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钢的热处理及工艺课件(PPT 44页)
B上 HRC40-45
B下 HRC50-60
Mf(M终了线)
时间/s
马氏体型
贝氏体型
珠你体型
三种组织转变 返回
1、P区:A分解为F和Cm相间的片层状组织,是靠Fe与C原子长距离扩散迁移,F 和Cm交替形核长大而形成的;随温度的降低,加大,过冷A稳定性 变小,孕育期变短,P的片间距变小,组织变细; A1650ºC 为珠光体P;d=0.6-1微米
A晶1、粒A的起长始大晶是粒一度自:发一过般程较:小曲,折难晶于界测变量为,平但直通晶过界快,速大晶粒 吞并小晶短粒时。加热可获得细晶粒,对热处理工艺有重要意义。
凡是影响A过程的因素均影响A晶粒的长大: 如2加、影热A响实温钢际度的晶T;组粒织度性:能是,在具具有体重条要件的下实的际晶意粒义大。小,直接 加热速度v:越快,A的形成温度越高; 保3温、3时A-本间8h质τ):晶所长粒获。度得。:的。是A。在晶。规粒。定大。的小短加,。热它。条表。件示。下了。(A。晶9。3粒0±在1高0C, 未溶温碳时化长物大对的晶倾界向推。移1的~4阻级碍为作本用质:粗晶粒钢;5~8级为 合金本元质素细除晶M粒n、钢P。外(一见般图均2有-62阻所碍示作)用;
1、A成分的影响(1)含碳量对C曲线的影响; (2)合金元素对C曲线的影响: 改变位置:大多数会延缓过冷A的分解,使C曲线右移; 改变形状:使P区与B区分开(b及d)。甚至P区消失(如c)。
2、A状态的影响(A晶粒度—细,则左移;组织不均匀—左移;T等)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提高T或延长保温时间, 使A成分更为均匀,且 由于A晶粒的长大,晶 界面积减少,不利于A 晶粒的形核与长大,因 此提高了A的稳定性, 使C曲线右移。
转变终了线
4——T+M;
《钢的热处理》PPT课件
231形成当a过冷到a1线以下时a产生了变化在晶界处产生了fe3c晶核长大使侧a的含量下降当fe3c长大时使到原有的a的c含量达到f时fe3c两侧形成的晶核当f长大时cmax0006向周围的a排出多原子增加了两侧a的c含量促进了fe3c片的形成如此反复24形成f与fe3c层片相间的混合组织与此同时在晶界其他部位又可能产生新的晶核fe3c小片并不断交替生核长大直到各种不同取向的p晶团群彼此相遇a全部转变为p
三)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1.珠光体型 ( P ) 转变 ( A1~550℃ ) : A1~650℃ : P ; 5~25HRC; 片间距为0.6~0.7μm ( 500× )。
650~600℃ : 细片状P---索氏体(S); 片间距为0.2~0.4μm (1000×); 25~36HRC。
600~550℃:极细片状P---屈氏体(T); 片间距为<0.2μm ( 电镜 ); 35~40HRC。
珠光体形貌像
光镜下形貌
电镜下形貌
索 氏 体 形 貌 像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屈 氏 体 形 貌 像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三)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2.贝氏体型 ( B ) 转变 ( 550~230℃ ) :
形成,F 与 Fe3C 层片相间的混合组 织,与此同时,在晶界其他部位又可能 产生新的晶核( Fe3C 小片),并不断 交替生核长大,直到各种不同取向的P晶 团(群)彼此相遇,A全部转变为P。 由此可见,P的形成,包含两个不 同的过程: 通过C的扩散而使成分产生改变,即 由含C量0.8%(0.77%)的A 含 C量极高的Fe3C和含C量极低的F转变;
( % ) 50 40 30 20 10 0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Wc 100
三)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1.珠光体型 ( P ) 转变 ( A1~550℃ ) : A1~650℃ : P ; 5~25HRC; 片间距为0.6~0.7μm ( 500× )。
650~600℃ : 细片状P---索氏体(S); 片间距为0.2~0.4μm (1000×); 25~36HRC。
600~550℃:极细片状P---屈氏体(T); 片间距为<0.2μm ( 电镜 ); 35~40HRC。
珠光体形貌像
光镜下形貌
电镜下形貌
索 氏 体 形 貌 像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屈 氏 体 形 貌 像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三)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2.贝氏体型 ( B ) 转变 ( 550~230℃ ) :
形成,F 与 Fe3C 层片相间的混合组 织,与此同时,在晶界其他部位又可能 产生新的晶核( Fe3C 小片),并不断 交替生核长大,直到各种不同取向的P晶 团(群)彼此相遇,A全部转变为P。 由此可见,P的形成,包含两个不 同的过程: 通过C的扩散而使成分产生改变,即 由含C量0.8%(0.77%)的A 含 C量极高的Fe3C和含C量极低的F转变;
( % ) 50 40 30 20 10 0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Wc 100
钢的热处理实例PPT课件
热处理实例
热处理实例
1、工作条件-用于传递动力、改变方向或速度的重要零件, 受力情况复杂。
2、常见失效形式 齿轮接触面磨损或齿面塑性变形(表面硬度不足); 齿轮面剥落(疲劳损坏、点蚀); 断齿(韧性低 或强度低或超载)
热处理实例
齿面高的硬度、接触疲劳、耐磨损性能; 齿轮根部及齿轮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
低温回火 精加工
直接淬火或一次淬火
理想组织:
表面:隐针M+Ar (少量) +碳化物
心部:低碳M+F(少量)
(4)回火
消除淬火应力,低温200℃,M→M回
20 CrMnTi 钢制造齿轮的 热处理工艺曲线
热处理实例
热处理实例
2)中载齿轮(中碳钢)热处理(表面淬火) 适用于35~55,40Cr,35CrMn,35CrMo,42SiMn等材料齿轮。
退火淬火为不完全A化, Ac1+30~50℃
常用的退火和正火工艺
热处理实例
退火、正火、淬火的区别与联系: 冷却阶段,退火炉冷,得到珠光体
正火空冷,得到细珠光体(S) 淬火快冷(水、油),得到M类组织
常用的退火和正火工艺
热处理实例
表面和心部要求不同(表硬里韧)零件的热处理
中碳钢:调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 (表面50~55HRC,心部265~280HBS)
淬火——提高强度,
中温回火——消除应力,提高弹性极限。
淬火温度Ac3以上,回火温度350 ~450℃ ,
组织:回火屈氏体
或采用等温淬火,得到贝氏体组织
大型热卷弹簧
工具一般包括刃具、模具、量具 常用钢包括: 成分特点:高碳
碳素工具钢、 低合金工具钢、 高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等)
钢的热处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组织转变课件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珠光体的形成
总结词
珠光体是钢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组织,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层片状交替排 列构成。
详细描述
当钢在冷却时,奥氏体中的碳原子开始扩散并偏聚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界面处, 形成富碳的铁素体和贫碳的渗碳体。随着温度的降低,这些富碳的铁素体和贫 碳的渗碳体会逐渐形成层片状结构,最终形成珠光体。
马氏体的转变
总结词
马氏体是钢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组织,其特点是具有较 高的硬度和强度。
详细描述
当钢在冷却时,如果冷却速度足够快,奥氏体中的碳原子来 不及扩散,就会形成一种过饱和的固溶体,即马氏体。马氏 体的硬度高、强度大,因此在制造高强度、耐磨性好的刀具、 模具等产品时具有重要的应用。
贝氏体的转变
奥氏体的形成是一个扩 散过程,需要一定的时 间和温度。
04
奥氏体的形成与钢的成 分、加热速度和温度等 因素有关。
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01
02
03
04
随着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 逐渐长大。
晶粒的大小对钢的性能有重要 影响,晶粒越细,钢的强度和
韧性越好。
加热温度和时间是影响奥氏体 晶粒大小的主要因素。
为了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 通常采用快速加热和短时间保
回火
总结词
回火是一种将淬火后的金属重新加热至低温 并保持一段时间的过程,主要用于消除淬火 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提高金属的韧性和塑 性。
详细描述
回火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低温加热使金属内部 组织结构发生转变,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 内应力,提高金属的韧性和塑性。回火工艺 通常包括将淬火后的金属加热到低温回火温
开裂
是指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内应力过大 或组织转变不均匀,导致钢的表面出 现裂纹。开裂可以通过优化热处理工 艺、控制冷却速度和改善材料成分来 减少。
钢的热处理 PPT课件
组织:球化珠光体(球粒状渗碳体 +铁素体)。
球 化 退 火
目的:消除应力,使钢的渗碳体球状化, 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以后 的热处理工序作好组织准备。 应用:主要用于共析碳钢、过共析碳钢 和合金工具钢。
加热温度:再结晶温度以上(一般为650 ~700℃
再 结 晶 退 火
目的:消除加工硬化,恢复塑性。
热处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类
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感应加热 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 电接触加热 激光加热 表面热处理 渗碳 渗氮 化学热处理 碳氮共渗 渗金属等
热处理工艺曲线
热处理的基本过程都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 阶段组成的,其工艺过程用温度-时间坐标系中的 曲线图表示,这种曲线称为热处理工艺曲线。
应用:主要用于经冷塑性加工,如冷轧、 冷冲、冷拔而发生加工硬化的钢件。
去 应 力 退 火
加热温度:Ac1以下某一温度(一般为 500~650℃)
目的:消除由于塑性变形、焊接、切 削加工、铸造等形成的残余应力。
工艺方法:将工件加热到高温(1050~ 1150℃),并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 的退火工艺。
第 3章
一、概述
钢的热处理
二、钢在加热时的组织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 四、钢的退火与正火 五、钢的淬火 六、钢的回火
七、钢的表面热处理
八、热处理工艺的应用
概述
热处理的概念 将固态金属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 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与性能的工艺。 热处理的目的
(1)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2)改善钢的工艺性能。 热处理的理论依据:铁碳合金相图
温 度 加热 保 温 冷却
0
热处理工艺曲线
时间
一、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球 化 退 火
目的:消除应力,使钢的渗碳体球状化, 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以后 的热处理工序作好组织准备。 应用:主要用于共析碳钢、过共析碳钢 和合金工具钢。
加热温度:再结晶温度以上(一般为650 ~700℃
再 结 晶 退 火
目的:消除加工硬化,恢复塑性。
热处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类
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感应加热 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 电接触加热 激光加热 表面热处理 渗碳 渗氮 化学热处理 碳氮共渗 渗金属等
热处理工艺曲线
热处理的基本过程都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 阶段组成的,其工艺过程用温度-时间坐标系中的 曲线图表示,这种曲线称为热处理工艺曲线。
应用:主要用于经冷塑性加工,如冷轧、 冷冲、冷拔而发生加工硬化的钢件。
去 应 力 退 火
加热温度:Ac1以下某一温度(一般为 500~650℃)
目的:消除由于塑性变形、焊接、切 削加工、铸造等形成的残余应力。
工艺方法:将工件加热到高温(1050~ 1150℃),并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 的退火工艺。
第 3章
一、概述
钢的热处理
二、钢在加热时的组织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 四、钢的退火与正火 五、钢的淬火 六、钢的回火
七、钢的表面热处理
八、热处理工艺的应用
概述
热处理的概念 将固态金属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 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与性能的工艺。 热处理的目的
(1)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2)改善钢的工艺性能。 热处理的理论依据:铁碳合金相图
温 度 加热 保 温 冷却
0
热处理工艺曲线
时间
一、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钢的热处理ppt课件
滚动轴承
7
3.1 概述
3.1.1 热处理的概念
为什么热处理后材料性能会改变?
热处理后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组织)发生变化,使材料性能 改变。
问题1:
加热、冷却时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如何变化(热处理原理)?
问题2:
热处理工艺有哪些?工程实际中有何应用?
8
3.1 概述
3.1.1 热处理的概念
20CrMnTi钢不同热处理工艺的显微组织
11
第3章 钢的热处理
3.适用范围 3.1.3 热处理分类 3.1.4 临界温度与实际转变温度
3.2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3.3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3.4 钢的基本热处理工艺 3.5 钢的表面热处理 3.6 钢的其它热处理
钢加热时的实际转变温度分别用 Ac1、Ac3、Accm表示。
冷却时的实际转变温度分别用 Ar1、Ar3、Arcm表示。
因加热冷却速度直接影响转变温度,因此一般手册中的数 据是以30-50℃/h的速度加热或冷却时测得的。
18
第3章 钢的热处理
3.1 概述 3.2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目录
第0章:绪论 第1章:工程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2章:金属材料的结晶与二元相图 第3章:钢的热处理 第4章:工程材料 第5章:金属的液态成形 第6章:金属的塑性成形 第7章:金属的焊接成形 第8章:非金属材料成形 第9章:新材料及其新工艺 第10章:机械零件材料及成形工艺的选用
1
第3章 钢的热处理
改善钢的性能,主要有 两条途径: 一是合金化,这是 第4章研究的内容。 二是热处理,这是 本章要研究的内 容。
供应窄带钢行业热处理设备
2
第3章 钢的热处理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图2-2可以看出: 1. 在各不同温度下过冷奥氏体等温分解需要一段准备 时间,称为孕育期。
2. 通常把此处称为C曲线的鼻部或拐点 3. 对于碳钢,在其C曲线鼻部以上为过冷奥氏体高温 转变区,生成珠光体;在鼻部以下至 Ms点之间为中温转变 区,生成贝氏体;在Ms点以下为低温转变区,生成马氏体。
二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类型及其产物
珠光体形貌
T8 钢退火组织
P
2、贝氏体转变
(1)转变温度: 560—Ms(2300C)
(2)产物:贝氏体 (3)贝氏体:由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4)贝氏体的形状和性能:(与等温温度有关)
560--3500C: B下。 贝氏体呈羽毛状,称为上贝氏体,记为B上
350-- Ms(2300C):贝氏体呈针叶状,称之为下贝氏体,记为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
图2-6 共析碳钢连续冷却转变图
图中CC′线为转变中止线; vc是使全部过冷奥氏 体都不发生分解,而被过冷到Ms点以下发生马氏 体转变的最小冷却速度,称为上临界冷却速度, 通常也叫临界冷却速度或临界淬火速度; vc′是 过冷奥氏体全部转变为珠光体的最大冷速,称为 下临界冷却速度。
一 钢在加热时组织的转变(以共析钢为例)
共析钢加热到727° C(A1)以上,珠光体转变成奥 氏体。(四个阶段)
奥氏 体形 核
奥氏 体核 长大
残余渗 碳体溶 解
奥氏体 成分均 匀化
(a)
(b)
(c)
(d)
一、奥氏体的形成
二、奥氏体晶体的长大
三、残留碳化物的溶解
四、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图1-4 珠光体向奥氏体等温转变过程示意图 五、亚(或过)共析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低碳马氏体 15钢淬火组织 M低
图2-3 亚共析钢(0.54%C)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
图2-4 过共析钢(1.13%C)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
含碳量
四
影响C曲线的主要因素
合金元素
1
含碳量
影响
C曲线的形状
C曲线距纵坐标的距离 Ms 、 Mf的温度
2
合金元素
除Co(钴)元素外,其它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使C曲线右移。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
本章主要任务
• 任务:热处理对于金属材料的改性 • 任务描述: • 目的: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改善钢的性能 • 1、热处理强化金属材料、充分挖掘材 料潜能; • 2、消除铸、锻、焊热加工工艺缺陷, 均匀组织和性能; • 3、改善加工工艺性能; • 4、保证抗磨损、耐腐蚀等特殊性能。
低碳马氏体:呈板条状
高碳马氏体:呈透镜状,片状,中间有脊线。
(5)性能特点:硬而脆,且随Wc的增加而增加。 必须经过回火才能使用。 (6)应用
高碳马氏体用于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零件,如车刀、铣刀等。
低碳马氏体用于综合性能好的零件,如发动机连杆螺栓、缸 盖螺栓,石油钻井的吊环、吊钳等。
高碳马氏体 球墨铸铁淬火 G球+M+Aˊ
二
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控制
一、奥氏体晶粒度
晶粒度是表示晶粒大小的一种尺度,在研究奥氏体 晶粒时,首先要区分三种晶粒度的概念。
1. 初始晶粒度 2. 实际晶粒度 3. 本质晶粒度
本质粗晶粒钢与本质细晶粒钢 奥氏体晶粒长大过程示意图 奥氏体晶粒长大示意图
模块三 钢材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冷却过程——热处理 工艺的关键部分,对 控制热处理以后的组 织与性能起着极大作 用,不同的冷却速度 获不同的组织与性能。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
一、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
将奥氏体迅速冷至临界温度以下的一定温度,并在 此温度下进行等温,在等温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变称为过 冷奥氏体等温转变。 测定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方法有金相 -硬度法、 膨胀法、磁性法、热分析法等。
图2-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作法示意图
图2-2 共析碳钢的C曲线
图2-7 冷却速度对共析碳钢奥氏体转变 温度区域(a)及转变产物(b)的影响 1-珠光体转变开始线;2-珠光体转变终了线; 3-珠光体转变中止线;4-马氏体转变开始线; 5-马氏体转变终了线
上贝氏体的形成示意图
上贝氏体的貌
下贝氏体的形成示意图
下贝氏体的形貌
• (5) 性能: • 上贝氏体的硬度高,塑性、韧性差,不用。 • 下贝氏体高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较好。 • 工业中应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制造的零件 中。
3
马氏体转变
(1)转变温度: Ms(230°C)-Mf
(2)产物:马氏体 (3)马氏体:碳在a--Fe中形成的过饱和铁素体,具有体心正 方结构。 (4)形貌:
任务分解
• 主要模块一:热处理加热和冷却组织转变: • 1、结合铁碳相图,掌握材料的奥氏体化过程, 以及加热之后的组织状态对于冷却最终组织的 影响。 • 2、掌握C曲线和CCT曲线冷却转变中的作用, 能据此判定冷却之后的组织状态;并能理解不 同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 主要模块二:热处理工艺: • 钢的加热与冷却组织转变规律为制定正确的热 处理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热处理参数的确定 必须使具体工件满足组织转变规律性 • 能掌握普通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工艺,并能解 决具体的情景问题,理解和应用于热处理工程 领域。
T 什么是热处理 T保温 t保温 V加热 t 作用:(1)显著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 (2)改善加工性能(切削、热处理) V冷却
模块二
钢材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1、复习“钢在室温下的组织”:亚共析钢,共析钢, 过共析钢的组织组成物。 2、以共析钢为例,了解钢在加热时(727°C以上)组 织的转变。(相图上组织和相的转变是可逆的。)块一 模块二 模块三 模块四 模块五
热处理概念 钢材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钢材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退火与正火 淬火 回火 表面热处理与化学热处理
• 模块六 • 模块七
模块一
热处理概念
热处理: 金属或合金在固态下于一定介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 保温一定时间,以一定速度冷却下来的一种综合工艺。
1、珠光体转变 (共析转变 A → P ) 发生温度: 7270C---5600C
珠光体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粗细与转变温度有关。温度 越低,珠光体的层片越细。 7270C---6500C:珠光体片层较粗,P(珠光体) 6500C---6000C:珠光体层片较细,S (索氏体) 6000C--5600C: 珠光体层片极细,T (托氏体) 层片变细,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有所增加。