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你所不知的非洲行军蚁的恐怖 二战击败纳粹精锐

合集下载

二战中的非洲战场

二战中的非洲战场

二战中的非洲战场二战期间,非洲战场成为了各大战略集团争夺的焦点。

在此期间,联盟国和轴心国之间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对整个战争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二战期间非洲战场的背景、重要战役以及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背景二战初期,轴心国控制了北非一大部分领土,这使得他们能够通过地中海航线与其盟友意大利保持联系,并从北非向地中海和欧洲派遣军队和物资。

然而,这一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也引起了盟国的关注。

同时,两个重要的将领,德国的隆美尔将军和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分别指挥着他们的部队,为争夺非洲战场进行了激烈的较量。

重要战役1. 图尼斯战役1942年,德军与意军在图尼斯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这是非洲战场上的关键战役之一,也是德军阻止盟军向突尼斯推进的最后机会。

然而,在英国迅速调集援军并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情况下,德军最终被迫投降。

2. 阿拉曼战役阿拉曼战役发生在1942年至1943年间,是一场英军与意军和德军之间的激烈战斗。

在这场战役中,英军通过巧妙的包围战术成功击败了德军,收复了该地区的控制权,并迫使德军开始在北非撤退。

3. 埃尔阿拉明战役埃尔阿拉明战役是在1943年5月至11月期间进行的,是非洲战场上最大规模和最具代表性的战役之一。

这场战役标志着联盟国将轴心国军队逐出非洲的转折点。

在英美军队的协同作战下,德意志军队最终被迫投降。

影响非洲战场的结果对二战的整体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战役的胜利进一步削弱了轴心国的实力,并在精神上给予了盟国士气的提振。

此外,非洲战场也为盟国提供了宝贵的战斗经验,并为他们在进军欧洲大陆之前的准备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通过对德军的持续压力,展现了坚决的意志和卓越的指挥才能,为他在后来的诺曼底登陆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此外,非洲战场的胜利也为盟国掌握地中海地区的控制权提供了支持,这对于盟军在后续的欧洲战场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至关重要。

结论二战期间的非洲战场是联盟国与轴心国展开激烈争夺的地方。

了不起的行军蚁

了不起的行军蚁

了不起的行军蚁作者:门秋雷来源:《大自然探索》2022年第04期你是否曾停下脚步,观察穿梭于石缝间或草丛间的那些行色匆匆的蚂蚁?作为一类具有高度社会性的昆虫,蚂蚁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高效地完成筑巢、觅食、清洁和饲喂后代的工作。

全世界已经记载的蚂蚁有1万多种,在我国分布着600多种蚂蚁,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掘穴蚁、黄猄蚁和黑褐举腹蚁等。

在世界各地的雨林中,有一类非常奇特的蚂蚁把团结协作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它们往往倾巢出动,围猎比自身大许多倍的猎物;它们利用自己的身体建造形态各异的“建筑”……这种奇特的蚂蚁就是行军蚁。

行军蚁是一类蚂蚁的统称,大约有400种,主要包括生活于南美洲的行军蚁亚科、生活于非洲的矛蚁亚科以及生活于东南亚的双节行军蚁亚科。

在过去的17年里,美国昆虫学家丹尼尔一直致力于对行军蚁的研究。

行军蚁超强的适应能力深深地吸引着他。

尽管每次他的研究小组会花上数周的时间跟踪蚁群,时常忍受行军蚁的叮咬,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

行军蚁的集体狩猎可能是自然界最壮观的景象之一。

丹尼尔的团队在哥斯达黎加、肯尼亚和委内瑞拉的雨林中考察时,多次看到地面突然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活动起来。

这些“活动的地面”有近20米宽,那是如洪流般涌动的行军蚁大军。

它们前赴后继地穿过落叶层,爬上植被,寻找一切适口的猎物。

在这些“小战士”中,只要有一个遇到了合适的猎物(也许是一只螽斯或一条蚯蚓),它马上会发出一种化学信号来召集其他的同伴。

之后,它们便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迅速集结,将猎物控制住,并分割成适合搬运的小块。

据统计,在一天中,一股行军蚁大军能够捕食数以万计的节肢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行军蚁蚁群在进攻的时候会分成几小股部队,在战斗结束后它们会带着满满的战利品重新汇聚成一股。

在行军蚁大军的另一头,会不断有新的战士加入战斗。

这些行军蚁行动的轨迹如高速公路般在雨林中蜿蜒,轨迹宽度甚至超过100米,根据这些轨迹你就可以想象行军蚁袭击猎物的盛况。

行军蚁是地球上个体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一些生活在非洲的蚁群可以达到2000万只个体。

行军蚁的真相

行军蚁的真相

流言:行军蚁是最为可怕的昆虫,它们结成数以万计的大群,遇人杀人,遇佛杀佛,连豹子和蟒蛇都会被它们啃为白骨。

首先,传说里的行军蚁是个什么样子?行军蚁的传说由来已久,1986年的《读者》(当时名为《读者文摘》)就登载过亚马孙河农场被“长达10千米,宽达5千米的褐色蚁群”袭击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摘选自1983年的《风采》杂志。

该传说的衍生版本不计其数,盗墓小说鼻祖,天下霸唱的《鬼吹灯》中也有行军蚁的出场。

载于1998年《奥秘》杂志上的故事,甚至讲到行军蚁生活在沙漠中,以黄金为食。

首先声明,生物当然不能靠重金属单质获得能量,蚂蚁吃不了黄金,但关于蚂蚁、沙漠和黄金的传说古而有之。

早在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Herodotus)在他的《历史》(The Histories)上,就记载了掘金蚁的传说。

传说这种蚂蚁体型比狐狸还大,能挖出地下埋藏的金矿,印度人会骑着骆驼来偷它们的金子。

然后掉头就跑,因为掘金蚁的速度之快举世无双。

真相:一些定居的蚂蚁(不是行军蚁,行军蚁的生活习性是很独特的,这一点下面还会讲到)会在蚁冢(土堆状的蚁窝)外面铺一些小石子,因为石子的导热效果比泥土好,可以起到取暖的作用,有时候蚂蚁的“石子太阳能取暖器”里会混着砂金。

研究蚂蚁的泰斗级人物,美国生物学家威尔逊(Edward O. Wilson)认为,这可能就是掘金蚁传说的来源。

也有人认为掘金蚁的原型是土拨鼠,它们挖洞时偶尔会带出地下的砂金。

那么,真正的行军蚁又是个什么样子?昆虫学上的行军蚁(Army Ant)一词,是指多种集群觅食,没有固定巢穴的蚂蚁,它们分属蚁科(Formicidae)的三个家族:行军蚁亚科(Dorylinae)、双节行军蚁亚科(Aenictinae)和游蚁亚科(Ecitoninae)。

美国昆虫学家戈特瓦尔(William Gotwald)认为这三类行军蚁虽然习性相似,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各有各自的祖先。

行军蚁起源在非洲,双节行军蚁在亚洲,游蚁在美洲。

1965越南丛林中惊心动魂的蚂蟥大战

1965越南丛林中惊心动魂的蚂蟥大战

1965越南丛林中惊心动魂的蚂蟥大战这不是编造的故事,也不是猎奇的杜撰。

这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生在异国他乡的事实,是我和战友们亲历亲见并与山蚂蟥“战斗”的真实记录。

几十年过去了,在印度支那热带雨林“大战山蚂蟥”的情景,犹历历在目。

天当被、地当床我们(本文由亲历者苏自林回忆)赴印度支那(亦称中南半岛,此处特指“法属印度支那”,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是1965年10月16日奉命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援越抗美部队5支队26大队(原南京军区工程兵144团)出境的。

刚到越南时,我们分队被安排驻扎在安沛某地山林之中。

这个时期,美国扶持傀儡集团在越南南方进行法西斯统治,又派出重兵进驻南越,并对越南北方实施事实上的制空权,任意进行狂轰滥炸,以阻碍北方军民支援南方。

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或听到敌机数批数架次地侵犯北方领空,肆意俯冲扫射投弹轰炸。

为了顺利地完成任务,筑路部队在我高炮部队的保护下,既要抓紧施工进度,又要防止敌机骚扰破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因此,部队驻地的安全十分重要。

在搭盖营房的选择上,在后勤装备的实施上,防空隐蔽是首要的。

我们连分别居住在两座山之间的斜坡上,大家自己动手搭盖的房屋,紧靠着一片大树下边,房顶是油毛毡盖的,四边墙体是用毛竹砸扁后编制而成,门窗也都是竹子扎的。

这个极其简陋的住宅,只能起到避雨的作用,四周墙面的大洞小眼连风都挡不住,要对付蚂蟥、蚊子、长虫(蛇)这类群居性、适应性、攻击性很强的小动物就可想而知了。

我曾写了一段顺口溜刊登在《战士诗选》上,前几句是这样描写的:“天当被、地当床,白天敌机轰,晚上蚊子嚷,入睡相伴山蚂蟥,站岗长虫逗你玩……”白天敌机轰,入睡伴山蚂蟥我们在越南的一千个日日夜夜里,每天都生活在险恶的环境之中。

处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越南山林,平均温度在20℃以上,没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只有两个明显的季节:雨季和旱季。

气候和温度大概非常适应蚂蟥的大量繁殖,因此,山蚂蟥特别多,漫山遍野都是,有地上爬的、有树上停的、有枝叶上吊的,大树小树的枝干和树叶上密密麻麻、斑斑点点,随处可见。

十大恐怖事件

十大恐怖事件

十大恐怖事件恐怖事件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有些事件甚至成为了人们对恐怖的样本。

无论是自然灾害、人为灾难还是罪恶暴行,这些事件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于恐怖的触动。

在本文中,将介绍十起历史上的恐怖事件,这些事件从不同的层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恐惧。

1. 希洪湖灾难(1931年)希洪湖灾难是二十世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这场灾难是由于长江流域发生暴雨引发的洪水引起的。

据估计,灾难导致超过三万人死亡。

洪水破坏了大量农田和农作物,给当地民众带来巨大的生活困难。

2. 乌干达大屠杀(1971年-1979年)乌干达大屠杀是乌干达前总统伊迪·阿敏领导的腐败和暴力政权在任期内犯下的反人类罪行。

据估计,这个时期有将近四十万名乌干达人在政权暴行下丧生。

大屠杀给乌干达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恐怖。

3. 二战纳粹大屠杀(1939年-1945年)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犯下了一系列大规模屠杀和种族灭绝行为,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

奥斯威辛集中营和其他纳粹集中营的存在以及对犹太人、罗姆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屠杀行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可怕的罪行之一。

4. 911袭击事件(2001年)911袭击事件发生在2001年,是美国历史上最恐怖和最具破坏性的恐怖袭击事件之一。

这一系列通过飞机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恐怖袭击导致了近三千人的死亡,不仅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震撼了全球。

5. 红色高棉统治下的柬埔寨大屠杀(1975年-1979年)柬埔寨大屠杀是由当时统治柬埔寨的红色高棉政权所犯下的。

据估计,在这个时期有近两百万柬埔寨人丧生,包括政治异议人士、知识分子和其他非敌对人群。

大屠杀对柬埔寨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创伤。

6. 津巴布韦经济崩溃(2000年-2009年)津巴布韦的经济崩溃是近年来最严重的经济灾难之一。

这个国家的经济衰退与政府的错误政策和腐败有关。

通货膨胀率飙升,导致物价飞涨,民众生活异常困难,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社会恐慌和失序。

二战奇闻录

二战奇闻录

• 这是一张知名的二战老照片,照片上这条 整整拐了24道湾的路,让无数经验丰富的 老司机也为之胆寒。这样险峻的道路究竟 在哪里,成了二战结束后的一个未解之谜, 人们只知道,“二十四拐”在滇缅公路上, 照片中的开车的,是勇敢的中国司机。为 了寻找这条道路,人们在云南省境内找了 几十年,终于才在2002年,在贵州省境内 发现了这条道路,拍摄了这张几乎一模一 样的照片。
• 日军士兵以决不投降闻名于世,但很少有人知道, 在二战中,参加美军的日裔美国人,达到了三十 多万,这超过了1931年前日军的总数,也超过了 1940年初美军的数量。这些日本美军在欧洲作战 极为英勇,其中有九千多人为美国战死,还有成 千上万的人在太平洋战场,为美军破译情报、审 讯俘虏。(贴士:很多日军不知道美军中有日本 人服务,以为美军不懂日语,直接用不加密码的 日语发送电报,而美军用一种世界上最偏的印第 安语言纳瓦霍语做密码,日军完全无法破译。) 而这些特殊的美军士兵的榜样,欧洲战场盟军总 司令艾森豪威尔,其实也是一名有着日耳曼血统 的德裔美国人,正是他,率盟军与鼓吹“日耳曼 人优越论”的纳粹德国作战到底。
第一集团军群司令 官麦克奈尔,1954 年追授上将
• 而德军的一位上将军长,冯· 溯贝特(von Schobert),却是因为坐飞机,在降落时误入雷 区而亡的,可以说是坐着飞机踩地雷的“最离奇 空难”了。 • 生性浪漫的意大利人,却似乎不怎么擅长作战。 • 关于他们的二战笑话,也是最多的。据说在北非, 一场战斗中,占据优势的意大利军队,却向英军 投降了。原来,他们的弹药箱没有配撬棍,他们 没办法打开。意大利被中还流传着两句话,一 句是,“喝醉了便不会畏惧战斗了”,另一句是 “连打两场败仗,我们就应该回去谈恋爱了”。
• 而另一个美军飞行员的故事同样神奇,他 的飞机被日军击落,他是唯一获救的人, 而他的8名战友全部被日军俘获,饥饿的日 军把他们做成了恐怖的“人肉大餐”。如 果不是他,而是另一个人获救,可能战后 就少了两位美国总统,这个飞行员就是老 布什。

行军蚁大部队来了!来了!微观世界里所向披靡的最强者

行军蚁大部队来了!来了!微观世界里所向披靡的最强者

频繁出现在各种传说和影视作品中的行军蚁, 大多是以“食人蚁”的形象出现,凶残可怕、无恶 不作,让人畜闻风丧胆。

但事实上,行军蚁比想象中要“友好”很多, 而且十分有趣。

不同地方的行军蚁有着不同的趣处: 有能帮土著清理虫子的非洲行军蚁,也有被迫“吃素”的东方行军蚁,还有上演内部“宫心'计”的美洲行 军蚁……非洲“矛蚁”凶名最盛,令猎物闻风丧胆大约在1亿1千万年前,行军蚁家族的祖先就 已具备一定的行军特征,在行为上也逐渐和其它蚂 蚁分道扬辘,并随着冈瓦那大陆分裂为南美和非洲大陆时彼此分离,走上了独立演化的道路。

最终, 行军蚁在欧亚非大陆和美洲大陆,形成了不同的体 系。

它们一方面彼此相似,但另一方面又演化出各自独有的特征,向我们展示着大自然生命的多样性。

总体来说,行军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地区,因为只有在那样的气候条件下,才有足够多的 食物来维持它们庞大的群体。

欧亚非大陆的行军蚁, 大约在距今5000万年前演化成功,其中凶名最盛的,就是在非洲被称为“矛蚁”的行军蚁。

它们的蚁后生殖力惊人,而且还存在着频繁的 交配现象,一个月就能产下300~400万枚卵。

这种 情况不止存在于行军蚁中,在蜜蜂中也存在。

蚁学 专家克若纳尔(Kronauer )等人认为,来自不同父亲的精子被使用,使得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要比其92 CULTURALGEOGRAPHY他大多数蚂蚁类群高,这能够使群体在遗传上更加健康。

有些土著往往还喜欢行军蚁光临,当行军蚁来的时候他们就撤离,等再搬回来时,屋里各种讨厌的虫子都被清除一空。

除此之外,此类行军蚁的威力过于巨大,往往会引起猎物出现罕见行为:在西非,大型蚯蚓发现行军蚁大军迎面而来,它们会钻进土里吗?不,它们会溜上最近的树。

有些蜗牛则会吹泡泡,用来掩饰并保护自己。

非洲尖鼠也不例外,在快速逃避行军蚁时,它们的长腿和惊人的跳跃能力显得十分张扬,像是在对周围所有的动物发出警告。

如同溪流一般的行军队伍到处劫掠,消灭沿途遇到的任何比它们跑得慢的小动物,但它们的主要目标还是昆虫、蜗牛之类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并不是大型动物,更不是人类。

遭遇亚马孙军团蚁

遭遇亚马孙军团蚁

遭遇亚马孙军团蚁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之友》 2010年第2期在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里,横行着一种叫做军团蚁的肉食蚂蚁。

这种蚂蚁早在1亿年以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起源年代跟恐龙相似,极有研究价值。

但是,这种蚂蚁喜欢组成数量在百万以上的大军过游猎生活,所到之处“遇谁灭谁”,摧毁一切能够被它们捉住或敢于和它们作对的动物。

我国动物学家苏义曾经应邀到南美亚马孙热带雨林进行野外考察和研究,曾在那里遇到过军团蚊大军。

他在生死线上对这种恐怖的群居动物进行了惊心动魄的观察和研究……邂遁“遇谁灭谁”的军团蚁1992年,苏义来到南美大陆法属圭亚那原始森林深处的生态研究站,欲对生活在浩瀚无边的亚马孙热带雨林里的各种动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

经过10多天的行进,苏义与一位外国女研究人员和两名土著人远离他们的研究站“大本营”,来到一个雨林中相对宽阔的地带,这里的树木高大笔直,几乎没有分枝,所以大家能看到很远。

突然,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土著人惊恐地叫了起来?不好,我们遇上军团蚁了!大家用高倍望远镜清晰地看到,一支密密麻麻望不到尽头的蚂蚁大军横向摆开至少有1km的宽度,浩浩荡荡向他们这个方向开来。

两个土著人都说这只军团蚁大军数量至少有100万只。

而苏义和那个研究员以前也都听说过热带雨林里军团蚁的恐怖,知道它们所到之处“遇谁灭谁”。

果然,随着军团蚁的到来,雨林里乱成一团。

树冠上的各种禽鸟纷纷振翅飞到空中,惊叫着向远处飞去;树枝上的猿猴等动物一只只慌张地从这棵树荡到那棵树上,急遁而去;地上的蛇虫猪豹,无不从各自的巢穴里逃窜出来,拼命散开逃命。

在一棵大树的树丫上,有一个用干树枝建造的鹰巢,巢里有两只尚不能飞翔的小鹰。

许多军团蚁沿着树干爬向这个鹰巢。

两只大鹰看来是小鹰的父母,见军团蚁侵来,未敢停留在树上,悲哀地在空中盘旋,眼睁睁地看着军团蚁蛰咬它们的孩子。

只一会工夫,军团蚁便四散开来,那里只剩下两只小鹰的羽毛和骨架。

看到这一幕,苏义及同伴都非常恐惧,不约而同地大叫“快跑”,一齐回头朝着来路拼命跑。

让人胆寒心颤的行军蚁(组图)

让人胆寒心颤的行军蚁(组图)

让人胆寒心颤的行军蚁(组图)若论作战之道,只有行军蚁才会让你胆寒心颤,吓出一身冷汗。

这些优秀的战士披坚执锐,躯壳硬似铁甲,大颚利如弯刀,以蚁海战术采取攻势,数量之大超乎想象,倚仗势众砍劈削切,即使体型远胜它们的猎物也得碎尸刀下。

狮子、老虎、熊没什么可怕,就连我们这些以好战著称的人类也不足为惧。

若论作战之道,只有行军蚁才会让你胆寒心颤,吓出一身冷汗。

这些优秀的战士披坚执锐,躯壳硬似铁甲,大颚利如弯刀,以蚁海战术采取攻势,数量之大超乎想象,倚仗势众砍劈削切,即使体型远胜它们的猎物也得碎尸刀下。

试想一大群人在猛犸象脚边挥舞长矛的景象——行军蚁大举进攻捕鸟蛛或者蝎子时,双方比例之悬殊正是如此。

每天,行军蚁群能在数万场这样的厮杀中取胜。

民间传说把行军蚁说成战无不胜,然而其高超战力还是有限。

它们的蚁海战术并不能将家畜或人类置于死地(尽管有未经证实的传闻说,某种非洲的行军蚁偶尔会干出这种事来)。

科罗拉多岛是观察行军蚁活动的最佳地点之一。

这座面积15平方公里的小岛位于巴拿马运河所形成的一个湖泊中,上面生活着大约50个鬼针游蚁群——它们是世界上研究得最多的行军蚁。

行军蚁是货真价实的超级捕食者,不过还是有可能逃离这种饥饿蚁群的攻击。

有些目标猎物利用「日常」的逃脱机制(苍蝇飞走,蚱蜢跳开),有的则演化出特殊的行军蚁防卫术。

有一种逃脱机制利用行军蚁眼盲的特点,但需要极大的胆量和内心的镇定:面对数百万只蚂蚁时,竹节虫会完全静止不动;如果它有所动静,行军蚁会侦测到震动并展开攻击。

同样地,甲虫也信赖自己的防护装备,等待蚂蚁大军过去。

各种蜘蛛和会吐丝的毛虫利用它们独特的生理构造,以丝吊挂在植物下;由于丝太过纤细,导致蚂蚁无法穿越。

某些鼻涕虫的丝线上有轻微的旋转,在树叶上被蚂蚁逼到角落时,它会分泌保护性的粘液。

如果更多蚂蚁出现,鼻涕虫会再往后退,最后滑下树叶,吊挂在无法通行的粘性丝线上。

行军蚁会捕食其它社会性昆虫,如黄蜂、白蚁与其它蚁类。

奇闻故事二战时恐怖的非洲食人蚁群吃掉一支精锐德军

奇闻故事二战时恐怖的非洲食人蚁群吃掉一支精锐德军
少量蚂蚁试探着爬到湖里,不-会儿,便沉到湖中不见了。希姆在齐 胸的湖水中停了步,他环视着湖边的蚁群,突然心中一动,原来这 凶猛的蚁群是怕水的!希姆暂时摆脱了生命之危,朝士兵们的宿营 地望去。目力所及,一片黑褐色,除了蚁群,还是蚁群,仿佛整个
世界,再没有其他颜色,再没有其他生灵。在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 蚂蚁王国中,仅仅存留着的几百名士兵还在无望中作着最后的挣 扎。零零星星的枪声,断断续续的手榴弹爆炸声,并未给这惨烈之 至的画面增加一丝亮色。恰在此时,希姆的眼前-亮。他看到,不远 处,几名特种兵正手持火焰喷射器对准身边的蚁群疯狂地发泄着仇 恨。在黑褐色的蚁群中,在有限的范围内,火海笼罩,烈焰升腾, 几十万、上百万只蚂蚁被一簇在湖边团聚,越聚越多越聚越大。转 瞬间,湖面四周就突然出现了数百上干大大小小的蚁团,它们相继 滚下湖面,滚动着向前漂移。顷刻间,湖面上布满了难以数计的黑 褐色的蚁团,蚁团抱得很紧,最外缘的蚂蚁不时掉落水中,身死湖 底,而蚁团仍一如既往地朝着希姆他们移来。希姆和士兵们的内 心,此刻已被巨大的恐怖感所征服。
样的场景:湖面以西大约三四平方公里的地面上,触目可见一副副 骷髅架,有的完整,有的散落。不仅皮肉,凡毛发、衣物等有纤 维、有蛋白质的物品,无一例外一无所剩。而骨架附近,武器、手 表、金属纽扣。眼镜等则完好无损。经搜集,按骷髅计算,共计 1764 具。出发的 1801 人,共有 37 人下落不明。在现场,还搜集 到部分体形巨大的蚁尸。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的著名战将“沙漠之狐”隆美尔 节节败退于蒙哥马利元帅率领的英国军队之时,隆美尔为挽回败 局,派出一支德军精锐部队长途跋涉,迂回穿越非洲原始丛林,直 插英军后方。
岂料,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摹然降临到这支德国部队头上。这是进入 原始丛林的第三天。

蚂蚁和象群的战斗:英格索尔号的绝死之战

蚂蚁和象群的战斗:英格索尔号的绝死之战

蚂蚁和象群的战斗:英格索尔号的绝死之战1942年2月2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个月,在浩瀚的大洋上,一艘四烟囱、平甲板的老式驱逐舰孤零零地从圣诞岛飞鱼湾起锚,开往正遭到日军进攻的荷属东印度。

这艘式样有些过时,却依然整肃的老舰,就是美国海军的“英格索尔”号驱逐舰。

该舰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爪哇北部的特杰拉特杰普,任务是运送一批飞行员和机械师去增强那里的空军力量。

但不幸的是,这艘驱逐舰从此却如杳然黄鹤。

它既没有抵达目的地,也没有回到飞鱼湾。

它的下落,一度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10年以后,美国人才知道“英格索尔”号最后的命运。

该舰在3月1日被日本海军机动部队——号称“海之狮”的南云舰队——击沉于爪哇岛以南的印度洋深处,舰上乘员最后无一生还。

但是美国历史学家们对“英格索尔”从28日出发,到3月1日沉没之间的这一天半里的详细情况却一无所知。

直到38年以后,“英格索尔”号遇难过程才被从日军旧档案中研究出来,从而使它最后一战的真实场面得以大白于天下。

“英格索尔”号驱逐舰是为了纪念美国海军的一位英雄人物——诺曼·英格索尔而命名的。

诺曼·英格索尔海军少尉(Norman Eckley Edsall)1873年出生于堪萨斯州,1898年他加入美国海军,在“费城”号军舰上服役。

1899年4月1日,在萨摩亚群岛登陆战中,此人因为营救战友而被打死,尸体被埋葬在当地。

说起来萨摩亚群岛登陆也不是什么光荣的战斗,美军的对手其实是一群拿着长矛的土著,而且英格索尔少尉在愚人节被击毙也多少有些窝囊,不过,美国海军部认为他的死是因为营救战友,作为军人来说值得嘉奖,因此,决定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一条新驱逐舰,以示表彰。

1920年7月29日,“英格索尔”号驱逐舰(DD-219)在费城船坞下水,诺曼·英格索尔少尉的姐姐布蕾西·英格索尔为它在船头打碎了香槟酒瓶,那时,没有人想到它的命运竟和它的教父一样,也要在热带的大洋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遭遇亚马孙军团蚁

遭遇亚马孙军团蚁

2010.0276在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里,横行着一种叫做军团蚁的肉食蚂蚁。

这种蚂蚁早在1亿年以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起源年代跟恐龙相似,极有研究价值。

但是,这种蚂蚁喜欢组成数量在百万以上的大军过游猎生活,所到之处“遇谁灭谁”,摧毁一切能够被它们捉住或敢于和它们作对的动物。

我国动物学家苏义曾经应邀到南美亚马孙热带雨林进行野外考察和研究,曾在那里遇到过军团蚊大军。

他在生死线上对这种恐怖的群居动物进行了惊心动魄的观察和研究……邂逅“遇谁灭谁”的军团蚁1992年,苏义来到南美大陆法属圭亚那原始森林深处的生态研究站,欲对生活在浩瀚无边的亚马孙热带雨林里的各种动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

经过10多天的行进,苏义与一位外国女研究人员和两名土著人远离他们的研究站“大本营”,来到一个雨林中相对宽阔的地带,这里的树木高大笔直,几乎没有分枝,所以大家能看到很远。

突然,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土著人惊恐地叫了起来:“不好,我们遇上军团蚁了!”大家用高倍望远镜清晰地看到,一支密密麻麻望不到尽头的蚂蚁大军横向摆开至少有1km 的宽度,浩浩荡荡向他们这个方向开来。

两个土著人都说这只军团蚁大军数量至少有100万只。

而苏义和那个研究员以前也都听说过热带雨林里军团蚁的恐怖,知道它们所到之处“遇谁灭谁”。

果然,随着军团蚁的到来,雨林里乱成一团。

树冠上的各种禽鸟纷纷振翅飞到空中,惊叫着向远处飞去;树枝上的猿猴等动物一只只慌张地从这棵树荡到那棵树上,急遁而去;地上的蛇虫猪豹,无不从各自的巢穴里逃窜出来,拼命散开逃命。

在一棵大树的树丫上,有一个用干树枝建造的鹰巢,巢里有两只尚不能飞翔的小鹰。

许多军团蚁沿着树干爬向这个鹰巢。

两只大鹰看来是小鹰的父母,见军团蚁侵来,未敢停留在树上,悲哀地在空中盘旋,眼睁睁地看着军团蚁蛰咬它们的孩子。

只一会工夫,军团蚁便四散开来,那里只剩下两只小鹰的羽毛和骨架。

看到这一幕,苏义及同伴都非常恐惧,不约而同地大叫“快跑”,一齐回头朝着来路拼命跑。

中国工人鏖战非洲“食人蚁”

中国工人鏖战非洲“食人蚁”

中国工人鏖战非洲“食人蚁”“敌人”是一群蚂蚁多慌嘎坝是刚果古依路省幕屋地区一个十分偏僻的原始部落。

2008年9月中旬,中建公司10多名施工人员来到这里帮他们修建国家一号公路。

公路两旁都是原始森林,于是,他们就在待修的公路边一个相对平坦的坡顶上,推出一块700平方米的空地作为住房。

9月16日是他们建房的第一天。

36岁的许文明是这个施工队的队长,随着推土机推开层层泥土,他发现不少土块呈蜂窝状,土质坚硬,里面冒出淡淡的酸味,有不少黑中带黄的大蚂蚁从中爬出来。

这不是家乡随处可见的蚂蚁窝吗?许文明没放在心上,依然站在高处指挥着施工车辆。

大家继续在上面搭钢架子,铺油毛毡。

傍晚时分,两栋职工简易住房建好了,一间住人,一间放物品。

大家疲惫不堪,11时不到就早早休息了。

凌晨3时左右,司机汪洋一声大叫:“妈呀,有东西在咬我!”说完,急忙打开灯,掀开被子,四处翻看。

他发现,10多只蚂蚁正在被窝里爬,他大吃一惊,尖叫起来:“不得了,我被窝里有蚂蚁!”汪洋的叫喊声惊动了同寝室的人。

许文明等人也感到有东西在床上爬,他们纷纷爬起来看,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每个人的被窝上都有数量不等的蚂蚁。

他们赶紧站起来,掀起被窝,不停地抖动,不断地扫,一会儿,蚂蚁都掉落在地。

他们松了一口气,正准备坐下来重新入睡,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惊得目瞪口呆:鞋上、地上到处是蚂蚁!大家二话没说,全部跳到地上踩的踩,扫的扫,掐的掐,扫完“战场”,不知不觉,天已麻麻亮。

这时,大家才发现平整好的地面上裂开了许多细缝,蚂蚁就是从这些地方钻出来的。

许文明想:就算有个窝又能怎样?小小的蚂蚁能成什么气候?大家都认为没问题,于是,拾来黄土,把裂开的缝一一填上,然后,用振动器压实。

忙完这一切,他们去察看堆放物品的地方,发现这里也有蚂蚁,但数量不多,于是,又是一番忙碌,地面上的蚂蚁很快被清扫得干干净净。

他们以为这样就没事了,可接下来的几天,在他们的周围,却不断出现大群的蚂蚁,爬进他们的住所,吃粮食、衣物,夜晚爬进被窝咬他们。

被蚂蚁吃掉的德军精锐部队

被蚂蚁吃掉的德军精锐部队

被蚂蚁吃掉的德军精锐部队
佚名
【期刊名称】《初中生阅读世界》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的著名战将“沙漠之狐”隆美尔在蒙
哥马利元帅率领的英国军队打击下节节败退。

隆美尔为挽回败局,派出一支德军精锐部队长途跋涉,迂回穿越非洲原始丛林,直插英军后方。

【总页数】1页(P38-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811.3
【相关文献】
1.“锻造国家地调精锐部队”的希冀与实践
2.刮目相看彭德军──访九三学社社员、省医学会疑难病医院主任医师彭德军
3.恐怖!非洲毒蚁吃掉了一支精锐部队
4.怯薛军:成吉思汗最精锐部队,一战消灭欧洲三大骑士团
5.我想了解蚂蚁王国的奥秘,比如有没有食草的蚂蚁,蚂蚁死后怎么办,等等。

我希望杂志上刊登一篇介绍蚂蚁的文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军越南行军,打断蛇王交配杀死雌蛇,蛇王率众反击歼灭美军整连

美军越南行军,打断蛇王交配杀死雌蛇,蛇王率众反击歼灭美军整连

美军越南行军,打断蛇王交配杀死雌蛇,蛇王率众反击歼灭美军整连二战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隆美尔手下一支约1800人的军队在穿越北非丛林时被食人蚁全歼。

此事真假一直有争议,很多人怀疑事件的真实性是因为整个部队无人生还,当然也不会有人留下相关记录。

无独有偶。

在美军历史上,也有一支部队被动物全歼。

不过,这支部队是被毒蛇而不是蚂蚁攻击,并且有12个人生还,所以留下的记录是相对可信的。

这件事发生在越战期间,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这个故事。

蛇一美军秘密行军,打断蛇王“洞房”1970年夏,一股精锐美军穿越森林和河谷,顶着酷暑昼夜兼程,悄悄潜入北越军队后方。

这股美军共有130人,是一个整连,因为战斗力强悍被美军内部称为“飞虎连”。

他们为什么要潜入到北越军队的后方呢?是为了执行一个救援任务。

原来,1970年,尼克松政府决定摆脱让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越战,并逐步撤退在越南的陆军。

但我们都知道,美国政府一向是不甘心失败的,所以在撤军的同时,他们还留下了一些军事小组,以考察的名义为北越军队提供情报、武器、顾问等支援。

结果,其中一个7人高级军事考察小组被北越军队给活捉了,“飞虎连”130多名士兵的任务就是把这7个倒霉蛋给救出来。

到达预定位置后正值深夜,“飞虎连”连长马丁中尉命令部队连夜构筑掩体。

为何要构筑掩体呢?按照马丁的计划,等救出军事考察小组后,美军立即撤退到掩体里。

如果北越军队追来,美军可以利用坚固掩体和优势火力抵抗敌军,然后召唤空中支援,并利用直升机完成撤退。

可构筑掩体的命令一发布,士兵们就傻眼了:这大森林里,去哪找构筑掩体用的石头呢?马丁拿出地图,打开手电看了一会儿,说:“森林一公里外,有一个河谷,可以去那搬石头过来。

”于是,20名身强力壮的美军士兵奉命到河谷搬石头。

因为美军所在位置离北越军队已经不远了,为了防止打草惊蛇破坏营救计划,马丁下了死命令: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开枪。

20名美军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来到河边,寻找石块。

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二战中的“鬼魅部队”

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二战中的“鬼魅部队”

二战中的“鬼魅部队”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几天后,两个法国人骑着自行车穿过美国陆军司令部第23特别部队的警戒线,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深感震惊——他们看见4个美国士兵抬起了一台约40吨重的谢尔曼坦克。

其中一个美国士兵亚瑟·希尔斯顿说:“法国人有些目瞪口呆,显然是等着我们的说法,我告诉他‘美国军队很强大’。

”这支特别部队的士兵除了满腔的爱国热情,并没有其他超人的军事力量——他们的坦克是充气坦克。

这支部队被称为“鬼魅部队”,士兵都是艺术家,包括歌手、插画家、电台播音员和音效师等。

1944年1月,这些人从纽约和费城的艺术院校应征入伍,任务是愚弄德军。

他们的作战方法包括布置充气坦克,使用500磅重的扩音器播放军队集结时的声音,以及发一些假的无线电报。

从1944年初加入战斗到二战结束,他们总共演出了20次“瞒天过海”的好戏,挽救了1.5万到3万名美国士兵的生命。

他们从未露出过“庐山真面目”,甚至参战的其他士兵对此都一无所知。

在保密了40年后,这支“鬼魅部队”的故事在1985年首次见诸报端,画家希尔斯顿公开了自己的从军经历。

2013年,希尔斯顿与其他18名第23特别部队的士兵,在美国公共电视台的纪录片《鬼魅部队》中,讲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奇特经历。

里克·贝尔是这部纪录片的导演,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时,他也感到非常惊奇,“刚听到这个故事时人们会觉得自己理解错了,或者这种事情可能就发生了一次”。

这也是很多民众的感受。

有一次,当里克·贝尔为老年人讲述“鬼魅部队”的故事时,一位老人提出了质疑。

这位老人是一位退伍老兵,曾经在巴顿将军的第3集团军战斗过。

在里克·贝尔准备演讲的时候,他指出贝尔的故事纯属胡说八道,因为他从未听说过什么“鬼魅部队”。

但是当贝尔耐心地将各种图片播放给观众看后,这位老人最终走到他身边说:“这是我听过的最惊人的故事!”贝尔说:“这个故事说明,虽然二战结束已经将近70年,但仍有很多惊人甚至带有奇幻色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你所不知的非洲行军蚁的恐怖二战击败纳粹精锐
导语: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的著名战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节节败退于蒙哥马利元帅率领的英***队之时,隆美尔为挽回败局,派出一支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的著名战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节节败退于蒙哥马利元帅率领的英***队之时,隆美尔为挽回败局,派出一支德军精锐部队长途跋涉,迂回穿越非洲原始丛林,直插英军后方。

岂料,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摹然降临到这支德国部队头上。

这是进入原始丛林的第三天。

希姆长着一副保养很好的白净面孔,身体匀称结实,举手投足颇有几分儒雅之气,与不少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德军将领相比,显出几分沉稳和静穆的气质与风度。

然而,他又实实在在是希特勤的狂热崇拜者。

在隆美尔手下,他是以敢打敢拼与富有心计而闻名的常胜将军。

几日前,当隆美尔决定派一支精兵穿越原始丛林,以奇兵突袭英军后方时,参谋部的所有人员坚决反对,理由是非洲的原始丛林历来无人敢于涉足。

丛林中青蛇遍地,野兽众多,犹如一口巨大的陷陕,派兵进入,无异于自蹈死地。

但希姆却不肯相信,凭他无人匹敌的常胜部队,难道竟会在什么丛林面前裹足不前?他力排众议,请缨而往。

在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后,他率领精心挑选的1800名士兵,踏入原始丛林。

三天来,除了几十名士兵死于或伤于青蛇、野兽的袭击之外,并无太大损失,这自然得益于充足的准备工作及非洲土著向导的功劳。

四名非洲向导教士兵们将一种气味很大的似汤非汤的液体涂抹于全身所有裸露的皮肤表层,还告诫士兵,如果野兽们不主动攻击,不要贸然开枪,以免激怒它们。

眼下,希姆脚下踩着不知堆积了多少年的又厚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