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报+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年剪报+实践研究了730个病种“半生攻癌临证,梦回夜半挑灯。
五十载科研始有效,三十年下海攀高峰。
执着也轻松。
中药纷纭百态,方剂烟锁云封。
了却一生功名事,赢得几组大夫松。
可叹华发生。
”
这是国家名老中医张士舜写在《破阵子》里的个人小结,是他半生的真实写照,平凡而又伟大。
凭着扎实积累和研究创新,他凭借超凡的医术和独树一帜的肿瘤绿色疗法,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如今,他最大的渴望就是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置的“张士舜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治病救人的同时,让他的徒弟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30天,30副中药
不用水送也能吃馒头
来自藁城73岁的刘大爷,前段时间因为进食不利,去县医院检查发现得了食管癌,病理为低分化鳞癌。
孩子们没敢和老爷子说,病变长度都已经10公分了,晚期。
得知张士舜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开诊,在10月24日,便带着老人一起,找老中医,“抓
副药”治治这“吃不下饭”。
张士舜介绍,刘大爷这是食管下段癌,胃周围淋巴结肿大,伴有脑水肿,心包积液。
最明显的症状是下咽不利,喝水都有呛咳。
“咱也知道这病怎么治都难说好,能吃饭、别这么痛苦,我们就满意了。
我们不想让老人这么大岁数了,还受太多罪。
”刘大爷的二儿子说。
就这样,张士舜给开了由冬凌草、瓜蒌、核桃枝等23味中药组成方剂,开7副中药。
7天的量,煎药取汁早晚分两次服。
7天后又是周五专家出诊日,老爷子一家又来了,症状明显好转,能吃稀饭了。
之后的每个周五,成了刘家与张士舜教授必须见面的日子。
30天后的复查报告显示,食管受侵7公分。
各种症状明显好转,粘液减少,不用水送也能吃馒头了,体重增加,有劲有精神。
伟大来自于平凡
剪报50年研究了730个病种
与最初来时愁眉苦脸的样子截然不同,刘大爷的孩子们也越来越有信心。
“就这么几副药,咋就这么顶事儿?”刘大爷的儿子问张士舜教授。
原来,张士舜专门写了一本治疗食管癌的书《食管癌中医研治集成》,里面收录了950个方子。
这950个方子的搜集,历时45年。
同样的书还有《胃癌中医研治集成》、《肠癌中医研究》,三本书加起来近2500个方子,涉及近800种中药。
记者看到这三本书中的方子,每个方子都写着资料来源、药品、用量、功用、适应症涉及相关疾病会发生的方方面面的症状以及每个方子的客观疗效、还写上了在张士舜应用的患者身上的用法和效果反应。
有这样的症状需要哪些注意事项和患者家属要怎么护理等,都非常详细。
这些方子都是哪里来的呢?记者问。
张士舜说,你看我书上标注的参考文献,从1954年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到1999年古广祥在《世界名医论坛》发表的文章,45年,这些书,都是我一本一本搜集来看的。
我每天都要看二三十本杂志报纸、书籍,报纸中有用的部分就做成了剪报,书籍中有用的部分就买来复印机,复印出来和剪报分类存档。
看书,平常;剪报谁也会。
难的是就是两个字——坚持。
我这一坚持就是50年。
这50年,家里藏书万卷,成了图书馆。
那些的剪报,慢慢的成了一本本分门别类的夹子,前几天搬库房顺便数了数,730个,这就是730种疾病,把能搜集到的土方、单方、验方都做了研究。
发病率高、研究广泛的疾病,慢慢成了箱子,甚至几箱子。
这些箱子,就变成了今天的书。
这几十年,我把这些方子用在病人身上,不断总结、不断修正,慢慢将有效的方子留下。
前几年药房告诉我,我常用的方药有280种。
可现在常用的,基本上也就是60种,这样,在石家庄华光中医肿瘤医院跟着我学的有几十个大夫,加上收的24个各地的学生,我想通过他们,让更多的肿瘤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方剂与时俱进不耐药
“为啥中药管事儿”
这50多年,张士舜写了7本书。
30年前,张士舜写了《中医现代化研究》。
1982年,张士舜参加了在宜昌召开的“全国模糊数学学习班”,因为他一个学中医的写了一篇模糊数学论文,有人夸赞他:“这模糊数学是研究生的课,大本都不学,你一个中医会模糊数学,不简单。
”后来,张士舜又接触到控制论、系统论、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等宏观科学研究。
因为中医是两千多年以前的中国古代发达的宏观科学和当时的医疗实践结合的结果,当然和不排除和当时的文化、哲学——易经,相结合。
中医学受文化的影响,而它是古代科学的一个分支——医学科学。
“中医发展到今天,确实遇到了难题。
”张士舜说,1962年,他在河北省中医院实
习的时候,门口人特别多,晚上的大厅里都是人们铺的铺盖卷,大家都在等着第二天早上挂了号看病,他的老师们忙的不得了;西医院比中医院就差别大了,门可罗雀。
可今天的中医院,要比西医院的话,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中医要发展,必须现代化,要将世界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来,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张士舜坚定地说,上世纪植物药抗癌研究最伟大的成果紫杉醇问世后,卵巢癌、乳腺癌有办法了,抑瘤指数特别高;喜树提纯了喜树碱、喜树碱混悬剂,斑蝥提纯了斑蝥素、斑蝥酸钠等等。
人工合成、发展衍生物不断被发现,不过,它们最初都是来自于抗癌的中药。
”
张士舜说,他这个肿瘤医院不用化疗药,但不代表不用原本的植物药。
我不用紫山醇,我用红豆杉;我不用喜树碱,我用喜树;我不用斑蝥酸钠,我用斑蝥;我不用黄连素,我用黄连。
八十年代用黄连素治痢疾,拉稀腹泻一吃就灵。
可现在看呢,早已经不用了。
为什么,耐药了。
可是张仲景的白头翁汤,到现在一直在用,为什么没有耐药呢?因为我们一直在变,一直在调整,用这种变化的复合体,就不可能耐药。
这就是优势,这就是生命力。
做中医现代化的奠基人
“就是要我的徒弟超过我”
张士舜说,下一步付诸努力做到的一件大事儿,就是要集合几个学科的中医大家,写一本书。
他希望这本书,对于有一定医学基础的医务人员,力求做到一看就能懂、一懂就能用、一用就有效、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结果,提高中医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水平。
说到中医传承,目前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中医不肯把自己的绝活、秘方拿出来。
然而对于自己的一身医术,张士舜从不藏私。
他是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命名的全国第三、四批带徒老中医。
前不久,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设立的“张士舜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开诊,除了为患者看病,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医生们“传经送宝”。
“我要把自己这五十多年行医生涯总结的东西都交给他们,绝不藏私。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培养出一批真正的中医。
一门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发展。
我并不否定继承,而发展,才说明你继承好了,只有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才能做时代的推动者,我就是要我的徒弟超过我。
”张士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