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组二实验报告九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 实验报告
3设置TH-union+实验机工作方式:将6个拨动开关置于正确位置,实现“分立电路CPU的16位联机工作、使用微程序控制其并从内存读指令”的状态。
4在pc机上启动PECE16.EXE
5练习TH-union+实验机各条指令的使用,掌握其功能。
6编写汇编程序段,实现任务要求的功能。
三、实验结果
三、实验过程
这是一个完成整数排序功能的程序,要求首先输入5个参加排序的整数数值,接下来完成对这5个整数的排序操作,并输出最终的排序结果。
<1>在命令行提示符:下输入下面程序:
10 for i=1 to 5
20 input a(i)
30 next i
40 for i=1 to 4
50 for j=i+1 to 5
2.7实验机存储器使用和扩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计算机主存储器芯片的读写和控制方法,学习ROM存储器和RAM存储器的使用
2.熟悉计算机主存储器的组成方法,掌握存储器扩展技术.地址分配
二、实验环境介绍
1.扩展芯片连接
TH-union+教学实验计算机机箱上,供实验中进行存储器扩展空间的只有2个芯片插槽,可插入2片8K*8位的58C65芯片,进行EEPROM存储空间的扩展。
2.58C65芯片应用
58C65芯片是电可擦除可编程的ROM器件,它既可以通过专用的编程软件和设备向芯片写入相应内容,也可以通过写内存的指令,向芯片的指定单元写入数据。
三、实验步骤
用EEPROM芯片58C65扩展主存实验
(1)将扩展的AT58C65芯片插入标有“EXTROMH”和“EXTROML”的自锁紧插座,要注意芯片插入的方向。
杭电计组实验2-超前进位加法器设计实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实验2-超前进位加法器设计实验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
姓名:学号:同组姓名:学号:
实验位置(机号):
实验日期:指导教师:
二、结果
思考题:
(1)综合得到的电路图,它和想要设计的电路在引脚的输入输出方面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相比较内部的RTL图,实验实现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是我编写的实验代码并没有调用实验一的全加器设计。
(2)尝试编写8位超前进位加法器设计实验
module add_8 ( input [7:0]a, input [7:0]b, input cin, output [7:0] s, output co );
wire [7:0]c_tmp;
wire [7:0]g;
wire [7:0]p;。
计组实验报告(共10篇)
计组实验报告(共10篇)计组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一一、算术逻辑运算器1. 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①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器单元ALU(74LS181)的工作原理。
②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通道。
③验算由74LS181等组合逻辑电路组成的运输功能发生器运输功能。
④能够按给定数据,完成实验指定的算术/逻辑运算。
要求:完成实验接线和所有练习题操作。
实验前,要求做好实验预习,掌握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道和ALU 的特性,并熟悉本实验中所用的模拟开关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进行实验操作,仔细思考实验有关的内容,把自己想得不太明白的问题通过实验去理解清楚,争取得到最好的实验结果,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的。
实验完成后,要求每个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2. 实验方案:1.两片74LS181(每片4位)以并/串联形式构成字长为8为的运算器。
2.8为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输入双向三态门(74LS245)与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与两个8位寄存器(74LS273)DR1和DR2的输出端相连,DR1和DR2寄存器是用于保存参加运算的数据和运算的结果。
寄存器的输入端于数据总线相连。
3.8位数据D7~D0(在“INPUT DEVICE”中)用来产生参与运算的数据,并经过一个输出三态门(74LS245)与数据总线相连。
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与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上所内容。
4.S3、S2、S1、S0是运算选择控制端,由它们决定运算器执行哪一种运算(16种算术运算或16种逻辑运算)。
5.M是算术/逻辑运算选择,M=0时,执行算术运算,M=1时,执行逻辑运算。
6.Cn是算术运算的进位控制端,Cn=0(低电平),表示有进位,运算时相当于在最低位上加进位1,Cn=1(高电平),表示无进位。
逻辑运算与进位无关。
7.ALU-B是输出三态门的控制端,控制运算器的运算结果是否送到数据总线BUS上。
低电平有效。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模板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
实验序号:
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次上机实践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二、实验环境
本次实践所使用的平台。
三、实验内容
上机实践内容等。
四、原理及实验步骤
用框图或电路图说明实验原理,并说明实验步骤
五、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
详细记录程序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记录程序执行的结果。
六、总结
对上机实践结果进行分析,问题回答,上机的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计组实验报告9(1)
input clk_100MHZ, BTN;
input[3:0] select;
output[7:0] LED;
wire clk;
wire[31:0] M_R_Data;
wire[31:0] ALU_F;
reg[7:0] LED;
BTN_OK btn(
.clk_100MHz(clk_100MHZ),
begin
if (BTN_Down)
begin
cnt <= 22'b0;
BTN_Out <= 1'b1;
end
elsecnt <= cnt+1'b1;
if (cnt==22'h20000) BTN_20ms_1 <= BTN;
BTN_20ms_2 <= BTN_20ms_1;
if (BTN_Up) BTN_Out <= 1'b0;
begin
LED = 32'b0000_0000;
end
case(select)
4'b0000:
LED = ALU_F[7:0];
4'b0001:
LED = ALU_F[15:8];
4'b0010:
LED = ALU_F[23:16];
4'b0011:
LED = ALU_F[31:24];
4'b0100:
assign rt[4:0] = Inst_code[20:16];
assign rd[4:0] = Inst_code[15:11];
assign shamt[4:0] = Inst_code[10:6];
计算机实验报告总结范文
计算机实验报告总结范文实验名称:计算机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完成实验,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
2. 实验环境搭建:根据实验指导书中的步骤,搭建实验环境,包括安装和配置操作系统、编译器等。
3. 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指导书中的实验要求,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辅导老师的帮助,并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等重要信息。
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计算机原理和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1. 在实验环境搭建阶段,我成功安装和配置了操作系统,并能够正常使用编译器和相关软件工具。
2. 在实验操作中,我按照实验要求完成了各项任务,并成功解决了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网络配置实验时,遇到了网络连接失败的情况,经过分析和调试,最终成功配置了网络连接。
3. 在实验记录阶段,我认真记录了实验中的关键信息,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原理和操作系统的理解。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问题,但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我逐渐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本次实验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锻炼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总之,本次实验对我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实践和探索,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经验和能力将会对我产生重要的推动和帮助。
计组实验报告 (2)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 5 月19 日计算机学院学号:姓名教师评定实验题目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监控命令的用法;2、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3、学习简单的TEC-XP+教学实验系统汇编程序设计二、实验设备与器材:工作良好的PC机; 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
三、实验说明和原理:实验原理在于汇编语言能够直接控制底层硬件的状态,通过简单的汇编指令查看、显示、修改寄存器、存储器等硬件内容。
实验箱正如一集成的开发板,而我们正是通过基础的汇编语言对开发板进行使用和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运用汇编语言的知识,还需要结合数字逻辑中所学的关于存储器、触发器等基本器件的原理,通过串口通讯,实现程序的烧录,实验箱与PC端的通讯。
四、实验内容:1、学习联机使用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2、学习使用WINDOWS界面的串口通讯软件;3、使用监控程序的R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命令显示存储内容、E命令修改存储内容;4、使用A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命令反汇编输入的程序,用G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用T、P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情况。
五、实验步骤:1、准备一台串口工作良好的PC机器;2、将TEC-XP+放在实验台上,打开实验箱的盖子,确定电源处于断开状态;3、将黑色的电源线一段接220V交流电源,另一端插在TEC-XP+实验箱的电源插座里;4、取出通讯线,将通讯线的9芯插头接在TEC-XP+实验箱上的串口"COM1"或"COM2"上,另一端接到PC机的串口上;5、将TEC-XP+实验系统左下方的六个黑色的控制机器运行状态的开关置于正确的位置,再找个实验中开关应置为001100(连续、内存读指令、组合逻辑、联机、16位、MACH),6、控制开关的功能在开关上、下方有标识;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X"表示任意,其他实验相同;7、打开电源,船型开关盒5V电源指示灯亮;在PC机上运行PCEC16.EXE文件,根据连接的PC机的串口设置所用PC机的串口为"1"或"2",其他的设置一般不用改动,直接回车即可; (8)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RT"按键,六、思考题:思考题:若把IN 81,SHR R0,JRNC 2028三个语句换成4个MVRR R0,R0语句,该程序执行过程会出现什么现象?试分析并实际执行一次。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次实验报告材料
W为写命令,W为低电平时,是写操作。EMWR和CK经或门后的输出作为W的输入,因此只有当EMWR为低电平,并且时钟脉冲到来时,在时钟脉冲的下降沿,W为低电平,将数据写入存储器。
(2)写使能有效时是将数据写入到存储器中,而读使能有效时是将数据从存储器送出到数据总线上。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机器号:
学号:
E-mail:
指导教师:
总成绩:
分步成绩:
出勤:
实验表现
实验报告:
实验三运算器及移位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模块如何连接以及数据通路;
2、通过实际设置控制信号、给出ALU的输入端数据、观察运算结果,领会课堂教学中关于ALU的功能特性;
3、认识一种较新的设计实现ALU功能的方法——用CPLD实现运算器。
2、观察EM地址的来源,EM的地址什么时候由PC提供,什么时候由MAR提供;
答:控制信号不同会导致EM地址来源不同:PCOE为0,MAROE为1时,EM的地址由PC提供;PCOE为1,MAROE为0时,EM的地址由MAR提供。
3、存储器进行读操作时,如果将EMRD置为1,能读出原来的写入数据吗?读EM单元内容需要CLK跳变吗?
ALU原理图
移位器由3个8位寄存器组成,能实现直通、左移、右移。直通门D将运算器的结果不移位送总线,右移门R将运算器的结果右移一位送总线,左移门L将运算器的结果左移一位送总线。用控制信号CN决定运算器是否带进位移位。
三、实验内容
1、运算器实验
按照下表连线
连接
信号孔
接入
连接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和外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探究了这些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估。
1. 引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具体目标包括:-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和外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掌握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执行过程、数据传输过程等;- 学习使用性能评估工具,对计算机组成部分进行性能评估;-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
3. 实验设备和材料- 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实验软件: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软件;- 实验材料: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等。
4. 实验方法4.1 实验步骤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打开计算机并登录操作系统;2) 启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软件;3)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验任务;4)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观察结果;5) 关闭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软件;6) 关机并退出操作系统。
4.2 实验内容本实验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 CPU性能评估:通过实验软件模拟CPU的运行过程,使用性能评估工具记录CPU的运行时间、指令执行速度等关键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2) 存储器性能评估:通过实验软件模拟存储器的读写过程,使用性能评估工具记录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延迟等关键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3) 输入输出设备性能评估:通过实验软件模拟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过程,使用性能评估工具记录输入输出设备的响应时间、传输速度等关键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和组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具体包括:1、了解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2、熟悉计算机指令的执行流程和数据的传输方式。
3、掌握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4、培养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硬件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逻辑分析仪、示波器以及相关的实验软件和工具。
三、实验内容1、运算器实验进行了简单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如加法、减法、与、或等操作。
观察运算结果在寄存器中的存储和变化情况。
2、控制器实验模拟了指令的取指、译码和执行过程。
分析不同指令对计算机状态的影响。
3、存储系统实验研究了内存的读写操作和地址映射方式。
考察了缓存的工作原理和命中率的计算。
4、总线实验观察数据在总线上的传输过程和时序。
分析总线竞争和仲裁的机制。
四、实验步骤1、运算器实验步骤连接实验设备,将运算器模块与计算机主机相连。
打开实验软件,设置运算类型和操作数。
启动运算,通过逻辑分析仪观察运算过程中的信号变化。
记录运算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2、控制器实验步骤连接控制器模块到计算机。
输入指令序列,使用示波器监测控制信号的产生和变化。
分析指令执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状态转换。
3、存储系统实验步骤搭建存储系统实验电路。
进行内存读写操作,改变地址和数据,观察存储单元的内容变化。
分析缓存的替换策略和命中率的影响因素。
4、总线实验步骤连接总线模块,配置总线参数。
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观察总线的仲裁过程。
测量数据传输的时序和带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运算器实验结果加法、减法等运算结果准确,符合预期。
逻辑运算的结果也正确无误。
观察到在运算过程中,寄存器的值按照预定的规则进行更新。
分析:运算器的功能正常,能够准确执行各种运算操作,其内部的电路和逻辑设计合理。
2、控制器实验结果指令能够正确取指、译码和执行,控制信号的产生和时序符合指令的要求。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1
实验名称: 运算器组成的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加、减、乘、与的工作原理。 2、熟悉简单运算的数据传送通路。 3、验证实验台运算的 8 位加、减、与成几种指定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二 实验内容
图 6 示出了本实验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ALU 由 1 片 ispLSI1024 构成。四片 4 位 的二选一输入寄存器 74HC298 构成两个操作数寄存器 DR1 和 DR2,保存参与运算的数据。 DR1 接 ALU的 B数据输入端口,DR2 接 ALU的 A数据输入端口,ALU的输出在 ispLSI1024 内通过三态门发送到数据总线 DBUS7-DBUS0 上,进位信号 C 保存在 ispLSI1024 内的一 个 D 寄存器中。当实验台下部的 IR/DBUS 开关拔到 DBUS 位置时,8 个红色发光二极管 指示灯接在数据总线 DBUS 上,可显示运算结果或输入数据。另有一个指示灯 C 显示运 算进位信号状态。由 ispLSI1024 构成的 8 位运算器的运算类型由选择端 S2,S1,S0 选择, 功能如表 3 所示。
为了在实验中,每次只产生一组 T1,T2,T3,T4 脉冲,需将实验台上的 DP、DB、 DZ 开关进行正确设置。将 DP 开关置 1,将 DB,DZ 开关置 0,每按一次 QD 按钮,则顺 序产生 T1,T2,T3,T4 各一个单脉冲。本实验中采用单脉冲输出。
三 硬件电路设计图
四 实验过程
(1)按图 6 所示,正确连接运算器模块与实验台上的电平开关 K0-K15。由于运算 C 指示
1
1
DR1(01010101),DR2(10101010) 0 1 0
DBUS 10101010 11111111
班级-学号-姓名-计组第二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原组成原理实验名称运算器组成实验实验仪器
系别计算机
学号
班级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2016.10.24
成绩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算数、逻辑运算单元的工作原理。
(2)熟悉多通用寄存器结构的简单运算器。
(3)进一步熟悉掌握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及控制方法。
(4)按给定的各种操作流程完成运算。
二、实验电路
三、实验设备
数据通路板(B板)、控制信号板(A板)各一块。
四、实验内容
(填写六次操作的具体步骤、初始数值、结果数值)五、思考题(选做)。
计算机实验报告(优选2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优选2篇)第1篇:计算机实验报告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18日到X月10日二、实习地点中-*三、实习目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四、实习内容能对电脑交易和具体的电脑安装步骤进行了解,并查阅资料巩固自我缺漏的电脑经验。
能将具体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电脑交易的同时,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付诸实践。
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巧,比如安装系统,安装插线,识别型号,处理图形和flash等。
能够与别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交流,并且提供各种买卖信息以及电脑性能好坏的识别。
能够推销贩卖计算机,并且积累丰厚的社会交流经验和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实习体会职高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经过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
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
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三、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
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2范文
实验二一位全加器实验姓名:王雄学号:专业:数媒2班【实验环境】1. 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XP2. QuartusII、GW48-PK2或DE2-115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实验目的】1、熟悉原理图和VHDL语言的编写。
2、验证全加器功能。
【实验原理】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能完成两个二进制位的加法操作,考虑每种情况下的进位信号,完成8组数据的操作。
【实验步骤】1.1建立工程项目1.1.4 原理图设计新建项目后,就可以绘制原理图程序了。
下面以一位全加器如图1-12所示为例,讲解原理图的编辑输入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图1-12 一位全加器原理图(1)执行菜单“File”→“New…”,或在工具栏中单击图标,弹出如图1-13所示的“New”对话框。
在此对话框的“Design Files”项中选择“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在单击“OK”按钮,QuartusⅡ10.0的主窗口进入如图1-14所示的原理图工作环境界面。
图1-13 “New”对话框(2)在如图1-14所示的原理图工作环境界面中单击图标或在原理图编辑区的空白处双击鼠标或在原理图编辑区的空白处右键单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Insert”中的任意一个,弹出如图1-15所示的元件输入对话框,在“Name”栏中直接输入所需元件名或在“Libraries: ”的相关库中找到合适的元件,再单击“OK”按钮,然后在原理图编辑区中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将元件调入原理图编辑区中。
为了输入如图1-12所示的原理图,应分别调入and2、xor2、or3、input、output。
对于相同的器件,可通过复制来完成。
例如3个and2门,器操作方法是,调入一个and2门后,在该器件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Copy”命令将其复制,然后在合适的位置上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Paste”命令将其粘帖即可。
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怎么写
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怎么写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怎么写「篇一」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实验名称:Excel高级应用(二):教材订购情况分析实验目的:1、掌握Excel 20xx单元格数据的有效性设置2、进一步掌握数组公式的使用3、掌握条件格式设置4、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5、掌握sumif 函数的使用6、掌握if 函数和逻辑函数的嵌套使用7、掌握and函数的使用8、进一步掌握countif函数的使用9、进一步掌握多个函数的组合使用实验内容:题:教材订购情况分析教材订购情况表“教材订购情况分析.xlsx”操作要求:1、在Sheet5中的A1单元格中设置为只能录入5位数字或文本。
当录入位数错误时,提示错误原因,样式为“警告”,错误信息为“只能录入5位数字或文本”。
2、在Sheet5的B1单元格中输入分数1/3。
3、使用数组公式,对Sheet1中“教材订购情况表”的订购金额进行计算。
*将结果保存在该表的.“金额”列当中。
*计算方法为:金额=订数*单价。
4、使用统计函数,对Sheet1中“教材订购情况表”的结果按以下条件进行统计,并将结果保存在Sheet1中的相应位置。
要求:*统计出版社名称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书的种类数,并将结果保存在Sheet1中的L2单元格中;*统计订购数量大于110且小于850的书的种类数,并将结果保存在Sheet1中的L3单元格中。
5、使用函数,计算每个用户所订购图书所需支付的金额,并将结果保存在Sheet1中的“用户支付情况表”的“支付总额”列中。
6、使用函数,判断Sheet2中的年份是否为闰年,如果是,结果保存“闰年”;如果不是,则结果保存“平年”,并将结果保存在“是否为闰年”列中。
*闰年定义:年数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IF(OR(AND(MOD(A2,4)=0,MOD(A2,100)<>0),MOD(A2,400)=0),"闰年","平年")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怎么写「篇二」关于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怎么写1 .实验目的:1).学习和了解 TEC-20xx 十六位机监控命令的用法; 2).学习和了解TEC-20xx 十六位机的指令系统; 3).学习简单的 TEC-20xx 十六位机汇编程序设计;2.实验内容:1).使用监控程序的 R 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 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E 命令修改存储器内容;2).使用 A 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 命令反汇编刚输入的程序,用 G 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
计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6 年 6 月 8 日实验一、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系统监控命令的用法;2、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3、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系统汇编程序设计。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PC机三、实验内容:1.学习联机使用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2.学习使用WINDOWS界面的串口通讯软件。
3.使用监控程序的R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E命令修改存储器内容;4.使用A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命令反汇编刚输入的程序,用G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用T、P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情况;四、实验步骤:1、准备一台串口工作良好的PC机;2、将TEC-XP放在实验台上,打开实验箱的盖子,确定电源处于断开状态;3、将黑色电源线一端接220V交流电源,另一端插在TEC--XP试验箱电源插座上;4、取出通讯线,将通信线的9芯插头接在试验箱的串口“COM1”或“COM2”上,另一端接到PC机的串口上;5、将TEC-XP实验系统左下方的6个黑色控制器开关置为001100,,控制开关的功能在开关上、下方有标识;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x”表示任意,其他实验相同;6、打开电源,船形开关和5v电源指示灯亮。
7、在PC机上运行PCEC16.EXE文件,直接回车。
8、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t”按键在主机上显示:TEC—2000CRT MONITOR Version1.0April2001 Computer Architectur Lab,Tsinghua University Programmed by Jason He>五、实验结果:例一:例二:六、实验心得:学会了联机使用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教学实验系统监控命令的用法,了解了TEC-CP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试着做汇编程序设计,在尝试中发现汇编程序设计的方法,理解指令代码的意义及程序所能实现的功能,并对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增加了自己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九
姓名刘学号教师顾惠昌时间周三7-9 机位 23 报告成绩
实验名称:程序转移机制(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实现程序转移的硬件机制。
2. 掌握堆栈寄存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1.程序转移:任何复杂的程序流程,在硬件实现机制上只有两种情况:顺序执行和转移。
硬件实现这两种情况的技术很简单:
PC寄存器的自动加1功能实现程序顺序执行。
PC寄存器的打入初值功能实现程序转移。
转移操作决定于“给PC赋值”,而转移类型决定于“所赋的值同当前指令的关系”。
2.实验箱系统的程序转移硬件机制:
若LDCP为0是附带条件的,就形成“条件转移”。
实验箱依靠“PC打入电路”实现“有进位”时转移和“计算结果为零”时转移,以及无条件转移。
3.子程序调用和保护断点:
子程序的调用和返回是两次转移,返回时转移的目标一定是调用时转移的出发点。
在调用转移时必须把出发地址(断点)保存起来。
1.不被一般用户所知或改变(不能被保存在数据存储区或程序存储区)。
2.返回转移时能方便地找到它(返回指令的目标地址一定从这个特殊的“保存区”得到,指令本身不需要再带目标地址)。
4.ST寄存器结构和子程序调用与返回控制信号:
调用转移时,PC的当前值(断点)经下面的245送上DBUS,进入ST保存;然后给PC 打入子程序入口地址(调用指令携带的目标地址)完成转子程序。
返回转移时,返回指令开启ST的输出,并给出PC打入信号(无条件转移),于是ST保存的断点经由DBUS 打入PC,实现子程序返回。
三、实验内容
1、用手动方式实现子程序调用转移过程。
(假设转子时PC值为11H,子程序的入口地址为50H)
2. 用手动方式实现子程序返回转移过程。
3. 编程实现OUT寄存器交替显示11和55,交替频率为可以清晰辨识,且不小于每秒一次。
(实验箱的工作频率为:11
4.8Hz。
)
四、实验步骤
K7 连 STEN ,K6连PCOE, K5连ELP,K10 K9 K8连X2 X1 X0
进入手动模式(TV/ME键按三次)
①将PC(11H)存入ST(栈寄存器)
选中IN,数据通过IN送入PC
K23~K16:00010001
STEP
②将
STEP
③PC
④将
STEP按三次
⑤
3、编程实现OUT寄存器交替显示11和55,交替频率为可以清晰辨识,且不小于每秒一次。
(实验箱的工作频率为:114.8Hz。
)
①启动桌面上COMPUTE.EXE软件。
②连接通信口:COM1/COM2
③点击源程序编写程序:
START:
MOV A,#11H
OUT
CALL 50H
MOV A,#55H
OUT
CALL 50H
JMP START
ORG 50H
MOV A,#10H
L1: SUB A,#01H //每一次减一,减到0为止
JZ L2 //判0条件转移
JMP L1
L2: RET
END
④保存,文件名后需加.asm后缀。
⑤编译下载。
⑥全速运行
五、实验现象
①将PC(11H)存入ST(栈寄存器)
显示 ST:00 PC:11
②将PC压入堆栈ST中
显示 ST:11 PC:11
③将PC改为50H
显示ST:11 PC:50
④将PC加到53H
显示ST:11H PC:53H
⑤程序返回,将ST(11H)的值返回到PC
显示ST:11H PC:11H
六、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与PC的+1与转移原理一致。
七、建议
八、体会
这个实验主要是对PC的作用及用法进行实验,通过对PCOE、ELP、STEN、IN、x2、x1、x0等的0、1来实现PC的+1和转移的。
PCOE为0的时候实现PC+1,ELP、PCOE为0的时候实现PC的打入,理解了这些再借助于STEN堆栈寄存器来存放PC之前的值,最后把STEN 存放的值打回PC中实现PC返回。
最后关于COMPUTE.EXE软件的使用,一定要把程序加载到实验箱里才可以,我就是忘记了打开实验箱,最后才发现没开实验箱。
还有就是微指令ORG 后面跟的是地址,是存放微指令的地址,call调用程序,格式为:call #**H,后面也是地址。
总的来说,这次试验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知道原理,再慢慢想,置1或置0,就会做对了。
九、思考题
若要求11和55各显示50次后停机,应该如何修改程序?
答:答:修改的程序如下:
ORG 00H
MOV A,#50
L1:
MOV R0,A
MOV A,#11H
OUT
CALL 20H
L2: MOV A,#55H
OUT
CALL 20H
MOV A,R0
SUB A,#01
JZ L5
JMP L1
ORG 20H
MOV A,#1000H
L3:
SUB A,#01H
JZ L4
JMP L3
L4:
RET
L5: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