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比较法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比较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比较教学法一、比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比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比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比较不同概念、公式、方法之间的异同,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其次,比较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比较不同问题之间的异同,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最后,比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比较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材之间的优劣,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比较教学法的应用1.概念比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也是比较重要的知识。
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应用比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可以通过比较两者的异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的概念。
此外,还可以将一些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等,通过比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
2.公式比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公式是比较重要的知识之一。
因此,在公式教学中应用比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式。
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可以将“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两者的异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的本质和应用范围。
此外,还可以将一些相似的公式进行比较,如“加法交换律”和“减法交换律”等,通过比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公式的应用技巧。
3.图形比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是比较重要的知识之一。
通过图形比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可以将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者的形状特点;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以将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等概念进行比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特征。
此外,还可以将一些相似的图形进行比较,如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等,通过比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法引言比较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解题技巧。
通过比较法,学生可以发现不同数学问题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一、什么是比较法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不同事物的特征、性质或数量,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进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比较法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的数学概念、公式、解题方法等。
二、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1. 比较数值大小在教学数值大小的比较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例如:比较整数:让学生比较两个或多个整数的大小,并引导他们观察个位、十位、百位等位置上的数字。
比较小数和分数:通过将小数和分数转化为相同形式,帮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2. 比较图形特征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通过比较不同图形的特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属性和分类。
例如:比较不同三角形的边和角: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比较不同多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和角度特征。
3. 比较解题方法在解决问题时,通过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解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例如:比较不同的加法和乘法策略:从数数、分组、竖式到口算。
比较求解方程的方法:代入法、消元法等。
4. 比较数学概念通过比较相似或相关的数学概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例如:比较质数和合数:通过列举例子,让学生明白质数只有两个因数,而合数有多个因数。
比较平方和立方: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几何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平方和立方的不同。
三、比较法的教学策略1. 提供丰富的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供丰富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比较法的应用。
例如,通过具体的数字、图形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思考。
2.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和方法。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解题方法,总结出最简便的方法或步骤。
浅议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议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比较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应用比较法,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较法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多方比较,区别异同,弄清其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点,从而收到排除干扰、把握好实质的教学效果。
运用比较法对于加强基础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比较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小学数学中概念描述较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而且许多概念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学生理解起来容易混淆,若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可以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好数学概念,为学好数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倍数、因数》时,里面涉及的概念非常多,从自然数开始,分别出现了“倍数、因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等等,这些内容是比较容易混淆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弄清这些概念,很重要的一点是多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图,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知识点的混串。
其结构图可以这样整理:概念教学中的比较有:引入概念时的比较;巩固概念时的比较;深化、应用概念时的比较。
在各个概念教学时,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加深对各个概念的理解及区分,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2.比较在计算教学中的作用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计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是贯穿始终的。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计算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有很大份量,许多题目都是为了计算而计算的式题,学生对方法单一、内容枯燥的计算题缺乏兴趣,因此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常常会张冠李戴,计算错误率非常高。
例如:计算“175×25÷175×25”时,很多学生会把结果计算为“1”,把“200 - 35 +65”计算为“100”等。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对比教学法是指通过对比相似和不同点的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概念和知识的
一种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善用对比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
效果。
下面是几个可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对比教学法。
一、整体与部分对比法
将一个概念、知识点或问题分解为若干部分,通过整体和部分的对比来帮助学生理解
和掌握这个概念。
比如,在教学四边形的面积时,可以先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再通过对比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和矩形面积的求法,最后再把它们拼成四边形。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比较对比法
将两个或多个概念或知识点放在一起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以此来推
导出更深层次的概念或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时,可以
比较不同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如矩形有四条边且对边相等,而三角形只有三条边,有些三
角形对边可能不等等。
这样的比较对比法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更深层次、更具体的知
识点。
三、历史对比法
将一个概念或知识点放在它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中比较,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它的来龙去脉,更好地掌握它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数字时,可以比较不同文化、历史
时期中使用数字的习惯和方式,如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差异等。
这样的历史对比法可
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所学知识的背景和历史演变。
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数学问题实质上是区别事物属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多存在相互的联系。
而寻找问题的潜在联系则需要对事物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和观察分析出事物间的差异点,再根据有价值的信息研究问题,最终获得问题的答案。
比较法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思想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要求。
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和合理设计数学课程,将数学比较思想融入其中,在比较思想的指引下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提升数学课程质量。
从教学实践可以看出,比较法这一概念的引入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数学难点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通过比较观察,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问题,并通过特定的方法解决问题,其学习效果也变得越来越理想。
一、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在数学学习方法中,比较法的效果非常理想。
通过比较,学生能进一步掌握理解数学思想的方法[1]。
数学问题的特征是数形问题,而数形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仅可以通过数形思想进行探究,还可以通过比较的思想去分析相关问题,在比较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一)优化知识讲解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掌握重点的数学知识,是众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教师都在积极研究特定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特定的方法实现对相关问题的详细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比较法重视相关问题的比较,从反复的比较中,教师能找到事物的差异,从而摸索出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
比较法的引入有效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为数学课程的长效发展提供了理想的工具。
此外,在数学中存在许多间接联系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特定的学习方法。
而比较法的引入为教师提供了寻找教学方法的切入点,学生通过比较思想能够进一步地分析和研究相关知识,在比较中获得新的学习思路,进一步应用比较的方法掌握课程中的重难点问题。
(二)提供多种学习思路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思路的构建非常关键。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对比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善用对比教学法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将从对比教学法的特点、对比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善用对比教学法进行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对比教学法的特点是突出对比和比较。
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对比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对比教学法来教授一些常见的数学概念和知识。
在教学数的大小关系时,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来教授大小关系。
在教学分数大小关系时,可以通过对比两个分数的大小来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
在教学图形的性质时,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形状的性质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善用对比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对比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比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善用对比教学法需要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灵活运用。
在实施对比教学法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和实践等,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增加对比教学法的效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比法大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比法大全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比法大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比法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乃是各种认识和各种思维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不少数学内容中标着:“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摆一摆”等要求,就是“对比法”在比较事物时的具体化。
学生认识观察事物,是一个不断比较的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
”这种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或彼此有着某些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考察研究,从差异中找类似,抑或从类似中找差异,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对比法。
据此认识,我在小学数学现行教材“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中,当进行“100以内进位加减法”时,出一道算式:54+8=□,让学生先动手演算,再演算过程中发现怎样计算更简单,让学生各抒己见。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先看较大的数需要加几变成10,就从小数中取出几,是大数凑成整数,即54+()=60,学生很快口算出要从8中取出6,就须将8分成6和2,即54 + 8 =62,这∧ 6 2 便是拆小数补大数了。
但要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化复杂为简单,试问同学们还有别的算法吗?就有同学提出:“拆大数补小数”的想法,要从54中取出2得52,将52和8相加凑成60,然后加2得62,即54+∧2 8=62,可不可以呢?回答是肯定的,也可以。
但要求同学们对比一下,是拆大数补小数简单呢,还是拆小数补大数简单?展开课堂讨论,对两种算法进行比较,显然拆大数补小数没有拆小数补大数的发方法简单,从而降低了教学难度使学生易于接受。
同样的道理,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拆小数补大数的计算方法,在课堂思维训练中又设计了类似的应用题,例:有两个同样大的兔笼,每笼最多只能装10只小兔,其中一笼装了4只,一笼装了8只,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先将哪一笼装够10只,该动哪一笼较容易?因为通过前面的教学,同学们很少有争议,一致认为装4只的那一笼动起来容易,理由是要使4变成10,需要添6,而要使8变成10,只需要从4中取出2即可。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比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对比教学法是通过比较不同的事物,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加深学生的认知和理解,使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下面将讨论如何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一、对比同类问题
在同类问题之间进行比较,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题方法。
例如,在讲解加减法时,可以同步讲解两种运算符号的作用,让学生对比了解两种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和运算规律,然后再通过不同的例题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两种运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对比不同类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扩展思维,创新解题方法。
例如,将两个不同的问题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到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对比分析解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多种解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解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教授分数概念时,可以对比常见的分数表示方法,如分数线、分数棒、分数圆等,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区别和应用场景,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四、对比实践应用
对比实践应用,是指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例如,在教授计算面积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物体的面积大小,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对比教学法适用于小学数学的各个领域,通过多样化的对比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灵活运用对比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精准选择恰当的对比方式,将对比教学法发挥到最大效益。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对比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善用对比教学法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对比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往往很难直观地理解其中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对比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用实际的物体或图形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加”和“减”。
对比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面临很多难题和困惑。
通过对比教学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难题与已知的知识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求解等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两边的数字和符号来指导学生进行变形和化简,从而解决等式。
对比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对比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启发性,通过对比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答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乘除法时,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多种不同的答案,从而激发他们对于数学乘除法的更深入的思考。
对比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通过对比教学法,学生可以锻炼这些能力。
在教学逻辑推理时,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推理方法和结论,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善用对比教学法可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比教学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对比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1. 引言1.1 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思维的锻炼,导致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不明显。
而对比教学法则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对象或现象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对比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
在教学整数加法时,可以通过对比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加法的规则和性质。
对比教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分类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比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或解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善用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1.2 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和思考。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能力。
这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学情绪。
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繁多,学生普遍存在记忆困难的问题,很难做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数学教学中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学生对数学理论的抽象性难以理解和运用,导致了学习效果的不佳。
班级中学习水平差异较大,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容易造成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
需要思考如何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解决学习困难,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2. 正文2.1 对比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对比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对比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知识理解的教学方法。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摘要】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解释了对比教学法的定义和原理,然后探讨了如何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通过对比教学法,学生可以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并激发学习兴趣。
具体地,对比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增强数学技能。
利用对比教学法,教师可以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文总结了对比教学法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方法,通过善用对比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对比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比教学法、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数学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1. 引言1.1 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比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对比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对比两个不同的对象或概念,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和差异,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数学能力提升。
对比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连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对比不同的数学问题或解法,学生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对比教学法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对比教学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正文2.1 对比教学法的定义和原理对比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对比和比较不同事物或现象的方法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知识掌握的教学方式。
其原理主要包括两点: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事物的异同之处,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善用对比教学法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对比教学法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概念、不同数学问题或不同解题方法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对比教学法的定义、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和具体应用等方面展开阐述。
二、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1. 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通过对比不同的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各种概念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而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比教学法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3.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对比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技巧,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比教学法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三、对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 对比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数学概念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
可以对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两个概念,让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特点和性质来区分它们。
2. 对比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对比性质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出问题的解法。
可以设计一个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比两者的面积和周长来解题。
3. 对比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解题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
在解决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题时,可以让学生对比列式法和直接换算法的利弊,从而选择更合适的方法解题。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善用对比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对比教学法是通过将不同事物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知识点。
下面将以小学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为例,介绍如何有效地运用对比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加法时,可以通过对比两个数的大小和数的加法规律来帮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
可以设计游戏比赛,给每个学生发放两张卡片,卡片上分别写有两个数字,要求学生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并计算它们的和。
比赛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哪个数字更大,两个数字加起来是多少等问题。
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加法的含义和加法运算的规律。
接着,在教学减法时,同样可以利用对比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些水果。
老师会预先给每个小组一些水果,然后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减法算式,计算出剩余的水果数量。
通过对比每个小组剩余的水果数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在引入对比教学法时,还可以利用教具、图表等辅助工具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加法时,可以使用计数器、算盘等教具,让学生通过操作教具,亲自体验加法运算的过程,对比加法运算前后的变化。
在教学减法时,可以利用图表、图片等视觉工具,通过对比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在进行对比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比中的异同之处,促进学生积极交流。
在对比加法和减法规律时,可以提问学生:加法和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要先加后减?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策略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策略的运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景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堂热闹起来了。
但我总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存在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现象,一些刚学过的知识过不了多久学生又“糊”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一定的挑战。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运用“比较”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
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正确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概念,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在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运用“比较”策略进行教学。
(一) 在比较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催化剂,让学生感到有趣好玩,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倍增。
数学的许多知识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要善于比较展开想象和思考,会发现它们别有洞天。
如,在平面图形的复习课中,让学生“变魔术”:先出示梯形如下图,复习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S=(a+b)×h ÷2 让学生想象把梯形的上底长度往左边逐渐缩短,直到为0后会是什么样子?生:“变成三角形了。
”师:“这时梯形公式应怎么改?”生:“三角形S=( a +0)×h ÷2=a ×h ÷2。
”师:“如果把梯形上底右端,拉得跟下底一样长又会是什么样子呢”?生:“是平行四边形。
”师:“梯形公式又怎么改呢?”生:“平行四边形S=(a+b)×h ÷2=(a+a)×h ÷2=2a ×h ÷2=a ×h 。
”学生豁然开朗,原来这些公式可以曲径通幽,随着条件的变化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太有意思了。
他们感到数学知识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生动富有生命的。
(二) 在比较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认识新的事物往往会把旧事物做为依托,但新事物又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教师如果善于挖掘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比较的教学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对比教学法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深入理解教育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对比教学法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一、对比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比教学法又称场景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它是针对学生基础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等因素而制定的一种教学方法。
对比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不同的对象,让学生产生对比、分析的心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教育内容。
具体地说,对比教学法主要借助进行事物、例题、应用题等多方面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效果。
1.多方面对比的方法对比教学法主要体现在对事物、例题、应用题等多方面内容的对比。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事物对比法: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的优缺点、特征等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将数字1和数字2、3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数字间的关系。
(2)例题对比法:通过将相似但是文件的例题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思维模式。
例如,将两个式子进行比较,找到规律并且应用于其他题目。
(3)应用题对比法:将不同类型、难度、形式的应用题进行对比,让学生形成对应解题方法和策略的掌握。
例如,对比不同形式的应用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解题思路。
2.情境化教学的方法对比教学法还能够通过情景化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平行线的概念时,可以用两条平行线与一条交于一点的直线构成的图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的含义和特点。
3.开展鼓励学生思考的教学实践对比教学法还能够通过开展鼓励学生思考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例如,让学生在思考后找到不同题目间共同点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对比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1.优势对比教学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对比教学法通过对不同对象的比较,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凸显对比加深感悟——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比策略的运用
凸显对比加深感悟——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比策略的
运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比策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它
可以凸显事物间的异同之处,加深学生的感悟和理解。
以下将以小
学数学教学为例来谈论对比策略的运用。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物品对比的方法来教授数学概念。
比如教
授平面图形时,可以将平面图形放置在一个大一些的图形中,让学
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大小和形状的异同,来感悟平面图形的特征。
再如,在教授几何体概念时,教师可以将几何体放在同样大小的盒子里,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其次,教师可以用数值对比的方法来教授数学运算和题目。
例如,在教学加减乘除时,可以将不同数值的运算结果列在一起,让
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
规律和原理。
在教学算式时,教师可以将一些不同的算式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而感悟算式的构成规律。
最后,教师还可以运用故事对比的方法来教授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数据分析时,可以讲述两个人的收入情况,用图表对比来说
明谁的收入更高,进而引导学生学习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综上所述,对比策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对比策
略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学习
的效果。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培养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对比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对比教学法的优势入手,介绍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方法。
一、对比教学法的优势对比教学法是指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相同与不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对比教学法有以下几个优势: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比教学法能够通过对事物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通过生动的对比案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差异和联系,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数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规律,通过对比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通过对比不同情况下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逐步理解数学规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对比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思考和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对比不同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4.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对比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1.选取生活案例进行对比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对比,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选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加法和减法的不同。
2.对比不同解题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比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多种解法。
通过对比解题方法,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数学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3.对比不同数学概念在教学不同数学概念时,可以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对比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理解各种图形的特点和区别。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对比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特点,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比教学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探讨如何善用对比教学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一、教学设计在设计对比教学法的课程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教学目标在确定课程内容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准确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例如,使用对比教学法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选择对比对象在设计对比教学法的课程时,教师需要选择明确的对比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不同知识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例如,当教师讲解“分数”的知识时,可以以1/2和1/4的比较为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和分数的基本概念。
3.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对比教学法通常需要将不同的知识点组成一组进行比较,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编排。
例如,当教师将“三角形”和“四边形”进行对比时,可以先讲解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再介绍四边形的性质,最后将两者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方法在使用对比教学法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具体方法如下:1.使用图形和模型通过使用图形和模型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对比情况。
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可以使用几何模型清晰地演示它们的差异。
2.使用比较分析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例如,在讲解“面积”和“体积”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它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然后列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在数学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在数学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在教学中,有很多常用的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等,本文着重谈一下比较法。
什么是比较法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便可以对事物作初步的分类。
但只有在对各个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后,才能把握事物间的内存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比较法,就是用比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这是各学科通常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
正确选择比较对象
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比较来证实?比如,小数的初步认识。
学生对小数并不陌生,但从理论上讲述,这种知识是不牢固的,必须把整数的加减法同小数加减法相互比较获得感性认识。
要有一定的练习量
比较,还需有一定的练习量,达到加深印象,进一步巩固的作用。
比如,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
这类知识达不到一定的量,是不可能在大脑中留下永久性印痕的,不断比较、归纳,才能有所理解,有所利益。
从感性到理性
在教学中比较,这种作法是学生易于接受的,但若是拘泥在这个层面
上就远远不够了。
因为感性认识是生动的,也是浅显的,只有以感性知识作基础,加以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所以,我们用的比较法只是迈出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再开展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活动,认识就会有质的提高。
比较法与其他教法一样,都属于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实际运用中应避免形式主义的倾向,只有恰当地运用比较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比较法教学
新华区香山街小学马晓贞
2012-5-15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比较法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比较法思维能力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数学概念、计算题、应用题教学中,我们都可以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探求、发现和掌握学习规律,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多地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得到发展。
一、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比较。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细胞”,是正确推理和判断的依据。
小学数学中概念描述较抽象,小学生学习概念普遍存在一定难度,但许多概念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若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便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概念时,可以进行如下教学。
首先,出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这些图形的边数一样多吗?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这些图形有的
边数是3,有的是4,有的是5。
教师指出边数是4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其次,从中取出一些四边形让学生观察,提问:这些四边形中,四条边的长短一样吗?找出相对的两边分别相等的四条边,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角,从比较中找出四个角都相等的长方形。
最后,教师总结:四边形四个角都相等,这四个角都是直角。
像这样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且相对的两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通常所说的长方形。
在这个案例中,首先要分析清楚这个概念是和哪些相关概念有联系,在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新概念,使学生明确所学概念的基本特征,为准确理解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计算题教学中的比较。
计算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有很大份量,由于很多题目都是为了计算而计算的式题,造成数学中的计算教学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对方法单一、内容枯燥的计算题缺乏兴趣。
因此,学生在学习计算题(尤其在学习简便计算题)的时候,常常会张冠李戴,胡乱使用运算定律,计算错误率非常高,所以计算题教学需要多进行比较。
只有经过了充分的比较,学生才能在比较中找出错误的原因,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如:计算:76.5-(50-25.5)有多种方法。
方法一:原式=76.5-24.5
=52
方法二:原式=76.5-50+25.5
=26.5+25.5
=52
方法三:原式=76.5+25.5-50
=102-50
=52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找出最佳解题方法,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更富有创造性。
数学中的许多计算,都可以从比较中归纳出解题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加快解题速度。
三、应用题教学中的比较
应用题教学,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应用题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数量关系,在比较中掌握解题方法。
(一)变换题中的单位“1”进行比较。
如:某班男生女生人数的比是5: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8人,女生有几人?
学生做出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
以男生人数作单位“1”;
以女生人数作单位“1”;
以男女生相差数作单位“1”;
以男女生总人数作单位“1”
针对上述情况,可做出相同的答案。
通过比较,不但深化了学生
所学知识,而且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二)一题多解进行比较。
如:向阳农场计划在200公顷的地里播种小麦和油菜,播种面积的比是5:3,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1.按比例分配法解:先求出总份数5+3=8,再求两种作物各播种的公顷数。
小麦:200×5
8
=125(公顷)
油菜:200×3
8
=75 (公顷)
2.归一思路解:把总的公顷数看作单位“1”,先求1份是多少公顷?
200÷(5+3)=25(公顷)
再求两种作各播种多少公顷?
小麦:25×5=125(公顷)
油菜:25×3=75(公顷)
3.方程解:设每份为X公顷:
5X+3X=200
8X=200
X=25
5X=125
3X=75
4.分数解法:把小麦播种的面积看作单位“1”。
小麦:200÷(1+ 35 )
=200÷ 8
5
=200× 5
8
=125(公顷)
油菜:200-125 = 75(公顷)或 125× 3
5
=75(公顷)
这样一题多解,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不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对不同知识的相似点进行比较。
1.一条绳长7米,剪去 5
7 后,还剩多少米?
2.一条绳长7米,剪去 5
7
米后,还剩多少米?
这两道小题原来绳长相同,且都剪去 57 ,但前者的 5
7 是分率,
后者的 5
7 是数量,因而决定了这两道题的数量关系不同,解法也不
同。
总之,比较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相当广泛,不但可以让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提高理解能力和加快解题速度,而且也能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