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练习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练习九》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多个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增强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不深,运算速度较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运用示范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

3.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4.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3.准备黑板、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步骤。

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计算过程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他们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师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操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通过PPT展示正确答案,让学生明白错误原因,并再次进行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0:练习九(1)-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0:练习九(1)-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0:练习九(1)-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快速准确地用两个数相加,求得总和。

2.熟练掌握进位思想,能够解决两个两位数相加时的进位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进位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两个两位数相加时的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将“24 + 34 = ?”这个算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解答。

随后,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复习进位的概念和方法。

最后,引入今天的教学重点——进位思想在两个两位数相加中的应用。

二、讲解示范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讲解和示范两个两位数相加时的进位思想。

例如,“25 +39 = ?”,先对个位数相加,得到个位数为4,在十位数上进1,得到十位数为6,因此答案为64。

让学生观察并感受进位思想在求和过程中的作用。

三、小组练习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4-5人。

分别发给学生练习本,上面列出了几道两个两位数相加的题目,让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并解答题目。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到小组中巡视,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个人练习在小组练习完成后,教师发给每位学生单独的练习本,让学生独立完成2-3道两个两位数相加的题目。

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后进行检查,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

五、练习分享在个人练习完成后,教师可以让部分学生上黑板分享自己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让其他学生听取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从而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提升学习效果。

六、课堂总结在分享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出一些练习建议。

例如,多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发现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总结通过今天的教学实践,我们了解了进位思想在两个两位数相加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并通过小组和个人练习以及分享环节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练习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3课《练习九》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对表内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利用乘法口诀求积,解决实际问题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多样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乘法口诀的记忆还不够熟练,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探索、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口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积,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积,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灵活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练习题等。

2.学具:学生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的生日聚会”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积。

如:小明邀请了4个好朋友,他们一共需要准备多少个生日蛋糕?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5=(引导学生说出答案20),从而引出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

如:展示一幅水果摊的画面,其中有3行苹果,每行有4个苹果,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引导学生说出答案12),从而巩固乘法口诀的运用。

2023年练习九教案

2023年练习九教案

2023年练习九教案2023年练习九教案1教学要求1.学用字词句。

2.朗读背诵成语和诗歌。

3.按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第一题。

一、审题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要求。

二、指导第一小题1.指导观察。

(1)出示图片。

思考:你能看出这是几个什么字吗?2.指名说一说。

(日、鸟、山、水、人、舟、木、鱼、石)3.请你将这几个字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

4.反馈,请几个小朋友上黑板板演。

三、指导第二小题1.读一读题目要求。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1)你们准备怎么设计这幅图?利用文字画将设计草图摆放一下。

(2)哪些景物需要改动?3.你们是怎么设计的呢?4.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设计得非常好!5.学生拿出纸、笔练习画风景画,老师巡视。

6.分小组传看评议,展示画得好的。

四、指导第三小题1.读一读题目要求。

2.指导学生说话。

(1)指导学生说好第一句话。

(我画了一幅美丽的画,你们看)(2)分四人小组讨论。

(3)推选出一个代表来交流。

(4)引导评议说得怎么样,启发学生想开去。

(太阳从天山背后升起,小鱼在小河里游来游去,树木绿油油的……)(5)每个同学连起来说一说,说给同桌听。

(6)再指名说。

(7)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二题1.成语。

(1)审题。

自己读,指名读题。

(2)指导。

a.看图。

a.图上画了些什么?b.小蚂蚁为什么夏天就开始搬粮食了?c.晴天的时候为什么要修房子呢?小结:是呀,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灾难,有几个词儿说的就是这些意思。

b.指导读。

a.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

b.指名试读,评议。

c.自由练读,要求将一个词连贯起来,指名读、齐读。

d.把四个词语连起来读一读,有什么感觉?e.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c.指名背诵。

a.练习背诵。

b.指名试背。

五年级:小学语文第九册练习一(第一课时)

五年级:小学语文第九册练习一(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小学语文第九册练习一(第一课时)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设想: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小语第九册练习一中的语文与生活和诵读与欣赏两部分内容。

语文与生活这部分是想在引导学生读懂两节诗的过程中,了解诗歌节奏的复沓,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照样子续写,让与风有联系的自然物一一在诗句中亮相,再通过赛诗,进一步了解风在古代诗歌中的文学风貌。

诵读与欣赏则是引导学生积累,增强学生将文字还原成图画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一、了解诗歌节奏的复沓,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照样子续写。

二、引导学生积累古诗《题秋江独钓图》,增强学生将文字还原成图画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歌节奏的复沓,照样子续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以谜导入风同学们,我们的语文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想不想来猜一猜?那就请你猜猜它是生活中的哪种现象?课件出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齐说-----齐读这首诗过渡:风儿来无影,去无踪,他在哪儿呢?二、练习续写风1、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开到20页,书中练习一的第一部分是一首现代诗歌,它告诉了你我,风儿在哪里。

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指名读2、请个同学再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比较:这两小节有什么相同之处?交流,教师点出:这在诗歌当中就叫复沓。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九》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九》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计算,理解算理,提高运算能力,探索简单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们掌握了多少?今天我们一起来检验同学们学习情况。
二、练习1、认识计算器
1、出示第5题(学生接龙完成,若有错的,找出原因。
2、出示第6题(学生上黑板板演,学生找出问题并纠正)
3、出示第7,8题(引导学生阅读,理解题意)
4、出示第9题,先让学生估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5、出示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作业设计
家庭作业
设计理念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减法的规律。
教学反思
反思时间:年月日
教师备课教案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年度
年级

学科
数学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星期
节次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练习九
课时
1
主备教师
参备教师
教材分析
练习九共安排了10道题。通过练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操作计算器的水平,以及合理选择计算工具进行计算的能力。

练习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练习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主备教师:课时编号:备课时间:教学内容:练习九1----5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统计图与统计表的联系更进一步了解。

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重难点: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完成练习九的第1题。

先请学生根据书上所提供的条形统计图,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接着思考:哪种天气经常出现?哪种天气偶尔出现?看了这张条形图,你还知道了什么?一、完成练习九第2题出现书上的三个转盘,给其编号“1”、“2”、“3”。

思考:(1)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两个区域的机会差不多?(2)转动哪个转盘,指针会偶尔落在红色区域?(3)转动哪个转盘,指针会经常落在红色区域?三、完成书上第3题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经常会出现,哪些事情偶尔出现?(学生先自己说,然后在小组里说,最后进行交流)四、完成书上第4题出示书上的四个口袋,第一个口袋里装的都是红球,第二个口袋里装了9个红球,1个黄球,第三个口袋里装了9个黄球,1个红球,地四个口袋里装了5个黄球,5个红球。

每次摸1个球,在每个口袋里都摸30次,结果会怎样?请同学用线连一连。

(1)摸出红球的次数可能比黄球多(2)摸出黄球的次数可能比红球多(3)摸出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可能差不多(4)每次摸出的都是红球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五、完成练习九的第5题学生先对自己所在小组同学最喜爱的运动进行调查,然后在条形图上表示出结果。

运动项目有:踢足球、游泳、跳绳、打乒乓球从你所统计的结果来看,你能想到什么?一、学习思考题做一个转盘,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

要使指针转动后偶尔落在绿色区域,而落在红色和黄色区域的次数差不多,应怎样涂色?先试着涂一涂,再转动若干次,看看结果怎样。

再黑板上画上一些圆,让学生试着画一画,课后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反思、小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练习九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练习九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练习九苏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和练习,让学生巩固掌握1以内的简单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3.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初识数字的练习给出拼成数字1-10的图形,并让学生数出其中的数量。

数字的大小与先后顺序的练习1.给出三个或四个数字,请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

2.给出两个数字,请学生判断它们的大小,并用正确形式表达出来。

简单加减法的练习1.给出简单的加法题目,要求学生用数码磁贴或手指模拟计算。

2.提供一些数字阶段,要求学生想象并用组合加减法的方法计算答案。

教学活动活动一:数字紧急转移教师事先准备好数字卡,其中包括了数字1-10。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操作数字的转移。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并比赛,增加互动性以及竞争感。

活动二:数字堆砌大赛教师事先准备好数字卡和配套的数字画,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以指定的难度和模式,尽可能多地集齐数字,用手中的数字变幻成画图中的数字形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一定数量的测试题,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2.结对测试:将学生两两搭配,让其互相进行测试,既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促进团队协作精神。

3.课后作业:布置适当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教学建议1.学生可以使用小棒棒、数码磁贴等设备进行加减法计算,以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在课堂上适当引导学生思考和答题,引导学生根据经验和规律找到答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与第一课相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和进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总结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也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本次数学教材上的习题让我们在数学基础上逐步提高,由简入繁,让我们在体验趣味性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练习九》【说课稿】 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练习九》【说课稿】 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练习九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教材为苏教版。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数的认知和数的大小比较。

在本课的设计中,主要采用了图形化的方式和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针对一年级学生,旨在使学生能够:1.认识0-9这十个数字,并学会用手指来表示数字;2.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和奇偶性;3.能够通过练习巩固数字认知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数字的认知;2.数字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1.数字的比较方法;2.数字的奇偶判断。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游戏热身:通过游戏中的数字练习,帮助学生快速认知数字;2.图形化教学: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数字的大小比较;3.互动练习:通过互动的方式巩固数字认知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游戏热身(10分钟)在教学开始前,我们可以先通过游戏进行数字的认知练习。

比如老师出示一个数字,学生们用手指表示相应的数字。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认知数字。

2. 图形化教学(25分钟)本环节主要通过图形化展示数字的大小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字的大小关系。

1.准备道具:准备10张大小不一的卡片,上面分别写有数字0-9。

2.展示卡片:老师依次出示卡片,让学生先观察卡片上的数字,然后再让学生讨论数字的大小关系,比如:“3比2大,5比8小”。

3.奇偶性判断:通过数字的大小比较,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数字的奇偶性,并引导学生判断数字的奇偶性。

3. 互动练习(20分钟)本部分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数字认知和应用练习。

1.数字分类:老师将数字卡片分为奇数和偶数两部分,然后让学生依次把数字卡片放到对应的分类中,同时要求学生口头说出数字的大小。

2.数字比较:老师出示两张数字卡片,让学生判断哪个数字更大或更小。

3.数量抽象:老师用手指表示一个数字,然后让学生说出这个数字,并以手指表示相应的数量。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练习九-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练习九-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练习九-苏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数码,学会阅读和写出数码;2.认识并能正确使用“比”的概念;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的概念。

教学重点1.认识数码,做到“口算心算交替使用”;2.掌握“比”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使用“比”的能力;2.学生需要用到数码、比较大小等基本的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1.教师 PPT2.学生练习纸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几道数学算式,让学生猜猜哪一个数字最大。

引导学生思考比大小的方法,引出比的概念。

2. 讲解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比例,讲解比的概念以及比例的表示方法。

然后在黑板上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说物品的重量、长度、数量等,让学生进行比较。

3. 练习教师发放练习纸,让学生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写出两个物品之间的比例大小,并将比例写成等式形式。

例如,“小明的身高是1.2米,小红的身高是1.1米,小明的身高比小红的身高高多少?”学生需要写出 1.2:1.1 = ? : 1 的等式。

4. 讲评展示学生的练习成果,让学生互相检查对方的答案。

然后,由教师进行整合讲解,对错误答案进行指正,并强化正确答案的讲解。

教学延伸将“比”的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从实际中感受到数学的真实应用。

比如说,在超市购物时,有时会在不同商品摆放前放置一个显示商品单价的标牌,这时候,可以和学生一起算出哪一款更加划算。

总结反思本次教学设计是以“比”的概念为主线,通过生活实例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比”的概念和应用,并培养了使用比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片等多媒体工具,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练习九(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练习九(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练习九(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开始学习数学基本概念,如数字和数量,学习如何认识基本数学符号和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1.学生将能够理解数字的概念和数量,以及如何使用数字和数学符号。

2.学生将能够通过加法和减法来解决有关数字和数量的问题。

3.学生将能够应用他们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数字和数量•数字和数学符号的使用•加法和减法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2.课本教材3.黑板笔和橡皮4.练习和作业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问学生一些问题,如:“什么是数字?”,“数字如何表示数量?”等。

2.老师通过PPT演示文稿简要讲解数字和数量的概念。

第二步:数学符号1.老师使用PPT演示文稿介绍常见数学符号(“+”,“-”,“=”)。

老师应该解释这些符号的含义以及如何使用它们。

2.节课的前半部分应该是老师介绍和讲解。

在后半部分,老师应该让学生练习这些符号。

第三步:加法和减法1.老师使用PPT演示文稿简单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老师应该在黑板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演示如何使用加法和减法。

3.老师应该提供一些有关加法和减法的实例,让学生练习使用加法和减法。

第四步:练习1.通过老师讲解后,学生们应该开始练习使用加法和减法。

2.老师应该提供一些练习和作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设计,我意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通过认真策划、准备和实施,教师可以有效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更易于掌握所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中,我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水平。

我相信这些方法将会让我的教学更有成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角的练习练习九》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角的练习练习九》苏教版

角的练习——练习九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88页-89页,练习九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掌握判断角的大小的方法,感受这些角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材编排旨在通过第1~3题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角的概念。

完成第4~7题可以提高学生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并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指一指、说一说、填一填进一步感悟角的概念,会说出角的名称。

2.学生通过角与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比较,培养学生进行多边形边与角规律的探索意识。

3.学生通过组合数角,形成有序数角的意识,并对直角有一定的敏感度。

4.学生通过实践拼角,进一步巩固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在图形中找角,并研究多边形边与角的规律。

难点:在相对复杂的背景下有序地思考,数出角的个数。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角的一些知识。

走进校园,我们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角。

由导入的角,复习角的定义。

今天我们来做角的练习,揭示课题:练习九。

【设计意图:练习课的导入可以从生活中的场景导入,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本节课的练习做好准备。

】(二)巩固练习,应用经验闯关游戏:第一关1.回顾角的各部分名称,做练习九第2题。

在课本上指一指,说一说,由一至两名学生到黑板上说,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找物体面上的角,说说它们各是什么角。

做练习九的第1题。

3.比一比角的大小,再次回顾直角、锐角、钝角的命名。

学生做练习九的第4题,比角的大小,回顾观察法,理解角的命名。

并对直角的辨析,让学生有意识的使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进行比对。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的定义的回顾、在物体的面上找角和指角、比角的大小,巩固学生已有的锐角、直角和钝角的认识经验。

《练习九》教学设计2

《练习九》教学设计2

《练习九》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练习九第1~4题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正确解答。

3.发展大家的数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熟练使用口算加减法进行口算四、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六、教学过程(一)计算练习1.口算27+2= 89-6= 36+40= 85-40= 55+22=45+3= 75-4= 67-30= 34+5= 73+20=直接说出得数,并从每组中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练习四1(1)出示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学生先算一算,再选一选。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3.老师小结。

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方法很多,以选择一种你喜爱的方法进行口算。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9~第2题。

(1)出示第2题,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有64只蝴蝶标本,40只蜻蜓标本,求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2)“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还可以怎么说?(蜻蜓比蝴蝶少多少只?)(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4)集体口答。

2.练习9~第3题。

(1)出示第3题,说题意。

(妈妈牙齿有32颗,我的乳牙有20颗,我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2)“求找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还可以怎么说?(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4)集体口答。

3.练习9~第4题。

(1)出示第4题,说图意。

(小兔子运走18个萝卜,还剩10个,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集体口答。

(三)布置作业《练习与测试》练习四(1)。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九》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九》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九》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1-100之间的数,能够通过画图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读音、识别1-100之间的数字,并通过口算、画图等方式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二、教学内容1. 数词1-100。

2. 简单的加减法。

三、教学重难点1. 数词1-100。

2. 如何通过画图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一个计数器,向学生们介绍它的作用,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个计数器最多可以计数到多少?学习完这一课,你们能不能也能达到这个数字?2. 学习新知识(1) 数词1-100教师引导学生唱歌、大声诵读100以内的数字,帮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各个数字的读音。

(2) 加减法教师出示一张纸片,上面写有“3+2=?”的算式,帮助学生们理解加法的概念,以及在具体操作中应该如何计算。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要求学生通过画图、口算等方式解决。

3. 实践演练教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九,帮助学生加深对数词和简单加减法的理解。

4.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练习中的难点,复习数词和加减法的概念,以及用画图法解决简单加减法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唱歌、口算、画图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数词1-100和简单的加减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还需更多地借助情景创设、多媒体资源等手段,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练习九(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练习九(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练习九(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数”这一概念的含义,能够将数量用阿拉伯数字和中文数字表示出来;2.熟悉数字0到9以及它们的读音和书写方法;3.能够正确阅读和书写1到100的数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数字0到9的认识和读写;2.1到100的数字的读写。

难点1.数字读音和书写的准确性;2.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归纳总结法:通过观察数字和读音、书写方法的规律,让学生自行总结、发现规律;2.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具体的场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字。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首先,我会出示一个题目:“123456789,这是一些什么东西?”并让学生试着回答。

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我会告诉他们这其实就是数字,数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如何认识数字、读写数字。

2. 新课讲解(25分钟)(1)数字的概念首先,我会让学生了解数字的概念,数字是一种用来计数和表示数量关系的符号。

并通过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数字。

(2)认识数字接着,我会通过出示数字图示和运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们认识数字0到9,并让他们重点掌握数字的读音和书写方法。

(3)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及其读写方法,我会进行一些练习。

例如,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图示,要求他们能够辨认数字;让学生模仿我的读音,逐个报出数字;组织学生写数字等。

(4)100以内的数字最后,我会向学生介绍1到100的数字,并让学生掌握1~100的数字读写方法。

3. 课堂练习(15分钟)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通过一些小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数字的识别和应用。

4. 课堂总结(5分钟)在课堂结束前,我会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知道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点和技能。

五、教学心得体会本节课是围绕数字的认识和读写展开的,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更加深刻,培养了他们对数字的运用能力。

讲评课练习九教案

讲评课练习九教案
生:1.
2.
3.
二、新授
1.先说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计算。
392
-178
2.科技园内上午有游客892人,中午有265人离开。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
解析:892-265+403=1030(位)
答:这时园内有1030位游客。
892+403=1295(位)
答:园内全天来了1295位游客。
詹天佑小学教学设计
课题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目的要求)Βιβλιοθήκη 掌握三位数加减两、三位数的计算。
利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及创新水平。
教学
重点
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
难点
三位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型
讲评课。
教具
PPT
教学流程及内容设计
教学策略及意图
一、复习引入
师:你知道列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吗?
3.填下表。
通过课前复习引入,让学生能够即时的想起注意点,为本节课的计算打好基础。
引导学生认真分清题意,注意有两问要解答。
加数
294
359
加数
403
471

780
527
让学生掌握加数+加数=和的关系式以及另一个减法的关系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在计算时忘记进位、退位的现象较多,学生计算不熟悉造成,老师要多训练指导。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练习九-----动手做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练习九-----动手做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练习九—–动手做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计算2位数加法;2.能灵活运用2位数加法进行金钱计算;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4.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计算金钱问题;2.运用2位数加法。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笔,纸,小板擦,徽章等;2.教学材料:课本、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上一节课学习了2位数的加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加深对2位数加法的理解和运用,通过金钱计算来更好地体会和应用2位数加法。

2. 操作练习1.让学生先自己计算出练习册第7页的所有题目,然后对答案进行核对。

2.教师对错题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整理错题,突出金钱计算的重点。

3. 动手做1.教师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金钱问题,如小明用10元买了一本书,用6元买了一支铅笔,请问他买了几支铅笔?2.让学生自己计算,并发表自己的回答,教师再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在计算时要看清题目,正确运用2位数加法。

3.接着进行多项式计算的练习,要求学生在纸上自己计算,并口算自行核对。

4. 总结1.请学生将今天学习到的知识整理一下,作为明天课程的预习。

2.教师发放徽章,表扬本次表现优异的同学,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学生们也非常积极地参与了课堂活动,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不足之处是一些学生在进行计算时还比较急躁,容易出错,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处理。

教师还应该在拓展题目和参考答案方面进行更多的准备。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相信课堂效果会越来越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
主备教师:课时编号: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练习九1----5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统计图与统计表的联系更进一步了解。

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重难点: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九的第1题。

先请学生根据书上所提供的条形统计图,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接着思考:哪种天气经常出现?哪种天气偶尔出现?看了这张条形图,你还知道了什么?
一、完成练习九第2题
出现书上的三个转盘,给其编号“1”、“2”、“3”。

思考:(1)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两个区域的机会差不多?
(2)转动哪个转盘,指针会偶尔落在红色区域?
(3)转动哪个转盘,指针会经常落在红色区域?
三、完成书上第3题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经常会出现,哪些事情偶尔出现?(学生先自己说,然后在小组里说,最后进行交流)
四、完成书上第4题
出示书上的四个口袋,第一个口袋里装的都是红球,第二个口袋里装了9个红球,1个黄球,第三个口袋里装了9个黄球,1个红球,地四个口袋里装了5个黄球,5个红球。

每次摸1个球,在每个口袋里都摸30次,结果会怎样?请同学用线连一连。

(1)摸出红球的次数可能比黄球多
(2)摸出黄球的次数可能比红球多
(3)摸出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可能差不多
(4)每次摸出的都是红球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五、完成练习九的第5题
学生先对自己所在小组同学最喜爱的运动
进行调查,然后在条形图上表示出结果。

运动项目有:踢足球、游泳、跳绳、打乒乓球
从你所统计的结果来看,你能想到什么?
一、学习思考题
做一个转盘,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

要使指针转动后偶尔落在绿色区
域,而落在红色和黄色区域的次数差不多,应怎样涂色?先试着涂一涂,再转动若干次,看看结果怎样。

再黑板上画上一些圆,让学生试着画一画,课后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反思、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