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诗歌手法练习答案(印)
人教版八上语文课内诗赏析及答案
人教版八上语文课内诗歌赏析及答案(一)、望岳1.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高大雄伟的景色。
2.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不拍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4、“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泰山雄伟、高大、神奇的特点,其中“割”好在: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表现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个名句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写出了作者不拍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统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6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做简要赏析:“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象。
7“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决眦入归鸟”一句蕴含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8对诗句赏析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D )A.头两句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对泰山的仰慕之情和对泰山高大的惊叹。
B.“割黄昏”的割字用的奇险,形象的写出了泰山高大俊俏的特点。
C.“会当凌绝顶”写的是诗人远望山中云气升腾叠起,不觉心胸激荡。
D.末尾两句形象的写出诗人登上泰山之颠后的真实感受体验。
9.解词(1) 夫:语气词(2)造化:天地、大自然(3)会: 会当、定要(4)岱宗:泰山(5)青:苍翠的山色(6)钟:聚(7)割:分(8) 凌:登、乘(9) 眦: 眼眶(10)未了:不尽10.对这首诗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景而望,距离是由远到近,时间是从朝到暮,并由望岳想象将来的登岳。
11.对这首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A.首联有问有答,写出诗人初见泰山时的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
B.“割混淆”的“割”字用得好,写出了诗人近望泰山时所感受到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荡雄生曾云”是写诗人远眺山中云气升腾叠起,感到自己腾云驾雾如神仙一般。
高考语文诗歌之表现手法练习答案
诗歌之表现手法考点精练答案1.【思维规范】这首诗的表达方式很明显:前面以记叙为主,最后两句议论,从“构思”上看,这两部分是作品的主要构成,二者的关系是“对比”,这种手法的效果就是使某一方面的特征更明显,能突出某一个方面。
(对手法的分析容易误认成“先抑后扬”。
区分:扬抑是“针对同一对象”前后不同的态度,“对比”则是“针对不同的对象”做出的比较)【思维备考答案】对比。
前半部分揭露了达官贵人们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后半部分表现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
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矛盾,表达了对权贵们的讽刺和对贫苦百姓的同情。
2.答案运用了衬托手法。
这首词上片并非全部直接写鹰,而是写寒山、大地、秋空,为鹰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
显然作者在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的形象。
3.答案结句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
因为离别在即,所以诗人在饯别宴会上听到的作为助兴的音乐越是悦耳,内心就越是感到一种难舍和难受。
这种以喜相送反衬悲离的结句,渲染了诗人与当地民众的深情厚谊,使得诗意余韵不尽。
4.答案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以云水的逍遥自在象征诗人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5.解析上片是说作者路遇美人却无缘相邀的怅惘、失望之情。
接下来,作者自然产生联想,推测美人的大好青春年华是与谁共度的呢?这么漂亮的美人一定居住在一个临水的幽美之处,那里有香艳的闺房、精美的花园,以及人们无法知晓的生活。
下片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
伫立良久,直到黄昏慢慢地来临了,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惊回现实。
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词句。
结句的“闲愁”,正是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缥缥缈缈,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以比拟。
答案这里运用了渲染的手法,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精选100首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课内诗歌鉴赏精选100首练习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是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3.阅读理解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①策勋十二转()②当户理红妆()第①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表达了什么?木兰代父从军的事例,表现了她怎样的精神?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③段“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阅读《使至塞上》,完成各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
诗题《使至塞上》中的“使”是______ 的意思,“征蓬出汉塞”一句中的“征蓬”是______ 的意思。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5.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会考高中语文课内诗歌(答案)(1)
课内诗歌鉴赏题答案一、采薇1.B (“霏霏”是形容雪下得很大。
)2.A (这首诗没有运用起兴的手法。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直接叙述,而非对他物的描绘。
)3.《采薇》是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
这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
“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肯体、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
“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
“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心情。
二、孔雀东南飞不可以,这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孔雀失偶喻指夫妻离散,借孔雀的顾念徘徊形象,一方面营造了哀怨缠绵的情调,另一方面又统摄全篇,引起下文。
2.铺陈手法,排比句式,勾画了兰芝从小就很聪明能干,有才华,有教养的形象。
三、涉江采芙蓉1.这首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表现了主人公漂泊羁旅,思念亲人的痛苦与惆怅之情。
2.画线句以“兰泽”、“芳草”两个意象,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高雅,也体现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纯洁而美好。
四:1、同意。
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
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隐竖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斗野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曹操的“求才”之心。
诗歌表达技巧习题答案
诗歌表达技巧习题答案1一、1、下阕描绘了一幅凄冷、苍茫的边塞冬夜景图。
作者仰望夜空,高天辽阔,残星暗淡,飞雪漫漫;听到将尽的更漏、呜咽的角声。
营造出惨淡凄寒的氛围,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2、①细节描写。
“乡思望中天阔”,生动地刻画出了征人因思乡而于孤独中眺望远天,却见明月临关,光照千里,浩荡的月色更引发其浓郁的乡愁。
②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在月明之夜,金甲冰冷,戍楼苦寒。
高天辽阔,残星暗淡。
画角数声,呜咽沉郁。
漫漫飞雪中乡关更是迷茫,让人心生寒意。
③视听结合。
残星暗淡,飞雪漫漫是视觉,将尽的漏声,画角呜咽是听觉;视听结合渲染出惨淡凄寒的氛围,烘托了征人的愁苦。
④以景结情。
下阕主要抒发乡愁,却把浓郁的愁情收束在苍茫的飞雪中和间或传来的画角声中,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回味。
(还可答“动静结合”。
答出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
两种表达技巧,答出一种3分,共6分。
)二、1.(1)比喻。
“洞龙睡熟”比喻南宋政权早已不存在。
“云归岫”比喻作为遗民的诗人远居岩薮,埋名隐姓。
“枝鹊啼干”隐喻诗人悼念故国故君的眼泪已经枯竭,也体现了诗人不屈服于元朝的决心。
这些比喻都抒发了诗人眷怀故国故君的悲痛之情。
(2)寓情于景。
把自己对国灭君亡的悲痛之情寄寓在凄清幽静的夜景之中,委婉含蓄,真切感人。
(3)化用典故。
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意,表明自己决不屈服于元朝和眷怀故国故君的情怀。
(4)写景上远近结合,虚实相生。
“洞龙睡熟云归岫”写得虚而远,“枝鹊啼干月满林”写得实而近,突出了夜景的凄清幽静,烘托了诗人隐居的孤寂和亡国的悲痛心情。
(5)写景上以动衬静。
以枝鹊的啼叫衬托夜的宁静。
烘托了诗人隐居的孤寂和亡国的悲痛心情。
(指出一种手法并作分析3分,正确答出两种即满分。
)2.(1)颈联写故书放置瓮中,闭门读书的生涯已如前世的梦;少年的壮心已藏,如孤剑深锁匣中。
表达了故国沦亡,少年壮怀无处施展的无可奈何的孤寂和愤激。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word版有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积累与运用】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星汉..灿烂(星星和月亮)B.次.北固山下(停泊)C.我寄愁心与.明月(给)D.幸甚至.哉(达到极点)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枯藤/老树/昏鸦。
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下面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曹操——东汉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青莲居士C.《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明代5.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心情。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两句诗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将诗人身在江南,却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几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愁心”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6.文学常识填空。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 _____。
“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
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
八年级(初二)下册课内古诗词鉴赏(含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初二)下册课内古诗词鉴赏(含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要点梳理(一)古诗词目录1.《诗经·蒹葭》《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歌赏析:东周时的秦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大部及甘肃东部。
其地“迫近戎狄”,这样的环境迫使秦人“修习战备,高尚气力”(《汉书·地理志》),而他们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
保存在《秦风》里的十首诗多写征战猎伐、痛悼讽劝一类的事,似《蒹葭》《晨风》这种凄婉缠绵的情致却更像郑卫之音的风格。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
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
从下文看,这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
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
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
在《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
诗歌练习题及答案
诗歌练习题及答案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 古诗《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诗歌《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描绘了
怎样的景象?
3. 请根据你对诗歌《登鹳雀楼》的理解,描述诗人站在楼顶时的心境。
4. 阅读现代诗《再别康桥》,回答以下问题: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两句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5. 诗歌《沁园春·雪》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几
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
1. 古诗《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
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感。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国家
虽然遭受了破坏,但自然景色依旧美丽,春天的草木生长得更加茂盛。
3. 诗人站在鹳雀楼顶时,心境开阔,对远方的景色充满了向往和遐想,同时也可能感受到了人生的渺小和自然的壮阔。
4. 诗人在《再别康桥》中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两句诗,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诗人离别时的轻盈和悄无声息,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5.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几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千里”和“万里”的夸张表达,展现了北方冬天的辽阔和壮丽。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表达技巧,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能够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期末复习打印七下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练习(有答案)
4、诗中说明怎样一个道理?
答: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
5பைடு நூலகம்解释词语
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此指烟霭
窥:从缝隙中看
檐:房檐
二、《竹里馆》
3、“独怜”是什么意思?请赏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这两句诗。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4、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
答:生于偏僻之处而不甘堕落、坦然、安贫乐道的高尚气节。
答: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却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
4、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
答:“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深远。“苍苍”“杳杳”四个叠字,极精练的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
九、《约客》
4、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八、《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解释词语:
苍苍:杳杳:荷:
2、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
3、请你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九、《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六、《滁州西涧》
1、解释词语:
独怜:独爱
深树:树荫深处
诗歌的表现手法训练及答案
诗歌的表现手法训练及答案初中语文古诗赏析专题训练二:诗歌的表现手法一、提问的一般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二、提问的变式: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甚至有的问答题就直接这样问: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三、答题格式: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映衬(又分为正衬和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动静结合,对比衬托,讽刺夸张等。
具体针对某个问题,回答格式大致是:1、赏析修辞方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术语)+分析表达作用(句意+主旨情感)。
2、赏析表达方式的作用: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3、赏析表现手法的作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四、常犯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因为再怎么说,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还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
例如:(一)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好在哪里?【答案示例】:这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这样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2、这首诗多出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从诗中找出一例,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示例】:“新”和“旧”的对比,“去”和“来”的对比。
这样写的好处:旧亭台和新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
“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二)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村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歌鉴赏手法题训练及答案
一、2005(浙江)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2)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二、(川滇黔陕)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四、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安徽卷)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部编语文八上期中 课内古诗赏析专项练习(附答案)
八上期中课内古诗赏析专项练习班级:姓名: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练习【甲】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甲】诗的作者是朝的(人名),【乙】诗的作者李白,字。
(3分)2.【甲】诗中“乡关”的意思是,【乙】诗中“海楼”的意思是。
(3分)3.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两首诗都是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名篇。
B. 两首诗的首联都紧扣诗题,交代了此行的地点、时间。
C. 两首诗的颈联都是描写远处的景象。
D. 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练习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分)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的一、二两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三、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练习【甲】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课内古诗赏析专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课内古诗赏析专题练习(含答案)古诗赏析一、观沧海曹操1.这首诗以“观沧海”为线索,写景抒情。
诗人登上碣石山是为了远眺大海。
本诗的风格是豪放奔放的。
情感基调是壮志豪情。
2.描写大海的诗句有:“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山岛竦峙,钟灵毓秀”。
描写草木茂盛的诗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这首诗写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前六句实写景物,有动有静,如“沧海一声笑”写的是动景,“春风得意马蹄疾”写的是静景。
后四句虚写景物。
4.诗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用想象描写景物,表现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豪迈旷达的气魄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的政治抱负。
5.在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每章都有的两句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诗中“若”字用得好,增强了诗的虚实结合,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想象力和豪情壮志。
7.诗人登上碣石山,观赏到了大海、山岛、草木等景物。
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宏伟壮观、荡气回肠的画面。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展现的是大海的磅礴气势,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的渺小。
想象一下,秋风呼啸,波涛汹涌,人们在海边感受到的那种震撼和敬畏之情。
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为人称道的名句。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想象和描写,表达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宇宙的思考。
这种写作方法和抒发感情的角度,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10.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
二、次北固山下1.本诗中,诗人通过“江水流春去,花枝秀映日”的优美诗句,生动地表现了江水、平野、轻风和顺、波平浪静的景色。
2.“江水流春去,花枝秀映日”两句诗在描写景物、节令中,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两句诗写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羁旅他乡的淡淡思乡愁绪。
4.本诗中的“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潮平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和烘托等。
1.衬托。
例:阅读下而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①_________杜审言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绝句漫兴九首(一)_________杜_________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①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写在这次流放途中。
②迟日:春日。
③造次:匆忙。
《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句和《绝句漫兴九首(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诗都将“花鸟”人格化,并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春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渡湘江》中鸟语花香在诗人心目中只倍增远去边疆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一)》中,诗人见花,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
《渡湘江》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通篇运用反衬和对比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诗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诗人渡江南下,看到江水滔滔北流,不禁对照自己的遭遇,追思昔游,抒发了怀念京国的悲思愁绪。
《绝句漫兴九首(一)》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情绪。
第一句概括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
第二句是说春色不晓人情,莽莽撞撞地来到江亭,闯入诗人的眼帘。
第三、四两句,是诗人的责怪之辞:花匆匆的开放,莺频频地啼叫,似乎故意来捉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
本诗用“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符合生活中的实际,结果是哀感倍生。
题目要求从情与景的关系来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从大的类型来看,情与景有一致和不一致的。
高二语文组诗歌手法练习答案
高二语文组: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判断”专项训练答案试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并体会这种技巧运用的表达效果:1、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比喻)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欲扬先抑)3、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借代)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比喻、设问)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比拟)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拟人)7、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以小见大)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拟人)9、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咏风》)(比拟)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比兴)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衬托<反衬>,借景抒情)1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对比)1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对比或反衬)1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炼字)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白描)16、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对比)1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叠词、情景交融或乐景衬哀,哀景衬乐)18、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烘托或借景抒情、细节)1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渲染或借景抒情)2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渲染或借景抒情)2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夸张)22、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
(顶真)2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细节)2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细节、渲染或借景抒情)25、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设问)26、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比喻、借景抒情)2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诗歌表达技巧练习题及答案
诗歌表达技巧练习题及答案.阅读下边的诗歌,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毛毛雨霏霏。
杏园憔倅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注]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捻(ǎ):持取,捻弄。
()上阕的光景描绘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剖析。
答:上阕经过描绘铺径之落红、弄晴之毛毛雨、憔倅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光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如何的感情变化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绘(答“动作描绘”也可)。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假如逐句剖析,只需能答出由爱春、伤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分析:这两道题侧重从光景描绘和细节描绘角度考察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干中有几个字眼,审题时一定盯准:“上阕”“光景描绘”“无奈之情”“表现手法”“感情变化”。
答题时注意格式:. 阅读下边的诗歌,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定林①(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感情的手法。
答:“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品化。
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恋恋不舍的欢乐心境。
背景解读:王安石变法冒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守旧派士医生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
所以,王安石在熙宁七年(年)第一次罢相。
次年复拜相。
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可以把改革持续实行下去,于熙宁九年(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此后闲居江宁府。
宋哲宗元佑元年(年),守旧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取销。
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 阅读下边的诗歌,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宵,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诗歌参考答案
诗歌参考答案诗歌参考答案诗歌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独特的语言和节奏传达情感和思想。
每个人对于诗歌的理解和创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然而,在创作和欣赏诗歌时,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是至关重要的。
诗歌的节奏可以通过音节的长短、重音的位置以及句子的呼吸感来表现。
例如,一个充满活力和节奏感的诗句可能会使用较短的音节和频繁的重音,使读者感到有力量和动感。
相反,一个平静和柔和的诗句可能会使用较长的音节和较少的重音,给人一种轻盈和舒适的感觉。
韵律是诗歌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可以通过押韵和句子的平仄来表现。
押韵可以增加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而平仄则可以给诗歌带来一种韵律的起伏感。
其次,诗歌的意象和比喻是丰富诗歌表达的重要手段。
意象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传达感觉和感受。
比喻则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用“花开如火”来形容美丽的花朵,就是一种比喻。
意象和比喻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是诗歌创作和欣赏的核心。
诗歌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如爱情、自然、人生哲理等。
每个人对于这些主题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同的,因此,同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诗歌表达方式。
情感是诗歌中的灵魂,它可以是喜悦、悲伤、愤怒、思念等各种情感。
通过诗歌,诗人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读者,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最后,诗歌的结构和形式也是诗歌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方面。
诗歌的结构可以通过诗句的排列和段落的分布来表现。
例如,使用特定的诗体和韵律规则来构建诗歌的结构,如汉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形式是诗歌的外在表现形式,如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
结构和形式可以帮助诗歌更好地组织和传达思想,使诗歌更具有美感和艺术性。
总之,诗歌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独特的语言和节奏传达情感和思想。
在创作和欣赏诗歌时,我们可以参考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意象和比喻、主题和情感以及结构和形式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1组诗歌鉴赏艺术手法练习(参考答案)
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抒发情感?请在()里填上手法,在上填写表达效果。
1、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合适更相疑?(用典,一正一反,表达与世无争、淡泊宁静的情志)
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都用了(视听结合)
的手法来写景。
3、“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表面上写诗人在山林中看似清幽孤寂的生活,实际上正是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
这是(寓情于景)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独处山林之乐。
4、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比喻,将无形抽象的相思之情比作具体可感的春色,突出对朋友的无限惜别之情)
5、“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这属于(虚写),借此
突出天姥山神奇的色彩,也蕴含了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
6、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对比)
突出天姥山耸立天际、直插云霄的气势。
7、“征帆一片绕蓬壶”写诗人想象远征的船只像水中漂泊的一片小树叶一样在烟涛微茫的
蓬莱仙岛一带缓缓绕行,这是(虚写)的手法。
8、“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运用了(比喻、拟人/ 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
了高度的评价,表达了自己无限怀念之情。
前一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而亡就如皓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一样;后一句以景写情,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白云写得满脸愁容,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着晁衡的逝去。
9、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对比)炎炎夏日,纤夫们逆水拖船,艰难地行走在两岸都是
商贾云集的地方。
将纤夫与商贾对照来写,突出纤夫拖船之苦况。
10、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细节描写)突出纤夫们生活条件之恶劣。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直抒胸臆)请看看这又大又多的石头吧,这些石头采之不尽,输之不竭,纤夫之苦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这实在让人忍不住掩面落泪。
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11、杜甫《月夜》主要采用(对写)手法,通过设想妻子在家思念自己的情景来抒发对亲人的
思念之情。
12、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以乐景衬哀情)突出曲江此时的荒芜。
13、“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翻天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用典)用
班婕妤和周幽王的典故暗讽唐明皇的荒淫好色。
14、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孤独之
感,情感澎湃。
1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拟人)既写出了月光光影明灭的特点,也赋予月光
人性,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久久在楼上徘徊而不忍离去。
1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以动衬静)描写出月光皎洁,万籁俱寂的幽居之景。
17、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猎。
(《田家杂兴八首(其二)》)(对比)
将众人的爱好与自己的情趣作对比,表达出隐居的志向。
18、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八首(其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样,都运用了(白描)手
法来描写田园生活,从而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19、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比喻,形象描绘出大夫、将军们旁若无人、骄横跋扈之状)
20、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
南旱,衢州人食人!(对比,增强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生活的讽刺与批判)
21、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直抒胸臆,体现愤怒控诉之情,使得语气更为强烈)
22、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博喻,突出被
比喻事物美而短暂、易幻灭的特点)
23、杜牧《早雁》用大雁(象征)边地百姓,表达了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2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比兴,形容出甜蜜与痛苦交织的复杂情感)
25、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以乐景衬哀情/ 反衬,以宴会的热闹反衬出诗人此
刻额凄清寂寞)
26、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比喻,将自身比作蓬草,突出毫无自主性的境地,
流露无可奈何的心情)
27、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打破时空次序,将昨夜与情人
相会的回忆与今日很快分离的境地交织描写,抒写了多情而无奈的相思之情。
28、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对比,“不问”与“问”形成强烈的对比与贬抑,更
有力地讽刺了汉文帝的昏庸)
29、李商隐《贾生》以(托古讽今)的手法借讽刺汉文帝来讽刺当今唐皇帝,借哀怜贾生来哀
怜自己的怀才不遇
30、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衬托,以“舞筵”“乐游苑”的热闹衬托柳树的欢乐)
31、李商隐的《柳》以春天柳树的繁盛(反衬)(手法)秋天柳树的零落,体现出对柳树稀疏
衰落的悲叹之情。
32、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
浅入时无?”把应试的举子(比喻)成新妇,把考官比喻成“舅姑”,非常巧妙而含蓄地试探主考官的意思。
33、刘禹锡《赏牡丹》用芍药的“无格”和芙蕖的“少情”(衬托/烘托)牡丹的牡丹的高贵富丽。
【提升练习1】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
【提升练习2】答: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提升练习3】答:作者运用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中的齐人“乞祭余”还不算,还要向妻妾炫耀;与此相反,像介之推这样的人物,甘愿烧死在绵山中也不出山,其气节风骨之高重又如何!在对比中,作者讽刺了向权贵谄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受迫害也决不改变操守的有气节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