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人收入与分配(11-12)

合集下载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3课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3课教案

贵州省经济学校教案首页课次第一单元(章)共 6 学时第5、6 学时;总第3、4次课总第5、6 学时课型讲授、模拟训练课题第三课个人收入与理财教具多媒体授课时间班级15计应、计维15电商2、15电商115酒店管理、15计网日期15/9/7 15/9/10 15/9/11 周次 6 6 6星期一四五节次3-4 1-4 1-4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且树立纳税人意识,学会正确的投资理财方式,为自己融入社会经济生活做准备。

授课内容提要(在重点难点下划线)一、个人收入和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以及采用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和意义;2、怎样理解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依法纳税3、为什么说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三、投资理财4、投资理财的主要渠道课外作业1、记忆本课主要问题2、预习第四课3、完成书面作业课后简要分析这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都比较容易理解,通过课堂回答问题和写作业情况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比较到位。

只是关于投资理财这一问题,还有待于日后实践的检验。

教案纸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7分钟)通过让看课本第19页图片及思考下面的问题,引入本课内容,引入“个人收入和分配”的课题。

二、进入新课:(50分钟)(一)根据PPT上投影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本第19-26页,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並在课本上划出。

同时,在看书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

(二)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通过学生自己回答问题,老师补充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

重点理解、掌握收入分配和原则,树立纳税人意识,学会消费理财。

三、教学重点、难点解析(13分钟)让学生充分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且掌握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关系;了解投资理财的渠道,学会科学理财。

四、巩固练习(8分钟)本课知识点比较琐碎且重要知识点较多,所以通过做题训练,使学生查漏补缺、辨别易混知识及再次对知识点巩固记忆。

高中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速来围观

高中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速来围观

高中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速来围观个人收入分配是指社会成员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经济活动。

国民收入分配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国民收人分配决定个人收入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对国民收入分配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分配原则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之上的:因此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按劳分配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而且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按劳分配作为分配方式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所决定的。

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不是为了否定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恰恰相反,只有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其他分配方式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做到效率和公平的正确结合。

经济学上的效率,可以用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来衡量。

公平的内涵主要包括:第一,机会均等。

第二,规则平等。

第三,差距适度,共同富裕。

3、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人们才有可能去实现分配的公平;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尽可能全面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物质财富。

4、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实现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首先,劳动者之问劳动存在着差别,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根本原因。

其次,经济条件的差别也必然造成劳动者的富裕有先有后。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收益不平衡,必然造成富裕程度的不同。

11-12高一政治课时讲练通课件:第3单元 收入与分配单元质量评估

11-12高一政治课时讲练通课件:第3单元 收入与分配单元质量评估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8.2010年依旧是值得纪念和梳理的一年,数据显示,我国
基尼系数已激增至0.48,远超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缩
小贫富差距、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已十分迫切。之所以要更 加注重公平是因为( )
①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②这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解析】选A。分好这个“蛋糕”,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 控,①②③都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政府对企业的管理 是宏观调控,制定企业工资方案不是政府管理的范畴,而 应是企业管理的范畴,排除④。
14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解析】选D。②③属于按劳分配;①④属于其他的个人 收入分配方式。
11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6.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

指出,要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 民 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本之策 是 ( A.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B.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C.提高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D.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解析】选A。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之策应是大力发展经济,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Leabharlann (三)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00分)
(90分钟
编辑发行: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点梳理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点梳理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经济生活》易错点梳理专题三收入与分配《经济生活》易错点梳理专题三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在公有制范围内只有按劳分配。

( ×)【点拨】在公有制范围内,存在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两种方式。

公有制下非按劳分配有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等。

2.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 ×)【点拨】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收入,但不是劳动收入,而是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包括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劳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按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3.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 ×)【点拨】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但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

4.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 ×)【点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合理的分配政策、宏观调控。

5.工人的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 ×)【点拨】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6.收入分配公平是指收入分配没有差距。

( ×)【点拨】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收入分配没有差距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7.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

( ×)【点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的内容,不属于再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教案: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个人收入的概念和含义。

2. 了解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3. 了解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的问题。

4.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收入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个人收入的概念和形式2. 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劳动所得、资本所得、转移支付、财产所得等3. 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性和效率性问题4. 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收入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举例,引入个人收入的概念和意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个人收入的形式(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个人收入的形式,如工资、奖金、利息、股息、房屋租金等。

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如劳动所得、资本所得、转移支付、财产所得等。

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各种收入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4. 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性和效率性问题(15分钟)教师与学生讨论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公平性和效率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对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5. 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收入(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收入。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财意识和投资意识。

6. 综合训练(15分钟)教师布置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人收入分配的综合分析和思考。

7. 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重点强调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对公平和效率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四、教学评价1. 针对学生的综合测试2. 针对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总结3. 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五、教学资源1. 教师课件和PPT2. 学生讲义和练习题3. 实际案例和数据材料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介绍了个人收入的分配问题。

6.个人收入与分配

6.个人收入与分配

【课程名称】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第1节个人收入与分配【教学计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的来源与结构。

2.能力目标: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理解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客观必然性,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

【教学重难点】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为主【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导入教师活动:调查一下班级里面是否有同学通过自己打工获得收入,取得的收入水平如何?举出老师在读书期间打工的例子。

一、多元的家庭收入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讲讲家庭收入的来源。

学生活动:发言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通过整理学生所举出的例子来归纳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几种来源类型。

1.城镇居民家庭收入(1)工资性收入:在企事业单位中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特殊情况下(产假、病假、培训、出差期间)支付的工资农村居民家庭收入。

(2)经营性收入:是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即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通常表现为现金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如经营企业获得的收入)(3)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4)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支付给居民家庭的离退休金、价格补贴、住房公积金、救济金、赔偿、辞退金等,以及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如赠送收入、赡养收入。

具有无偿性的特点。

2.农村居民家庭收入(1)工资性收入:在企事业单位中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特殊情况下(产假、病假、培训、出差期间)支付的工资农村居民家庭收入。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一、定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将每位劳动者的收入按一定的比例和方式分配的一系列规则。

它是实现收入公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今天,它仍然是一个日益重要的社会问题。

二、实施依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及相关的收入分担原则,确定个人收入的正确分配,控制社会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以及调节社会收入水平差距。

三、政策内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主要包括:(1)对于高收入人群,应全面实施高税收。

建立有效税收分配制度,使高收入者负担较多税收,从而遏制高收入者收入积累,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促进贫困地区和形势落后的社会群体的发展,实现收入的均衡。

(2)促进低收入群体的成长,通过加大社会保障对低收入人员的支持,实施综合性补贴,提高收入水平。

包括实行恒低收入补贴,发放一次性收入补贴;支持不同类型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实施鼓励年轻人受教育培训的财力政策,为提高收入提供有力的支持。

(3)适当调节政府收入和支出,通过加大政府支出和减少收入,调节社会收入差距。

实施财政优惠政策,刺激投资,降低企业税收等,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社会生产率,进而提高收入水平。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1)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由于我国多个层次的财政部门调控不同,政府收入分配机制也尚未完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拨付困难等问题,使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得不到有效实施,之后的步伐也受到限制。

(2)难以有效改善社会收入不平等问题。

社会收入差距的形成,受到家庭收入、教育和职业选择等社会结构性相关因素的影响。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虽然推动了多种改善社会收入整体状况的政策,但其实际的财政子政策仍然不能有效解决社会收入差距问题。

总之,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推进社会收入公平和包容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未来将需要在政策方面做出更加精细的调整,才能真正实现收入均衡,让广大贫困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个人收入与分配教案

个人收入与分配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课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案一、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新课标基本‎要求:阐述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教材梳理知识要点:*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知识结构: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居‎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的‎含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解疑释难:重点、难点分析:1、全面理解按‎劳分配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点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误区知识:●按劳分配也‎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凡是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只要是合法‎的收入肯定‎是劳动所得‎●只要是在公‎有制企业中‎获得的收入‎肯定是按劳‎分配三、问题探究典型案例: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虽忙可收入‎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自己直接经‎营,去年的税后‎收入比小吴‎的爸爸妈妈‎的收入总和‎还高出一倍‎。

个人收入与分配培训课件powerpoint78页

个人收入与分配培训课件powerpoint78页

二 .依法纳税
个人纳税面面观个人所得税确立纳税人意识
税 收 宣 传 栏
我是学生,税收与我无关
我纳税我光荣
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新农村建设
奥运盛事
国庆阅兵
交通
医疗
教育
国防
通讯
环境
健身
赈灾
(一)个人纳税面面观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无偿取得的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国家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直接的形式,也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方式。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左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得比例。(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知识链接(3)
初次分配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再分配政府作为分配主体,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解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根据征税对象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和营业税,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税收的特点和种类
有没有因为向国家缴纳了税金,从而获得直接的补偿或返还?
税款是可缴可不缴的吗?
缴纳税款的多少是可以随意而定的吗?
收益较高
流通情况
最强
较强
到期可转让
(四)冷暖相知的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是商业保险组织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对于合同约定的发生造成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 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责任的一种合同行为。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7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7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添加标题
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包括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 果公平。机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中享有平等的机会 和权利,过程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过程应当符合公平正义的原 则,结果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结果应当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
添加标题
公平评价:收入分配的公平评价需要综合考虑收入分配的数量、质 量和结构等因素,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中的权利和机 会,需要综合考虑收入分配的过程和结果。
公平性:多种分配方式可以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避免贫富差距过大。 激励性:多种分配方式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稳定性:多种分配方式可以保证收入分配的稳定性,避免经济波动过大。 灵活性:多种分配方式可以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第四章
公平与效率的内涵
公平的意义和作用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公平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公平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公平可以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和尊严
实现公平的措施和途径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 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低收 入者的社会保障水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税收调节,提高高收入者的税 收负担,降低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公平:指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包括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效率:指社会资源利用的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保障,效率 是公平的基础和体现
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要注重公平,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按劳分配的特点
公平性:根据劳 动者的劳动贡献 进行分配,体现 了公平原则

个人收入与分配教案.doc

个人收入与分配教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个人收入与分配》教案课题名称个人收入与分配授课教师授课时间3、 29 授课班级13机电 1 授课地点教室授课类型新课课时数 1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本课教材内容是在前课内容《企业中的劳动者》基础上编写的,我国居民绝大多数个人收入来自职场,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个人有了一定收入,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就自然想到了理财,故本部分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教材内容条理清晰,包括个人收入的来源、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三部分内容,逻辑严密,但较为抽象和宏观。

本班为职高机电专业一年级的学生,35 人全部为男生,他们对宏观的社会现象较女生更为感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他们的这个特点作了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调查,了解到有的学生家长购买过股票,有的购买过国债; 有的学生家里开店做生意、办工厂;有的学生家里有房屋出租;学生的这些感性认识非常利于本话题的教学活动。

不足的是学生对分配制度,尤其对从效率与公平角度理解分配制度认识不深,通过本课的教学,将提高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了解个人收入的种类;理解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内容,该制度形成的知识与技能决定因素;能认识到在个人收入分配过程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重要性。

通过情景导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将重点突出,过程与方法难点突破。

情感态度与价能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对宏观社会现象的思考能值观目标力,对微观社会的洞察力。

重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难点个人收入分配形式;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关键点教法选择情景导入、小组讨论、启发点拨、案例教学。

学法指导课前调查;合作探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环节课前准备引入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将班级同学分为7 组,每组 5 人;布置学生对家庭收入的来源进行调查1请说说你家的收入来源?列出各种来源占家庭收入的比例。

2.针对社会存在的收入差距加大现象你是怎样评价的?3.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收入来源的图片。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必要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相适应: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一定有按劳分配;个体经济一定是按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现代公有制经济中往往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4、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P66效率与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一致性表现为:(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P66 效率优先: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兼顾公平: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1、取得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税(最主要部分)、利、债、费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P69 经济发展水平(最根本)和分配政策3、财政支出按用途分为哪些内容?经济建设支出(占首位)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4、财政的作用是什么?P74-75(1)集中力量办大事: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调控经济平稳运行;C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人民生活有保障:A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B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C 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第九课征税与纳税1、税收的特征是什么?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个人收入与分配(教案)

个人收入与分配(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经济生活》必修模块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

主要学习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通过效率与公平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二、复习预习大家一起来跟我回忆下上节课的相关知识点有哪些:1、储蓄存款的含义、利息、利率及计算方法2、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3、股票的含义和特点4、债券的含义、分类和特点5、商业保险含义和分类6、比较这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分析不同的投资行为三、知识讲解考点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为主体(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而且只能是按劳分配,同时这种劳动是社会劳动。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

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既是客观经济条件的要求,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也体现了优越性。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政治学科知识《个人收入与分配》知识点详解

政治学科知识《个人收入与分配》知识点详解

政治学科知识《个人收入与分配》知识点详解在教师资格笔试中,《经济生活》这一模块历来是考查的重点,在试卷的分值比重计算中占有中有地位。

其中有些高频核心考点,在客观题经常出现。

就拿“个人收入与分配”这一知识点来说,在考试中涉及到的频率就比较高,下面我们将就此知识点与大家分享。

个人收入与分配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如何促进社会公平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具体形式:主要有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如下表所示:2.如何促进社会公平(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重要举措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控制收入差距,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也要促进公平。

二、易混淆点区分【典型例题】1.小张将自己设计制作的一款动漫作品转让给某文化创意企业使用,获得2万元酬劳。

小张获得的酬劳属于( )。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B.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C.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D.文化创新的奖励性收入1.【答案】B。

解析:转让动漫作品给企业使用获得2万元酬劳,是凭借智力成果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B符合题意;按劳分配适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排除A;材料没有表明张某是个体经营者,排除C;张某的收入是劳动收入,不是奖励性收入,排除D;故本题答案选B。

2.农民张某一家年收入4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获得收入150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5000元,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210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2000元。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2、作用: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3、在我国主要有哪几种分配方式?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只存在个体经济中。

如城乡个体工商户的收入;农村承包养殖户的收入等。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管理者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

4、效率与公平(1)公平含义: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效率=产出/投入,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课时教案模版机电、汽修专业二年级经济政治与社会
财的方式主要是什么?华西村多年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的原因是什么?收、民生”共同促进、相
辅相成的过程,现在的华
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职工村民的福利待遇日益
增加,免费享受20多项福
利待遇,生活、住房、上学、就医等方面无后顾之忧,人人安居乐业、生活
幸福。


讲授新课关注社会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一)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为主体
我国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制
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
配方式。

参与受益分配的生产要素
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
管理等。

大家在以后的学习
与生活中能分清某种分配
属于哪种要素的收入。

在经济学领域有这样
一个比方,把社会财富比作
一块“蛋糕”,我们的目标
就是把这块蛋糕做大,把蛋
糕分配得更合理。

那么怎样
才能把这块“蛋糕”做得更
大?怎样才能把这块“蛋
糕”分配得更合理呢?这就
涉及我们分配领域中的效
率与公平问题。

1、公平含义
2、效率的含义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
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
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
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
于什么地位?
讨论“按需分配”、“平
均分配”好不好
引导学生的思路得出正确
的认知
在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
除去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
多种分配方式,还有哪
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和
作用?为什么在我国存在
多种分配方式?
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
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
应。

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分
配方式。

我国现阶段生产
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
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
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
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刚才我们讲了在分配时,
一要考虑怎样把蛋糕做
大,让大家分得更多──
讲效率,又讲了如何把蛋
糕分得合理,让大家都满
意──讲公平。

请问:是
把蛋糕做大重要,还是分
思考、讨论,发
表见解,回答问

按生产要素分
配指的是哪些
要素?看教材,
进行总结。

分小组讨论并
派代表发言
讨论如何处理
好它们之间的
关系?
如何既要反对
平均主义,又要
防止收入差距
悬殊?(两种极
授课教师:贺建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