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1

合集下载

2022届高考知识点总结 大气(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2届高考知识点总结  大气(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①主要成分N2:生物体的基本成分O2: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②次要成分CO2: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保温O3: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固体悬浮物: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燃烧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广泛使用电冰箱、空调导致大气中氯氟烃含量增加,使大气中臭氧总量减少3、大气的分层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对流运动。

气流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

云雾雨雪都发生在对流层。

平流层:上热下冷,不易对流,以平流为主,适合航空飞行。

平流层的臭氧(尤其是在30千米以上)吸收大量紫外线使得大气增温,导致平流层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空气经常散逸到宇宙空间,被认为是大气的上界。

存在若干电离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影响。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部分地面辐射的热量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大气的两个热源:①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辐射。

5、大气的两大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其有选择性,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②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

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③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大气分子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哪些作用呢?
大气的受热过程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反射
想一想: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几
太阳
类?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大气散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想一想,是不是太阳辐射中的能量全被大气吸收了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平流层中的臭氧 紫外线
395/pba

405/pba


395/pba
近地面1000/pba 1005/pba

B
995/pba

A

1005/pba
C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大气的运动




B

A

C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大气的运动




B

A

C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观察图片,等压面的凸凹与气压高低的关系如何呢?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传递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大 气 增 温
大气
吸收
地面增温
地 面 “大地暖大气”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想一想: 太阳辐射在经过 大气层时,大气 会对太阳辐射有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解析】4选D,5选B。第4题,比较三地的上下温差分

高中地理 最基础系列 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中地理 最基础系列  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点5 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受热过程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由图可知大气受热的过程:“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

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1.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②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③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①高海拔地区:②内陆地区:③四川盆地: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①—②—③ B.①—④—②C.②—③—④ D.③—④—②(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①B.②C.③D.④【答案】(1)B (2)B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 (共20张PPT)

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 (共20张PPT)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保温作用增强
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温室大棚
烟雾防 冻
果园铺沙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 的多寡
高海拔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 富
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 用弱→太阳能丰富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3)图中箭头④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削弱作用
C.地面反射作用
D.地面削弱作用
(1)B (2)B (3)B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图中各数字代表的辐 射,①代表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第(1)题,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辐 射。第(2)题,青藏高原虽然太阳辐射强,但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第(3)题,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 受大气的吸收、反射等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所减 少。]
(短波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 气
太 阳
反 短波


射 大气削弱作用
大气吸收
地 面 大气散射 吸 收
“太阳暖大地”
吸收作用特点: 有选择性来自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吸收紫外光波长小于0.175微米
_臭__氧__大量吸收紫外光
(地球“生命保护伞”)
_二__氧__化__碳___、__水__汽__吸收红外光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射 大气削弱作用
大气上界

大气的受热过程97615知识讲解

大气的受热过程97615知识讲解
②垂直分布 在对流层中,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
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 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 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 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 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 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 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 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2、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在农业中的应用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
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 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 果的糖分积累等。
四、等温线的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 (1)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南半球;若 增大,则为北半球。 (2)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反 之,为南半球。
2.判断季节、海陆位置 (1)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 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 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 高)。 (2)夏季相反。
•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 北半球,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海
洋上则向北(高纬度)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出现在北 半球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 是全球的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 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 的南极洲大陆上。
3.判断影响因素 (1)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太阳辐 射或纬度因素。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复习第二章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大气受热的根本来源。

(1)太阳辐射波长:太阳辐射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三部分。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因此太阳辐射又称为短波辐射。

(2)太阳辐射强度: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2、大气的受热过程如图:(1)大气的削弱作用:①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太阳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太阳红外线。

②反射(无选择性):云层和较大尘埃:对太阳辐射进行反射。

如: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③散射:空气分子和较小尘埃(有选择性):散射可见光中的蓝紫光。

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较大的尘埃:散射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如:阴天的天空呈灰白色。

(2)地面吸收及地面辐射:①温度越低波长越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主要以长波的形式向上辐射给大气,所以地面辐射又叫长波辐射。

②注意不是地面反射太阳辐射,而是地面辐射。

(3)大气升温及大气逆辐射:①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力很差,使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但对流层中水汽、二氧化碳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从而能把地面放出的热量保存在大气中,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3、大气受热过程在实际中的应用:(1)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

(2)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夜晚: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多,地面气温低,易出现霜冻现象。

(3)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气温低: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回削弱作用弱,保温作用弱。

(4)利用烟雾防霜冻:烟雾能增强回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

(5)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的同时也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等(6)一天中:太阳辐射在正午时最强,温度在14点前后最高,日出前温度最低。

(7)阴天与晴天对比:阴天的最高温较低,因为云层较厚,大气削弱作用强;阴天的最低温较高,因为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较强,晴天反之即可。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受热过程

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形式
吸收、反射、散射
1、大气的吸收作用
思考:1、从臭氧、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 收作用,可知大气吸 收具有什么特性?
(选择性)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 中能量最强的可 见光吸收得很少, 大部分可见光能 够透过大气到地 面。
பைடு நூலகம்
2、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天空呈蓝色, 云为白色的原因分别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 ) A.散射和反射 B.吸收和散射 C.吸收和反射 D.散射和吸收
3、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大气散射作用造成的有:( A )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日出前的天空已明亮 在月球上即使是白天看到的天空背景颜色仍然是黑色 ④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A. B. C. D.④
盆地呢?
不同的天气状况太阳的削弱作用一样 吗?
晴天,削弱作用弱,地面辐射强;阴雨 天,削弱作用强,地面辐射弱。
小结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
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过大气层路程越 短,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地势:高原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削弱作用 弱,太阳辐射强。盆地地区,水汽不易扩散,多 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 辐射弱
(三)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不同的纬度太阳的削弱作用一样吗?
高纬
低纬
高纬
年平均正午太 阳高度不同
纬度 不同 太阳辐射经过大 气的路程长短各 异
太阳辐 射强度 由低纬 向两极 递减
不同的地势太阳的削弱作用一样吗? 拉萨为什么称为“日光城”? 地势高,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2、削弱作用
约19%被大气吸收,约34%被大气和地面反射、散射回宇宙空间,最后被地球表面吸收的约占47%。
作用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削弱的波长范围
作用特点
吸收
平流层(臭氧)
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具有选择性
对流层(水汽和二氧化碳)
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
云层和较大的尘埃
可见光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散射
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
可见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保温作用
1、物体辐射原理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波长越长。
2、过程解释
大气逆辐射把地面辐射损失的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3.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D )
①箭头f可能增强 ②箭头e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2015·广东文综)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
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D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有同学认为大气逆辐射就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这种认识对不对?为什么?
不对。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升温后,产 生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
晚秋和寒冬,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天空水汽、云含量少,大气逆辐射弱, 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散失多,所以多霜冻。
人造烟幕防霜冻
人造烟幕能增强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 和尘埃,增强大气逆辐 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 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 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对 流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大气吸收有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 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 够透过大气到地面
大气反射
吸收 散射
地面吸收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气反射
吸收 散射
大气吸收 地面吸收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2.1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39张PPT)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图为大气 受热过程示意图。
7.诗句描写的景色约在 ( D )
A.2月
B.5月
C.8月

一轮复习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一轮复习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返回
(一)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返回
(二)大气两种作用的实践应用
返回
1.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 → 空气稀薄 →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 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返回
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分析生产、生活现象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KM
高 层 大 气
50
平 流 层 25
12
对 流 层
返回
2. 大气的垂直分层
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 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 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返回
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1.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 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返回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 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 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右图,完成2~3题

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
A 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2)保温作用:C 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点】
4.主要影响 降低 白天气温, 提高 夜间温度,缩小气温日较差。
【点】 (1)大气逆辐射在白天和夜晚都存在,而且白天比晚 上还要强烈,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14 时) 左右。 (2)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空中的云量多少,大气的 洁净度、干燥度。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 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共70张PPT)

一轮复习大气的受热过程(共70张PPT)
答案生成路径:
小积累
知识拓展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成分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成分
影响
云层、较大尘埃
反射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削弱太阳辐射;云层 越厚、尘埃越多,影响越大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散射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削弱太阳辐射;尘 埃越多,作用越强
臭氧、水汽、二氧化 碳等温室气体
吸收紫外线(臭氧)、红外线和地面长波辐射, 削弱太阳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臭氧、水汽、
问题: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农田覆盖地膜的影响。 有利影响:增加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分的利用率;保肥;防风沙;抑制杂 草生长;减轻病害。 不利影响:残膜清除不净,造成土壤污染;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土壤透水透气性 能降低。
试题探究 考向 人类活动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 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 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
参与的大气成分: 大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具有选择性
现象:
波长较短的蓝光容易被散射—晴朗的天空呈 现蔚蓝色; 红光不易被散射—日出日落时阳光斜射,穿 过的大气路程长,更多的蓝紫色光被散射掉 了,剩下的主要包括红色和橙色的太阳光, 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呈红色。日出日落后天 空依然明亮,也是散射作用的结果。
向大气层)释放辐射能量
长波辐射
近地面大气最主要和最 直接的能量来源
大气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 也向外辐射能量
长波辐射
白天和夜晚都存在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中向下射向地面的部分 长波辐射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A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1)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点睛] 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左右,并不是在夜晚。

二、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2.形成过程: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中的水平运动。

具体如下图所示: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 受力F 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

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受热过程的三个环节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需要把握图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受热过程具体说明地理意义环节1:“太阳暖大地”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地面增温——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环节2:“大地暖大气”地面向外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大气增温——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环节3:“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把部分热量还给地面热量返还地面——实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作用。

2.运用图示说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

3.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4.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城市热岛效应。

【课前知识梳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受热过程(填出①~⑨代表的含义))(名称具体过程结果地面增温过程大部分A__________________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大气增温过程地面增温后以B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少部分太阳辐射的吸收或反射(2)两个作用保温作用:弥补了地面热量损失,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3、意义(思考)1、为什么“高处不胜寒”?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________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_______差异。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1)概念:是由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__________的最简单形式。

(2)形成过程①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________;D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②B、F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________;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________;③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________流向________,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3)常见形式:________、城市风、山谷风。

(思考)2、古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能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吗?(活动一)1、结合教材图2.2,回答下列问题。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高考地理知识手册(全国通用)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高考地理知识手册(全国通用)

知识点06 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圈分层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均厚度12km,低纬度为17 km~18 km;中纬度为10 km~12 km;高纬度为8 km~9 km。

2.平流层:存在臭氧层,吸收紫外线,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

3.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二、大气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根本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地面辐射)。

2.受热过程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

3.大气的两个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CO2、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2)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

※一般,云层越厚,云雾水汽越多,烟雾、雾霾越多,大气的削弱作用越强,同时大气逆辐射越强,大气的保温作用越强。

※影响大气削弱作用、保温作用的因素:天气、大气洁净度、空气的湿度等。

4.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

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②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③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4)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和下垫面性质等方面来分析。

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压梯度
力 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沿垂直于等压面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在自转的地球上不存在
2.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
风 理想状态 高空风 近地面风
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1.风的受力状况和风向
受力状况 风向 风压规律 图示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 由高压到低压与等压线垂直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 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边,低压在左边。南半球反之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前方。南半球反之
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2)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在向外辐射热量,称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中投向地面的部分,因其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它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一部分热量,使地面实际损失热量减少,起到保温作用。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应为-18℃,实际为15℃。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提高了33℃之多。
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 各种波长同样被散射 无选择性 阴天的天空,呈灰白色

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如下:
大气受热过程是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具体的过程为:
(1)太阳暖大地。

太阳射向地球的短波辐射,经过小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大部分到达了地面,地面吸收后升温。

(2)大地暖大气。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稳后,以长波辐射将能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同时近地面大气以对流、传导的方式,逐层向上传播热量,温暖大气。

(3)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稳后,小部分射向宇宙,即大气辐射。

另外大部分射回地面,为地面增温,即大气逆辐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大气的受热原理如下: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 短→大气削弱少 冬季→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
地平面 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纬度低→太阳高度 大→经过的大气路 程短→大气削弱少
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
环节三、对地面辐射形成过程的分析
问题探究: 1、太阳辐射大部 分被地面吸收,地面 不断吸收太阳辐射会 不会持续升温?为什 么? 2、地面以何种方 式向外放射能量? 3、地面辐射是长 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 4、地面辐射的方 向如何呢?
学生活动:自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 并列表对比削弱作用三个环节的特点。
表现 形式 吸收 参与大气成分 波长范围 特点 有选择性,对 可见光吸收很 少 有选择性 无选择性 无选择性
紫外线 臭氧(平流层) 水汽、CO2 (对流层) 红外线
质点是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质点是颗粒较大 的尘埃、雾滴等 蓝紫色光 各种光
1.太阳辐射: 太阳表面温度6000K
短波辐射
2.地面辐射: 地球固体表面平均温度约为22℃ 长波辐射 3.大气辐射:地球表面平均气温约为15℃ 长波辐射
环节二、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探索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50
O3
12 -100 -50 0 50
问题探究: 1、画出大气垂直分层示 意图。 2、大气中二氧化碳、水 汽、臭氧各有什么作用? 3、射向地球的太阳辐射 经过大气层时能否被大气全部 吸收呢? 4、大气中臭氧、氧原子、 水汽、二氧化碳各吸收了太阳 CO2 水汽 辐射的哪个光区?并画图说明。 5、为什么在平流层中, 100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呢?
环节五、大气受热过程成果展示
太 阳 辐 射

面 吸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地面增温
大 气 逆 辐 射 地面
大 气 吸 收
环节六、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和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问题探究: 1、低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大气辐射还是地面辐射? 2、大气逆辐射作用的强弱与何种因素有关?
情景设计: 1、在晚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 晴朗的夜里? 2、深秋夜间,农民常在田间放烟防蔬菜被冻,这是 为什么? 3、我国北方不少地区的农民,冬季常利用塑料大棚 种植花卉、蔬菜,利用了什么原理?
思维拓展: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什么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 月球白天在阳光直射的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地方温度可达127℃ 用,月面温度升得很 高。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 保温作用,月球表面 夜晚则降至-183℃ 热量损失快,所以温 度很低。
课堂小结、板书
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
吸收 散射 反射 宇宙空间 地面辐射 削弱作用
展示实验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气温 足足高了3℃。
提出问题:为什么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气温要 高?大气是如何受热升温的呢?
新课学习
环节一、知识铺垫:对太阳辐射的认识
提出问题: 1、太阳的能量以何种方式传到地面?
2、太阳辐射包括哪几类电磁波?
3、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在哪个光区?
辐射原理:物体温度愈高,辐射中最强 部分的波长愈短;反之,则波长愈长。
课堂评价
1、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并 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 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较 ,这是由于 。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较 ,这是由于 。
(4)下图所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 是 图,最易出现霜冻的是图 , 前者形成的原因是 。
太阳
太阳 辐射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
大气 辐射
保温作用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 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
实验模拟
课前实验准备 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两支温度计,泥土。
课前实验过程 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 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 温。
导入新课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地面增温 地面
射向宇 宙空 间
大气 吸收
大气上 界
大 气 吸 收
环节四、大气辐射的过程分析
大 气 辐 地 大气吸收 射 大 面 气 逆 吸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问题探究: 1、地面辐射的能量是不是 全部射向宇宙空间呢? 2、由于地面辐射的能量主 要在红外线区域,很容易 被大气的哪些成分吸收? 3、为什么对流层的气温随 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4、大气不断吸收地面辐射 会不会持续升温? 5、大气以何种方式散失热 量? 6、大气辐射的能量最终去 向如何?
散射
反射
云层、颗粒较大 的尘埃等
所有波段
现象一: 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时,火山灰笼罩了整个马尼拉成, 白天宛如黑夜。 现象二: 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到了阿根廷的火地岛,政府要求岛上居民 出门时必须带墨镜和遮阳帽。 现象三: 阳光未直接进教室,教室却是明亮的。 现象四: 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
大气削弱作用因时因地而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