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定位是解决形象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行测片段阅读技巧:主旨观点题换个角度看也许更清晰
行测片段阅读技巧:主旨观点题换个角度看也许更明晰行测片段阅读技巧:主旨观点题换个角度看也许更明晰众所周知,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局部,在言语中有一种题目不得不提,就是主旨观点题。
通常情况下,考生会认为在主旨观点题目中材料的分析^p 是极为重要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实除了材料本身,选项也是一个题目不可或缺的一局部。
考生往往在分析^p 材料之后,能将答案根本锁定在某些选项之中,但很多时候总能“完美避开正确答案”。
那今天就带大家从选项出发,换个角度看题目。
例如:所谓“以IP地址或者网络名称作为被告”,其实只是针对预立案程序而言。
这样,网络侵权的原告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被告身份的,可以查实的正式立案审理,无法查明的那么不予受理。
由此可见,这么做实际是原告恳求法院通过其调查权,来查明IP地址或者网络名称背后的人,将调查核实“被告人详细身份”的权利转移给了法院。
原告并不具备特别调查权,多数公众也都没有技术手段来进展网络追踪。
假如法院介入后仍然无法查清,还是不会受理。
只要没有明确的被告,原告的诉讼就失去了意义——且不说庭审过程中,“被告”无法进展辩护,就算原告赢得了官司,也没有责任人来承当相应的民事责任。
此题题干较长,又有许多专业名词,对于考生来说分析^p 材料本身就会花费许多时间。
可以看到文段第一句阐述说明“以IP地址或者网络名称作为被告”针对的是预立案程序;接下来说明原告可以将相应权利转移给法院;再继续解释假如还是无法找到被告法院照旧不会受理。
最后一句延续,说明无“被告”时对原告的不利。
通过以上分析^p 可知,文段重点阐述的是网络侵权案件中被告人确定的方式及其对原告权利的保护。
再看选项:A.介绍网络时代处理法律问题面临的困境B.分析^p 原告在网络侵权案件中所处的不利地位C.解释法院在处理案件时被告人身份确定的重要性D.说明网络侵权案件中明确被告人的方式及其意义解析:答案选D。
A项。
2023年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A类练习含解析(59)
2023年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A类练习含解析一、单选题(共计40题,每题1分)1.美学经济时代,伴随着消费需求与消费体验的不断升级,以美学价值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在产品的价值生产.企业的品牌建设以及产业价值链的提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影产业作为当前经济中吸附资本能力最强.生产时效最快.引爆审美迭代和文化价值翻新变异的内容产业,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电影是当代新文化.新时尚.新美感.新神话.新观念的重要策源地,牢牢占据着内容产业的头部位置,既对社会整体风尚与价值发挥引领作用,也会优化赋能全经济产业链。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电影产业长期处于内容产业的龙头位置B.电影对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C.电影产业的发展引领着美学经济时代的整体风尚D.美学经济时代以价值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愈发重要2.近几年电价一直没有上涨,管控较紧,因为电价跟粮食一样,影响面很大,从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高质量追求角度考虑,只能稳电价,不敢轻易涨。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成本上升,电价稳定不动的话,电力系统将无法消化转型成本,如果靠政府补贴,将不可持续;即使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效率.抵消成本,空间也有限。
因此,---------------。
当然,市场化的手段不是简单地转嫁成本,而是通过市场化的价格信号,改变产业的格局,推进相关的改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就必须借助降低转型成本来拓展其市场空间B.有必要通过运用市场化手段来协助政策调控C.可尝试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来启动市场化手段D.还需要依靠相对市场化的手段解决转型成本3.补齐公共服务短板,首先要善于发现深层次问题。
要深入调研.综合分析.精准掌握,弄清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做到----------。
同时,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不是简单的打打补丁,也不会----------。
有一些短板和弱项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凸显的系统性问题,只有通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2023年省考申论考试审题指导
2023年省考申论考试审题指导公考战场任何细节不可略,备考战场任何功夫不能废。
事实上,公务员考试题目具备绝对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省考申论考试审题指导,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省考申论考试审题指导一、确定题型申论的题干一般用于向考生提出接下来的作答任务,不同的设问帮助我们辨别不同的考察类别,即我们的题型。
设问让我们找出材料中某个特定类别的内容,即判定为归纳概括,设问动词一般习惯为“归纳出”、“概括出”、“找出”、“总结出”、“指出”等。
设问让我们针对某(些)问题或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提出对策,即判定为提出对策,设问动词一般习惯为“提出对策”、“提出解决措施”、“提出解决办法”、“提出解决方案”等。
设问让我们针对特定对象谈看法、观点、理解、解释、启示等,则判定为综合分析。
设问布置一项应用文写作,有量词和文种的限定。
二、厘清作答对象作答对象引导我们找点方向,在审题是必须要想清楚作答对象的限定范围,如:找“乡镇干部的做法”,那需要定位两个关键信息。
第一,主体为“乡镇干部”,则材料中但凡论及乡镇干部的内容都需要我们关注。
第二,具体对象为“做法”,则再在我们刚刚找出的材料内容中再做筛选,动词、动宾结构体现直接做法,一些事件、现象的陈述可能体现隐含做法。
总之,通过题干作答对象的关键信息,帮忙筛选得分可能范围最大作答内容,即为我们的作答内容。
三、善用辅助信息题干中除去设问本身,还可能存在许多辅助、修饰设问的其他内容,一般我们称之为辅助信息,但其实他们往往是考官给考生抛下的陷阱。
比如:“假定你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请就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出想法”像这样的题干信息目的明确“提高创业成功率”,题型特征明显为提出对策,看似从材料中找出问题及可能的对策即可,但如果书写时忽略主体设置——大学生,就会惨遭失分。
拓展:公务员申论综合分析难题技巧一、了解评分标准,明确答题总方向综合分析有其特定的评分标准:一是要点齐全。
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2】6510
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2】:651:长期以来,“精确定位”被认为是制定城市进展战略的头等大事,也被视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这种定位思维偏重城市作为空间的存在和物理形态的连续,却忽视了城市的功能和价值的体现,忽视了对“人”这个城市主体的观照,最终造成城市建设“摊大饼”、千城一面。
假如说资源禀赋打算了城市竞争中的比较优势,那么城市的品牌和价值才是城市竞争优势的核心。
只有从定位导向转到价值导向,才能真正提升城市品质、产业品质和市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城市生产力进展的良性循环。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精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城市竞争力实际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B、城市建设“摊大饼”的模式并不行取C、城市进展要更加重视城市价值的提升D、制定城市进展战略应当留意因地制宜2:2, 4, 12, 48, 240,()单项选择题A. 1645B. 1440C. 1240D. 3603:现在的同学将高考当成了人生最重要的目标,而学校和家长也是对此趋之若鹜。
由于高考不考动手力量,自然将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当作副科。
结果,造成很多中国同学高分低能、动手力量差的现状。
这看似一个小问题,其实却与中国人才培育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将来。
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
单项选择题A、高考是当今学牛最重要的人生目标B、高考是造成中国同学高分低能的直接缘由C、同学高分低能与人才培育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D、同学的生活除了学习学问.更要培育技能4:我信任,傲慢是和才能成正比的。
但是,正如大才__________,小才华而不实一样,大傲慢往往谦逊平和,只有小傲慢才露出一副__________的高傲脸相。
有巨大优越感的人,必定也有包涵万物、宽待众生的__________。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傲然睥睨目空一切胸襟B、卓尔不群旁若无人情怀C、朴实无华不行一世胸怀D、桀骜不驯妄自菲薄素养5:1, 2, -7, 2, 29,()单项选择题A. 45B. 76C. 116D. 153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句,这里的“更上一层楼”指的是()。
由“四好”要求探寻优化海关运行机制之路径
、
认 真研 究 “ 四好” 要求 具有 的理 论 品质
涵 。“ 四好”要求客观上 明确了海关执政能力建设 的重 点 ,强 调 了检 验海 关工作 成效 的标准 。
( 三) 鲜 明的行 业特 色
以 “ 四好”要求具有的理论 品质为研究方 向, 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和认识 ,从而进一步增强贯彻 落实 “ 四好”要求的 自觉性和坚定性。 “ 四好”要 求具有的理论品质有以下 四点 :
为干扰所惑 ,真正将 “ 四好”要求落到实处。实践
证 明 ,差距往 往 在抢抓 机遇 中缩小 ,又 往往在 丧失
机遇中拉大 。
( 三) “ 承” 与 “ 新” 的关 系 继 创
继 承是 创新 的基础 ,创 新是 继承 的发展 。继 承
不是照搬照抄 ,而是加以认真的取舍 ;创新不是简 单的 “ 另起炉灶” ,而是对原有事物合理部分 的发 扬光大。事实上 ,海关运行机制从不成熟到成熟 、 从不 完善 到完 善就是 一个 创新 的过程 。当前我们 面
发 展 ” 的现实 问 题 。只 有 严 格 落 实 “ 好 ”要 求 , 四
“ 四好”要求相互贯通 、相互联系,有着严密 的逻辑结构 ,共 同构成了辩证统一的整体。 “ 把好
国门”是 全体海 关关 员共 同坚守 的理想 信念和 共 同 认 可的形象 定位 ,承 载着党 和人 民对海关 的殷 切期
在今年全 国海关工作会议上 ,于广洲署长代表 总署党组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海关工 作的 总体 要求是 “ 把好 国门、做好服务 、防好风 险 、带好队伍” ,努力开创海关工作新局面 。这一 论断高瞻远瞩 、言简意赅 , 对我们准确判断海关 当 前 所处 的历 史方 位 和面 临 的主要 矛盾 ,顺 利突破 发
4000字拆解广告界的“圣经”!这一次,读透经典《定位》
尔文出版《物种起源》轰动了人类学领域。
这是“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与艾·里斯为所有广告人谱写出的“圣经”,甚至一定程度上也引导了各行各行的发展。
如果将广告发展史分为上下册,那一定是以“定位”理论出现为分界点。
在人们看来,仿佛拥有了“定位”法则,再小的品牌也有了敢与可口可乐、宝洁这样的大鳄一争市场高低的气概。
4000字拆解广告界的“圣经”!这一次,读透经典《定位》但你以为定位只是广告业的经典法则吗?在特劳特和里斯的《定位》一书中,作者通过对大量真实的、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组织、个人案例的剖析,来佐证和探究“定位”法则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不仅如此,作者在书中几乎手把手地教导到底如何去“定位”,堪称保姆级教程,让此书拥有极高含金量。
因此,无论是世界一流的企业大厂,还是一名普通员工,“定位”如明灯,大到国家、宗教教会,小到为人处世,指引着每一位它的信徒走向属于自己的巅峰时刻。
4000字拆解广告界的“圣经”!这一次,读透经典《定位》行业跌宕起伏,“圣经”威名仍在,不论你以往看没看过本书,这一次都和我们一起再拜读一遍吧!从企业品牌到一个人的一生,万事万物皆可定位!一、你真的理解“定位”吗?“现在很多人都在用‘定位’这个词,但真正理解的人很少,所以我要跟那些不懂的人说:‘祝你好运’。
”2010年,“中国企业如何转变增长模式——定位法则创始人之一杰克·特劳特2010中国行论坛”上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无论是几十年前的定位时代,抑或是当下的后定位时代,商业品牌的发展离不开定位法则,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厘清定位本身,仍然是很多人在不断追寻的。
我们就从《定位》一书开始,理解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
1、定位的发力方向是你的预期客户所谓定位,就是让品牌在预期客户的心智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
或者再简单点来说,就是让一个品牌成为人们心中的第一。
4000字拆解广告界的“圣经”!这一次,读透经典《定位》首先,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当然,这里的产品可以指代任何一个类别(企业、机构、人、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
2023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练习题(二)
2023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练习题(二)1.凡论问题,皆要弄清文体的要素,人们习惯上把议论文分为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
而任何议论首先要明确论辩的对象。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
”叶先生讲作文深入浅出,没有花架子,遵循作文构思、写作规律,是务本的做法,不同于后来者的舍本逐末,把雕虫小技说成作文的规律,把百花齐放的议论文弄成了千篇一律。
议论文既然要“说服他人”,那么写作者首先就要明确这个“他人”是谁,这一点,便可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前奏。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A.叶圣陶先生对议论文写作的正本清源B.论点、论据、论证并非议论文最重要的要素C.写议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论辩对象,即“对谁说”D.说明文和议论文成功的关键分别是“说明白了”“说服他人”2.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赞美的可信度要靠批评的自由度来检验。
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不能自由表达批评意见的环境中,那么无论赞美的声音表达得有多么充分,也不能让公众信以为真,因为最真实的评价总是在一个可以自由竞争的言论环境中产生的。
一旦缺失了这一保障赞美言论公信力的制度土壤,哪怕赞美真的是出自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的最准确的是:A.赞美与批评是矛盾的统一体B.真实的赞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C.批评和赞美都需要自由的言论环境D.能够自由表达批评才能有真实的赞美3.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A.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B.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意义C.共建“一带一路”的总体方法D.共建“一带一路”的整体思路4.古埃及时期,不论平面作品还是立体作品,人物风格总是神圣不可侵犯,这是因为在雕塑或描绘人物时,创作者运用了标准的几何格子来确定作品的严谨性。
第二章-品牌定位知识要点
第二章品牌定位知识要点【学习要求】➢了解定位理论的提出➢掌握品牌定位的内涵➢了解品牌定位的过程➢了解品牌定位的方法➢了解品牌重定位的内涵及时机第一节定位理论的提出一、USP理论(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1950’,罗瑟·瑞夫斯提出:一个广告中必须包含一个向消费者提出的不同于竞争者的销售主张。
其要点:1、功效性:强调产品的一种功效给顾客带来的利益。
2、独特性:指给顾客带来竞争对手所没有的功能利益。
3、相关性:独特功能的销售主张要能够与顾客的需求相关,并对顾客有强大的吸引力。
代表著:《实效的广告》二、品牌形象理论1960’,由大卫·奥格威提出。
其要点:1、广告的品牌导向:广告是对品牌的长期投资2、产品差异难以挖掘:同质化增大,差异性变小3、心理利益的需求:实质利益+ 心理利益三、定位理论1970’,由特劳特和里斯提出。
其要点:1、信息暴增,消费者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
2、通过定位来突破同质化竞争。
代表著:《定位》1981年《新定位》1996年一、消费者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
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
消费者五大心智模式1996年,特劳特在《新定位》中提出:1、消费者只能接收有限的信息;2、消费者喜欢简单,讨厌复杂;3、消费者缺乏安全感;4、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不会轻易改变;5、消费者的想法容易失去焦点。
二、品牌定位的定义让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个与消费者有关、与竞争者不同的有利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品类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
--定位的焦点是消费者的心智--定位的诉求点是与消费者需求相关、同时与竞争者之间存在差异--定位的结果是将产生一个品类或一种特性的代表三、品牌定位的意义1、提高了品牌的传播效率确定目标市场—向谁传播—传播什么--采用什么媒体2、凸显了品牌的差异性分析竞争者诉求点,找到竞争者的空白点,确定本品牌的切入点。
探析定位策略在现代城市形象塑造中的运用
探析定位策略在现代城市形象塑造中的运用摘要:在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中,将定位策略加以灵活运用,将会对城市形象的个性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
各种具体的定位策略都可以被运用于具体的城市形象塑造。
在运用过程中有相关事项需要引起注意,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定位城市形象运用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内部诸要素(比如城市布局、城市资源等),经过长期综合发展后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印象和评价。
城市形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性、整体系统性、长期规划性和地方特色性等四个方面。
从总体上来说,城市形象涵盖了城市空间形象、城市环境形象、城市功能形象、城市景观形象和城市产品特色形象(即产业结构)等内容。
一、现代城市进行形象塑造的作用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文化与形象的竞争日益成为世界城市竞争的主要方面,因此,城市形象问题刻不容缓地提到了各地政府的战略规划高度。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
拥有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无疑是在为城市做着生动的活广告,它一方面展现出城市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则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辐射力,成为扩大对外交往、吸引投资与游客的“金字招牌”,并使有形资产进一步增值,把无形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财富。
第一、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改善,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扩大城市的影响力。
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而城市知名度的提高是吸引外资、引进人才的外部条件,也是集聚经济、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并能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二、城市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树立新的城市风貌与城市精神,改善市民的行为、心态,是一种城市文明的投资。
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给市民带来自豪感,并由此形成奋发向上、敢于争先的精神风貌,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生产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塑造城市形象其实也是在发展生产力。
第三、城市形象塑造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二中下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二中下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新时期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顶层设计,提出目标任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现代”,继承过去十几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明确了以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促进均等化的发展路径,更加强调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效能,更加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创新服务方式与手段,更加强调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增强公共文化发展动力,更加强调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释放全社会公共文化发展活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与新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相适应的时代任务,是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大理论创新。
指明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方向,掀开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篇章。
(摘编自李国新《掀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篇章》)材料二:2019年1月,“文化苏州云”平台正式上线。
与单一做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的平台不同,“文化苏州云”平台的前身是2017年底上线的苏州文化消费大数据平台。
数据显示,苏州文化消费大数据平台2018 年全年的交易量超过1000万元,因此,“文化苏州云”可以说是“自带流量”。
“文化办州云”运营主要负责人张莉说,自从公共文化资源被整合注入平台后,无论是用户还是入驻商户的表现都让人惊喜。
指向教学变革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价值定位、形态厘清与实践策略
第4期2023年7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4Jul.2023[收稿日期]2023-03-2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教育评价的实践思维转向研究”(项目编号:BAA180018);2023年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基于项目的学习对职前教师跨学科素养发展的实证探究”(项目编号:YJSJJ23-B30)。
[作者简介]胡嘉康(1999-),男,江苏苏州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通讯作者]田莉(1980-),女,云南个旧人,教育学博士,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
指向教学变革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价值定位、形态厘清与实践策略胡嘉康,田 莉(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摘 要]项目式学习作为素养时代驱动学校教学转型的关键媒介,备受学界关注。
指向素养培育的学科实践方式,融通于项目式学习中。
不同形态的项目式学习在驱动教师深化课程理解与支撑教师生成教学变革实践路径两个方面的功能各异。
具体而言,学科内的项目式学习有助于重塑教师的课程内容意识、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凝聚教师学习共同体实践意识、独立形态的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扩展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
最后,从“精炼学习任务群”“过程性评价设计”“多维学习时空创设”3个维度阐述了项目式学习的教师内化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教学变革;学科实践;课程内容意识;共同体实践意识;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4-0125-07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23 04 020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学习科学和脑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开拓,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科实践育人方式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国际科学教育中的跨学科素养:背景、定位与研究进展
国际科学教育中的跨学科素养:背景、定位与研究进展VUCA ——易变(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是描述未来的新创词[1],它对未来公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在21世纪顺利生存、生活与发展”的热议。
对此,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教育研究者都大力倡导核心素养。
全球化期许的核心素养连通了儿童生活、学校教育与未来社会,素养导向的学校教育不再局限于工具性技能的培养,而是指向真实思维场景下的观察、行动和反思,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就科学而言,一方面,许多科学与技术的革新都发生在学科边界,需要学生突破学科界限进行思考;另一方面,真实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往往具有多元和杂糅的特点,小到水的净化,大到参与环境、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单一的学科知识或技能均无法胜任,需要学生具备全息的观念,理解科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统一性。
因此,开展学科之间的“对话”,建立多学科有意义、多层面的联结,发展学生的跨学科素养(interdisciplinary competence,简称IC)已成为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梳理跨学科素养概念产生的背景、厘清其内涵和特征,明确其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定位和述评国际相关研究进展,把握其中的主要观点、共识与趋势,为形成发展学生跨学科素养的本土化话语体系提供借鉴。
一、跨学科素养的背景与特征国内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的六大核心素养并未指向具体的学科领域,是跨领域的通用型素养。
[2][3]他们理解的“跨”是超越学科“之上”“之外”之意,如同澳大利亚建构核心素养框架中使用的“general capacity”(一般能力)[4]以及芬兰《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2014》中的“transversal competence”(贯通素养)[5]。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读文指导+课件
论述文
实用文
政论文
学术论文
时评
书评
文学评论
科普文
访谈
消息
通讯
自主学习
掌握基础知识
熟知读文技法
一、论述文的文体特点
(一)常考的五类论述文体裁 1.政论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如2023年新 课标Ⅱ卷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这类文本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往往极 具说服力,以理服人。 2.学术论文:讨论或研究某一问题或课题(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郑敏《新 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这类文本有较强的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 性和科学性。
从命题设计来看,新高考信息类文本重视简答题的考查,难度总体呈上升趋势。 考查重点是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从材料中迅速检索信息、概括信息、分析信 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考查难点在于理解文本的结构、观点并迁移运用。
新高考卷的信息类文本由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整合而来,主要 呈现出以下命题特征:一是形式上多文本与单文本交替出现,增加了“文字材料十 图表材料”的组合;二是选材上重视学术论文和著作;三是内容上兼顾人文社科 和自然科学;四是突出真实情境的设置,重视文本信息的迁移运用。
的探讨。
在形式上,连续性文本与单一文
思想刍议》
学术论文
新高考Ⅱ
本兼备;材料形式既包含纯文字,
材料三:杨乃乔《《红楼梦〉与 The
也融入了图文结合的元素,使得
Story of the 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
试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不可通约 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选材内容分析】
年份 卷别
选材聚焦
体裁
掌握基础知识
熟知读文技法
(2)推理形式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 “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 完全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叫作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根据两个 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 (3)论证结构 就结构而言,任何一篇议论文都是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的,本论是文 章的主体部分。
厘清问题思路,点面结合形成管理闭环。
厘清问题思路,点面结合形成管理闭环一、引言从古至今,管理一直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的本质在于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处理不同层面的挑战,使组织或社会保持稳定和发展。
在管理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厘清问题思路,将点面结合,形成闭环式的管理模式,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挑战。
二、问题思路的厘清1.明确问题的核心在管理中,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分析,以明确问题的核心。
在企业管理中,可能会面临市场萎缩、成本增加、员工流失等挑战,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本质,找出根本原因。
2.识别关键因素管理闭环的构建需要识别并把握问题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环境。
只有明确了关键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在企业管理中,产能、供应链、人才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3.梳理问题链条梳理问题链条是指找出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影响,形成完整的问题链条。
这样做有助于从全局角度理解问题,避免因片面解决问题而导致其他问题的产生。
在管理中,要综合考虑生产、销售、财务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合理的管理闭环。
三、点面结合的重要性1.点面结合是对问题思路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管理实践中,单纯从事物的局部来思考问题,难以得出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
而点面结合,则是从整体和局部的结合入手,对问题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只有全面把握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在管理实践中取得成功。
2.点面结合是实现管理闭环的关键管理闭环需要通过点面结合来实现,只有全面关注各个方面的问题,并将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系统。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单个问题,还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管理水平,使组织或社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稳步前进。
3.点面结合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在管理实践中,要不断进行创新,因此需要将点面结合作为工作的基础。
只有不断地扩大思路,全面地分析问题,才能提出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的检视与形塑
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的检视与形塑一、问题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罚处罚的未成年人“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修改为“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与此配套的是,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了专门矫治教育的决定主体、决定程序,由此在罪错未成年人司法处遇方面形成了“刑罚”与“保护处分”二元规制的模式{1}。
但需要讨论的是,立法的修订仅仅是概念的转换,还是对其本质和内涵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这一程序也存在理解上的困惑。
即专门矫治教育决定程序的性质仍然不明,这一限制触法未成年人[1]人身自由的处遇措施决定由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程序做出,是否延续了收容教养非司法化的运行逻辑?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是仅享有评估权,还是兼有决定权?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上,各界存在不少分歧。
此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和第四十五条对专门学校规定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适用对象,表明专门教育与专门矫治教育均在专门学校执行。
同时,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对专门教育与专门矫治教育规定了相同的决定程序,但专门矫治教育的适用对象、管理模式与专门教育相比又存在重大差异。
问题在于,专门教育与专门矫治教育的执行场所均为专门学校是否合适?两者的决定程序相同是否妥当?专门矫治教育与专门教育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前者是后者的下位概念还是两者属于并列关系?这些问题也需要厘清。
较之专门教育,专门矫治教育采取闭环管理模式,日常管理、矫治措施都更为严格,更大程度地限制了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理应具有符合触法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科学、明确的执行期限,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却并未对专门矫治教育与专门教育的执行期限做出不同规定。
警察形象研究述评
警察形象研究述评警察1形象研究述评(作者:卫兰兰单位: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治安管理系)摘要:警察形象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爬梳近20年来相关文献资料,将已有成果进行分类总结,分析研究动向与趋势,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警察形象研究应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野,为改善警察形象、推动警务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警察形象警察形象研究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其良好的形象不仅能增进内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队伍建设,对于提升社会公众对于公安机关的信任感,获得美誉度和公信力,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都围绕警察形象塑造展开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理论领域亦给予其不同视角的研究观照,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警察形象研究概述有关“警察形象”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自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警方高层和学界对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视,警察形象这一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目标和核心逐渐成为研究焦点。
良好的警察形象是警察内部公关的目标,也是警察外部公关的条件。
早在2002年,第一届题为“聚焦警察形象建设”警察公共关系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和警界工作者参与交流和讨论,形成了早期的研究成果。
笔者在CNKI数据库和维普资讯平台以“警察形象”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梳理,将已有研究成果分为四大类。
(一)从理论建构角度,阐明警察形象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等基本问题。
比如,李建明、李建强认为警察形象理论研究要分描述、解释和预测三个层次,研究内容要涵盖警察形象概念、构成要素、警察能力、队伍建设、群众工作、公安决策、公共关系和形象战略等方面。
3林中浩从哲学角度对警察形象进行思考后指出,警察形象是警察角色的权利、义务、素质的统一体,它通过一系列警察的行为与言论表现出来;警察形象是警务形象、意态形象与外表形象的全部综合,是一个内在发展的过程;警察形象化的效应是一个真善美的统一过程;警察形象要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协调一致;4在《论警察形象的几个关系》中他再次强调警察形象的主体和客体、内在和外在、整体和局部、静态和动态关系,揭示了警察形象是多重逻辑关系的有机体系。
常用排比句
常用排比句常用排比句附录1:1、常用排比最常用的三字词:可概括为性、感、多、点,不、化、新、力。
A、XX性: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B 、XX感: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认同感、荣誉感、成就感;C、多XX: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多渠道、多措施、多力量、多元素。
D、XX点:出发点、切入点、突破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E、不XX:不松劲、不懈怠、不退缩、不畏难、不罢手、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F、XX化: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G、新XX: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H、XX力: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感染力、亲活力;热心、耐心、诚心、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甘心、攻心,进取心、责任心、上进心、公仆心;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明确落脚点、找准落脚点、抓住切入点、把握着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好落脚点;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
当前工作要有新水平、队伍建设要有新面貌、廉政建设要有新举措、自身建设要有新发展、内部管理要有新突破。
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未来的方向。
2、常用短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自觉按规律办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勇敢顺潮流而为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找准切入点实施全面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融入其中,贯穿始终,切实抓好,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持续增收,积极稳妥,狠抓落实,从严控制,严格执行,坚决制止,明确职责,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牢牢把握,积极争取,深入开展,注重强化,规范程序,改进作风,积极发展,努力建设,依法实行,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率先发展,互惠互利,做深、做细、做实、全面分析,全面贯彻,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全面实施,逐步扭转,基本形成,普遍增加,基本建立,更加完备,逐步完善,明显提高,逐渐好转,逐步形成,不断加强,持续增效,巩固深化,大幅提高,显著改善,不断增强,日趋完善,比较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