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分配:构建平等公正社会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障制度和收入分配是构建一个平等公正社会的关键。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对公民提供的一种基本权益保护体系,旨在保障人们的基本需求和生活品质。
而收入分配则涉及到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探讨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分配紧密相关。
在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下,人们可以获得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各种社会保障福利。
这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贫富差距,平衡社会的收入分配。
例如,医疗保障可以保证人们在生病时获得及时而负担得起的治疗,从而避免因为财务负担而错失了基本的医疗保健。
而养老保障则可以保障人们在老年时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减轻老年人的经济压力。
通过这些保障措施,社会可以分摊一部分财富给更需要的人,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和收入分配也可以相互促进。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提高人们的社会福利,从而提高人们的生产力和社会参与度。
通过提供公共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贫困人口。
这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
同时,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也可以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
当社会产生足够的财富,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分配,可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财政支持,使其更加可持续。
然而,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分配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存在差距。
在一些地区或特定社会群体中,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有限,使得一部分人无法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待遇。
此外,一些社会福利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也亟待提高。
其次,收入分配不够公平,富人相对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较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使得社会的财富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的效果很难充分发挥,使得收入分配问题无法根本解决。
《经济生活》定时训练与检测(十四)教师版
《经济生活》定时训练与检测(十四)教师版1.有人认为“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这种观点()①是正确的,因为平均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公平就是没有差别②是错误的,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而不是消除差距③是正确的,它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④是错误的,它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D。
收入分配的公平不等于绝对的平均,它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而不是消除收入差距,题中观点否认了差距,实际上否认了效率,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故②④正确。
①③说法错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关于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B.强调公平就必然会降低效率C.效率和公平始终是对立的D.强调效率就不能保障公平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分配领域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因此A正确,本题B、C、D错误。
3.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下列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做法有() 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③对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进行调控④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
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是扩大内需的措施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无直接关系,故④排除,①②③正确,选A。
4.目前,我国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较为突出。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该()①取消非劳动收入,打击非法收入②调整完善现行的分配制度③调节过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B。
财政工资统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财政工资统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4-000-01摘要财政工资统发是我国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它对于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更是遏制腐败,建立廉洁、透明、高效政府的根本需要。
然后,实践操作中,财政工资统发工作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完善财政工资统发。
关键词财政工资统发问题对策一、导论财政工资统发是按照国家工资制度规定的项目和标准,由财政部门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进行统一发放管理,通过代理银行将工资按月直接发放到个人工资账户。
它是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重要方面,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推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统一发放管理工作,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单位擅自扩大补助范围,提高发放标准,乱发各种津贴、补贴等隐形收入的问题,从而解决长期存在的不同部门和单位机关事业人员收入苦乐不均的现象,这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财政工资统发为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奠定了基础;其次,它规范了工资的发放工作,保证了员工工资的及时、足额到位;再次,财政工资统发提高了财政经费支出管理的透明度和财政资金的利用率;此外,通过财政工资的统一发放,可以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减轻工资发放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资发放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财政工资统发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财政工资统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收入透明化,有效保障规范了机关事业人员的收入分配秩序、理顺了社会各方面的收入分配关系,但在实践操作中,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财政工资统发过程中存在某些“吃财政空饷”的现象财政工资统发过程中,某些行政单位不及时向财政部门申报其单位减员情况,这为“吃空饷”现象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如单位人员出现死亡事件不及时向财政部门汇报,造成职工所发工资金额超过应领取的丧葬费;此外,某些单位的人员存在调出、辞职等情况,但由于未及时办理工资变更等手续,从而继续领取工资和薪酬津贴,这些都给国家财政资金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作业1-政府经济学第-理顺分配关系解决社会公平“核心问题”
政府经济学作业1联系实际的例子:理顺分配关系解决社会公平“核心问题”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科技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支持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西部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达0.47。
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
“收入分配是关系社会公平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财力日益雄厚,为我们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创造了条件。
”专家建议,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应做到三管齐下: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调整二次分配比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三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
个人发言提纲: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但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政府在两者之间的选择,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目前,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通常选择效率优先原则。
效率优先原则意味着人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为目标,这样,效率提高了,生产上去了,社会财富增多了,人们享有的社会公平就更多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一切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由于效率属于现实生产力范畴,而公平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范畴,因而从效率与公平在社会发展因素的序列中的一般关系来看,效率优先是必然的,兼顾公平是必要的,因而是合理的。
人类社会进步的因素中,生产力的作用是巨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的越来越充分。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前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大力促进就业,加快发展教育、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这是党中央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举措,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项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紧迫性、基础性的艰巨任务,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保障民生社会建设十八大报告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
这些新亮点深化了我们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社会建设的范围,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建设已经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补充走向必须,从局部推进走向全面的系统建设。
一、十八大对社会管理有了新的目标定位我们党对社会管理目标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
这是在党的文件中,最早提出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思想,也正是这次全会决议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格局,决议指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沿用了这样的提法。
伴随社会管理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八大鲜明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把“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不仅是定位和目标认识的深化过程,而且是丰富了社会管理的内涵,提升了社会管理的境界从格局到体制,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我国在社会管理问题上依法治国的决心,在健全社会管理体制上积极向前推进的态势。
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国发[2006]22号)
目录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 (2)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 (3)一、改革的原则 (3)二、改革的基本内容 (3)(一)改革公务员职级工资制。
(3)(二)完善机关工人岗位技术等级(岗位)工资制。
(4)(三)完善津贴补贴制度。
(4)(四)健全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
(5)(五)实行年终一次性奖金。
(5)三、改革的其他政策 (5)四、实施时间 (6)五、组织领导 (6)附件 (7)附件1: (7)附件2: (8)附件3: (9)附件4: (10)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国发[2006]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努力解决当前公务员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逐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促进公务员队伍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构建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公务员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广大公务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要严格执行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严格组织人事纪律和财经纪律,不得违反国家政策。
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充分认识这次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精神上来。
要切实解决好本地区和本部门在这次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改革平稳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六年六月十四日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完善干部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的精神和公务员法规定,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改革公务员现行工资制度,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机关工人工资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建立适应经济体制和干部管理体制要求的工资管理体制,实现工资分配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事业单位公平公正原则
事业单位公平公正原则事业单位作为政府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责任。
在其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公平公正原则是一项关键性原则,旨在确保事业单位的公共权益、公正竞争和社会公众的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探讨事业单位公平公正原则,并分析其在实际运行中的重要意义。
一、公平公正原则的内涵事业单位公平公正原则是指在事业单位的选拔任用、收入分配、晋升晋级、绩效考核、重大决策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公共利益,确保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拔任用公平公正:事业单位应根据应聘者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经验,通过公开招聘或内部竞聘等方式进行选拔与用人,避免人情、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
2. 收入分配公平公正:事业单位应根据职工的工作量、贡献以及单位的收入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确保职工的工资待遇公平合理。
3. 晋升晋级公平公正:事业单位晋升晋级要以岗位责任、个人能力和工作表现为基础,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搞人情、权钱交易。
4. 绩效考核公平公正: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量化、标准化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公正、客观地评价职工的工作质量和业绩。
5. 决策资源配置公平公正:事业单位在重大决策和资源配置过程中应当坚持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原则,确保决策过程公正,资源配置合理。
二、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意义公平公正原则在事业单位的运行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公平公正原则有助于选拔和使用有能力、有作为的人才,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2. 维护公共权益:事业单位在管理和运行过程中要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公众的公共权益不受损害。
3. 增强职工积极性:公平公正的制度能够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 增加社会认可度:公平公正原则的贯彻执行,能够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增加社会认可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建和谐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
出 了相 应 的对 策建 议 。
Hale Waihona Puke [ 词 ]科 学 发展 观 关键
特别是农村和城镇农 民工的社会保 障制度还不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 为本 全面 、 协调.可持续 的发展观 . 障水平也比较低
是 新 一 届 中 央领 导 集体 以邓 小 平理 论 和 “ 个 代 表 ”重 要思 想 为 健 全 。 三
于人的激发人的主动性 , 发挥人 的潜能 又有利于协调社会各阶层 从行业上分析 必须加快垄断行业的改革 , 引入竞争机 制 . 消除垄 的关 系 促 进 整 个 人 类 和社 会 的 发 展 。 断行为 . 防止 垄 断 行 业 凭 借 垄 断地 位 获 取 高 额 收入 。从 劳动 者 竞
初次分配中所 占比例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 工资总额 占G P的比 D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着力做好 重一 直 在 下 降 。1g 0年和 20 年 分 别 为 1% 和 1% .20 到 以下 几 个 方面 的 工 作 :一是 继 续 完善 城 镇 职 工 的 养老 保 险 制 度 . 9 00 6 2 00年
20 年 依 然徘 徊 在 1% ~1 % 之 间 。 是 垄 断行 业 凭 借 垄 断 地 并逐 步 建 立农 村 老 年 人 的 养老 保 险体 系 。二 是 完善 城 镇 居 民最 低 03 2 5 2 二 位获 取 高额 利 润 ,许 多垄 断 行业 员工 的 工资是 全 国平 均 工 资水 平 生活 保 障 制度 。我 国 面 向城 镇 困难 群 体 的 最低 生 活 保 障 制度 已 经 的 3 1 倍 。根 据 国 资委 编 制 的统 计 年 报 .2 0 ~ 0 0 5年像 石 油 石 化 、 基 本 确 立 . 它 还 需要 与教 育 救 助 、住 房 救助 、 医疗 救 助 等 制度 但 冶金 通信 等 1 家企 业 的利 润 都超 过 了 10 。三 是 地 区 改革 开 结 合 起 来 。三是 建 立城 乡低 费 率 、广 覆 盖 的 医疗 保 障 体 系 . 时 2 0亿 同 放程 度 的 不 同导 致 了一定 的地 区差 别 。东 部 地 区 因参 与 国 际 贸 易 建 立 医疗 、住 房 、取 暖 、就 学 救 助 体 系 . 作 为保 障 内容 纳 入社 一 并
如何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
如何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改革开放让中国站起来了,人们的腰包鼓起来了,中华民族富强起来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也看到了我们前进步伐的艰辛,我们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遇到了种种的困难和挫折,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比如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社会安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执政党与群众关系问题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还没有很好的、完全的解决。
在这些问题中,最突出,也是最严峻的问题是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那么,我国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如何应对并解决这一问题?这些都是急待我们解决的。
要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首先要了解我国的现状和国情,要立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贫富差距是自人类起初就有的一种客观矛盾。
国际上对贫富差距的评定采用的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为0.3最适合社会发展现状,0.4到达警戒线,达到0.5时社会会不断发生骚乱,到0.6时就会出现政权朝夕不保的状态。
然而,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9,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状态。
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日益突显。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贫富差距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反而有加大的趋势。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的不完善,社会主义分配体系还不够健全。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用先富带动后富的方针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到了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按资本分配、技术分配、劳动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但是最终并没有解决好贫富差距这个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讲效率二讲公平的分配方式目前也未起到很好的效果。
党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我党深刻意识到问题的严峻,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努力寻求有效办法来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在了解了矛盾的原因和性质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我国当前形势和国际形势两个大背景来提出如何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的方略。
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公平正义
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收入分配制度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收入分配制度涉及到经济、社会、法律等多个领域,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收入分配制度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
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平衡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经济差距,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发生。
如果收入分配不公,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社会的贫富差距将会日益扩大,不仅影响社会秩序和稳定,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因此,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
其次,收入分配制度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并促进社会进步。
一个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激励人们的创造力和劳动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加全力投入到工作中。
同时,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
人们能够获得合理的报酬,他们也就有更多的能力回馈社会,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另外,收入分配制度还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一个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应当关注弱势群体,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
通过向弱势群体提供适当的福利和救助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会各个层面的不平等,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此外,收入分配制度还应当关注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然而,实现一个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并不易事。
现实中,由于历史、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不同国家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差异。
在出发点相同的情况下,各国在具体的制度设计和操作上可能存在不同。
因此,在制定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时,需要充分考虑各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结合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政策。
另外,收入分配制度也需要与其他社会制度相互作用和协调,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等都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至关重要。
只有各个制度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认识和解决策略
浅谈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认识和解决策略摘要:立足于改革,用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办法解决收入分配方面深层次的问题,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本文就此问题略作浅析。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改开放革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现在我们的收入分配体制和格局总体上来说是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向发展的。
这种变化和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点(1)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拉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收入差距比较悬殊的情况。
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11倍,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达3.33倍,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加大。
(2)收入分配中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不规范、不合理、不合法的分配方式还大量地存在:一是腐败收入、灰色收入等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产生非常大的社会影响;二是收入流动性明显降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收入流动性较高,即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高于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不同阶层的变动性较大,但此后,收入的流动性明显下降;三是父辈的背景、收入水平等对子女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同收入阶层的稳定性越来越强。
(3)在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一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和贫困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
据中华网和《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目前仍有3597万绝对贫困人口。
(4)在国有经济内部,“平均主义”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
2、客观看待收入分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010年2月28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召开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的改革形势分析会。
与会专家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客观认为,要正确认识收入分配矛盾,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摘要: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个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探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定义、原则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实现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收入分配。
1. 引言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收入不公平和贫富差距过大会引发社会不满和不稳定。
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2. 定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指一个能够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和财富,实现收入公平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它涉及到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分配机制的公正性和收入重分配的机制。
3. 原则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应基于以下原则:- 公平原则:收入应按照个人和社会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平。
- 激励原则: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应激励个人和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 可持续原则:收入分配应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 社会保障原则: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应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权益。
4. 影响因素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对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
发展中经济体更需要重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而发达经济体更需要注重收入分配的效率性。
- 教育和技能培训: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资是实现收入公平的重要手段。
提高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水平可以增加个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 劳动市场:劳动市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会对收入分配产生直接影响。
强调平等和非歧视的就业机会可以减少收入差距。
-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5. 改进措施为了实现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收入分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 优化税收政策: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鼓励高收入人群承担更多的税负,并减轻低收入人群的税负。
- 提高教育和技能培训水平: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竞争力。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劳动保障厅《湖南省企业工资分配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劳动保障厅《湖南省企业工资分配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9.18•【字号】湘政办发[2006]41号•【施行日期】2006.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务制度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劳动保障厅《湖南省企业工资分配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通知(湘政办发[2006]4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省劳动保障厅制定的《湖南省企业工资分配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企业工资分配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解决国有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指导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六年九月十八日湖南省企业工资分配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省劳动保障厅二○○六年八月九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加大力度清理解决拖欠工资(包括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规范企业工资分配秩序,理顺企业工资分配关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府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加大清理解决拖欠工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支付监管体制,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规范企业工资分配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报酬权益,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重点突破。
从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及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进行总体规划,以解决拖欠工资问题为突破口,全面开展企业工资分配综合治理工作。
2、完善政策,分类指导。
完善企业工资分配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根据实际情况,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工资基本制度和工资支付制度,深化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健全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针对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状,文章提出,要牢固树立“共同富裕”观念,改变国家居民收入比例,按社会主义原则建立起新型劳资关系,借助强有力的调控手段实现分配公平。
关键词公平;收入分配;分配制度收入分配问题是民心所系,直接关系百姓切身利益,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创新,在现实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要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切实改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状况,“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建立健全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一、收入分配公平缺失的主要表现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效显着,但也面临着社会公平问题的困扰,当前,分配不公平现象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1、贫富差距过大。
判断一个国家分配状况的标准,一是财富的集中程度;二是基尼系数。
目前,城市10%的高收入者占有全部财富的45%,10%的低收入者仅有%;拥有的房产最高的20%与最低的20%之间相差60多倍,%的金融资产实际掌握在20%的富裕者手里。
我国的基尼系数,也超过了这一警戒线。
可以说,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分配不公现象。
2、地区差距扩大。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就是东部地区在同一省之间如福建省,特区、沿海、内地、老区,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工资水平、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扩大。
让收入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浙 经 时 评
最近,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 研究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问 题。 会议强调 , 。 要 构建科学合理、 公平公正 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 在经济发展的基 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使全体人 民 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成果 。 此次会议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
与 社保 、税 收等 方 面 的 政策 失 衡产 生 出 的 再 分配 差距 , 到 了越来 越多 的 非议 。 则受 收 入分 配 问题 ,实 际上 是公 平 与 效 率
场效率与社会公正相协调的政策 ,需要赋 予劳动者和其雇主分享利润的权利 ,需要
税 收 等收 入 分 配制 度 的合 理 调 节 ,还 需 要
号 ,即中 央政 府 已把 解决 居 民 收入 差 距 问 问题 。 2 年 后 ,在 改 革不 的收
入 群体 采 取不 同的 调节 办 法 ,着 力 提高 低
。 公平 成为新的着力重点。 。 更加注重社 会公平 这一表述已连续 出现在近年的党 中央和政府重要文件中。
美元的易产 生社会矛盾的阶段 ,借鉴他国 经验 , 在收入 比较稳定、 收入差距不会持续 扩大的情况下 , 社会就比较稳定 , 经济可以 继续保持增长。反之 , 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 会不断扩大矛盾 ,最终导致经济停滞甚至 倒退的状况。收入分配问题已牵动着几乎
所 有层 级的 中 国人 的神 经 。今年 年 初 , 中 。
。 提 ,最 直 接 的 手段 就是 提 供 就 业 岗位 ,
并采取确定最低工资、发布工资增长指导
线 、 就 业歧 视等 措 施 。 反 而 中 等收 入 者是 维 护 社 会稳 定 的重 要 力 量 。从 拉 动 内 需 、 激消 费 的角 度看 , 刺 逐 步扩 大 中 等收 入 者 比重 也 至关 重 要 。多 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福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的背景、原则和具体模式。
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的建立源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特有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收入分配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平问题。
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合理、公正、可持续的收入分配。
以下是其中一些原则:公平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强调公平,力求消除收入差距,防止贫富分化。
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控,确保不同社会群体在收入分配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激励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鼓励劳动者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同时提供相应的收入回报。
通过提供激励,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经济发展。
高收入者责任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强调高收入者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通过税收制度和公益事业发展,引导高收入群体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具体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以下是其主要模式:基本收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中,政府通过建立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每个人都享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包括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和住房保障等。
差别化收入分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考虑到不同岗位和贡献的差异,实行差别化收入分配政策。
通过工资制度、奖金补助等方式,合理确定不同岗位的收入水平,激发各个领域的生产力。
财产收益分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注重财产收益的合理分配。
通过改革财产权制度,保障合法财产权益,阻止非法收入和权益侵害,促进社会公平。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致力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通过提供更多机会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社会流动性,实现更加广泛的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方案
收入分配方案收入分配是指将一个社会经济系统中所创造出的收入,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分配给不同的经济主体或个人的过程。
一个具有良好的收入分配方案对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并介绍一种合理、公正的收入分配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设计合理的收入分配方案,需先了解背景与目标。
我国经济正不断发展,但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社会不公平现象突出,因此我们的收入分配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富悬殊现象。
2. 激励创造力和活力:通过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人们积极创造价值,提高社会整体效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确保每个人都有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能力,提供公平的机会和资源,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状况。
二、原则与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了以下原则与措施:1. 公平正义原则:坚持公平正义原则,以人为本,注重社会的整体利益,减少贫富差距。
2. 差异化分配原则:根据不同经济主体的贡献和需求情况,采取差异化的收入分配方式,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3. 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个人和企业积极创造价值,提高收入水平。
例如,建立薪酬制度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机制,以激发工作积极性。
4. 调节措施:通过税收调节、社会福利政策等手段,促进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5. 教育与培训: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提高人们的技能和能力水平,以提高其收入水平。
三、实施步骤为了有效地实施收入分配方案,我们将采取以下步骤:1. 政策制定:政府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明确收入分配的具体目标和指导原则。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了解不同群体的收入状况和分配情况,为后续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3. 收入调整: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适当的税收政策、福利措施等进行收入调整。
减少高收入者的税负,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湖南李天德曾平
[背景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定: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6年5月26日召开会议,研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考点分析]
1. 政治常识
(1)运用社会主义本质和生产目的的知识,说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性质、宗旨等有关知识,说明党中央关注民生、健全分配制度、保障社会公平。
(3)国家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国家行使经济职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的政治职能的表现,也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4)国家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是落实依法治国原则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表现。
2. 经济常识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并为提高效率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可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2)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容易引起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
对此,国家应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3. 哲学常识
运用普遍联系的知识,说明扩大就业、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综合练习]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专项补助、再就业补助209亿元,比上年增加29亿元。
据此回答第1~3题。
1.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属于社会保障中的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济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2. 材料中,中央政府的支出属于
①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②国民收入中用于公共消费的部分
③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部分
④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部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2006年5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在“第三届薪酬高层论坛”上指出,轻纺、建筑等领域部分行业的职工工资平均水平偏低,农民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工资水平普遍偏低。
这种状态
①不利于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薪酬管理制度
②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③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和谐劳动关系
④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据此回答第4~5题。
4. 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①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粮食生产的有力措施
②有利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④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的表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 从政治常识角度看,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反映了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②科学发展观
③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④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党和政府重视收入分配的调节,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据此回答第6~7题。
6. 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
这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是
A. 国家履行经济职能
B. 坚持民族平等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
7. 有人认为:“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
”这种观点从哲学上看
A. 违背了对立统一观点
B. 违背了量变质变规律
C. 违背了联系的观点
D. 违背了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参考答案]
1. B
2. D
3. A
4. A
5. C
6. D
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