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标准
高频电子线路教案
高频电子线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3.熟悉高频电子线路的常见应用。
4.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高频电子线路的概述1.1高频电子线路的定义和基本特点1.2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的区别1.3高频电子线路的主要应用领域2.高频放大电路设计2.1高频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2.2高频放大电路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2.3高频放大电路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高频滤波电路设计3.1高频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3.2高频滤波电路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3.3高频滤波电路的常见应用场景4.高频混频电路设计4.1高频混频电路的基本原理4.2高频混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4.3高频混频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2.实验法: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搭建高频电子线路并进行测试和仿真。
3.讨论法: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实践中交流和分享设计经验。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在通信、雷达、无线电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2.理论讲解(30分钟)讲解高频放大电路、高频滤波电路和高频混频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
3.设计实践(6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一个高频电子线路,并在实验室中搭建并测试该电路。
4.讨论交流(2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并对其他小组的设计进行评价和讨论。
5.展示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学生设计的高频电子线路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搭建和测试。
2.学生在讨论中是否能够深入思考和交流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学生在实践中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理论讲解、设计实践和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实用标准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代码:05034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学时:72学分:4.5制订人:审核: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5034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英文名称: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性质:职业技术学习领域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54 实验(训)学时:18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第一部分课程定位与设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高频电子线路模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各种电路的内在联系,以期达到能运用各种高频电路的能力。
同时也为专业课和其它电子信息学科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续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作用本课程旨在讲述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学完课程后,学生应能建立非线性的概念,在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同时,分析、设计电路的能力与专业素养也将得以提高。
三、前导后续课程本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及《模拟电子技术》,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电路模块及低频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本课程的理论及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四、设计理念和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培养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为指导思想,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高频非线性电路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可以面向应用岗位。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将通信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模型,分解成若干教学内容,在理论课中,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实践课程中,注重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为培养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作为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牢固掌握理论基础,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获得感性认识与定性认识,再通过设计性实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IB3123006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英文名称:Radio Frequency Circuit学时:60 学分:4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开课院系: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标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本课程所述各类部件的组成、特点、性能指标,以及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高频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仿真方法)以及典型电路,看懂一般的实际电路;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能较深刻地理解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特点;初步建立起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重要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
本课程需要在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等课程学过以后开设。
其后续课程是专业课,如通信原理、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等。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一) 绪论(2学时)通信系统的组成、频段和波段的划分、高频信号的特性、本课程所述各部件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的特点与研究方法。
1.基本要求(1)了解通信系统的历史与发展和本课程的特点;(2)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调制的作用及其方法、高频信号的特性;(3)熟练掌握无线电波频段或波段的划分及各段特点。
2.重点、难点重点:通信系统的组成、调制的作用及其方法、无线电波频段或波段的划分及各段特点。
难点:高频信号的传播特性。
(二)高频电路基础(6学时)高频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和基本电路及其特性;阻抗匹配与阻抗变换;噪声的来源与特性、噪声系数与噪声温度;接收机的灵敏度。
1.基本要求(1)了解常用的元器件的高频特性及其等效电路、各种滤波器和高频组件、噪声的来源;(2)掌握阻抗匹配与阻抗变换的方法,热噪声的特性、噪声系数与噪声温度的计算方法,接收机的灵敏度的概念;(3)熟练掌握谐振回路的特性和用法。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 课程介绍
- 目标与要求
- 适用学生对象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安排
1. 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知识
- 传输线路理论
- 常见高频电子元器件
- 高频信号处理技术
2. 高频电路设计与分析
- 高频放大电路设计与性能分析
- 高频滤波电路设计与性能分析
- 高频混频电路设计与性能分析
-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与性能分析
3. 射频电路设计与应用
- 射频调制与解调技术
- 射频混频与解调技术
- 射频功率放大与调整技术
- 射频信号整形与解析技术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
1. 授课方式
- 理论授课
- 实例演示
- 作业讨论
2. 实践操作
- 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与模拟仿真软件的使用 -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的操作与验证
3. 课堂互动
- 学生问题解答
- 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与考核
- 作业与实验报告
- 课堂互动表现
- 期末考试
第五部分:参考教材与资源
- 主教材:
- 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与分析,作者:XXX
- 射频电子线路设计与应用,作者:XXX
第六部分:课程要求与建议
- 对学生的建议和要求
- 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结语: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高频电子线路知识和能力培养。
通过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和课堂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与分析能力,并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应按照要求参与到课程中来,勤奋学习与实践,以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和要求。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表1 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研究高频信号的产生、发射、接收和处理的有关电路,主要解决无线电广播、电视和通信中发射与接受的有关技术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非线性电子电路中基本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主要性能指标等,获得信息传递技术必备的理论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先修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后续课程:《电子测量与仪器》、《语音信号处理》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高频电子线路在整机中的应用能力,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各单元电路的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典型电路的应用,初步具备高频电子线路的识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
为进一步学习电子、通信类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渐地使学生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高频电子线路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线性电路近似法、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方法、高频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方法分析电路,解决实际电路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逐步培养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开拓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表2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五、教学方法与条件(一)教学方法本课程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大纲《高频电子线路》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0095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英文名称:High-Fren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0 讲课学时:42 实验学时:18学分:6适用对象: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先修课程:低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一、课程简介《高频电子线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工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与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相比更具特殊性。
本课程包括振荡器;调谐放大器;振幅、频率、相位的调制、解调器;混频器;频率合成器;锁相环和压控振荡器、语音无线通信系统实验。
本课程是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和通信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实验课。
二、实践与实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一)、加深对高频电路课中各单元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加深对理性知识的认识。
(二)、熟悉高频实验仪器的原理和使用。
(三)、熟悉各单元电路的组成,元件及参数的选择,掌握单元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
(四)、熟练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试。
(五)、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从而总结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六)、能自已设计制作一般电路。
三、实践与实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加强实践与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水平,进行创新性的培养;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一)、实验要求1、学生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实验讲议和实验参考书,写出预习实验报告。
2、实验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解,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实验内容的有关问题。
3、按要求正确开启实验仪器和设备。
4、认真进行数据测量和记录。
5、实验结束,请指导老师检查实验记录,做到实验数据正确,方可终止实验。
6、关闭实验仪器,整理实验现场。
7、填写实验记录,教师签字后方可离开。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一、《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11133010(二)课程英文名称:Radio-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三)开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本科(四)课程性质:《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必修课程,它是研究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关于信号的产生、发射、传输和接收即信号传输与处理的一门科学。
其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和《信号与系统》。
(五)教学内容《高频电子线路》主要介绍无线电信号传输与处理的具体基本单元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于通信系统、高频设备中的高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原理、分析、设计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非线性电路为主,学习谐振动率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时数教学时数:80学时学分数:4 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七)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 ,实验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绪论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掌握无线电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相关概念,信号的频谱与调制等特性,了解学习的对象及任务。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通信系统组成2、信号、频谱与调制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3、课程特点、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考核要求:1、通信系统组成(识记)2、信号、频谱与调制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领会)3、课程特点、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识记)第一章高频谐振放大器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高频电路中的元件(电容、电阻、电感等)的特性;熟练掌握LC回路的选频特性与阻抗变换电路、抽头并联振荡回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特性;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稳定性;了解多级谐振放大器;了解集中选频滤波器等;掌握电子噪声的来源与特性。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标准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与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单元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内容包括: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调幅、检波与混频,角度调制与解调以及反馈控制电路。
本课程强调基本概念,注重实际应用。
课堂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的相关知识;实验室进行试训操作,让学生在实际中领会理论,在实际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各单元电路的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典型电路的应用,初步具备高频电子线路的识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
为进一步学习电子、通信类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后续课程包括:《现代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标准在设计上本着懂理论,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目的。
本课程是我院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高频电子线路在整机中的应用能力,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课程内容的学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技能,主要发展学生的认知、归纳分析、迁移的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践10学时。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所必需的高频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1.职业能力(1)能够熟练掌握高频电路中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2)能够进行各单元电路的组成,组件及参数的选择;(3)能够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试和电路的研究;(4)掌握电路的基本设计方,进行电路的调试。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标准修改版2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通信技术学时:52学时开课学期: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部分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专业群的课程设置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高频电子线路在整机中的应用能力,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培养目标高频电子线路是模拟电子线路后续课程,主要讨论通信系统和现代电子设备中各种高频电路的组成、基本原理以及分析和设计方法。
本课程以通信系统为主线贯穿各个功能电路,注重教学内容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力求适应“打牢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要求;尽量保持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课程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注重概念的物理阐述,尽量避免繁复的数学运算。
课程贯穿工程分析和工程计算的观点,重点分析典型单元电路。
为了适应集成电路的发展,在各种实用电路中,采取“集成为主,兼顾分立”的原则,重点介绍集成电路功能块及外围元件的设计。
(一)知识目标1. 掌握通信电子线路的特点和学习方法;2. 掌握通信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和应用;3. 会利用EWB仿真软件对高频各单元电路进行实验仿真;(二)素质目标1. 培养勤思善想的良好职业习惯;2. 培养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3. 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团队精神。
(三)能力目标1. 学会分析通信电子线路主要单元电路图;2. 了解和通信电子线路单元电路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第三部分与前后课程联系(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是我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通信电子线路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学习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
后续课程有电视机原理、通信技术等,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标准
高频电子线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测量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上述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高频电子线在整机中的应用能力,掌握高频电子线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各单元电路的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典型电路的应用,初步具备高频电子线的识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
为进一步学习电子、通信类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渐地使学生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高频电子线路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线性电路近似法、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方法、高频电路基本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方法分析电路,解决实际电路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素质目标:使学生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开拓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参考学时64学时四、课程学分4学分五、课程与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本课程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尽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路的测试等,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二)评价方法考试方式: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
成绩构成及比例:理论考试40%+实际操作40%+操行20%(三)教学条件1.课堂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资源及设备。
2.实训条件:参照实训室设备配备标准进行。
(四)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1.合理安排内容,可根据不同教学模式编写相应教材。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理解高频信号的特点及其传输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常用高频元器件的原理、功能及应用,并能正确选用。
3. 培养学生分析并设计简单高频电子线路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高频电子线路搭建、调试及故障排除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仿真软件进行高频电子线路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子技术,对高频电子线路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善于沟通交流,敢于面对挑战。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注重实践与创新。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电子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高频电子线路基本原理- 高频信号特点及其传输方式- 高频电路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常用高频元器件的原理、功能及应用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第1章至第3章,让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与实践- 高频放大器、振荡器、混频器的设计原理- 高频电路的PCB设计技巧- 高频电子线路的搭建、调试及故障排除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第4章至第6章,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高频电子线路设计和实践能力。
3. 仿真软件在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中的应用- 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高频电子线路仿真案例分析- 仿真软件在实际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第7章,使学生掌握仿真软件在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2周:高频电子线路基本原理3-4周: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与实践5-6周:仿真软件在高频电子线路设计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实际教学需求,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新高频电路线路课程标准(连)(电本)
《高频电子电路》课程教学标准(电本)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要求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高频电子电路》课程,是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基础课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电路基本功能部件的原理、电路、计算及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应安排在第六学期或第五学期。
这时,学生已学完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等,这是学习《高频电路线路》课程必要的基础知识。
同时,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介绍利用常用的仿真软件Multisim 2001或Multisim 7(8、9)解决课堂教学的演示、验证实验等,增强使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在学习本课程时必须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第二部分:教材与学习参考书本课程拟采用王卫东、傅佑麟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出版的《高频电子电路》一书,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1、《非线性电子线路基础》(第一版), 匡锦瑜姚力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2、高频电子线路(第一版),高吉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3、电子线路(非线性部份)(第四版),谢嘉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三版)曾兴雯、刘乃安、陈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纲要和课时安排第0章绪论主要介绍通信的基本概念和通信的系统组成,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组成。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习者要掌握通信的基本概念,熟悉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熟练无线电波的划分及传播,了解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组成。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2学时):§1.1通信系统的组成§1.2 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组成§1.3 本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一章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主要介绍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简单的谐振回路,晶体管等效电路和参数,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宽带放大器和各种滤波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通信的系统组成,同时还介绍了噪声的来源和特点,噪声系数的计算方法。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山东大学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通信专业与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和掌握通信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分析方法,为学习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种通信电路单元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电路的组成形式,对电路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试验,对电路进行计算和测量。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历史,我国的通信产业现状,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明白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2、课程内容(1)无线电的发展历史与现状(2)无线电信号的特点(3)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4)调制解调的概念,载波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电波传播,频段,载波,调制解调。
(2)领会: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10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电子元器件的高频特性,熟悉常用的元器件的高频性能。
熟悉电子噪声的特性及分析解决方法,噪声系数的计算。
2、课程内容(1)高频电路中的有源器件(2)无源器件和组件(3)电子噪声(4)噪声系数的计算和测量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高频等效,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通频带,噪声系数。
(2)领会:谐振电路的计算,噪声系数的计算,通频带意义。
第三章高频谐振放大器(12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电路的分析方法和一般计算。
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外部特性,熟悉匹配电路,会分析实际电路。
2、课程内容(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2)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
(3)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高频效应和实际电路;(4)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合成;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谐振放大,过压、欠压状态,临界状态,基级调制、集电极调制,匹配网络。
(2)领会: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分析,电路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代码:05034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学时:72
学分:4.5
制订人:
审核: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5034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英文名称: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课程性质:职业技术学习领域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54 实验(训)学时:18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与设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高频电子线路模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各种电路的内在联系,以期达到能运用各种高频电路的能力。
同时也为专业课和其它电子信息学科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续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作用
本课程旨在讲述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学完课程后,学生应能建立非线性的概念,在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同时,分析、设计电路的能力与专业素养也将得以提高。
三、前导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前导课程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及《模拟电子技术》,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电路模块及低频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本课程的理论及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四、设计理念和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培养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为指导思想,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高频非线性电路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可以面向应用岗位。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将通信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模型,分解成若干教学内容,在理论课中,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实践课程中,注重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为培养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作为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牢固掌握理论基础,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获得感性认识与定性认识,再通过设计性实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提出学习的内容、目的、要求,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例题,学生相应学习有关内容,再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方式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相关技能的训练。
通过在教师指导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交互进行,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会应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2.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会判别并得出正确结论
3.能独立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求解从工程中抽象出的逻辑问题
4.能解决与专业有关的某些高频线路的实际问题,并具有工程计算和分析能力5.能灵活应用本课程的知识,对后续课程做良好的铺垫
二、具体目标
1.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电路系统的非线性及本课程的特点。
2.掌握LC串并联回路的组成、原理及特性;
3.掌握LC阻抗变换电路的结构、分析方法;
4.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5.掌握丙类调谐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6.掌握反馈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7.掌握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8.掌握调幅信号的定义、表达式、波形、频谱等基本特征
9.掌握典型的幅度调制与解调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性能特点
10.掌握调角信号的波形、表示式、频谱等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知识技能
4
5
备注:主要知识点前加“*”号;核心实验(训)项目前加“#”。
6
二、情感态度
首先通过第一堂课,要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课程学习目的,能认识到学习《高频电子线路》的目的和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整门课程分成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两大模块,通过引导、推导和实验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模块的组成和模块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逐渐培养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再次,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将高频电子线路的相关内容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渗透,并培养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以取得帮助;最后,授课过程中增加在生活中接触到高频电路的知识与技术的介绍,使学生乐于探究其实现手段、实现过程,并乐于接触并了解国内外高频电路的发展成果及其趋势。
三、学习策略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习策略的适合与否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的效果。
在高频电子线路教学中,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够有的放矢去组织学习;第二,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预习和自学的能力,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第三,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并记住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第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整理归纳的习惯,这样才能把上课所学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发现和总结自己的不足;第五,组织学生联系实际,真正能够学以致用;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和手段的能力,能够从多个渠道获取知识,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
一、教学组织
1、讲练式教学
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后,选择一些有典型意义、有启发性、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到黑板上来做,通过练习,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掌握解决各类问题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2、问题探究型教学
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不断提出问题和同学们共同探索。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逐个加以分析,根据设定条件一步步地提出解决办法,使学生从中领会思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案例教学
为学生提供一种模仿、借鉴和引申的范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感性认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实施条件
实施本课程需要的师资要求可包括:
1.课程主讲教师必须是工科电子或通信相关专业毕业,具有一定《高频电子线路》教授经验。
2.课程主讲教师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
3.主讲教师必须在讲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授学生相关实验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实施本课程的设备要求包括:高频电子线路相关实验室及实验设备
三、学习场所
理论课程在教室讲解,实验实训项目在实验室开展。
第五部分课程考核与评价
主要指学生学业考核和教学评价。
重视教学过程评价,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可以体现各课程在评价上的特殊性。
包括教与学的两方面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打分的教师评价表、教学资料的检查、教学督导等三个方面。
学生评价主要包括实训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一、学业考核
本门课程为考试课,闭卷考试,实训成绩独立,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二、教学评价
包括教与学的两方面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打分的教师评价表、教学资料的检查、教学督导等三个方面。
学生评价主要包括实训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第六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应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联系实际,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教学资源
利用校内实验实训室开展相关实验
二、教材的选用和使用建议
选定教材:《高频电子线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本书为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内容全面,讲解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