政策内容影响很大。

团体模型认为,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事政治的关键。

该模型把公共政策看作是利益集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以及彼此协商、预定和妥协的产物,即公共政策事团体利益之间的平衡。

评价团体模型不能描述和解释所有的政策现象和政策问题。

团体模型忽略了政府的主导地位,夸大了利益集团在政策互动中的作用。

而且,团体政治仅仅是民主社会公众参与政治的途径之一。

渐进模型把公共政策看做政府以往行为的延续。

由于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他们之间的制衡,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以往政府活动的延续,是政府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的局部性调整。

评价一方面,渐进模型认为政策的制定是根据过去的情况逐渐变迁的过程,进步虽小,却可以保持政策过程的稳定性,达到稳中求变的状态。

政治巨变影响政治稳定甚至造成社会动荡。

另一方面,虽然看起来比较保守,但可以积少成多,实际效果往往好于政治巨变。

局限性保守性,即只主张对原有政策地继承和调试而反对政策剧变。

2公共政策的概念、特征、功能概念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准则和行动计划。

特征1阶级性 2 公共性 3合法性 4 周期性功能 (一) 导向功能(行为导向、观念导向、资源导向)(二)调控功能ﻫ(三)分配功能(四)社会发展功能3 元政策在公共政策的层级体系中,原政策是最深层的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资料

第一讲公共政策、政策科学、政策周期一、为什么研究公共政策随着科技和交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相互依存,流动性越来越大,我们需要对公共政策问题有更多的认识。

我们可以在国家、省市、地方和社区层面都发现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如今日益重要,原因如下:1、从科学角度看,更好地理解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制定更好的政策,从而达致“良好的政府”。

2、从政治角度看,公共政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哪个地方的政府能有效地减缓公共政策问题,那个政客/议员真正代表公共利益。

3、从实际的角度看,一个人理解了公共政策过程就可以知道如何去影响公共政策。

二、什么是政策,政策有什么属性政策可以用来指一种明显的取向/倾向(“我们实行政务公开政策”)政策可以用来标识一种正常行为(“公司的政策是尽可能从本地供应商购买”)政策可以用来指一种具体的承诺(“一项政策决定指出模拟传输将在2010年前被数码传送取代”)政策可以用来指价值观的陈述(“诚实是最好的政策”)政策的属性是:秩序、权威和知识。

首先,政策与秩序相关。

政策意味着制度/秩序和和谐其次,政策建基于权威。

政策意味着它的到了某位有权威的决策者的认可。

第三,政策意味着知识。

政策并不存在于真空,而是与某一认可的实践领域相关,这就意味着知识。

政策知识可以细分成不同的功能领域,如教育政策、交通政策等。

三、什么是公共政策、盖·彼得斯(1999),“简而言之,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活动的总和,不管是政府直接进行的还是通过代理人进行的,这些活动都对老百姓的生活有影响。

”综观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公共政策的某些属性1、政策是以“公众”的名义制定的2、政策通常是由政府制定或发起的3、政策是由公共或私人主体来解释和执行的4、政策是政府所打算做的东西5、政策也可能是政府所不想做的东西6、很难在公共政策的精确定义上形成共识。

7、公共政策制定是众人之事,因为它对人和利益的影响比私人决定大的多。

8、公共政策非常重要,虽然有时它极富争议性和令人沮丧。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要点2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要点2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要点2第一章:导论注:斜黑体为最重要的,斜体为次之重要的,其他的为了解型的。

一、.1.政策的定义:广义: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计划性;现实性;确定性(实际要做的或是正在做的,不是打算做的)。

狭义: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

2.制度和政策的关系: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一般包括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约束两个部分。

时间的延展度目的:防止问题;解决问题制度是政策产生的场所,政策是制度的产物二者有交叉3.公共政策的含义: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物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4.公共政策的本质:第一,它是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而不是其它分配。

第二,它是基于多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而不是盲目的分配。

第三,它是通过综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而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式的分配。

第四,它是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而不是口头或纸上的利益分配。

二、1.公共政策的主要特征:阶级性、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导向功能:政策的导向功能是指政策引导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朝着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分配功能政策分配和调整利益关系主要采取两种形式:(1)一是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的政策,如社会分配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等;(2)二是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户籍制度、计划生育等政策)调控功能:政策的控制功能是指政策对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起到制约或促进作用。

实质是对社会利益矛盾的调节和控制(例如计划生育)象征功能:政策的象征功能是指政策仅具有符号意义,不产生实质性后果,主要发挥象征性作用(例如推广普通话)三.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政策内容和政策过程的分析,形式主要有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综合分析框架:公共问题的构建、公共方案的制定与通过、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四、拉斯韦尔对政策科学基本特征的描述(1)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2)建立在理性实证主义之上(3)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4)跨学科(5)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发展为研究对象评价:发现了政策科学的科学性、实证性,但有绝对化的倾向。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模拟考题一、单项选择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系统性)。

A.整体性B.超前性C.层次性D.系统性2、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

A.四B.五C.三D.二3、在任何决策过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

A.理智B.理性C.情感D.有限理性4、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是指(灵感思维)A.创造性思维B.直接思维C.灵感思维D.豁然开朗思维5、“系统分析”最早是由(兰德公司)提出并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B.兰德公司C.麦克纳马拉D.贝塔朗菲6、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样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B.惩罚性C.温和型D.权威性7、(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B.史密斯C.西蒙D.拉斯韦尔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A.个人不负责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D.集权者9、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B.对社会进行管理C.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D.塑造公共价值观10、在拟定公共政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排斥)。

A.补充B.协调C.一致D.排斥11、最早提出“政策科学”概念的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

A.史密斯B.西蒙C.拉斯韦尔D.伊斯顿12、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压力集团B.利益群体C.社会团体D.行政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时的失效。

A.正常状态B.特殊状态C.终结状态D.起始状态14、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所做出的判断。

A.方案B.效果C.结果D.结论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浴盆模型)。

A.对策模型B.互动模型C.浴盆模型D.系统模型1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陈庆主编(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分析:是指依照政策方案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多种效果与相关规则,在各种已知备选方案中确定一个最好的政策方案的过程。

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3.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各方在掌握对市场交易具有重要性的信息的量和质上出现了差异。

4.阿罗不可能定理:加总个体意见的方式并非只有多数票原则一种。

这样,我们就需要在各种方式之间进行选择,而选择又必然涉及到标准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提出了一套基本上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标准,然后证明了:同时满足这些标准的加总方式是不存在的。

5.市场失灵:市场尽管有着许多其他途径不可以比拟的优势,但市场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解决途径也存在本质性的缺陷。

这些缺陷的发生基本上来源于这样一种事实,即:与现实世界中所有事物一样,市场本身也不是完美的。

在市场不完美的情况下,市场保证经济效率的上述优势也就或多或少地要打一些折扣。

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不完美市场造成效率损失的可能性,市场在促进另一个价值标准----公平----的实现方面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6.政府失灵:与市场途径类似,政府本身也存在一些潜在的缺陷。

这些缺陷的影响可能使得政府不能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完成其使命,而是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通常,我们将这些缺陷的发生统称为政府失灵。

7.志愿失灵:对于第三部门作为解决社会问题途径的缺陷,萨拉蒙从第三部门作为一个志愿部门的角度将其总结为“志愿失灵”志愿失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与政府途径相比,单纯依靠第三部门一般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

②与政府途径不同,第三部门中所提供的志愿性服务在分布上可能具有不平衡性③第三部门中志愿组织很可能会受到其捐助者过多的影响,从而将违背民主原则的家长制作风带入其服务过程中。

8.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就是指那些或多或少具有如下面两个特征的物品(或服务)。

即:(a)个人很难拥有排他性的占有和支配该物品的权力。

(b)个体对该物品的消费一般并不或者很少会减少其他个体消费该物品(或服务)的可能性。

9.外部效应:指存在于市场之外因此不受市场机制调节的活动或影响。

10.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这些差距或偏差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

当社会中一些人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表现出焦虑和不满,或提出一定主张,采取一定行为时,就说明发生了社会问题。

11.公共政策客体:是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两个方面。

12.目标群体:就是那种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13.公共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

政策方案只有通过适当的政策工具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达到政策设计的理想状态。

它是连接目标和结果的桥梁,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行为的路径和机制。

14.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15.政策议程:社会公众要求政府采取行动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有一小部分被公共决策者所关注,那些被决策者选中或决策者感到必须对之采取行动的要求构成了政策议程。

16.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17.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18.无决策: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

对有些社会问题,决策者可能觉得没有制定政策予以解决的必要。

“无决策制定”是主张改变社会现行利益和特权分配的需求尚未提出以前,就加以抑制,或在这种需求尚未到达政策制定领域以前,就加以阻止的一种方法。

19.公共决策体制:是决定权力与责任在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活动程序。

20.公共政策合法化:经过评估论证最后抉择出的政策方案,并不能立即付诸实施,它需要按照一定程序给予审查,取得合法化的地位,才能使公共政策在全体社会具有约束力与权威性。

21.公共政策法律化: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位法律22.政策过程:广义上的公共政策过程,从政策问题的确认开始,一直到政策评估和政策终止为止。

狭义上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是指从确立政策目标到抉择政策方案的过程。

23.政策执行:公共政策经合法化过程后,一经采纳即进入政策执行阶段,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理想转化为政策现实,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效益的唯一途径。

24.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即以政策制定为中心的途径或政策制定者透视的途径。

这一研究途径强调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分立性,认为两者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并且假定,政策是由上层规划或制定的,然后,它们被翻译或具体化为各种指示,以便下层的行政官员执行。

25.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这种执行研究并非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研究政策执行,而是从政策执行运作阶段对于某一特定问题进行互动的多元行动者着手,分析他们如何影响政策目标,如何重新形成公共政策,焦点集中于多元行动者追求目标的策略。

26.内部评价:是由政策机构内部的评价者所完成的评价。

它可分为由操作人员自己实施的评价和由专职人员实施的评价。

27.外部评价:是由政策机构外的评价者所完成的评价。

它可分为受委托进行的评价和不受委托进行的评价两种类型。

28.前后对比法:是将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从中测度公共政策效果及价值的一种定量分析法,是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方法。

通过大量的参数对比,使人们对公共政策执行前后情况的变化一目了然。

29.公共政策评价:公共政策评价的着眼点应是政策效果。

简单地讲,公共政策评价就是对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

30.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而且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31.事实分析:事实,简单地说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事实分析,就是对社会的事物,事件,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度量与推理。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的,人们往往按照经验的方法,对客观现实进行一定因果关系的描述性研究。

32.价值分析: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客观规律,对不同主体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的认识结果,集中体现了政府的价值取向,价值分析就是决定某项政策的价值,提供评价性的价值信息33.规范分析:社会规范是指人们为实现其理想,根据特定的观念制定的,供一个社会群体诸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和标准,它限定人们在一定环境中应该如何行动。

规范研究的形式多种多样,政策规范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是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重要机制。

规范分析,同样离不开价值。

34.可行性分析:是对规范研究中所提出的方案进行考证,论述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是否具备了条件和能力。

因为规范分析中提出的“应该是什么”,仍是理性上的东西。

在政策分析中,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方面,表现在政治,技术及经济的可行性上35.决策树法:决策树是决策过程的一种有序的概率图解表示。

它能使多阶段决策清楚,有条件地进行,是分析决定方案优劣的十分有价值的基本工具。

36.特尔菲法:是采用函调调查,对所预测问题涉及到的有关领域分别提出问题,并将回答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匿名反馈给各个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加以综合,反馈。

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循环,而后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且可靠性也较大的意见。

37.回归分析:根据一组实测数据,去设想某种关系函数,以使得这一函数轨迹尽可能接近于已测数据。

这个构造出来的函数与实测值之间的差距应最小,这种函数被称为“回归函数”。

它反映了事件内部各因素的变化关系的发展趋势,即利用回归分析,预测对象y 与影响y 的因素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再依据自变量x 的未来值,来推断预测对象的相应值。

i x i y(二)简答题:1.试论述公共政策的本质:①“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与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经典语录可以说明这一问题)②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和分配的过程)③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增进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分配的基础是选择利益和整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

从社会利益中,由利益选择到利益整合,由利益分配到利益落实,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④增进社会利益(公共政策不仅要分配利益,更要增进全社会的利益)2.综合分析框架①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包括“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如何进入政策议程成为政策问题”等问题的提出)②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和通过(确定政策方案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优化政策方案)③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有效的政策实施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在政策实施中采取了哪些具体行动措施)④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政策实施效果和影响,由谁去评价,结果是什么)3.了解公共政策历史沿革(1)古代的政策研究(古代所产生的关于政策制定相关知识的发展相当多的是非科学的,人们重视的是政策效果,而不关心政策提出的过程.直到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期间,政策研究才有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到19世纪,不仅制定政策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而且研究方法也随之变化,判断是非的标准更多地看中是否与经验观察结果一致)(2)政策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H.D.拉斯韦尔提出的,它使得政策研究从此就建立在科学之上,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公众对社会问题给予的特别关注,进一步推动了政策科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伴随着许多学科的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许多专门研究政策的组织纷纷成立4.社会问题解决方式和优缺点社会问题的解决既可以通过政府这条途径,也可以通过市场,第三部门甚至在家庭邻里等社区范围内获得解决。

社区(非正式部门)的优点:①信息优势②激励充分③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④具有较好的回应性⑤对财政资金的依赖程度较小缺点:①社区中的范围一般不会太大,所能容纳的人口一般相对较少②社区的非正式性也成为其从社区之外获得资源的最大障碍政府(第一部门)的优点:①政府能有效克服“搭便车”现象的负面影响,使其行动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