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物理2.3弹力(第1课时)教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 2.3 弹力(第1课时)课件 教科版必修1
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非弹性形变.
一般情况下,若无特别说明,形变通常指的是 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弹力.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第义六页,共25页。 对点练习
课堂(kètáng)讲
弹力
义 一、弹性(tánxìng)形变和弹
如图所示,柔软的弹簧受力后发生明显的形变;
桌面受到压力后会向下弯曲,但是肉眼不能直接观察
到,用图示的方法可观察到桌面的形变.(其中M、N
是两块平面镜)
点击观看视频
目标(mùbiāo) 预习(yùxí)导学
课堂讲义 第八页,共25页。 对点练习
课堂(kètáng)讲
弹力
义
目标(mùbiāo) 预习(yùxí)导学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第十页,共25页。 对点练习
课堂(kètáng)讲
弹力
义
针对训练 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
如图所示的就是一个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课堂(kètáng)讲
弹力
义
二、几种弹力及方向
★注意: 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
,确定它们的方向关键是找准它们的接触面或接触点
的切面.2.轻杆的弹力方向较为复杂,一般根据物体
的平衡及运动状态确定杆的弹力的方向.
目标(mùbiāo) 预习(yùxí)导学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弹力优秀教案
2.3 弹力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形变、弹性形变、弹性限度、范性形变的概念。
2.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会判断有无弹力。
〔重点、难点〕3.知道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常见的弹力。
4.掌握常见弹力方向的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5.掌握胡克定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重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放大了的微小形变〞实验,知道有的形变虽然肉眼看不见但是真实存在的。
2.通过静止释放拉伸的弹簧和压缩的弹簧,观察小车运动方向,理解弹力的方向总是与引起形变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3.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理解胡克定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放大了的微小形变〞实验,体会通过巧妙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索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学生在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教具:海绵、2根弹簧、直尺、微小形变演示仪、铁架台、假设干钩码。
教法:观察、分析、综合。
课时方案:1课时(二)新课导入力按照性质分为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重力在上节课做了介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弹力。
弹力与物体的形变直接相关,认识弹力,先要了解物体的形变。
〔三〕新课教学【板书】一、物体的形变【观察思考】用手捏海绵,用力拉弹簧,用力把直尺压弯,让同学们观察。
老师: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海绵、弹簧、直尺的形状或体积发生了变化。
【板书】1.形变定义: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变化。
【观察思考】用力捏海绵,手松开,让同学们观察海绵的变化。
用手捏橡皮泥,手松开,让同学们观察橡皮泥的变化。
老师:海绵和橡皮泥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学生:撤去外力,海绵恢复了原来的形状,橡皮泥没恢复。
【板书】2.形变分类〔按能否恢复原状分〕弹性形变:当撤去外力作用后物体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范性形变:当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或多或少仍有保存而不能复原的形变。
【观察思考】用力拉弹簧,缓慢松开手。
老师:弹簧发生的什么形变?学生:弹性形变。
2019-2020年高中物理《弹力》教案15 教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物理《弹力》教案15 教科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2、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3、掌握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弹力的大小.2、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判断分析能力.教学建议一、基本知识技能:(一)、基本概念: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回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3、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4、形变有拉伸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二)、基本技能:1、应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等的产生弹力的大小.2、根据不同接触面或点画出弹力的图示.二、重点难点分析:1、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断和大小的确定是本节的教学重点.2、弹力的有无和弹力方向的判断是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教法建议一、关于讲解弹力的产生原因的教法建议1、介绍弹力时,一定要把物体在外力作用时发生形状改变的事实演示好,可以演示椭圆形状玻璃瓶在用力握紧时的形状变化,也可以演示其它明显的形变实验,如矿泉水瓶的形变,握力器的形变,钢尺的形变,也可以借助媒体资料演示一些研究观察物体微小形变的方法.通过演示,介绍我们在做科学研究时,通常将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二、关于弹力方向讲解的教法建议1、弹力的方向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可以将接触面的关系具体为“点——面(平面、曲面)”接触和“面——面”接触.举一些例子,将问题简单化.往往弹力的方向的判断以“面”或“面上接触点的切面”为准.如所示的简单图示:2、注意在分析两物体之间弹力的作用时,可以分别对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切说明,是哪一个物体的形变对其产生弹力的作用.配合教材讲解绳子的拉力时,可以用具体的例子,画出示意图加以分析.第三节弹力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教学用具:演示形变用的钢尺、橡皮泥、弹簧、重物(钩码).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1、重力是的产生原因是什么?重力的方怎样?2、复习初中内容:形变;弹性形变.(二)、新课教学由复习过渡到新课,并演示说明1、演示实验1:捏橡皮泥,用力拉压弹簧,用力弯动钢尺,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教师总结形变的概念.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形变的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针对橡皮泥形变之后形状改变总结出弹性形变的概念: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2、将钩码悬挂在弹簧上,弹簧另一端固定,弹簧被拉长,提问:(1)钩码受哪些力?(重力、拉力、这二力平衡)(2)拉力是谁加给钩码的?(弹簧)(3)弹簧为什么对钩码产生拉力?(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由此引出弹力的概念:3、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弹力.就上述实验继续提问:(1)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方向提问:课本放在桌子上.书给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属于什么性质的力?其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各是什么?方向如何?与学生讨论,然后总结:4、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被压物体).5、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被支持物体).继续提问:电灯对电线产生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产生的拉力又是什么性质的力?其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各是谁?方向如何?分析讨论,总结.6、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7、胡克定律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关,同一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为: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的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即:式中叫弹簧的倔强系数,单位:N/m.它由弹簧本身所决定.不同弹簧的倔强系数一般不相同.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伸长或压缩形变.8、练习使用胡克定律,注意强调为形变量的大小.(三)、布置课后作业.探究活动——运用弹簧的串并联知识研究钢材的拉伸课题1:题目:关于弹簧的串并联——钢材的拉伸内容:在建筑力学中,关于钢筋的劲度以及拉伸,可以根据弹簧的串并联进行研究。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弹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弹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弹力》是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是继重力以后的第二大力,是学习摩擦力、静力学、动力学的预备知识。
在显示微小形变时用到的“光放大”是以后学习卡文迪许扭秤和库仑扭秤的前提,在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关系”的活动中用到了实验法、图像法,既深化了第一章所学的s-t图像和v-t图像,也为探究加速度和质量、力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从知识上和方法上都具有预备性和基础性,是高中的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就学过“弹力”,知道支持力和压力都是弹力。
进入高一后,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掌握了一些物理研究方法,在生活中也接触了和弹力有关赴日实例,比如跳板、弓箭等,这一切都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现在正处于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时期,要深刻理解弹力的产生、弹力的方向、大小等抽象问题还有难度,加之我校学生基础差,自主学习的态度还需培养,因此我在教学中会降低标高,分解难度,将接触面情况的拓展安排在以后的学习中。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教材特点和我所教学生的实情,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视频,设计并参与实验,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形变,会区别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知道弹力的定义并理解弹力的产生原因,会画出各种弹力的方向,知道并理解胡克定律。
在上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微小形变的放大思想,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
由于在大量的力学现象中都要对弹力的产生及其方向进行判断,同时在受力分析中必须要明确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有弹力,因此我将弹力的产生及方向的确定和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的关系作为重点,将弹力有无的判断和胡克定律的理解作为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会充分利用教材和生活中的素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解决参与实验,并预设了猜想、讨论、设计方案并验证的探究过程。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弹力》教学设计1-新版
教学设计思路:首先是渗透科学的学科思维方式.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本节课中,形变、弹性形变、范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均先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总结而获得;微小形变的认识也是通过实验,借助“放大”思想,巧妙设计,揭示规律,从而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的学科思维方法.其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想.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教材提供探究弹簧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相对简单,为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体验探究过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习任务分析:弹力作为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它,不但使学生对力的理解再上一个层次,也为学生学习力的合成和分解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奠定必要的基础.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生成的内在关系,先通过生活实例,揭示形变的差异,进而通过实验明确形变的分类,通过微小形变的实验演示,揭示物体只要受力的作用就会发生形变.接着通过实例,提出弹力的定义和产生弹力的条件及弹力的方向,通过对三种形式的弹力的讨论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弹力大小和方向,最后借助实验对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总结规律提出胡克定律.本教材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观察思考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弹力已有所了解,特别是对生活中存在弹力的实例较熟悉,具备了一定的前认知和前概念,但认知基于感性,甚至有些认知是错误的,这对进一步学习产生了障碍.因此依据课标对学生的要求——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并借助学科特点,通过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来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通过讨论、分析、归力弹纳、总结等形式建立正确的认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形变及形变的种类: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2.理解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3.知道常见的三种弹力,并能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向.4.知道胡克定律并能简单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实验、观察,并提出问题,交流、分析问题,最后总结归纳.2.通过研究弹力与弹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微小形变放大方法和弹力与形变大小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2.通过课堂上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意识和团队意识.3.通过实验和例子,使学生感知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体会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弹力概念及产生条件、常见弹力的方向、胡克定律.难点:对微小形变的认识、弹力的判断及方向.教学资源:视频资源:跳水、射箭、拍球的录像.学生实验资源:轻弹簧、刻度尺(最小可读为毫米)、铁架台、钩码(数个).教师演示实验:玻璃瓶微小形变,气球.教学过程: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创设情境,引情境 1:教师提供弹弓和弹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弹弓示意图 出课题.射小球,让一位学生演示弹一位学生演示实验 射过程.提问:小球如何被弹射出创设情境,让去?学生自己动手板书:第三节弹力操作实验,体情境 2:请大家看实验桌上橡皮筋被拉伸后收缩给小球一个力的作用.验和感受. 我为大家提供的实验器材: 学生快速做实验,并学生回答:伸长弹簧、弹性钢尺、海绵块、积极发言,陈述发生了,压缩了,扭橡皮泥、一段铝丝、玻璃瓶的现象,展示自我.曲了,扁了,弯施加和撤消作等.请同学们各选一件器材,了,拿玻璃瓶的用力,对比实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看有弹簧、弹性钢尺、海同学说:没变验现象,揭示什么现象发生? 绵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化.(在学生回规律,并借助结合学生回答,归纳总结. 原来的形状,而橡皮答中进行点评)玻璃瓶实验, 板书:一、形变 泥不能恢复原来的形产生认知冲突.提问:当大家撤消施加的作状.用力后,各物体又发生了什弹簧不能恢复原来的 么现象? 归纳总结.形状.学生形成两种观点:没有形变培养学生的猜板书:1.弹性形变 学生进行了十时间的和应该有形测推理能力. 2.范性形变情境 3:让一位学生用较大的力拉一弹簧,再撤去这个力,观察现象.归纳总结,提出弹性限度定义.提问:现在大家思考对玻璃秒讨论.变.对“有形变”不能做出明确的解释,只是感觉.教学意图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通过实验纠正 情境 4:演示玻璃瓶微小形变. 总结:发生形变,只是形变很小.学生仔细观察现 象,纠正前认知,前认知,并建立新认知.并上升为理性认识情境 5:用手指压桌面,桌面是否有有.形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思考,并指学生阅读教材,体检验对微小 形变的理解.通过对微小形 出对微小变化放大验证的方法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会教材对微小形变放大验证的设计思变进行放大观 师生归纳总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想.发生形变,有的形变明显,有的形变 察,揭示微小,只能用实验的方法显示出来. 其物理 情境 6:请大家看一段录像,内容包 本质,让括跳水、射箭、拍球. 学生体验科学 板书:二、弹力提问: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认真观看录 多媒体设备.方法,培归纳总结:像.养学生生的科 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进而给出弹力定义.学态度.弹力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拉力、压力和支持力,下面我们研究常见的三学生讨论、分析.重现学生前认知.培养学 种弹力(板书)情境 7:演示放在桌面上的两个气球相互挤压.提问:A 气球对B 气球产生的是什么压力瓶施加力,它是否会发生形 变?生分析 力?该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支持力,是B 气球问题、解师生互动分析获得:压力,是因 A 发生形变对A 气球 决问题 气球发生形变对B 气球产生的弹力.产生的弹力. 的能力,提问:那 B 气球对A 气球产生的又 学生回答(略) 培养学生的合 是什么力?是怎样产生的? 提问:你能结合刚才的理解,说一说 作、沟通放在桌面上的书受到的支持力和桌 意识.通过明显形变再次揭示弹力产生的本质,进而推广到因微小形变产生的弹力分析,降低学生理 面受到的压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吗教师归纳:压力、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被支持的物体. 情境:绳拉钩码师生互动归纳: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解难度.提供必要的学生实验 下面我们重点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情境 9:实验桌上放有轻弹簧、刻度尺(最小可读为毫米)、铁架台、钩码(数个).弹簧伸长量越大,可总结几个 同学的观点,明确探究方 向.器材 提问:做实验之前,你能先猜测一下弹力越大,可能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正比.数字表格事小组合 现在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快速操作实验,将实验数据输入数字表格,最后汇报结 先设定好逻 辑程序,只需要录入实验 作,强调果. 数据,即可获团队意识通过学 生的表达可以 钩码个数 1 2 3 4弹力F /N 伸长量x =(L -L 0)/m 比值F /x 弹簧原长:L 0= m得实验结果 和图像.(利用excel 软件)一组汇报,其 较好检测课堂效果检测弹力画法和条件理解,分解本节 课难点小组汇报.结论: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教师提醒:让各组对比弹簧.师生互动归纳: 胡克定律(板书)F =kx强调:1.x 理解为变化量,包括伸长量和缩短量.2.k 叫劲度系数,与弹簧本身有关小组 1:略. 小组 2:略.……学生提出疑问:各组的比值怎么不一样?学生意识到比值反映了不同弹簧的性质不同.余组听并对 比本组结果.其他学生可以在该学生 回答的过程中进行纠正、补充.后两道题会 系(材料、匝数、直径等),单位:学生理解.凸现学生的 N/m .课堂反馈:请一位同学说一下本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哪些你印象最深?(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学生回答(略)新认知问题,引导学生深 层次思考.课后练习和思考:教学流程:概念获取流程胡克定律获取流程1.画出各图中A 物体受到的弹力简单应2.一根弹簧原长为10cm,现用一力拉弹簧并使弹簧伸用胡克长到13cm,已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0N/m,问弹簧定律解产生的弹力有多大?(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答相关问题.板书:第三节弹力•形变1.弹性形变(弹性限度)2.范性形变•弹力产生条件•常见的三种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胡克定律1.公式2.理解教学反思:以教科版教材的设计为平台,以新课改理念和新课标要求为导向,我抓住学科特点,突出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实施过程和效果看,有以下体会:1.情境的有效创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了学习效率.2.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体验知识学习过程,在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3.板书为学生展示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和脉络,多媒体为提高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4.学生活动增多,受时间限制,教学内容不够深入.5.学生的探究意识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教科版高一 物理必修1第二章力 3. 弹力 课件高中物理精品公开课
泥、回形针、电线的 形变
发生形变的物体在停止 受力后,能恢复原状的 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问题
桌上子放着本书,书和桌面有没 有发生形变呢?
❖ 有些形变很明显,容易观察,有些形变 很微小,肉眼很难观察到,我们需要借 助一些工具来放大形变,以便观察,这 种方法叫放大法。
(微小形变的演示)
手挤压玻璃瓶, 观察水柱的变化。
一切物体(everything)都能发生形变
二、弹力:
❖ 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鼓掌,两手之间的作用力是弹力 坐在凳子上凳子对你的支持力也是弹力 以前我们学习的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 弹力作用过程
物体A受到物体B的作用
第三节
弹力
一、形变
形变: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形状或体积
发生的改变。
用手边的器材进行实验,观察、归纳 思考形变如何分类?
2、形变的分类
弹性形变(弹性限度)
如:海绵、弹簧、橡皮筋 的形变
如果形变过大,超 过一定限度,即使 撤去作用力,物体 也不能完全恢复原 来的形状,这个限 度叫弹性限度
范性形变:形变后不
弹力为y轴 形变量为x轴,
F/N
建立直角坐标系,
选择合适的标度,
描点做图,观察规律 0
x/cm
五、胡克定律:
1、内容: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
(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公式:
F=kx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与弹簧的粗细、材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和长度等量有关)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物体A发生了形变 物体A对物体B产生了弹力
【创新设计】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1学案:第二章 第1讲 力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第1讲力[目标定位] 1.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2.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体积和形状发生改变.3.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只要有一个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不同.二、力的单位与图示1.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2.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3.力的图示:用一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线段是按一定的比例(标度)画出的,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4.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只需要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想一想:在同一个图中要表示多个力,不同的力能不能用不同的标度?答案不能,力的图示中线段的长短可以表示力的大小,在同一个图示中只能采用相同的标度才能直观的区别各个力的大小.三、力的分类1.按接触情况分类:非接触力,如重力;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类:常见的有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等.一、对力的概念的理解1.力的三性(1)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没有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力.一个力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相互性: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3)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2.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使物体速度发生变化.(2)使物体发生形变,即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注意:(1)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并不一定相互接触.(2)力直接产生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不需要靠第三个物体传递.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B.网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对网球施力的物体是运动员C.两个力的大小都是5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也有受力物体,A正确;网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施力物体是球拍,受力物体是网球,B错误;力是矢量,比较两个力是否相同,除了要比较其大小之外,还要比较其方向,C错误;力具有相互性,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所以同时也是施力物体,D正确.答案AD针对训练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在物体相互接触时才存在力B.甲打了乙一拳,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D.用手抛出的石块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答案 C解析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如同名磁极之间相距一定距离时,也是相互排斥的,即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同样存在力的作用,故A错;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B错;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力的物体,故每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C正确;抛出的石块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并没有受到向前的动力来维持它运动,它只是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故D错.二、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1)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2)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3)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一个物体用一个点表示).注意:(1)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2~5个整数段标度的长度;(2)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力时要用同一标度.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注意:对于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在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的时候,有向线段的起点可画在几何中心.也可以把物体用质点代替.例2一个铁球在空中飞行,所受重力为120N,方向竖直向下,试画出重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并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解析(1)选定标度:选1cm长的线段表示30N的力.(2)用一圆形表示物体,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长度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上加上刻度,如图甲所示,从O点竖直向下画一条4倍于标度(4cm)的线段.(3)在线段上加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也可以按照如图乙所示那样,不画物体,而用O点表示物体,画出力F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用一圆形表示物体,从物体上向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F=120N即可.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铁球.答案见解析借题发挥(1)画力的图示时一定要先选定合适的标度,并且同一个图中只能选定一个标度,力的图示一定要把力的三要素充分体现出来.(2)力的示意图只是粗略地分析物体受到的某个力或几个力.只需注明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对力的大小表示没有严格要求,在以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只画力的示意图就可以了.注意要把各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上.针对训练2图1中表示的是小车所受外力F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图1A.F1和F2B.F1和F4C.F1和F3、F4D.都不相同答案 B解析判断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应从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去考虑,三要素相同则作用效果相同,而力沿其作用线平移时作用效果不变,B正确.对力的概念的理解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力可以离开施力物体而单独存在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答案 C解析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磁场力,重力,故A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力.一个力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故B错误,C正确;力是用测力计(或弹簧秤)测量,天平测的是质量,故D错误.力的表示方法2.如图2所示,压缩弹簧对拇指的弹力15N,作出拇指受力的图示.图2答案见解析解析当拇指按压弹簧时,拇指会受到弹簧的弹力,由题意知其大小为F=15N,方向水平向右;那么力的作用点可画在拇指和弹簧的接触处,过力的作用点向右画一条线段,截取和标度相等的三段;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和力的大小.如图所示.图33.如图3所示,小球悬挂在细线下来回摆动.请作出小球在图示位置时,所受沿绳子方向的拉力F和重力G的示意图.答案见解析解析绳子的拉力作用在小球上,方向沿绳子向上.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F.如图所示:4.如图4所示为两个力的图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A.F1=F2,是因为表示两个力的线段一样长B.F1>F2,是因为表示F1的标度大C.F1<F2,是因为F1具有两个标度长,而F2有三个标度长D.无法比较,是因为两图示没有标明一个标准长度代表的力的大小答案 D解析力的图示中,只有标度标出力的大小,表示力的线段的长度才能有意义.本题中的标度未标出力的大小,所以无法比较F1与F2的大小,D正确.(时间:60分钟)题组一对力的概念的理解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施力物体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D.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答案 C解析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表明拳击手对对方没有施力,没有力当然谈不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A错;力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受到的力必然是施力物体施加的,必须有施力物体,B错;根据力的相互性知C正确;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有关,D错误.2.在世界壮汉大赛上有拉汽车前进的一项比赛,如图1是某壮汉正通过绳索拉汽车运动.则汽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图1A.壮汉、汽车B.壮汉、绳索C.绳索、汽车D.汽车、绳索答案 C解析要研究的是汽车,直接对汽车产生拉力的是绳索而不是壮汉,汽车所受拉力是绳索和汽车之间的相互作用,故其施力物体是绳索,受力物体是汽车.3.北京时间2013年11月30日晚,WBC迷你轻量级拳王熊朝忠的第二场卫冕战在他的家乡云南文山州马关县开打.如图2所示,比赛进行到第5回合,优势巨大的熊朝忠KO泰国拳手卢克拉克,成功卫冕WBC迷你轻量级拳王金腰带.当熊朝忠用拳击中对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熊朝忠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熊朝忠也受到了力的作用C.双方既是受力者,也是施力者D.对手只能是受力者答案BC解析力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判断谁为施力物体,谁为受力物体时,是由研究对象决定的,即研究对象为受力物体,另一个就是施力物体,在没有确定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双方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4.在下面所给出的一些力中,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有()A.压力、重力B.支持力、弹力C.拉力、摩擦力D.浮力、动力答案 D解析重力、弹力、摩擦力属于性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浮力、动力、阻力、浮力属于效果力.5.如图3所示是姚明在比赛中的一张照片,记者给出的标题是“姚明对球施魔力”,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照片中篮球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图3A.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B.球只受到一个沿运动方向的力的作用C.球此时此刻不受到任何外力作用D.球受到姚明给的一个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答案 A解析对篮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篮球只受重力作用,A正确,D错误;沿球的运动方向没有施力物体,所以不受这个力,B错误;在空中的篮球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要受重力作用,C错误.6.以下关于物体受力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离开手后向上运动,是由于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的作用B.物体落地时,地面与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C.“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受到了力而弯曲,但未见到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力也存在D.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答案AC解析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所以A、C均错误,B正确.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属电磁作用,不需要接触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所以D正确.题组二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7.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答案ABC解析由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使物体形变,另一个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且作用效果由力的三要素共同决定,故A、B、C三项均正确,D项错误.8.对于被运动员踢出的在水平草地上运动的足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受到踢力B.足球受到沿运动方向的动力C.足球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D.足球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答案 C解析球被踢出后,就不再受到踢力,A错;之所以运动的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C正确.B、D错.题组三力的表示方法图49.如图4所示,一物体A受到一个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该拉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画出这个拉力的图示.答案见解析图解析题图仅是拉力的示意图,而不是拉力的图示,画力的图示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选定标度,本题我们可以选取1cm长的线段表示5N的力.(2)沿力的方向并且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出两段线段,下图中有向线段的长度为2cm.(a)(b)(3)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如图(a)所示.为了简便,还可以将受力物体用一个点来代替,将力画成如图(b)所示的形式.图510.把重量为4N的物理课本放到水平桌面上,如图5所示,桌子受到的压力是垂直于桌面向下的,画出这个力的图示;物理课本所受的支持力是垂直于桌面向上的,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本题中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其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力的作用点在________上,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这个力的图示中线段的长________(填“表示”或“不表示”)力的大小;物理课本所受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这个力的方向是________,这个力的示意图中线段的长______(填“表示”或“不表示”)力的大小.答案课本桌面桌子4N竖直向下表示桌面课本竖直向上不表示(图示与示意图如图所示).图611.如图6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答案见解析解析(1)画力的图示:①选定标度:此题选2mm长的线段表示2N的力.甲乙丙②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也可以如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即10mm)的线段;③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2)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N=10N即可,如图丙所示.图712.在图7甲中木箱的P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的150N的力拉木箱;在图专业文档乙中木块的Q点,用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20N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受力的图示.答案如图所示珍贵文档。
高中物理物理3.2《弹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弹力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弹力是接触力,本质是电磁力。
2.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3.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4.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5.知道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二)过程与方法6.观察演示实验,把看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细细体会弹力的产生。
7.通过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体会物理研究中的放大思想。
8.在实验中学会数据的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把亲自探究出的规律与平时对弹力的认识相结合,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10.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1.弹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的判定2.胡克定律教学难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教学过程设计思路:1、据上节内容复习形变概念;2、提问什么样的物体能发生形变及手压桌面、推墙是否有形变;3、演示实验:放大桌面微小形变;逻辑推理结合实验给出结论:任何物体均能发生形变;4、根据生活观察归纳总结出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
5、提问什么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演示手拉直弹簧引出弹性限度。
提问橡皮泥上放蚂蚁体会弹性限度;6、感觉体会三个实验,得出弹力概念,并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7、弹力产生的实验分析;8、通过让学生到黑板创作图,纠正物体同时受支持力与弹力的错误观点,总结日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从性质上讲均为弹力;9、弹力有无及弹力方向的判断;10、实验探究得出胡克定律并运动;11、提出疑问并总结弹力与四大基本作用力的有关系。
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大家还记得什么是形变吗?生:如果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那么我们说物体发生了形变。
师:很好!大家都知道了形变的概念,那大家知道什么样的物体能发生形变吗?学生思考回答,大部分答案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能发生明显形变的物体师:刚才大家举了好多例子,那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用手去压桌面或推墙面,桌面和墙面会发生形变吗?生:不知道,看不出来。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物理 2.3 弹力(第2课时)教学案 教科版必修1
2.3 弹力第二课时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目标定位] 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3.能根据Fx、Fl图象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1.实验原理:(1)如图1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原长与挂上钩码后弹簧的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其伸长量x可以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来求得.图1(2)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想一想:在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测量原长水平放置与竖直放置有什么区别?答案 1.水平放置的原长小于竖直放置的原长.竖直放置时,弹簧重力把弹簧拉长了,所以测得的原长大.2.在做实验时应该考虑弹簧的质量带来的影响,水平使用时,原长指弹簧本身的长度(水平测得的原长).竖直使用时,原长指弹簧受重力,发生形变后的总长(竖直测得的原长).2.实验器材:轻弹簧、钩码(一盒)、刻度尺、铁架台、坐标纸.一、实验步骤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2.如图1乙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重复2步骤,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4.计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x=l-l0)和弹簧受到的拉力F(F=mg),并将数据填入表格.二、数据处理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F为纵轴,x为横轴,根据测量数据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F 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三、误差分析1.读数和作图时会带来偶然误差.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2.弹簧竖直悬挂时,未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会带来系统误差.为了减小该系统误差,实验中应使用轻质弹簧.四、注意事项1.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2.测量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长度l及伸长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3.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4.描点作图时,应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画出的线上,可允许少数点分布于线两侧,描出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平滑的曲线或直线.典例精析例1(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时,应竖直悬挂弹簧,挂在弹簧下端的钩码应处于静止状态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拉力与伸长量,可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展,用直尺测出其长度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平衡后测出其长度L,令x=L—L0.改变钩码数,进行多次测量,用F表示弹簧下端受到的钩码的拉力,则如下所示的Fx图线,你认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解析 (1)试验时弹簧被拉伸的长度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A 正确;要使弹簧的弹力等于砝码重力的大小,应竖直悬挂弹簧,且要使弹簧下端的钩码处于静止状态,B 正确;弹簧的伸长量等于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C 错误;不同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所以拉力与伸长量之比不相等,D 错误.(2)因为弹簧秤是被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的原长,然后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弹簧的长度会增大,所以图线应出现x 轴上的截距,C 正确,A 、B 、D 错误. 答案 (1)AB (2)C针对训练 用一个支架、一根弹簧、一把直尺和一个已知质量的钩码,来测定某个不太重的物体有多重,该怎么做?解析 (1)将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上,下端挂上钩码(质量已知为m ),测出弹簧伸长x . (2)将钩码取下换上待测物体,测出弹簧伸长x ′. (3)待测物体的重力mgxx ′ 答案 见解析例2 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填“水平”或“竖直”)方向.(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时,长度记为L 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 ;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 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 1至L 6.数据如下表.________.(3)图2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填“L 0”或“L x ”)的差值.图2(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g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 取9.8 m/s 2)解析 (1)为保证弹簧的形变只由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产生,所以弹簧轴线和刻度尺均应在竖直方向.(2)弹簧静止稳定时,记录原长L 0;表中的数据L 3与其他数据有效位数不同,所以数据L 3不规范,标准数据应读至cm 位的后两位,最后一位应为估读值,精确至mm 位,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3)由题图知所挂砝码质量为0时,x 为0,所以x =L -L x (L 为弹簧长度).(4)由胡克定律F =k Δx 知,mg =k (L -L x ),即mg =kx ,所以图线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k =Δmg Δx=--3×9.8--2N/m =4.9 N/m 同理,砝码盘质量m =k L x -L 0g=--29.8kg=0.01 kg =10 g.答案 (1)竖直 (2)静止 L 3 1 mm (3)L x (4)4.9 10针对训练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 与弹簧总长L 的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图3(1)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F 与弹簧总长L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解析 钩码的重力即等于其对弹簧的拉力,又根据胡克定律F =kx =k (L -L 0),所以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弹簧原长,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L 0=10 cm ,k =40--2N/m=1000 N/m ,即F =1000(L -0.10) N. 答案 (1)10 cm (2)1000 N/m (3)F =1000(L -0.10) N。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 2.3 教学课件 《弹力》(教科版)
①两物体直接接触 ②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பைடு நூலகம்.弹力的方向
思考:(1)弹力的方向如何呢?
教育科学出版 高一 | 必修1
弹簧长度增加
伸长的弹簧对小车产生向右的弹力F1,施力物体是__弹__簧____,弹簧 的形变方向___向__左_____,则弹力F1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相__反_____。
(2)弹力的方向如何呢?
小结
一、弹力产生条件: 1.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力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2.拉力: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三、弹力大小: 1.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kx 2.其他弹力:由物体受其他力和运动状态求解
谢谢观看!
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桌面和玻璃也发生了形变,只是 形变量比较小。我们把它叫做微小形变
2.弹力
教育科学出版 高一 | 必修1
伸长的弹簧
压缩的弹簧
施力物体
教育科学出版 高一 | 必修1
(1)定义:发生形变的 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 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受力物体 (2)弹力产生条件
教育科学出版 高一 | 必修1
压缩的弹簧
压缩的弹簧对小车产生向左的弹力F2,施力物体是__弹__簧___,弹簧的形 变方向__向__右____,则弹力F2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_相__反_____。
教育科学出版 高一 | 必修1
总结:
弹力的方向总是 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二、几种弹力
1. 压力和支持力
3.对胡克定律的理解
教育科学出版 高一 | 必修1
(1)定律成立的条件: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即弹簧必须在弹性限 度内。 (2)公式中的x是弹簧的形变量,即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而 不是弹簧的长度。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2.3 弹力(导学案)
第二章力第3节◆弹力(系列一)学习目标1.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掌握胡克定律及劲度系数.2.能正确确定出弹力的方向.重难点: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知道不同物体产生的弹力方向的特点,能正确确定弹力的方向。
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一、形变与弹性形变1.物体形状或者体积的变化叫做_____.形变种类:1.当撤去外力作用后_____(能或不能)恢复原状的,这类形变称为弹性形变2.当撤去外力作用后____(能或不能)恢复原状的,这类形变称为范性形变.二、弹力1.概念:发生____形变的物体由于要____原状,对与它____的物体产生_ _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______的作用力的方向相___。
三、几种弹力1.常见弹力:平时所说的______、______和____都是弹力.2.弹力的方向(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_____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____或____的物体.(2)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________的方向.四、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胡克定律1.内容:在________内,弹力和弹簧形变大小(伸长或缩短的量)成____(正或反)比.2.公式:F=________.3.劲度系数k :单位为_________,取决于弹簧本身的结构(材料、匝数、直径等).4.适用条件:在弹簧的_________内.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弹力的产生及判断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
C.只要有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
针对训练1.判断图中球是否受到斜面的弹力作用,若受到弹力,请指出其施力物体.探究点二:弹力方向的确定1.分析下列各图中A 和B 物体所受的弹力针对训练 2.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别为A 、B 两点,如图所示,容器上A 、B 两点对细杆的作用力的方向分别为( )A .均竖直向上.B .均指向球心.C .A 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 ,B 点处的弹力竖直向上. BD.A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B点处的弹力垂直于细杆向上.探究点三:胡克定律胡克定律: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拉力的大小成正比,即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x为形变量。
高一物理必修一弹力教案高一物理必修1
高一物理必修一弹力教案高一物理必修1理利用问题串教学,可以有效启发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本文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做指导,下面WTT为你整理了高一物理必修一弹力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弹力教案篇一学情分析:从知识角度:通过对初中内容的学习,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不够深入;知道支持力、压力、拉力都是弹力,但是不能够概括其产生的原因,不能确定弹力的方向;从思维发展特点角度:对于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思想上、心理上还不太成熟,思维的敏捷度还不够高,并且大部分停留在初中的形象思维上;从能力角度: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类比、概括、组织语言表达物理定义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2)知道弹力的定义(产生原因),掌握弹力产生的条。
(3)能够确定常见弹力的方向。
(4)探究形变与弹力大小的定性关系,了解胡克定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生活实例和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使学生知道“放大”是一种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弹力产生原因的过程中,把探究出的规律与平时对弹力的认识相结合,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过程1、导入情景引入,设计问题首先我通过复习力的定义,以及重力的产生原因,引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涉及弹力的实例,通过大屏幕展示。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以上各种情况力在产生原因上的共同点。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由于问题设计难度较大,所以学生不可能把弹力产生原因一次概括全面,先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指出弹力产生的前提:接触、形变。
直接给出形变定义(初中已有介绍)。
通过演示手拉橡皮筋,手压橡皮泥区别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通过橡皮筋的形变介绍弹性限度。
通过图片的前三种情况,结合扭转海绵的演示,给出形变类型──弯曲形变、压缩性变、伸长形变、扭转形变,扩大学生知识面,对涉及形变的知识掌握的更全面。
高中物理 3.2《弹力》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3.2《弹力》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高一新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阶段的特点,本节教材在文字表达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
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们在初中时对弹力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基础,假设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会很空泛。
教师觉得“没戏可唱〞,学生那么有“炒冷饭〞之感。
因此将弹力这节课设计成了探究性学习课,采用了“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自评和互评来不断完善。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本教学设计特别强调了对实验的挖掘。
通过引入新课时设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学中的假设干个演示实验的设计,特别是精心设计了研究桌面的微小形变实验,使学生感悟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强化创新的意识。
学生在互动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获得探究的成功体验,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二、教材分析《弹力》是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
其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方向的确定。
教材从物体的明显形变引入,继而通过放大的思想演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
并通过研究形变来探究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探究支持力、压力和绳子的拉力这几种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
对于胡克定律的教学,要先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大小之间的关系〞,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对“重力及相互作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力的三要素及作用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3弹力教案教科版必修1
知识拓展:
介绍与弹力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弹力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弹力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绳索、的重物、白板、投影仪;
2.课程平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多媒体课件;
3.信息化资源:网络上的弹簧测力计使用演示视频、胡克定律应用案例;
4.教学手段: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练习题、互动提问。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1.在讲解弹力概念时,学生对于形变和弹力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的讲解和举例。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部分学生对于如何正确读取数值和操作测力计存在困难,需要加强指导和练习。
3.在应用胡克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存在困惑,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三)改进措施
1.在讲解弹力概念时,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形变和弹力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胡克定律应用题
题型:一个弹簧在拉伸5cm时,弹力为20N。若将拉伸距离增加到10cm,请计算新的弹力。
答案:根据胡克定律F=kx,其中k为弹簧常数。当x=5cm时,F=20N,所以k=4N/cm。当x=10cm时,新的弹力F=kx=4N/cm*10cm=40N。
4.弹力与形变关系题
题型:请解释弹力与物体形变程度的关系。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弹力学习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弹力第一课时
[目标定位] 1.知道形变的概念,并会区分某种形变是弹性形变还是非弹性形变.2.知道弹力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两个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并会判断弹力的方向.3.掌握胡克定律并能用此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一、物体的形变
1.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
2.弹性形变:撤去外力作用后物体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范性形变:撤去外力作用后物体不能复原的形变称为范性形变.
4.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称为弹力.2.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引起形变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想一想:
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作用吗?
答案不一定弹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接触,不一定有弹性形变,所以不一定有弹力.
三、常见的弹力
1.弹力常表现为拉力、压力、支持力.
2.支撑面间的弹力
(1)支持力:由于支持面发生形变,对被支撑的物体产生的弹力.
方向: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2)压力:由于被支撑物发生形变,对支撑物产生的弹力.
方向: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3.绳的弹力:
产生:由于绳子被拉长而对被拉物体产生的弹力,通常叫拉力.
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想一想: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与桌面相互挤压,书对桌面产生的弹力F1竖直向下,常称作压力,桌面对书产生的弹力F2竖直向上,常称作支持力,如图231所示,F1与F2分别是哪个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图231
答案书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而桌面对书产生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对书产生向上的弹力.
四、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2.公式:F=kx,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牛顿每米,符号:N/m,它的大小取决于弹簧本身的结构(材料、匝数、直径等).
想一想:
对于同一根弹簧,被拉得越长,弹簧的弹力就越大,那么弹簧的弹力大小是否与其长度成正比?
答案不是弹簧的弹力在其弹性限度内与形变量成正比,不是与长度成正比.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1.形变: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如果外力撤去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非弹性形变.一般情况下,若无特别说明,形变通常指的是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3.产生弹力的条件:(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
注意:任何物体受力后都会发生形变,只是有的物体发生的形变较为明显,有的物体的形变不明显,用特殊的办法才能观察到.如图232所示,柔软的弹簧受力后发生明显的形变;桌面受到压力后会向下弯曲,但是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用图示的方法可观察到桌面的形变.(其中M、N是两块平面镜).
图232
例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在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解析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所以D正确,A、B、C错误.答案 D
针对训练(2013~2014江苏期中)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233所示的就是一个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33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解析跳板和运动员的脚因为都受到力的作用,所以都要发生形变;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C正确.
答案BC
二、几种弹力及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物体发生形变的那个物体上,几种常见情况如下:
1.面与面、点与面、点与点接触——方向:垂直公共接触面,如图(1).
图(1) 图(2)
2.轻绳——方向:沿绳收缩方向,如图(2).
3.轻杆——方向:可沿杆也可不沿杆,如图(3).
4.弹簧——沿弹簧形变的反方向,如图(4).
图(3)
图(4)
注意: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确定它们的方向关键是找准它们的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2.轻杆的弹力方向较为复杂,一般根据物体的平衡及运动状态确定杆的弹力的方向.
例2在如图234所示的各图中画出物体P受到的各接触点或接触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各图中物体P均处于静止状态.
图234
解析甲属于绳的拉力,应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因此弹力方向沿绳向上;乙中P与斜面接触面为平面,P受到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丙中A、B两点都是球面与平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必过球心,所以A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处弹力垂直于斜面向左上方,且都过球心;丁中A点属于点与球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球面的切面斜向上,且必过球心O,B点属于点与杆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杆向上;它们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图
针对训练在如图235所示中,画出甲丙图球和乙图木杆受到的弹力和重力.(图中O点是物体的重心,P点是球的球心)
图235
解析点与点接触间的弹力方向与切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因为受力物体是球状,所以一定过球心;受力示意图如下:
答案见解析图
三、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2.公式:F=kx,式中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
3.对胡克定律的理解
(1)胡克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即必须在弹性限度内.
(2)F=kx中的x是弹簧的形变量,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而不是弹簧的总长度.
(3)F=kx中的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的大小和伸长量x无关.
(4)由F=kx可知,弹簧上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Δx也成正比关系,即ΔF =kΔx.
例3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 cm;挂一重为6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 cm,则弹簧原长为多少?劲度系数为多少?
解析弹簧下端悬挂物体时弹簧要伸长,由胡克定律知:弹簧的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量,x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后总长度L减去弹簧原长L0,即x=L-L0.改变悬挂重物的重力,伸长量变化,这样可以列出两个方程,通过方程组可求出弹簧原长和劲度系数.
设弹簧的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设挂G1=4 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1,挂G2=6 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2,则L1=12 cm,L2=13 cm,由胡克定律得:
G1=k(L1-L0),G2=k(L2-L0)
代入数据解得:L0=10 cm,k=200 N/m
即弹簧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
答案10 cm 200 N/m
弹性形变和弹力
1.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顶接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如图236所示,关于他顶坛
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图236
A.坛的形变
B.头的形变
C.物体受到的重力
D.人受到的重力
解析头顶受到的压力是由于坛子产生形变,对与之接触的头产生力的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 A
2.下列关于常见的几种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拉物体时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B.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受到的支持力,是汽车轮胎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C.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施加的弹力,是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用细竹杆拨动水中漂浮的木块,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竹杆形变而产生的
解析绳上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A正确;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受到的支持力,是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B错误;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施加的弹力,是水杯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错误;用细竹杆拨动水中漂浮的木块,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竹杆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
答案AD
几种弹力及方向
3.按下列要求画出图237中每个小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图237
要求:甲斜面对球的支持力,乙墙壁对球的支持力,丙大球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解析各物体所受支持力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
胡克定律
4.(2013~2014广东高一期中)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越大
B.与弹簧发生的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小
C.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
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有关
解析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的长度、粗细及材料有关,是由弹簧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与所受的拉力、形变量无关,C正确.
答案 C
5.(2013~2014河北高一期中)在水平桌面上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 N的拉力时,其长度为20 cm,对其施加30 N压力时,其长为14 cm,试求该弹簧的自然长度和它的劲度系数.
解析设弹簧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对其施加拉力时,由胡克定律有:F1=k(l1-L0)对其施加压力时,有F2=k(L0-l2)解得:L0=17 cm,k=1000 N/m.
答案17 cm 1000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