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赞科夫和他的“发展”教育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是指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利维·赞可夫(Lev Vygotsky)提出的一种关于教学和学习的理论。
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认知和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教学应该基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并通过社会互动和合作来促进学习。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 区域性发展:赞可夫认为,个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内在的,还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他提出了“区域性发展”的概念,指的是个体能够在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中实现的发展水平。
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区域性发展水平进行设计,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2. 近似发展区域:赞可夫提出了“近似发展区域”的概念,指的是学生能够在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下完成的任务水平。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近似发展区域,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3. 社会互动和合作:赞可夫认为,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
教学应该创造积极的社会互动环境,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4. 借助工具和符号:赞可夫认为,工具和符号在学习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应该提供适当的工具和符号,帮助学生组织和扩展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基于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教学策略:1. 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激励和启发,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2. 引导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提示和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引导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近似发展区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挑战,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3. 使用工具和符号: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教学工具和符号,如图表、模型、图像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使用工具和符号,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和扩展自己的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4.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创设具有真实意义和情感价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引言概述:教学发展理论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它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
赞可夫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位著名学者,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发展理论,对于教育者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包括理论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方式以及教学改进的途径。
正文内容:1. 理论的基本原理1.1 教学发展的动态性赞可夫认为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学者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
教学发展的动态性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变化。
1.2 学生的主体性赞可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中心。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1.3 教学环境的重要性赞可夫认为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互动、合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教学目标的设定2.1 明确的学习目标赞可夫认为学习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
教师应该清楚地告诉学生他们要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标准和要求。
2.2 个性化的学习目标赞可夫提倡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即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定学习目标。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任务和挑战。
2.3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赞可夫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目标设定的重要一环。
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给予适当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 教学方法的选择3.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赞可夫主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运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3.2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赞可夫认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引言概述:教学发展理论是教育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教学活动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赞可夫是教育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他的教学发展理论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1.1 适应性认知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学生的认知发展是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提供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匡助学生逐渐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
1.2 知识结构赞可夫认为,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教学发展的基础。
教师应该通过有序的知识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匡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1.3 学习策略赞可夫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启示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合理运用这些策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量能力的发展。
二、社会互动2.1 合作学习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知识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2.2 教师引导赞可夫认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该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匡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社会情境赞可夫强调教学应该与社会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三、评估与反馈3.1 多元评估赞可夫主张采用多元评估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该综合运用考试、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估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3.2 及时反馈赞可夫认为,教师的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及时赋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和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是指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列夫·赞可夫(Lev Vygotsky)提出的一种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习的理论。
该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认为人的认知能力是在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中逐渐形成的。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赞可夫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发展的。
他强调了社会互动和合作对儿童认知的促进作用,认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儿童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推动认知能力的发展。
2. 区域性发展和近似发展区域:赞可夫提出了“区域性发展”和“近似发展区域”的概念。
区域性发展指的是儿童在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而近似发展区域则是指儿童在有匡助的情境下能够完成的任务。
赞可夫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近似发展区域来设计教学活动,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匡助儿童逐步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
3. 指导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平衡:赞可夫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找到指导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平衡点。
指导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教学活动,引导儿童完成特定的任务。
自主学习则是指儿童在没有教师直接指导的情况下,通过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来学习。
赞可夫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灵便运用指导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4. 社会性言语和内部言语的转化:赞可夫提出了社会性言语和内部言语的概念。
社会性言语是指儿童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使用的言语,而内部言语则是指儿童在自主思量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的内心对话。
赞可夫认为,内部言语的形成和发展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标志,教师应该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和任务,引导儿童逐渐将社会性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促进儿童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5. 教学活动的情境化设计:赞可夫强调了教学活动的情境化设计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是一种关于教育和教学的理论框架,它由苏联心理学家列夫·赞可夫提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发展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学习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发展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积极的参与和思考来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其次,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了学习的社会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来共同构建知识和理解。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还提出了一些关于教学方法的原则。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个性化地指导和支持他们的学习。
其次,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了学习活动的问题解决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面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应该提供一些适当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此外,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还强调了学习的反思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反思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
总之,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教学框架,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性,注重学习的社会性和问题解决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应该根据这些原则和方法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是指由俄罗斯心理学家列夫·赞可夫提出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该理论主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赞可夫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来设计和引导教学活动。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概念和原则:1. 发展区域:赞可夫将学生的认知发展分为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两个区域。
实际发展水平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水平,而潜在发展水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完成的更高水平的任务。
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潜在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到实际发展水平。
2. 近似匡助:赞可夫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供适当的匡助和引导,匡助学生逐步完成更高水平的任务。
这种匡助可以是口头提示、示范演示、问题引导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社会文化背景:赞可夫认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自主学习:赞可夫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思量、探索和解决问题。
基于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1.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如观察、问卷调查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引导教学活动。
2.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根据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他们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3. 提供近似匡助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匡助和引导,匡助学生完成任务。
这种匡助可以是口头提示、示范演示、问题引导等形式,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预学习活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Lev Vygotsky)是20世纪俄罗斯心理学家,他的教学发展理论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近发展区域”和“助学关系”的概念,并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近发展区域赞可夫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近发展区域”,即学生在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辅助,能够完成更高水平的任务。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近发展区域来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例如,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可能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加法运算,但在乘法运算方面还需要帮助。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教学材料和指导,帮助学生在乘法运算方面取得进步,逐渐扩大他的近发展区域。
二、助学关系赞可夫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教师通过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助学关系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示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三、教师的角色赞可夫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挑战,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利用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引入真实的情境和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总结: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近发展区域”和“助学关系”的概念,并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近发展区域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Lev Vygotsky)是20世纪俄罗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提出了一种被称为“教学发展理论”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关注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教学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区域性发展”,也被称为“近发展区域”。
赞可夫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已经掌握的能力水平,即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水平,以及一个潜在的能力水平,即在适当的指导下能够完成的任务水平。
这个潜在的能力水平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指导来实现。
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们应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潜力。
教学发展理论还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赞可夫认为,个体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
他提出了“内部化”这一概念,指的是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将社会文化中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思维和行为。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富有挑战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和认知发展。
根据教学发展理论,教师应该采用一种叫做“指导性互动”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提供适当的提示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及提供反馈和评估。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以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和学习。
教学发展理论还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赞可夫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水平和潜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总的来说,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创造一个富有挑战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和认知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这一理论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源于俄罗斯教育家列夫·谢尔盖耶维奇·赞可夫(Lev Vygotsky)的研究。
这一理论主张认为,学习过程是社会交往和文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首先,区域性是指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赞可夫认为,人类的认知和学习过程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激励,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而必须将学习者置于社会互动的情境中。
其次,近似发展水平指的是学习者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与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能够完成的任务之间的差异。
赞可夫认为,学习者在当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与更有经验的他人合作,能够完成比自己水平高的任务。
近似发展水平不仅体现了学习者的潜力和能力,也反映了学习者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的重要性。
最后,语言发展是赞可夫教学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认为,语言是思维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是文化传承和知识构建的媒介。
通过语言的使用和交流,学习者能够扩展自己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并与他人共享和构建知识。
基于以上理论,赞可夫提出了一种教学法,分成型教学法(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即根据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结合一定的教学和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到近似发展水平,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励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具体来说,分成型教学法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发挥激励和启发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支持。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对学习的重要性,提倡了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的方法,推动了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这一理论为教育者和教师提供了指导和启示,使教育过程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赞科夫和他的“发展”教育理论
赞科夫和他的“发展”教育理论一、赞科夫本人赞可夫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他著有《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论小学教学》等著作。
他毕生的研究都围绕“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
他指出,在前苏联占据统治地位几十年之久的传统教学体系,偏重于死记硬背,学生的思想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二、赞科夫的“发展”赞可夫在谈到教学目的时指出: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学习。
这里的“一般发展”经常作为教育理论考试的一个知识点直接考查学生对其教育思想的了解。
考查方式多为赞科夫本人和“一般发展”的对应。
所谓“一般发展”是相对于某一门学科或某一组学科引起的独特的发展,也就是“特殊发展”而言的,指的是由各门学科引起的共同一致的发展,是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即包括了智力发展,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发展及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是所有这些方面“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由旧的质状态到新的更高的质状态的上升运动、更新过程及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死亡。
”赞可夫打破了教学实际上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
备考指导:大部分学员因为在教育理论中听过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全面发展就误把赞科夫的“发展”识记为“全面发展”,在选择题中出现失误。
实际上,从赞科夫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指的“一般发展”在实质上也是强调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与我们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虽然理解层面是相似的,但是在理论命名上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是针对当时背景的“特殊发展”而言,所以并没有给他的思想冠名为“全面发展”。
所以,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力求在理解其理论得名的基础上做到精确。
三、赞科夫的五条教学原则为了贯彻教学促进发展的主导思想,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是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理论体系,旨在匡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该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策略,以匡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一、教学原则1. 学生中心: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灵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2. 合作学习:赞可夫认为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3. 情境化教学:赞可夫提倡将学习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创造具有真实性和意义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赞可夫认为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应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量和参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2. 多元评价:赞可夫主张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综合运用考试、作业、小组讨论、项目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
3. 教学反思:赞可夫强调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实施效果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应用赞可夫的教学原则和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总结起来,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为教育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该理论的原则和策略,灵便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同时,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代表一、赞科夫的生平赞科夫(Леонид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Занков,1901—1977)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儿童缺陷学家,是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活动家、教育科学博士、教授、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1917年17岁的赞科夫已是一所乡村学校的教师。
后来他在儿童农业营(国家收养和教育战后农村孤儿的机构)担任教导员及主任。
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在莫斯科大学心理系学习。
毕业后留校作研究生,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指导下从事心理学和缺陷儿童教育学的研究。
至二次大战前他一直从事此项研究并担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儿童缺陷学研究所所长。
他曾参加编写针对缺陷儿童的第一批教学大纲,并探索特殊学校的教学和矫正缺陷的方法。
40年代末赞科夫调任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所副所长,不久转到普通教育研究所工作。
从50年代初起,赞科夫开始专门研究教学论。
1952年他组建了实验教学论实验室,深入研究教学中教师语言与直观手段相结合的问题。
他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实验考察和心理分析,编写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对改进低年级教学问题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
他的研究成果使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956年成立俄罗斯联邦心理学家协会时,他成为该协会组织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同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教育学时,他被聘为主编之一。
从1957年9月起,赞科夫在小学教学范围内对教学与发展问题展开了全面的实验研究。
1960年他把原来的实验室更名为教育与发展实验室,1968年又改名为学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
他就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创建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在发展性教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一生发表了22本专著和150多篇论文,其中的《论小学教学》《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曾经是苏联教师的必读书。
他的总结性专著《教学与发展》该书的中译本已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中。
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
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赞科夫是苏联的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他从1957年在小学进行了“教学与发展”的试验,“致力于探求新的途径”,“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所指的学生的一般发展,不等同于智力的发展,它包括了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而心理的发展,他认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来实现。
在教学理论方面,他主张教学应推动发展前进,“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
他认为“教学结构是学生一般发展的一定过程发生的原因”“教学的结构是因,学生的发展是果。
这种因果联系很重要,因为它能决定学生的发展进程”。
为此,赞科夫经过长期的教学实验和理论总结,提出五条教学原则:①高难度进行教学高难度含义之一是,加大教材难度,更新教学内容,体现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充分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望和认识的可能性。
因为“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退化。
”即是说,教学要为儿童的精神成长提供足够的食粮,不要使他营养不良。
高难度的另一含义是要学生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把精神力量发动起来,促进一般发展。
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儿童努力思考,经教师的指导,由现有水平而发展到“最近发展区”。
②高速度进行教学“以知识的广度达到知识的巩固性”,要求教学“不断地向前运动,不断的以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能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创造条件,因为这些知识被纳入到一个广泛开展的体系中。
”③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论知识是掌握自觉而牢固的技巧的基础。
因此,掌握理论知识不仅不妨碍技巧的形成,而且恰恰相反,乃是形成技巧的重要条件”。
④理解学习过程注意学习过程本身,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⑤全体学生得到一般发展教学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一种教学理论,旨在探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该理论由俄罗斯心理学家列夫·赞可夫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基于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认知,强调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水平,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需要教育者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进行个别化的指导。
根据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教育者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发展水平:教育者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水平,以便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教育者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赞可夫认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与其兴趣和需求密切相关。
因此,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时,教育者还应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其学习和发展。
3. 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育者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育者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辅导。
4.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赞可夫认为,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独立解决问题。
因此,教育者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醒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通过运用该理论,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引言概述:赞可夫(Lev Vygotsky)是20世纪俄罗斯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学发展理论是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该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认知和学习的重要影响,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文化理论基础1.1 社会交往的重要性:赞可夫认为,个体的认知和学习是通过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实现的,社会环境对个体认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2 文化工具的作用:赞可夫强调了文化工具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这些工具包括语言、符号、技术等,能够匡助个体实现认知的内部化和外部化。
1.3 区别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赞可夫的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在认知和学习中的重要性,与皮亚杰的个体主义认知发展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近似发展区域2.1 概念的提出:赞可夫提出了近似发展区域的概念,指出个体在学习中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2 指导性的重要性:近似发展区域的概念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2.3 个性化教学的实践:基于近似发展区域的理论,个性化教学成为了现代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方向,匡助学生充分发挥潜力。
三、文化历史发展理论3.1 学习与发展的关系:赞可夫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相互关联的过程,学习可以促进认知和社会发展。
3.2 社会情境的作用: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情境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应该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社会环境。
3.3 批评性思维的培养:基于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教育者应该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匡助他们理解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四、认知发展的区域性理论4.1 区域性的概念:赞可夫的认知发展的区域性理论指出,个体的认知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区域,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内容。
4.2 个体差异的重视:认知发展的区域性理论强调了个体差异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是由俄罗斯心理学家列夫·赞可夫(Lev Vygotsky)提出的,他的理论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赞可夫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教师和同伴的引导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背景对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而实现的。
赞可夫提出了“近发展区域”和“远发展区域”的概念,认为学生在近发展区域内能够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完成任务,而远发展区域则需要更多的教师和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
在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中,教师的角色被强调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应该具备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能力,通过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潜力。
教师还应该创造一个富有挑战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还强调了同伴互助的重要性。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与同伴进行合作和讨论,学生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知识和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还提出了“内部化”和“外部化”的概念。
内部化是指学生将社会经验转化为个体心理活动的过程,通过内部化,学生可以逐渐独立地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外部化则是指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和互助。
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总结起来,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了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教师和同伴的引导和支持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内部化和外部化的概念,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这一理论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宝贵的参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旨在匡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需求,从而设计和实施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该理论由苏联心理学家列夫·赞可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状态、社会环境等。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根据赞可夫的理论,教学应该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他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匡助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潜力。
根据赞可夫的理论,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预和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活动和实践经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还强调了评估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关学生的学习发展和需求的信息,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总之,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提供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教师应该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预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全面和客观的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和需求,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是一种教育理论,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和发展。
该理论由俄罗斯心理学家列夫·赞可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基于他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观察得出的结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相互关联的,教师
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能力,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潜力。
这一理论主张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根据赞可夫的理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阶段来设计教学活动。
他提出了“近发展区”和“远发展区”的概念,认为学生在近发展区内可以通过适当的
帮助和支持完成任务,而在远发展区内则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引导。
在教学实践中,赞可夫的理论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和年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
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还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和态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师应
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认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总结起来,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框架和指导原则,帮
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具有积极的影响。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是教育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理论,它提供了一种匡助教师改进和发展教学的方法和思路。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和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指导原则和策略。
一、教学发展理论的概述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是由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家列夫·赞可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教学发展理论强调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教师的角色和教学环境根据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匡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此外,教师还应该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参预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设计和实施原则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提供了一些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原则和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可以运用讨论、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匡助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四、教学评价和反馈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认为,教学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考试、作业、项目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赋予学生反馈,匡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发展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在实施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时,教师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各异,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和需求。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代表一、赞科夫的生平赞科夫(Леонид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Занков,1901—1977)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儿童缺陷学家,是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活动家、教育科学博士、教授、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1917年17岁的赞科夫已是一所乡村学校的教师。
后来他在儿童农业营(国家收养和教育战后农村孤儿的机构)担任教导员及主任。
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在莫斯科大学心理系学习。
毕业后留校作研究生,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指导下从事心理学和缺陷儿童教育学的研究。
至二次大战前他一直从事此项研究并担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儿童缺陷学研究所所长。
他曾参加编写针对缺陷儿童的第一批教学大纲,并探索特殊学校的教学和矫正缺陷的方法。
40年代末赞科夫调任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所副所长,不久转到普通教育研究所工作。
从50年代初起,赞科夫开始专门研究教学论。
1952年他组建了实验教学论实验室,深入研究教学中教师语言与直观手段相结合的问题。
他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实验考察和心理分析,编写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对改进低年级教学问题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
他的研究成果使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956年成立俄罗斯联邦心理学家协会时,他成为该协会组织委员会的主要成员。
同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教育学时,他被聘为主编之一。
从1957年9月起,赞科夫在小学教学范围内对教学与发展问题展开了全面的实验研究。
1960年他把原来的实验室更名为教育与发展实验室,1968年又改名为学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
他就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创建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在发展性教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一生发表了22本专著和150多篇论文,其中的《论小学教学》《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曾经是苏联教师的必读书。
他的总结性专著《教学与发展》该书的中译本已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进入复习阶段,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网为大家提供高效复习的备考资料,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在教师招聘或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赞科夫和他的教育理论大都是学员需要掌握的一个知识点。
在授课中也发现学员在备考这个点的时候往往是死记硬背,记住赞科夫和“发展”有关,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发展却不求甚解。
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如果在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中出现和“发展”有关的选项,就会无从下手。
例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员选择了“全面发展”这样的选项。
所以,在此就这个小知识点做一点深入介绍,以期帮助学员能从意义理解的角度把握好这个知识点。
一、赞科夫本人
赞可夫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他著有《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论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论小学教学》等著作。
他毕生的研究都围绕“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
他指出,在前苏联占据统治地位几十年之久的传统教学体系,偏重于死记硬背,学生的思想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二、赞科夫的“发展”
赞可夫在谈到教学目的时指出: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学习。
这里的“一般发展”经常作为教育理论考试的一个知识点直接考查学生对其教育思想的了解。
考查方式多为赞科夫本人和“一般发展”的对应。
所谓“一般发展”是相对于某一门学科或某一组学科引起的独特的发展,也就是“特殊发展”而言的,指的是由各门学科引起的共同一致的发展,是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即包括了智力发展,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发展及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是所有这些方面“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由旧的质状态到新的更高的质状态的上升运动、更新过程及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死亡。
”赞可夫打破了教学实际上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
备考指导:大部分学员因为在教育理论中听过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全面发展就误把赞科夫的“发展”识记为“全面发展”,在选择题中出现失误。
实际上,从赞科夫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指的“一般发展”在实质上也是强调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与我们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虽然理解层面是相似的,但是在理论命名上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是针对当时背景的“特殊发展”而言,所以并没有给他的思想冠名为“全面发展”。
所以,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力求在理解其理论得名的基础上做到精确。
三、赞科夫的五条教学原则
为了贯彻教学促进发展的主导思想,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备考指导:这五条原则也是在教育理论学习中辅助识记赞科夫观点的重要内容。
虽然我们在考试过程中并没有见到就这五条原则的详细考查,但是也希望大家对这部分内容有所了解来帮助大家更准确、更长久地识记这个知识点。
所以,下面就这五条原则做简单梳理,供大家扩充知识储备用。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可夫认为教学内容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利用学生的认知的可能性,用稍高于学生原有水平的教学内容来教学生。
他主张把教学建立在高水平的难度上,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懂了,就要向下教授,不要原地踏步走,防止学生产生心理抑制,使学生时时感到在学习新东西。
同时,他也指出高难度不是越难越好,要注意掌握难度的分寸。
只有这样能为紧张的智力工作不断提供丰富营养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可夫认为教学进度太慢,大量的时间花在单调的重复讲授和练习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他主张从减少教材和教学过程的重复中求得教学速度,从加快教学速度中求得知识的广度,从扩大知识广度中求得知识的深度。
但是这里的高速度也不意味着越快越好,引导者应该根据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掌握知识和技巧的适宜速度。
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
赞科夫认为掌握理论知识对于事实材料和技能的规律能加深理解,使知识结构化、整体化,方便记忆;理论知识可以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孩子掌握理论知识后能够把握事物规律,然后展开思想,实现知识迁移,调动思维积极性,促进一般发展。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这个原则侧重学生“内在”,要求学生把前后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了解知识网络关系,使之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教学要引导学生寻找掌握知识的途径,要求学生明确学习产生错误与克服错误的机制等。
也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5.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赞科夫认为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学生有好、中、差三种类型。
差生之所以差,主要是他们的发展水平低,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信心,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薄弱,而教
师对待差生的传统办法就是补课,反复做机械的练习。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要促进差生的发展,教育者需要在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和正确启发引导,持之以恒的话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一般发展。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运用了他的导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说,和美国的布鲁纳、西德的瓦根舍因一同被国际上誉为“课程现代化”的三大典型代表。
20世纪70年代,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陆续传入我国,引起我国教育界的注意和极大兴趣,也成为我们现在备考教育理论的一个知识点。
也希望广大学员可以有选择的运用上述梳理的材料帮助自己复习,不再在这个知识点上面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