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设计者:林超荣单位:坎市中学学科:语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完成第一段教学,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
3.体会求学的态度。
4.你会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二)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你会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求学态度的教育。
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二、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名言导入激发兴趣介绍作者(一)引入新课(PPT展示)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与思毁于随。
—韩愈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提问:有谁知道刚才四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
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PPT展示)▲作者情况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 人。
明初著名文学家。
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明初主修《元史》,后历任国子司通过名人名言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介绍背景初读课文解决字音再读课文文言断句把握节奏业、侍讲学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
▲写作背景《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
马生,马君则,国子监太学生。
序,也称作“叙”或称作“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翻译及注释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翻译及注释【导语】本文内容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翻译及注释,仅供大家参考。
译文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
(由于)家里贫困,(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浏览,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身抄写,运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冬天非常冰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固,手指(冻得)不能曲折伸直,也不敢懈怠。
抄完后,便立刻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
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敬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忧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先辈请教。
先辈道德和名誉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顺些。
我站着伺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对;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当中。
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
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
侍侯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
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壮的东西来享用。
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潢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鲜明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敬慕的心。
由于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我求学的辛苦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注释[1]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2]余: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第24课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导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增强文言语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学习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学习作者刻苦求学,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如今更提倡终生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
然而同样是读书,其结果却迥然不同。
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者;有孜孜以求,出人头地者;有碌碌无为,鲜有所获者;有半途而废,不得善终者……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之外,恐怕是主观勤苦程度不同使然。
因此前人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今天我们来学习明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其中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教师板书课题)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叩.(kòu)问俟(sì) 叱咄..(chì duō)负箧.(qiè) 屣.(xǐ) 媵.(yìnɡ)人皲.(jūn)裂曳.(yè) 以衾.(qīn)拥覆容臭.(xiù) 烨.(yè)然皆被.(pī)绮绣缊.(yùn)袍敝.(bì)衣2.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援.疑质.理:援,引、提出。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及文体特征;初步感知作者求学的艰辛和勤奋。
2.反复朗读课文,背诵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 3.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翻开历史画卷,不少仁人志士以勤奋为基石铺就成功之路:苏秦以铁锥刺股,发愤不已;路温舒取水中蒲叶,抄录《尚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且行且读;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苦学不辍;祖逖呕心沥血,夜半闻鸡起舞;周恩来披肝沥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千百年来,众多的光辉形象一直在用他们自身的行为劝勉我们要努力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濂的读书求学之路。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著有《宋学士全集》。
2.背景资料洪武十一年(1378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
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鼓励之辞。
3.字音字形烨.然(y è)以衾.(q īn)拥覆.(f ù) 缊.袍(y ùn) 敝.衣(b ì) 负箧.(qi è) 曳屣.(x ǐ) 媵.人(y ìng) 沃灌.(gu àn) 叱咄..(ch ì du ō) 皲裂..(j ūn li è) 容臭.(xi ù) 4.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初二年级语文《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
初二年级语文《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导语】学语文该学些什么呢?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只有文化底蕴丰富了,以后才能够做到对学习各种阅读训练材料、写作指导之类的东西游刃有余。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译文: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
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版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2.了解赠序的文体特征。
3.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同伴互助疏通第一段文意,朗读时正确把握停顿。
4.初步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后生勤奋学习。
(二)课前预习:1.给加点词注音:嗜.()砚.()叩.()问叱咄..()()俟.()皲.()裂媵.()人衾.()烨.()然缊.()袍容臭.()负箧.()曳屣..()()2.宋濂,字景濂,号潜溪,_____(朝代)文学家。
他的散文清新简洁,行文善于变化,思想也比较深刻。
朱元璋称他是“__________________”,刘基赞许他“_________________”,四方学者称他“____________”。
宋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第一段)。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仲,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三)课内导学:1.导入:同学们,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
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2.作家、文体: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译文
【导语】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
他家境贫寒,但⾃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家吴莱、柳贯、黄等。
他⼀⽣刻苦学习,“⾃少⾄⽼,未尝⼀⽇去书卷,于学⽆所不通”。
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下⾯是分享的⽂⾔⽂:《送东阳马⽣序》原⽂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送东阳马⽣序》原⽂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笔录,计⽇以还。
天⼤寒,观冰坚,⼿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患⽆硕师名⼈与游,尝趋百⾥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弟⼦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余⽴侍左右,援疑质理,俯⾝倾⽿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不敢出⼀⾔以复;俟其欣悦,则⼜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深⼭巨⾕中,穷冬烈风,⼤雪深数尺,⾜肤皲裂⽽不知。
⾄舍,四⽀僵劲不能动,媵⼈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乃和。
寓逆旅主⼈,⽇再⾷,⽆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之环,左佩⼑,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余则緼袍敝⾐处其间,略⽆慕艳意,以中有⾜乐者,不知⼝体之奉不若⼈也。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今诸⽣学于太学,县官⽇有禀销之供,⽗母岁有裘葛之遗,⽆冻馁之患矣;坐⼤厦之下⽽诵《诗》《书》,⽆奔⾛之劳矣;有司业、博⼠为之师,未有问⽽不告,求⽽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录,假诸⼈⽽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天质之卑,则⼼不若余之专⽿,岂他⼈之过哉? 东阳马⽣君则,在太学已⼆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以乡⼈⼦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和⽽⾊夷。
⾃谓少时⽤⼼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译⽂】 我⼩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家去借,(借来)就亲⼿抄写,计算着⽇期按时送还。
送东送东阳马生序翻译
送东送东阳马生序翻译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
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读书。
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
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道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
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
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
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
人教版八年级下《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的原文及译文:原文: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遍各种各样的书。
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未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这篇文章是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的一篇赠序,通过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文章语言简练质朴,情感真挚动人,是一篇优秀的古文作品。
希望这些译文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1【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
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廉,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翼日:第二天。
“翼”同“翌”。
③馔(zhu àn):食物,多指美食。
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
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
类似于“怎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4分)(1)走送之()(2)俟其欣悦()(3)濂具以实对()(4)微景廉()7.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家贫,无致书以观。
译文:(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译文:8.填空。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 ”。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翻译及注释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翻译及注释译文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
(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
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所以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
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以前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
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
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
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
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注释[1]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2]余:我。
[3]嗜:喜欢、特别爱好。
[4]无从:没有办法。
[5]致书:得到书。
致:得到。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每:常常。
人教版八年级下《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续写文言文
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的续写文言文:
余言至此,犹有未尽之意。
夫马生之聪慧,固已见于群贤之间,然学海无涯,非勤奋无以至远。
今余告以吾昔年之勤苦,非欲马生畏难而退,实欲其知学问之道,贵在恒久,非一日之功也。
昔吾求学,尝有饥寒之虞,然未尝因此而辍学。
盖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故能忍饥耐寒,以求学问之成。
今马生身处盛世,衣食无忧,更当以此为契机,倍加努力,以求学问之精进。
马生宜知,学问之道,不在外物之丰俭,而在内心之坚定。
若心有所向,则无论环境如何,皆能持之以恒,终有所成。
故马生当以吾言为鉴,勿因外物之诱惑而忘本心,勿因环境之变迁而丧志向。
且夫学问之道,非独求知识之广博,更在求德行之高尚。
马生当以圣贤为榜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学问之成,非但为一己之荣耀,实为家国天下之福祉。
故马生宜以宏伟之志,求学问之精深,以报家国之恩,以造福百姓。
吾言至此,已尽吾意。
愿马生闻吾言而有所悟,勉力前行,以求学问之极致。
他日功成名就,定能光耀门楣,不负此生之所学也。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翻译及注释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翻译及注释译文我年小时候就非常爱好读书。
(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超时送还。
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
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菲律宾人借给我,于是我能够母姚氏群书。
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格外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除此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道德观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她家,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多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碰见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韵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峭壁之中。
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后背脚上的皮肤都熔焊却不知道。
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
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
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一顿饭提供两顿伙食,没法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与我同住别的同班同学同学都外套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做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童子一样;我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显而易见羡慕的心。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乐享不如别人。
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注释[1]选自《宋学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西北),明初文学家。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2]余:我。
[3]嗜:喜欢、特别爱好。
[4]无从:没有办法。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
巨谷中,穷冬 烈风,
大 严冬
刮着凛烈的寒风
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客舍 僵硬 动弹 支通肢
围裹覆盖 媵人:指古代陪嫁的人 寓:名作动,住在 仆人 热水 浇洗 灌通盥
逆旅主人,日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 覆,久而乃和。寓
旅店
每天 给两顿饭吃食:给饭吃,动词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之:指抄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Nhomakorabea因 得 遍
因此 都 把
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 学说 担心
观
各种书籍 已经
群 书。既 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
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大师
交往求教
跑到 向,当地 前辈
拿着经书 请教
执 经 叩问。先达德 隆望 尊,门人弟子
道德高 声望高
言辞脸色 挤满屋子 稍微缓和 站着陪伴
一种文体
相当于前言后记, 书序 一般是介绍作家的 生平,或成书过程 本文是一篇 与宗旨,为阅读和 赠序,其中 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 评价作品提供一定 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 的“序”, 的参考资料,或给 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 并 以必要的引导。 赠序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 非“序言”, 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 而是“赠言” 种写法。 的意思。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 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正 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 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 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 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 文的前半部分。东阳马生: 东阳的马君 则。全文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 《朝京稿》。
听读课文,梳理文意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东阳马生序》
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原文Original Text译文Translated Text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我小时候就专门喜爱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方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运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天专门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
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多情愿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阅读专门多书。
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忧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
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房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顺些。
我尊敬地站在他旁边。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快乐了,就又请教。
因此我虽专门笨,终于获得多教益。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跑,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明白。
初二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翻译
初二语文下册《送东阳马生序》翻译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所以停止。
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所以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以前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
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
所以我虽很笨,终于获得多教益。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
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